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解剖实验分享资料
家鸽的内部解剖

实验22 家鸽的内部解剖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通过对家鸽解剖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家鸽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生殖系统的观察。
二、材料和用品(一)材料活家鸽。
(二)用品解剖刀、骨剪、解剖剪、镊子、放大镜、解剖盘等。
三、操作与观察在实验前20 ~30min ,将家鸽放入装有乙醚的钟形罩中,使其麻醉致死。
或紧捏实验动物的肋部,令其窒息而死。
解剖标本之前,先进行外形观察。
家鸽具有纺锤形的躯体。
全身分头、颈、躯干、尾和附肢 5 部分。
除喙及跗跖部具角质覆盖物以外,全身被覆羽毛。
头前端有喙(家鸽上喙基部的皮肤隆起叫蜡膜)。
上喙基部两侧各有 1 个外鼻孔。
眼具活动的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
眼后有被羽毛遮盖的外耳孔。
前肢特化为翼。
数一数翼上初级飞羽、次级飞羽的数目。
在尾的背面有尾脂腺,想想它有何功能?用水打湿实验鸟腹侧的羽毛,然后拔掉它。
在拔颈部的羽毛时要特别小心,每次不要超过 2 ~3 枚,要顺着羽毛方向拔。
拔时以手按住颈部的薄皮肤,以免将皮肤撕破。
把拔去羽毛的实验鸟放于解剖盘里。
注意羽毛的分布,并区分羽区与裸区。
这对飞翔有何意义?沿着龙骨突起切开皮肤。
切口前至嘴基,后至泄殖腔。
用解剖刀钝端分开皮肤;当剥离至嗉囊处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破损。
沿着龙骨的两侧及叉骨的边缘,小心切开胸大肌。
留下肱骨上端肌肉的止点处,下面露出的肌肉是胸小肌。
用同样方法把它切开,试牵动这些肌肉了解其机能。
然后沿着胸骨与助骨相连的地方用骨剪剪断肋骨,将乌喙骨与叉骨联结处用骨剪剪断。
将胸骨与乌喙骨等一同揭去,即可看到内脏的自然位置。
(一)消化系统1 .消化管口腔剪开口角进行观察。
上下颌的边缘生有角质喙。
舌位于口腔内,前端呈箭头状。
在口腔顶部的两个纵走的粘膜褶壁中间有内鼻孔。
口腔后部为咽部。
食管沿颈的腹面左侧下行,在颈的基部膨大成嗉囊。
嗉囊可贮存食物,并可部分地软化食物。
胃胃由腺胃和肌胃组成。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

解剖鸽子实验报告1. 引言解剖是研究动物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解剖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器官构造和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鸽子,了解其器官结构和特点,并探索其生物功能。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鸽子为已经阵亡的健康成年鸽子。
2.2 实验步骤1. 将鸽子置于解剖台上,用湿布覆盖其身体以保持湿润。
2. 用鸽子尤指切开鸽子腹部,将胸壁和腹肌剖开直至内脏器官初露。
3. 通过观察和操作,依次解剖鸽子的胸腔、腹腔、头部和四肢等部位,记录并观察其器官结构和特征。
4. 仔细观察鸽子的心脏、肺、胃、肠道等器官,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5. 对于解剖出的部分器官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深入观察,比如心脏的组织结构。
3. 实验结果鸽子的头部具有鸟类的特征,有弯曲的喙、明亮的眼睛和具有灵敏触觉的羽毛。
其胸腔内可见肺、心脏等重要器官。
肺呈红色,由几个分叶组成,负责呼吸作用。
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外形类似于人的心脏,分为左右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通过研究可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腹腔内可见胃、肠道等器官。
胃呈袋状,位于胸腔下方,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
肠道长而曲折,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养分。
此外,肌肉与骨骼系统在四肢部位得到展示,对研究鸽子的运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4. 实验讨论与意义通过对鸽子的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鸟类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鸽子的头部拥有适应飞行的特征,如喙的形态和灵敏的触觉。
通过解剖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鸽子的运动原理和飞行机制。
此外,心脏与肺部等重要器官对于研究鸟类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鸽子的心脏具有分房、四腔的结构,能够适应高强度的飞行运动。
而肺部的解剖结构进一步加强了气体交换和氧气摄取的效果。
总之,通过解剖鸽子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鸟类的器官构造和功能,并对其生物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鸟类的生活习性、适应性以及探索动物进化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本次鸽子解剖实验通过观察和研究,深入了解了鸽子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包括头部、胸腔、腹腔以及四肢部位的解剖结构。
解剖麻雀情况汇报

解剖麻雀情况汇报麻雀,是一种常见的小型鸟类,体型娇小,常见于城市、乡村和田野中。
