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5-第5章 翻边整形模设计-思考题参考答案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覆盖件模具课后习题

第2章:1、简要说明落料模具与修边模具的区别。
落料模具冲裁冲出的是所需工序件,均为垂直冲裁。
修边模具是去除工艺废料,有垂直修边和侧修边。
2、覆盖件常用工序名及简称。
成形工序:拉延(DR-平直板件变曲面,由凸模底部材料延伸形成)、成形(FO-变形工序总称)、整形(RST-改变局部形状尺寸达到指定精度)、翻边(FL)、翻孔(BUR)。
分离工序:落料(BL-平直毛坯沿着轮廓线分离)、冲孔(PC或PI-将工序件的废料沿着封闭轮廓线分离)、修边(TR-将成形工序件的工艺补充部分去除的工序)、分切(SEP-将一件工序件分成几对工序件)。
切断(CUT)、压弯(BND)、斜楔(CAM)、卷边(CU)、包边(HEM)、预备(PRE)、侧冲孔(CPI)、侧修边(CTR)、侧整形(CRST)、侧翻边(CFL)、级进模(PRO)、多工位(TRA)3、覆盖件片体UG-CATIA转换。
UG导出igs片体(step实体)CATIA直接打开,CATIA保存为igs UG新建prt后导入模型。
4、顶盖前横梁二维工法图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二维工法图包含各工序工作内容拆分,所有工序的具体冲压工艺。
图纸包含三视图、典型截面剖视图、各工序的工序简图、产品略图、修边废料流向图、拉延顶杆布置图、标题栏、加工基准、工程作用线、各工序工件旋转角度。
各工序内容:1)落料工序工艺排样,冲裁力大小,压力机选择,材料利用率,定位方式,送料方式。
2)拉延或成形工序冲压方向,送料、取料方向;定位方式;成形力大小和压力机选择;制件中心、模具中心、CH孔(合模基准孔)、CP点(模具检查点)的选择,到底标记(DM)或左右件标记;拉延模面的选择,压料面形状;拉延筋布置、尺寸、到修边线的距离;拉延高度选择,拔模斜度确认;顶杆孔布置与压力机的匹配;材料利用率。
3)修边冲孔或侧冲工序冲压方向选择,送料、取料方向;定位方式;冲裁力大小和压力机的选择;废料切断刀布置图及废料是否易落,废料切断刀是否需要偏移角度,废料切断刀的强度;修边轮廓线的标示;侧冲位置及方向的表示;冲孔角度的确认;废料切断刀工作示意图及尺寸标注。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FL+RST(1)

5——1 凸模凸模与底板的分块〔1〕底子上取一体方式,但材质不同时,只在加工困难的局部采纳局部镶块方式。
铸件形式堆焊形式镶块形式5——1 凸模凸模边缘的形状〔1〕1.边缘尺寸1)铸件2)镶块2.镶块局部台阶的分法镶块凸模的分块与凹模的分块线必需错开。
5——1 凸模凸模工作外表〔1〕1.一般情况2.不得让开凸模外表时1)用细状物按压面积少的物件外轮罩内轮罩门下梁支柱类5——1 凸模凸模工作外表〔2〕1)整形工序的退料板(内板时)2)主要包罗整形(凸点等)的加工,给冲压件施以很大的力时。
3)顶出器也不克不及让开时。
5——1 凸模凸模固定方法〔1〕一般情况内侧紧固面积不敷时,也可在凸模外缘固定。
凸模外缘处的紧固面积不敷时,有时用反标的目的固定。
但是,这样制造时很难, 故应尽防止。
5——2 凹模凹模与底板的分块〔1〕从成本上考虑但愿采纳整体方式,但当凹模与底板的材质不同、或考虑试制时的调整时,采纳分块方式。
1〕一体时2) 分块时5——2 凹模凹模与顶出器的分块〔1〕1.变薄拉深时2.压弯时1)以零件料外线分块2)R大的情况在R切点处分块。
(左图)一般考虑R≥5t的局部(但是,对于板厚薄的零件,因为离开凹模时有可能变形,故大都情况下不采用压弯的方法。
3)翻边直线局部少于2倍以上的料厚时,在R切点处分块。
如左图所示,以板弯曲点分块。
5——2 凹模凹模的形状〔1〕1.座式2.实心式3.座+镶块式〔安装座、固定座〕5——2 凹模凹模的分块〔1〕1.重量与长度的关系1)变薄翻边时原那么上为小分块,重量为15~20kg2)压弯翻边时为大分块2.分块的方法·为使制造容易,转弯R都在直线局局部块。
a与R出格小的情况,在R的R切点附近分块。
·翻边线弯曲时,尽可能在刃口切线标的目的分块。
最小允许60°。
·断面形状中a<60°时,为防止尖角,如左图所示的分块。
5——2 凹模凹模的分块〔2〕凹模的端点为尖角时,因为以下理由要加一富裕量。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二、斜楔滑块的结构尺寸
• 基本结构尺寸 斜锲角度与形成之间的关系 斜锲滑块基本结构尺寸
• 斜锲滑块组合零件的形状 滑块 传动器 后挡块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斜锲滑块角度行程示意图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补充:DL图简介
第五章 翻边模设计
