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范文(通用8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范文(通用8篇)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首席执行官》观后感范文(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看完《“海尔”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感动和振奋在心中激荡,长久潜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唤醒和点燃,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首席执行官》不仅仅是看电影,还是一场关于管理文化的学习。
电影中海尔CEO凌敏是现实中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化身,述说的海尔成长故事以现实中海尔的发展史为蓝本,将海尔发展中的典型事例有机结合在电影中精彩呈现,相比其它大荧幕制作给予观众的视觉享受,这部影片更侧重于带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
执行官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用全厂员工的真诚,感动了德国的投资者,引进了梦寐以求的德国先进生产设备,这为海尔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设备,就有了向别人竞争的重要资本。
执行官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的队伍,透过砸碎76台劣质冰箱,在员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质意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透过要求员工必须要解决客人的每一个难题,使员工建立了创新服务新观念:“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透过严格要求员工必需按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使工厂建立了优良的企业制度:“日事日毕,日清日高”;透过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出不良品到下道工序,使工厂员工建立了市场链观念:“你的下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户”;透过科学的人才机制“赛马不相马”,使人才队伍去劣存优,永远持续活力和竞争力……等等,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执行官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强大队伍,也正是这支队伍,成为海尔叱咤商坛,傲视群雄最关健的因素,最重要的资本!!众所周知,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上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企业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我们就应心存感激并戒骄戒躁,创新的步伐不能停下;严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警醒不能涣散……因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策权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能够因为对我们的喜爱而让我们兴旺荣耀,也能够因为对我们的厌恶和排斥而令我们一蹶不振,不名一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首席执行官》观后感(通用22篇)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首席执行官》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1观看完影片《首席执行官》后,海尔的基础管理模式“日清日毕,日清日高”,这个片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每天的工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理一些小事情,很少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如果能够坚持做到每天干完当天的任务,并比昨天有所提高,长时间的积累后,不知不觉中个人的成长也会上更高的台阶。
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海尔在国外建厂之后,对于工作中犯错误的员工,要站在6S脚印上做反省。
有了错误,及时纠正,自己才会成长。
就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成就了员工自己更成就了整个海尔。
在海尔品质管控方面,我们看到,他们不让任何一个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
从小小的螺丝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质检是多么的严苛。
在检查产品时,发现有台冰箱里多了一颗螺丝钉,结果当天生产的产品全部返工,检查一遍,这样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要做就做好。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2张瑞敏是一位颇有思想的企业家。
在创造”海尔神话“的实践中,他不断整理、升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凝成了许多富有哲理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些经营理念物化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张瑞敏创造了一个叫响了”中国造“的国际化企业,创造了全新的海尔文化,也带出了一批具有炽热民族情感的海尔人,这是海尔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纵观全片,影片通过一个个事件冲突的转换,来衬托出人物内心中潜藏着的激情,企业首席执行官临危受命,不畏压力,力挽狂澜、果断决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放这部影片。
