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规划未来修编圈定四大重点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理念王月

新报讯【记者王月】从本市昨天召开的规划工作会议上获悉,2005年本市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事关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陆续编制完成。目前,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已通过建设部组织召开的部际联席会的审查,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可望于近期批复。

在本次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中,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跳出天津看天津”,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此次修编圈定四大重点:1、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和目标。即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分析天津在东北亚、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确定未来天津的城市定位;2、调整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即配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地位,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区县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3、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即立足环渤海区域协调,以天津港建设为重点,优化内部交通网络,加强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整合,加强城市对外交通联系,与北京共同构筑区域一体的双核心交通枢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4、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即采取空间区划的方法,科学划定各类发展和保护区域,保护以河湖、湿地、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自然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

据悉,在本市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更加突出以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交通、环境建设、城市安全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为重点,合理安排和预留各项设施用地,充分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通过合理确定规划指标,有力地推动海河综合开发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新的道路定线、快速路、地铁及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的实施;更加突出公益性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和调整了社区卫生服务、体育活动场地、公共绿地等用地指标;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更加具体,如五大道地区和14个传统历史风貌街区的控规编制都有新的变化,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目前规划修编方案已基本完成。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报告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解决的十个重点问题

!""#$%city 探讨与研究 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正在对天津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如何编制好这个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今后天津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天津的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紧紧围绕天津未来的城市定位,把规划的着力点放在为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天津长远的发展目标作好服务这个问题上。在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十大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适应天津新的变化和要求,对城市定位进行调整天津现在的城市定位是: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新的城市定位应该体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目标,是对“现代化港口城市”目标的提升。将“现代化港口城市”提升为“国际港口大都市”,有利于天津扩大对外开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辐射能力,提高天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符合天津的实际发展需要。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对本区域发展起着巨大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我国北方地区也需要强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从城市职能看,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重大成就。从规划看,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城市规模,天津都具备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从城市空间 资源上看,天津有更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港口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国际港口城市和流通、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带动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建议将原定位中“重要”两个字删除,把“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作为天津城市定位的内容之一。 天津未来的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天津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海、湿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备(尤其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大都市,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条件。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都市,天津应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目标接轨,把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作为目标追求。天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河、海洋孕育和发展了天津文化,构成了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显著特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创造天津特色文化的源泉和根基。 这样考虑的城市定位,符合国家对天津发展的要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有利于我们自身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津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利于天津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但这只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定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提法是否正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尹海林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要解决的十个重点问题 &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样本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一.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一)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的规划空间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主城区三个层次。 1、市域即盐城市行政区范围,包括盐城市区、响水县、滨 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大丰市的全 部,总面积14983平方公里。 2、市区,包括亭湖区和盐都区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1728 平方公里。城镇规划布局为一城八镇,包括伍佑镇、秦南 镇、南洋镇、新兴镇、龙冈镇、大冈镇、大纵湖、郭猛 镇。总人口为139万,其中城镇人口110.5万。 3、主城区即规划用地范围,由四条高速公路所围合,东至 沿海高速、南至徐淮盐高速、西至宁靖盐高速、北至新兴 镇区北侧,总面积423平方公里。 4、规划期限 近期:—; 中期:—; 远期:—2020年; 远景:展望X年。 (二)城市性质与规模

在分析了盐城市区的区域位置、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确定 海洋经济服务基地。主城区现状人口为49.9万人,建设用地面积为48.5平方公里,将分别达到60万人口、71.6平方公里,2020年将分别达到90万人口、107.6平方公里,盐城将成为一个大城市。 (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根据盐城经济发展速度,2020年,市域总人口将达到821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5%。市域城镇体系的总体布局为“两纵一横、一主两辅”,分别为:依托沿海高速、二O四国道、沿海铁路、通榆运河的内陆城镇发展轴,依托陈李公路、沿海公路的临海城镇发展轴,依托徐盐高速、盐淮公路、新长铁路的横向城镇发展轴。 (四)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及用地布局 城市建设用地范围为:东至“东环路--新洋港--通榆运河”,南至南环路,西至“小马沟--聚亨路--大马沟--东进路--开发路--蟒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 年--2020 年) 一、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 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 (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 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 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

