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适用范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洒水防尘工第2条洒水防尘工应完成以下工作1、安装爱护防尘管路、设施。
2、使用防尘设施进行防尘、洒水。
3、负责大巷的刷白工作。
二、上岗条件第3条洒水防尘工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4条洒水防尘工需要把握以下知识: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熟悉防尘管路、设施的工作原理。
3、把握«煤矿安全规程»对防尘管路、设施以及防尘的有关规定。
4、了解防尘管路、设施的安装要求。
5、了解有关煤尘爆炸的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要保证防尘管路、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第6条确保防尘水源充足,水质符合要求。
第7条洒水防尘工要按作业规程规定使用防尘管路、设施进行防尘工作,不得自行决定不洒水灭尘。
第8条操作时,要注意车辆和邻近的顶板情形,不得冒险操作。
四、操作预备第9条洒水防尘工刷白巷道应严格按措施要求进行施工。
第10条下井前应预备好所用工具和器材。
五、操作顺序第11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以下顺序进行:检查〔水池→水管→装置〕→洒水防尘。
六、正常操作第12条安装管路时,应按照管路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13条按行走路线,第一对井上〔下〕的防尘水池水量、水质进行检查。
第14条对井下各净化水幕、喷雾装置进行检查。
第15条对巷道的积尘情形进行检查,假如需要清理,要采取措施进行清理〔按照冲刷巷道积尘和刷白巷道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第16条对各作业地点的防尘设施〔水幕、爆破喷雾等〕以及使用情形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
第17条采掘工作面的洒水防尘工作应指定专人从事或由采掘工兼任。
具体要求是:1、采掘工作面机组均要按规定设内外喷雾装置和架间喷雾装置,并确保正常使用,发觉不正常要及时进行修理。
2、在爆破和机组割煤过程中,必须打开水幕净化风流。
3、炮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必须洒水灭尘。
4、炮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坚持使用水炮泥和湿式钻眼法。
煤矿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煤矿技术操作规程1. 煤矿安全生产基本要求1.1 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技术操作和正确的管理措施,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的稳定运行。
1.2 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包括:1.2.1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工作机制;1.2.2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程和规定,明确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1.2.3 落实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1.2.4 加强现场监管,确保作业场所的安全环境和设备的正常运行;1.2.5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1.2.6 建立完善的安全保护设施,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1.2.7 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稳定运行。
2. 煤矿开采作业规程2.1 煤矿开采作业是指从煤矿中开采出煤炭资源的过程,包括采矿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2.2 煤矿开采作业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2.1 煤层勘探和开拓工作的准备和操作规范;2.2.2 井巷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的准备和操作规范;2.2.3 煤层采掘工作的准备和操作规范;2.2.4 煤炭运输和装载工作的准备和操作规范;2.2.5 煤炭堆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准备和操作规范。
3. 煤矿通风系统操作规程3.1 煤矿通风系统是指为煤矿开采作业提供氧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尘、调节采空区气压等的设施和设备。
3.2 煤矿通风系统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3.2.1 通风系统的启停和调节操作;3.2.2 通风风路的选取和布置;3.2.3 通风设备的检修和维护;3.2.4 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3.2.5 通风系统的事故处理和应急处置。
4. 煤矿安全监测规程4.1 煤矿安全监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监测手段,获取矿山的安全信息,判断和预测矿山的安全状况。
4.2 煤矿安全监测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4.2.1 瓦斯监测的方法和标准;4.2.2 煤尘监测的方法和标准;4.2.3 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监测的方法和标准;4.2.4 瓦斯涌出和顶板运移监测的方法和标准;4.2.5 水文地质和水文监测的方法和标准;4.2.6 火灾和爆炸的预警与监测的方法和标准。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指南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地测矿井地质工一、适用围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矿井地质工。
