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以礼

合集下载

以礼待人的成语

以礼待人的成语

以礼待人的成语
以礼待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以礼貌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待人接物有礼貌,展现出良好的品德和教养。

以下是一些以礼待人的成语:
1、礼贤下士:指对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对身份低微的人也以平等态度相待。

这个成语表达了尊重人才、谦虚谨慎的态度。

2、敬老尊贤:指尊敬年长者和有才能的人,尊重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老年人和贤能之人的尊重和敬意。

3、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这个成语强调了待人接物时态度文雅、有礼貌、得体。

4、温文尔雅:形容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这个成语表达了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温和、有礼貌、有教养的样子。

5、谦恭下士:指谦虚恭敬地对待身份低微的人。

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身份低微的人也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相待。

这些成语都是以礼待人的表现,它们不仅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貌,也展现了自己的品德和教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以礼待人,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加美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以礼待人

遵守礼仪规则,不做有损他人和自身形象的事
了解礼仪规则
01
了解并遵守各种场合的礼仪规则,如着装、言谈举止等。
注意形象
02
保持良好的形象,包括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等方面。
不做有损他人和自身形象的事
03
不参与任何有损他人和自身形象的活动,如打架斗殴、说脏话
等。
06
以礼待人的故事分享
古代故事:孔融让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以礼待 人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以礼待人的含义 • 以礼待人的表现 • 学习礼仪,践行礼仪 • 以礼待人的意义 • 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 以礼待人的故事分享 • 以礼待人的启示与思考
01
以礼待人的含义
定义
礼仪
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遵循的行 为规范和准则,包括语言、举止 、服饰等方面。
礼仪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礼待人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以礼待人,人们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 贡献。
05
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礼貌待人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礼貌待人,如主动问 候、微笑、让座等。
现代故事:雷锋助人为乐
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雷锋是中国著名的志愿者和社会活动家,被 誉为“人民的好战士”。他经常利用业余时 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帮助老人过马 路、为灾区捐款捐物,还是帮助战友解决困 难,都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 神。
故事反映的道理
雷锋的故事告诉我们,以礼待人不仅是对他 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品德的修炼。我们应 该像雷锋一样,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尽自己 所能去帮助他们。

以礼待人800字作文_高考作文_

以礼待人800字作文_高考作文_

以礼待人800字作文以礼待人,就像春天里的一阵暖风,吹暖世间万物,消融人心坚冰;就像夏天里的一缕清风,清爽世间万物,祛除燥热之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以礼待人的800字,希望你们喜欢。

以礼待人800字作文篇1以礼待人让生活更美好在生活中,我们要以礼待人。

只有以礼待人,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那一次,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我是一名个子矮小的普通学生,学校里的劳动难免会遇到自己做起来困难的,多亏有同学帮助我。

记得那是星期一,学校规定星期一是要大扫除的,大家都动了起来,参与到了劳动中,我也不例外。

老师安排我的任务是擦玻璃,看大家都在工作,我也开始劳动了,找来了一块布,我认真的擦着,可是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个子矮的缘故,我擦不到靠上面一点的玻璃。

看大家都在各干各的,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大家,正在我焦虑的时候,和我是“死对头”的一位同学走过来说:“怎么了?要是够不到,就让我来帮你吧,反正我也不忙。

”出于着急,也只好让他帮我了,我说:“好吧,谢谢!”就这样,我向老师交了差,老师还表扬我擦得干净。

他叫小刚,一直担任班里的摆车任务。

有一次,老师批评他车摆的不好,还说车下有垃圾。

他只是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没有和老师辩解。

第二天,我看我们班摆车的地方有很多垃圾,接着便看见小刚在打扫,竟然没有一个人帮助他,等他打扫完垃圾,估计车也没时间摆了。

我走上前去,说:“小刚,让我来帮助你吧。

”他微笑着对我说:“没事,我自己来吧,你先去排队吧,快上课了,别迟到。

”我说:“没事,还是我帮你吧,上次你不是还帮助我吗。

”他没说话。

我还是主动帮助他一起把垃圾打扫完了。

接着,就剩下摆车了,看他不知所措的样子,我便支招说:“你可以把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摆啊。

”他说:“方法听起来还不错,只好试试看了。

”就这样,我帮助他完成了任务。

老师还在班上公布我们班的摆车加了一分,还公开表扬了小刚。

下课后,小刚找到我,说:“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帮助,摆车也不会加分,老师也不会表扬我。

