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作文:我看中学生流行语
关于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作文

关于青少年使用流行语的作文哎呀,现在青少年说话真是越来越“炫酷”了,各种流行语简直像下饺子一样,一天一个新词,简直跟不上节奏。
昨天还在说“打call”,今天就变成了“上头”,真是搞不懂他们怎么能这么快跟上潮流。
我记得上周末,我跟一帮小伙伴去逛商场。
那天,正好遇上了小明,他在朋友圈里发了条状态说自己“今天真的是超越自我了”。
结果,一开口就被小芳吐槽:“哎,小明,你这说得跟那个‘大佬’似的,有点‘上头’哦。
”小明听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最后憋出一句:“什么嘛,我只是觉得自己今天真的是很棒而已。
”这时候,我旁边的小红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她说:“你们这些‘90后’,真的是被‘网红’给搞得脑袋都‘炸裂’了。
”小明听到这,立马跟上:“对呀,我现在就是要‘稳住’,不能被这些流行语给‘带跑’了。
”还有一次,在班里,我们正在讨论一个项目。
小李用力拍了拍桌子,激动地说:“我们这个方案要‘炸裂’,绝对要‘high’到飞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有人调侃:“哎呀,小李,你这不是在‘拉仇恨’吗?‘咸鱼’也能翻身,不要这么‘疯狂’!”我看着他们一个个用着这些五花八门的词汇,心里不禁感叹:原来流行语这么有趣。
虽然我有时候也听得晕头转向,但总觉得这就是青春的味道,不管怎样,总是有种无所畏惧的感觉。
再说说小杰,他总爱把各种流行语当作日常用语。
前几天,他跟我说:“老铁,今天去商场就像进了‘超市’一样,什么都‘眼花缭乱’。
”我笑着问:“你这是‘装酷’还是‘走心’?”小杰耸耸肩:“无所谓啦,只要能让大家开心就好。
”不过,有时候流行语也会让人觉得有点“糟心”。
上次去奶茶店,我刚跟店员说要一杯“珍珠奶茶”,结果她用一副不解的表情问我:“你是要‘顶流’还是‘小清新’?”我愣了一下,回过神来才明白原来她是想知道我是不是要“热门”口味还是“清淡”款。
哈哈,这些流行语不仅让人感到搞笑,有时候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总的来说,青少年用流行语的日子,就像是调料包一样,虽然偶尔会让人觉得味道太重,但也正是这些有趣的词汇,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何看待现代流行语的作文

如何看待现代流行语的作文篇一: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2篇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2篇我对网络流行语的看法.流行一时?流行一世姜蕤现实像一座迷宫,当铺天盖地的讯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人很难做到不迷失自我。
当代文化仿佛一座熔炉,社会向其中投入形形色色、种类丰富、多如牛毛的文化矿石,然而最后真正有价值的,多是经过锤炼的经典,而也会有很多会成为遗留的文化矿渣,被人遗忘。
|“多一点正能量,让生命焕发光彩”!无意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感慨万千。
是啊,人体犹如一个能量场,具有无穷无尽的潜能,而我们作为人生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梦人,更应在奋斗的过程中激发“正能量”,用全新的自我迎接前行路途上的诸多挑战,自信而不自傲,自尊而不自卑,自谦而不自负,有勇气去击败对手,更有胆量承认失败。
用正能量点燃前行道路上的火把,照亮我们的追梦之旅,让人生不再平庸,让旅途不再孤独。
犹如一粒砂石,在岁月的河流里被无情冲刷,当一颗颗棱角分明的石块成为圆润光滑的鹅卵石,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开始重新思考外界与自我的关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我们应有足够的辨识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守正确的方向,切忌不可走入没有尽头的死胡同,我们应该用一台足够客观公正的天平。
衡量文化的价值,而不能在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中走向恶俗的汉流,失去自我的个性,露出言不由衷甚至口是心非的圆滑。
对于网络热词的看法作文

