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纤维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2023年蚕蛹蛋白纤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蚕蛹蛋白纤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蚕蛹蛋白纤维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一、市场概述蚕蛹蛋白纤维(silk protein fiber),简称蚕丝,是一种天然的纤维原材料,是由蚕的天然蛋白质所构成,具有很高的强度、柔软、光泽等特性,被誉为“纺织之王”。

目前,全球纺织品市场正在向高品质、功能化和环保纤维不断转型,而蚕丝纤维正具备了这些优势。

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驱动下,蚕丝产业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二、市场需求1. 无公害、绿色、环保的特点随着现代人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使用环保纤维制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蚕丝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天然纤维,无刺激性,不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其他健康问题,所以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环保的需求。

2. 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手感特点蚕丝纤维不仅具有光泽、柔软、亲肤等独特的手感特点,而且质量轻、强度高、抗拉性能好、耐磨损性强,是目前市场上性能最佳的纤维之一。

3. 纤维品类齐全、更广泛的应用蚕丝纤维产品种类繁多,可以制成各种小配件、服装、家居用品等,还可以制成各种高档纺织品,如丝绸、蚕丝被等。

此外,蚕丝纤维还可以制成医用纱线、生物医学刀片和保健杀菌用品等,用途广泛。

三、市场前景1. 国内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是蚕丝的主产国,蚕丝产业具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

特别是在中国纺织品市场正在向高品质、高技术、高附加值、环保等方向不断升级的时候,蚕丝纤维的优异性能和品质优势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与此同时,中国正加紧推进环保、生态建设,蚕丝纤维作为一种以天然原料精制而成的纺织品,成为了国内市场的一大关注。

未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和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蚕丝纤维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2.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家对蚕丝纤维的需求也正在增加。

未来,随着环保、绿色、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亚洲市场需求的增加,蚕丝纤维的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好。

3. 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推动市场随着时代的发展,蚕丝纤维产业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升级,目前,已形成了以蚕丝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链,包括蚕种、养蚕、丝绸、纺织、成品、附加产品等多个环节。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研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研究生物降解材料变得愈发重要。

大豆蛋白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降解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良的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质提取而得的纤维素材料。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良好的强度、柔软度、透气性和抗菌性。

在纺织行业,大豆蛋白纤维常被应用于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用品等领域。

然而,与传统的合成纤维相比,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具有显著优势。

生物降解性是评价材料对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大豆蛋白纤维而言,其生物降解过程主要分为酶解和微生物降解两个阶段。

在酶解阶段,蛋白酶将大豆蛋白纤维分解为小的多肽链和游离氨基酸。

而在微生物降解阶段,微生物会进一步分解这些多肽链和氨基酸,最终将大豆蛋白纤维完全降解为无毒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和氨。

这个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

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大豆蛋白纤维的结构对其生物降解性能有重要影响。

大豆蛋白纤维由多肽链交织而成,而这些多肽链的结构特性决定了酶解和微生物分解的难易程度。

其次,环境条件也对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有一定影响。

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可以促进大豆蛋白纤维的降解过程。

最后,降解酶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是影响大豆蛋白纤维生物降解性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选择和调控这些因素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

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合成纤维的理想选择。

与合成纤维相比,大豆蛋白纤维不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大豆蛋白纤维的生产过程也相对环保,因为它主要通过天然的提取和化学合成过程完成。

因此,大豆蛋白纤维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并且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尽管大豆蛋白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在理论和实验室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纤维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生理状况或疾病状态下,纤维蛋白会被降解成不同的产物,其中既包括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也包括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通过研究这些产物,可以更好地了解纤维蛋白的代谢过程和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引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介绍纤维蛋白原降解后形成的产物,包括其来源、特点和作用机制等内容。

3.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讨论纤维蛋白降解生成的产物,包括其种类、生物活性和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等方面。

4. 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探讨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及未来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这两种产物的性质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重要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通过对这两种产物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和启示。

因此,本文旨在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研究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在机体中起着支持和保护组织的作用。

当组织受到损伤或老化时,纤维蛋白原会被降解成一系列的产物,这些产物对维持细胞内环境平衡和修复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纤维蛋白原降解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蛋白酶进行水解反应。

