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

合集下载

2006年高考试题——理综(福建卷)

2006年高考试题——理综(福建卷)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a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愈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分泌激素。

这些细胞位于A.大脑皮层B. 垂体C. 下丘脑D. 脊髓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 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 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

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 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在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 连接酶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A.分子晶体B.原子晶体C.离子晶体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8.用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B.标准状况下,11.2L 3SO 所含的分子数为0.5A N4CH 所含的电子数为1A ND.46g 2NO 和24N O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A N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连,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2:3B. 3:2:1C.6:3:1D. 6:3:210. 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充分反映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A. BaCl2 NaOH NaHCO3B. Na2CO3 MgCl2 H2SO4C. AlCl3 NH3·H2O NaOHD. Ba(OH)2CaCl2Na2SO411.在0.1mol·L-1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mol·L-1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和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L-1·L-1·L-1·L-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高考数学】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高考数学】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2006年福建卷)251()x x -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_10_(用数字作答)。

2.(2006年广东卷)在112⎪⎭⎫ ⎝⎛-x 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 3.85112)2()2(1121111111111111=⇒=-⇒-=-=-----+r r x C xx C T r r r r r r r 所以5x 的系数为1320)2()2(3113111111-=-=---C C r r4.(2006年陕西卷)12(3x展开式中1x -的常数项为_594_(用数字作答)。

5.某校从8名教师中选派4名教师同时去4个边远地区支教(每地1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则不同的选派方案共有__600_种(用数字作答)。

6.( 2006年重庆卷)若(x 3 )x 1n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64,则展开式的常数项为( A)(A)-540 (B)(c)162 (D)5407.( 2006年重庆卷)将5名实习教师分配到高一年级的3个班实习,每班至少1名,最多2名,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B )(A )30种 (B )90种(C )180种 (D )270种8. (2006年上海春卷)电视台连续播放6个广告,其中含4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公益广告,要求首尾必须播放公益广告,则共有 48 种不同的播放方式(结果用数值表示).9.(2006年全国卷II )在(x 4+1x)10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45 (用数字作答) 10.(2006年天津卷)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的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A )A .10种B .20种C .36种D .52种11.(2006年天津卷)7)12(x 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是____280 (用数学作答).12. (2006年湖北卷)在2431⎪⎪⎭⎫ ⎝⎛+x x 的展开式中,x 的幂的指数是整数的项共有 (C ) A.3项 B.4项 C.5项 D.6项12.解选 C 。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页眉内容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2006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福建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0ad bc -= (B )0ac bd -= (C )0ac bd += (D )0ad bc +=(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A )40 (B )42 (C )43 (D )45(3)已知3(,),sin ,25παπα∈=则tan()4πα+等于 (A )17 (B )7 (C )17- (D )7- (4)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 (A )[1,4)- (B )(2,3) (C )(2,3] (D )(1,4)-(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A ) (B )3 (C )3(D )3 (6)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A )27 (B )38 (C )37 (D )928(7)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 (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8)函数2log (1)1x y x x =>-的反函数是 (A )2(0)21x x y x =>- (B )2(0)21xx y x =<- (C )21(0)2x x y x -=> (D )21(0)2x x y x -=< (9)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A )23 (B )32(C )2 (D )3 (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1,2) (C )[2,)+∞ (D )(2,)+∞(11)已知1,3,.0,OA OB OAOB ===点C 在AOC ∠30o =。

2006年高考数学各章知识详解(1)