§5.1 翻边的基本概念 §5.2 翻边模分类 §5.3 翻边模的扩张结构与缩小结构 §5.4 翻边凹模镶块的交接 §5.5 翻边模结构设计示例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复位弹簧安装在滑块下面(暗簧)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复位弹簧装在凸模和滑块之间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用气动元件代替弹簧复位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滑块被强制复位的结构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刚性复位结构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模设计
拉延
翻边 翻边
拉延 外援拉延,内缘翻边
第八讲 修边模设计、翻边 B段:凹曲线翻边 C段:弯曲
汽车覆盖件模具结构设计

14
图5-24
1——托杆 4——凹模
单动压力机上覆盖件拉延模
2——冲切口凹模 5——凸模 3——冲切口凸模 6——压边围
15
图5—25 双动压力机上覆盖件拉延模
1——顶出座垫 2——背靠块(耐磨板) 3——通气孔 4——凸模座 5——凸模 6——压边圈 7—挡料块 8——压边圈底脚导板 9—行程控制块 10——凹模 11——排泄孔
30Βιβλιοθήκη 图5—35 压边圈导向的 单动拉延模
1——起落架轮叉孔 2——行程末端销 3——定位销 4——销子窝 5——上模本体 6——背靠块耐磨块 7——安全衬垫的安装面 8——下模本体 9、11——通气孔 10——起重棒 12——顶料垫板保持器
31
1——起落架轮叉孔 2——背靠块耐磨块 3——箱式背靠块 4、11——压边圈 5——耐磨块 6——安全衬垫的安装面 7——U型槽 8——定位键槽 9——起重棒 10——保险板 12——缓冲销孔 13、14——通气孔
为了保证间隙,凸台或凹槽上应安装耐磨板,配合的另一 个表面槽加工,磨损后在耐磨板下垫薄片补偿间隙。耐磨 板究竟设置在凸台上还是装在凹槽上要视制造的难易程度 决定,而与使用无关。
27
图5—34
导向块部分参数
28
(一)单动拉延模
(1)压边圈的导向见图5—35。 (2)上、下模的导向见图5—36。
2
模具结构设计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的问题:
(1)能否在现有冲压设备上稳定使用,或需另选新设 备? (2)模具结构能否满足处理冲压成形时所预料的故障 要求,即便于排除废料、维修和保管等。 (3)能否利用现有加工设备及工艺制造,结构上可否 减少制造工时,刃口间隙、制造公差是否合适? (4)模具零件装配部位承受偏心载荷的问题如何处理? (5)模具的材质是否适合强度和磨损的要求? (6)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能否尽量采用已有的模具标准件和基本结构来减 少设计制造的工作量。
汽车覆盖件翻边整形模结构设计规范

口 耐 磨 性 要 求 较 高 的 制 件 可 用 于 制 作 凸 、凹 模 。 竖装式 若制件仅局部变形大,可采用局部镶块。竖装式
镶块式 (锻件)
多用于纵向几何形状变化较大或翻边较深的制 件。横装式多用于较平坦而轮廓形状较大的制 件 。 竖 装 式 常 用 于 制 作 外 覆 盖 件 模 具 的 凸 模 ,横
(4)斜面翻边时,应使端部先翻边,即 A > B ,且 A 缓慢化至 B(见图 7c 所示)。
翻边凹模刃部剖面相关尺寸见图 7a 所示,通常 情况下 h1 = 3 + R 。翻边凹模刃部 R 的确定:当料厚 < 1 . 2mm 时 , R = 3mm; 当 料 厚 ≥ 1 . 4mm 时 , R = 5mm。
图 4 凸、凹模结构
图 3 双浮动压料板模具结构 1. 下模座 2. 凹模镶块 3. 上压料板(凸模) 4. 上模座 5. 凹模镶块 6. 下压料板(凸模)
先上翻边时,上压料板初始弹压力 + 上、下压 料板重量 = 下压料板下死点压力。
先下翻边时,下压料板初始弹压力 = 上、下压 料板重量 + 上压料板下死点压力。
(3)双浮动压料板模具结构(见图 3 所示)。图 3 模具用于制件上、下翻边(整形)。上、下模均有压
—————————————————————— 作 者 简 介 :胡 芳 鸽(1978 - ),女 ,陕 西 宝 鸡 人 ,助 工 ,从 事 汽 车 模 具 设 计 和 冲 压 工 艺 设 计 工 作 ,地 址 :广 州 市 黄 埔 区 广 本 路 1 号 广 州 本 田 汽 车 有 限 公 司 机 械 模 具 科 。 电 话 :13316205070 收 稿 日 期 :2004 - 12 - 01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0a551f310975f46526d3e19b.png)
7.4 托料板的形状和材质 7.4.1 形状
7.4.2 材质
3——1 8
使用板料送料器的模具结构
19 橡胶滚轮(1)