作为一种常见的鸟类,麻雀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对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种群状况,我们可能了解得并不够深入。
因此,本文将对麻雀的情况进行解剖性的汇报,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一常见鸟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麻雀的生活习性。
麻雀主要以种子、昆虫等为食,常见于农田、草地、城市公园等地方。
它们常常以群体的形式活动,飞行速度快,行动敏捷,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鸟类。
在繁殖期间,麻雀会选择树洞、建筑物空隙等地方筑巢产卵,雌雄鸟共同育雏,体现了它们的家庭观念和社会性特点。
此外,麻雀的叫声清脆悦耳,常常在清晨和黄昏时分听到它们的啁啾声,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乡野的情趣。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麻雀的种群状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麻雀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些建筑物的修缮、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开发等行为,使得麻雀的栖息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加之环境污染问题,麻雀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种群数量有所下降的趋势。
因此,保护麻雀的生存环境,保护这一常见鸟类的生存状况,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保护麻雀这一常见鸟类。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麻雀生存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好城市中的绿地、公园等麻雀的栖息地。
其次,我们可以在城市中设置一些人工喂食点,为麻雀提供一定的食物补给,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此外,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减少对麻雀生存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麻雀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麻雀保护工作中,共同保护这一常见鸟类。
总的来说,麻雀是一种常见的鸟类,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种群状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保护麻雀,保护这一常见鸟类的生存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事情。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剖性汇报,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麻雀的情况,引起更多人对麻雀保护的重视,共同为麻雀的生存环境和种群状况做出努力。
实验九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直肠很短, 粪便可以随时排 出体外,有利于 减轻体重。
嗉囊
胃
消化肝脏呈红褐色,有左右两叶。 胰腺呈淡红色,是形状不规则的腺体,夹在U形的十二指肠中间。
2、呼吸系统 外鼻孔 内鼻孔 喉 气管 肺 气囊
颈部前方有气管,气管分出两个支气管与肺相连。肺与多个气囊相通。
-End-
四、实验内容
鸟纲: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恒温、卵生和会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就其身体结构 而言,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似,但又具有一系列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飞翔需要较轻的体重,同时消耗极大的能量,故鸟类的很多特征都与它的生 活习性相适应:
流线型的外形(减少飞行阻力) 羽毛(飞行、保温、防水等) 轻而坚固的骨骼(充气的腔隙、骨块愈合等) 高效的呼吸系统(气囊) 发达的视觉(飞行中迅速聚焦、良好的视力) 随季节明显变化的生殖系统(在平时生殖系统不发达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
实验九 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一、目的要求
熟悉家鸽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从而了解鸟类适应于 飞翔的一 般特征
二、用具和药品
家鸽、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镊子
三、材料及其处理
将活家鸽一只,一手握住其双翼并紧压腋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 指压住蜡膜,中指托住其颌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1—2分钟后, 鸽子因窒息而死,待鸽体冷后,即可解剖。
3、突胸总目(信天翁、鹈鹕、白鹭、天鹅、隼、老鹰、褐马鸡、丹顶鹤、斑鸠、 鹦鹉、杜鹃、猫头鹰、雨燕、蜂鸟、喜鹊)
解剖
(一)解剖步骤
将已经麻醉或处死的家鸽腹面向上地放在解剖盘中,用水打湿胸部和颈部的 羽毛,然后拔掉这些羽毛。
在拔颈部的羽毛时要特别小心,每次不要超过3根,并且应顺着羽毛生长的 方向拔。拔毛时要用手按住颈部的皮肤,以免将皮肤撕破。
实验十鸟类的外形与解剖