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题目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专业07级城市规划 姓名张永辉 学号 070907236 调研时间 2010年09月03日 2010年09年08日

目录

郑州市郑东新区总体规划调研报告 一、规划背景与过程 郑州市位于全国经济地 理位置的“中心”,是中国内 陆最大的铁路、公路、电信枢 纽。既有亚洲最大的货运列车 编组站,又有全国最重要的客 运周转中心,京珠、连霍高速 公路在郑州交汇,也是贯通中 国东西、南北的光缆通信枢 纽。郑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人 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 南省中部偏北,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郑州是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首。 开发建设郑东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为更好应对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尽快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品位,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郑州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10年)》的要求,郑州市区人口发展长远目标为500—600万,城市化水平达70—80%。目前,郑州中心城区规模偏小,而且受陇海、京广铁路交叉分割,拓展空间受到制约,与近亿人口大省省会城市的地位和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远不相适应,因而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按照21世纪国际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要求对省会郑州总体规划进行完善、修编,这是规划郑东新区的主要背景。在这个前提下,为了保证郑东新区规划体现新世纪、新郑州、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我们于

天津市总体规划分析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城市性质: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城市主要职能:(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城市主导产业:目前天津市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第二、三产业“3 +2”的5大板块: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装置型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以汽车、造船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板块,以物流、社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重庆市万州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实施评估报告 (征求意见稿)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OO九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4) 一、总则 (5) (一)评估工作的意义 (5) (二)评估范围 (5) (三)评估对象 (6) (四)评估期限 (6) (五)评估依据 (6) 二、万州区城市建设现状情况综述 (7) 三、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9) (一)03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9) 1、城市性质 (9) 2、城市规模 (9) 3、城市结构 (9) (二)局部调整后(07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10) 1、调整的原因及理由 (10) 2、调整的要点 (11) 四、评估主要内容 (13) (一)规划指标实施情况评估 (13) 1、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分析 (13) 2、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实施评价 (16) 3、小结 (1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7) 1、建设用地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17) 2、建设用地空间实施分布评估 (18) 3、主要建设用地类型实施评估 (19) 4、小结 (26) (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评估 (27) 1、重大产业项目 (2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0) 3、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31) 4、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31) 5、环境生态与景观建设项目 (31) 6、小结 (32) (四)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2) 1、“三证一书”核发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2、已发用地规划许可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分析 (33) 3、规划许可与建设用地发展态势评估 (34) 4、小结 (36) (五)新确定的重大项目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与分析 (36) 1、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37) 2、重大交通设施项目 (38) 3、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9) 4、市政设施建设项目 (39) 5、环境与景观建设项目 (39) 6、小结 (40) (六)其他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分析 (40) 1、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情况 (40) 2、生态环境保护及空间管制执行情况 (41) 3、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情况 (42) 五、实施绩效分析 (43) (一)总规实施起到的积极作用 (43) 1、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43)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明显加强 (43) 3、库区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 (43) 4、指导重大项目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44) (二)总规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44) 1、城市拓展速度较慢 (44)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见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津政发[2006]79号 【发布部门】天津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6.09.04 【实施日期】2006.09.0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意见 (津政发(2006)79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2006年7月2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06〕62号,以下简称《批复》),同意修编后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批复》精神,做好《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 国务院批复同意的《总体规划》,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重视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原则,强调城

乡统筹和以人为本,突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天津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实施《总体规划》,对于促进天津城市长远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天津城市长远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天津城市定位是:“天津市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发展建设,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今后15年,天津将形成“一轴两带三区”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滨海新区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11个新城和一批中心镇将颇具规模,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生态城市将相继建成,必将有力地促进天津城市的长远发展。 (二)有利于加强京津分工协作共同发展。2005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强调天津要建设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这是国务院根据两市的性质和特点,对两个城市的定位进行的科学分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加强天津与北京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对于提升为首都、环渤海以及北方地区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振兴环渤海地区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战略任务。天津地处环渤海湾的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赋予了滨海新区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

