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消防员培训记录表

合集下载

消防培训会议记录表格

消防培训会议记录表格

消防培训会议记录表格会议主题:消防培训会议日期:[日期]会议时间:[时间]会议地点:[地点]出席人员姓名单位职务会议议程1.会议开场[会议主持人] 介绍与会人员,并简要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

2.安全意识培训[培训讲师] 就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进行讲解,包括火灾的危害性、防火常识、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方面。

3.消防器材介绍[培训讲师] 详细介绍各类消防器材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报警器等。

4.火灾应急演练[培训讲师] 组织参会人员进行火灾应急演练,包括正确逃生姿势、灭火器的正确使用等。

5.问题讨论在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并给出解决方案。

6.培训总结[培训讲师] 总结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和要点,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安全意识。

7.会议结束主要内容介绍本次消防培训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培训、消防器材介绍、火灾应急演练等。

安全意识培训在本次培训中,培训讲师重点强调了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他解释了火灾的危害性,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常见的火灾原因,如电器故障、明火以及人为疏忽等。

培训讲师在讲解过程中提出了一些防火常识,例如禁止堆放易燃物品、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等。

培训讲师还介绍了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如正确使用灭火器、报警电话等。

消防器材介绍在本次培训中,培训讲师对各类消防器材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讲解了灭火器的种类和用途,并示范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培训讲师还介绍了消防栓和报警器等其他消防器材,并说明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步骤。

火灾应急演练为了提高与会人员对火灾应急处理的能力,本次培训组织了火灾应急演练。

参会人员按照培训讲师的指导,学习正确的逃生姿势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在演练过程中,培训讲师对参与者的演练情况进行了指导和点评,以加深大家对火灾应急处理的理解。

问题讨论在火灾应急演练过程中,一些与会人员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逃生路线不清晰、灭火器操作不熟练等。

义务消防人员教育培训记录

义务消防人员教育培训记录

义务消防队员教育培训记录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日期地点 现场会议室 主持人上课主讲人人数二、防 火安 全一、综 合 治 理 教育 培 训 内 容详见附见 者签名 参加教育培训填表人: 年 月 日附件:义务消防人员消防知识培训材料一、燃烧常识(一)燃烧的概念: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苗和(或)发烟。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具有放热、发光和生成新物质等三个特征是区分燃烧现象或非燃烧现象的依据。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

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发生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2.助燃物。

凡能帮助支持和导致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

常见氧化剂如氧、氯、硝酸钾、钠等硝酸盐类,氯酸钾等氯酸盐类、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等。

3.着火源。

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的热能源(足够的温度和热量)。

(三)燃烧的历程固体→深化或分解→蒸发→氧化、燃烧或自燃二、燃烧的类型(一)闪燃。

一般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或易燃液体(包括某些蒸发或升华生成气体的固体物)表面生成的蒸气与空气接触,遇明火,能发生瞬间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能发生这种一闪即灭现象的最低温度,叫闪点(二)着火。

是指一定温度下,固体、液体蒸发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立即产生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燃烧,直至燃尽为止的现象。

能发生这种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或称燃点)。

(三)自燃。

是指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外界明火作用,而自行着火的现象。

导致物质发生自燃时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

(四)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向周围压缩、扩散,同时发出巨大的响声。

爆炸分为三种:即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

化学性爆炸:是一种高速度的燃烧。

一般燃烧的速度为每秒几厘米速度、缓慢扩展的;爆炸则是每秒钟以几百为甚至上千米的速度扩展的。

化学性爆炸物质有:单分解爆炸物(乙炔化合物乙炔酮、乙炔银;过氧化物的过氧化氢;氮的卤化物碘化氮;迭氧或重氮化合物的迭氮铅等,性质不稳定,危险性极大)、复分解爆炸物(如苦味酸—三硝基苯酚;梯恩梯—三硝基苯、硝化棉炸药等)、可燃性混合物。

学校消防员培训记录

学校消防员培训记录

学校消防员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2023年4月10日 - 2023年4月15日
培训地点:学校多功能厅
培训讲师:张师傅,持有国家消防员资格证书,具有10年以上消防工作经验。

培训参与人员:
- 校安全管理人员
- 各教学楼负责人
- 宿舍管理员
- 食堂管理员
- 校园安保人员
培训内容:
第一天:消防安全知识普及
- 火灾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 消防设施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 火警报警流程
第二天:消防器材的使用与维护
- 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 消防水带的连接与操作
- 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护
第三天:疏散逃生演练
- 疏散逃生的原则和方法
- 紧急情况下的人员救援
- 疏散逃生的实际操作
第四天:火灾现场的应对与处理- 火灾现场的初步调查
- 火灾现场的救援与疏散
- 火灾现场的取证与信息上报
第五天:实战演练
- 模拟火灾现场的应急处理
- 灭火器的实操演练
- 疏散逃生的实操演练
第六天:培训总结与考核
- 培训内容的回顾与讨论
- 参与者进行实操考核
- 考核合格者颁发消防员培训证书培训效果评估:
- 参与者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操演练中的表现
- 考核结果
附件:
- 培训讲义
- 实操演练视频
- 考核试卷
培训记录将会作为学校消防员资格的认证依据,参与人员需认真对待,确保培训效果的实施。

