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基本技术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

生产线平衡定义
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均衡,调整作业 负荷和工作方式,消除工序不平衡和工 时浪费,实现“一个流”。
出料
入料
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 、layout分析,搬动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 高全员综合素质
在平衡的生产线基础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 能力,对应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4) 4种增值的工作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有四种增值的工作
1、使物料变形 2、组装 3、改变性能 4、部分包装
物料从进厂到出厂,只有不到 10% 的时间是增值的!
工序
符 号
内容
作业内容
分类
加工 作业
○
加工 作业
■产生附加价值的工序及作 业
卖得掉
检查
□
数量检查 ■虽然有必要,但需要进行 品质检查 改善的工序及作业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 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
内容安排
一、线平衡定义 二、生产线平衡分析方法 三、B值、F值的定义与计算 四、线平衡案例分析
一、线平衡定义
生产线平衡定义
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是指构成生产线各道工序所需的 时间处于平衡状态,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尽 可能的保持一致,从而消除各道工序间的时 间浪费,进而取得生产线平衡。
减少人手(1)
將工序3里的工作时 间分配至工序2﹑4 及5之內﹐从而工序 3里的人手可调配其 它生产线去
可行性﹕須工序 2﹐4及5內均有足夠 时间接受额外工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线平衡-例3﹕减少人手(2人)
降低线体速度,减少生产产量
工作時間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

2023/12/24
8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1、 流水生产的基本概念 ● 流水线生产的分类
➢单人单产品式 ➢单产品固定式 ➢多产品固定式 ➢自由流水式 ➢连续传动流水式 ➢ 间歇传动流水式 ➢分组式
设某一产品从原料到成品,需经过A、B、C、D四个工序,其基本标 准工时(秒/个)及相关生产效率、良率、投入机台/人员数分别见表11: 可以求各工序每小时产量为: A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6.90)×90%×95%×1=470.87个 B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5.1)×80%×99.5%×1=470.87个 C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4.40)×100%×99.9%×2=209.09个 D工序每小时产量=(3600秒÷30.40)×100%×99.5%×2=238.8个 。
IE工业工程
-----生产线平衡
主讲:
课 程 内容
生产线平衡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二、流水生产线概述 三、生产线平衡的设计 四、生产线平衡的方法及改善原则 5、案例分析
2023/12/24
2
1.概念
一、生产线平衡的概述
生产线平衡即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 负荷,以使各作业的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它 是生产流程设计及作业标准化中最重要的方法,是通过平衡 生产线使现场真正实施生产同步化,从而达到“一个流”的 理想。
2023/12/24
。
28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2、平衡率改善的图示。
2023/12/24
29
四、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与原则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线平衡分析是一种优化生产线的方法,通过对生产线中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进行分析,找出生产线的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平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线平衡分析的目标是使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尽量接近,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
一般来说,生产线的效率取决于生产线上最慢工位的作业时间,这个工位被称为瓶颈工位。
首先,进行线平衡分析需要确定生产线上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
这可以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来完成。
作业时间应该包括实际操作时间、等待时间和移动时间。
然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柱状图或流程图,在图上标出每个工位的作业时间。
接下来,根据作业时间的差异来确定瓶颈工位。
瓶颈工位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最长时间来完成任务的工位。
通过找出瓶颈工位,可以确定生产线的瓶颈所在,并将重点放在如何提高瓶颈工位的效率上。
一旦确定了瓶颈工位,就可以采取一些改善措施来提高其效率。
改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资源:增加瓶颈工位的人员和设备资源,以减少瓶颈工位的等待时间和提高其作业效率。
这可能需要增加工人的数量、购置更快速或更高效的设备。
2.优化工艺:重新设计工艺流程,以减少瓶颈工位的作业时间。
这可以通过简化操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移动和等待时间来实现。
3.平衡工作量:将一些工作从瓶颈工位转移到其他工位,使各个工位的工作负载更均衡。
这可以通过改变工序的顺序、重新安排任务和人员来实现。
4.增加并行工位:在瓶颈工位的前后增加并行工位,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样可以减少瓶颈工位的等待时间和生产周期。
5.增加备用设备:在瓶颈工位周围设置备用设备,以减少设备故障或维修导致的生产中断。
通过以上的改善措施,可以实现生产线的平衡,提高整体效率和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改善一个瓶颈工位可能会导致其他工位成为新的瓶颈。