一般来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分为两类:小分子产物和大分子产物。

小分子产物包括氨基酸和短肽,它们可以被细胞吸收和利用,参与新的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现状

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发展现状
纺 织用大 豆蛋 白纤维 , 其生 产工 艺流 程 如 图 1 所示。
从大 豆粕 中提 取 纯 蛋 白质
纯 蛋 白质 溶 解 制 成 要求 浓 度 P v A溶 解 成 所 需 浓 度
工作 已经迫在眉睫。目前, 国内外市 场上 已经 出现的 竹纤维、 莫代尔纤 维、 牛奶蛋 白纤维 、 大豆纤维等再生

理共混或化学共 聚而制得 的一种新 型纤维 , 以其优 良 的物理性能 和对 环境 的友好特性越发受 到人们 的青
睐[ 1 I 。
1 大 豆 蛋 白纤 维
1 . 1 大 豆蛋 白纤 维发展 大豆 蛋 白纤维 是一 种再生 植物 蛋 白纤 维 。早 在 1 9
塑戛 ] _ _ _ 1 般 卜 _ _ —匦 匝
关键词 : 再 生蛋 白 质 纤 维 ; 生产工艺 ; 性能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TS 1 0 2 .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0 3 5 6 ( 2 0 1 4 ) 0 6 -0 0 0 4 -0 3
当今 世 界大 量废 弃 化纤产 品 造成 了 巨大 的能源浪 费 和环境 污染 , 无污 染 、 低 能耗 的绿色 纺 织 品研 究 开 发
李彩 霞, 王进 美, 李 杨
( 西安工程大学 , 陕西 西安 7 1 0 0 4 8 ) 摘 要: 再 生蛋 白质 纤维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 型环保 纤维。介 绍 了大豆蛋 白纤维和牛奶蛋 白纤 维的研 究进展 、
生产工艺 、 纤维性 能、 产品开发和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以及 其他种 类再 生蛋 白纤维的性能 。
1 . 2 大豆 蛋 白纤 维生产 [ 2 ]
大豆蛋 白纤维本身主要 由大豆蛋 白质组成 , 其生 产过程对环境 、 人体、 水质 、 土壤等均无污染。其原料 主要取 自榨油后的大豆渣滓 ( 含3 5 蛋 白) , 再通过生 物工程技术 , 将豆粕 中的球蛋 白与腈基和羟基高 聚物 混合 , 通过接枝 、 共 聚、 共混 , 制成所需浓度 的蛋 白质纺 丝溶 液 , 经 湿法 纺 丝 工 艺 纺 出纤 维 束 。醛 化 稳 定 纤 维 性 能后 , 经卷曲、 热定 型 、 切断 , 即得 到 各 种长 度 规 格 的

纤连蛋白行业报告

纤连蛋白行业报告

纤连蛋白行业报告纤连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它在细胞外基质中起着连接细胞和支持组织的作用。

纤连蛋白的研究和应用在医药、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纤连蛋白行业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

纤连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材料,在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纤连蛋白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统计,全球纤连蛋白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数十亿美元,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未来几年,纤连蛋白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趋势。

纤连蛋白行业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纤连蛋白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其次,人们对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纤连蛋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外,政府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支持和投入也为纤连蛋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合来看,纤连蛋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值得乐观的。

应用领域。

纤连蛋白在医药和生物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药领域,纤连蛋白可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的医用材料,如缝合线、修复材料等。

在生物工程领域,纤连蛋白可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细胞培养基质等。

此外,纤连蛋白还可用于制备生物医用材料,如人工皮肤、人工血管等。

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纤连蛋白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技术创新。

纤连蛋白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目前,纤连蛋白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例如,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正在研发新型的纤连蛋白材料,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此外,一些新型的纤连蛋白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三维打印技术、纳米技术等。

这些技术创新将为纤连蛋白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

纤连蛋白行业作为生物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纤连蛋白的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创新。

