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者自尊_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研究
毒品依赖个体社会适应行为的干预措施研究

毒品依赖个体社会适应行为的干预措施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毒品问题愈发突出。
毒瘾者在短时间内很难自我戒毒,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社会适应行为的不良表现。
而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逐渐开发出一套防止毒品依赖和帮助毒瘾者戒毒的干预措施。
个体干预措施由于毒品所产生的影响因个人因素而异,因此对于毒瘾者的干预措施需要区别对待。
首先,个体干预措施必须要与毒瘾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一个安全、亲切的交流环境能够让毒瘾者感到支持和信任,从而打破其封闭、孤立和失信的行为,得以有策略地对其进行干预监管。
其次,个体干预措施包括基础心理治疗,以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如情绪和态度的消极影响。
该治疗包括一系列有目的性的交流、反馈、疏导、引导等技巧,它们有助于帮助毒瘾者认识自己的病情和心理状况,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践证明,心理治疗是有效的戒治毒品依赖症状的途径。
社会干预措施毒品依赖者由于其不良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社会干预措施来帮助他们重塑社会适应能力。
这些措施包括:1.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
毒瘾者通常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睡眠、喜欢赖床、暴饮暴食等。
通过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的运动,从而养成积极的生活习惯,这有助于改善毒瘾者的状态,使其感到精力充沛、深呼吸时感觉愉悦,培养其自控和自信能力。
2.引导其参与社会活动。
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毒瘾者融入社会,扩大交际圈子,增强其对社会的归属感;此外,参与社会活动也会分散毒瘾者对毒品的依赖,较少它们的占据时间和精力。
3.培养其经济来源。
毒品依赖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所获得的快感。
这些毒瘾者通常因为贫困、失业甚至家庭原因而无法自立,而毒品正好满足了他们一时的物质需求。
因此,提供就业机会,提高毒瘾者的收入必然能安抚其生活压力,并有助于减少毒品依赖的暴力场景。
结语在这个舞台上,治疗毒品依赖和预防其依赖是太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尽可能减少毒品所造成的危害,干预和帮助毒瘾者就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57例戒毒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应对方式调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进行调查,分析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结果:戒毒者整体CD-RISC得分为(59.12±9.19)分,属于较差范围;戒毒者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正相关(r>0,P<0.05),与消极应对负相关(r0,P<0.05),与消极应对负相关(r<0,P<0.05)。
表明吸毒者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韧性水平也越高,而且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面对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戒毒者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可以通过多角度措施改善其心理韧性来提高其应对方式水平和社会支持程度。
参考文献[1] 张润苗.男性戒毒者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5):366-369.[2] 高云鹏.戒毒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1,17(4):199-201.[3] 谷莲莲,刘新民,杨玉祥,等.843例强制戒毒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人格特征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4):7-9,12.[4] 张婷,刘新民,韦克诚,等.强制戒毒模式下戒毒者应对方式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1):34-37.作者简介:左华,1969年3月出生,女,出生地:湖北钟祥,工作单位:湖北省狮子山强制隔离戒毒所(430070),主治医生,大专学历,方向:戒毒医疗。
吸毒人心理帮扶计划

吸毒人心理帮扶计划背景吸毒是一个让人不安的现象。
吸毒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都会遭受到损害。
然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心理帮扶计划得到解决。
本文将讨论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吸毒人心理帮扶计划。
认知偏差吸毒人普遍存在认知偏差,这是一种对事情的看法,与事实不符,一般会给自己制造困惑与烦恼,如:•对自己的重要性过高估计•感到心情沮丧和孤独•对未来存在幻想和期望针对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采取正向的帮助方式,比如:•提供正面的情绪支持•倾听和共情•帮助吸毒者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管理情绪心理帮扶的过程中,吸毒者通常需要掌握一些情绪管理战略,来应对他们在戒毒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深呼吸深呼吸是一种能够迅速平静心绪和放松身体的简单方法。
吸毒者可以通过深度呼吸,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感官放松法感官放松法是一种身体放松的有效方法。
吸毒者需要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并关上一切噪音和光线,然后逐渐放松自己的身体。
冥想冥想是一种可以让人达到放松状态的心理技巧。
对于吸毒者而言,它可以帮助他们忘记过去,集中注意力和放松身心。
运动健身锻炼被认为是治疗精神障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帮助吸毒者释放压力、减轻身心负担。
社交支持社交支持是一种能够增加吸毒者自尊心、自信心和改变行为的方式。
有社交支持的吸毒者更容易保持戒毒的决心。