生物科学专业2013级脊椎动物学标准实验报告西华师范大学生命学学院实验报告科目脊椎动物学专业及班级组别姓名及学号成绩指导教师日期实验十鸟类的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家鸡(家鸽)的解剖观察,认识鸟类内脏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活家鸡、活家鸽,常规解剖器械、骨剪,解剖盘、滴定管、脱脂棉花、棉线,家鸡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气囊挂图。
三、实验内容1、家鸡、家鸽的外形观察家鸡的身体可以区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部。
身体表面覆盖有各种羽毛。
头顶有肉冠,腹面有肉垂,上喙基部有外鼻孔(家鸽上喙基部有蜡膜)。
眼有上下眼睑和瞬膜。
耳孔位于眼后方,有耳羽覆盖。
颈部长而弯曲。
身略呈卵圆形,前肢特化为翼,后肢下部被角质鳞。
4趾,3趾向前1趾向后,趾端具爪。
雄体跗跖部后面有距。
尾短,背面有尾脂腺,下面有泄殖腔孔。
2、溺水处死并去羽毛家鸡处死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乙醚麻醉;静脉注射空气;溺水闷死。
溺水闷死这种处死方法简单易操作。
将溺水致死的家鸡(家鸽)放入沸水中浸泡几分钟,很容易去除羽毛。
3、解剖观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将去除羽毛的家鸡(家鸽)仰置于解剖盘内,注意观察羽区与裸区。
观察完毕后,用剪刀剪开颈部前段的皮肤,暴露皮下的气管。
将气管前段剪断,把一根滴定管插入气管中,然后吹气,当腹腔和颈部被吹胀时,停止吹气,用棉线结扎(如果口吸纸烟,由滴定管吹入气囊中,气囊因有烟而呈乳白色更便于观察)。
解剖时用解剖刀沿龙骨突起切开皮肤,切口从颈部相后一直延伸到泄殖孔,将皮肤与肌肉分离(分离颈部皮肤肌肉时要小心,不要损坏颈部的嗉囊、血管和壁薄而透明的气囊)。
先观察胸部的肌肉。
胸部龙骨突起的两侧有胸大肌和胸小肌,都是飞翔肌。
胸大肌位于浅层,起于龙骨突起,止于肱骨的腹面,收缩时收翼;胸小肌位于深层,起于龙骨突起,止于肱骨的背面,收缩时展翼。
观察完胸部的肌肉以后,观察呼吸系统中的气囊。
实验三家鸽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 2、观察:
• ①消化管 • 口腔:剪开口角观察。口内无齿,顶部有一纵裂,内鼻孔 开口于此。底部有舌,其前端呈箭头状,尖端角质化。口 腔后部为咽。 • 食管:为咽后一薄壁长管,沿颈腹面左侧下行,在颈的基 部膨大成嗉囊(储存和软化食物)。 • 胃 : 由腺胃和肌胃组成。腺胃又称前胃,上端与嗉囊 相连,呈长纺捶形,掀开肝脏即可见。剪开腺胃观察,内 壁上有许多乳状突,其上有消化腺开口。肌胃又称砂囊, 为一扁圆形的肌肉囊。剖开肌胃,可见胃壁为很厚的肌肉 壁,其内表面覆有硬的角质膜,呈黄绿色,胃内有许多砂 石。 **肌胃有何功能?
(4)泌尿生殖系统
除去消化管进行观察。
①泌尿器官:肾脏1对,紫褐色,长扁形,各分为3 叶,贴附于体腔背壁,每肾发出一输尿管向后行,通入 泄殖腔。无膀胧。 ②泄殖腔: 为消化、泌尿生殖系统最终汇人的1个 共同腔。球形,以泄殖腔孔与外界相通。在泄殖腔背面 有一黄色圆形盲囊,与泄殖腔相通,称腔上囊,是鸟类 特有的淋巴器官。
一、目的
1.学习采集鸟类血液的一般方法。 2.学习鸟类的一般解剖方法。 3.通过家鸽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鸟 类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一般特征。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家鸽、家鸽整体骨骼标本。 (二)用品 解剖盘、常用解剖器具、试管架、已 灭菌注射器(5 ml)和针头(5一6号)、试管、 干棉球、75%酒精棉球、脱脂棉、纱布。 肝素或其他抗凝剂、乙醚(或氯仿)、 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外形观察: • 头、颈、躯干、尾、附肢等 • 喙、鼻孔、蜡膜、眼睑、耳和外耳道、翅 和羽毛(①正羽,即覆盖在体外的大型羽 片;②绒羽,位于正羽下面,松散似绒; ③纤羽(毛羽),外形如毛发,拔去正羽 和绒羽后即可见到。)
鸟纲的躯体结构概述
禽的解剖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禽类动物的解剖结构,熟悉禽类的器官系统及其功能。
2. 掌握禽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分析禽类生理特点,理解其适应飞翔生活的生物学基础。
二、实验内容1. 禽类解剖:观察禽类的骨骼、肌肉、皮肤、内脏等结构。
2. 禽类生理:分析禽类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功能。
三、实验材料1. 禽类尸体:鸡、鸭、鹅等。
2. 实验器材:解剖刀、剪刀、镊子、解剖剪、解剖盘、解剖镜、生理盐水、纱布等。
四、实验步骤1. 骨骼系统观察(1)将禽类尸体置于解剖盘上,用解剖刀沿背部中线切开皮肤、肌肉,暴露骨骼。
(2)观察禽类的骨骼结构,包括头骨、颈椎、胸骨、肋骨、脊椎、骨盆等。
(3)分析骨骼的形态、连接方式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2. 肌肉系统观察(1)沿禽类尸体腹部切开皮肤、肌肉,暴露肌肉。
(2)观察禽类的肌肉结构,包括胸肌、腿肌、腹部肌肉等。
(3)分析肌肉的分布、形态及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3. 皮肤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皮肤结构,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
(2)分析皮肤的功能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4. 内脏系统观察(1)切开禽类的胸腔和腹腔,暴露内脏。
(2)观察内脏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肠、脾、肾等。