通过看这部影片,我了解了海尔的历史和张瑞敏的创业史、创业精神,它使我学会了凡事都要努力去做,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人际关系上,而且也教会我们要懂得创新,21世纪的我们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精选23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精选23篇)《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1每当金色的旭日初升时,我们总会心中揣着一大摞梦想上路,怀着激情狂热地呐喊,但每当夕阳悬空映霞时,又有多少人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
而《首席执行官》的主角就以创业的激情,严谨的精神以及不屈的勇气锻造了一段成功企业的辉煌史。
一股创业的激情是创造一所成功企业和经营好它的动力,一所企业或某一项事业就是航驶在自己人生之路上的一艘船,而这一种创业或创造的激情和热情就是吹动它前进的一股源源不断的风。
在剧中,如果主角失去了这中创业的激情,企业就会失去生机;如果主角失去了这种创业的激情,机会之门就不会为他们开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创业的激情,他的事业就会黯然无光。
同样,在我们大学生活,这种创业的激情也不可缺失。
并不是要我们运筹帷幄的去干一番大事业,去要让生命多与总不同,而是当我们每干一份工作时,都要怀揣一份热情,去发掘去创造去坚持它。
学习或许是枯燥的,但创造的激情可以为其注入活力;工作或许是麻烦的,但是创业的激情可以为其增添色彩。
所以正如《首席执行官》中所说:失去了这所企业并没有什么痛苦,但你失去了这种创业的激情与成就感,你就一无所有。
而但凭一腔热情去闯世界还不够,有严谨的精神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剧中“砸冰箱”的片段对很多人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但利益与原则发生冲突时,你该选择哪一方?剧中主角的举动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如果劣质冰箱流传,或许企业的利益丝毫不损,但百姓的利益与企业的信誉就被劣质的冰箱给“砸”了。
记得曾经看过一段新闻:日本本田公司的某款汽车就因底座某部件比预计中的短了0.5毫米,即在全球召回重造。
所以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是一所成功企业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大学,严谨并不是要求你一板一眼地去干某件事,而是需要一种塌实,不浮躁不散漫的精神。
学习需要塌实,生活需要条理,交友需要谨慎,一切都无法失去严谨的精神,否则碌碌无为随意散漫就会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代名词。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优秀3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优秀3篇】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一《首席执行官》主要讲述了海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
看完之后自己也有一种创业的激情,也渴望体会一下创业的成就感。
让我最感动的要数海尔人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了。
80年代,海尔仅是一个小工厂,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冰箱,花巨资引进了德国的生产线。
为了强化工人的质量意识,当场将70多台不合格产品砸毁。
因为,海尔人知道产品有了质量保证,企业才会有良好的信誉,才会得到消费者的承认,才会有生机和活力。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了生产多元化的产品,为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海尔要建自己的工业园。
但对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15亿人民币的确是个天文数字。
于是,向同行寻求支援,向银行寻求贷款。
但都因“企业尚小,风险太大”而被拒绝,甚至遭到热嘲冷讽。
但是,海尔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和职工打成一片,携手共创自己的工业园。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二观看完影片《首席执行官》后,海尔的基础管理模式“日清日毕,日清日高”,这个片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们每天的工作,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处理一些小事情,很少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如果能够坚持做到每天干完当天的任务,并比昨天有所提高,长时间的积累后,不知不觉中个人的成长也会上更高的台阶。
电影中还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很深刻,海尔在国外建厂之后,对于工作中犯错误的员工,要站在6S脚印上做反省。
有了错误,及时纠正,自己才会成长。
就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成就了员工自己更成就了整个海尔。
在海尔品质管控方面,我们看到,他们不让任何一个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向市场。
从小小的螺丝钉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质检是多么的严苛。
