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操作步骤68704

合集下载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流程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流程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流程1.样品制备:a.组织样品:从动物或人体获得的组织样品首先需要固定在福尔马林中,然后通过蜡包埋技术将组织固定在蜡块中。

之后,将蜡块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分别放置于载玻片上。

b.细胞样品:将细胞悬浮液放置在载玻片上,并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

2.抗原恢复:固定的组织或细胞样品经过脱水和脱脂处理后,需要通过抗原恢复来揭示隐藏的抗原。

抗原恢复的方法可以是热处理、酶切或化学处理等。

3.形成蛋白结合位点:将载玻片上的样品用蛋白结合剂如牛血清白蛋白(BSA)、鱼胶或生物素素蛋白结合剂等进行封闭处理,以防止非特异性结合。

4.孵育抗体:a.主抗体:将特异性的首要抗体加入到样品中,与目标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b.辅助抗体:添加荧光素或酶标记的次抗体,与主抗体结合,以扩大信号的产生。

5.洗涤:用缓冲液洗涤载玻片,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无关物质。

6.信号增强:a.酶标记的实验,为了增加信号强度,可以加入荧光素或发光底物。

b.荧光标记的实验,可以直接观察荧光。

7.显色:在酶标记的实验中,加入染色底物以产生可见的颜色,从而定位并显示目标抗原的存在。

8.盖玻片:在涂抹适当封片剂后,将载玻片盖上一片封片玻片,以保护样品并减少光的干扰。

9.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载玻片下的样品,并通过图像系统进行图像捕捉和分析。

10.结果评估:评估图像和数据以确定抗原的表达和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进行半定量或定量的数据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组化实验中的条件、试剂和步骤会因实验目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需仔细阅读相关文献和制定适合的实验方案,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免疫组化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操作流程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存在其中一种抗原或蛋白质,并进一步定位其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情况。

下面是免疫组化的一般操作流程:1.样本制备:a.细胞培养:对于体外培养的细胞,将其定植在培养皿中,使其附着在载玻片上。

b.组织切片:将组织固定、石蜡包埋后,用切片机将其切割成小片。

2.抗原修复:a.细胞:用4%的甲醛或冰醋酸将细胞固定,然后用PBS(磷酸缓冲盐溶液)进行洗涤。

b. 组织: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用xylene去除石蜡,并通过一系列浓度递减的酒精进行洗涤。

3.抗体选择和制备:a.选择合适的一抗体与待检测的目标蛋白或抗原有特异性结合。

b.对于小分子抗原,可以直接用抗体进行染色。

对于较大的蛋白质抗原,需要通过特殊方法将抗体标记。

4.抗体染色:a.细胞:将细胞孵育在含有一抗体的PBS中,并进行特定时间的孵育,然后通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b.组织:将抗体加到待检的组织切片上,经过适当的孵育时间,然后通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反应显色:a.一抗染色:根据抗体的结合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发光、颜色显现等。

b.二抗染色:对于无法直接检测的一抗染色结果,需要加入二抗,二抗可以与一抗特定的Fc部分结合,形成复合物。

二抗通常被标记为酶,可以与底物反应产生颜色或发光。

6.显微镜观察:a.细胞:将染好的细胞载玻片通常先底片固定,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b.组织:将染好的组织切片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其加入显微镜下观察,并通过摄影或记录图像。

7.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a.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对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b.根据染色的结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或组织分布情况,对目标蛋白或抗原的表达进行解读。

总结:免疫组化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用于检测和定位细胞或组织中的目标蛋白或抗原。

操作流程包括样本制备、抗原修复、抗体选择和制备、抗体染色、反应显色、显微镜观察、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免疫组化是一种在细胞或组织中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免疫组化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命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下面是免疫组化的操作流程。

1.样本处理:首先,需要准备待检测的样本。

样本可以是组织片、细胞悬液或液体样本(如血清或尿液)。

对于组织样本,通常需要固定、切片和脱水等处理步骤,以保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和形态。

2.抗原修复:组织样本中的抗原通常会在固定处理过程中被破坏或失活。

为了恢复抗原的免疫反应性,需要进行抗原修复步骤。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包括加热诱导抗原修复和酶诱导抗原修复。

3.抗原检测:制备好的样本可以用于检测抗原。

抗原检测通常通过选择与目标抗原特异性结合的一组试剂,如特异性抗体或亲和素。

这些试剂将与待检测样本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形成特定的抗原-抗体结合物。

4.一次抗体结合:首先,将样本与一次抗体结合。

一次抗体是与目标抗原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待检测样本与一次抗体一起孵育,使其与目标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5.洗涤:为了去除未结合的一次抗体和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物,需要进行洗涤步骤。