因此,线平衡分析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监测和改善生产线的各个方面。
IE基础知识培训-平衡率分析

3/38
生产线平衡的优点
1. 平均分配各作業員的工作負荷 2. 找出瓶頸作業項目 3. 建立裝配線的標準速度 4. 決定工位的數目 5. 決定裝配以及包裝的人工成本 6. 決定每項作業項目佔總工作量的百分比 7. 幫助工廠佈置的工作 8. 降低生產成本
分解動作時間量測,一般每個動作測量5次為 宜; ❖ 量測人員應站在作業員斜后面1米以外,以能 看清楚全部操作動作為准則; 測試中不能打擾作業員的正常操作,和引起 作業員的緊張;
工时测量
時間測量流程
數據與信息記錄
16/38
作業內容
測試中判斷作業員的速度水平,並作如實 記錄,不可修改量測數據;
❖ 若有其他特殊情況,也應加以實錄;
❖
若T≥CT:將CT設為上限,重排
時 間
平均時間T
CT
還有什么方法
S1 S2 S3 S4 S5 工
站
若T略小於CT:將CT設為上限,消除瓶頸
時間
CT 工站
30/38
平衡的步驟
若T嚴重小於CT: 將CT設為上限,重排 錯誤的做法是:消除瓶頸
28/38
平衡的步驟
Step 3: 方法研究改善 程序分析 [四大原則/五大內容/六大步驟] ❖ 操作分析 [人機操作/聯合操作/雙手操作] 動作分析 [動素分析/動作經濟原則]
29/38
平衡的步驟
Step 4: 山積表平衡
算出需求產出周期時間[CT=可供時間*OPE/需求量]增加可供時
間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改善案例

不平衡率(%)= 100% —平衡率(%)
对生产线来说,不平衡率越小越好,一般控 制5%-13%之间,至少要控制在15%以下。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案例:工时测定和线平衡计算
请大家观看电子分厂电装3人柔性线视频
1、一边看一边测试,最后计算平衡率 2、计算一下线小时理论产量 3、提出提升线平衡的思路方法
(1)改善的4大原則
1)减少动作次数 2)同时使用双手 3)缩短移动距离 4)使动作变得轻松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2) IE动作改善的4原则:
ECRS原则 1、Eliminate ——取消 2、Combine ——合并 3、Rearrange ——重排 4、Simplify ——简化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实例
电子电装7人柔性线,改善前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如下所示: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实例
电子电装7人柔性线,改善前各工位的作业时间如下所示: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生产线各工位的分析如下:
生产线改善前后各管理指标比较
1、生产线平衡率方面
生产线平衡效 率提高了52%
2、工人人数方面
工人人数由原 来的7人减少至 于3人
3、生产效率方面
生产效率提升 了12.1%
现场IE改善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改善案例
全员参与的思想准备
• 给予和获取信息 • 接受非寻常的工作方法和解决方案 • 对目前的方法提出疑问 • 不允许找借口 • 马上改正错误 • 问五个“为什么”,发掘出问题的真正原因 • 每个人意见都是有价值的 • 不追求完美,一个60%的解决方案,比一个几乎
IE应用及瓶颈改善方法

培训与推广
监督与考核
建立监督机制,对员工操作进行定期 检查和考核,确保标准化操作的持续 执行。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标准操作 的掌握程度,确保标准操作的执行。
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
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了解生产现状和 问题。
改进措施
针对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 优化生产过程。
创新与探索
详细描述
该化工企业设备老化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对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自动化 程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三:某食品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建设
总结词
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VS
详细描述
该食品企业传统生产线存在效率低下、品 质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建设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IE应用瓶颈改善方法
优化生产流程
减少生产环节
通过合并、简化等方式减少生产流程中的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工艺流程
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不良品 率。
引入精益生产理念
采用精益生产理念,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益。
提高设备利用率
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使用 寿命。
涉及领域
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工艺流程优化、设备维护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
IE应用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 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确 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最全面的IE分析生产线平衡

最全面的IE分 析生产线平衡 案例分析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生A产R线T平2衡分析的概念和重要
性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定义
定义:生产线平衡分析是指对生产线上的各个工 序进行平衡,使各工序的工作时间尽可能相近,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
目的:通过对生产线平衡进行分析,可以找出生 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跨部门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生产线平衡改善的实施和监控工作。
PIEA分R析T在5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IE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IE分析的定义:工业工程分析, 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 本。
