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投标企业项目管理实力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投标企业项目管理实力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投标企业项目管理实力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邓铁军;毛颖【摘要】以业主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实施工程项目建造管理体制为背景,研究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项目管理协同平台客观记载投标企业施工项目管理能力的第三方统计要素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避免一致性反复检验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并根据评价期内投标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实力评价指标数据分为波动小的年度指标和波动大的季度指标,研究指标评价方法。

对于反映投标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实力趋势的评价,波动小的年度指标评价根据指标值是否呈现递增或递减趋势分别采取线性拟合插值法和均值法,波动大的季度指标评价采用马尔科夫预测方法,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项目管理实力进行评价,并实例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proprietor commissions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ng units to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trength of the bidding enterprises was built which is more objective to recor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is counted by the third party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era of big data project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platform.The weight determination of indexes uses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avoid consistency in-dex weights repeatedly tested.The system of index was divided into annual indexes with small fluctuation and quarter indexes with big fluctuation.And then the evalution method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trength of the bidding enterprises was studied.A linear fitting interpolation and the average method were utilized to evaluate those annual indexes which depends onwhether show an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rend.While the Markov Forca-sting method was utilized evaluate those quarter indexe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trend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trength of the bidding enterprises.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was verrfied by an example.【期刊名称】《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7页(P1256-1262)【关键词】投标企业;项目管理实力;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作者】邓铁军;毛颖【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723.3为规范建筑市场施工评标,各地区招标管理部门制定了用于当地的评标办法。

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构建ESG_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建议——南方电网公司工程ESG_评价体系研究案例分析

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构建ESG_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建议——南方电网公司工程ESG_评价体系研究案例分析

59 2023.05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作为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价值理念和评价标准,受到国内外管理者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国务院国资委已明确提出,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要在ESG 体系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并将ESG 纳入社会责任范畴且作为重点工作。

电网企业作为全社会电力供应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同时承担着国家能源系统绿色转型的重任。

2022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高达5012亿元,相关项目建设过程对环境、社会带来了诸多潜在影响,亟须获得定向、专业的ESG 评价指导。

目前,国内外主流ESG 评级机构主要以企业为对象开展全口径的ESG 评价,在工程项目方面缺少可借鉴的ESG 指标框架。

本文基于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所开展的工程ESG 评价体系研究,通过结合工程建设业务实际,从工程项目管理视角构建ESG 评价体系,以期为ESG 评价体系本土化建设、降低工程项目融资成本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重点议题提供经验与启示。

一、电网工程ESG 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电力行业领军企业,南方电网积极响应国务院国资委推动ESG 本土化建设,开展了面向电网工程项目的ESG 评价体系研究。

在电网工程ESG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上,南方电网重点参照可持续及韧性基础设施标准(SuRe®)、可持续基础设施框架体系(Envision®)、基础设施可持续评估工具(IS RatingTool)、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发布的《企业ESG 披露指南》等指标设置及披露要求,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业务特性,综合考量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评价要素,构建了一套全面系统、科学可行的工程项目ESG 评价体系。

1. 一级指标构建一级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宏观展现,重在突出要素治理水平及治理效能发展态势。

在国际主流ESG 评价框架的基础上,工程项目ESG 评价体系以“3-4-3”结构设置了10项一级指标。

夯实基础--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浅议如何加强铁路施工项目管理

夯实基础--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浅议如何加强铁路施工项目管理

夯实基础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浅议如何加强铁路施工项目管理摘要:项目是施工企业整个工作的中心,也是管理重心和成本中心,项目管理的成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成败.通过深化“法人管项目”,抓好项目前期策划,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防范风险,加强内部管控,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益水平等具体基础工作来夯实提高铁路施工项目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三化管理施工进度劳务管理现场管理成本管控项目经理日益激烈的铁路市场竞争给各铁路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想提高铁路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加强对所承揽的铁路工程的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质量,决定了铁路施工企业的施工质量、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近几年,受国家宏观经济以及铁路投资大环境的影响,大部份铁路施工企业浮现了暂时性艰难,以实体管理与运作为核心的工程项目在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是施工企业整个工作的中心,也是管理重心和成本中心,项目管理的成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成败.那末,如何才干加强项目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呢?本文结合铁路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就加强部份项目管理基础要素的角度,来论述如何加强铁路项目管理。