洗涤可以用缓冲液溶液进行多次重复,以确保样本的纯净性。

6.二次抗体结合:接下来,需要将与检测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的二次抗体与样本反应。

二次抗体是与一次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这些二次抗体通常与标记物结合,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等。

7.洗涤:与一次抗体结合后,需要再次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次抗体和其他非特异性结合物。

8.标记物探测:二次抗体中的标记物将通过检测技术进行可视化。

最常用的检测技术是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其中酶标记物与底物反应产生可见的颜色变化。

其他常用的标记物包括荧光染料、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等。

9.观察和分析:最后,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或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标记物,并进行结果分析。

可以根据标记物的位置、数量和强度等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总之,免疫组化操作流程包括样本处理、抗原修复、抗原检测、一次抗体结合、洗涤、二次抗体结合、洗涤、标记物探测和观察分析等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以下是免疫组化法的标准实验操作步骤:1.样本准备:a.获取待检样本,例如组织切片或细胞悬液。

b.将样本固定,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乙醇和乙酸等。

c.进行脱水和石蜡包埋,以便于后续切片。

2.制备切片:a.用切片机将固定的样本切成薄片,通常为4-6微米。

b.将切片平均分配在载玻片上。

3.制备蜡块:a.将切片放入烘箱中进行去蜡,以去除切片上的石蜡。

b.用乙醇对切片进行脱水然后重新水化。

c.将切片放入热稳定耐热塑料材料中,通常为硝酸纤维素薄膜等。

4.抗原恢复:a.使用高温高压(如压力锅或蒸汽炉)进行抗原恢复,以改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效率。

b.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抗原恢复缓冲液,如磷酸盐缓冲液(PBS)、EDTA缓冲液或三氯醋酸缓冲液等。

c.将切片放入抗原恢复缓冲液中进行恢复处理。

5.抗体处理:a. 选择适当的一抗(primary antibody),根据目标蛋白质的性质选择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

b.将一抗稀释至适当浓度,根据抗原的强度调整抗体浓度。

c.将一抗加入样本上共孵育,使抗体与目标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d.对于一些抗体,可以使用辅助试剂如牛血清蛋白、牛血清、胶原蛋白等增强结合效果。

6.清洗:a.用PBS或其他合适的缓冲液冲洗切片,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b.重复冲洗步骤多次,以充分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7.检测标记:a.选择适当的检测标记,如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荧光染料或金标记等。

b.将标记物加入到一抗与抗原结合的位置上,以形成可视的标记。

8.染色:a.若使用酶标记物,则使用特定底物进行染色,产生颜色反应。

b.若使用荧光标记物,则观察荧光信号。

9.显微镜观察:a.使用适当的显微镜观察切片,记录和分析结果。

b.对于荧光标记,可以使用特定的荧光染色剂如DAPI进行细胞核染色。

10.结果分析:a.根据实验设计和目的,对结果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b.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影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免疫组化基本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基本操作流程

免疫组化基本操作流程操作流程:1、脱蜡和水化脱蜡前,将组织切片放在60℃恒温箱中烘烤30-90分钟。

(1)置于二甲苯 I中浸泡 10分钟,在二甲苯I I中再浸泡 10分钟;(2)无水乙醇 I中浸泡5分钟,在无水乙醇I I中再浸泡5分钟;(3)95%乙醇中浸泡3-5分钟;(4)80%乙醇中浸泡3-5 分钟;(5)75%乙醇中浸泡3-5分钟;(6)蒸馏水中浸泡3-5分钟;2、去除内源性过氧化氢酶用蒸馏水或 PBS配置新鲜的 3%H2O2,室温封闭 10分钟,PBS/蒸馏水洗3次,每次3-5分钟。

3、抗原修复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1)微波热修复:取一定量的抗原修复液于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芯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高档微波P-60继续处理10-20分钟;取出微波盒冷却至室温,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洗两次后用PBS洗3-5次,每次5分钟。

(2)酶消化方法:常用0.1% 胰蛋白酶和0.4% 胃蛋白酶液。

胰蛋白酶使用前预热至37℃,切片也预热至37℃,消化时间约为5-30分钟;胃蛋白酶消化37℃时间为10-30 分钟。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37℃,30分钟。