IE分析在生产线平衡改善中的应 用:通过分析生产线上的瓶颈、 浪费和不合理之处,提出改善方 案。
注意事项3:考虑人机配合 和作业节拍
注意事项1:分析前要明确 目标和范围
注意事项4:注意设备维护 和保养
PART 4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策略和措施
生产线平衡改善的目标和原则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线布局和作业分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 降低不良品率:通过平衡生产线上的作业,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波动和异常,降低不良品率。 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合理分配工作量和减轻员工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作业分析:确定每个作业步骤的时间和顺序,识别瓶颈和浪费。 工艺流程图:可视化生产线流程,找出潜在的改进点。 动作分析:研究工人操作,优化动作,提高效率。 生产计划与调度: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生产线的平衡。
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2:充分了解生产 流程和工艺要求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2 工业工程的目标:
目标: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具有
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 全
条件下进行。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2.使用秒表法测量得出的标准工时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观测时间
•评比因数
•宽放标准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观测时间采集方法:
1. 采取适当的方位,方式及态度进行观测(斜前方2m)事先在纪录表格上记录下要观 测的作业要素及其他必要事项。 2. 多次观测,减少偶然因素的发生。即当所测的数据稳定时纪录的数据。(10times) 3. 不允许随便修改记录的时间值。 4. 去除异常值。 5. 计算平均值,得出观测时间。
•目录:
•1.工业工程概述: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 1.2 工业工程的目标 1.3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
•2.标准工时基本知识介绍:
2.1 标准工时的定义 2.2 测量标准工时的基本方法
•3.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3.1 线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3.2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 3.3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3.4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 3.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
教育
等领域。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2.标准工时基本知识介绍:
2.1 标准工时的定义
定义:
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熟练工人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
质量
要求的某项工作所需作业时间。
利用动作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获得最佳的程序和方法,再利用时间研究的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0% -4% -18% -12% -17%
MAG1H4O 2012
Mayy 2012 • 14
通常不会有所犹豫 3.平均
对工作具有信心 工作速度迟缓 对工作熟悉 能够得心用手 工作成果好
4.良 能够胆任高精度的工作 可以指导他人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非常熟悉 几乎不需要接受指导 完全不犹豫 相当稳定的速度工作 动作相当迅速
对工作未能熟悉,不能得心应手
动 不 *在作 具本显 有得 工工笨 作位手 的工笨 适脚 应作性六周以上的评比因数为100%
工作犹豫,没有信心 常常20失21败/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超佳
优
良
平均 可
欠佳
时间浪费多 对工作缺乏兴趣 工作显得迟缓懒散 有多余动作 工作地布置紊乱 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工作摸索
要求的某项工作所需作业时间。
利用动作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获得最佳的程序和方法,再利用时间研究的基本方 法制定出标准工时。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 H6O 2012
Mayy 2012 • 6
标准工时的现实意义
标准工时的现实意义: ►一个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系统的基础数据 ►产能预算,人力及设备需求评估的重要基础数据依据 ►改善的标准 ►生产计划工作的依据 ►评估作业者技术熟练程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准 ►生产线平衡的数据标准 ►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 H4O 2012
Mayy 2012 • 4
1.3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
1776年 亚当.斯密斯(Adam Smith)在《富国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是推动工 业化生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世纪初 美国工程师泰勒(F.W.Taylor)发表了经典著作《科学管理的原理》,系统地阐 述了科学管理思想。美国的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Gilbreth)从事动作研究并设定了17种动 素(Threbligs)。他们都是最著名的工业工程创始人之一。
评比因数
西屋评价法(Westing house system)
熟练度与努力度评价基准表
超佳 优 良
平均 可
欠佳
熟练系数
A1 A2 B1 B2 C1 C2 D E1 E2 F1 F2
15% 13% 11% 8% 6% 3% 0% -15% -10% -16% -22%
熟练的评价
评比因数=1+(熟练度+1努.欠佳 力程度)
Magnetics Hongqi, China Dec 12, 2012
MAG H1O 2012
Mayy 2012 • 1
