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填空和名词解释) doc

中国文学批评史考试重点内容一、填空题。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孔子关于诗三百的论述:思无邪。
3、庄子对音乐的论述:天籁、地籁、人籁。
4、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5、李渔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6、最早提出“文人相轻”:曹丕《典论》。
7、黄庭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8、“滋味说”:钟嵘《诗品》。
9、“诗有别才”:严羽《沧浪诗话》。
10、六才子书:《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传》、《西厢记》。
11、唐•诗学理论:陈子昂“兴寄”说。
12、第一篇评论词的文章:李清照《词论》。
二、名词解释。
1、孔子——兴观群怨语出《论语》。
兴,指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和陶冶的作用。
观,指诗能够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中得失。
群,指诗能够帮助人们统一思想,加强团结,交流感情。
怨,指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体现,强调了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孟子——①知人论世语出《孟子》。
指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这一学说对后世文学批评影响重大,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被称为“中国文艺社会学批评的真正始祖”。
②知言养气语出《孟子》。
“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文辞体现他的内在品格。
“养气”是指人要修养自己的内在品德,培养高尚情操。
“知言养气”强调了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辨别各种言辞的实质,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它对后世曹丕的“文气说”、韩愈的“气盛言宜说”的形成都有影响。
③以意逆志语出《孟子》。
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
所谓“以意逆志”,是指读者不要望文生义、机械理解作品,而应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汉语史纲要期末复习填空和名词解释题

一、填空1.明代,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2.顾炎武的十部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上古韵部系统,奠定了我国古音研究的基础。
顾炎武最大的功绩是创立了“离析《唐韵》的方法。
3.孔广森提出“阴阳对转”的理论。
入声消失在《中原音韵》里,宋末元初时期消失。
4.《广韵》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共206韵,按四声分卷,全书分五卷,平声分上下二卷,上去入各一卷。
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6韵,入声34韵。
5.《中原音韵》音系元代的周德清,韵部19部。
6.填空:研究《广韵》并且创立反切系联法的是陈礼。
7.前缀“老”产生于六朝时期,在《世说新语》中,首先出现在亲属称谓词之前。
8.后缀“们”产生于宋代,产生于近代汉语中。
9.先秦,第数和基数仍然没有区分,在汉代产生,“第+数词+名词”格式的出现,标志着序数词“第”序数词缀的确定。
10.上古没有动量词,动量词产生于汉代。
11.在上古,人称代词只有第一和第二人称,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
上古,第一人称代词有“我”、“余(予)”、“朕”、“吾”、“台”、“印”六个。
上古,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乃”、“尔”、“而”、“戎”、“若”六个。
在汉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之前,魏晋南北朝已出现第三人称代词“渠”和“伊”。
在唐代,第三人称代词“他”产生。
王力认为,在上古,动词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爰”、“曰”、“言”、“聿”、“有”、“其”、“于”、“薄”等。
又有类似词尾的前加成分,如“思”和“止”。
12.动态助词“了”从表“终了”、“了结”义的动词虚化而来。
“动词+了+宾语”格式是“了”虚化为助词的标志。
13.形容词似乎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其”、“有”等。
14.在宋代的话本及口语文献中,有个别的地方用“的”字。
元代开始,“的”代替了“底”和“地”。
15.西汉,系词“是”产生。
16.判定“之”的用法:①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
材分的名词解释填空

1.辐射的发射: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产生电磁辐射的现象。
2.俄歇电子:X 射线或电子束激发固体中原子内层电子使原子电离,此时原子(实际是离子)处于激发态,将发生较外层电子向空位跃迁以降低原子能量的过程,此过程发射的电子。
3、背散射电子:入射电子被样品原子散射回来的部分;它包括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部分;背散射电子的作用深度大,产额大小取决于样品原子种类和样品形状。
4.溅射:入射离子轰击固体时,当表面原子获得足够的动量和能量背离表面运动时,就引起表面粒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的发射,这种现象称为溅射。
5.物相鉴定:指确定材料(样品)由哪些相组成。
6.电子透镜:能使电子束聚焦的装置。
7.质厚衬度:样品上的不同微区无论是质量还是厚度的差别,均可引起相应区域透射电子强度的改变,从而在图像上形成亮暗不同的区域,这一现象称为质厚衬度。
8.蓝移: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峰波长或位置(最大)向短波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蓝移(或紫移,或“向蓝” )。
9.伸缩振动:键长变化而键角不变的振动,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10.差热分析:指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的技术。
11、球差:即球面像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同造成的。
