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史》练习题

合集下载

中戏考研-2016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史论 815中国话剧考研历年真题试题笔记资料

中戏考研-2016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话剧史论 815中国话剧考研历年真题试题笔记资料
演员创作的技巧表演艺术术语,指演员扮演各种不同性格的剧中人物时,“化身”为角色的表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5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演创造过程。 演员依据剧本提供的人物性格,进行二度创造,凭性格化的能力,运用内外部技巧,塑造
出性格鲜明、准确生动的角色形象,体现剧作的思想内容。演员扮演角色的的主要任务就是创 造鲜明的角色性格形象。 更多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考研笔记资料重点词条,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参考书、考 研复试信息等可以咨询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老师扣扣 1842537362 获取更多中戏考研专 业课信息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1剧1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④ 812 戏剧理论 ⑤复试(口试)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 02 俄、203 日
③611 综合基础
④ 813 外国戏剧 ⑤复试(口试)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1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1.中国戏曲史论 12.中国话剧史论
麻国钧 教 授 1 蔡美云 副教授 1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3 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全校统考命题考查【名词解释部分】育明推荐参考书:
1、《大百科全书戏剧卷》 2、《电影艺术词典》 3、《育明教育中戏八大系重要词条总结和八大系专业基础知识常考点汇编》 4、《育明教育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内部资料新攻略》(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考研初 试、复试历年真题以及真题答案解析、参考书重点笔记资料词条总结)
舞台想象 舞台交流与适应 角色分析 角色形象构思 角色性格创造 规定情景 体验派 表现派 新剧 文明戏 幕表制 爱美的戏剧 孤岛戏剧运动 国防戏剧 春柳社 戏剧社社 南国社

(完整word版)戏剧史题目和参考答案

(完整word版)戏剧史题目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东海黄公《东海黄公》是汉代具有一定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由两个人扮演的角抵戏,主要以动作来表现人和虎搏斗的故事。

据《西京杂记》所载:“有东海人黄公,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力蠃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

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2.踏摇娘踏摇娘:古代的一种曲艺形式,通常和皮影戏在一起表演,流行于民间。

并未载入正史。

唐代歌舞戏.又作“踏谣娘”。

取材于民间故事。

生於隋末。

隋末河内有人貌恶而嗜酒,常自号郎中,醉归必殴其妻。

其妻美色善歌,为怨苦之辞. 河朔演其曲而被之絃管,因写其妻之容。

妻悲诉,每摇顿其身,故号《踏摇娘》3。

瓦肆勾栏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宋代勾栏多同瓦市有关。

瓦市,又名瓦舍、瓦肆或瓦子,是大城市里娱乐场所的集中地,也是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4.南洪北孔即清初著名洪升和孔尚任, “南洪北孔” 清代初年,剧坛出现了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

洪升创作的剧作《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剧作《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传奇剧本中的双璧,因为洪升是南方浙江钱塘人,孔尚任是北方山东曲阜人,他们也享有了“南洪北孔"的美誉。

5.四大徽班四大徽班,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

徽班是中国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以扬州一带为最盛,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名徽班.徽"指的是徽调或徽戏,“徽班”是指演徽调的戏班.清代(公元1644--公元1911)徽调在南方非常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

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当时被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在表演上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当时有这样的赞誉:三庆班的轴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轴子”(读“咒"),意思是说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戏。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中国戏曲史教程》复习题归类整理第一类填空题1.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2.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4.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5.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6.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7.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8.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9.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0.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1.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2.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3.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4.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15.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16.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17.《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18.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话剧创作与欣赏考试题及答案

话剧创作与欣赏考试题及答案

1、话剧的含义及其特点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

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话剧—剧照: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2、中国话剧发展历史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

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

现代著名话剧家有郭沫若、曹禺、洪深、田汉、老舍等。

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

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

1928年又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它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

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炼,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

郭沫若的《屈原》、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苏叔阳的《丹心谱》等,都是我国著名的话剧。

3、相声的由来与发展历史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

“俳优”多在宫廷里演出,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

但在这笑声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202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话剧史论考研真题

202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话剧史论考研真题

202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话剧史论考研真题2020年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中国话剧史论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分享中戏考研梳理:1、中戏考研是导师制,就是考研报名的时候就需要选择导师,考试之后也会按照报考导师的人数进行排名择优录取;2、每个导师每年也就1-2个名额,但是也会根据每年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是否录取相对应人数;3、18年新增了戏剧教育系变成九系;中戏学硕是英语一,专硕是英语二,如果决定自己的英语还不错的话可以试试学硕;学硕和专硕的培养和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方式和专业。