2006年高考数学各章知识详解(1)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1.(2006年福建卷)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C) (A )[1,4)- (B )(2,3) (C )(2,3] (D )(1,4)-【答案】 C【分析】:()()(),13,,2,4,A B =-∞-+∞=则[]()(]()1,32,42,3U C A B =-=【高考考点】绝对值不等式、集合的交集与补集运算 【易错点】:有关集合运算中的区间端点的取舍,常常出现失误【备考提示】 在这类运算中采用集合的区间表示或数轴表示,易于避免失误2.(2006年安徽卷)设集合{}22,A x x x R =-≤∈,{}2|,12B y y x x ==--≤≤,则()R C A B 等于( )A .RB .{},0x x R x ∈≠ C .{}0 D .∅ 【答案】 B【分析】:A ={x |0≤x ≤4},B ={y |-4≤y ≤0},则A ∩B ={0},故ðU (A ∩B )={x |x ∈R ,x ≠0},而选(B).【高考考点】集合的运算:交集、补集 【备考提示】: 对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等运算要熟练.3.(2006年陕西卷)已知集合{}|110,P x N x =∈≤≤集合{}2|60,Q x R x x =∈+-=则P Q 等于(B )(A ){}1,2,3 (B ){}2,3 (C ){}1,2 (D ){}2【答案】:B 【分析】: Q={ x ∈R|-3≤x ≤2},所以P ∩Q 等于{1,2} 【高考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性质 【易错点】:忽视集合P 的取值范围 【备考提示】正确和熟练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以及不等式的解法,在复习中注意和三角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的结合使用4.( 2006年重庆卷)已知集合U ={1,2,3,4,5,6,7}, A ={2,4,5,7},B ={3,4,5},则(u A )∪(u B )=( D)(A){1,6} (B){4,5}(C){1,2,3,4,5,7} (D){1,2,3,6,7} 【答案】:D 【分析】:用文恩图或直接计算:{1,3,6}A =U ð,{1,2,6,7}B =U ð,所以()(){1,2,3,6,7}A B =U U 痧,故选D ; 【高考考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006年福建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真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06年福建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真题+参考答案+详细解析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0ad bc -=B .0ac bd -=C .0ac bd +=D .0ad bc +=2.(5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则456a a a ++等于( ) A .40B .42C .43D .453.(5分)已知(,)2παπ∈,3sin 5α=,则tan()4πα+等于( )A .17B .7C .17-D .7-4.(5分)已知全集U R =,且{||1|2}A x x =->,2{|680}B x x x =-+<,则()U A B 等于( )A .(2,3)B .[2,3]C .(2,3]D .(2,3]-5.(5分)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CD 6.(5分)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 A .27B .38C .37D .9287.(5分)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 8.(5分)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2(0)21xx y x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D .21(0)2x x y x -=<9.(5分)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23B .32C .2D .310.(5分)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1,2)C .[2,)+∞D .(2,)+∞11.(5分)||1OA =,||3OB =,0OA OB ⋅=,点C 在AOB ∠内,且30AOC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 A .13B .3C .33D .312.(5分)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 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二项式251()x x-的展开式中,含4x 的项的系数是 .14.(4分)已知直线10x y --=与抛物线2y ax =相切,则a = .15.(4分)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 .16.(4分)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0,0)A ,(3,0)B ,(2,2)C ,则点M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函数22=++,x Rf x x x x x()sin cos2cos∈.(Ⅰ)求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y x x Rf x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2()18.(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2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19.(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3138(0120)12800080y x x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20.(12分)已知椭圆2212xy+=的左焦点为F,O为坐标原点.(Ⅰ)求过点O、F,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相切的圆的方程;(Ⅱ)设过点F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交于点G,求点G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1.(12分)已知函数2()8f x x x =-+,()6g x lnx m =+. (Ⅰ)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 ;(Ⅱ)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1()n n a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 A .0ad bc -=B .0ac bd -=C .0ac bd +=D .0ad bc +=【解析】a ,b ,c R ∈,复数()()()()a bi c di ac bd ad bc i ++=-++为实数,0ad bc ∴+=,故选D . 【点评】本题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2.(5分)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则456a a a ++等于( ) A .40B .42C .43D .45【解析】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a =,2313a a +=,得3d =,514a =,4565342a a a a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属基础题.3.(5分)已知(,)2παπ∈,3sin 5α=,则tan()4πα+等于( )A .17B .7C .17-D .7-【解析】已知3(,),sin 25παπα∈=,则3tan 4α=-,∴1tan 1tan()41tan 7πααα++==-,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属基础题.4.(5分)已知全集U R =,且{||1|2}A x x =->,2{|680}B x x x =-+<,则()U A B 等于( )A .(2,3)B .[2,3]C .(2,3]D .(2,3]-【解析】{|3A x x =>或1}x <-,{|13}U C A x x =-,{|24}B x x =<<,()(2,3]U C A B ∴=,故选: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属于以不等式为依托,求集合的交集、补集的基础题,也是高考常会考的题型.5.(5分)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 .BC .3D【解析】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则外接球的半径2R =,正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4,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正方体问题,是基础题.6.(5分)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 ) A .27B .38C .37D .928【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试验的总事件是从8个球中取3个球有38C 种取法,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包括摸到2个黑球,或摸到3个黑球有213353C C C +种不同的取法,∴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2133533827C C C P C +==,故选:A . 