以礼待人笔记

以礼待人笔记

以礼待人的古诗
1. 《论语·季氏》孔子
不学礼,无以立。

2. 《孟子·离娄下》孟子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 《礼记·曲礼上》佚名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村居》高鼎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5. 《恭和御制赐太师致政文彦博五言六韵诗一首》苏颂
恭而不近于谀,和而不至于流。

6. 《答吕太博》欧阳修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7. 《答人》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8. 《君子行》曹植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

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

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

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9. 《礼》佚名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

10. 《礼器碑》佚名
君子之爱礼,非以其名,由其所由,以知其情。

以礼待人的名人名言

以礼待人的名人名言

以礼待人的名人名言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礼貌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而对于名人们来说,以礼待人更是他们言行的体现。

以下是一些以礼待人的名人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它们背后的含义。

1. “善待他人,自己也会受益。

”——歌手泰勒·斯威夫特这句话传递的信息非常显而易见,那就是对待别人善良,就会招来别人的善意。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大多数人都更愿意与有好心态的人合作,这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好处。

所以,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以礼待人。

2. “为他人着想,这是真正的礼貌。

”——哲学家埃米尔·博特利耶这句话中的“为他人着想”,不仅仅是尊重别人的意愿,更是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种真正的关怀和尊重,是超越形式的。

只有建立在真心基础上的礼仪才会让人感到无益的交往。

因此,在与他人沟通时,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感受,避免粗暴处理别人的事情,这都是真正的礼貌表现。

3. “对别人微笑,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传奇演员玛丽莲·梦露这句话也诠释了尊重的重要性。

基本的礼仪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微笑,它是一种向别人传递好意和欢迎的姿态。

对别人微笑不仅能让你的气质变得更加温和亲切,还能够让别人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和关注,这样双方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

4. “有时候,不是说出来的话,而是没说出来的话更能体现你的尊重。

”——成功学大师布莱恩·特莱西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有些时候,尊重是需要表现在一些没有表面的细节上的。

比如,当别人正在说话时,保持沉默和聆听是对别人的尊重;在工作中,进出别人的私人空间时保持安静,不要干扰别人的工作;在寻求帮助时,先向对方表达感激之情,这些都是没有表面的言语和动作,却能体现出你的尊重和关心。

5. “礼节是人类交往的灵魂。

”——古希腊诗人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说得很好,礼仪是人类交往的灵魂,因为礼节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道貌岸然,也是我们对待他人关心的表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在社会生活中不断 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课堂小结
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待人礼
以 为先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礼 待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做文明 有礼的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人 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小区不文明行为
高空抛物
宠物随地大小便
消防通 道,堆 放杂物
不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乱扔垃
圾,随 地吐痰
不文明有礼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不文明有礼损害会现国家形象
Hale Waihona Puke 不文明有礼损害会现国家形象
《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 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意思:人不懂得为礼 就不能生存,做事情 不讲究礼就不会成功 , 国家没有礼就不能安 宁。
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有哪些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语言文明
仪表整洁
1 容貌整洁。 2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3 举止规范。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 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一、待人礼为先礼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 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 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女大学生求职》:有一个女大学生去求职, 因她条件不错,公司的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 这个女大学生一时兴奋,吃了一块口香糖,顺 手将纸皮扔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录用。听到 这话,女大学生哭了,顺手又将擦泪的纸巾扔 到了地板上,主管将其捡起放回纸篓。

以礼待人的名言名句

以礼待人的名言名句

以礼待人的名言名句
1、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出处:《管子》释义:善气迎人,相亲如同兄弟,恶气迎人,相害如同刀兵。

2、不学礼,无以立。

出自:《论语》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3、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

出处:《论语》释义:君子的举止要不失体统,对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所以,君子的外貌足以使人敬畏,仪表足以使人感到威严,言语足以使人信服。

4、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出处:《礼记·曲礼上》释义:你到别人那儿拜访,别人没有回访,是不礼貌的。

别人到你这里拜访,你没有回访,那也是不礼貌的。

5、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出处《相鼠》释义:做人如果不守礼,不如早早就死去。

”以礼待人,以善处事。

“不是孔子名言。

”以礼待人,以善处事。

“虽不是孔子名言,但也是孔子处世的哲学之一。

孔子的处世哲学:以礼相待。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第一)在这里“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途径。