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总体规划将确定天津市发展定位 规划未来修编圈定四大重点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理念王月 新报讯【记者王月】从本市昨天召开的规划工作会议上获悉,2005年本市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批事关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规划陆续编制完成。目前,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已通过建设部组织召开的部际联席会的审查,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可望于近期批复。 在本次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中,充分吸纳国内外先进的规划理念,“跳出天津看天津”,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此次修编圈定四大重点:1、确定城市发展定位和目标。即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分析天津在东北亚、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确定未来天津的城市定位;2、调整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即配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结构,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市区域地位,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全市区县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3、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即立足环渤海区域协调,以天津港建设为重点,优化内部交通网络,加强区域性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整合,加强城市对外交通联系,与北京共同构筑区域一体的双核心交通枢纽,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4、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即采取空间区划的方法,科学划定各类发展和保护区域,保护以河湖、湿地、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等为主的自然空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居住环境。 据悉,在本市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更加突出以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交通、环境建设、城市安全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为重点,合理安排和预留各项设施用地,充分满足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通过合理确定规划指标,有力地推动海河综合开发规划、综合交通规划、新的道路定线、快速路、地铁及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的实施;更加突出公益性公共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和调整了社区卫生服务、体育活动场地、公共绿地等用地指标;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更加具体,如五大道地区和14个传统历史风貌街区的控规编制都有新的变化,城市特色更加鲜明。目前规划修编方案已基本完成。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0)

附件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 (2015~2020年) 一、线网规划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远景年线网由2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1380公里。预测2020年,天津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36%,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达到40%。 二、本期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2015~2020年,建设M3线二期(南延)、M7线一期、M8线一期、M10线一期、M11线一期、Z2线一期、Z4线一期和B1线一期等8个项目,总长约228.1公里。到2020年,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51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M3线二期(南延)工程自高新区至天津南站,线路长 3.9公里,设站3座,投资17.04亿元,已配合天津南站建成。 M7线一期工程自芦北路至普济河道站,线路长26.9公里,设站24座,投资257.04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8线一期工程自资阳路至淇水道站,线路长20公里,设站18座,投资200.5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M10线一期工程自梨园头至南淀站,线路长24公里,设站

23座,投资232.03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M11线一期工程自晋宁道至七经路站,线路长25.4公里,设站25座,投资236.07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B1线一期工程自欣嘉园车辆段至新城四站,线路长31.3公里,设站22座,投资264.88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Z2线一期工程自金钟河大街至北塘站,线路长52.8公里,设站15座,投资299.75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7~2020年。 Z4线一期工程自汉蔡路至中部新城站,线路长43.7公里,设站20座,投资286.99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20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M7、M8、B1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M10、M11线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80公里;Z2线采用A型车8辆编组,Z4线采用A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营时速120公里。在规划实施阶段,进一步深化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 (三)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为1794.33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717.73亿元,由天津市区两级及滨海新区财政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的资金利用国内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四)实施保障 本期建设规划项目由天津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M3、

XX年度规划总结报告

年度规划总结报告 篇一:年度工作总结计划的格式 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的格式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工作计划是一个部门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打算。写工作计划要求具体明确,用词造句必须准确,不能含糊。 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几个部分构成的。 一、标题 标题,即总结和计划的名称。标明总结的部门或个人,期限和性质。 二、总结正文 1、概述:总结必须有关从事工作内容的概述,交待总结的目的和总结的主要内容;或把所取得的成绩简明扼要地写出来;不管以何种方式开头,都应简炼,使总结很快进入主体。 2、主体:是总结的主要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和中心。 A、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

