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数据,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据分析和图表阅读能力。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读懂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成为了地理教学中的一项探究课题。
一、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特点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一种特殊的统计图表,它结合了条形图和饼图的优点,既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比例和数量关系,又可以直观地呈现地理空间信息。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通常由一个三角形作为基本形状,然后在三角形内部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填充表示不同地理现象或数据的比例。
这种图表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大小和地理分布。
在地理教学中,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常常用于展示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和比例关系。
可以用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来展示各国的人口分布,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各地区的气候类型等等。
这些地理现象通常都会比较复杂,而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可以将这些复杂的数据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1. 确定比例关系:读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时,首先要明确每个颜色或图案所代表的含义和比例关系。
只有清楚了解了这些比例关系,才能准确地读懂地理统计图。
2. 比较大小和数量:根据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面积和颜色深浅来比较地理现象的大小和数量,进而观察各地理现象的分布情况和比例关系。
3. 注重地理空间信息:三角形地理统计图不仅能展示地理现象的数量关系,还能清晰地表现出地理空间信息。
在读图时,要重点关注各地理现象的地理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
1. 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读懂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可以帮助他们加强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和结论的能力。
2. 增进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能够更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的比例关系和空间分布,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图表阅读能力: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图表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懂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来提高他们的图表阅读能力。
高中地理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坐标统计图表示的是某一事物
(由三个要素组成)中各要素所占的比重,判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
第二,这种统计图表示的事物只能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因而读出两个要素后,第三个要素只需用100%减去前二者之和。
第三,三项要素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
第四,判读时遵循“右增左平,左增右平”的原则。
即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右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左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右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注意当为斜边时,可先将该边旋转为水平边,然后再判读。
例:下图为某国产业结构图,其中A点与B点分别表示该国1975年和1995
读图填写该国产业结构变化表(%):
[解析]三角形底边为第三产业,其数值向右
增大,故为读出
1975年、199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过A点和B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与第三产业数轴相交(三角形底边),交点即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其中1975年为20%,1995年为30%,即“右增左平”。
三角形左边为第二产业,在读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时,可先把该边旋转成为底边,然后同判读第三产业相同。
最终可读出第二产业比重1975年为45%、1995年为50%。
由以上可知,1975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00%-(20%+45%)=35%,1995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00% -(30%+50%)=20%。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介绍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包括其种类和读图方法。
然后详细分析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视野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总结了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关键词】三角形地理统计图,高中地理教学,读图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意义,研究背景,概念特点,种类,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读图高中地理教学探究的重要性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统计图表形式,通过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来表示数据信息,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够直观地反映地理现象和规律。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读图方法对于学生理解地理数据、分析地理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读图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据分析和解读能力。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时,需要理解图表中各部分的含义和关系,通过对比大小、比例等信息来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1.2 本文的研究背景本文旨在探究三角形地理统计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入讨论,探讨其在未来地理教学中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三角形地理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三角形地理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地理数据可视化方式,其主要特点包括:利用三角形的形状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或比例关系;三角形的大小或形状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颜色、大小等视觉元素的运用,能够使数据更加生动直观,便于观众理解和比较;三角形地理统计图通常具有较高的美观度,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适用于展示各类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内容。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PPT精品文档

例1:读右图,在下表中填出 0 100
A地第一、二、三产业 20
80
?
各所占比重:
40
60
产业结构
A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60 80
40
A
20
100 0
20
40
60
第一产业
0 80 100
4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0 100
1、确定数值变化方向。
2、作平行线。
20
80
3、读出数据。
40
60
D 可能是(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工业 D.微电子工业
6
7
8
高中地理常见统计图判读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作者:曾年高考的热门题型,它 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坐标轴,表示 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2
三角坐标图的特点:
1、数据只表示相对数量,即“比重”或“比 例”,不表示绝对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 能是三项; 3、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 之和必然是100%。
例1:读右图,填下表: 60
40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A地
80
40%
100
30%
0
20
A
40
60
第一产业
20
0 80 100
第三产业 30%
5
例2:下图是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
A (1)工业部门①的技术、劳动力投入比重分别为( ) A.30%、50% B.70%、20% C.11%、80% D.40%、30% (2)工业部门④最有
地理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2、判读方法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
③
②
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
头,如①、②、③所示
的方向。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
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
①
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四周高、中间低
太行山 喜马拉雅山
华北平原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江南丘陵
柴达木盆地 刚果盆地
谢谢!
谢谢!
(3)该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的那个点所反映出的数据即为 该点在该坐标轴上的数据。
例3:读工业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1)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
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A.闽南三角地带
B.山东半岛 C.辽东半岛
DD.Βιβλιοθήκη 江三角洲(2)下列工厂区位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B.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地理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三维坐标图:它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 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之统一在一个平面 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
1、读图关键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 不表示绝对量。
(2)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而不可 能大于或小于100%。
(3)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是三项,而不像其他构成图要 素可以任意增减。
B
C.在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D.在上海建钢铁厂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
地形类型
山地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高中地理高考复习课件:图表攻略—三角统计图的判读