轴上物点发出的光束,经电子光学系统以后,与光轴成不同角度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位置,因此,在像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弥散斑,这就是球差。
12、明场像:用另外的装置来移动物镜光阑,使得只有未散射的透射电子束通过他,其他衍射的电子束被光阑挡掉,由此得到的图像13、暗场像:或是只有衍射电子束通过物镜光阑,投射电子束被光阑挡掉,由此得到的图像14、X射线的强度:是指行垂直X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光子数目的能量总和。
常用的单位是J/ 。
15、衍射衬度:主要是由于晶体试样满足布拉格条件程度差异以及结构振幅不同而形成电子图像反差。
名词解释及填空。一

一,名词解释1,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也成为有效渗透率。
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圈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的底层压力明显小于该深度的静水压力4,输导体系:从烃源xx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组合5,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因素控制的,在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1,储集层:能够储存流体,并且能渗滤流体的岩层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必须具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以系列油气田的总和4,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5,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5、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6、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7、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8、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名词解释、填空

胶柱: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守株: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近事:当前的实际情况。
甚:过多。
穷:彻底。
送坚付濡:逐其坚实而补其濡弱,送,追逐;付,给予;坚,指邪气实;濡,正气虚。
消息:调整气血之意,消,消减;息,增长。
平旦:清晨。
随师而将息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摄;师,人也。
隔日一报:隔一天刺一次,报,复也。
以意商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灸柱大小。
丁壮:古男子少壮可任力役者;丁,男子成年;壮,男子30岁。
撙而节之:言应常依此法度不能乱灸,撙,抑制;节,法度。
与天同心:顺应自然规律。
九部:泛指全身各部。
疹(疢):疾,久病也。
王相:形色充实旺盛。
可得无佗:虽暂时失治,病尚可无其它变化。
淑慝:善恶,慝,奸邪,邪恶。
金兰之室:古帝王收藏珍贵文书的地方。
閞灸:即关灸,针灸。
粉墨易揉:粉墨,绘画所用的颜色,指绘有经络穴位的图像;揉,混杂。
豕亥多讹: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很多。
豕亥:因字形相近而出现的错误称之。
勤哀兆庶:怜悯百姓。
迪:继承。
祗:敬奉。
定偃侧于人形:在人体前后和两侧标定经络循行路线,偃,仰面,此指人体前后腹背。
封执多失:拘泥,固执。
多瘠咸诏:多病的人都得到教导。
景式万代:式,模式,模型。
做最好的模式,景,最大。
保我黎蒸,介乎寿考:黎蒸,黎民百姓,众多;介,佐助;寿考,长寿;考,老。
若得若失:实证,泻而祛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
内温:指气血蕴蓄于内。
经:指十二经脉的病候。
内府:指六腑病证。
身半已上者,邪之中也,声半已下者,湿在中也:风雨寒暑伤人体上部,水湿之邪伤人体下部。
盛经:指阳经。
刚柔之事:即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之意。
六变:脏腑病变反映在脉象上所出现的缓急大小滑涩的六种变化。
外针染于巷:指针刺中穴位,即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出现针感如游于巷道中。
所谓平人者,不病。
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填空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
3、一般规律是在球蛋白质分子中()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表面,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最主要作用力是()。
5、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与前面第三个氨基酸残基的()形成的。
6、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
7、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有()、()、()、()和()。
答案:1 NH2—CHR—COOH2 两性(或兼性)负正3 非极4 氢键5 中心轴羰基—NH6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7 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盐键二硫键二、核酸化学1、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2、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3、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为()型。
4、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和()。
5、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臂。
答案:1 2 ′;2 胸腺尿;3 三叶草倒L ;4 碱基磷酸戊糖;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6 核苷酸7 松弛环超螺旋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三、酶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酶的活性。