以下是一些社交支持的策略:加入社交团体吸毒者可以加入一些戒毒团体、社交俱乐部或线上社交支持群体,以获得与其他有相同经验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
寻求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吸毒者需要告诉家人和朋友他们与吸毒的情况,并请求他们给予支持和帮助。
这将让吸毒者感到被接受和尊重。
倡导行动吸毒者可以参与社区倡导行动,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经历和行动鼓励和激励身边的人。
结论心理帮扶计划是帮助吸毒者戒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信本文章所提到的策略将有助于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帮扶计划。
吸毒者心理健康、复吸与生活圈的关系

吸毒者心理健康、复吸与生活圈的关系吸毒者的心理健康其实涉及许多因素。
从自尊程度、抑郁程度、状态焦虑等方面观察,结果发现几者之间存在显着相关。
这表明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的,它们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吸毒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有关预防复吸方案对海洛因依赖者焦虑及自我效能感影响的一些方面观察出,吸毒行为对吸毒者的自尊、自我效能感、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况均有不利影响。
说明吸毒受害者的自尊、抑郁和焦虑程度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吸毒者的确存在着适应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低下等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对比研究,难以区分吸毒素和其他犯罪因素的影响,把其他类型劳教人员和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了对比,结果仍然表明,吸毒者比其他劳教人员更加抑郁、焦虑,这似乎说明吸毒的确给个体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低,在女性吸毒的对比中发现女性吸毒者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收入也不稳定。
在就业方面,女性择业相对比较闲堆,再加上家庭结构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婚姻出现不稳定现象,离异家庭逐渐增多。
这些素的综合影响可能给女性吸毒者心理上造成了更加消极的影响,所以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类型人员的比较也进一步发现,吸毒对于女性心理状况的影响相对更高。
在众多复吸影响因素中,主要有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二个方面。
生理因素在导致吸毒者复吸方面有重要影响,许多吸毒者是由于脱毒后身体不适,出现失眠疲劳等待延性症状而复吸。
社会存在一定的诱发作用,比如毒发引诱,吸毒环境诱发;但心理因素的作用最为突出。
81.7%吸毒者报告,复吸是因为遇到心烦、烦恼或挫折,心理上难以承受。
以致求助于毒品,想要寻求一种暂时的解脱;另有80.3%吸毒者过高估汁自己的控制能力,总想尝试吸食最后一次,但始终无法与毒品决断。
还有的因为无所事事,心理上感到空虚,生活缺乏目标,心瘾较重而复吸。
戒毒后相当长时间内存在的失眠、焦虑、疼痛等症状的治疗和康复,以及长期存在对毒品的心理渴求的解除上。
吸毒者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干预

吸毒者的性格特点与心理干预导读:重塑生活的信心,是戒毒工作的必修课。
吸毒人员大多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变得自卑、萎靡、不想与人交往,交往时谨小慎微,不想自谋出路,自力更生,自闭,得过且过。
要让吸毒人员有宽广的胸怀积极主动融入到人群中、社会中那就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表明了戒毒之路的非常艰辛。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吸毒者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正常人性格炯异。
所以,我们在对待吸毒人群时绝不能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他们。
经过综合研究,吸毒人群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不乐观,消极、低落;不严谨,做事马虎,容易出错。
不心胸宽广,为人计较,易怒,冷漠;不自信,无所追求,精神颓废。
这些性格特点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虚假;在办事中表现为:犹豫、盲目、拘谨、急躁、冲动、粗心。
但是,吸毒者的性格决不是单一表现,往往表现为言行和性格的矛盾。
因此对待吸毒者往往要综合对待,他是一个多面人。
针对吸毒者的性格特点,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心理干预,使戒毒人员达到具有正常人的性格品质,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的平常心态,由一个“病人”向“健康人”蜕变,最终实现成功戒毒。
一、培养自控力复吸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无法摆脱对毒品的依赖,对毒品的渴望。
如果能有控制对毒品的渴望能力,那么禁毒戒毒工作就达到了效果,如何控制,强制隔离场所要采用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情绪、心理克制的方法。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中学会压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冲动行事,不浮躁自己的情绪,面对种种压力能从容应对,使自己的性格变得刚毅、果敢、沉着、冷静,能独立沉着应对生活的种种磨难。
在此基础上,体验对毒品的诱惑,可以采用无人陪同试验法,所外考验等方法,反复试验让戒毒者逐步战胜毒品脆弱的心理,最终达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需要极大的勇气、毅力和忍耐力。
二、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部分吸毒人群走上吸毒道路归根到底就是人生的观念出现了偏差,比如追赶时髦、时尚等导致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沉入毒海后仍没吸取自己失足的沉痛教训,总结自己的人生过失,还错误地认为吸毒是“花自己的钱,违国家的法”。
吸毒人员的心理特征及心理辅导措施

临床研究心理医生2015年11月第21卷第22期组别。
所有患者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2]。
