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镜头画面绘制基础演示文稿
电影分镜头画面设计机位设计演示文稿

一、电影的画面构成思维模式
按以下顺序排列
影片内容及主题思想 风格样式、视觉形式 场景空间、环境气氛 人物位置、形体关系 镜头方式、机位位置 画面元素组合(光色、构图、运动)
画面最终视觉完成
二、电影镜头画面概述
1 电影画面同时涵盖了两个意义:一个是指物理机械 的光学镜头(物质意义);另一个是指电影银幕效果和 一般绘画的相似处(美学意义)。
(3)黄金分割律和线条结构
1 : 1.618(相当于5:8) 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构图、S形构图、圆形构图等。
六,如何将电影镜头画面先期视觉化
1 风格样式的选择 整体统一
2 创造性的分镜
(1)分析剧本
摄影机摆在哪里?表达了谁的观点?景别?角度?等等
(2)分析画面
怎样构图?光线从何来?画面色彩是什么样?色调如何?人物位置?
全知视点: 对被表现事物的态度是通过如何表现它而体现出来的。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
法,使得在表现被摄物的状况的同时还能表现出作者的态度,以及作者希望观众 对它的态度和感觉。
(2)叙事角度
镜头可用作剧中人物视线方向的化身,暗示观众“谁在看?”如孩子看大人 用仰摄,法官看罪犯用俯摄。
镜头还可用作代表导演对观众的引导和对事物的评价,如阴谋家每次出场都背 对着镜头,为未来而献身的勇士在仰拍镜头中映衬着广阔的天空。
2,短焦镜头与长焦镜头
(1)短焦镜头相对取景范围大、景深大、透 视效果强。 (2)长焦镜头取景范围小、景深小、透视效 果弱。
【短焦镜头】
造成被摄物体的变形(线性歪曲),纵深运动效果明显。 EG:王家卫的影片《重庆森林》《堕落天使》 片例:《谜一样的双眼》《超级8》
【长焦镜头】
分镜头绘制(附带讲义备注)

场景设定
人物介绍
Character Introduction
03
.
特点与身份
特点与身份
1. 人物的特点塑造:通过分镜头绘制,可以展示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使观众对其特点有直观的了解。
外貌与服饰
分镜头
文化背景
服饰
外貌
情绪
社交地位
角色
着装
Appearance and Clothing
外貌与服饰
背景与经历
背景与经历
1. 可观察到的事实:描述主要角色过去的行为、事件或状态。
例如,重点介绍主人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家庭背景等。这些事实可以帮助读者或观众了解主人公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故事情节。
这些角色应该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并与主题和目标相一致。可以从中心冲突的双方、故事发展的驱动者和主要冲突的解决者中选择主要角色。
2. 次要角色塑造: 在角色安排中,还需要考虑塑造各种次要角色。
这些角色可以是主要角色的支持者、对立者、敌人或帮助他们达成目标的人。为次要角色设定具体的特征、特点和背景,使他们更加丰满和有真实感。
场景设定
1. 场景选择:选择适合故事情节发展的场景,考虑到场景的氛围、气氛和功能,并确保与故事主题相符。其中包括室内场景(如卧室、办公室、酒吧等)和室外场景(如街道、森林、海滩等)的选择。
2. 环境描写:通过细致描绘场景的细节,如人物所处的地点、时间、天气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背景。通过描绘环境中的感官元素(如颜色、温度、声音等),增加读者对场景的沉浸感。
分镜头稿本设计第3章 分镜头绘制基础

《千与千寻》
《天空之城》
3.2画面构图规律
二、视觉中心
画面中 的 四个交叉点即视觉中心。两种图形四个点的位 置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一致的。
“黄金分割律”分法
“九宫格”分法
3.2画面构图规律
二、视觉中心
(一)“黄金分割律”分法 用0.618乘以画布的宽得到竖向分割线,用0.618乘以画布的
高得到横向分割线,共能得到四条分割线和四个交叉点。即这 四个交叉点为画面的视觉中心点。
二点透视的实际应用
3.1透视基础
二点透视的实际应用
3.1透视基础
3.1透视基础
二点透视的实际应用
3.1透视基础
二点透视的实际应用
三点透视
3.1透视基础
三点透视有三个消失点,高度线不完全垂直于画面,左右各一个,第三 个消失点,与画面保持垂直的主视线,和视角的二等分线保持一致
3.1透视基础
根据站点的高低,高度线或消失于天空中的天点,或消失于地面中的地 点,另外两组深度线延长与视平线形成两个消失点,消失在地平线上
3.2画面构图规律
2)曲线构成:弧线、抛物线、双曲线、圆、波纹线(波浪线)、蛇形线等。
3.2画面构图规律
三、面的构成
扩大的点形成了面,一根封闭的线造成了面。 2面的种类通常可以分为四大类: 1)几何形:也可称无机形,是用数学的构成方式,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 线相结合形成的面。如特殊长方形、正方形、一般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菱形、圆形、五角形等,具有数理性的简洁、明快、冷静和秩序感,被广 泛地运用在建筑、实用器物等造型设计中。
《海洋之歌》
3.2画面构图规律
构图画面的基本形式
(二)垂直式构图 以景物的垂直线条组成画面基础的构图形式叫做垂直式构图,
(精品文档)分镜头脚本写作ppt演示课件

.