【点评】本题也可以从对立事件角度来考虑,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对立事件是从中摸出3个球,摸到的都是白球或摸到的有一个黑球,试验的总事件是从8个球中取3个球有38C 种取法,摸到的都是白球有3510C =种方法,摸到的有一个黑球有1235C C 种方法,代入公式得到结果. 7.(5分)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m α⊥,m n ⊥,则//n α B .若//m α,//n α,则//m n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解析】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真命题是“若m α⊂,//n α,则//m n ”.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基础题. 8.(5分)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2(0)21xx y x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D .21(0)2x x y x -=<【解析】对于1x >,函数221log log (1)011x y x x ==+>--,由函数2log (1)1xy x x =>-解得1211yx =--,1212121y yy x =+=--,∴原函数的反函数是2(0)21x x y x =>-,故选:A . 【点评】本题的解决体现了整体换元的思想,这样可以使复杂的解析式变得易懂,本题的难点在通过原函数的值域确定反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式时注意准确应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9.(5分)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23B .32C .2D .3【解析】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x ω的取值范围是[,]34ωπωπ-,∴32ωππ--或342ωππ,ω∴的最小值等于32,故选:B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函数的最值和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属基础题.10.(5分)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1,2]B .(1,2)C .[2,)+∞D .(2,)+∞【解析】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则该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等于渐近线的斜率b a ,∴3ba,离心率2222224c a b e a a+==, 2e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11.(5分)||1OA =,||3OB =,0OA OB ⋅=,点C 在AOB ∠内,且30AOC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 A .13B .3CD【解析】法一:如图所示:OC OM ON=+,设||ON x =,则||3OM x =.3333||||OA OB OC x x xOA xOB OA OB =⋅+⋅=+,∴3mn =.法二: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1,0)OA =,(0,OB =,∴OC mOA nOB =+()m =,tan30∴︒==,∴3mn=.故选:B . 【点评】对一个向量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分解,关键是要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找出向量在基底两个向量方向上的分量,再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得到分解结果.12.(5分)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 ③在ABC ∆中,||||||||||||AC CB AB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3【解析】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A x y ,22(),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AB x x y y =-+-.对于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设C 点坐标为00(,)x y ,0x 在1x 、2x 之间,0y 在1y 、2y 之间, 则010*********||||||||||||||||||||||||AC CB x x y y x x y y x x y y AB +=-+-+-+-=-+-=.成立故正确. 对于②在ABC ∆中,若90C ∠=︒,则222||||||||||||AC CB AB +=;是几何距离而非题目定义的距离,明显不成立,对于③在ABC ∆中,01012020||||||||||||||||AC CB x x y y x x y y +=-+-+-+-012001202121|()()||()()|||||||||x x x x y y y y x x y y AB -+-+-+-=-+-=.③不正确.∴命题①成立,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新定义的问题,对于此类型的题目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的定义再求解,切记不可脱离题目要求.属于中档题目.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二项式251()x x-的展开式中,含4x 的项的系数是 10 .【解析】根据所给的二项式写出展开式的通项,251031551()()(1)r r r r r r r T C x C x x --+=-=-,要求4x 的项的系数,1034r ∴-=,2r ∴=,4x ∴的项的系数是225(1)10C -=,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写出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在这种题目中通项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14.(4分)已知直线10x y --=与抛物线2y ax =相切,则a =14.【解析】设切点00(),P x y ,2y ax =,2y ax ∴'=,则有:0010x y --=(切点在切线上)①;200y ax =(切点在曲线上)②021ax =(切点横坐标的导函数值为切线斜率)③;由①②③解得:14a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5.(4分)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49. 【解析】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积可能为0ξ=,1,2,4,11111133333311663(0)4C C C C C C P C C ξ++===,112211661(1)9C C P C C ξ===,1111211211661(2)9C C C C P C C ξ+===, 111111661(4)36C C P C C ξ===,∴124499369E ξ=++=.故答案为:49. 【点评】数字问题是概率中经常出现的题目,一般可以列举出要求的事件,古典概型要求能够列举出所有事件和发生事件的个数,而不能列举的可以借助于排列数和组合数来表示.16.(4分)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已知(0,0)A ,(3,0)B ,(2,2)C ,则点M 的坐标是 52(,)33.【解析】如图,连接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又连接△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因为这一系列三角形重心相同,趋向于一个点M ,则点M 是ABC ∆的重心, 已知(0,0)A ,(3,0)B ,(2,2)C ,52(,)33M ∴=.【点评】点M 是ABC ∆的重心,应用中点坐标公式及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函数22()sin 3cos 2cos f x x x x x =++,x R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Ⅱ)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 2()y 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解析】(Ⅰ)1cos233133()2(1cos2)2cos2sin(2)22262x f x x x x x x π-=++=++=++. ()f x ∴的最小正周期22T ππ==.由题意得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即,36k x k k Z ππππ-+∈.()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 (Ⅱ)先把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sin(2)6y x 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3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3sin(2)62y x π=++的图象.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基本知识,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18.(12分)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2AB AD == (Ⅰ)求证:AO ⊥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解析】()I 证明:连接OC ,BO DO =,AB AD =,AO BD ∴⊥.BO DO =,BC CD =,CO BD ∴⊥. 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1,3AO CO ==.