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
如何让演讲更生动

如何让演讲更生动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能够帮助人们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和影响他人。
然而,有时候演讲可能会显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
为了让演讲更生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运用故事和例子故事和例子是让演讲更加生动的重要元素。
通过讲述真实的故事和具体的例子,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演讲内容。
故事和例子可以是个人经历、历史事件、科学实验等等。
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例子,演讲者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增加演讲的吸引力。
二、运用幽默和笑话幽默和笑话是让演讲更加生动的有效手段。
适当的幽默和笑话可以缓解紧张气氛,增加听众的兴趣。
演讲者可以通过讲述自己的搞笑经历、引用幽默的故事或者讲述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增加演讲的趣味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幽默和笑话应该与演讲的主题相关,并且不应该冒犯到听众。
三、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肢体语言和声音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声音,演讲者可以增加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讲者可以运用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来强调重点、展示情感和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此外,声音的变化也是让演讲更加生动的重要手段。
演讲者可以通过调整音量、语速、语调等来增加演讲的变化和吸引力。
四、运用多媒体和视觉辅助工具多媒体和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演讲更加生动。
演讲者可以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来支持演讲内容,增加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此外,演讲者还可以使用幻灯片、图表、演示文稿等视觉辅助工具来展示演讲的重点和逻辑结构,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演讲内容。
五、与听众互动与听众的互动是让演讲更加生动的重要方式。
演讲者可以通过提问、让听众参与讨论、进行小组活动等方式来增加演讲的互动性。
与听众的互动可以帮助演讲者了解听众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演讲的内容和方式,增加演讲的吸引力和效果。
总之,通过运用故事和例子、幽默和笑话、肢体语言和声音、多媒体和视觉辅助工具以及与听众的互动,我们可以让演讲更加生动。
生动的演讲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加演讲的影响力和效果。
如何让你的文章语言生动

• 七、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
• 例1《我的课余生活》中的句子—— • 美国的富兰克林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 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课余时间,有人喜欢 看电视,有人喜欢玩游戏,我喜欢看书。 • 例2《帮助》中的句子——
• 二、准确地使用动词 • 在描述事物时,准确地叙述事物的动态对 小学生遇到的一个普通的困难。比如吃东 西就有啃、咬、吮、吸、喝、咽、饮、 吞……等等,什么情况应该用哪个词一定 要力求准确。 • 例1《小白兔过河》中的句子—— • 1、小白兔把在树枝上的游泳圈弄了下来。 • 2、小白兔把挂在树枝上的游泳圈挑了下来。
• 是呀!正如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例2《小熊猫参赛》中的句子—— • 1、小熊猫走在翠绿翠绿的草地上…… • 2、小熊猫 在翠绿翠绿的草地上,昂首挺胸, 步履轻盈…… • 第二句在动词后面加进这些词,小熊猫憧 憬未来、充满信心的神情格外突出,读起 来就有余味悠长的感觉。
• 例3《蚕》中的句子—— • 1、蚕一生忙忙碌碌。 • 2、蚕一生忙忙碌碌,只要生命不息,它就 劳作不止。 • 第二句在形容词后面加进一些补充说明的 词语,语句显得丰富多彩。
• 三、适当地运用叠词 • 叠词也叫复词或重音,运用叠词可增强语言的节 奏感、韵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 耳动听。 • 例1《快乐的节日》中的句子—— • 小熊笨手笨脚地在柔软而有弹性的草地上跳来跳 去;小兔紧紧地抱着红红的胡萝卜又蹦又跳,长 长的耳朵一翘一翘的,不时微微一笑,露出了两 个大大的雪白雪白的门牙;乌龟摇头摆尾,津津 有味地嚼着一条水淋淋的、鲜活鲜活的大龙虾, 悠闲自在,逛来逛去;孔雀正在频频开屏,尾巴 像一把五彩扇,又像天边的彩虹,美不胜收……
写作技巧:如何让你的说明文更生动有趣

写作技巧:如何让你的说明文更生动有趣
说明文是一种以解释、阐述为主的文本类型,其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或知识。
然而,由于说明文往往需要解释复杂的概念或过程,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
因此,为了让说明文更生动有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巧:
1. 使用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汇,而是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事物。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更加形象化。
2. 加入个人经历:在说明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使文章更加具有个性化和趣味性。
3.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阐述概念,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
同时,举例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 使用故事化手法:将说明内容融入故事情节中,通过情节的推进来解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投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5. 运用视觉元素:在说明文中加入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可以让抽象的概念更加具象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6. 变换写作风格:可以根据说明的内容和目的,采用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幽默风趣、严肃认真等。
这样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7. 引导读者参与:在说明过程中,可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推测,甚至参与到说明过程中来。
这样可以增加读者的参与感,使说明过程更加有趣。