2
二、大师的分镜头脚本
徐克 《龙门飞甲》
.
3
张艺谋 《英雄》
.
4
陈木胜 《新少林寺》
.
5
沃卓斯基姐弟 汤姆· 提克威 《云图》
.
6
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
7
分镜头特点
(1)景别具体,动作具体。例如,描述一个人偷车的过程, 可以分成三个镜头:一是全景,一个男子背影,他站在 一辆自行车前忙活着;二是中景,该男子鬼鬼祟祟的四 处张望;三是近景,两只手在撬锁。每个分镜头都有各 自的景别,由于景别的变化,画面动作也各不相同。 (2)画面主体具体。例如画面要表现A、B两人在谈 话,· 分镜头则会具体要求到画面显示的是哪个人,是A, 是B,还是两者都有。 (3)拍摄技巧具体。不同的拍摄技巧会拍摄出不同类型的 镜头,如拍摄角度不同,可以产生仰拍、俯拍、侧拍等。 分镜头的拍摄,要根据画面内容、情节的要求,选择最 合适的拍摄技巧。
但是实际上影片拍摄,大多都以画面呈现分镜头稿本,已经慢慢淘 汰这种文字版的了,也出现了很多专门这样绘制画面脚本的公司, 但是文字稿本训练依然是从事影视创作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所以, 在你了解影视创作分镜头稿本的作用后,在以后写作分镜时,一定 要有画面、镜头意识,把这个自己,假如是我来拍摄,我应该如何写 这个分镜,那么你离分镜头写作高手已经不远了。
.
11
.
12
五、如何画机位图
永远都用俯瞰角度 机位顶端随着元素角度而变化
元素运动线 镜头运动线
-----------------------------——————————
分镜头画面绘制基础PPT参考幻灯片

2.2.3 几何透视
在透视学中,透视的种类有很多,常见 的有几何透视(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
几何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 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 和光暗投影的科学。
按照灭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一个 灭点)、成角透视(两个灭点)和斜角透视 (三个灭点)。
因为透视现象是远小近大,所以也叫 “远近法”。
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象,由于空气中 孕含水气,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 蓝的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其特点是产生形的虚实变化,色调的深浅变化, 形的平面变化,形的繁简变化等。
Page 39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 空气透视现象,特别体现在远处的景物,通 常来说会比近处的景物显得更虚一些、灰一 些,如图2-33所示。
1.“三庭五眼”
人的面部虽各有不同,但也同时存在一 定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面部“三庭五眼” 的结构关系,图2-11为“三庭五眼”的结构 示意图。
三庭
五眼
图2-11 “三庭五眼”的结构示意图
Page 14
“三庭”,即发际线到两个眉梢之间的虚 拟线为一庭;眉梢线到鼻尖虚拟线为一庭; 鼻尖线到下颚为一庭,这几条线间的距离大 致是相等的,我们常称这几条线中间的部分 为“三庭”。
图2-29 俯视 Page 35
倾斜透视的特点是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 多加一个消失点。
此时第三个消失点可作为高度空间的表 达,而消失点在视平线之上或下。
如第三个消失点在视平线的上方,正好 象征物体往高空伸展,观者仰头看物体,如 图2-30所示。
Page 36
图2-30第三个消失点在视平线的上方 Page 37
在实际的绘画表现中,空气透视的现象 通常会被夸大和强调,便于营造出更加明显 的虚实对比和空间感。
绘制分镜头画面的步骤(课堂PPT)

2
7.1 绘制步骤
分镜人员在着手绘制分镜头画面台本时,首先要考虑怎样运用分镜头讲故事,而 故事讲得生动与否,那就要看导演如何去讲了。运用分镜头讲故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 问题,要把一个故事运用分镜头讲得清楚且精彩,有几个步骤和要点需要注意:
一、构思 导演拿到剧本后,如何把文字剧本变成生动的画面形象呢?这就需要导演认真地
4
7.3 反复推敲画面与叙事关系
初稿出来后,导演就要进一步推敲画面与叙事 关系。 首先,导演要把握好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的关系。主观镜头是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 从剧中人物的视点出发来叙述的镜头。主观镜头把摄影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 接“目击”生活其他人、事、物的情景。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 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它因代表了剧中人物对人或物的主观印 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效果,进而使观众和人 物进行情绪交流,获得共同的感受。 从导演(也是观众)的视角出发来叙述的镜头叫客观镜头。镜头视点不带有明显的导 演主观色彩,也不采用剧中角色的视点,而是采用普通人观看事物的视点,它将事物尽 量客观地展现给观众。在一般动画影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客观镜头。 一般来讲,客观镜头是用来感情的抒发和对某种意图的表达,以及对景物介绍。而主 观镜头是画面中角色的视线所看到的景和物。例如,有几个人在爬山中相遇,那么导演 就先用客观镜头表现山和景色。山中一条小路,有两个人从小路这边向上爬去,而另一 人从山上下来,结果相遇。这样,运用客观镜头把这些环境和任务活动交代清楚,也让 观众看山的环境和小路上的几个人,另外了解他们是在什么位置。然后,按照情节的发 展,这几个人说话情景可以采用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相互交替的方式,采用各个景别、 各个角度,正打反打等各种镜头,使镜头间的调度和转换有序而不呆板,把这一段故事 叙述得很清楚。
电影分镜头(故事板)图文大详解

电影分镜头(故事板)图文大详解这次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让大家对影视分镜头(故事板)能有一个初步了解。
光是看这些分镜头脚本,就已经能基本感受到电影想表达的大概气氛和所发生的故事。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分镜头?分镜是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导演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故事情节内容以镜头为基本单位,划分出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镜头关系等,等于是未来影片视觉形象的文字工作本。
后期的拍摄和制作,基本都会以分镜头剧本为直接依据,所以也称为导演剧本或工作台本。
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由文学形象到视觉形象的转变中的具体化的总体把握和设计,可以体现导演创作的风格特点。
分镜头剧本的内容一般包括镜号、景别、摄法、长度、内容(指一个镜头中的动作、台词、场面调度、环境造型)、音响、音乐等,按统一表格列出。
可以说它是影片的拍摄计划和蓝图。
分镜头草图(故事板)的使用可能开始于华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韦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纪30年代早期发明故事板的动画师。
不过即使没有迪斯尼的影响,故事板最近的血亲——漫画书,已经扎根于30年代大多数美国人之中。
而电影可以用单一的画板加以影像化的观念,成了不可避免的发展结果。
希区柯克也许是最擅长故事板的导演,他使用细致的图卡来修饰他的视像和控制拍摄流程,以保证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转化成影片。