中美史填空名词解释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简史填空名词解释作品赏析1、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的使用为主要标志。
2、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棕黄色、红褐色的装饰纹样的陶器。
它是一种制陶的工艺,是在已经成形的器物泥坯上,以天然的赭石、红土、或氧化锰颜料,绘上各种纹饰,再入窑进行烧制而成的。
3、夏朝是中国青铜时代的开始。
4、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它是商朝晚期偏早的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
5、先秦雕塑主要有青铜雕塑、玉雕和陶雕等。
青铜雕塑首先是三星堆的新发现。
6、《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目前所知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
7、画像石发端于西汉武帝时期,流行于东汉时期。
8、最能代表秦代雕塑艺术成就的是秦始皇兵马俑。
9、马踏飞燕:武威雷台的铜奔马造型格外精美、构思特别奇巧,亦称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设计了一匹飞驰电掣的骏马,三足腾空,一只足踩在展翅疾飞的鸟背上,侧视的基本轮廓呈倒三角形,具有强烈的运动感,被誉为汉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10、秦代书法小篆是秦代的官方文字。
11、秦代书法家有李斯、赵高、胡毋敬、程邈等。
12、佛教美术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建筑、雕塑和壁画。
13、佛塔的造型起源于印度。
14、佛教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15、王羲之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合成“二王”16、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7、顾恺之、陆探微和张僧繇被誉为“六朝三杰”。
阎立本、吴道子一大成果。
18、顾恺之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19、谢赫“六法”2021、历代帝王图:从西汉到隋唐的十三位帝王的肖像。
22、步辇图:文成公主入藏。
2324、李思训:唐朝宗室,曾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画史上有“大李将军”之称。
擅画山水,唐人推为“国朝山水第一”。
25、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和山水画家。
他所画的《辋川图》,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的理想境界。
填空室内环境与设备题及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声音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弹性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机械振动。
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
2掩蔽效应——人耳在倾听一个声音的同时,如果存在另外一个声音,就会影响到人耳对所听声音的听闻效果3混响声——人们在室内听到的除了直达声外,还有来自顶棚、墙壁和地板各界面反射一次乃至多次的反射声。
这些反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4混响时间——声源停止发声后,稳态声压级衰变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5室内音质评价可分为对语言声听闻的评价和对音乐声听闻的评价两类。
6为了使语言和音乐听起来清晰、不费劲,甚至有快感,就必须有一定的响度,即必须有一定的声压级和信噪比。
7对语言声和音乐声可以选择不同的声压级标准。
对于语言声,一般要求50~55dB,信噪比要达到10dB。
对于音乐声,一般要求声压级在75~96dB之间。
8我国制订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室内允许等效声级对新建企业为85dBA,对老企业为90dBA。
工作时间减半,允许噪声标准提高3dB。
8信噪比——指的是语言或音乐声信号的声压级高出背景噪声级的值。
9多孔吸声材料——是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其特征是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空隙和气泡。
包括各种纤维和颗粒材料、海绵。
10音质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房间容积,进行房间体型设计,混响设计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布置11传声器的作用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12发光强度——光源在某一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光源在该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通量,也就是光通量的空间密度。
13照度——光源落在单位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叫做照度。
它是用来衡量被照面被照射程度的一个基本光度量,即被照面的光通量密度。
14亮度——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15适应——当外界光环境的亮度发生改变时,人眼需要调节入射光量,改变视网膜的感光度。
该视网膜感光度的变化过程称适应。
17眩光——在视野内出现亮度极高的物体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可引起人眼不舒适或适度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编明代文学第一章《三国志演义》一、填空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志演义》)。
现存最早的刊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后世最通行的版本是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的评点本。
2、《三国志演义》塑造人物是特征化的典型,有(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三绝”之称。
《三国志演义》处理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是(七分事实,三分天下)。