(结束)。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文本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一)防火检查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所以,要求义务消防员做到:“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检查并及时发现隐患。

熟悉影城内消防器材性能、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

熟悉火灾的扑救措施,熟悉消防水源(消防栓)。

”即“一懂三熟悉”。

做到“三懂、二会、三能”:三懂:懂本岗位的火灾的危险性、懂火灾预防措施、懂火灾的扑救方法。

二会: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报警。

三能:能自觉遵守消防规章制度、能及时发现火险隐患、能有效的扑救初期火灾。

第一防火检查其目的防火检查目的在于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发现和消除火险隐患,要求对防火的对象、设施查个明白。

以现不安全的因素,及时整改解决,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消除火险隐患。

把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防火检查的组织形式及内容义务消防队:每日营业前和结束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检查内容应当包括:(一)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二)本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三)下班时用电设施是否断电;(四)有无遗留火种;(五)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二)扑救火灾第一发生火灾时具体应做到“三查,九步骤”即三查指:1、查火源——烟雾、发光点、起火位置、起火周边的环境等;2、查火质——燃烧物的性质(固体物质、化学物质、气体、油料等),有无易燃易爆品,助燃物是什么;3、查火势——即查火灾处于燃烧的哪个阶段燃烧分三个阶段:A起火阶段——5-7分钟内,是扑灭火灾的最佳时间;B蔓延阶段——7-15分钟内C扩大阶段——15分钟以上九步骤指:报警、灭火、救人、疏散物资、防爆、防塌、排烟、警戒、救护第二灭火的基本方法1、窒息灭火法——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2、冷却灭火法——使可燃烧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而终止燃烧。

3、隔离灭火法——将燃烧物体附近的可燃烧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4、抑制灭火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义务消防员培训内容

02
引入先进的培训技术和设备,提高培训效果
04
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培训发展趋势
培训内容多样化:包括消防知识、技能、体能等多方面培训
01
01
02
03
04
培训方式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体系完善: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
培训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提高消防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消防设施的使用:了解消防设施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救援技能
灭火技能: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方法
疏散技能:学会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急救技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破拆技能:学会使用破拆工具,如液压钳、扩张器等,进行障碍物清除和救援
疏散技能
消防标志: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等
消防通道:保持畅通,禁止堆放杂物
消防演练: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法律法规知识
2
消防管理条例:具体规定消防工作的管理措施
3
消防设施管理规定:对消防设施的设置、维护和管理进行规定
1
消防法: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4
消防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寻找逃生路线:观察火势,寻找最近的逃生出口
02
捂住口鼻: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03
低姿前进:尽量保持低姿,避免吸入有毒气体
04
切勿乘坐电梯:火场中电梯可能无法使用,应选择楼梯逃生
05
报警求助:及时拨打119报警,寻求专业救援
06
6

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范本

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范本

员工岗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范本一、培训目的及背景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稳定。

二、培训内容1. 消防安全意识教育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对火灾隐患的警觉性,随时留意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和安全出口的位置,保持通道畅通。

2. 火灾防控知识培训了解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和火灾蔓延的途径,如明火、电器故障等。

掌握识别火灾风险点和监测火灾隐患的能力。

3. 灭火器材使用培训学习了解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灭火器、灭火器柜、消防栓等。

熟悉操作步骤,能够迅速正确地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4. 火灾应急组织培训学习掌握火灾应急组织的基本流程和标志,了解楼层平面图和逃生通道的安全疏散路线。

掌握火灾报警方式、携带物品和集合地点。

5. 火灾逃生训练了解室内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包括低姿势快速爬行、避免吸入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逃生能力。

三、培训时间和人员培训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上午9:00-11:00培训人员:全体入职员工四、培训过程记录1. 消防安全意识教育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强调了员工在工作中应保持对火灾隐患的警觉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引导员工认识到火灾事故对个人和企业的影响,并提高其相关意识。

2. 火灾防控知识培训主讲人详细讲解了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和蔓延的途径,如明火、电器故障等。

同时,针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指导。

员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不同场景中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了辨识和预防。

3. 灭火器材使用培训主讲人向员工详细介绍了各类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物演示,讲解了灭火器材的正确操作步骤,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使用的不同灭火器材进行了具体说明。

员工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并获得了使用灭火器材的实际经验。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表

灭火器的原理及使
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2、手提式于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

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

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

当干粉喷山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灭火。

使用的于粉灭火器若是储压式,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

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1、什么是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

2、火灾分为哪几类?各适应哪种灭火剂扑灭?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

3、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4、为什么冬季火灾事故多?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

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

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5、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6、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7、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

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风或全部通风的方法,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浓度;对能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品分开存放。

②隔绝助燃物。

就是使可燃性气体、液体、固体不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等助燃物接触,即使有着火源作用,也因为没有助燃物参与而不致发生燃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