二、上岗条件第2条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3条必须熟悉《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第4条必须经过煤矿安全知识培训,掌握一定的防灾和避灾知识。
三、安全规定第5条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和《矿井地质工作手册》中各项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第6条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须经过地质主管技术人员或地质科长把关确认。
原始地质资料应及时复查、核实,确保提供的地质资料准确无误。
第7条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专门的地质原始记录薄上。
记录薄应统一编号,不得缺页、破损,并妥善保存。
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不得用钢笔、圆珠笔,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第8条在井下现场发现重质异常或有可能危及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时,必须及时汇报并及时处理。
情况紧急时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有关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第9条严禁在地质观测、资料编录、汇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四、观测准备第10条应根据采掘地点的位置、进度及相邻区的地质资料等情况,确定井下现场工作的容、目的及方法。
第11条备齐必要的观测记录用具。
如工具包、记录本、铅笔、放大镜、地质锤、皮尺、罗盘、坡度规、条痕板、钉子、线绳等。
五、观测第12条岩巷的地质观测1.正确描述沉积岩的颜色。
鉴定岩石的颜色时,要取其新鲜断面所显示的颜色。
单色岩石先鉴定岩石基本颜色,再观察其色度的深浅。
描述时要把主要颜色放在后面,次要颜色放在前面,如深紫红色、灰黑色、浅灰白色等。
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岩石,首先鉴定出岩石主要颜色,再确定次要颜色。
2.要逐一观察沉积岩的结构类型,根据碎屑岩的矿物成分及含量确定岩石类型。
当某一矿物成分含量达25%以上时,要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并参与岩石的命名。
上煤工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上煤工安全操作规程煤矿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和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因此煤矿工安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2000字的煤矿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为煤工提供安全工作指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煤矿正常生产秩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在煤矿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煤矿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依法履行职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分工和责任。
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条:煤矿工作人员有权拒绝非法、违章的工作安排,并有责任向上级报告相关情况。
第三章:作业环境安全第七条:作业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防止瓦斯、煤尘等有害气体积聚。
第八条:煤矿开采巷道的支护应符合规定,确保底板、顶板的稳固。
第九条:严禁私设电气线路,电气线路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防止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
第十条:作业场所应有足够的安全照明设备,确保煤工在作业时能清晰地看见周围环境。
第四章:作业安全措施第十一条:煤矿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
第十二条:煤矿工作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了解岗位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第十三条:煤矿工作人员在作业时应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严禁酒后作业。
第十四条:作业中发现瓦斯、煤尘等危险物质泄漏,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上级处理。
第十五条:作业中遇有地质灾害、冒落事故等情况,应立即采取避险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第五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组成员和各自职责。
第十七条:安全事故发生后,煤矿工作人员应立即组织疏散人员,进行人员伤亡统计,并通知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在伤员救治过程中,应按照先救治、后报告,确保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煤矿工人综采放顶煤工技术操作规程