对于网络热词的看法作文对于网络热词的看法作文篇一看看时下的青少年们,他们的话语中甚至作文中充满了“恐龙”、“哇噻”、“酷”、“晕”等新“元素”,你问这些词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呢?他会自豪的告诉你,这是为上网聊天方便而出现的“网络语言”。
果然如此。
现在网络语言风行于校园,风行于报纸杂志。
出现网络语言或许是现有的词汇已不能表达人们越来越复杂的感情,仰或是缺乏某种感情强烈的叹词以宣泄对日渐增多的新奇事物的惊异。
无奈之下,要么借用人家的词汇,实在没撤,就自己挖掘一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权当抒发感情的新词。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无法接受这种变相玷污语言的行径,难免时常的评论、指责。
但他们却总是振振有词:“词,始于无规则的创造,敝人无非是在重蹈前人覆撤而已。
何过之有?”说来也怪,总会有一部分人很快接受这种新玩意,并且极力推行。
这一类人无疑会被冠上“时代先驱”的名号,换言之,像我这样作为被动接受者,必然是“落伍”了一步。
有时当我实在听不懂同桌的话,看不懂同学的作文时,我也会有一股莫名的冲动促使自己去阻止新元素的诞生,但每次的冲动仅在刚刚萌芽的阶段就被无情的扼杀在摇篮里了。
要说大人们难以接受倒也合情合理,毕竟年龄的隔阂难以逾越;而同是中学生,似乎就没有接受不了时髦语言的道理。
诚然,把个人的观点加强于大多数人显然是行不通的,脱离、改造集体普遍行为就是天方夜谭了,那么唯有去适应了。
起初我的确难以忍受别人对五千年来纯正的交流工具的玷污,但久而久之,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然而这并不代表我支持和崇尚这种做法,我只是在承受而已。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交流的加强,这一现象似乎又成为必然,如果是这样,我只希望中国的造词专家多造些融于时代的新鲜词,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取代那些俗不可耐的东西。
对于网络热词的看法作文篇二现在的青少年,有几个不会说那么几个词,像“哇塞”,“我倒”,他们说着,写作文的时候也不时出现那么几个,这些词都属于网络语言。
我看中学生流行语_高一作文

我看中学生流行语
“我靠,这么败类的题目!”接到卷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一句话。
忽然发现现在所谓的流行语,没几句健康的了,人人皆受其荼毒。
走在校园里,那些流行语一句接一句不停的涌向纯洁无辜的耳朵,什么“日”、“我靠”、“妈的”、“奶奶的”、“滚”……如果我是一不明事理的小孩子或一跟不上时代的老人,我准会以为两个人是在吵架,而且属于吵的异常激烈的那一类。
可我不是,我是一日日被这样话语笼罩,日日受其熏染的中学生。
所以我懂,骂的越凶,那证明你们两的感情越厚实,月是把你骂成了一坨屎,那么恭喜你了,你绝对已经是对方死党级的朋友了,那关系都铁成刚了。
第1页共1页。
校园流行语作文(通用31篇)