总之,为了让说明文更生动有趣,需要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运用、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具体的例子、故事化手法、视觉元素、写作风格的变换以及引导读者的参与等方面。
通过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可以使说明文更加有趣、易读和易懂。
写作技巧如何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写作技巧如何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在写作中,如何让作文生动有趣是一个重要且关键的问题。
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阅读的乐趣,并能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可以帮助你写出生动有趣的作文。
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生动的作文通常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和描写,可以让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例如,不要用“大”来形容物体的大小,而要用“巨大”、“庞大”等词语表达,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想象出物体的具体形态。
2.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形象化,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可以用“奔腾的溪流”来形容快速流动的河水,用“小鸟低声细语”来形容轻柔的风声等。
3. 利用幽默和轻松的语气: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入幽默和轻松的语气来为作文增添一些趣味。
例如,可以运用脍炙人口的笑话、讽刺或夸张的表达方式,吸引读者的兴趣,并让作文更加活泼有趣。
4. 运用故事和例子:通过讲述故事和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论述,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故事和例子可以很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同时,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和例子,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观点。
5. 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是作文生动有趣的关键。
通过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言谈举止,或描绘环境的气味、声音和景象,可以使作文更加丰满、生动。
同时,细致入微的描写也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6. 引用引人入胜的资料或事实:适当引用一些引人入胜的资料或事实,可以增加作文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这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7. 创造性的结构安排:有时候,改变作文的结构安排可以让文章更有趣。
可以使用倒叙、对比、设问等手法,让读者产生耐心和悬念感。
例如,在写故事时可以将高潮部分放在开头或结尾,或者在论述中先引出问题再逐步解决。
8.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有趣,还要尝试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

写作文没有文采怎么办怎么让作文语言更生动1. 用词生动,词汇丰富语言的生动并不是刻意求新,把自己积累的词汇能用最佳的组合传达出来,就做到了生动;从自己的积累中挑选最能表达文意与主旨的词语,有机组合,就做到了词汇丰富。
比如成语,成语是千百年来人们语言实践精华的结晶,其语约意丰,恰当的使用可以令语言更精炼、更生动,使表意更准确、更丰富。
在实际的语言实践中,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成语作灵活处理,或浓缩减省,或扩充分用,只要恰当得体,都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关于网络语言、文言词汇、外来语与口语有的同学的习作中充斥着网络语言,什么“大虾”“表酱菜”“偶”“泥”等,让人不知所云。
当然,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写进文章的语言必须考虑到受众面。
比如“下载”“粘贴”“伊妹儿”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作文中恰当使用也未尝不可,但千万别把习作当成了网络上的“帖子”。
恰当使用文言词语或句子,可以收到言简意丰、含蓄耐咀嚼的效果,前提是要控制好量,掌握好度。
3.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形式以加强表达效果,就是修辞。
辞格运用得好,就会语言生动活泼,表达意趣盎然,从而使文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
都是拟人,前者表现了“我”劝说父亲时的幽默,后者表现了父亲对旧房子的挚爱与不舍。
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既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及感情,也使行文生动、形象。
了解相关的修辞格知识只是第一步,能灵活运用乃至创造性的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才是目的。
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断揣摩,才能让修辞格给自己的语言披上美丽的霞衣。
4.文句有意蕴有意蕴,就是语句有丰富的内涵,能给人启迪、引人思考、耐人咀嚼。
这样的句子堪称警句,写作文,应该追求这种“警句效应”。
当然,能够在考场上写出“警句”是非常不易的,需要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读书思考与锤炼语言的习惯。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其实,这种“偶然”是长期修养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所谓“有文采”的“神来之笔”,常常不是靠冥思苦想得来的,必须以语文素质、文学修养、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为基础,是长期的文化、思想积淀的反映。
六大步骤,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

六大步骤,让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古人云:“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
”可见,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对表达思想、提升文章品位的重要性。
语言有文采,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博得阅卷者的青睐,从而获得比较可观的分数。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那么,怎样使语言有文采、靓丽起来呢?一、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在选用词语时,应尽量选择那些具体、生动、形象、鲜明,内涵丰富的,能调动人感官体验的词语,而少用那些抽象、概括,不疼不痒的词语。