4、每年中戏招生人数都不会达到计划招生的录取人数,18年计划招生160人,实际招生才112人,总体的报录比是1:10左右;具体到各院系的话报录比也会有所不同;艺术类考生总的来看就是公共课不是特别好,所以要确定是考研的就要先投入到政治英语的复习当中,专业课的学习总体还是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的,每个学校会有自己的侧重点,复习的时候有重点复习就行,关于考研考博的信息可以随时联系育明小徐老师电话微信133********;一、2018年中央戏剧学院招生目录戏剧文学系是有学硕和专硕的招生,不同的是学硕是英语一专硕是英语二,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专业课内容。

但是每年招生的人数也都么有达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这是由于学校和导师的实际要求来的,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要是想达到录取的标准,最好是考在报考导师的前2名,这样才有最大的胜算稳录;18年报考人数138人,实际录取15人,总报录比基本是1:9-1:10之间,进入复试录取比例1:2左右,2个人录取1个,竞争还是比较大的,备考考研党努力了;二、历年录取情况解析:三、推荐使用参考书: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全校统考命题考查【名词解释部分】育明推荐参考书:1、《大百科全书戏剧卷》2、《戏剧电影艺术实用手册》3、《文艺常识》4、《育明教育中戏八大系重要词条总结和八大系专业基础知识常考点汇编》5、《育明教育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内部资料新攻略》(含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研初试、复试历年真题以及真题答案解析、参考书重点笔记资料词条总结)育明小徐老师解析参考书复习计划:因为这个所考查知识点比较琐碎,因此复习起来不好把握出题的这个范围,也不好把一些参考书运用到实地,所以选择一个专业课的辅导还是有必要的,上课老师会给就重点参考书拉出来,把数目大纲过一遍,再者就是把一些重点内容和范围指出来,最后结合历年真题进行解析把握。

话剧考试试题

话剧考试试题

话剧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话剧《茶馆》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鲁迅D. 曹禺2. 话剧《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A. 夫妻B. 父子C. 母子D. 叔侄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曹禺的话剧作品?A. 《日出》B. 《原野》C. 《家》D. 《北京人》4. 话剧《哈姆雷特》是哪位剧作家的作品?A. 莎士比亚B. 莫里哀C. 易卜生D. 奥尼尔5. 话剧《等待果陀》的作者是谁?A. 贝克特B. 卡夫卡C. 萨特D. 契诃夫6. 话剧中“独白”的作用是什么?A. 展示角色内心世界B. 推动剧情发展C. 增加舞台效果D. 以上都是7. 话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和喜儿的关系是?A. 夫妻B. 父女C. 兄妹D. 母子8. 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属于哪个家族?A. 蒙太古家族B. 凯普莱特家族C. 两个家族的成员D. 无家族关系9. 话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是一个怎样的角色?A. 正义的商人B. 贪婪的商人C. 忠诚的朋友D. 善良的法官10. 话剧《悲惨世界》中,让·瓦尔让最终的结局是什么?A. 被警察逮捕B. 病逝C. 自杀D. 被马吕斯杀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话剧《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12. 话剧《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是_________。

13. 话剧《巴黎圣母院》中,钟楼怪人的名字是_________。

14. 话剧《安提戈涅》是_________的作品。

15. 话剧《罗生门》是根据_________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话剧《茶馆》的主题思想。

17. 简述话剧《等待果陀》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8. 论述话剧《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及其在剧情中的作用。

19. 论述话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及其对剧情的影响。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到答案

元杂剧《李逵负荆》里运用的喜剧手法主要是误会法。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7、判断题: 元杂剧剧本中表现动作的术语是“科二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8、判断题: 元杂剧里的道具被称为“砌末 选项:
A:对 B:错 答案:【对】 9、单选题: 夏庭芝写了一本介绍元杂剧演员的书是。 选项: A:《教坊记》 B:《录鬼簿》 C:《青楼集》 D:《黄粱梦》 答案:【《青楼集》】 10、单选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中主要的反派人物是。 选项:
B:错 答案:【错】 4、判断题: 《白兔记》的创作主旨是否是歌颂真挚不散的爱情。 选项: A:错 8:对 答案:【错】 5、判断题: 《杀狗记》是否属于明代高级文人创作的传奇作品。 选项: A:对 B:错 答案:【错】
6、单选题: 《拜月亭》的艺术特色不包括哪一项 选项: A:寓悲于喜 B:古朴自然 C:关目奇巧 D:文辞艳丽 答案:【文辞艳丽】 7、单选题: 《杀狗记》中探讨的是 选项: A:血亲关系 B:社会民生 C:婚姻关系
2、多选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塑造了()等多位正义之士的形象 选项: A:程婴 B:公孙杵臼 C:张生 D:李逵 答案:【程婴;公孙杵臼】 3、判断题: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结局是赵氏孤儿复仇成功。 选项: A:错 B:对 答案:【对】
4、判断题: 宋元时期勾栏外张贴的演出海报叫“花招儿工 选项: A:对 答案:【对】 5、单选题: 元杂剧《李逵负荆》里李逵要帮助的酒馆老板是() 选项: A:王林 B:张大公 C:王文举 D:裴少俊 答案:【王林】 6、判断题: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 史智慧树知到答案
中国戏曲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_中国戏曲史智慧树知 到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 中国戏曲的起源。 选项: A:说唱 B:曲艺 C:歌舞 D:话剧 答案:【说唱;歌舞】 2、判断题: 优孟是中国戏曲中的最早的演员 选项: A:对

