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材料:
1.丙烯酸酯单体: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等。
2.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类化合物。
3.稳定剂:例如聚合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4.反应溶剂:例如甲苯、二甲基甲酰胺等。
步骤:
1.准备丙烯酸酯单体:在一个干燥的反应容器中,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
2.加入交联剂:在丙烯酸酯单体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
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可以根据胶粘剂的需求进行选择。
3.加入稳定剂:加入适量的聚合稳定剂和抗氧化剂,以提高胶粘剂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加热反应:将反应容器置于对应的加热设备中,加热反应温度一般在70-100°C之间,持续反应一定时间。
该反应称为聚合反应,通过引发剂将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进行共聚合反应。
5.反应结束:当胶粘剂的粘度适合需求时,停止反应。
常见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流变仪等设备进行测试。
6.除去溶剂:将反应溶剂(如甲苯)通过蒸馏等工艺除去,得到溶剂去除后的胶粘剂产品。
7.包装贮存:将胶粘剂产品进行包装和贮存,以便进一步使用,注意避免胶粘剂的过热、过冷等不利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根据需要引入其他功能性单体,如改善胶粘剂的附着性能、增加耐高温性能等。
同时,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保证实验室的通风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用机理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用机理丙烯酸酯胶粘剂是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从物理方面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通过表面黏附力和内聚力实现粘结。
在接触面上,胶粘剂的分子与被粘结物质的表面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物理吸附或化学键,从而产生黏附力。
这种黏附力足以使胶粘剂与被粘结物质紧密结合,形成粘结。
同时,胶粘剂内部的分子之间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内聚力,使胶粘剂自身保持一定的粘度和固体强度。
物理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胶粘剂和被粘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从化学方面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增强胶粘剂的粘结性能。
一般来说,丙烯酸酯胶粘剂是通过光敏引发剂或热敏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固化的。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丙烯酸酯胶粘剂中的双键会发生开环反应,形成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之间的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使得胶粘剂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从而增强了胶粘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化学反应的发生与引发剂的选择、固化条件(如光照或加热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为一种优秀的胶粘剂,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以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实现可靠的粘结。
其次,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长期保持粘结性能。
此外,丙烯酸酯胶粘剂还具有优异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能够在各种化学介质和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
最后,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过程可以通过控制固化剂的选择和条件来实现快速固化,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丙烯酸酯胶粘剂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丙烯酸酯胶粘剂对表面的要求较高,需要粘接表面干净、平整,并且无油污等污染物。
其次,丙烯酸酯胶粘剂在低温下的粘接性能较差,容易出现失效现象。
此外,丙烯酸酯胶粘剂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挥发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丙烯酸酯胶粘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胶粘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涉及物理和化学两个方面。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
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起着粘合的作用。
丙烯酸酯是一种具有高度粘附性和耐久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将两个不同材料牢固地黏合在一起。
丙烯酸酯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可以形成坚固的结构,并在接触面上形成丰富而密集的分子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扩散到被粘合的物体表面,并与其表面形成强力吸附。
丙烯酸酯还可以通过与材料表面上的官能团结合,形成化学键,增加粘合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丙烯酸酯还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涂散性,可以均匀地分布在被粘合物体的表面上,填充微小的孔隙和不规则表面,进一步提高粘合力。
总的来说,丙烯酸酯在胶粘剂中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强力吸附和化学键,将被粘合物体紧密粘合在一起,并提供持久性和耐久性。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二)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二)1.反应型丙烯酸醋系胶黏剂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也可称之为其次代胶黏剂(SGA)、室温快固胶黏剂或AB胶等,是以的自由基共聚合为基础的双组分胶黏剂。
与传统的胶黏剂相比,通常以、高分子弹性体和引发剂溶液为主剂,而以促进剂溶液为底剂。