煤矿工人综采放顶煤工技术操作规程一、综采放顶煤工概述综采放顶煤工是指在煤矿井下进行综放顶煤作业的人员。
综放采煤是指通过切割煤体的同时,将上方岩层控制在一定高度,形成工作空间,达到安全、高效地采煤的目的。
综放顶煤工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效益和工人安全。
二、工作前的准备1. 熟悉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情况,理解岩层地质结构和煤层赋存特点。
2. 查看煤层赋存特点和煤层厚度,确定放顶煤时的控制高度。
3. 确定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及所需支护材料,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4. 检查和保养所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5. 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工作面通风和水文情况。
三、操作注意事项1. 进入工作面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尘口罩等,确保自身安全。
2. 在开始切割煤体之前,应仔细观察工作面的状况,检查煤层的稳定性和岩层的裂缝情况。
3. 切割前应清理工作面上的碎煤和杂物,确保刀具可以正常运行。
4. 在切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煤层的高度,以防止发生顶板皮带滑移、崩落等意外情况。
5. 当煤体切割到一定程度时,应及时进行顶板支护,防止煤层崩落对工人造成伤害。
6.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通风和排水情况,确保工作面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7. 工作过程中要与同事保持密切的沟通和配合,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四、安全事故处理1. 如发生煤层崩落、顶板失稳等紧急情况,应立即使用喊话设备通知周围人员撤离,同时保持冷静,寻找避险的地点,确保自身安全。
2. 在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矿上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事故处理和救援工作。
3. 在事故处理和救援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安全。
5. 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工作后的清理1. 完成工作后,应将工作面和周围环境进行清理,确保煤矸石等杂物的安全处理和回收利用。
煤矿作业规程指南

煤矿作业规程1、采掘作业规程必须按照采区设计或回采工作面、巷道设计要求,根据矿总工程师批准的采掘工作面地质说明书编制,在区队长、技术员和工人共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施工区队技术员负责编制。
采掘作业规程必须进行初审及集体会审,最后经总工程师签发,方能生效。
施工作业前还必须由区队技术员向本区队干部和参与作业地点施工作业的员工贯彻考试后,工作面才能开工或生产。
2、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炭部颁“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若干规定”“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上级所发安全指令和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3、必须坚持“一工程、一规程;一变化、一措施”原则,绝不允许重复使用或借用规程、措施。
采煤规程以采区一翼阶段,即一个工作面为单位编制;掘进规程以同一煤层进风巷、回风巷和采区上、下山,或者是有独立用途、性质的巷道分别编制。
4、作业规程应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技术,坚持正规循环作业,保证安全,提高效益,内容语言准确,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图表正确,数据要准确,字迹规整、清晰,格式、字体规范,打印纸张统一。
5、作业规程编制依据:⑴、经过审批的采区设计或工作面设计;⑵、经过审批的地质说明书;⑶、工种操作规程,工种岗位责任制;⑷、有关的安全制度,如工作面交接班制度、工程量验收制度、工作面敲帮问顶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瓦斯、煤尘管理制度、爆破和火工产品管理制度、文明生产制度等。
⑸、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资料。
6、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内容应包括:⑴、采场范围内外及邻近的采掘情况及其影响。
⑵、采场范围内地质、煤层赋存情况:煤层的结构、厚度、倾角、硬度、品种、生产能力、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顶板岩石的性质、结构、层理、强度及顶板分类、煤层瓦斯、二氧化碳含量及突出危险倾向性,煤尘爆炸指数,冲击地压危险性等。
⑶、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流程:采高的确定、落煤方式、装煤及运煤方式、支护型式的选择、进回风巷的布置方式等。
给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给矿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和保障生产设备的运行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本规程适用于矿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旨在提高矿工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工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完好。