(3)分析内脏器官的形态、位置、功能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5. 消化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2)分析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6. 呼吸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等。
(2)分析呼吸系统的特点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7. 循环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等。
(2)分析循环系统的特点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8. 泌尿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泌尿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等。
(2)分析泌尿系统的特点及其与飞翔生活的关系。
9. 生殖系统观察(1)观察禽类的生殖器官,包括卵巢、睾丸、输卵管、输精管等。
麻雀解剖研究报告

麻雀解剖研究报告麻雀解剖研究报告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麻雀进行解剖,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从而为麻雀的生态学和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方法实验动物选择本研究选取了30只健康的成年麻雀作为实验对象。
这些麻雀都是野外捕获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或治疗。
解剖准备1.在实验室内,麻雀被麻醉以确保在解剖过程中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
2.使用消毒剂彻底清洁麻雀的体表。
3.将麻雀固定在实验台上,以确保解剖过程稳固和安全。
解剖步骤1.用消毒刀片在颈部切口处进行小切口。
2.用解剖剪刀沿颈部切口,延长至麻雀的胸腹部。
3.将胸骨切断,并小心地剥开两侧的肋骨,以暴露麻雀的内脏器官。
4.仔细观察和记录心脏、肺部、肝脏、胃、肠道等主要器官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5.使用解剖镊子和解剖刀来一一剖开和检查每个器官,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组织构成。
6.逐步解剖下腹腔和盆腔,检查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组织和器官。
7.仔细记录每个器官的结构和异常情况。
主要结果外部解剖•麻雀的体长约为15厘米,体重约为20克。
•羽毛呈棕色,上半身有黑色斑块,下半身具有白色斑点。
•具有锋利的喙,适于取食种子和昆虫等食物。
内部解剖•心脏位于胸腔内,呈红色,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组成。
•肺部位于心脏两侧,呈粉红色,纤维性结构。
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肝脏位于胸腔上方,呈深红色,具有多个叶片。
负责分解毒素和合成生物分子。
•胃位于肝脏下方,呈橘黄色,具有多层皱褶。
主要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肠道位于胃的后方,呈粉红色,长度约为7厘米。
负责继续消化和吸收养分。
结论与讨论本次麻雀解剖研究提供了麻雀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的详细了解。
通过观察和检查各个器官,我们对麻雀的生理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与正常解剖有所不同的情况,如肝脏表面有部分异常颜色、胃部有轻微充血等。
这些异常情况可能与麻雀的饮食、生活环境等相关。
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究这些异常情况的原因及其对麻雀健康和生存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系统
鸟类的循环系统主要是由心脏、动脉、静脉、 淋巴管组成;心脏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
泄殖系统
雄性泄殖系统:肾脏、输尿管;睾丸、 输精管、泄殖腔
雌性泄殖系统:肾脏、输尿管;卵巢、 输卵管、子宫、泄殖腔
四、实验作业
1、指出家鸽的消化系统有何特点? 2、如何理解鸟类的双重呼吸? 3、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
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有那些?
取家鸡置于解剖盘中观察。家鸽外形呈流线形,全身 可分为头、颈、躯干、尾部、翼和足等。
1、头部:喙、鼻、眼、耳; 2、颈:由颈椎组成; 3、躯干: 4:翼和足等
(二)内部解剖
呼吸系统
鸟类的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咽、 气管、肺、气囊。
消化系统
鸟类的消化系统包括由口腔、咽、食道 和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由消化腺肝、胰 脏和胆囊组成。
实 验五
鸟类学
主讲教师:李新红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鸟类解剖的常规操作 2、通过对家鸽及骨骼及解剖的观察,
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 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与器材
1、家鸽(活体)、家鸽骨骼标本 2、解剖盘、骨剪、剪刀和镊子等。
三、实验步骤
(一)家鸽的外形及家鸽骨骼标本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