校园流行语作文(通用31篇)校园流行语作文篇1不知什么时候,校园里刮起一股“旋风”——流行语。
“你可真是精英呀——精神病苍蝇。
”这一流行语时时回荡在校园上空。
一次,王赢考试得了第一名,同学们都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
不知是谁突然冒出一句:“你真是精英呀——精神病苍蝇。
”气的王赢脸色苍白,双眼发直。
“‘他是飞行员中的精英。
’这句话中的精英一词指的是什么。
"上课时老师一本正经地问。
开小差的杨朔脱口而出:"指精神病苍蝇。
"顿时全班哄堂大笑,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杨朔。
这句流行语也因此风波而夭折了。
不久,校园里又刮起了"才怪"风。
同学们在赞美别人之后再加上"才怪"二字,有时真叫哭笑不得。
你瞧,一句"你长的真帅--才怪。
"使对方刚绽放的笑脸又立刻"凋谢"了。
我也被人耍过一回,尴尬死了!"祁一呀!有件事我不想告诉你,可又不得不告诉你。
""什么事呀?你快说!"只见张浩颖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你,这次没完成家庭作业。
"怎么会呢?昨天我做完作业可是检查了又检查呀!我慢吞吞的走进办公室,对老师说:"老师你找我?"这时,只见老师一脸茫然:"我叫过你?"我突然醒悟过来,呀!我被张浩颖耍了,当我怒气冲冲的走出办公室,只见张浩颖早已"恭候"在门外,眯着眼对我说:"对不起,刚才忘了说"才怪"了。
"真让我哭笑不得。
"流行语"在班里来了有去,去了有来,它虽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愉快,但更多的却是欢乐。
总之,它已经成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校园流行语作文篇2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校园里铺天盖地地刮进一阵“旋风”——流行语,流行哪些语言呢?走,一起去看看吧!“你问我,我问谁?”——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问题,你会怎么办呢?这还用说吗?不懂就问呗!但是,你在问别人时,他却说了这么一句话:“你问我,我问谁?”你听了,一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吧!一天,李新(我们班赫赫有名的皮大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课不认真听,理所当然,什么都不懂,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环游世界一般地绕着教室,问着这道题目。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网络流行语你怎么看?(文题+解析+范文+时评)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网络流行语你怎么看?(文题+解析+范文+时评)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一个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用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在使用。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
就像曾经的80后使用的“狂汗”“886”“顶”“灌水”等网络用语,90后创造的由字母、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成的“火星文”一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yyds”“emo”“绝绝子”“爱豆”等个性化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会伤害母语的纯洁性。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这道作文题目属于多重关系思辨型作文。
对于网络流行语,三则材料分别以主流媒体(《新华每日电讯》)、网友和学者三个视角,呈现不同立场观点:反对,赞同,辨证地看待。
多重关系,多样观点,要有自己的取舍。
值得一提的是材料内容能紧密结合当代中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任何一则材料观点,只要能站在自己的立场,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皆可。
作文材料呈现的观点是开放的,提倡有个性地表达。
认识网络流行语这次作文或可这样来概括:网络流行语你怎么看?不论选取何种观点,都得对网络流行语有自己的认识,这是基准点。
网络流行语(network buzzword)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它拥有年轻化、有文化两大特征,其词组类型包括字母型、数字型、词意变异型、口语型网络、词汇演变型等。
有关网络热词的议论文(精选9篇)

有关网络热词的议论文(精选9篇)有关网络热词的议论文(精选9篇)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热词的议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热词的议论文篇1“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醒目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其影响越来越难以忽视。
网络热词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也反映了“雷人”、调侃、“山寨”等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
其实,网络热词不只是“词”:小到一个词或词的构成单位,大到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在它的所指范围内。
并且,无论从来源渠道还是使用范围来说,网络热词也不仅仅限于网络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也经常见到它们的身影。
网络热词为什么会“热”起来?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是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并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才开始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刺激和满足;二是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社会氛围宽松自由;三是互联网时代所提供的巨大便利。
网络热词是当今人们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最主要的就是集中表现了国人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角色定位日趋理性、合理,由此而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某些事件的关心意识、参与意识都空前增强;而人们的关心和参与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有损于社会正义与公平的方面,并有非常明显的褒贬倾向,由此就体现了很强的批判意识。
通过数量众多、范围广泛、面目各异的网络热词,可以基本把握社会生活的脉搏。
在教育部、国家语委刚刚发布的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列出了五大年度热词“躲猫猫、七十码、蜗居、钓鱼执法、楼脆脆”,无疑都是非常深刻的年度记忆。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热词除了反映当今的社会意识和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现出当今社会表达中的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而这也是我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作文:中学生与流行语