判读方法 1.判读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的关键点 (1)平面正三角坐标图反映的是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构成,因而图中 的数据只表示一种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所以,据此图读出
的数据只是一种相对的比例关系,不是某种要素的具体数量。 (2)这种图的构成要素只能是三项,不能随意增减。各构成要素所
占比例的总和为100%,而不能小于或大于100%。 (3)三个坐标轴上所标数值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即某一要素的数
2.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甲国少年儿童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老龄 化不明显,A错误;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但其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高, 不可能位于发达国家,B错误;丙国老年人口比重小,少年儿童比重大,青壮年 劳动力多,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C正确;丁国最可能为发达国家,城市 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错误。
应用体验 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首先明确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率-人口死亡率。读四个图可知, 甲国少年儿童的比重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乙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自 然增长率为0;丙国老年人口比重小(约4%),少年儿童比重大(约24%),为传统型; 丁国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比较可知丁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最低,D正确。
据变化是向右增大,则其他两个要素的数据变化也是向右增大。
2.箭头指向法判读三角坐标图 第一步: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所示。 第二步:过图中标出的点甲,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 方向一致的三条。 第三步: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 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如图所示甲点(a:20%,b:40%,c:40%)。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B.影响①②③工业区位的主导
因素分别是市场、动力、原料
C.目前,①②③三类工业,
在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较大,
在发达国家所占比重较小
D.③类工业大多属于
高新技术产业
(2)若a、b、c分别表示耕作业、牧业、林业三大部门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D
可大力推广③地农业模式 B. ①、②、③地都位于
例:读右图,在下表中填出 A地第一、二、三产业 各所占比重:
40% 30% 30%
0 100 ?
20
80
40
60
60 80
40 A
20
100 0
20
40
60
第一产业
0
80
100
例2:下图是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构成情况,读图回答
(1)-(4)题:
(1)工业部门①的技术、劳动力投入比重分别为( )
A.30%、50% B.70%、20%
C (2)下列对Ⅰ、Ⅱ两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组国家为Ⅱ组国家提供原料、燃料 B.Ⅰ组国家从Ⅱ组国家输入工业制成品、资本和技术 C.在世界经济格局中,Ⅰ组国家处于核心地位 D.Ⅰ组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严重 (3)关于Ⅰ、Ⅱ两组国家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组国家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B.Ⅰ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大,经济发达 C.Ⅱ D.Ⅱ组国家工业、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B大,经济发达
三角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坐标图
三角坐标图是近年高考的热门题型,它通过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坐标轴,表示三种相同或不同类 的地理数据。
平面直角坐标的判读 如何表示点A的位置?
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

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河南张玉清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在各类地理数据统计图表的判读中是难度较大的一种,为此高考对其是情有独钟。
平面等边三角形坐标图将三角形的三条边作为坐标轴,形象直观地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经常用来考察人口年龄的构成情况、产业结构构成等问题。
常见的三角形坐标图具有如下2个特点: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是100%。
下面利用例题来说明判读三角形坐标图的巧妙方法。
如下图,三种产业的构成图,求图中某点的产业构成比例。
第一种方法:如B点。
B点四周有六条辐射线,且相邻两条之间相差60°;指向其中任何一种产业都有两条辐射线,并对应两个数字,则较小的数值就是这个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
如第一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60、80,就取60%;第二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20、40,就取20%;第三产业所对应的数字是20、80,就取20%。
故B点的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占60%,第二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20%。
第二种方法:如A点。
首先,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
其次,在A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120°。
那么这三个箭头所指的数字就是其对应的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
因此,A点的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0%。
【试题演练】1. 图2中P和Q点为欧洲某国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测定的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其中,P点是冬季测定的数据,Q点是夏季测定的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土壤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2)据图可知,该土壤()A. 冬季时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B. 夏季时水分较多,是酸性土壤C. 各组成物质的体积百分数四季差异都较大D. 在P点时,土壤的保温性可能不够好2. 图3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坐标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坐标统计图表示的是某一事物
(由三个要素组成)中各要素所占的比重,判读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
第一,因为是构成现象,所以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
第二,这种统计图表示的事物只能由三个要素所构成,因而读出两个要素后,第三个要素只需用100%减去前二者之和。
第三,三项要素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方向一致。
第四,判读时遵循“右增左平,左增右平”的原则。
即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右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若坐标轴上的数值向左增大,则过图中的点作三角形右边的平行线与该坐标轴相交,交点处的数值即为该要素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
注意当为斜边时,可先将该边旋转为水平边,然后再判读。
例:下图为某国产业结构图,其中A点与B点分别表示该国1975年和1995
读图填写该国产业结构变化表(%):
[解析]三角形底边为第三产业,其数值向右
增大,故为读出
1975年、199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过A点和B点作三角形左边的平行线与第三产业数轴相交(三角形底边),交点即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其中1975年为20%,1995年为30%,即“右增左平”。
三角形左边为第二产业,在读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时,可先把该边旋转成为底边,然后同判读第三产业相同。
最终可读出第二产业比重1975年为45%、1995年为50%。
由以上可知,1975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00%-(20%+45%)=35%,1995年第一产业比重为100% -(3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