在检查产品时,发现有台冰箱里多了一颗螺丝钉,结果当天生产的产品全部返工,检查一遍,这样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要做就做好。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篇三主要讲述了海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
看完之后自己也有一种创业的激情,也渴望体会一下创业的成就感。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精选6篇)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精选6篇)《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精选6篇)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首席执行官》的观后感1当屏幕上的“首席执行官”五字映入眼帘时,我的第一感觉便厌烦,于是就叹道:“又是当官的!”但慢慢地看下来,我发现自己的第一感觉错了。
这是一位厂长为了救工厂,为了振兴民族工业而艰苦创业的励志片。
看着看着,我的思想便开始澎湃了,它给我的启示也不断升华。
一、临危不惧,永接挑战当青岛电冰箱厂还是一个负债一百四十七万,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时,为了使它起死回生,新任厂长凌敏便踏出国门,去德国科隆进行引进力勃公司生产线的谈判。
于是,他用低价买下了一条去掉自动化部件的生产。
当凌敏加紧整顿工厂,迎接德国生产线时,德国人突然提前了验厂的时间,如果检验不合格,签订的合同就会自动失效。
为了能保住合同,厂长和他的助手向华紧急动员全体职工连夜加班,清理环境。
他们改变企业落后面貌的志气和努力,感动了德国专家,第一批用德国生产线生产的冰箱终于下线了。
当AE公司想用反倾销阻止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伎俩时,凌敏警觉地意识到:国际化即本土化,要冲破国际市场的壁垒,必须加快在国外建厂的步伐。
设想,如果凌敏面对艰难险阻时,不是积极勇敢的去对待,而是逃避,恐怕今天的企业就不是现在响当当的海尔集团了。
是的,临危不惧,迎接挑战让凌敏的事业有了起点,也使海尔有了重振的希望。
二、抵制诱惑,坚守诚信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上级要求凌敏加大产量,习惯于小农生产的员工们,对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以为然,凌敏坚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但仓库还是出现了76台不合格品,凌敏却“忍痛”,毅然把它们给砸毁了。
当开发海尔工业园时,后续资金无法筹措,美国AE公司提出以购买控股权为条件提供资金支持。
凌敏顶住了现实的诱惑,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与AE公司的合作。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5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5篇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1288字)周末校学生会在干部培训的会上让我们观看了电影《首席执行官》,真的感触很深。
影片以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人士,胸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志,历经风雨,从欠债百万濒临倒闭的集团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销售额602亿人民币的大型跨国企业的真实故事。
此部电影所产生的“余震”至今仍在震撼着我,它让我记住了那位为理想执著奋斗的CEO,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极具创新的快速反应机制。
影片中的几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海尔美国公司的迈克先生对凌敏说在美国冷柜的销售很好,但传统冷柜较深,翻找东西不方便。
他提议对冷柜的设计进行改良,从上面掀盖,下面能有个抽屉,以方便用户取物。
就为了这样一个建议,海尔的设计人员加班加点,连夜生产了一台样机,并命名为“迈克冷柜”。
翌日当迈克看到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冷柜时,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说了一句话,我仍记忆犹新。
他说:“17个小时之前我的一个念头,已经变成一个产品展现在我的眼前了,我简直难以相信,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神速的反应!”如今这款冷柜已经畅销美国市场。
“迅速反应,马上行动,与时俱进”,海尔人用创造性的工作,对海尔作风做了新的诠释。
另一个片段是海尔产品第一次打入巴黎市场时,法国一著名连锁店的总裁需要海尔提供六种款式的样机,他问海尔女经理:“开发一种新产品,欧洲要两年左右,韩国、日本要一年,你们海尔要多久?”“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海尔给了他一个超值的惊喜,为他提供了25款风格各异的样机。
虽然海尔在国际市场上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品牌,但它所具有的速度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张瑞敏曾经说过:“在新的经济条件下,速度决定企业生死。
哪个企业不打破常规,对此作出创新性反应,就必败无疑。
市场不给你改错的机会,也不给你改错的时间。
”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
所以不论任何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和“激情创新”的工作理念,只要我们自己能够做到高人一眼、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相信我们的成功指日可待!张瑞敏令人尊敬之处,不仅仅在于他个人拥有的理想与信念,更重要的是他用这种精神的感召力量,使海尔人无怨无悔地为着同一个目标而携手努力。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精选5篇)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我们观看了影片《首席执行官》,影片主要讲述了海尔集团如何从濒临破产到成为"世界的海尔"的过程,及发展过程中几次重大的生死抉择。