生活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沟通,而网络
是现代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已渗入人 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了解和使用网络语 言,自然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网络普及的 今天,网络语言既能充当对话时的“润滑剂”, 也能充当交流时的“调味瓶”。流行语的新异简 洁、讽喻戏谑、互动空间大等特点契合我们创新 求变、标新立异、主体参与的心理需求。在当前 的语境下,运用流行语进行交流、传播思想,无 疑能提高我们语言表达的速度和效率。了解和使 用网络流行语,也是我们愿意融入社会生活的一 种表现。针对网络语言这座“大宅子”,“徘徊 不敢走进门”,与鲁迅笔下的“孱头”有什么区 别?
运用脑髓放眼光 自己来拿做新人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运用脑髓放眼光,自 己来拿做新人”。 听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是不是感觉特别熟悉?
对,我这个题目是从鲁迅老先生那儿“拿来”的。 鲁迅说,针对文化遗产的“大宅子”,“徘徊不 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的 是昏蛋;“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才是新 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对待网络流行语, 也应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有人说,网络流行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严肃性、
规范性,使语言秩序变得混乱不堪,是语言的“毒瘤”, 应当坚决“打击”,“放一把火烧光”。这就有点小题大 做了,网络语言根本没有他们所说的那样“恐怖”。网络 语言也是语言,大可不必对此“谈虎色变”,更不应视之 为洪水猛兽。语言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河床,里面有波涛、 有浪花,有树枝,有泥沙,而且这个河床自身是有净化功 能的,从古至今语言一直都在融合、创新、淘汰的路上。 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投机倒把”等词句,现在 的中学生,不查工具书,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些词什么意思? 高一那年流行的“蓝瘦香菇”“葛优躺”,高三的你还会 把它挂在嘴边吗?与此相反,2013年流行的“逆袭”, 2016年流行的“工匠精神”,是不是一直带着灼人的温度, 活跃在我们的语言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中学生流行语
“我靠,这么败类的题目!”接到卷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一句话。
忽然发现现在所谓的流行语,没几句健康的了,人人皆受其荼毒。
走在校园里,那些流行语一句接一句不停的涌向纯洁无辜的耳朵,什么“日”、“我靠”、“妈的”、“奶奶的”、“滚”……如果我是一不明事理的小孩子或一跟不上时代的老人,我准会以为两个人是在吵架,而且属于吵的异常激烈的那一类。
可我不是,我是一日日被这样话语笼罩,日日受其熏染的中学生。
所以我懂,骂的越凶,那证明你们两的感情越厚实,月是把你骂成了一坨屎,那么恭喜你了,你绝对已经是对方死党级的朋友了,那关系都铁成刚了。
这实在是很怪异,可这听起来跟天方夜谭似的规律就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且让我们习以为常,知道今天我写出来,于是终于有人发现这其中的荒谬,但是震惊一会儿以后,又会笑着来一句:“你真牛B啊!”看见了吧,就是这样的根深蒂固,那些不堪入耳的流行语在流传的过程中渐渐被人们所接受,甚至很多同学为可以恰倒好处的插入一两句而得意万分。
可惜本人不才,到今天也没能弄明白这些肮脏的谚语如何就在学校这样的清雅之
地流行了起来,那些粗暴的词语如何就从学生这样干净的群
体里冒了出来。
我只知道当那些流行语从我自己的嘴里蹦出来时,我那悲哀立刻就深到了看也看不见的地方,然后就明白了传说中的耳濡目染果然不只是传说。
于是开始在日记本上长长的感慨我那失去了的纯真。
我在想,如果某年某月某日,诸如“谢谢”、“对不起”、“甭客气”之类的话语忽如一夜春风来,在我们的四周悄悄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那该有多好。
学校是教人知书达理的地方,让我们把那些不知什么时候盛行的流行语替换掉吧,用我们的清新之新迎来一拨美丽的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