Training brief introduction:
1. Trainee and Purpose
• Trainee :
Foreman
• Purpose:
Introducing line balance within production line
特点: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 测定时间的选择完全是随机的,无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观测结果具有充分的代表
性和可靠性。
2.预定时间标准法(PTS, 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定义:预定时间标准是一种工作衡量技术,借助它根据人的基本动作的时间(按动作的性
质和进行动作时的工作条件分类)来规定达到一定效能水平的作业时间。 特点:是国际公认的制定时间标准的先进技术。 利用预先为各种操作所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种操作所需要的时间,而不是
2.可 对机器设备用法相当熟悉 可以事先安排大致的工作计划 对工作还不具有充分的信心 不适宜于长时间的工作 偶尔发生失败,浪费时间 通常不会有所犹豫
3.平均 对工作具有信心 工作速度迟缓 对工作熟悉 能够得心用手 工作成果好
4.良 能够胆任高精度的工作 可以指导他人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非常2熟02悉1/3/5 A几wi乎de不 r T需 rai要 nin接g C受en指te导r
产品 Product :
生产组 Group :Biblioteka 工装设备 Device :
该表STD通用备注 Producing state remark:New part( ),Mass order(
,
),Share products:
),Former STD(
磁芯 Core : 工序 Process : ),Other(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Date:
标准工时STD.Time(Min)
0.0000 IE manager:
定额 Quota (Pcs)
对应WI版本 WI Verson
A
Date:
FRM-V6388-A652-02A
MAG1H2O 2012
Mayy 2012 • 12
设置的一门学科。 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经济、管理、系统工程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2 工业工程的目标:
目标: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生产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使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具有
特定质量水平的某种或几种产品,并且这种生产必须是在保证工人和最终用户的健康和安全 条件下进行。
2.使用秒表法测量得出的标准工时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观测时间
评比因数
宽放标准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1H0O 2012
Mayy 2012 • 10
观测时间采集方法:
1. 采取适当的方位,方式及态度进行观测(斜前方2m)事先在纪录表格上记录下要观 测的作业要素及其他必要事项。 2. 多次观测,减少偶然因素的发生。即当所测的数据稳定时纪录的数据。(10times) 3. 不允许随便修改记录的时间值。 4. 去除异常值。 5. 计算平均值,得出观测时间。
MAG H2O 2012
Mayy 2012 • 2
目录:
1.工业工程概述: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 1.2 工业工程的目标 1.3 工业工程的发展史
2.标准工时基本知识介绍:
2.1 标准工时的定义 2.2 测量标准工时的基本方法
3.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3.1 线平衡的定义和意义 3.2 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 3.3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3.4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原则
努力系数
A1 A2 B1 B2 C1 C2 D E1 E2 F1 F2
努力的评价
1.欠佳
13% 12% 10% 8% 5% 2% 0% -4% -18% -12% -17%
MAG1H3O 2012
Mayy 2012 • 13
良
C1
C2
平均
D
可
E1
E2
欠佳
F1
F2
熟练的评价
1.欠佳
对工作未能熟悉,不能得心应手 动作显得笨手笨脚 不具有工作的适应性 工作犹豫,没有信心 常常失败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 H7O 2012
Mayy 2012 • 7
2.2 测量标准工时的基本方法
1.秒表时间研究(秒表法) 定义:秒表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或电子计
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以及 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的数据,一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来 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6%
良
C1
3%
C2
0%
平均
D
-15%
可
E1
-10%
E2
-16%
欠佳
F1
-22% 评价表
F2
时间浪费多 对工作缺乏兴趣 工作显得迟缓懒散 有多余动作 工作地布置紊乱 使用不适当的工具 工作摸索
努力的评价
1.欠佳
2.可
勉强接受建议 工作时注意力不太集中 受到生活不正常的影响 工作比较摸索
3.平均 显得有些保守 虽接受建议但不实施 工作上有良好的安排 自己拟定工作计划 按良好的工作方法进行工作
I E Basic Technology 工业工程基本技术
--线平衡分析与瓶颈改善
Version: A Date: Dec 12, 2012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EPCOS (Zhuhai) Co., Ltd. A Member of TDK-EPC Corporation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1H1O 2012
Mayy 2012 • 11
时间测量记录表
爱普科斯电阻电容(珠海)有限公司
TDK (ZHUHAI) CO., LTD.
STD.Time Checking list/ 标准工时测定记录表
考核员 Inspector:
3.5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
3.6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步骤
3.7 生产线平衡案例分析
3.8 生产线平衡的其他约束
4.常见八大浪费介绍:
2021/3/5
A wider Training Center
MAG H3O 2012
Mayy 2012 • 3
1.工业工程概述:
1.1 工业工程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