蛋白纤维介绍

蛋白纤维介绍

化学染色性能 • 再生动物蛋白纤维经检测,其染色性、色牢度均优 于蚕丝等天然纤维,大大提高了再生动物蛋白纤维 的染色性能。
吸湿透气性
由于再生动物蛋白纤 维吸湿能力较佳,用它制 成的服装,特别是内衣, 不但无刺激、无静电,而 且极易吸收人体排出的汗 液,吸湿、透气,没有化 学合成纤维产品的闷热、 不舒适感
防紫外线功能
负离子保健功能
大豆纤 维针织面料 紫外线吸收 率达99.8%, 能有效地防 止皮肤癌的 发生;
大豆蛋 白纤维能够 产生对人体 健制备原理及工艺流程
制备原理:
从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废料,如各种禽畜的废毛发、废皮屑、 骨头以及蚕蛹、昆虫、蚯蚓、蝇蛆、黄粉虫、奶渣、毛纺下脚 料、工业干酪素中提取适合纺丝的蛋白质组分,通过物理化学 改性、大分子解离、氨基酸侧链修饰、部分基因的活化与封闭, 同有机大分子化合物及单体接枝、聚合,制成适合纺丝浓度、 温度、黏度的纺丝原液。再经湿法纺丝,卷曲、定形、切断, 便可生产出具有多种长度规格的再生动物蛋白纤维。
• 复合功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纺织品的需求愈
来愈趋向于多功能性。复合功能化使纺织产品向着深层次 和高档次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克服纺织品本身的缺点,还 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因此,复合功能化的再生 蛋白质纤维将会快速影响单一功能性纤维纺织品的开发应 用结构。
大豆蛋白纤维特点
舒适功能
保健功能
接触舒适功能 大豆纤维 比重轻、纤 度细、摩擦 量低,手感柔 软、滑爽、 亲肤感较强;
热湿舒适功能
大豆纤维 为哑铃型和不 规则腰子型结 构,含有纵向 构槽,因此导 热快,透气好, 人体肌肤感觉 干爽舒适。
远红外保健功能
大豆纤维能辐射 与人体生物波波 谱相同的远红外 线,这种远红外 线能够对人体细 胞产生共振活化, 因此具有抑菌、 促进血液微循环、 增强免疫力等保 健功能;

牛奶蛋白纤维现状与应用

牛奶蛋白纤维现状与应用

244牛奶蛋白纤维现状与应用曹高飞,贾慧敏(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公共课部,陕西 西安 710300)摘 要:牛奶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纤维,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天然纤维,而且还具备一些独特的优点。

本文就国内外的牛奶蛋白纤维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再生纤维;牛奶蛋白纤维;形态结构;应用中图分类号:TS941.4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项目编号2018DC29,项目名称:牛奶蛋白纤维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曹高飞,女,生于1985年,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化学和高等数学教育。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改变生活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传统服饰只是能保暖及蔽体的要求,对于服装的要求已越来越严格,进而对服用纤维的各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以前人们主要利用天然纤维来制作服饰,天然纤维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是长期使用天然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上升,其产量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牛奶蛋白纤维,而其出色的性能,也让其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1 牛奶蛋白纤维的发展历史1.1 国外牛奶蛋白纤维的发展历史由于国外科技起步比较早,所以很早就对蛋白纤维开展了研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①第一个重要阶段,十八世纪中期,人类最早对蛋白纤维的研究。

②第二个重要阶段是十九世纪前期,由意大利一家公司成功研制了可已用于纺织的酪素蛋白质纤维,并在两年后对其完成了工业化生产。

③第三个重要阶段是十九世纪中期,日本东洋纺公司利用新西兰牛奶蛋白溶液和丙烯腈聚合物共混、共聚及接枝,生产出牛奶蛋白长丝,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于1969年才正式完成工业化生产。

④第四个重要阶段是,也是20世纪70年代,真正意义上实现牛奶蛋白纤维工业化的一步[1]。

1.2 国内牛奶蛋白纤维发展历史由于我国现代科技起步较晚,所以对再生蛋白纤维的研究已比较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探索阶段,二十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曾对再生蛋白纤维进行初步的探索,但由于技术受限并未取得成功。

纤维结合蛋白525-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结合蛋白525-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结合蛋白525-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纤维结合蛋白525(Fibronectin 525)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它由两个具有相似结构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多个结构域组成,包括胶原结合域、纤维连接域和细胞粘附位点。

纤维结合蛋白525在细胞外基质中起着连接和支持细胞的重要角色。

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纤维结合蛋白525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