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B、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 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三、工作计划正文 1、根据总结和企业目标,做好分析。 工作计划制定的依据,是过去一年工作情况及企业战略目标。充分了解下一步的工作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执行的。 2、工作的目标。 工作任务和要求(做什么)。根据需要与可能,规定出一定时期内所应完成的任务和应达到的工作指标。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制定也是年度工作计划的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部分。 3、工作实施策略 在明确了工作目标以后,还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确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 4、团队的配合 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是个人的行为,要与整个团队配合完成。真正成为一支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爆发力、威慑力较强的团队,才有利于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眼下咱能摸着嘛 时间:2006年08月27日08:50 搜索我来说两句 【来源:天津日报网-城市快报】 2010 中心城区建14处商业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铁路京津多几条通道中心城区完成四条地铁轻轨建立起快速路骨架路网系统建一批医疗文化体育设施记者吴森/城市快报 记者从昨天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展上获悉,围绕总体规划,本市规划部门还制定了本市2005年—2010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市民对本市近期将重点建设的交通和公共设施更加明了。 公共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建新天津医院扩建精神 卫生中心商业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其中主要有佟楼、大沽南路、体育中心、水上公园、西站、丁字沽、大直沽、华昌大街、中山门、中山路、新开北路、胜利路、北运河、建设路等商业中心。 文化设施:重点建设海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展览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体育设施:按照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和申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标准,以建设奥林匹克中心为龙头,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完善及扩建原有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扩建全国一流的蓟县体育训练基地和韩家墅体育训练基地。

医疗卫生设施:新建新天津医院、改扩建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儿童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项目、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中医一附院医疗综合楼和医大二院二期等重点项目。 绿化建设 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 中心城区实施绿色家园工程,重点建设侯台、梅江、柳林、南淀、银河五大风景区和植物园、桥园等大型公园。继续建设外环线绿化带以及沿快速路、铁路(6条)、河流(12条)两侧绿化。滨海新区结合古海岸自然保护区,构筑南北向的生态绿地,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的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体系。 对外交通 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 港口: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合理调整天津港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实施“一港多区”布局,建设北疆集装箱港区、南疆能源和散货港区、临港工业区、北塘港区、海河内河港区、天津中心渔港区等港区。重点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LNG接卸码头、北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疆港区(含东疆保税港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除此之外,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与现代化国际大港相适应的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机场:到2010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位于城市发展主轴的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铁路:建设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高速铁路天津段、黄万铁路、津霸线至周芦线联络线(汉周铁路联络线),改扩建地方铁路。

城市规划调研报告日记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 no logy 城市规划原理认识实习 (报告、日记) 题目探究厦泉各城市规划及用地规划特征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志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3130812215 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 城乡规划1302级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城乡规划2班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5年1月23日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认识实习》报告 题目:探究厦漳泉各城市规划及用地规划特征 1、实习调研过程: 此次课程调研地点选择厦漳泉这闽南金三角首先围绕各城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及规划馆进行参观,了解了各城市的一些基本规划,然后参观各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了解到各用地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的一些关系。我们进行了两周的课程认识厦漳泉实习,期间先后参观了惠安聚龙小镇,崇武古城,规划展示馆、丰泽广场、开元寺、闽台缘博物馆,规划馆。路、路,规划局,天地仁和及荣昌花园居住小区。云洞岩风景区,青礁慈济宫,路,大学,市规划展览馆,高崎国际机场,鼓浪屿园博苑。 调研目的: 更加深刻生动的了解厦漳泉的各城市规划的特点,感受 个城市之间规划差异。 了解当地的地域风情和差异 了解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对外交交通用地以及道路广场 用地的合理布局。使我们对城市规划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2、调研对象介绍说明:2.1、城市结构以岛为中心,幅身四周的卫星城镇, 形成众星拱月,一城多镇的框架,城市总体规划分为四大片区(图2-1 )。地处北纬24° 26 ' 46〃,东经118° 04' 04〃,区位北回归线边缘,属南亚势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如 图2-1市规划图 春,天气宜人。位于九龙江,北邻,南毗,位于闽南金三角核心。与隔海相望,金门更是一衣带水、鸡犬相闻、同根共祖、渊源久远。市的行政区划为鼓浪屿、思明 开元、湖里、集美、杏林、同安等七个区。的总体规划以建设我国东南沿海中心城市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建设海湾城市、港口风景旅游城市为发展核心。建设未来的组团式海湾型城 市,海岛与海湾组团组合式空间布局结构将是“一心两环、一主四辅八片”。总体发展策略 为“优化本岛,整合湾区,拓展同安和翔安东部。” 2.2、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隔海相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港被誉为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 历山大港齐名。市规划构建“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图2-2 )。以各级中心为节点,快速交通体系为依托,形成复合交融、时序协调、地域开放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区要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在此之外,形成开阔的一产发展空间。在功能组团布局上,构建环湾组合城区,发展南部、北部、西部次区域。 图2-2 规划图图2-3 市卫星图 2.3、市是省东南部的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81万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样本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组图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以下简称《规划》, 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 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 ( 1) 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 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 2) 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区域性综合交通 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 华北、东北、西北、华东) 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 优化物流基地布局, 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 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 承担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 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 各类传媒业发达, 商贸兴旺, 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 3) 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 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 4) 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 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建立生态型城市, 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 提供良好的人