《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3、目前所见最早的列国故事通俗小说是余邵鱼编写的___《列国志传》______。
乾隆年间蔡元放将其删改润色,更名为____《东周列国志》___________,成为最通行的本子。
清代褚人获编缀的____《隋唐演义》___一书是隋唐系统小说中最流行的历史演义。
第二章《水浒传》一、填空1、现存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见于宋元之际的(《大宋宣和遗事》),展示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2、宋元之际画家(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最早完整地披露了宋江等36人的姓名绰号。
3、《水浒传》的版本主要有(71)回、(100)回、(120 )回三种。
(明末金圣叹)腰斩《水浒传》,删掉大聚义以后的内容,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4、繁本系统中今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百回本是汪道昆所序的(《忠义水浒传》)。
5、在《水浒传》的影响下,___《杨家府演义》_____描述了杨业一门的报国精神,塑造了杨门女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性英雄群像。
第三章明代前期诗文二、填空1、“吴中四杰”是指(高启)、(杨基)、(张羽)和(徐贲(ben))四位诗人,他们在明初诗坛上颇具代表性。
明初诗坛成就最高的诗人是(高启),最能体现其诗风的代表作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2、被正史推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文学家是宋濂。
3.刘基的散文体裁多样,而最出色的是寓言散文。
第四章明代中期诗文二、填空1、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
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其中声望、影响最大的是__王世贞_____。
2、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其中(归有光)的成就最高。
第五章明代杂剧一、解释:1、《四声猿》二、填空1、明初宫廷派杂剧作家以(朱权)、(朱有燉)为代表。
2、明代杂剧创作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徐渭),亦是明代讽世杂剧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是(《四声猿》)。
(《南词叙录》)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研究南戏的专著。
3、以康海为代表的____中山狼_____题材创作热为发端,杂剧创作转向社会伦理批判等讽刺性内容。
《四声猿》之冠是__《狂鼓史》(《狂鼓史渔阳三弄》)_____。
第六章明代传奇二、填空1、明代戏曲的主体是___传奇______。
明初伦理教化传奇的代表作是邱濬的(《五伦全备记》)。
爱情喜剧___《玉簪记》__的作者是高濂。
周朝俊的_《红梅记》____描写了一个敢爱敢恨的李慧娘形象。
2、明代中叶“三大传奇”是指(《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作者分别是(李开先)、(梁辰鱼)、(王世贞)。
其中(《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
3、明代传奇演唱的四大声腔是(昆山腔)、(海盐腔)、(戈阳腔)、(余姚腔)。
(魏良辅)改造了昆山腔,使其成为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
王骥德的(《曲律》)是明代最重要的曲学理论成果。
孟称舜的代表作是(《娇红记》),有“古今一部怨谱”之盛誉。
第七章汤显祖二.填空1、汤显祖传奇《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分别取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枕中记》)。
“临川四梦”中,汤显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是(《牡丹亭》),艺术成就仅次于它的是(《邯郸记》)。
第八章《西游记》一、填空1、(《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出现,标志着取经故事由历史真实向神话传说过渡的完成。
(猪八戒)首次出现,是在元末明初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中。
2、取经故事在(元代)趋于定型,一师三徒的取经队伍正式固定下来。
古代朝鲜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载有“车迟国斗圣”等内容与世德堂本相似。
3、《西游记》的人物塑造,具有(物性、神性与人性)三位一体的特点。
4、《西游记》之后影响最大的神魔小说是(《封神演义》)。
第九章《金瓶梅》一、填空1、明代世情小说的代表作是(《金瓶梅》),书名取小说中(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名字而合成。
其描写的广度和深度,被鲁迅称为“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2、《金瓶梅》最重要的版本是(词话本)、(崇祯本)和清代(张竹坡)批评本。
第十章明代短篇小说一、填空1、现存最早的话本小说集是嘉靖年间(洪梗)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
2、“三言”是著名文学家(冯梦龙)于天启年间编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共收短篇小说120篇,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合称。
作为商品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和市民的主要代表,(商人)作为小说的正面主人公频频亮相。
3、明末抱瓮老人选编的(《今古奇观》)是流传最广的一部拟话本选集。
4、明初瞿祐的(《剪灯新话》)影响了明清时代的文言小说创作。
传至朝鲜,金时习仿作(《金鳌新话》)一书,成为韩国小说的始祖。
第十一章晚明诗文二、填空1、晚明文学家(李贽)提出了著名的“童心说”,要求文学创作应真实地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
2、晚明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张岱),《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其为人称道的名篇。
3、明末文社主要有(复社)和(几社),前者创始人是(张溥)、(张采),后者创始人主要有(陈子龙和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