除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42例F+A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低至21岁,高至61岁,年龄平均值(42.55±2.21)岁。
病程短至半年,长至2年,病程平均值(12.67±0.32)个月;体重低至42kg,高至82kg,体重平均值(63.34±1.23)kg。
41例F组患者中: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龄低至21岁,高至60岁,年龄平均值(42.89±2.13)岁。
病程短至5.5个月,长至2年,病程平均值(12.82±0.28)个月;体重低至41kg,高至83kg,体重平均值(63.61±1.31)kg。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可用于临床比较。
1.2 方法F组单纯以氟西汀治疗,20mg/d。
F+A组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
氟西汀早上服用,20mg/d。
奥氮平晚上服用,2.5mg/d。
所有患者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HAMD量表评分、Spitzer量表总分的差异。
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包括5项内容: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与朋友支持、生活前景等,每项评分值均为0~2分。
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
抑郁量表(HAMD)共包括17项内容,每项评分值均为0~4分,将各项分值相加即为患者抑郁症状总评分。
评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症状越重[4]。
HAMD评分减少率大于等于75%为显效;HAMD评分减少率大于等于50%为有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5]。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用SPSS 21.0软件处理抑郁症患者一般资料和治疗相关数据;总有效率以%表示,经χ2检验。
HAMD量表评分、Spitzer 量表总分均统一以(x-±s)表示,经t检验。
吸毒者孤独感与自尊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员 我 们 随机 发放 3 0份 问 卷 ,收 回 问 卷 3 0份 。 6 4
在 资料 整理 过程 中删 除未 做完 全 或不 真 实等 无效 答 卷 ,实际进 入统 计分 析 的样 本容 量为 2 3人 ,有 效 9
验 。关 注和 研究 吸毒人 群孤 独感 及其 原 因分析 ,可
以帮助 吸毒 者提 高 自我状 态的效 能 ,并促 进 吸毒者
[ 第一作者简介]杨玲 (9 2 ,女 ,湖南长沙人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人格与 心理 健康研究 1 6 一)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西北师大学报 (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 fNo t wetNo ma iest ( o ilS in e ) o r a rh s r lUnv riy S ca ce c s o
M a . 006 r2 V0L 4 No. 3 2
( )孤 独 感 采 用 Wi e b r 1 t n es等 ( 9 6 t 1 8 )修 订
的 《 情 与 社 会 孤 独 量 表 ,E I》 感 S ,共 有 1 O个 条 目,各 有 5个条 目评 定 社会 与感 情孤 独 ,条 目评 分
分五级 ,从 “ 无 ” 到 “ 经 常 ” 从 很 ,分值 越 高 ,表
1 .问题 的提 出
毒品依 赖者 作 为一个 特殊 群 体 ,不 能融 合于 主 流社会 ,其 行为 对 自身 和社会 都 会造 成 危害 。 国内 学 者 ] 发现 在应 用 药 物治 疗 的 同 时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吸毒者 是社会 特殊 群体 ,要 使他 们戒 除生 理毒
瘾 和 断掉 “ 瘾 ” 心 ,回归 和 适 应 正 常 的社 会 生 活 , 必 须充 分关 注其 心理健 康水 平 。个体 的孤 独感 是衡 量 心理 健康 水平 的重要 指标 ,直 接影 响 到个体 的心 理 状态 和生存 质量 水准 。孤 独感 是指 个体 对 自己社 会 交往 数量 的多少 和 质量 好 坏 的 感受 , “ 当一 个 人 的社会关 系 网络令 他 满 意 的程 度 低 于他 的期 望 时 ,
吸毒女性自尊的初步研究

吸毒女性自尊的初步研究p杨玲刘基刘峰(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70)1内容提要2对242名吸毒女性施以SES自尊问卷测验,结果显示:(1)不同家庭背景的吸毒女性的自尊存在差异,双亲家庭的吸毒女性的自尊高于单亲家庭的吸毒女性的自尊;而非离异家庭女性的自尊得分高于离异家庭女性的自尊得分;(2)有稳定职业的吸毒女性的自尊得分高于无稳定职业的吸毒女性的自尊得分;(3)坐台吸毒女性的自尊低于没有坐台的吸毒女性的自尊,并且存在家庭关系的差别;(4)吸毒女性的自尊不存在吸毒时间长短的差异。
1关键词2自尊;SES;吸毒女性1中图分类号2C913.68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3-3637(2004)02-0086-031问题的提出自尊(self-esteem),又称自尊心或自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作出并通常持有的评价,它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表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和有价值的。
简言之,自尊是一个人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中表现出的对自我价值的判断¹。
个体的自尊是以自我知觉为基础并与自我概念(self-concept)密切相联系的,但两者有区别。
自我概念,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它包含关于自己的片段性的和语义的记忆,并控制着个体对关于自己信息的加工0,或者被概括的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知觉,主要是指自我系统中那些描述性的和判断性的方面0。
而自尊则是对个人自尊的情感和评价,是对自我价值的判断º。