八礼四仪——待人之礼

八礼四仪——待人之礼

BG
10
❖ 待人以礼,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荀子更是 提出:“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到西汉时,戴圣在《礼记·曲礼上》中告诫:人有礼 则安,无礼则危”。正因为如此,我国被称为“礼 仪之邦”。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 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 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 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而礼,不是 流动的空气,而是不息的长河,有势有态有容。
BG
11
❖ 待人以礼,往往不在待地位比自己高、家境比自己 富、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是相反。尤其是,当遇 见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是俯视,或是俯首;是施恩, 或是施礼;是争强,或是争让,很能见出一个人的 修养与境界。事实就是这样:待上、待富、待强, 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下、待穷、待弱,不难有 恩,而难有礼。这就要,时时修身,不以同异为喜 怒;事事省身,不以喜怒为用舍,力求使志动有仁, 智用有义。
BG
5
·
• 待人之礼,包括尊敬师长、 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 信待人。
BG
6
•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 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 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 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 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 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 成为团结友爱,待人有礼的典范.
BG
3
BG
4
• 待人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人的一生 会碰到许许多多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在公共 汽车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在班集体中,有 同学无意的弄坏你的书本;在雨中行走,别人不小 心溅了你一身泥水;在食堂吃饭时,有同学不小心 将菜汤碰翻到了你的衣服上;课间同学们言谈中无 意间一句话伤害了你的感情……这些都需要你用 友善的态度对待来自别人的“对不起”,宽容、 谅解别人,而不能心胸狭隘,更不可以怨相报。 那么在我们生活、学习的这个校园大家庭中,应 该怎样争当"友善"的使者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待人以礼
一个人,无论是官是民、是富是贫,都少不了与人打照面、打交道。

这就有一个如何待人的问题。

或说,待人以实。

实,才能结实果。

即便不认识,也能心相印。

反之,与人以虚,虽说相识久,未必同路人。

或说,待人以诚。

诚,才能动心弦。

即便当时无动,终会冰消春来。

反之,与人不诚,则丧德增怨。

或说,待人以善。

善,才能得好报。

即便一时委屈,终会峰回路转。

反之,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社会,是人的社会。

活力,是人的活力。

正活力,是人的“和力”。

而“礼之用,和为贵”。

故而,要保持社会正活力的持续,待人以礼,须臾不可离。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

生活中,谁也不愿与人相处或相交,是找气受、找罪遭,更不是要去垒一堵墙、树一个对立面,让自己无路可走,使自己成孤家寡人。

待人以礼,源远流长。

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荀子更是提出:“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到西汉时,戴圣在《礼记·曲礼上》中告诫:“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正因为如此,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

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等等。

而礼,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不息的长河,有势有态有容。

待人以礼,就要讲礼之姿势、姿态与姿容。

礼之姿势,因动而就。

安徽凤阳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其新办公室有个“老板桌椅”,但村民们说,谁也没见过他坐在“老板桌椅”前是啥模样。

沈浩说:“要是坐在老板椅上,隔个老板桌,拉开了和村民的距离,这样不好。

”正因为如此,凡村民来访,他就坐在新办公室沙发中间的小凳上与村民拉家常、解难题。

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势:不仅与村民平起平坐,而且与百姓接近没有了最后的一厘米。

礼之姿态,因事而成。

在小岗村,村民们这样讲述他们的沈书记:“他去村民家里,端起茶杯就喝。

递给他很便宜的烟,拿起就抽”;“再穷的人家留他吃饭都不嫌,舀碗菜稀饭就吃。

”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态:不仅深入到村民中,而且把自己也当作一个地道的村民。

礼之姿容,因情而铸。

小岗村的村民谈起沈浩,曾这样描述:“不管你说话轻,说话重,他都笑着听”;“眼睛不向上,哪家越穷,就越爱去哪家”。

这就是沈浩的礼之姿容:和颜对村民,悦色走穷家。

待人以礼,往往不在待地位比自己高、家境比自己富、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是相反。

尤其是,当遇见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是俯视,或是俯首;是施恩,或是施礼;是争强,或是争让,很能见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境界。

事实就是这样:待上、待富、待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下、待穷、待弱,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这就要,时时修身,不以同异为喜怒;事事省身,不以喜怒为用舍,力求使志动有仁,智用有义,力事有忠,口言有信,礼入骨髓,情洒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