1、深入推行“法人管项目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分散型管理模式,但从公司一盘棋的大局考虑,还是要对各项目实施集中指挥,这就是法人管项目。

怎么理解法人管项目,即,组织管项目,而不是某个个人管项目,企业的各职能环节按规范化的程序实施对项目的管理控制。

做好法人管项目,至少要做到:必须签订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和任务,制订奖惩办法,实行绩效挂钩,建立和完善项目激励机制,真正做到落实承包兑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和刺激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工作中需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推行“法人管项目”要注意调动和保护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项目经理其领导行为、决策行为都会对项目带来深刻的影响;二是推行“法人管项目”在明晰法人同项目经理部之间的责权利的同时,也要解决好法人层面同项目业务部门对口指导管理的关系。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当前,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都高度重视,政府内部层层都下达年度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上一级政府每年会对所管部门、地区进行年度安全考核。

发生安全事故的总包建筑施工企业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本文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构建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在当前国民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也愈来愈跟不上行业的需求,曾经的安全管理方式也不适应现在的行业管理模式。

尽管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建筑行业的部分安全管理仅仅处于表面工作,仍没有得到深入的落实,这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的意义在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大多为露天环境,高空作业时有出现,多项因素均会导致施工现场受到影响,这就会使施工环节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

针对此类问题,应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及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支出,确保其按期交付,避免建设环节存在安全问题,导致施工人员人身伤亡或使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此外,在项目建设期间,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加强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成效能够强化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有助于促进现代施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落实好安全及质量管理机制,对于降低施工成本,强化项目的整体效益有重要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程业发展,促进我国工程事业现代化建设。

2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2.1材料及设备管理存在不足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项目材料及设备是确保项目建设质量的基本要点。

材料及设备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材料设备入场管理及材料设备使用管理,一旦管理人员并未明确材料及设备管理的重要作用,将会导致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材料及设备流入至施工现场,使施工现场管理难度增加,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期交付。

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为了客观反映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制定应对措施,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之推广到实践应用中。

关键词: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优化1 引言一直以来,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提高gdp水平、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

建筑业为社会生产提供平台、为人民生活提供空间,社会所有的建设成果都是通过建筑业来实现的。

建设成果的实现手段——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业能否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全国建成的大中型建设工程不计其数,获得国际建筑业承认的项目也为数不少。

虽然建筑业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就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工程特别是住宅工程而言,质量问题比较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近几年出现的“楼脆脆”、“楼歪歪”、“桥塞塞”等现象,折射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困境。

2 工程质量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绩效(performance, the action of performing, or the action of performed )是指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这个过程包括执行、表现和成绩。

可以看出,绩效不单单是一个结果,还包括一系列为得到该结果所进行的过程。

评价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手段,不能评价就不能控制,因此绩效评价是绩效改进的基础。

绩效评价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组织行为和成果进行科学系统测量和评判的过程。

通过绩效评价,既要反映出组织行为的效果效率,还要对组织内成员或群体给出客观合理的评定。

2.1评价体系建立原则(1)基础资料真实可靠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是保证评价体系有效性的前提。

绩效评价构建的前期调研工作需要相关人员的认真对待;收集资料后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核实,以确保资料的可靠性。

(2)评价指标系统动态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的不仅仅是结果,还要反映出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表现,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建造过程的动态性和系统性。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工程建设论文-工程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摘要]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单一且缺乏系统性,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具有更多优势。

以平衡计分卡的管理思想为指导绘制工程项目的战略地图,并据此构建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实现战略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衔接,寻求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绩效的改善。

[关键词]工程建设;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1引言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传统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主要从质量、成木、进度等单方面进行评价,缺乏系统性且不能反映工程项目的真实绩效。

随着我国对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 有必要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并借鉴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构建更加全面、系统、客观的工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引导工程项目团队强化内部管理,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2传统的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传统的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主要采用目标管理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单一的考察财务指标以评价项目的整体绩效水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以会计数据为依据进行工程绩效评价只注重对财务指标的考察,忽略了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价,使评价结果缺乏客观完整性; 其次,评价的内容只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导致项目团队无法清楚认识影响绩效的深层次原因;再次,单一的从财务指标考察工程绩效不利于企业内外的沟通协调,导致企业忽略外部环境对自身的影响;最后,工程当期的财务指标只关注眼前的短期利益,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因此,传统的依据财务数据指标的工程绩效评价体系己不能客观、科学的考察工程项目的绩效,需要建立新的绩效评价体系以适应现实的需求。