三、所有矿工必须认真遵守本规程,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流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助解决。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一、上岗前的准备工作1. 矿工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穿戴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2. 矿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了解本规程的内容,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 在工作前,矿工应检查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安全操作流程1. 矿工在作业前应熟悉所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并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2. 在进行复杂操作前,矿工必须先行进行模拟演练,熟悉操作步骤。
3. 矿工在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禁止超负荷操作。
4. 在操作过程中,矿工应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
5. 矿工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或进行其他危险行为,确保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
6. 在开展作业前,矿工应检查设备的紧固件、电缆和气管连接是否牢固,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7. 矿工在作业结束后,应通风并清理现场,保持设备的整洁。
三、应急处理1. 发生突发事故时,矿工应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并尽力避免事故扩大。
2.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矿工应按照应急预案,有序疏散人员,并报警通知相关责任人。
3. 矿工在执行应急任务时,必须配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4. 在救援过程中,矿工应注意保护伤者,并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
5. 在事故处理结束后,矿工应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并提出改善建议,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四、安全意识培养1. 矿工应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巷道掘进部分操作规程

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巷道掘进部分操作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巷道掘进部分操作规程总则第1条为保证井巷掘施工符合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要领,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准许,工艺流程按正规循环作业管理,以提高掘进效益,保证安全作业,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凡参加井巷施工的人员,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要熟悉施工巷道的辅助工具、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避灾路线,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并须在时须考试合格右侧准参加施工。
开工前,应做好下列检查组织工作:1.所需各类工具、器材、机具、零配件等是否备齐,其品种、材质、规程、数量等是否符合规定明确要求。
2.工作范围内的巷道支护是否完好,顶帮是否安全。
若发现支护损、缺等不安全问题时,应在处理后方后方可进行其它检修。
3.工作面的通风情况是否极佳。
风筒口距工作面的距离、沼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是否订明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的规定,通风设施是否完好、正常。
超过规定或不正常,不得进入工作面,并调查结果矿井调度室,采取措施或进行处理。
4.工作面的临时支护和空项蹁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如不符合规定或不安全之时,必须立即进行支护。
否则,不准进入工作面作业。
5.巷道中、腰线是否正确。
如发现有问题时,应请测量人员适时应请进行校正。
第4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和本操作规程规定进行作业,可以保证工程规格质量,并对所在岗位的安全工作并负责。
第5条在本工种与其他工种人员作业有关联时,开工前应主动与其联系,相互配合,保证安全施工。
第6条顶板管理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或规程的规定进行临时支护和永久支护。
严禁空顶作业,防止顶板事故。
第7条施工中,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开工前、钻眼前、放炮后,支护前都要进行敲帮问顶管理工作,及时找掉危岩活石。
找顶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转任找顶工作应由两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