首先,它在胚胎发育和组织再生中发挥关键作用。

纤维结合蛋白525能够与其他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通过调控胚胎细胞的迁移和定向增殖,参与胚胎器官的形成和组织发育。

此外,纤维结合蛋白525还参与了细胞黏附和迁移的调控。

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和黏附。

这一过程对于细胞的迁移、组织修复以及免疫反应等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

纤维结合蛋白525的研究不仅对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机理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些研究表明,纤维结合蛋白525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心血管疾病以及炎症反应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深入研究纤维结合蛋白525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揭示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总之,纤维结合蛋白525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在胚胎发育、细胞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对其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机理,而且对于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对纤维结合蛋白525的研究会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的突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头,通常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

概述部分主要介绍纤维结合蛋白525的背景和相关概念,为读者提供对该主题的基础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中国应用于工程的天然纤维有:绵羊毛、山羊绒、骆驼 绒、耗牛绒、兔毛、羊驼毛、骆马毛、羽绒、桑蚕丝、 柞蚕丝、蓖麻蚕丝、槲蚕丝、粟蚕丝等。 中国在工程中试用于化学纤维的有:大豆蛋白、乳酪蛋 白、蚕蛹蛋白、皮革胶原蛋白、羊毛蛋白、桑蚕丝丝素 蛋白等。 由于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大分子聚合度都不高,纯纺化 纤丝比强度均不高,因此,纯纺试验后均未生产。 试验批量生产的都是混合抽丝或接枝在其他高聚物上纺 丝或复合纺丝生产化学纤维。 天然动物纤维科技进展中采用转基因控制生产新特性天 然动物纤维也有重要突破和进展。
13
(二)本领域国际科技发展状况
国际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开始对再生蛋白质 纤维进行研究。 1866年英国人E.E.休斯首先成功地从动物胶中制 出人造蛋白质纤维。他将动物胶溶于乙酸,在硝 酸酯的水溶液中凝固抽丝,然后以亚铁盐溶液脱 硝,进一步加工得到蛋白质纤维,但未工业化。 1904年Todenhaupt从牛乳中提取乳酪纺丝制得 纤维。 1935年意大利弗雷蒂才用从牛乳内提取的乳酪素 制 桑蚕丝蛋白基因中嵌入部分源于蜘蛛包卵丝蛋
白的基因,使桑蚕丝蛋白中含有一定量蜘蛛包 卵丝蛋白,使桑蚕丝织物纤细、柔软、亲肤性 良好。2009年生产新型丝茧数公斤、缫丝织就 绸缎数米,性能测试反映满意。 此项工作由西南大学向仲怀院士带头、农业部 蚕学重点开发实验室、家蚕基因组学教育部重 点实验室、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负责人夏庄发等领导和完成,正在逐步深入研 究中。
饼)除去杂质提取蛋白质,与聚乙烯醇共混,湿法纺 丝成纤维(蛋白含量9-29%)并加甲醛缩聚避免水溶。 曾建成年产10万吨以上企业两座。现因大豆蛋白是球 状结晶蛋白,未曾接枝,混纺抽丝纤维在水洗、漂白 中溶出损失过重,现已基本停止生产供应。
5
2乳酪(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在聚丙烯腈湿法纺