在吸毒的背景下,女性自尊的发展与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自尊作为个体自我系统和核心成份之一,其发展状况不仅与女性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联系,而且对女性整个人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吸毒女性自尊的发展和培养是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自尊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吸毒女性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行为均有重要和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5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y 2009 第46卷第3期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 146No 13 [收稿日期]2008Ο12Ο25[第一作者简介]杨玲(1962—),女,湖南长沙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吸毒者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研究杨 玲1,樊召锋2(1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摘 要]以340名正在戒毒所接受戒毒的吸毒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自尊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和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进行研究,同时随机抽取戒毒者进行个案访谈,以探讨吸毒者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模型。
结果表明:自尊水平高的吸毒者表现出更消极的应对方式和更强的感情与社会孤独感;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显著影响吸毒者的自尊;不同婚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吸毒者之间在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知觉和应对方式的中介变量,社交自我知觉对自尊的直接作用大于对应对方式的直接作用,对应对方式的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
[关键词]吸毒行为;自尊;应对方式;社交自我知觉[中图分类号]B 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9162(2009)0320088205 1 引言近年来,吸毒和戒毒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吸毒者染毒之后,如何真正实现心理戒断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有关专家把吸毒者“戒毒”的巩固期定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并对其“戒毒巩固期”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巩固期达标者仅占10%[1](PP 155-57)。
即使如此,也不能算是戒断了毒瘾,世界禁毒教育专家根据科学的统计,把“毒瘾戒断期”定为三年半。
因此,研究吸毒者的心理指标,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对于更好地解决吸毒和戒毒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自尊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2](PP 1233-23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3](PP 1193-210),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已有的研究表明:高自尊的人能够经受失败的考验而继续努力,而低自尊的人则容易在失败中丧失信心放弃努力[4](PP 1254-257);男性吸毒者的自尊与吸毒行为存在相关[5];吸毒者的自尊水平比正常人群明显偏低[6]。
应对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终结因素,与应激事件性质以及应激结果均有关系[7,8]。
应对方式是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与行为的努力过程[9],通常被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
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降低或增加应激反应水平,从而影响应激和情绪障碍的关系。
研究显示,男性较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性格外向者多倾向于采用成熟的防御方式并积极应对外部刺激;而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者多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并消极应对环境刺激[10];男性吸毒者的自尊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采用的应对方式越消极[11]。
社交自我知觉是以社交质量来衡量,通过感情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来测定的。
心理学家Russell 认为社会与感情孤独与不同类型的社交缺陷有关:社会孤独起因于缺乏令人满意的友谊,感情孤独起因于缺乏令人满意的爱情。
对这两种类型孤独的主观体验在性质上看来也不尽一致,尽管两者都具有共同的核心体验;可以把这种共同的核心看作孤独的根本体验,而把不同类型的孤独(如社会和感情孤独)看作是在共同体验之上附加的某种性质[12](PP 1299-300)。
社交自我知觉影响自我概念和自88尊感的发展。
詹姆斯认为,当人们没有受到他人太多关注时,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
符号互动理论家库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库利认为在所有发展水平上,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在社会情景中的经验来定义自己的。
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获得了自己怎样被他人所知觉的信息,这种信息被用于形成自我的基础。
来自吸毒者和正常人之间的比较研究显示,吸毒者幸福感和自尊感均显著低于正常人,而交往焦虑、无力感和无意义感较高,整体的心理社会质量处于较差水平[13]。
个体可以通过社会交往获得一种归属感,即一个人属于群体和被接纳的感受。
这种感受只能在群体中获得,当个体知道群体中的其他人赞同或肯定自己的某方面时,他就会获得一种价值感,体验到被关心以及归属于群体的感觉,这对个体的自尊有积极的影响。
对社会支持的研究表明,毒品依赖者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14]。
这说明吸毒者由于自身的问题和环境的影响,在社交方面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社交质量,影响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不佳,吸毒者就无法很好地调节自身状态,无法从社会困境和心理问题中解脱出来,而会再次利用毒品来发泄,以此形成一个“吸-戒-吸”的恶性循环。