句子有长短、整散之别;语气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之异;结构有常式、变式之不同。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用句式,不能呆板地运用一、二种句式。
二、选用句式,添亮增色选用句式,是说句式运用要灵活,要富于变化,或对偶,或排比;或长句与短句结合,或整句与散句兼行等。
句式的灵活运用,常常能使文章摇曳生辉、添亮增色。
【例如】我们班会说话的有三种人: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声嘶力竭,据理力争,这是第一种;几人一窝,天南海北,谈古论今,随口神侃,这是第二种;故作愚笨,实则聪颖,妙语联珠,专门搞笑,这是第三种。
上段文字,单就词汇本身而言并不高深,但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句声调铿锵,陡增亮色,境界全出,彰显出一种非凡的气势和对称的美感。
三、巧用修辞,增添文采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是增强文章的审美含量、增加文采、提升品位的重要手段。
如借助排比,便可以渲染气氛,增强气势,增进论证。
运用比喻,便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增添情趣,令人遐想万千,思接古今。
在文中如能巧妙地使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文章就能“气象峥嵘,彩色绚烂”。
【例如】要表达“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爬满了青苔”这个意思,若不用任何修辞手法,可这样说:“龙泉洞上的千手佛像上到处布满青苔。
”语句显得平淡而乏味。
如果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则可以这样表达:“他微笑着,看青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青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青苔浸上佛头。
如何让你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如何让你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写作是一门艺术,在文章中注入生动形象的元素可以使读者更加投入,增强阅读体验。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一、运用生动的描写描写是创造形象的重要手段,通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外貌、气味、声音、触感等感官细节,可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例如,当你描述一朵鲜花时,可以写出它的颜色、芬芳的味道以及柔软的花瓣质感,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花朵的美丽。
二、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比喻和类比是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与一个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可以使抽象的观点变得具体形象,增加读者的共鸣。
例如,当你想表达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时,可以比喻为“如同一个犀利的剑刃”,这样读者就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你想表达的意思。
三、运用故事和案例故事和案例是向读者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有效工具。
通过讲述真实或虚构的故事和案例,可以将读者带入情境,引起共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
例如,当你要讲述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时,可以通过描述创业者的奋斗过程和困难,使读者更加动情,对创业者的经历和成功充满敬意。
四、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文章中的形象建构材料,恰当地运用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尽量选择具体的词语来描述行为和状态,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场景的真实性。
例如,你可以用“翩翩起舞”来描述舞蹈者的优雅姿态,用“炙热的阳光”来形容炎炎夏日的炽热气氛。
五、运用对话和引用对话和引用可以为文章带来不同声音和观点,使文章更加多样化和生动。
通过运用适当的对话和引用,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进一步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例如,当你要描述一个创新的想法时,可以引用相关专家的观点,或者通过对话展示人物的交流和争辩,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该想法的价值和意义。
总结起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的关键在于运用丰富的描写、比喻、故事、动词、形容词、对话和引用。
如何用恰当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生动有趣

如何用恰当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生动有趣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恰当的语言风格则是让文章更生动有趣的关键。
无论是写作还是口语表达,都需要运用合适的语言风格来吸引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并使他们对所传达的信息产生兴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风格,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隐喻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当我们要描述一个人的笑容时,可以用“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灿烂”来形容,这样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笑容的明亮和温暖。
又如,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人的勇敢时,可以使用隐喻,比如“他是一只狮子,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样的比喻和隐喻可以为读者描绘出生动的画面,使文章更加有趣。
其次,运用恰当的幽默和讽刺可以为文章增添趣味。
幽默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适当的幽默可以让读者感到愉悦和轻松。
比如,在描述一个搞笑的场景时,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来增加笑点,让读者感到快乐。