8.1 使用标准 8.1.1 根据冲压件的重量、形状等,用机械手拖出时使用。 8.1.2 上述情况中,零件精度没有问题时也能够不使用。 8.1.3 对于用机械手提起边取出的,没有必要使用。 (例前围上盖板等轻量的零件)
4.2 形状 4.2.1 定位块
4.2.2 定位销
3——1 5
使用板料送料器的模具结构
14 导料板(1)
5.1 使用标准 ★不是矩形的坯料
5.2 位置和个数 5.2.1 坯料宽在 700mm 以下的,使用 1 个,之上的使用 2 个。 5.2.2 不和板料送料器的推杆发生干涉。 安装例子
5.3 冲压件校正量 5.3.1 校正量最大为 20mm。 5.3.2 在坯料压于压料圈下之前,应用导料板,校正坯料。
3——1 5
使用板料送料器的模具结构
15 导料板(2)
5.4 安装部形状 ★壹般形状
5.5 形状 5.5.1 固定式·使用于壹般模具。 5.5.2 可动式·只使用于特殊场合。
3——1 6
使用板料送料器的模具结构
16 前定位器(1)
6.1 使用标准 1) 原则上,用于使用拨叉式送料器时
6.2 位置和个数 6.2.1 坯料宽在 700 以下的使用 1 个,超过 700 的使用 2 个。 6.2.2 板料送料器的拨叉应不发生干涉。
★ 侧导向高时,压料圈的空开变大,在强度上成为问题,所以将侧导向 分块,在其间放置加强筋。(参照图 3-1(c))
★ 注意因侧导向高度更改引起的壁厚强度下降,必须加强。
★ 预料到侧导向位置会发生变化时,必须注意壁厚强度变化且加强。
汽车覆盖件模具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题一.填空题: (每题2分)1.2.3.Cr12MoV/SKD114.5.6.冲压件常见的缺陷有:开裂、起皱、波浪不平、叠料、毛刺、塌角、拉伤、回弹、扭曲,形状不符、孔位变形及错位等。
7.8.拉延模工作部分材质及热处理要求:及料厚小于1.2mm1.2mm的高强度使用材料热处理9.修边模刀块材质及热处理要求:(1) 1.2mm的高强度使用材料为,(2) 及料厚料厚大于等于1.2mm的高强度使用材料,10.拉延模平衡块一般每11.拉延模压边圈与凸模初始导向,中小模具大于12.模具到底时导柱伸出导套10 mm以上.13.,其接触长度不能小于50 mm,冲压开始时,必须是整个导滑面长14.斜楔滑块导向部分长度L与滑块宽B的比为:L/B大于1/3。
15.当模具有导板和导柱导套导向时, 导板有效接20 mm以上时, 导柱导套才开始工作,16.模具存放时导板有效接触30mm左右, 导柱入导套效接接触不超过20mm。
17.18.加工时应预留装夹用的19.20.)高宽比修边,翻边镶块(钢件)高宽比21.22.23.如果孔的大小为Φ13±0.1,位置度公差要求为,那么检测销的大小为:Φ11.9。
24.零件与检具体的间隙一般都是留3mm间隙,如果差为通端大25.在汽车车身焊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焊接方式有哪两种: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电阻焊(点焊)。
26.夹具气路图中的气源处理元件一般为三联件,他的作用是:调节气压,控制气缸的夹紧速度。
二.问答题:1.冲压工艺设计时要注意的重要方面?(7分) P120成形难度分析冲压方向的确定送料方向的确定工序间的定位拉深毛坯形状修边废料的分块成双冲压复合工序冲模联合安装2.工艺补充的设计原则?(7) P89内孔封补充原则简化拉深件结构形状原则保证良好的塑性变形条件外工艺补充部分尽量小对后工序有利原则3.冲压方向确定的原则?(5) P82保证凸模能全部进入凹模,不应有负角,拉伸件的全部空间形状尽量一次成形出来。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1.压料圈和凸模的导向 压料圈和凸模的导向又可分为两种:内导和外导 (1)外导(看实物图)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1.压料圈和凸模的导向
(2)内导(看实物图)
导向
第一部分 拉延模
2.凹模(上模)和压料圈的导向
三 拉延模的导向 (4)内导向的设置原则
① 导板的位置选定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4)内导向的设置原则
② 导板面原则上与中心线平行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4)内导向的设置原则
③ 导向面长度选定 t1+t2≥0.2×t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4)内导向的设置原则
。
第一部分 拉延模
三 拉延模的导向
(3)外导、内导优缺点的对比
导向方式 优缺点
外导
内导
优点 缺点
1.加工简便 2.对细长零件有利
将模具增大
1.可使模具变小 2.比较容易保证同凸模 的配合精度
1.当分体凸模时,需要 螺钉、柱销固定,因此, 当压料圈上加有侧向力 时较为不利
2.加工比外导向困难
第一部分 拉延模
5.拉延槽:与上模拉延筋相配合,控制料片 的流动速度.