他手绘的《西北偏北》分镜图,如今已经成为众多电影人观摩学习的必读手册。
对美工师出身的希区柯克而言,这也是一种借以确认他就是影片创作人的途径。
他经常会说他的电影还在没拍之前就已经完成了。
我们能够从他在现场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实得到证明,因为现场所拍的仅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则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莱坞,几乎每部电影都会有专门的故事板制作团队。
从早期的默片到现在的大片,故事板的制作是电影筹备前期的必要一环。
分镜师根据剧本和导演的意见画出来的故事板,将画面的基本构图和运镜时间等都详细地准备好后,电影开拍,导演几乎能按照每个画面进行调度拍摄。
分镜头设计PPT课件

• 一.关于镜头
• 镜头:指一个角度连续拍摄的画面。
• 1.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别
• 一般来说,一个人身高为7.5头身,镜头 的景别的划分就是根据一个普通身高的 人来划分的景别高度。
• 在开始选镜头的时候,很多导演会应用 一些基本的规则来设计一场戏,这些规 则包括了以一个定场镜头开场,然后逐 步向镜头内的场景推近
• 远景:它展示了场所,主体,以及行为动 作。这是最重要的镜头之一,因为它确定 了一场戏定下的基调,并且确定人物角色 的活动空间。
• A一个远景开场,确定一个场景,展示人 物同背景环境的关系
• B移至中景,来展示人物时间的互动关系, 镜头越近故事展开得就越深入
• C应用特写镜头来揭示任务的性格特质
• D回到远景镜头或中景镜头来重新引导观 众
• 极大远景:极大远景镜头确定了场景, 也为之后的镜头确定了故事的情节关系。 极大远景最典型的用法是用语表现地域 广,比如一做城市的天际线,一片郊区 的街坊,或一片农场。
课题一 分镜头和镜头的概述
• 分镜头的定义:分镜头是导演把一个故事 的画面表现落实到以镜头为单位的具体画 面的过程。(剧本是用文字的方式来向我 们讲述一个故事,而为了更清楚明白,更 形象化的表现故事,我们就要用到分镜头。 在之前我门写剧本的时候,头脑里其实都 会出现一些画面,而把这些画面连串起来, 加上很好的分配,就会构成分镜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1素描、速写和默写的训练
1.素描 2.速写 2.默写
2.1.2 掌握人体结构与比例
1.人体结构
图2-6是一张人体结构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 清楚地了解人体的构造。
胸腔是一个倒着的梯形,腰部和胸腔是分开的, 比胸腔要细一些。
接下来是胯部这个部分是用一个梯形来表示的, 这是因为有骨盆在支撑着这里。
2.五官的位置
五官的位置如图2-14所示。
图2-14 五官的位置
面部主要的构造线是以鼻梁为垂直中线 和眉眼之间的水平线所构成的十字线。
这两条线将头部分成纵横各半,另外的 两条构造线就是穿过鼻尖底下及穿过口部的 横线,如上图所示。
这两条线与十字线的横线平行,而中线 两侧的面部器官都是对称的,相貌的主要部 分(眼,口,鼻子)都在十字线的下半部。
使初学者能很快地判断所画对象哪些线 与面应该产生透视变化,哪些仅有大小变化。
在动画创作时,就可以很好地处理画面 上的人、物体、背景之间的远近、大小的空 间透视关系。
2.2.2 透视基本术语
下面,通过图2-20和图2-21我们来了解 一些透视的基本术语。
图2-20 透视示意图(一)
画面:在研究透视规律时,在画者和被画景物之间 竖立一块假想的透明平面。
分镜头画面绘制基础演示文稿
优选分镜头画面绘制基础
动画是绘画的艺术,即便是三维动画, 其前期分镜设定一般也需要手绘完成。
作为一名动画导演,不仅要善于运用影 视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同时还必须是一名 绘画水平较高的画家,能熟练地画出你想像 中的角色动作和背景,因此对画面的构图、 透视,人物结构和比例,场景的空间调度等 都要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 分镜头画面的创作。
2.2.1 透视的基本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物体,由于 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由近及远呈现出从大 到小、从长到短、由宽到窄、从实到虚的视 觉变化,这种现象就是透视。
