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二首 - 诗文欣赏

合集下载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绝句二首·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⑷花欲燃:花红似火。

赏析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绝句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作品原文: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⑴,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⑵,沙暖睡鸳鸯⑶。

字词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白话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作品鉴赏: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绝句·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鉴赏《绝句二首·其一》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绝句二首·其一》鉴赏。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绝句二首·其一朝代:唐代作者:杜甫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⑷花欲燃:花红似火。

赏析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绝句杜甫二首解释

绝句杜甫二首解释

绝句杜甫二首解释
绝句二首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译文:
其一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其二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杜甫的《绝句二首》,写于成都草堂,以诗为画,简洁明快,色彩浓艳,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第一首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甫诗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反映了杜甫经过多年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杜甫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第二首是一首抒情小诗,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情景交融,以景寓情,情深意长,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杜甫心中沉重的乡思。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绝句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写于成都草堂,诗一开始,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绝句二首·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作品原文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⑴,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⑵,沙暖睡鸳鸯⑶。

字词注释⑴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⑵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⑶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白话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作品鉴赏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最新绝句二首杜甫16篇

最新绝句二首杜甫16篇

绝句二首杜甫16篇绝句二首杜甫16篇绝句二首杜甫(1)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大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多么秀丽,春风吹过,到处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冰雪融化了,泥土开始松软,小燕子飞回来了;鸳鸯也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着了。

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大意】江水碧绿,显露出水鸟的羽毛像雪一样白;满山青翠,红艳艳的鲜花就像将要燃烧起来的火团一样。

今年的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了,哪一天才是我回归家乡的时间呢?绝句二首杜甫(2)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赏析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并以如椽巨笔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这些诗突显沉郁顿挫之气概,饱含忧国忧民之情怀。

而他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一诗却语言清新明丽、自然流畅;情调轻松愉悦、幽美闲雅,呈现另外一种风格。

且该诗格律之精工,意境之优美,情调之闲适,物态之和谐令人拍案叫绝,百读不厌。

下面就四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的美妙之处。

一、精工的格律美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其平仄、押韵、对仗十分讲究。

其平仄显示如下:就其平仄而言,这里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的,但律诗有个“一三五不论”的灵活性,因此并不犯忌,诗人没有因辞害意,用了平声字。

第二句的第三字本应用仄声,但由于“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对句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即第三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中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又叫“对句救出句”;三、四两句恰好相对。

就押韵而言,除偶句末尾都押“ang”韵外,第一句和第三句也押韵,押“i”韵,音韵十分和谐。

可见整首诗切合音韵,声调合拍,节奏均匀而多变,具有音乐美。

就其对仗来说,其对仗尤显精工。

近体诗的对仗,意义要同类相对,即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

该诗中一、二句的“迟日”对“春风”,“江山”对“花草”,都是名词对名词;最后一字“丽”对“香”是形容词相对,三、四句的“泥”对“沙”,“融”对“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这些词性莫不一一相对,并且句式也相同。

杜甫《绝句二首选一》唐诗赏析

杜甫《绝句二首选一》唐诗赏析

杜甫《绝句选一》唐诗赏析杜甫《绝句二首选一》唐诗赏析绝句二首选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少暖睡鸳鸯。

赏析先唐以五绝写景,有所谓“一时而四景皆列”的手法,这种手法写景,工致如画,杜甫比较偏爱。

作于广德二年成都草堂的“迟日江山丽”一首绝句,即运用此法。

它四句皆对,工整自然。

“迟日江山丽”。

《诗经·豳风·七月》云:“春日迟迟”,是说仲春的日子,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这时风和日丽,山河尤为秀美可爱。

“迟日”二字笼罩全篇,给人以温暖明媚之感。

“ 春风花草香”。

前句描绘春光明媚,此句则表现春的气息。

前句偏于触觉,此句偏于嗅觉。

因“日”见“丽”,凭“风”传“香”,用字工对,又表现出景物间的联系。

前两句着力表现春天给人的总体感受,较为宏观,如同画图的阔大背景。

后二句则着力刻划一二细节,较具体而微,它写的是小径与溪边的景物。

“泥融”、“沙暖”都承“迟日”句来。

“飞燕子”、“睡鸳鸯”则描摹两种鸟儿,一动一静,它们分别与“泥融”、“沙暖”搭配,意蕴更加丰富。

描摹燕子春来忙做窠,春来土湿,它们啄泥芳径,又复飞去。

鸳鸯成双作对,因春水犹寒而日照沙暖,它们便交颈而眠,贪享春天的温暖。

通过两种鸟儿的动静刻画,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全诗既从大处着眼,又从细处落墨,有联系又有对照,虽一句一景,但不零乱、单调。

“丽”、“香”、“融”、“暖”等形容词,下得准确,堪称诗眼。

通过美好春光的描绘,所表达出饱经离乱漂泊之苦的诗人在相对安定和平的环境中的喜悦心情。

杜甫绝句二首意象分析

杜甫绝句二首意象分析

杜甫绝句二首意象分析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象分析:首句“迟日江山丽”,以大处入笔,描绘出了在灿烂的春日阳光下,一派明净绚烂的春景图,色彩浓艳,极富生机。

“迟日”便是春日,诗经中有“春日迟迟”之句;一个“丽”字,点染江山,统领全文,将春日阳光的灿烂、四野的青绿、溪水的清秀,全都表现了出来,虽然是粗笔勾勒,但却春光无限。

第二句“春风花草香”,以春风吹开百花、吹绿芳草、送来香气,进一步表现大好的春光景象,读罢这句,仿佛能让我们感受到有和畅的春风吹过脸庞,有馨美的花香送入鼻中,简单的语言,却勾勒出了极美的意境。

第三、四句,从远景、广景转为了近景、动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春暖花开,泥土湿润,秋去春来的燕子,正在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沙滩上的鸳鸯,仿佛陶醉在了春日的温暖中,睡着了。

这种生动的画面,给春日图景增加了无限生机,有一种动态美和静态美结合的美感,杜甫对燕子、鸳鸯等景物观察得非常细腻,不仅细腻,而且还有自己的想象和感情,燕子愉快地筑巢、鸳鸯懒洋洋地睡觉,一切都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中,美好而惬意。

后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衔泥飞燕、静睡鸳鸯的图画,与前两句明丽的远景构成了一幅极具层次感的画面,色彩鲜艳,生机无限,这是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也是诗人愉快心情的表现。

杜甫的这首诗,格调清新,工整自然,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是杜甫的千古名篇,诗中句句都佳,句句都绝,相信很多人读上两遍,便能背诵。

而下面这首“其二”,知名度就比“其一”小很多了,但同样是绝美的好诗,诗中主要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的无限怅惘之情,我们来看。

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意象分析:首二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以绚烂的色彩,描绘了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春景,江水碧绿,更加映衬了水鸟的纯白;满山的青翠,更加衬托了红艳如火的鲜花,这一切,多么绚烂,多么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二首
杜甫
超级排名系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二首译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本诗的艺术成就,首先是情景交融。其中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景寓情,情深意长。其次是以叙景寄乡思。 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言婉意深,独具风致。
杜甫绝句二首创作背景
这组五言绝句是诗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广德二年)暮春,当时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杜甫绝句二首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 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其二
这是杜甫客居四川时写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沉重的乡思。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 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 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 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小句写春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 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分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人置念不已。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 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 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 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 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 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 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 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杜甫绝句二首注释
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杜甫绝句二首赏析
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 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 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பைடு நூலகம்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 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