(2)甩去多余液体,滴加一抗,37℃孵育1小时或4℃过夜(4℃过夜后在37℃复温30-45分钟)。

(3)PBS洗3次,每次5分钟。

(4)滴加二抗,孵育条件参见所用试剂盒。

(5)PBS洗3次,每次5分钟。

(6)DAB显色,在显微镜下掌握染色程度。

(7)自来水/蒸馏水洗终止染色,苏木素复染,盐酸酒精分化;(8)脱水、透明、封片、镜检。

操作规程1、脱蜡和水化(1)脱蜡前,将组织切片放在60℃恒温箱中烘烤1-3小时,恒温箱温度不得高于70℃,恒温箱内不得长期(超过24小时)存放物品,烤片结束后且恒温箱内没有其他切片等物品,请及时关闭恒温箱,避免恒温箱使用时间过长。

(2)使用通风橱内的二甲苯和梯度乙醇脱蜡,不得将二甲苯和梯度乙醇拿到通风橱外使用。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鉴定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分子。

下面我会给出大致的免疫组化操作步骤,供你参考。

1.样本处理:将生物组织或细胞样本获取并处理成合适的形式,如切片或细胞悬液。

2.预处理:对于组织样本,可以使用甲醛等固定剂或冰冻保存。

对于细胞样本,也可以用1%的乙醇醋酸钠或甲醛冷冻保存。

3.抗原结构暴露:对于组织样本,可以使用抗原恢复液如缓冲盐水或热诱导抗原恢复等来暴露抗原结构。

对于细胞样本,可以用洗涤缓冲液洗涤,以去除细胞外蛋白质,并暴露出内部抗原。

4.阻断非特异性结合:使用非特异性结合物(如牛血清白蛋白、大肠杆菌蛋白等)进行阻断,以减少非特异性的背景信号。

5.抗体结合:加入目标抗体,与待测分子特异结合。

6.洗涤:洗涤掉未与抗体结合的废液,减少背景信号。

7.二抗结合: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与目标抗体结合,形成目标抗体-二抗复合物。

8.再次洗涤:冲洗掉未与二抗结合的废液,减少背景信号。

9.底物添加:加入染色底物,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产生可见信号。

10.反应停止:停止底物活性,如加入酸性溶液。

11.显微镜观察:将样本放置在玻璃载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结果。

12.图像分析:使用光学显微镜或荧光显微镜等设备获取图像,使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中会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技术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免疫组化在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都有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检测肿瘤标志物、病原体、免疫相关分子等,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精髓版)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精髓版)

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精髓版)免疫组化染色(石蜡切片)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一、原理及应用免疫组化,简单说是用标记的抗体对组织中相应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和部分定量的分析。

二、操作步骤:(1)将石蜡组织切片置于65°C恒温箱,烤片1h左右。

(2)脱蜡:二甲苯I 10min→二甲苯II 10min →梯度酒精(由高到低)各5min。

(3)1×PBS 洗涤3次,每次 5min。

(4)0.5% Triton X-100通透(PBS配制),目的是使抗体能够充分地进入胞内进行结合反应。

Triton X-100 可以溶解细胞膜、细胞核膜、细胞器膜上的脂质而使抗体及大分子结构的物质进入胞浆和胞核内,这样抗体就能顺利进入胞内与相应抗原结合。

当然了,如果检测的是膜抗原无需通透,忽略该步骤。

(4)抗原修复: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微波炉微波高火 3min,之后转成低火 15-30min。

注:福尔马林或多聚甲醛固定,会导致蛋白交联,而解交联的过程称为抗原修复。

所以冰冻切片不需要抗原修复!!抗原修复方法有多种,一般包括两大类:酶抗原修复(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 热抗原修复(高压蒸汽法、微波法、水浴加热法)。

微波法最为常用。

(5)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6)3% H2O2,室温孵育30min,目的是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7)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8)使用1% BSA 进行室温封闭30min,用于封闭非特异性抗原表位。

(9)根据抗体说明书使用合适浓度的特异性一抗,4°C 湿盒中静置过夜孵育。

(10)次日取出切片,室温下复温30min。

(11)1×PBS 洗涤3次,每次5min。

(12)按照免疫组化二抗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3)DAB 显色:DAB 显色液按说明书配制,使用时滴加到血管组织上,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时,待目的蛋白显色呈棕黄色时结束显色。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

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步骤一:取材固定1.将需要处理的组织或细胞样本,如切片或离心沉淀等,放置在含有适当浓度的固定试剂(如4%的中性缓冲甲醛)中,使其固定。

2.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持蛋白质的结构和形态,使其对后续步骤的抗体反应更加稳定。