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 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 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根据以上城市性质及职能, 制定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报告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 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 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城市总体规划(doc 44页)

城市总体规划(doc 44页)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2.1.2 充分发挥天津城市的综合优势和潜力,基本建立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2.1.3 优化整合城市布局结构,近期优先建设津滨带状走廊,基本建成大天津空间格局; 2.1.4 初步形成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基本功能和风貌,发挥"五举之首"的作用; 2.1.5 基本建成以"三港、两高、两快"为核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1.6 切实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建设最适宜创业与居住的生态文化型城市; 2.1.7 实现区域空间整合与产业接轨,基本建成市域城镇空间合理布局体系; 2.1.8 实现"环保创模"和建设园林城市的目标。 2.2 近期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天津市城市扩展分析

天津市城市扩展分析 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天津市市内6区、环城4区的中心城区以及滨海新区为研究区域,对天津市城市扩展的质心转移进行分析,通过城市质心坐标位置的变化研究得出城市发展的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扩展过程中城市质心处于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但是转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结合天津市双中心型城市发展的特点,将天津市城市质心分为中心城区城市质心与滨海新区城市质心2个城市质心进行研究,两者之间的距离一直处于不断拉近的趋势,表明城市发展一直存在由于沿海和内陆的共同发展而带动城市腹地发展的趋势. Key words:urban expansion; centroid transfer model; RS; GIS; Tianjin 关于城市扩展,我国从50 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有大量的研究,其中包括城市形态分类、演变阶段、城市扩展方式及速度、城市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扩展预测和模拟等.近年来,随着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测绘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一系列空间数据信息采集、量测、处理、分析、管理、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所获得的数据的分辨率、精确度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处理和管理手段日益先进.目前城市扩展主要是以遥感数据为数据源,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配合卫星定位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来进行研究.近期已有很多研究是应用遥感数据进行城市扩展研究的. 遥感图像具有多时相、高分辨率和信息丰富的特点,用多时相遥感图像研究城市扩展是当今遥感技术应用的热点之一.王茜,张增祥等以Landsat MSS/TM /ETM+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对南京城市扩展进行了遥感研究.通过引入城市扩展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南京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形态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应用回归分析,筛选了能够解释城市扩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王茜,张增祥等,2007).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采集、存储、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目前,它在城镇扩展中主要是用于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处理以及输出专题成果等.利用GIS对城市扩展变化进行分析,能够为进一步开展城市扩展时空格局、景观变化模拟与预测城市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刘盛和、吴传钧等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研究了1982~1997年期间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对城市超常的时空过程进行空间聚类和历史形态分析.证实工业用地的高速外向扩展是北京土地利用“超常膨胀”的主要原因,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阐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中心和扩展轴的时空迁移模式(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2000).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随着天津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市城市扩展重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天津市城市扩展的各方面研究分析也越来越多.本研究以天津市为研究区,研究由于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