影片中许多地方都发人深省,现在用心回味起来,就好像一杯甘露浇在了干渴的心灵上,感触颇多。
片中凌敏说的一句话:"人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赚再多的钱都带不走,但为什么还要奋斗呢?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
"梦想是成就事业的指南针和风帆。
一个心存大志,有理想、有梦想的人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及"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斤斤计较,对他们来说这些只是磨练意志的工具,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是呀,人在世上也就匆匆几十年,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和创新。
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凌敏带头砸有质量问题的冰箱,所谓的有质量问题就是不是这里少装了一个螺丝,就是那里的零部件有些松动;在生产线上发现多了一个螺丝冒,为查找原因,车间质检科长组织员工把当天生产的800多台冰箱全部拆包、检查,直到查清楚是发料员多发了的缘故来。
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细节,才成就了今天的海尔。
细节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就是我们对待任何事情的精神和态度,其实,人生就是由许许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构成的。
对于敬业者来说,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
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能力求完美。
从妥善处理点滴小事的过程中,你会很快的提高你的能力,同时感染你周围的人,成功来源于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难怪人们常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通过观看《首席执行官》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一,努力进取、渴望成功;二,正直诚信、言行一致;三,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四,追求科技、敢于创新。
海尔《首席执行官》电影观后感5篇

海尔《首席执行官》电影观后感5篇《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中让我们从张瑞敏身上、从海尔身上学到那种为理想执着追求的品质的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首席执行官》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政府办公室和机关事务管理局全体在政府常务会议是观看了《首席执行官》。
电影《首席执行官》讲述的是海尔公司如何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企业的过程。
这是一部海尔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
团结协作的无私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又好又快的工作理念,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这一切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最大感想。
作为一个政府办公室工作者,从主人公身上我学到如下几点:一、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首先是电影最开始的画面,国外专家团进厂考察,看到残破的厂房机器,可能有着那么一点意想不到的诧异,但是在看到几千工人执着期盼的眼神所表达出来的信心里,欣然作出了合作的决定。
可能也有人觉得那仅仅是运气,可是如果没有所有工人不吃不喝不睡觉将厂房粉刷一新,将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好。
恐怕他们想将企业救活,愿意竭尽全力工作的决心也没发表现的那么充分。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看似简单、感觉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的事情对于整个企业来说,也许就是致命的,关乎成败的。
切切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也许很大的问题就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了。
也可以说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
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影片中有很多精典片段,都表现出了主人公精益求精的精神如因安装上出现一些质量上小缺陷引发的让全厂员工自己砸毁76台冰箱,确实砸得每个人痛心,然更多的还是震撼。
张瑞敏说:“从此以后,我们海尔产品决不分一等品、二等品…….”。
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海尔商标在全国家电唯一入选“中国十大驰名商标”。
1992年起,海尔开始“多元化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姓名:赵发举学号:11214030 班级:电子1101
电影《首席执行官》在周一的毛中特课上看了,对于事前没有听说过这部电影的我来说,震撼不小,这才是真正有胆有识,果断坚毅的男儿作为,凌敏给我的印象颇深,那种创业的激情,追求质量的决心,果断而有远见的决策,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青年人最应该传承的精神品质。
正如其中的一句电影台词:“只有你自己变成了狼,你才会有资格与狼共舞,否则你只有被吃的份!”这是一种危机感,也是一种对自我的鞭策,每当想起这句话的时候,总是让人产生面对一切的热情和勇气。