丝中混入或部分接枝。曾在三个企业连续小批量生 产:
14
1936年英国考陶尔兹公司也开发了酪素纤维。 1938年研制了花生蛋白纤维,商品名为Ardil。 1938年日本油脂公司开发了由大豆为原料生产的 纤维。 1939年Com Product Refining公司制取了玉米 蛋白纤维,商品名为Vicara Ardiln Fiber。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研制了酪素纤维(又称再 生蛋白质纤维Prolono)[1]。 1945年左右,美国杜邦、日本研究了大豆蛋白纤 维[2-3],美国商品名为Soylon,日本商品名为 Sikool;
17
黑寡妇蜘蛛牵引丝(拖丝)蛋白纺丝产品具有特殊 的超高强度、低模量或高模量、生物相容性材料, 可特别用于类似肌腱断裂修复等医疗用途应用开发 具有良好前景,并可用于防弹服、防刺服等防护服 及产业用纺织品等特殊用途。 美国研究在2000年《科学》发表的文献只生产了 25mg纤维,尚未工程产业化。
湿纺中纺丝,加工技术与乳酪纤维类似,2002年在天 津人造纤维厂试验成功后在山西榆次恒天纺织新纤维 有限公司建成100吨/年生产线,曾生产约三年,蛋白 含量5~15%,因社会使用量过少,现已停产。
4皮革胶原蛋白接枝纤维:动物皮革(牛皮、羊皮、猪
皮为主兼及其它动物毛皮)加工中磨削下的皮屑及碎 料,我国每年约30万吨,过去废弃造成污染源。2001 年开始研究洗涤、除尘、提纯得胶原原料,2006年开 始研究纺丝。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采 用接枝到聚丙烯腈后湿法纺丝方式纺制纤维,试纺单 纤维从1.3dtex至100dtex均成形良好。将推广应用于 人造假发生产试用效果良好,正在工业化过程中。
白质、皮革胶原蛋白质、蚕丝丝素蛋白质、蚕丝丝胶 蛋白质、动物毛发蛋白质、羽毛蛋白质、蚕蛹蛋白质、 珍珠蛋白质、蜘蛛牵引丝蛋白质、蜘蛛包卵丝蛋白质 等。 (2)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汉麻籽仁蛋白质、花 生蛋白质、玉米蛋白质等。 (3)细菌蛋白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黑寡妇蜘蛛牵 引丝(拖丝)蛋白等。
12
(3)转基因技术生产新型蛋白质
福建师范大学李敏教授的团队将黑寡妇蜘蛛牵引丝(拖 丝)蛋白基因转移嫁接到大肠杆菌基因链中,使大肠杆 菌体内形成蜘蛛牵引丝(拖丝)蛋白片段的多重复高聚 线性大分子,将发酵培养的大肠杆菌粉碎、提取蛋白, 得黑寡妇蜘蛛牵引丝蛋白。因属实验阶段蛋白数量不多, 只进行了人造皮肤试验,尚未纺丝试验。 此外,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和安徽省丝绸公司 通过在桑蚕饲养过程中添食经过处理的有机色素(学习 柬埔寨红色取自Lac介壳虫巢 ChamPoo的果实等,黄色 取自Gamboge的树皮和树脂、Knorl树芯材、keeLee树 等)形成红、黄、绿、兰、黑等色。同时,浙江天方科 技有限公司、陕西省安康丝绸厂等单位也培育了天然彩 色桑蚕丝。
蛋白质纤维发展现状及趋势
1
主要内容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目标 三、工程及关键技术 四、政策建议
2
一、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本领域国内科技发展状况分析 1、工程科技发展状况综述 生物蛋白质种类繁多,简单区分为三类:
(1)动物蛋白质:肌肉蛋白质、乳酪蛋白质、禽卵蛋
7
5蚕丝丝素蛋白复合纤维:桑蚕丝的茧衣、蛹衬、废弃
丝织品中的丝素提取溶解后与黏胶纺丝原液混合混溶 纺丝。除在小型设备进行试纺外,在浙江省嘉利蛋白 纤维有限公司纺丝及浙江省诸暨富润宏丰纺织有限公 司,生产4.31dtex(桑蚕丝素蛋白含量4—4.5%)长 丝,性能达到可以纺织生产的要求,曾产业化,目前 暂停止生产。 6蚕蛹蛋白复合纤维:蚕蛹蛋白提取后与聚丙烯腈共聚 湿法纺丝,并曾在四川某公司正式生产供应。 7羊毛微粉复合纤维:将羊毛粉碎的微粉(亚微米数量 级)与其他高聚物复合纺制细人造血管或纤维,使人 造血管壁或纤维中有大量孔隙,便于液体内外输送或 细胞增生长入,或有利于不能染色聚合物(如聚丙烯 等)纤维的染色。外直径3mm的细人造血管具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特别是加入肝素钠复合后缓释中具有 良好抗凝血功能。已进入医学临床试验。 8
15