3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工程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平衡计分卡是基于公司角度开发的绩效管理评估工具,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内部业务流程、客户和学习这三个方而的非财务类指标,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构成了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评估标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评估标准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评估标准1. 引言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是保障建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要求,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估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评估的标准与方法。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2.1 目标设定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评估中,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

目标设定应包括施工质量的准则、项目目标和工程控制点,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可追踪性和可衡量性。

2.2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

通过建立合理的施工流程,并对每个流程节点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2.3 人员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离不开人员的积极配合和专业素养。

建立合适的人员管理制度,培养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2.4 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涉及资金、物资和设备等方面。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和合理利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质量评估指标3.1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评估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强度、水电安装质量、建筑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应根据其特点确定相应的技术指标。

3.2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合理优化的施工工艺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目标的达成,并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

通过制定质量控制方案和质量检验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4 施工管理施工管理涉及到进度控制、现场安全管理和质量文档管理等方面。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开展有效的文档管理,方便后期质量溯源。

4. 质量管理运行与持续改进4.1 检查与监督施工质量管理评估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需要通过实地检查和监督来验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程项目是企业发展效益之源,生存发展之基。

加强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是推进项目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创效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动企业经济安全、持续稳健发展,构建机制科学、体系完善、奖罚到位的项目绩效考核模式,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工程项目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经研究,特制定《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是指对项目施工建设和管理成果的综合评价。

第三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风险和利益相平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责权明晰、管理科学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工程项目创效能力不断提升。

第四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一)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

对工程项目的考核兑现,以终期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

通过监督考核确认项目能够实现利润,可在过程中实行预兑现、最终整体考核兑现。

(二)突出重点与简化操作相结合。

查找项目管理短板,提高重点指标考核权重,把控项目管理关键环节。

简化考核指标计算过程,减少考核工作流程,注重精准计算结果,追求考核实效,实现项目自我评价、自我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三)实事求是与公开公平相结合。

根据实际业绩与目标业绩的比较,确定工程项目的绩效考核结果。

考核过程透明化、制度化,考核结果公开化。

建立对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结果的复核机制,保证业绩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可追溯性和客观公正。

(四)刚性兑现与严格奖惩相结合。

考核结果与绩效薪酬挂钩,考核兑现及时到位,切实促进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

第二章考核机构与对象第六条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管理职责。

工程项目的绩效考核组织体系由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实施单位两级组成,分别履行相应职责。

(一)集团公司是工程项目绩效考核的组织监督机关。

主要负责贯彻集团公司有关决定;研究制定结合实际、相对统一的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监督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全覆盖地开展工程项目绩效考核;总结推广工程项目绩效考核先进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变的愈来愈大,项目的技术工艺日趋复杂,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专业化的分工愈加精细。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被各大企业所重视,日益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从项目过程管理的角度,考虑到指标体系的通用性,研究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变的愈来愈大,项目的技术工艺日趋复杂,项目管理和项目实施专业化的分工愈加精细。

项目开发的成败反映出某个国家、地区或者企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被各大企业所重视,日益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作为施工企业时刻处在一个动态的市场环境之中,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够在环境中保持较强的生存能力。

若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施工企业需要合理评价自身的项目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了解企业,改进企业管理。

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建设项目是最常见的项目之一,其特点是:实施风险大、容易
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建设周期长、耗用的资源量大。

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看,影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因素比较多。

笔者经过分析,在本文中主要从企业项目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企业项目管理战略规划水平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企业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依照项目进行管理的企业,要确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形式,设计和开发一套适合于按照项目进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设计要结合项目管理的特点,其主要内容包括:责任和权利的分配与界定、项目管理支持体系、项目管理监控体系。

在设计企业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时候要考虑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多头管理,要合理分配部门主管与项目主管见的权利;二是,项目与项目间的平衡问题,要正确处理不同项目间利益分配的问题;三是,人员的激励机制,要客观有效的量化考核。