用法时,将主剂和底剂分离涂在两个黏合面上,两个黏合面接触时,立刻发生聚合反应,粘接时光几分钟即可完成。
制备此类胶黏剂的技术关键在于:①在用法条件下,可产生大量的活性自由基来引发聚合反应。
这一引发体系,应是很好的氧化一还原体系,同时单体纯度应较高;②胶黏剂中引入高分子弹性体或增黏剂,应能使聚合反应或者接枝交联反应顺当举行;③适量增强多官能团的单体或预聚体,以保证胶接强度和内聚强度;④应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
典型配方(质量份)如下:组分A:42,18,15,6,ABS 树脂25,异丙苯8,0.1。
组分B:52.5,22.5,6, ABS树脂25,8。
该类胶黏剂可用于金属、塑料、珠宝首饰、玻璃及复合材料的粘接,并且粘接快速。
对于粘接材料举行普通的表面处理就可以达到较高的粘接强度,对于金属,甚至可以举行油面粘接。
2.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属于产量较少、价格较贵的一类,但因为其用法便利、应用范围广、瞬时固化粘接(粘接时光几秒钟)等,进展速度较快。
常用的商品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即501、502、504等胶,其主要成分为a-氰基丙烯酸酯,(可以是、、、等)。
因为氰基和酯基具有很强的吸电子性,所以在弱碱或水存在下,可迅速举行阴离子聚合而完成粘接过程。
a-氰基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有许多种,但目前普遍采纳的是将相应的氰乙酸酯与甲醛发生加成缩合反应,然后加热裂解这种缩合产物,即得a-氰基丙烯酸酯:生产流程(参见图6-12)及工艺步骤解释如下: (1)先将F101中126kg与F102中80kg按计量泵入反应釜D101中,搅拌并升温到70℃。
图6-12胶黏剂(502胶黏剂)合成工艺流程 (2)然后渐渐加入37%82kg与0.4kg的混合物,泵加速度以釜内温度稍低于回流温度为宜,在30~60min内加完。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合成方法
首先,原料准备。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主要原料包括丙烯酸酯单体和
聚酯酯化剂。
丙烯酸酯单体通常选择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乙基
丙烯酸甲酯等),聚酯酯化剂通常选择聚碳酸酯或聚异丁酸酯。
其次,酯化反应。
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酸酯单体和聚酯酯化剂,并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
通过加热反应釜进行酯化反应,将
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酯酯化产物。
然后,脱水反应。
在酯化反应过程中,水分是一个副产物,需要通过
脱水反应进一步去除。
通常采用加入干燥剂(如分子筛)的方法,吸附水分,使反应体系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提高酯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质量。
接下来,聚合反应。
酯化反应完成后,通过加入适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如过硫酸铵)和引发剂活化剂(如电子光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加热
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丙烯酸酯单体自由基聚合,形成聚合产物。
最后,产品精制。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等工艺,将聚合产物进行精
制处理,去除不溶性杂质和余留的催化剂等,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和原料配比,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稳定性与质量。
同时,在实际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胶粘剂进行相应的改性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要求。
总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聚合反应和产品精制等几个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和原
料配比,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丙烯酸酯类胶粘剂产品。
第六章_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2007-4-81本章主要内容§6.1 概述§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6.3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6.4快速固化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6.5厌氧型丙烯酸胶粘剂2007-4-82一.基本特性●该类胶粘剂是丙烯酸及其酯类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可通过设计共聚组分而得到柔性和刚性等不同的胶粘剂。
●特点:可室温固化 固化速度快 胶层强度高 具有优异的户外耐老化性 和较好的耐水性。
应用范围很广泛。
可以说所有金属、非金属都能被丙烯酸胶粘剂粘接。
●丙烯酸及其酯类胶粘剂近年来发展很快。
2007-4-83二.分类●按强度分 ●按剂型分 ①溶剂型 如MA的均聚或共聚物酮RX ②乳液型 如MA共聚物乳液③无溶剂型 如α-氰基丙烯酸酯胶、厌氧胶、结构胶等●按固化机理分 ①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②非反应性丙烯酸酯胶粘剂①结构胶粘剂②一般胶粘剂2007-4-84§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1 1.丙烯酸酯的直接酯化法CH2COOHCHROHCH2CCOORHH2OH硫酸、对甲苯磺酸、磺酸型阳离子树脂2.甲基丙烯酸酯的酯交换法CH2CCOOMeCH3ROHHCH2CCOORCH3CH3OH如CH2CCH3COCH2CCH3COCH3CH3OCH2CH2OOCH2CH2O2007-4-85§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2 3. 甲基 丙烯酸酯和环氧化合物的反应CH2CCH3COOHORCH2CCH3COOCH2CHOHR4. 甲基 丙烯酸碱金属盐和环氧氯丙烷的偶合反应CH2CCH3COOCH3NaOHCH2CCH3COONaCH3OHCH2CCH3COONaOCH2ClOCH2 OCH2CCH3CO2007-4-86§6.2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原料合成方法 3 5.三元调节合成法n1 ROH2 n RCOOH22CH2CCH3COOHCH2CCH3COOROCOCH2CCH3COOROCROn2n2H2O类似的产品还有 nCH2CCH3COCH2CH2OOCH2CCH3CO2007-4-87一.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的性能和特点1.基本性能●透明单组分低粘度胶 可在200-1000Pa·s范围内变动。
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粘接促进剂

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粘接促进剂
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是一种高效的粘合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珠宝、艺术品、手表、光学仪器等需要快速粘接和耐久性的场景。