本研究详细分析不同背景变量的吸毒者在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方面的差异,同时探索吸毒者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关系模型,以期对吸毒行为的戒断和改善其恶性循环提供心理干预依据。
2 方法211 被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甘肃省某戒毒所。
被试均有正常的阅读能力。
发放问卷363份,有效回收340份,回收率为93166%。
其中男性268人,女性72人,男女比例为3177∶1,年龄跨度为17岁到50岁。
未婚155人,已婚120人,离异53人,丧偶12人。
其中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占3815%和2510%。
212 研究工具获得被试不同背景变量信息后,通过3个量表对被试的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进行检测。
21211 自尊水平的评定采用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Rosenberg,1965)[15](PP1318-320),该量表共有十道题目,分四级评分,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值越高,表示自尊程度越高。
测得α系数为0188,与焦虑的相关系数为-0164,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1212 应对方式的评定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姜乾金)[16](PP1120-122),该问卷由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 PC)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 NC)两部分组成,包括二十道题目,分五级评分,从“肯定不是”到“肯定是”,两个维度分别记分。
NC和PC的克伦巴赫α系数分别为0169和0170,重测系数分别为0175和0165,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本研究以消极应对分数与积极应对分数之差作为被试的应对方式评定分数,分数越高表示应对方式越消极。
21213 社交自我知觉的评定采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Emotional Versus Social Loneliness Scales,Wittenberg,1986)[17] (PP1299-301),该量表由感情孤独条目和社会孤独条目组成,共有十道题目,分五级评分,从“从无”到“很经常”,分值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
感情孤独分表α系数为0178,与《UCL A孤独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159;社会孤独分表α系数为0176,与《UCL A孤独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为0181。
213 施测程序被试以小组为单位集体测试,70-80人一组。
主试先统一交代指导语,然后将问卷逐一念给被试,确定每一个被试确实明白题目的含义后,由被试自行笔答。
214 数据处理与转换使用SPSS131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将自尊量表和社交自我知觉量表中的某些反向题目进行反向记分转换;运用AMOS410统计软件进行建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311 吸毒者背景变量对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影响本研究考察吸毒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不同背景变量在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上的差异(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在自尊水平上,不同文化程度的吸毒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 SD多重比较显示,本科文化程度者显著低于其他文化程度者;经济状况不同的吸毒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L SD多重比较显示,300-1000元月收入者显著高于300元以下者和1000元以上98者。
在应对方式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吸毒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月收入300-1000元者比月收入1000元以上者更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
在社交自我知觉上,不同婚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吸毒者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L SD多重比较显示,未婚和离异者比已婚者、丧偶者比离异者有更高的感情与社会孤独感,月收入300元以下者比1000元以上者有更高的感情与社会孤独感。
表1 不同背景变量的吸毒者自尊、应对方式和社交自我知觉的差异比较( x±s)背景变量分类(N)自尊应对方式社交自我知觉性别男(268)23130±4104-2109±618225198±5102女(72)22147±4173-1121±818525109±5116t值11380-0190411327P值011690136701185文化程度小学(69)23116±3150-1183±513226171±3194初中(131)23120±3173-1171±711925189±4183高中(85)23135±4174-2186±711825143±4158中专(35)22130±3153-1134±818525122±6148大专(15)24100±41601127±917726123±8135本科(5)14175±1126-3140±1410119140±5159F值316761*********P值010020135801174L SD(f,a、b、c、d、e)——婚姻状况未婚(155)23114±4179-1196±714826130±5123已婚(120)23136±3189-1183±718424174±4172离异(53)22161±4133-1176±612025192±5110丧偶(12)23199±3123-2164±516129107±3157F值015120105341062P值016740198401007L SD——(1,2)(2,4)(3,4)月收入300元以下(161)22183±4154-2120±613627106±5125 300元-1000元(99)24132±4164-1108±618425156±41981000元以上(80)21175±4110-4137±910424116±5138F值715364121751165P值010010101601006L SD(Ⅰ,Ⅱ)(Ⅱ,Ⅲ)(Ⅱ,Ⅲ)(Ⅰ,Ⅲ)注:3表示p<105,33表示p<101,以下同;a=小学,b=初中,c=高中,d=中专,e=大专,f=本科;0=未婚,1 =已婚,2=离异,3=丧偶;Ⅰ=300元以下,Ⅱ=300元-1000元,Ⅲ=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