企业中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的使用将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运行项目管理体系的能力。

2.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
项目管理若要顺利进行需要人员之间合作和资源之间合理协调,因此一种协作性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助于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共同信仰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

这种共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全员对项目管理的支持和部门经理与项目经理的协作上。

职能型的组织结构最大的弊端是横向沟通困难,这是开展项目管理的最大障碍。

因此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由“职能型”向“项目型”转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环境项目资源的约束,能够推动项目管理的效率。

3.企业项目管理战略规划水平
施工企业要进行项目管理战略规划。

所谓项目管理战略规划是指项目管理标准方法的开发,这种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能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可以被反复的使用。

一个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战略规划水平决定着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上下步调一致,减少错误的发生。

随着员工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学习效应的提升,企业可以从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整体协调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项目管理战略规划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了一个沟通项目整体目标的工具。

它可以在企业顶层至底层,底层至顶层、职能部门至其他部门间形成反馈环路,提升沟通效率。

项目管理战略规划是一个标准的、结构化的平台,它能够提供一个方法合理、逻辑有序的思维过程,这样项目经理可以在其帮助下做出正确决策。

二、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基础,遵循一定的客观程序,不能够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要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需要界定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和与研究对象
相关的评价标准,然后进行定性分析,选择与评价对象相关的指标构成预选指标的集合。

这些相互联系的能够敏感反应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和存在问题的指标集合就是施工企业项目个能力评价指
标体系。

笔者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构建通用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1.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即各项评价指标的概念要确切、科学,评价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规范性,计算的范围明确,应尽可能全面合理的反应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要增加客观性、减少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尽可能反映项目整体效果和内在的联系,反应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

2.系统性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评价结果是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表现。

因此,在评价是应该考虑各种因素的相关性、整体性、目标性和有序性。

所谓系统性应该是评价指标的熟练和指标体系的结果能够全面系统的反应评价目标,从整体的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系统的结构,不同类型的指标间不能合并,不能有交集,主要的指标和伴随指标有主次关系不能并列。

3.动态性
动态性指的是评价指标体系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管理的动
态变化,能够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管理状况。

4.可比性和可测性
可比性指的是评价指标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不同指标的量能够转化为能够相互比较、计算的量。

可测性指的是评价的数据能够进行确切的测量,是可以测定衡量的,而不是模糊不定的。

5.实用性
实用性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符合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评价标准适当,既不过高,也不过低。

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体、可测量,有层次、有重点、可实施、可评价。

三、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按照项目管理的五个基本过程(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两项(项目综合管理能力和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程度),建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由此,产生出7个一级指标:项目启动能力评价、项目规划能力评价、项目执行能力评价、项目监控能力评价、项目收尾能力评价、项目综合管理能力评价和项目管理体系运行程度评价。

根据已有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和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笔者采用了38个指标对构建的7个一级指标进行描述,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水平、项目可行性研究水平、项目方案策划水平、范围界定水平、项目进度、费用、质量规划水平、项目风险规划水平、项目
采购划水平、项目团队的效率、团队成员的合作水平、团队成员学习水平、项目信息管理水平、冲突处理水平、按计划执行水平、项目协调水平、合同管理水平、项目跟踪水平、项目范围变更控制的水平、项目进度、费用、质量的控制水平、风险识别、评估及控的水平、项目按时完工率、质量验收合格率、项目交付使用水平、客户满意度、项目评价水平、企业高层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文化与组织机构对项目管理的支持度项目管理各过程的衔接水平、项目管理中文档资料的完整性、企业项目化管理水平、目管理战略规划水平、多项目管理水平、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培训体系立情况、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的使用效率。

如表所示:参考文献:
[1]戴家信,姚锦宝.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施工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07(04).
[2]李万庆,周冲,孟文清.未确知数学在建筑施工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02).
[3]王立海,赵闻.项目管理理论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4]陈楚天.浅谈业主对建筑工程的管理[j].市场论
坛,2006(08).
[5]邱洁.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基建优化,2005(03)
[6]潘承仕,张仕廉.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j].建筑经济,2003(12).
作者简介:王济龙(1984-),男,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监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