而2AC =,222AO CO AC ∴+=,90AOC ∴∠=︒,即AO OC ⊥. BD OC O =,AO ∴⊥平面BCD .()II 解:以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B ,(1,0,0)D -,(0,3,0)C ,(0,0,1)A ,13(,,0)22E ,(1,0,1)BA =-,(1,3,0)CD =--.∴.2cos ,4||||BA CD BA CD BA CD <>==,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2arccos4. ()III 解: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1)0.(,,)(03,1)0n AD x y z n AC x y z ⎧=⋅--=⎪⎨=⋅-=⎪⎩,∴030.x z y z +=⎧⎪⎨-=⎪⎩ 令1y =,得(3,1,3)n =-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又13(,,0)22EC =-,∴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321||77EC n h n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19.(12分)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3138(0120)12800080y x x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Ⅰ)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Ⅱ)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解析】()I 当40x =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2.540=小时, 要耗油313(40408) 2.517.512800080⨯-⨯+⨯=(升).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II 当速度为x 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x小时,设耗油量为()h x 升, 依题意得3213100180015()(8)(0120)1280008012804h x x x x x x x =-+⋅=+-<,332280080()(0120)640640x x h x x x x -'=-=<.令()0h x '=,得80x =.当(0,80)x ∈时,()0h x '<,()h x 是减函数; 当(80,120)x ∈时,()0h x '>,()h x 是增函数.∴当80x =时,()h x 取到极小值(80)11.25h =.因为()h x 在(0,120]上只有一个极值,所以它是最小值.答:当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11.25升.【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2分)已知椭圆2212x y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Ⅰ)求过点O 、F ,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 相切的圆的方程;(Ⅱ)设过点F 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G ,求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析】2()2I a =,21b =,1c ∴=,(1,0)F -,:2l x =-.圆过点O 、F ,∴圆心M 在直线12x =-上.设1(,)2M t -,则圆半径13|()(2)|22r =---=. 由||OM r =2213()22t -+=,解得2t =±∴所求圆的方程为2219()(2)24x y ++±=.()II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0)y k x k =+≠,代入2212x y +=,整理得2222(12)4220k x k x k +++-=.直线AB 过椭圆的左焦点F ,∴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记11(),A x y ,22(),B x y ,AB 中点00(),N x y ,则2122421k x x k +=-+,202221k x k =-+,002(1)21ky k x k =+=+,AB ∴的垂直平分线NG 的方程为001()y y x x k-=--.令0y =,得222002222211212121242G k k k x x ky k k k k =+=-+=-=-+++++. 0k ≠,∴102G x -<<,∴点G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1(,0)2-.【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圆、椭圆和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考查运算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通常是先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去x (或)y ,得到y (或)x 的方程.我们在研究圆锥曲线时,经常涉及到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交点问题、弦长问题、弦中点(中点弦)等问题,常用的方法:联立方程组,借助于判别式,数形结合法等. 21.(12分)已知函数2()8f x x x =-+,()6g x lnx m =+. (Ⅰ)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 ;(Ⅱ)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22()()8(4)16I f x x x x =-+=--+. 当14t +<,即3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增,22()(1)(1)8(1)67h t f t t t t t =+=-+++=-++; 当41t t +,即34t 时,()(4)16h t f ==;当4t >时,()f x 在[,1]t t +上单调递减,2()()8h t f t t t ==-+.综上,2267,3()16,348,4t t t h t t t t t ⎧-++<⎪=⎨⎪-+>⎩.()II 函数()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即函数()()()m x g x f x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2()86m x x x lnx m =-++,∴262862(1)(3)()28(0)x x x x m x x x x x x-+--'=-+==>,当(0,1)x ∈时,()0m x '>,()m x 是增函数; 当(1,3)x ∈时,()0m x '<,()m x 是减函数; 当(3,)x ∈+∞时,()0m x '>,()m x 是增函数; 当1x =,或3x =时,()0m x '=.()m x m ∴=极大值(1)7m =-,()m x m =极小值(3)6315m ln =+-. 当x 充分接近0时,()0m x <,当x 充分大时,()0m x >.∴要使()m x 的图象与x 轴正半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必须且只须()70()63150m x m m x m ln =->⎧⎨=+-<⎩极大值极小值,即71563m ln <<-.∴存在实数m ,使得函数()y f x =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m 的取值范围为(7,1563)ln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导数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考查运算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与整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4分)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1()n n a a n N +=+∈.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满足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证明:数列{}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解析】(Ⅰ)*121()n n a a n N +=+∈,112(1)n n a a +∴+=+,{1}n a ∴+是以112a +=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2n n a ∴+=.即*21()n n a n N =-∈.(Ⅱ)证明:12111*444(1)()n n b b b b n a n N ---⋯=+∈,∴12()42n n b b b n nb ++⋯+-=.122[()]n n b b b n nb ∴++⋯+-=,①12112[()(1)](1)n n n b b b b n n b ++++⋯++-+=+.②②-①,得112(1)(1)n n n b n b nb ++-=+-, 即1(1)20n n n b nb +--+=,③ 21(1)20n n nb n b ++-++=.④④-③,得2120n n n nb nb nb ++-+=,即2120n n n b b b ++-+=,*211()n n n n b b b b n N +++∴-=-∈,{}n b ∴是等差数列. (Ⅲ)证明:112121112122(2)2k k k k k k a a ++--==<--,1k =,2,...,n ,∴122312n n a a a na a a +++⋯+<.111211111111.2122(21)23222232k k k k kk kk a a +++-==-=----⋅+-,1k =,2,⋯,n , ∴1222311111111()(1)2322223223n n n n a a a n n n a a a +++⋯+-++⋯+=-->-, ∴*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数列、不等式等基本知识,考查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综合解题能力.。