中国话剧史(一)

中国话剧史(一)

中国话剧史(一)1、1899年圣诞节这一天,上海圣约翰书院里,学生正在演出外语课本中的英语剧,这次演出被认为是中国人在本土演出话剧的开始。

黑奴吁天录一百年前,一个名叫"春柳社"的中国留学生团体,在日本东京上演了两出戏剧,一出名为《茶花女》,另一出名为《黑奴吁天录》,这两出戏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区别于中国传统的戏曲,在借鉴西方戏剧和日本新派剧的基础上,演变成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后来被称为话剧。

1907年因此被定为中国话剧元年,然而,比这个时间还要早半个多世纪,伴随着侵略者的枪炮声,话剧这种由西方戏剧艺术演变而来的舶来品,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兰心大剧院1866年,开埠23年的上海已经初显繁荣,这一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里,英国人修建了一座剧院,取名兰心,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座西式剧院。

兰心大剧院建成后不久,一个名叫A.D.C的英国业余剧团开始在这里上演西方戏剧,他们每年要公演3到4次,每次3天,全是夜场,由于兰心大剧院由外国人经营,观众自然都是各国租界里的侨民,而且全部用英语演出,所以几乎与中国社会隔绝。

顾文勋(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戏剧研究所副教授):在兰心剧院演戏基本上也是他们自我娱乐,演给自己侨民看的,所以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可能基本上没有怎么看。

但是也有少数的,当时上海的一些知识分子,看过他们的演出。

郭富民(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外国)侨民的这个演剧在很长时间对中国的社会没有影响,或者几乎没有影响,也没有引起民众的注意。

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国家在近代,很长时间人觉得演戏是很低贱的,觉得是比方说外国人要是他们弄个剧团在这里演剧,他不觉得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所以整个社会也不注意它。

当时一个名叫徐半梅的中国人看过A.D.C剧团的演出,而他后来也成为中国早期话剧的活动家,他在《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感叹到:"假使当时有部分人能对这个剧团加以注意,以它作参考品,那说不定中国的话剧,可以早十年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话剧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中国最早的新剧演出活动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上海教会学校的
活动。

这可视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2、 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最早将现代话剧形式比较完整地搬上舞台
的人是 。

3、1904年,陈独秀在《 》中指出:“戏馆子是众人的大
学堂,戏子是众人的大教师,世上人都是他们教训出来的。


4、1904年9月,陈去病、柳亚子等创办我国最早的戏剧杂志《
》,提倡改良戏曲,鼓吹民主革命。

5、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 ,欧阳予倩
和陆镜若不久也参加活动。

该社宗旨是“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
界改良之先导”。

1907年,他们首先公演《茶花女》(第三幕)、
《黑奴吁天录》,为新剧开端。

6、 中国话剧第一次比较正规的演出,是1907年春在日本东京由春柳
社演出的《 》选场。

7、 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完整的话剧演出是春柳社成员于 在
日本东京演出的《黑奴吁天录》(由美国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
叔叔的小屋》改编)。

8、1907年, 在上海发起成立春阳社,演出新剧《黑奴吁
天录》,轰动上海剧坛,可以说是中国职业新剧的肇始。

9、1908年,王钟声在 的帮助下,演出了从英译小说《迦因
小传》(《迦茵小传》)改编的同名新剧,这是中国本土第一次公演
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话剧,标志着国内新兴话剧的萌芽。

10、新剧被称为 ,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形态。

11、辛亥革命后,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建 剧场,开始
了在国内的演剧活动。

陆镜若在上海组织的新剧同志会(1912),王
钟声领导的春阳社,任天知领导的 ,以及全国的学生演
剧,尤其是南开新剧团的演剧活动,形成了20世纪初年的新剧演出景
观。

12、中国话剧史上第一个原创剧本,是春柳社同仁于1912年在上海演
出的《 》(剧本未保留下来)。

13、目前可见的中国第一部话剧剧本,是 1915年为清华大
学筹款创立成府贫民小学义演而创作的《贫民惨剧》。

14、中国第一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话剧创作,是1919年3月15日《新青
年》6卷3期上 的《终身大事》。

15、1919年5月,天津 创作的《新村正》发表于
《春柳》第6期,是早期公开发表的剧本之一。

16、1907年,王钟声和任天知在上海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新剧学校 ,广泛收罗新剧人才。

2、 名词解释
1、 文明戏
2、 爱美剧
3、 民众戏剧社
4、 国剧运动
5、 春柳社
6、 新剧同志会
7、 进化团
8、 天知派新剧
9、 无产阶级戏剧
10、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1、 国防戏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