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场所,观察人应站在打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通风瓦斯抽采观测工 (1)瓦斯抽放泵司机 (5)防突工 (11)管路工 (19)通防打钻工 (24)测风员 (36)局部通风机安装工 (48)局部通风机司机 (52)风筒工 (56)通风设施工 (60)通风木工 (70)瓦斯检查员 (74)安全检测工 (82)瓦斯检修仪检修工 (92)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检修工 (101)测尘工 (106)煤层注水工 (111)通防调度员 (795)洒水防尘工 (797)隔爆设施安装工 (800)自救器工 (802)井下卫生工 (808)检身工 (809)降温工 (811)制浆工 (816)灌浆工 (820)注氮工 (826)注砂工 (832)火区检查员 (837)束管检测工 (841)气体分析员 (846)气体检测采样工 (854)消防、灭火工 (858)风表检修工 (863)风表鉴定工 (869)瓦斯抽采观测工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全国各类煤矿的瓦斯抽采观测工。
第2条瓦斯抽采观测工应完成下列工作:1.负责瓦斯抽采系统中各抽采参数的定斯观测、计算和统计工作。
2、负责抽采系统中辅助设施的安装、维护。
3、负责抽采钻孔的联接、拆除以及抽采管道的检查、维护、放水、管理工作。
第3条瓦斯抽采观测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4 条瓦斯抽采观测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熟悉入井人员的有关安全规定。
2、熟悉瓦斯抽采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瓦斯抽采检查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熟悉瓦斯抽采管网的布置。
4、掌握瓦斯抽采系统中设备的操作等有关规定。
5、掌握瓦斯抽采系统管路及配件的安装、检查、维护、放水、管理和技术要求。
6、了解瓦斯、二氧化碳涌出、突出的机理和规律。
7、了解有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8、了解井下各种气体超限的危害及预防知识。
第5条按规定设置的瓦斯抽采系统,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要求,并保持完好。
1 第 6 条临时瓦斯抽采泵站的安设、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要求。
第7条抽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采空区内的瓦斯时,必须经常检查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参数,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第8条如需进入栅栏内工作,必须两人以上前后间行,距离不超过46m,在拐弯巷逍要互相能观察到人身。
并随时检查巷道内瓦斯和氧气浓度。
瓦斯、氧气浓度不符合规定时,应停止进入,及时汇报。
第9条抽采孔、高抽巷管路都应设置气门、放水器和观测瓦斯、负压、流量的装置。
第10 条瓦斯抽采泵站必须安设通往调度室的直通电话,并保证完好。
第11 条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安设瓦斯抽采泵诂时,除了必须安设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外,还要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
第12 条井上下敷设的瓦斯管路,不得与带电体接触,并应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
第13 条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带全所需工具、仪器,并按规定认真检查工具和仪器,保证完好。
操作时不发生火花、静电。
第14 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安全检查→系统检查→观测系统维护→管理→钻孔的连接→填写工作日志→交接班。
第15 条按照工作程序安排,进行巡回检查、观测、检杏维护和汇报工作。
第16 条检查管道内瓦斯:1,要使用010%和0100%的光学瓦斯检定器。
2 2、光学瓦斯检定器的气泵(高负压采样器)应选择合适,尽量采用高负压气泵(高负压来样器);如使用仪器本身气泵不合适,必须用气样泵抽取管道内瓦斯进行测定。
3、用仪器气泵时,应连续挤压气泵(即一鼓起立即再捏扁,在挤压5~ 6 次后,气泵复原的瞬间,立即将仪器的进气口从管道内拔出。
4、检查时必须检查 2 次以上,发现差别较大(一般大于2%)时查明原因,重新检查。
第17 条观测负压:1、U 形水柱计内桉需要添加液体。
2、观察时,要将U 形水柱计垂直放置,使两水柱凹面持平。
3、用U 形水柱计测定抽采压力时,应按规定将水柱计的胶管与管道上的压力接孔连接,并使其稳定12min,然后读取压力值。
第18 条在测定负压时,如U 形水柱计内液面跳动不止,应检查管路积水情况,并采取放水措施。
第19 条严格按规定对抽采管路及钻孔进行抽采参数测定利调节。
第20 条瓦斯抽采钻孔及分路观测点必须悬挂观测记录牌,并注明观测地点和孔号。
每次现测后,应将有关参数(如负压、静压差、瓦斯浓度、流量、观测时间及观测人姓名)填写在记录牌上,并、保证“牌板”“记录”和“报表”三对口。
第21 条定时观测管路系统中的放水器(自动、手动)手动放水时:1、关闭隔离阀门,切断抽采负压。
2、打开进气阀门,使得水箱内外压力平衡。
3、打开放水阀门,放空水箱内的积水。
3 4、正常抽采时,应关闭进气阀门、放水阀门,打开隔离阀门,使得管路内的水可以流入水箱。
5、自动放水器每班进行巡回观测、检查,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杂物和维护。
第22 条使用临时瓦斯抽采泵站时,应配合瓦斯检查员定期检查瓦斯排放口稀释后的瓦斯浓度,发现超限要及时停机进行处理。
并检查瓦斯排放口外一定距离设制的安全防护栅栏,防止其他人员、设备车辆通过。
第23 条必须经常清理和润滑瓦斯抽采管路的阀门,以确保阀门使用灵活。
第24 条对所负责地区的抽采系统及设施要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漏气、断管、埋管、积水等问题时应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25 条需要更换管路、钻孔的连接时应按照管路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6 条当抽采管路中瓦斯浓度急剧变化时,应及时调节该钻孔或高抽巷的管路抽采负压。
