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doc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

《守株待兔》原文及译文赏析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注释守株待兔守株待兔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
阅读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参考答案1、①跑②放下③希望④自己2、A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启示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上学期间,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反义词通达权变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寓意: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守株待兔古文的意思

《守株待兔》原文: 韩非〔先秦〕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免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译文: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我们一定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而是要主动积极的做事情,不投机取巧,亲自动手。
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获。
守株待兔文言文逐句翻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逐句翻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棵树桩。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结果脖子折断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因为这个原因,耕田的人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但是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这个耕田的人却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整篇文言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他的田地里有一棵树桩。
一只兔子跑过来,不小心撞到了树桩,结果脖子折断而死。
因为这个原因,耕田的人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得到一只兔子。
但是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这个耕田的人却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依赖偶然的机会而不努力工作,最终只会导致失败和被人嘲笑。
耕田的人原本应该继续努力耕作,期待着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丰收,而不是寄希望于偶然的幸运。
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人警示的典故,提醒人们不要贪图不劳而获,而要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守株待兔》课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课文及翻译
【原文】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dù)》
【注释】
1.株:树桩。
2.走:跑。
3.触:撞到。
4.折:折断。
5.因:于是,就。
6.释:放,放下。
7.耒(lěi):一种农具。
8.冀:希望。
9.复:又,再。
10.得:得到。
11.身:自己。
12.为:被,表被动。
13.欲:想用。
14.蠹(dù):蛀虫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古诗守株待兔翻译赏析

古诗守株待兔翻译赏析
文言文《守株待兔》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注释】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翻译】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orG,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
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简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俭为本,~,岂是良图?”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反义词:通达权变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寓意: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守株待兔文言文全文翻译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朝有一个农夫,他在田地里耕作时,发现田中有一根树桩。
有一天,一只兔子奔跑时不幸撞上了这根树桩,颈部折断而死。
农夫因此放下手中的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能再次捕捉到兔子。
然而,兔子并没有再次出现,而农夫的行为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守株待兔》全文翻译:昔者,宋国有一农夫,日以耕作于田。
田中有株,兔行其上,不慎触株,颈折而毙。
农夫见此,遂释其耒,弃耕守株,冀望复得兔。
然兔之不可复得也,固矣。
农夫守株,日复一日,终不得兔。
而其身,反为宋国之民所笑。
人皆知农夫之愚,不知农夫之所以守株者,实出于一时之侥幸心。
夫兔之死,非其命也,乃偶触株而毙。
农夫望兔复至,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兔,岂有尽至一株者乎?且夫兔之不至,非因株之无兔,乃因兔之不至也。
农夫不知此理,而以为守株可致兔,是以守株。
然而,天下之理,岂有守株而得兔者乎?故曰: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农夫守株,终日守候,不过徒劳无功而已。
是以智者不为,愚者亦不守。
天下之理,有变有常,守株待兔,终不可得。
夫智者知兔之不常至,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兔之不常至,故守株。
守株者,愚之极也;不知守株之愚,而以为智,愚之尤也。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天下之理,有顺有逆,有常有变。
守株待兔,逆理而动,终不可成。
智者知之,故不守株;愚者不知,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夫农夫守株,虽愚亦拙,然其守也,非无因也。
盖因其一时之侥幸,而忘其理之常也。
是以智者知之,不守株;愚者不知,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笑之,愚者自悲。
夫智者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不守株;愚者不知天下之理,变而不常,故守株。
守株之徒,虽愚亦拙,终无所获。
是以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盖守株之策,非谋之良,乃愚之至也。
智者不取,愚者亦不趋。
守株待兔,终不可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释: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
”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杨八x越国奇逢》:“妾闻治家以勤
俭为本,~,岂是良图?”
近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坐享其成
反义词通达权变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结果,兔子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现在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案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寓意:
①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的不可能发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③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
④说明当时政策的腐x,官员的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