拉延槽
拉延筋
第一部分 拉延模
6.定位装置(有标准件和非标件两种) • 经常使用的有导轮挡料板、左右挡料板、挡料板、投入检测
开关。
左右挡料 板
投入检 测开关
导轮挡料板
挡料板
第一部分 拉延模
定 位 让 位
定 位 位 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翻边整形模设计
第5章翻边整形模设计思考题
参考答案
1 .向下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下模各有哪些主要零件?
答:向下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模包括上模座、压料板、翻边整形凹模等,下模包括下模座、翻边整形凸模等。
2. 向上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下模各有哪些主要零件?
答:向上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模包括上模座、翻边整形凸模等,下模包括下模座、压料板、翻边整形凹模等。
3. 上下同时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下模各有哪些主要零件?
答:上下同时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上模部分主要有上模座、上压料板、翻边整形凹模(向下)、翻边整形凸模(向上)四部分,下模部分主要有下模座、下压料板、翻边整形模凹模(向上)、翻边整形凸模(向下)四部分。
4. 有压料板的翻边整形模为什么要设计到底垫块?
答:对于有压料板的翻边整形模来说,模具到底时压料板与下模座通过到底垫块镦底,形状才能完全出来,保证成形质量
5 .覆盖件翻边凹模与修边凹模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答:修边凹模型面部分宽度一般为15 mm左右,刃口后面以30 °左右的斜面过渡。
翻边整形模凹模型面部分要完全依工件形状,且型面范围比翻边整形后得到的工件大10 mm 左右。
6 .大中型翻边整形模压料板一般用什么限位结构?
答:用工作侧销和安全侧销进行限位。
7 .大中型翻边整形模压料板的压料力源主要有哪些?
答:翻边整形模压料板的压料力源主要有弹簧和氮气弹簧。
翻边整形模的压料力远大于修边冲孔模的压料力。
翻边整形质量跟压料力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发动机外板、顶盖外板、侧围外板、后背门外板、纵梁这些重要汽车覆盖件的翻边整形模中,压料力比较大,常用多个氮气弹簧作为压力源,大大提高压料力,仅一个氮气弹簧就能提供几吨的压紧力,
且压料力稳定,保证了覆盖件的翻边整形质量要求,但氮气弹簧价格比弹簧高。
8. 大中型翻边整形模工作部分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答:大中型翻边整形模工作部分常用的材料有为MoCr铸铁、铸造空冷钢、Cr12MoV、SKD11等。
9. 大中型翻边整形模上、下模座用什么材料?
答:大中型翻边整形模上、下模座材料为HT300。
10. 大中型翻边整形模细长型压料板如做成铸件形式,一般用什么材料?
答:大中型翻边整形模细长型压料板如做成铸件形式,一般采用铸钢如ZG310-570。
11. 大中型整形冲孔模上、下模如何导向?
答:导板+导柱导套来导向。
12. 大中型翻边整形上、下模为什么都要设计加工基准孔?加工基准孔的尺寸为多少?
答:设计加工基准,作为后面多次数控加工或检测的定位基准。
¢10mm深20mm。
13.为什么三维图纸转到二维图时应按1:1比例转换?
答:转出元素的尺寸与零件实际尺寸完全一致,一般不放大或缩小零件实际2d轮廓,这样方便识图操作,减少各环节失误。
14.UG格式的三维数据如何转成DWG格式的文件?
答:进入制图,略。
15.CATIA格式的三维数据如何转成DWG格式的文件?
答:进入工程制图,略。
16. 上下同时翻边整形的大中型覆盖件模具的存放块高度如何设计?
答:存放块的高度应大于上、下模弹性元件的行程之和,保证弹簧或氮气弹簧等在不工作时不受到压缩力。
17.三维模具图转到DWG格式来,如何确定DWG图纸标注的基准线?
答:在三维模具图中做出三根基准坐标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