然而,有时候为了提高粘合效率和粘合力,我们可能需要添加一些粘接促进剂。
粘接促进剂是一种能够提高粘合效率和粘合强度的化学物质。
对于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来说,常用的粘接促进剂包括:
1. 偶联剂:偶联剂能够同时与基材表面和胶粘剂产生良好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粘合力。
硅烷偶联剂是最常用的偶联剂之一,它可以与多种基材表面产生化学结合,从而提高粘合效果。
2. 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剂可以对基材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能、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等,从而提高粘合力。
常用的表面处理剂包括氧化剂、偶联剂、酸碱溶液等。
3. 引发剂:引发剂可以促进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的固化反应,从而提高粘合力。
常用的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有机硫化物等。
4. 增塑剂:增塑剂可以增加胶粘剂的流动性,使其更好地填充基材表面的凹槽和孔隙,从而提高粘合力。
常用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磷酸酯等。
选择合适的粘接促进剂需要根据具体的粘合需求和基材表面特性来决定。
丙烯酸酯类胶黏剂

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原料来源 广泛,易合成,耐久性好,低温性能好,透明性好,基
本上无毒和无环境污染,制造及贮运时无火灾危险,粘
接面广,粘接性能好等特点 而受到重视。
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为基料,
经化学反应制成的胶黏剂。
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
酯、氰基丙烯酸烯丙基酯、氰基戊二烯酸的单酯或
双酯、二乙烯基苯。 二、采用耐热粘附促进剂,改善胶和胶接材料之 间的界面状态。如;单元或多元羧酸、酸酐、酚类 化合物等。
三、适当地加入增塑剂
另外,在α—胶中引入马来酰亚胺,也可以提高耐
热性。
耐水性的改进
就聚合物本身来说,在α—胶中引入交联单体或
共聚单体 ,会改善其耐水性; 就界面来说,许多粘附促进剂(如:二酐、苯酐、 硅烷等)可以改善界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粘附 性,也同时改善了耐水性。
或丁二烯橡胶等)组成。
固化时由引发剂引发而产生聚合,单体与弹性体
之间不进行化学反应。因而其耐水性、耐溶剂性、耐 热性以及耐冲击性都较差。因此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广 泛应用。研究者们加入各种橡胶进行改性,改善了其
剥离强度,开发出了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简称为
SGA。
SGA从组成上讲与FGA基本相同,但是单体在聚合
1958年,Eastman 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
第一种α—胶—Eastman 910。由于α—胶有快速发
生胶接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它能胶接人体组织而引起
人们的广泛注意。
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
基、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α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1947年 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 公司首次 1947年,B. F. 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 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 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 直到1950年,Eastman Kodak在鉴定其单体 Kodak在鉴定其单体 直到1950年 1950 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 时,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 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 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 瞬间强力胶黏剂
4
1958年 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 1958年,Eastman 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 第一种α 910。由于α 第一种α—胶—Eastman 910。由于α—胶有快速发 生胶接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它能胶接人体组织而引起 生胶接作用的特点, 人们的广泛注意。 人们的广泛注意。
5
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 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 氰基丙烯酸酯 基、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 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 (502胶)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 502胶 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 90%以上 美国的Eastman 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 美国的Eastman 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 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 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 司(Loctite)后来居上。 Loctite)后来居上。
14
2.1 压敏胶的特点
(1)轻轻指压就能实现可靠的胶接; 轻轻指压就能实现可靠的胶接; (2)几乎对所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胶接力; 几乎对所有的材料都有一定的胶接力; (3)能够重复使用; 能够重复使用; (4)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使用安全; 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使用安全; (5)使用非常方便。 使用非常方便。
9
1.2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
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将氰乙酸酯与甲醛在 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将氰乙酸酯与甲醛在 氰乙酸酯 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缩合得到的低聚物裂解成 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缩合得到的低聚物裂解成 低聚物裂解 为单体,所得单体经精制后,加入各种辅助成 为单体,所得单体经精制后,加入各种辅助成 单体经精制后 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分就得到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8