第33 条检查、清理操作现场,带齐工具、仪器上井第34 条现场交接班。
4 瓦斯抽放泵司机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仝国各类煤矿的瓦斯抽放机。
第2条瓦斯抽放泵司机应完成下列工作:1、负责瓦斯抽放泵的停、开和日常维护管理。
2、负责运行参数的调整、记录工作。
第3条瓦斯抽放架司机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第4条瓦斯抽放泵司机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掌握瓦斯泵的结性能和工作原理。
2、会进行一般的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
3、掌握瓦斯抽采系统中设备的操作等有关规定。
4、熟悉瓦斯抽采系统的工作理。
5、熟悉人井人员的奋关安全定。
6、了解冇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的知识。
7、熟悉《煤矿安全规程》对抽排瓦斯的有关规定。
第5条地面泵房的建筑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要求。
第6条地而泵房必须有符合防火、防雷电的安全装备和防管路回火装置和水封式防爆器。
必须配齐通讯设备和必要的检测仪表。
第7条采用地面泵房瓦斯抽采的,其管路应尽可能敷设在回风巷和风井中,管路离巷道底部保持一定高度并相对稳固,尽量减少弯头和直角弯。
必须安装管路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的安全装备。
第8条临时瓦斯抽放泵站的安设、使用,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要求。
第9条临时瓦斯袖放泵站的安设,应选择在巷道规整、支护良好(不得有可燃性支护材料)处,还要充分考虑行人等安全间距。
5 第10 条泵站司机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第11 条操作电器设备时,必须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
第12 条对于反映抽放泵运行状态的各种参数(瓦斯浓度、设备温度、压力、孔板流量计静压差、流量等)及附属设备的运转状态、机房内的瓦斯浓度,在正常情况下应按各公司(局、矿)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观测、记录和汇报,特殊情况下必须随时观测、记录和汇报。
第13 条要经常检查维护泵站内抽采系统各种计量装置、阀门和安全装置等,保证灵活可靠。
第14 条检查泵站进出气阀门、循环阀门、配风阀门、放空阀门和利用阀门,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15 条检杳抽放泵地脚螺栓,各部连接螺栓以及防护罩,要求不得松动。
第16 条检查并保持油路、水路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第17 条各部位温度计应齐全,温度计指示值符合规定要求。
第18 条泵站的测压、测瓦斯浓度装置及电流、电压、功率表均应正常工作,无异常。
第19 条检查泵站进、出气侧的安全装置,要求保证完好采用水封式防爆器的,要保证水位达到规定要求。
第20 条用手转动泵轮1 一 2 周,保证泵内无障碍物。
第21 条检查配电设备,必须完好第22 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顺序进行:交接班→检查→开机→停机。
第23 条接到启动命令后,瓦斯抽放泵司机应1 人监护、1 人准备操作。
第24 条启动带有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抽放泵时,应首先启动润滑系统和冷却系统,并适当调整流量。
6 第25 条启动带有供水系统的抽放泵时,应先启动供水系统,并开、关有关阀门。
第26 条回转式抽放泵的启动顺序如下:1、开启泵的进、出气阀门和循环阀门、配风阀门、放空阀门2、操作电气系统,使抽放泵空载运行515min 。
3、抽放泵空载运行正常后,打开连通井下的总进气阀门,同时关闭配风阀,并逐步关闭循环阀门,使抽放泵带负荷运行。
第27 条真空泵的启动顺序如下: 1.关闭迸气阀门,打开出气阀门、放空阎门和循环阀门。
2、打开供水阀门。
3、操作电气系统,使抽放泵投入运行4、缓缓开启进气阀门。
5、调节各阀门,使抽放泵正负压达到合理要求,向泵体、气水分离器等供给适量的水。
第28 条使用临时瓦斯抽放泵站,在开机以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一氧化碳检测状况,浓度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按照操作说明书启动。
第29 条抽放泵启动后,应及时观测抽采正、负压及流量、瓦斯浓度、轴承温度、电气参数等,并监听抽放泵的运转声。
第30 条按规定按时记录各种检查数据。
第31 条抽采的瓦斯进行利用时,当抽放泵抽采的瓦斯浓度达到30%时,应向相关部门汇报,并通知用户主管单位,准备向用户输送瓦斯;在接到输送瓦斯命令后,开启总供气阀门,同时关闭放空阀门。
7 第32 条若泵站内设有加压泵,在接到向用户输送瓦斯的命令后,应按本工种第26 条或第27 条有关抽放泵的启动顺序启动加压泵,并开、关有关阀门,向用户送气。
第33 条采用干式抽放泵的,当瓦斯抽采浓度低于25%时,应及时停机,并向调度室汇报。
第34 条多台抽放泵并联运行时,其启动和停止应按照本工种有关抽放泵的停止、启动顺序进行操作。
第35 条多台抽放泵并联运行时的操作顺序如下:1、先启动1 台抽放泵,待运转正常后,再启动另 1 台抽放泵。
2、抽放泵运转正常后,再进行带负荷操作。
第36 条停抽放泵和加压泵之前,必须通知用户和调度室。
设有抽放瓦斯储存罐的除外。
第37 条停抽放泵前,必须首先停加压泵及其附属系统。
利用加压泵排除民用管道内的瓦斯时,必须先将抽放泵泵体及井下总进气阀门间的管路内的瓦斯排除干净。
第38 条接到停止抽放泵运行的命令后,应 1 人监护、1 人准备进行停机操作。
第39 条抽放泵的停机操作顺序是:1、开启放空阀门、循环阀门,关闭总供气阀门和井下总进气阀门,同时开启配风阀门,使抽放泵运转35min 将泵体内和井下总进气阀门间的管路内的瓦斯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