步骤二:脱水和包埋1.将样本从固定试剂中洗涤,并逐渐转移到乙醇溶液中,以脱水。

2.将样本转移到适当浓度的透明剂(如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使其透明化。

3.最后,将样本包埋在合适的固化剂(如尼龙、蜡、树脂等)中,以便后续的切片操作。

步骤三:切片和烘干1.使用组织切片机将样本以适当的厚度切成切片。

2.将切片放置在加热平台上,烘干以去除切片中的水分。

步骤四:抗体处理1.使用适当的抗体稀释液将抗体与切片接触。

抗体可为一抗或二抗,具体选择取决于实验需求。

2.将切片放置在含有抗体的湿润孵育盒中,使其与抗体反应。

孵育温度和时间取决于抗体的要求,一般在4℃下孵育过夜。

步骤五:洗涤1.将切片取出,并置于洗涤缓冲液中,用于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2.反复洗涤3-4次,每次至少5分钟,确保切片完全清洗。

步骤六:标记1.添加适当浓度的二抗,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与已经结合的一抗反应。

2.孵育切片与二抗共反应,孵育温度和时间根据试剂的要求进行。

步骤七:显色和染色1.使用合适的显色剂将切片进行显色。

常见的显色剂有DAB(二氨基联苯氧化物)和VIP(有机磷染料)等。

2.彩色染色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可以使用核染料如伊红、快速伊红等对细胞核进行染色。

步骤八:石蜡去除和封片1.将切片浸入去石蜡溶液中,去除石蜡。

2.使用适当稀释的巴豆胶溶液将切片封闭,确保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保持湿润。

步骤九:显微镜观察1.将封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使用适当放大倍率的显微镜观察切片。

2.观察切片的染色情况、抗体标记的结果等,记录并进行分析。

这些是一般的免疫组化法实验操作步骤,根据具体实验需求和试剂要求,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和额外的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组化操作流程
试剂准备
1. PBS缓冲液(pH7.2~7.4): NaCl 137mmol/L,KCl
2.7mmol/L,Na2HPO4 4.3mmol/L,KH2PO4 1.4mmol/L。

2. 0.01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CB,pH6.0,1000ml):柠檬酸三钠 3g,柠檬酸 0.4g。

即抗原修复液
3.PBST: PBS+吐温-20(1000:1)洗液可全部运用PBST
4. 3% 甲醇-H2O2溶液:用30%H2O2和80%甲醇溶液配制。

5. 封片剂:中性树脂+二甲苯。

操作流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P法:
1. 脱蜡、水化:
脱蜡前,应将切片在60℃恒温箱中烘烤60~120分钟,观察石蜡应溶解。

从烤箱拿出切片后尽快置于二甲苯中浸泡30分钟,更换二甲苯后再浸泡30分钟;
无水乙醇中浸泡3分钟;
95%乙醇中浸泡3分钟;
70%乙醇中浸泡3分钟(我用80%);
50%乙醇中浸泡3分钟;
自来水中浸泡3分钟;
梯度脱蜡
2. 抗原修复:(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高压热修复高压锅里放少许水,用一量杯或容器(大小能容纳玻片架为宜)装抗原修复液放入高压锅里一起煮沸,再放入玻片架,盖上不锈钢高压锅的盖子,将排气阀门套上,待听到阀门冒气时,即可倒计时2min,之后将玻片杯一起放入凉水中,静置15min,平衡至室温。

电磁炉1000W 2min。

3.丢弃抗原修复液,将玻片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时间不限)可省略
4.用组织笔沿组织边缘画线(可与组织边缘留适当间隙),画完立即放入PBST溶液中浸泡3遍X3min(三个容器,每个容器3min,时间不限制)。

5. 3%H2O2滴加在切片上,室温静置15分钟(3%的H2O2用30%的H2O2加双蒸水稀释10倍,现配现用。

目的为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
6. PBST洗3次各3分钟(过三缸)
7. 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封闭液,室温30分钟。

用与一抗不同源的血清即可,本人用Western-blotting的含胎牛血清封闭液。

8. 甩去封闭液(注:不要冲洗),滴加一抗50ul(至少50ul否则易干片),4℃孵育过夜。

4℃过夜后需在37℃复温45分钟(未验证:室温静置1小时或者4℃过夜或者37℃1小时。

)。

9. PBST洗3次各3分钟;
10. 滴加兔或鼠二抗一滴,先滴辅助剂,再滴二抗,之间用PBST洗三次,每次3min,每次室温各静置15分钟;所用试剂盒为中杉金桥
的超敏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

11. PBST洗3次各3分钟;
12. DAB显色几秒至几分钟,在显微镜下掌握染色程度;DAB为福州迈新试剂,先配现用。

13. PBST或自来水冲洗10分钟;
14. 苏木精复染20秒,自来水分化;
15.自来水冲洗30分钟;
16. 酒精梯度脱水(酒精浓度从低到高,每缸浸泡数秒即可)、透明、封片、镜检。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