(2)缺点: 缺点: ①抗冲击性能差,尤以胶接刚性材料时更为明显。 抗冲击性能差,尤以胶接刚性材料时更为明显。 ②耐热性差,未经改性的产品只能在70~80℃下使用。 耐热性差,未经改性的产品只能在70~80℃下使用。 70~80℃下使用 ③固化迅速,难用于大面积的胶接。若未加以增粘, 固化迅速,难用于大面积的胶接。若未加以增粘, 难用于充填性胶接。 难用于充填性胶接。 ④贮存期较短,一般为半年左右。 贮存期较短,一般为半年左右。 ⑤虽然对人体无毒,但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虽然对人体无毒,但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17
2.2 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组成
用于制备压敏胶的单体分为三类: 用于制备压敏胶的单体分为三类: (1)主单体: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 主单体: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 -2-乙基己酯等。 乙基己酯等。 酯基上的分子链越长,共聚物越柔软。 酯基上的分子链越长,共聚物越柔软。 上的分子链越长 越柔软 (2)共聚单体: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 共聚单体:乙酸乙烯酯、丙烯腈等。
20
6
1.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
(1)优点: 优点: ①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 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 ②快速固化,便于流水线生产; 快速固化,便于流水线生产; ③适应面广,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胶接强度; 适应面广,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胶接强度; ④电气绝缘性好,与酚醛塑料相当; 电气绝缘性好,与酚醛塑料相当;
15
缺点: 缺点: (1)胶接强度不高;不能用于结构性胶接; 胶接强度不高;不能用于结构性胶接; (2)耐热性、耐久性、耐溶剂性较差。 耐热性、耐久性、耐溶剂性较差。
16
压敏胶一般有橡胶型和合成树脂型两类, 压敏胶一般有橡胶型和合成树脂型两类,丙烯酸 橡胶型 型两类 酯压敏胶属于合成树脂型。 酯压敏胶属于合成树脂型。 丙烯酸酯类压敏胶黏剂是目前仅次于橡胶类, 丙烯酸酯类压敏胶黏剂是目前仅次于橡胶类, 用得最多的压敏胶粘剂,它是丙烯酸酯单体和其它 丙烯酸酯单体 用得最多的压敏胶粘剂,它是丙烯酸酯单体和其它 乙烯类单体的共聚物。 乙烯类单体的共聚物。 单体的共聚物
2
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 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 类型很多 第二代( α—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第二代(反应性)丙烯 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 第二代 反应性) 酸酯胶粘剂,丙烯酸酯厌氧胶,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酸酯胶粘剂,丙烯酸酯厌氧胶,丙烯酸酯类压敏胶, 厌氧胶 压敏胶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 乳液胶黏剂
10
n
n
CN
CH2O +
CH2(CN)COOR
碱性催化剂
CH2 C
n
+ nH2O
COOR
CN CH2 C
n
加热裂解
n
CN CH2 C COOR剂的组成
氰基丙烯酸酯(甲酯或乙酯) (1)单体: α—氰基丙烯酸酯(甲酯或乙酯) 单体: (2)增稠剂:单体的黏度很低,使用时易流淌,不 增稠剂:单体的黏度很低,使用时易流淌, 黏度很低 适用于多孔性材料及间隙较大的充填性胶接, 多孔性材料及间隙较大的充填性胶接 适用于多孔性材料及间隙较大的充填性胶接,因此需要 加以增稠。常用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 加以增稠。常用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 氰基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 氰基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
7
⑤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 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 ⑥耐药品性、耐候性、耐寒性良好。 耐药品性、耐候性、耐寒性良好。 ⑦固化后胶层无色透明无色、外观平整。特别适合 固化后胶层无色透明无色、外观平整。 于工艺美术品、贵金属、装饰品、精密仪器、 于工艺美术品、贵金属、装饰品、精密仪器、光学 仪器的胶接。 仪器的胶接。
12
(3)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提高胶层的冲击 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 强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 强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等。 (4)稳定剂:阻止单体发生聚合。二氧化硫、对苯二 稳定剂:阻止单体发生聚合。二氧化硫、 酚。
13
2.
丙烯酸酯压敏胶黏剂
压敏胶黏剂(PSA) 压敏胶黏剂(PSA) :施于被黏物即产生一 层持久性黏膜的胶黏剂,简称压敏胶。压敏 持久性黏膜的胶黏剂,简称压敏胶。 黏膜的胶黏剂 胶可以长期不固化而保持其永黏性。 胶可以长期不固化而保持其永黏性。
第二节 丙烯酸酯胶粘剂
1
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色泽清 浅,耐水、耐环境侵蚀、抗变色性好,性能易于调节等 耐水、耐环境侵蚀、抗变色性好, 特点而受到重视。 特点而受到重视。 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为基料, 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为基料, 丙烯酸酯为基料 经化学反应制成的胶黏剂。 经化学反应制成的胶黏剂。
18
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 (3)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马 来酸酐等。 来酸酐等。 这些单体的不同组合,所制成的压敏胶Tg高 这些单体的不同组合,所制成的压敏胶T 低不同,性能各异。 低不同,性能各异。
19
思考题
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1. 热固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2. 分析影响酚醛树脂质量的因素。 分析影响酚醛树脂质量的因素。 影响酚醛树脂质量的因素 3. 影响PVAc乳液质量的因素。 影响PVAc乳液质量的因素。 PVAc乳液质量的因素 4.PVAc胶的改性产品有哪几类? 4.PVAc胶的改性产品有哪几类? 胶的改性产品有哪几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