194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从豆粕中提取了大豆蛋 白质制造纤维[4],但因为纤维性能较差无法进行 纺织加工而中断研究。 1969年,日本东洋纺公司开始研究和试制以新西 兰牛奶为原料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合的再生蛋白质 纤维1986年正式生产。商品名为Chinon(蛋白 含量约5%)建设100吨/年生产线,最近据传也 已停产。 加拿大Nexia公司[1]利用转基因技术,通过遗传 工程,培育出一种将蚕的基因植入非洲普通山羊 体内,培养出的山羊产的奶中所含蛋白质的结构 与天然真丝蛋白质结构相同,从而以该种山羊奶 为原料生产丝绸;
8羽绒微粉复合纤维:同羊毛微粉复合纤维。
9蚕丝丝素微粉复合纤维:同羊毛微粉复合纤维。
10珍珠蛋白粉复合纤维:浙江诸暨生产珍珠中大量次
品珍珠粉碎成粉末后混入黏胶液湿法纺丝。曾经连续 生产三年,但因销售量有限,目前已停产。苏州恒光 化纤公司将珍珠粉与植物蛋白混入黏胶浆粕中混纺生
产“翡翠纤维”正在继续开发市场。
11人发微粉复合纤维:河南许昌恒源发制品股份公司
将人发微粉与聚丙烯腈混合纺丝生产人造假发开发试
验。
9
(2) 转基因生物的天然蛋白质纤维
在国家生物工程重大项目支持下,桑蚕基因组测 序工作2003年完成第一张桑蚕基因组框架图, 2008年完成桑蚕基因组精细图谱并正式发布的同 时,转基因桑蚕丝工程启动,近年主要成果有:
4
2、国内科研形势
(1)生物蛋用白再生利生产化学纤维:生物蛋白质纤维 国内研发历史较长,1986年开始即在研发试制,到目前 为止,生物蛋白质提取及提纯工作已有成熟技术,能够 生产的企业较多。 生物蛋白质纤维生产技术有长期研发积累,曾经工程化 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
1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将已提取大豆油脂后的豆粕(豆
20
二、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战略定位
进一步深入开展基础创新研究,提高生物蛋
白质实用性能(包括纤维拉伸比强度等性能) 及降低成本; 在提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为天然生 物蛋白质化学纤维的开发应用创造前提条件。 特别为最重要的应用前景(医疗用、人造器官 用的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的用途创造条件。
18
究其原因:
主要是天然蛋白质中部分蛋白质分子为球状结晶(大豆蛋白、
玉米蛋白等)无法展成线性分子链;其他蛋白(包括动物肌纤 蛋白、皮革胶原蛋白等)虽是线性分子链且基本线性分布(三 股或多股螺旋),但高分子聚合度不高(一般聚合度在100左 右,少数最高300),提纯溶解处理后聚合度很低,因此纯纺 成化学纤维后,比强度太低,不仅纺丝困难、织物耐用度差, 而且纤维混纺产品在洗衣机洗涤中被磨碎散失太多。因此,天 然蛋白质再生纯纺化学纤维应用效果不理想。 其次天然蛋白质中大多数是高营养食品原料,成本高昂,很难 创出广阔市场。 再次,天然蛋白质再生后与其他高聚物混合纺丝,虽然有一定 效果(外观、手感、染色等性能良好,比强度可以接受)但依 托基体的缺陷(聚乙烯醇缩醛的甲醛受限制,粘胶纤维的蠕变 稳定性差等等)受到制约或者未接枝混合纺丝保持困难(衣物 洗涤中不断流失),而在其他高聚物中侧链接枝影响结晶度和 取向度等原因导致天然生物蛋白质生产化学纤维至今未广泛应 用,以致均未大批量连续生产。
①山西榆次恒天纺织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蛋白含量
5~15%)曾形成100吨/年生产线,现已停产。
②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现正迁厂至新厂址。 ③黑龙江省嫩江华强蛋白纤维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新鲜
牛奶是贵重营养良品,废乳酪和腐败食品等,来源稀缺, 无连续定量供应,大规模工程化有困难。
6
3羊毛蛋白再生复合纤维:羊毛蛋白提纯后在聚丙烯腈
士牵头研究培育出多种彩色桑蚕品种。同时,苏州大学与鑫源公 司联合研发产业化工程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鑫源茧丝绸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苏豪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家蚕天 然彩色茧茧色品种资源产业化开发利用”项目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