第十二章明代散曲和民歌一、填空1、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是(《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四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四种。
2、晚明最热心收集民歌的文学家是(冯梦龙),他的(《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两部民歌专集代表了这个时期民歌整理的实绩。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二、填空1、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诸家,既是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当时文坛的主将。
南朱北王指的是__朱彝尊____、__王士禛____。
南施北宋指的是___施闰章__、_宋琬____.2、清初散文三大家指(侯方域、魏禧、汪琬)。
“岭南三大家”是指(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
3、清初重要词派有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词派),另有自成一格的著名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4、吴伟业以(唐诗)为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为(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他最大的贡献在七言歌行(梅村)体,代表作是(《圆圆曲》)。
钱谦益建立起“(诗有本)”的真情论,主张兼采(唐宋),创建(虞山)诗派,其代表作为(《后秋兴》)。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二、填空1、南洪北孔指的是(洪昇)(孔尚任)。
传奇《双熊梦》又名(《十五贯》),作者是(朱素臣);《钧天乐》的作者是(尤侗),《秣陵春》的作者是(吴伟业)。
“一人永占”指的是李玉的成名作(《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李玉晚期的代表作是___《清忠谱》__。
3、对《长生殿》的创作影响较大的前代作品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
《桃花扇》是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南明弘光小朝廷(南明朝廷))兴亡的历史剧。
4、李渔擅写剧,作剧十种,总题为(《笠翁十种曲》)。
(《风筝误》)为其代表作。
第三章清初白话小说二、填空1、清初的小说续书中较优秀的续书有陈忱的(《水浒后传》)。
2、题为“西周生辑著”的(《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之后的一部长篇世情小说。
3、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有(《玉娇梨》)和(《平山冷燕》)等,代表作家是(张匀)和(徐震)。
4、清初的拟话本创作上最有特色的是李渔的(《无声戏》)和(《十二楼》)第四章《聊斋志异》一、填空1、“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聊斋志异》)作品的评价。
(《聊斋志异》)被纪昀讥讽为“一书而兼二体”。
《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2、《聊斋志异》之后较有影响的文言小说集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子不语》),沈起凤的(《谐铎》)等。
3、《聊斋志异》共近(五百)篇,从文体上看,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叙事委婉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
清代学者(纪昀)讥其“(一书而兼二体)”,鲁迅称之为“(拟晋唐小说)”。
第五章《儒林外史》一、填空1、《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之作。
2、“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所作的评价。
3、《儒林外史》假托明代故事,实则展示的是(18世纪清代中叶)的社会状况。
4、小说塑造了两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可怜又可笑的典型人物是(周进)和(范进),还塑造了堕落无行的劣绅(严贡生),以及真儒名士的典型(杜少卿)。
第六章《红楼梦》一、填空1、《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80回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这些传抄本大都有署名(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故习惯上称之为(脂评本)或(脂本)。
2、《红楼梦》全书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补、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和(高鹗)将前80回与后40回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来,书名为(《红楼梦》)。
3、(程乙)本的印行,结束了《红楼梦》的传抄时代,使之得到广泛传播。
第七章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二、填空1、清中叶重要诗派有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说),以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
2、(赵翼)、(蒋士铨)与袁枚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阳湖派的代表人物有(恽敬)、(张惠言)。
3、清代影响最大的古文派别是(桐城派),代表人物是(刘大櫆)、(方苞)、(姚鼐(nai4)),号称(三祖)。
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为一。
姚鼐的(《古文辞类纂》)纂辑13类体裁选辑700多篇古文为示范,确立了古代散文发展的正宗文统,被桐城派古文家奉为圭皐。
4、清代最杰出的骈文作家是(汪中),他的代表作(《哀盐船文》)描绘了盐船失火的悲惨情状。
5、张惠言与兄弟(张琦)合编的(《词选》)附当世常州词人为垂范,成为开宗立派的旗帜。
第八章清中叶的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一、填空1、随着考据学的兴盛,清中叶出现了许多炫耀学问的小说,代表作是(李汝珍)所作的(《镜花缘》),作品最富特色的是前半部分写唐敖游历海外诸国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