例如,当我们站在有柱子的长廓向前看 时,离我们越近的物体就越大越清晰,离我 们越远的物体就越小越模糊,如图2-18所示。
图2-18 透视现象
画面不仅在道路,路两旁的树木,远处的村 落人物都完全符合透视原理,而且在天空云彩的 形状大小、虚实处理上,也对画面空间产生十分 有益的效果。
研究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画法, 以及如何应用在绘画写生和创作的方法就叫 做绘画透视学。
透视学从理论上直观地解释了物体在平 面上呈现三维空间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2 掌握分镜头画面的透视
2.2.1 透视的基本概念 2.2.2 透视基本术语 2.2.3 几何透视 2.2.4空气透视
在生活中,人们都是生活在三维立体空间中。 同样,动画导演在分镜头画面台本中也需要把 人物角色放到一个模拟的空间舞台,也就是在纸上 呈现我们所见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用透视的方法 来模拟主体感,以光影来达到立体效果。 如果没有透视理论的指导,画面的主次、空间、 远近、虚实等关系就无法处理好,还会出现一些透 视上的错误,因此必须掌握好透视的变化规律,我 们才能在平面的画面上准确地表现出富有立体感、 空间感、生动感的艺术作品。
三庭
五眼
图2-11 “三庭五眼”的结构示意图
“三庭”,即发际线到两个眉梢之间的虚 拟线为一庭;眉梢线到鼻尖虚线为一庭; 鼻尖线到下颚为一庭,这几条线间的距离大 致是相等的,我们常称这几条线中间的部分 为“三庭”。
“五眼”, 即人眼水平位置的虚拟连线 平均分为五份,每一份为一个眼睛的宽度, 两眼间的宽度相当于一只眼睛的宽度,眼尾 角到脸侧的宽度同样相当于一只眼睛的宽度, 我们常称这五份为“五眼”。
图2-7 正常人体比例为七个半头长
图2-8 男性与女性形体对比图
2.1.3掌握头部结构
头部是人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比身体 的任何一部分更容易表现人物的特征。
一般人的头型很像一个扁圆形的球体, 只有根据头部的正确比例和结构,才能画出 正确的面部。
1.“三庭五眼”
人的面部虽各有不同,但也同时存在一 定的共性,这个共性就是面部“三庭五眼” 的结构关系,图2-11为“三庭五眼”的结构 示意图。
腿是分开两个的两条腿应该一样粗细,手臂也 是要一样长短,分别垂在大腿两侧,手要底于胯部, 但决不可以超过膝盖。
图2-6 人体结构示意图
2.人体比例
人体比例是指人体或人体各部分之间度 量的比较。
诚然,世界上没有两个比例完全一样的 人,而“人体比例”也只是对于生长发育匀 称的人体平均数据的一个笼统概念。
这块透视平面,在透视学中称为画面。
图2-19 《乡村小道》
透视的基本规律是:同样大的物体,近大远 小、近长远短、近宽远窄、近清晰远模糊。
在绘画时,利用透视规律,通过表现不同物 体之间的距离、位置和虚实,就可以在平面上营 造三维空间的感觉,即虚拟三维空间。
图2-19是荷兰画家霍贝玛的一幅题为《乡村 小道》的风景画,人们都喜欢把他当作绘画透视 学优秀的范例。
同样地,动画片中的人物作为源于现实 而经过美化夸张的人物,可以以这些基本比 例为根据,而在人物与人物相对的细节上加 以相应的改动,从而达到期望的动画效果。
通常,我们在画人物全身时,是以人物头顶到 下巴的长度为一个单位。
亚洲人的身长一般为七个半头长,如图2-7所示。 而欧洲和北美人的则为八个头长。 在画不同形态时,有“立七,坐五,盘膝三半” 等之说。 即直立的人全身高度有七个头,七个半或者多 些。 若盘膝而坐的人,则高度只有三个半头高了。 另外,人体的各部分也可以以头高来衡量,大 体是“头一,颈胸二,上肢三个下肢四,肩宽两个 头(女性略窄)”,普通女性的身高要略低于男性, 如图2-8所示。
2.1 熟练的绘画基本功
2.1.1素描、速写和默写的训练 2.1.2 掌握人体结构与比例 2.1.3掌握头部结构
要想画好动画分头画面,首先要有过硬 的美术基础和造型基础,即要经过素描、速 写和默写的系统训练。
这样才能在分镜头设计过程中发挥自如, 轻松设计出每幅画面的人物动态、背景调度、 人物和背景透视、人物的各种转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