【高考数学】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高考数学】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2006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1.(2006年福建卷)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 以数2。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__49__。

2. ( 2006年重庆卷)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地区100名年龄为17.5岁-18岁的男生体重(kg) ,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根据上图可得这100名学生中体重在〔56.5,64.5〕的学生人数是 ( C) (A)20 (B)30 (C)40 (D )50 3.(2006年全国卷II )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4.(2006()()1,2,3,4,1,2,3,4P k ak b k ξ==+=,又ξ的数学期望3E ξ=,则a b +=__110_____; 5.(2006年江苏卷)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 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A )1 (B )2 (C )3 (D )4解: 由平均数公式为10,得()11011910,5x y ++++⨯=则20x y +=;又由于方差为2,则()()()()()22222110101010111091025x y ⎡⎤-+-+-+-+-⨯=⎣⎦得22208 2=192x y xy +=,所以有4x y -===,故选(D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与方差的定义等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6.(2006年江西卷)某商场举行抽奖促销活动,抽奖规则是:从装有9个白球,1个红球的箱子中每次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摸出一个红球可获得奖金10元;摸出2个红球可获得奖金50元,现有甲,乙两位顾客,规定:甲摸一次,乙摸两次,令ξ表示甲,乙摸球后获得的奖金总额。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6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福建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两条直线2y ax =-和(2)1y a x =++互相垂直,则a 等于(A )2 (B )1 (C )0 (D )1-(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A )40 (B )42 (C )43 (D )45(3)"tan 1"α=是""4πα=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而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3(,),sin ,25παπα∈=则tan()4πα+等于(A )17 (B )7 (C )17- (D )7-(5)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I 等于(A )[1,4)- (B )(2,3) (C )(2,3] (D )(1,4)-(6)函数(1)1xy x x =≠-+的反函数是 (A )(1)1x y x x =≠+方 (B )(1)1xy x x =≠-(C )1(0)x y x x -=≠ (D )1(0)xy x x-=≠(7)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A ) (B (C (D(9)已知向量a r 与b r 的夹角为120o,3,a a b =+=r r r 则b r 等于(A )5 (B )4 (C )3 (D )1 (10)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11)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1,2) (C )[2,)+∞ (D )(2,)+∞(12)已知()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时,()lg .f x x =设63(),(),52a fb f ==5(),2c f =则(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c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12--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2006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试题12--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