又如,在讲述一个荒诞的故事时,可以运用讽刺的手法来点明故事中的荒谬之处,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通过运用幽默和讽刺,文章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适当运用感官描述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人的感官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描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在描述一个美丽的风景时,可以详细描绘花草的颜色、风的声音和阳光的温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又如,在讲述一道美食时,可以用丰富的词语描述食物的香味、口感和颜色,让读者忍不住垂涎三尺。
通过感官描述,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文章所传达的信息,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运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人类天生喜欢听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他们对文章产生兴趣。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结局都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和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
通过运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文章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读者也会更容易被吸引和打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及教学方法剖析一下我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困惑:其一,农村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形式化,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基础练习题上,花在了对语文课文的教学上,即阅读教学上。
其二,农村初中学生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
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的文学读物。
许多家长和老师把课外阅读当成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计地严令禁止。
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烦琐枯燥的课文分析,真正能起到文学熏陶的东西接触太少了,可以说成了文学的“贫血儿”。
第三,农村初中学生日常生活单调乏味。
笔者认为: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中学生,是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
农村学生为了与别的学校竞争升学率,学生实行寄宿制度,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
这样,学生的活动范围被缩小了。
第四,农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信息交流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农村初中语文老师的作文观念比较陈旧,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法严重地制约了对作文教学的更新和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标准》的正式出台,预示着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到。
尤其是高考和中考话题作文的不断推出,为作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有农村初中教育特色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
新时代的人才,能说会写是一个很重要的素质,这里的写,就是能写有一定水准的文章,要能做到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准确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想法。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一定要从思想上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提高这个素质的有力保障,再说,现在的所谓中考和高考,作文在整个考试所占的比重也是相当大的,学生写不好作文,往往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
其次,把扩大阅读量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农村初中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明确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或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和引导,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进图书馆,多买课外书(不是教辅书)。
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
想方设法开设班级小图书馆。
让同学都把自己的课外书“贡献”出来,在整个班级中传阅,同时要指导学生的阅读,一是要从阅读方法上指导,二是要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三是要指导他们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四是要指导他们摘抄经典语句、词语。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难堪。
再次,在讲读课中,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是一条捷径。
在讲评课文时,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
例如,初中语文中,文言文课中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既可以从荣与辱,困境顺境等方面去运用,又可以从谈理想、谈抱负等方面加以借鉴运用。
学生占有了那些资料,又加以创造性地发挥,极大地丰富了作文的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也提高了写作技巧。
课文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受到深刻地教育。
这不但激发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大量与写作有关的事实材料。
第四,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不竭源泉。
有中国的广大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双休日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学生自由支配。
每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们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
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