故事的背景最开始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当时的人们生活非常艰苦,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非常低下,就是干部家里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冻的,海尔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生产冰箱的。
可想而知,当时的国人对冰箱的质量要求有多低。
要是换做一般人,肯定会生产能满足国人的劣质冰箱就可以了,但是凌敏并没有被这种现实所羁绊,而是决心生产高质量的冰箱。
但是当时的海尔条件非常差,无法达到这样的要求。
为了引进德国先进的生产线,海尔不惜花费巨资,当德国公司派来人员进行检测,检验人员被海尔这种决心所打动了。
但是不久之后仍然有76台冰箱不合格。
凌敏这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心痛不已的决定——砸毁76台不合格的冰箱。
看似自杀式的行为却提高了工人的质量意识。
在砸毁冰箱的时候,凌敏的一句话很让我感动:“我们到底比德国人差什么,难道我们天生就比人家贱,只能使用二等三等的冰箱吗?我看啊,我们并不比德国人差什么,而是差的是质量意识!” 联想到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经常会感叹某某学霸很厉害,而一旦谈起自己的时候就会说:“我们哪能和人家比啊,人家是学霸!”其实我们也不比学霸们差什么,而是差的是对作业的质量要求,如果我们都认真对待,就不会有这样的差距了。
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之后,海尔的冰箱质量就有了保证,但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保持企业的强盛生命力,海尔决定建自己的工业园,粗计的金额是15亿!但是当时海尔并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也没哪个人敢把如此数目巨大的钱贷给海尔。
可以说海尔此时到了有史以来最艰苦的时期,就连一直跟在凌敏身边的一些人都对他怀疑不已,甚至有人离开了海尔。
也许人真的得独自走过一些非常困难的路,这些地方没有人陪伴,需要我们自己去忍受。
凌敏此时也面对着这样的场景,在电影中的一个情景也让我感触很深:当凌敏在家里皱着眉头一声不吭的吃饺子的时候,凌敏的父亲站起身来拍拍儿子的肩膀,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就在那一瞬间,我想,再有再多的愁苦,也显得不足畏惧了。
果然,最终政府终于给与了海尔应有的资金支持。
时间飞逝,海尔的工业园建起来了,人工如潮从工业园里走来走去,海尔成长了起来,并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市场。
为了能够走好以后的路,海尔决定先难后易,先满足较为挑剔的欧洲国家的要求。
其中最难打开的是法国市场。
打开法国市场的经过相当精彩,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为了赢得法国大亨的注意,在其邮箱里发了700多条邮件,并站在其必经之路上,但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赢得海尔的法国市场。
法国大亨的要求原本是90天内给出6台样本冰箱,但是海尔在45天里给出了25台冰箱样本,而且质量都无可挑剔。
法国大亨完全被海尔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征服了。
海尔也完全地赢得了欧洲市场。
海尔的最大特点不仅是高质量,而且还有其高效率的工作态度。
人家都说“态度决定一切”,这话说得何其正确!海尔日事日毕的工作理念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因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拖延时间去做事情,结果越拖越久,最终耽误了最佳时期,而且人就变得越来
越懒,长期以往甚至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最终摧毁自我的信心。
海尔的另一个大决措是把工厂建到美国本土。
当然这一果断决措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凌敏毅然相信自己的眼光,果断预测中国必将走向国际化的大趋势,把工厂建到了美国。
在美国,凌敏和一个新聘的经理的对话,也给我很深的感触——凌敏:“你要的年薪我没有和你讨价还价吧,那么我的要求,你也不应该讨价还价。
”新聘经理:“从来没有人这样逼过我,我以前没有成功,可能是没有人给我压力。
”我觉得,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达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换句话说,对我们而言,没有就业压力,就不会认真学习的勁头。
对于机遇,凌敏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机会就有风险,风险没有了,机会也就没有了。
”我们不能在机会面前摇摇摆摆,害怕选择,害怕风险,风险和机遇是共生的。
为了迎接机遇,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席执行官》里有很多经典的句子,比如那句:“离开海尔,可能你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但是却失去了在海尔工作的创业激情。
”虽然这句话没能挽留住一个在海尔工作的经理。
但是多年之后,经理的出现印证了它的正确性,多年之后经理的自我陈述中,说道:“我呢?现在离婚了,生活也还过得去,但就剩下两个字——赚钱,赚钱。
失去了在海尔工作时的激情。
”人年轻的时候会因为追求财富犯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得警示自己,不要只为钱而工作,不然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总结这个电影,我收获很多: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毅的品格,这样我们才能在最艰苦的日子里熬过来;要有远见和果断的决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要有质量意识,这样才能给企业的产品质量加上保险。
最后,我想说,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在于你对它的想要成功的程度。
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