第十二章概率与统计1.(2006年福建卷)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__49__。

2..(.2006年重庆卷)为了了解某地区高三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地区100名年龄为17.5岁-18岁的男生体重(kg).,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根据上图可得这100名学生中体重在〔56.5,64.5〕的学生人数是..(.C) (A)20..............................(B)30 (C)40.............................(D)503.(2006年全国卷II)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4.(2006年四川卷)()()1,2,3,4,1,2,3,4P k ak b k ξ==+=,又ξ的数学期望3E ξ=,则a b +=__10_____; 5.(2006年江苏卷)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 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A)1 (B)2 (C)3 (D)4解:.由平均数公式为10,得()11011910,5x y ++++⨯=则20x y +=;又由于方差为2,则()()()()()22222110101010111091025x y ⎡⎤-+-+-+-+-⨯=⎣⎦得22208 2=192x y xy +=,所以有4x y -===,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与方差的定义等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 6.(2006年江西卷)某商场举行抽奖促销活动,抽奖规则是:从装有9个白球,1个红球的箱子中每次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摸出一个红球可获得奖金10元;摸出2个红球可获得奖金50元,现有甲,乙两位顾客,规定:甲摸一次,乙摸两次,令ξ表示甲,乙摸球后获得的奖金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高考数学福建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a b c R ∈则复数()()a bi c di ++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A )0ad bc -= (B )0ac bd -= (C )0ac bd += (D )0ad bc +=(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232,13,a a a =+=则456a a a ++等于(A )40 (B )42 (C )43 (D )45(3)已知3(,),sin ,25παπα∈=则tan()4πα+等于(A )17 (B )7 (C )17- (D )7-(4)已知全集,U R =且{}{}2|12,|680,A x x B x x x =->=-+<则()U C A B 等于(A )[1,4)- (B )(2,3) (C )(2,3] (D )(1,4)-(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A ) (B (C )3 (D (6)在一个口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3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从中摸出3个球,至少摸到2个黑球的概率等于(A )27 (B )38 (C )37 (D )928(7)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m m n α⊥⊥则n α∥ (B )若m αα∥,n ∥,则m ∥n(C )若,m n αα⊂∥,则m ∥n (D )若m 、n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m ∥n(8)函数2log (1)1xy x x =>-的反函数是(A )2(0)21x xy x =>- (B )2(0)21xx y x =<-(C )21(0)2x x y x -=> (D )21(0)2x x y x -=< (9)已知函数()2sin (0)f x x ωω=>在区间,34ππ⎡⎤-⎢⎥⎣⎦上的最小值是2-,则ω的最小值等于(A )23 (B )32(C )2 (D )3(10)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为F ,若过点F 且倾斜角为60o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此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1,2) (C )[2,)+∞ (D )(2,)+∞(11)已知1,3,.0,OA OB OAOB===点C 在AOC ∠30o=。

设(,)OC mOA nOB m n R =+∈,则mn等于 (A )13(B )3(C(D(12)对于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两点1122(,),(,)Ax y B x y ,定义它们之间的一种“距离”: 2121.x x y y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①若点C 在线段AB 上,则;AC CB AB += ②在ABC ∆中,若90,oC ∠=则222;ACCB AB +=③在ABC ∆中,.AC CB AB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A )0 (B )1 (C )2 (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251()x x-展开式中4x 的系数是_____(用数字作答)。

(14)已知直线10x y --=与抛物线2y ax =相切,则______.a =(15)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6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 以数2。

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_____。

(16)如图,连结ABC ∆的各边中点得到一个新的111,A B C ∆结111A B C ∆的各边中点得到222A B C ∆,如此无限继续下 去,得到一系列三角形:ABC ∆,111A B C ∆,222A B C ∆, 这一系列三角形趋向于一个点M 。