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像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布鲁诺说过:“使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科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
总之,语文作文教学中切忌杂乱无章,如果学生认为作文无章可循,全凭感觉,那么这样的作文教学最终只能是失败的。
只要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正确认识,大胆尝试,不断探索,锐意进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文教学必将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文指导课——如何给作文取一个靚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如何作文取题的技巧能力目标:能运用校园论坛上传作文,并交流;能结合文章内容与标题对文章进行点评。
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写作,乐于上传作品,乐于交流对同学作文的看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学习“如何给作文命题”。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难点:实现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设想:利用网络实现资料的收集,实现最大限度的作文交互评改,打破语文教学课堂内外的界限。
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课前准备:各生上传课堂作文——以“拥有”为话题,自命题作文。
六、教学过程1、学习3、浏览同学搜集的“如何给作文取题”的主题,了解作文命题的技巧。
教师点拨,提示重点:(学生选重点记录)(1)巧用修辞:比喻、借代、层递、比拟、对偶、对比、双关、设问、反问、顶真、反语、仿拟、引用、反复、通感等。
(2)善于引用:引用诗词、引用歌词、引用广告词。
(3)借用符号:借用标点符号、借用数学符号。
(4)其他形式:转换角度、故设悬念。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
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A、贴切鲜明,新颖生动。
B、言简洁凝练,不拖沓冗长。
C、题目能揭示文章内容或显示文章主旨。
D、耐人寻味,能激起阅读者的阅读欲望。
4、取题训练:根据材料,请同学设计作文题目,各同学发表在本小组的专属主题,以跟贴的形式进行,使内容更容易集中。
材料:早上外出没带伞,一场雨不打招呼就洒了下来。
提着两棒玉米一根红萝卜两只馒头一杯豆浆,站在商铺的屋檐下无奈地看着天。
阶下不断有人打着各色花伞缓缓走过,身边有人冒雨冲出去跳上刚刚靠停的公车。
我转身看看橱窗里各式美丽的花瓶,又转身看看淅淅沥沥唱着心情老歌的天,看看自己的高跟鞋,摸摸绑得好好的头发,最后开始犹豫是否还要等到雨停再走。
心情突然坚决起来:走!淋一场雨又何妨?淡粉的皮鞋镇定地穿行在细雨的嬉闹中,高尖的鞋跟清脆而有节奏地敲击着彩色的路砖,任凭雨水浸湿了脚趾也气度从容。
雨点淘气地亲吻着我一身雪白的连衣裙,并霎时把它弄得面目全非。
头发很快就湿透了,雨水顺着脖子滑向前胸后背,竟有丝丝痒痒的感觉。
知道有避雨的人在看着,但我不管不顾,就一个人这样不急不缓地走着,还不忘欣赏下两旁的花草被雨水洗涮后的娇嫩,甚至想起女儿昨晚的呼叫:“妈妈,杯子倒了,水流掉了!”杯子倒了,水流掉了!多有哲理的一句话!回到楼下大门,善良的女清洁工轻柔地跟我打招呼:“没带伞吗?”我笑笑:“淋一淋,痛快!”……让我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无锡市八士中学徐(白船)教学构想:1、设计意图:学生一般都怕写作文,而毕业和升学考试中作文分的比例又较大,因此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教学。
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闪光”的语言。
针对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这个特点,我特意设计此堂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的档次,增强学生习作的可读性。
2、确定目标:(1):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运用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2):通过品味、修改、模仿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三种常用的写作技巧。
(3):通过短文习作,巩固当堂所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环节安排:(1):从学生的内心的强烈渴望出发,把学生引入写作殿堂,进行写作语言技巧的指导。
(2):具体讲述三种写作技巧:善用修辞、精选字词、巧用诗词。
(3):当堂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美化写作语言。
4: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形象化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优美清新,如沐春风;有的气势逼人,酣畅淋漓;有的幽默诙谐,让人捧腹;有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当我们在那些精彩的文字间流连陶醉的时候,我们也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自己哪天也能写出这样的语言,该多好啊!今天这堂课,老师将要和大家一起走进写作殿堂,探究语言,让我们的写作语言也靓起来。
(设计问题引出第一环节):从小学到现在,我们也写过不少文章,你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吗?……(学生各抒己见)……用修辞,不错!善用修辞,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形象。
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品味)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1、欣阅读一段学生习作,简要评价,指出不足。
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2.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3、再来欣赏优秀片段,思考运用的修辞,并感受其作用: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它会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它能给跋涉者以奋斗的力量;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它能使孤独无依的心灵得到慰藉;爱心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它能使干涸的心田受到情感的滋润。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爱心的赞美之情,突出了奉献爱心能给以人无穷的力量,使文章形成整齐的气势之美。
)4、再如,什么是生活?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这样解说: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5:出示课文中的例子: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唐雎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壮举,揭示什么是“布衣之怒”,在气势上击倒了残暴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