已知(0,0),(3,0),A B(2,2),C 则点M 的坐标是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22()sin cos 2cos ,.f x x x x x x R =+∈(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II )函数()f x 的图象可以由函数sin 2()y x x R =∈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2,CA CB CD BD AB AD ======(I )求证:AO ⊥平面BCD ; (II )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19)(本小题满分12分) 统计表明,某种型号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每小时的耗油量y (升)关于行驶速度x (千米/小时)的函数解析式可以表示为:3138(0120).12800080y x x x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

(I )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要耗油多少升? (II )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12x y +=的左焦点为F ,O 为坐标原点。

(I )求过点O 、F ,并且与椭圆的左准线l 相切的圆的方程;(II )设过点F 且不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交椭圆于A 、B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G ,求点G(21)(本小题满分12分)B E已知函数2()8,()6ln .f x x x g x x m =-+=+ (I )求()f x 在区间[],1t t +上的最大值();h t(II )是否存在实数,m 使得()y f x =的图象与()y g x =的图象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若存在,求出m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1().n n a a a n N +==+∈(I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II )证明:*122311...().232n n a a a n nn N a a a +-<+++<∈2006年高考(福建卷)数学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D (2)B (3)A (4)C (5)D (6)A (7)C (8)A (9)B (10)C (11)B (12)B 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3)10 (14)14 (15)49 (16)52(,)3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基本知识,以及推理和运算能力。

满分12分。

解:(I)1cos 2()2(1cos 2)2x f x x x -=+++132cos 22223sin(2).62x x x π=++=++()f x ∴的最小正周期2.2T ππ==由题意得222,,262k x k k Z πππππ-≤+≤+∈即 ,.36k x k k Z ππππ-≤≤+∈()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36k k k Z ππππ⎡⎤-+∈⎢⎥⎣⎦(II )方法一:先把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12π个单位长度,得到sin(2)6y x π=+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3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3sin(2)62y x π=++的图象。

方法二:把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的点按向量3(,)122a π=-平移,就得到3sin(2)62y x π=++的图象。

(18)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以及点到平面的距离基本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满分12分。

方法一: (I )证明:连结OC ,,.BO DO AB AD AO BD ==∴⊥ ,,.BO DO BC CD CO BD ==∴⊥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1,AO CO == 而2,AC =222,AO CO AC ∴+=90,o AOC ∴∠=即.AO OC ⊥,BD OC O =AO ∴⊥平面BCD(II )解:取AC 的中点M ,连结OM 、ME 、OE ,由E 为BC 的中点知ME ∥AB,OE ∥DC∴直线OE 与EM 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的角 在OME ∆中,11,1,222EM AB OE DC ====OM 是直角AOC ∆斜边AC 上的中线,11,2OM AC ∴==cos 4OEM ∴∠=ABMDEOC∴异面直线AB 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4(III )解:设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为.h,11....33E ACD A CDE ACD CDE V V h S AO S --∆∆=∴=在ACD ∆中,2,CA CD AD ===12ACD S ∆∴==而211,22CDE AO S ∆===1.7CDE ACDAO S h S ∆∆⨯∴===∴点E 到平面ACD方法二:(I )同方法一。

(II )解:以O 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1,0,0),B D -1(0,0,1),((1,0,1),(1,2C A E BA CD =-=-.2cos ,BA CD BA CD BA CD∴<>==∴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4(III )解: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1)0,.(,,1)0,n AD x y z n AC x y z⎧=--=⎪⎨=-=⎪⎩0,0.x z z +=⎧⎪∴-=y令1,y =得(3,1,n =-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

又1(,22EC =-∴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377EC n h n===(19)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满分12分。

解:(I )当40x =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2.540=小时, 要耗没313(40408) 2.517.512800080⨯-⨯+⨯=(升)。

答:当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17.5升。

(II )当速度为x 千米/小时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00x小时,设耗油量为()h x 升,依题意得3213100180015()(8).(0120),1280008012804h x x x x x x x =-+=+-<≤332280080'()(0120).640640x x h x x x x -=-=<≤令'()0,h x =得80.x =当(0,80)x ∈时,'()0,()h x h x <是减函数; 当(80,120)x ∈时,'()0,()h x h x >是增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