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专项练习题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试题

初三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试题

初三化学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试题1.下列微观图是某些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答案】C【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A、为化合物,B、为化合物,C、为混合物,D、为单质,故选C【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2.(6分)请你用正确的符号或名称填到表格中:NH HCl【答案】氨气 P N 氯化氢 Cl NH4HCO3【解析】3. 2014年4月,兰州发生自来水苯超标事故.下列关于苯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以燃烧B.无色液体C.有特殊芳香气味D.难溶于水【答案】A【解析】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A.可以燃烧,属于化学性质;B.无色液体,属于物理性质; C.有特殊芳香气味,属于物理性质;D.难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答案选择A【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定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M四种物质,加热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等于20gB.Y一定是催化剂C.X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答案】B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Y反应前为5g,质量不变,那么y可能没有参与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Z反应前为10g,反应后为32g,质量增加了22g,属生成物;M反应前为2g,反应后为20g,质量增加了18g,属生成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故X是反应物,反应了40g,a=20g。

该反应表示为:X→Z+M,属分解反应。

故选B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5.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氧原子②-1价的氯元素③铁离子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⑤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⑥氧化铝【答案】①2O;②;③Fe3+ ④H2O ⑤5P2O5 ⑥Al2O3【解析】①2个氧原子的化学符号为2O; ②-1价的氯元素表示为;③铁离子表示为Fe3+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H2O;⑤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5P2O5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整理及试题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整理及试题

九年级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整理及试题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它有助于我们用微观的、定量的观点认识形态各异的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有助于我们从结构上认识物质的性质、用途,并对物质作出鉴定;有助于我们逐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是多样性的”等观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章将从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与性质、溶液四个方面复习初中阶段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考点说明]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经典例题]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点燃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B 、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C 、H 、N 、O 四种元素C 、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D 、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 、H 、O 、N 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 答案有错。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专项练习题.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专项练习题.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观点理论练习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1.以下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A.O2B.ZnC.ND.Ca2+2.以下对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在不停地运动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原子是不行再分的粒子3.氧气由 (A.氧原子构成B.1 个氧分子构成C.氧元素构成D.2 个氧原于构成4.在 3CO+Fe2O33CO2+2Fe的反响中 ,复原剂是 (A.Fe2O3B.COC.FeD. CO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氧化反响必定是化合反响B.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响的催化剂C.合金是一种或几种金属混淆在一同形成D.煤、石油、天然气是现在最重要的矿物能源6.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原子核带正电B.原子核中含有质子C.原子中电子数不等于质子数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7.在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R 中 ,R 的化学式是 (A.NOB.N2C.N2O3D. NH38.以下反响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是(A.CaO+H2O=Ca(OH2B.H2O+CO2=H2CO3C.CaCO3CaO+CO2↑D.2CO+O22CO29.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亲密的是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B.核外电子层数C.核内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0.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响中 ,发生变化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个数C.分子个数D.反响前后物质的总质量11.以下相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固无色的液体B.稀溶液必定是不饱和溶液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必定是饱和溶液D.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必定能变为饱和溶液12.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 (A.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B.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硫分子和氧分子C.原子是不行再分的最小粒子D.物理变化过程中 ,物质的分子自己没有改变13.以下方法中 ,可以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增添水的质量B.在水中增添硝酸钾的质量C.高升水的温度D.降低水的温度14.以下电离方程式中 ,正确的选项是 (A.Ca(OH2=Ca2++2(OH-B.FeCl2=Fe2++3Cl-C.H2SO4=+2H+SO42-D. Al2(SO43=2Al3++3SO42-15.某有机化合物完整焚烧 ,耗费 9.6 g 氧气 ,生成 8.8 g 二氧化碳和 5.4 g 水 ,该有机化合物中 (A.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D.没法确立二、填空题16.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原子则是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铁的最小粒子是 , 而构成二氧化碳的最小粒子是。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年制 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 基本概念和原理 四年制 试题

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根本概念和原理一.本周教学内容期末复习〔一〕——根本概念和原理二.知识要点:1.物质的构造:〔1〕原子①概念②构成③各种关系〔2〕分子①概念②与原子的关系〔3〕离子①概念②与原子的关系〔4〕元素①概念②在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③与原子的关系〔5〕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互相关系:〔仅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2.物质的组成:〔1〕混合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绘、用所含元素描绘;微观:由分子组成描绘。

〔2〕纯洁物组成:宏观:用物质描绘、用所含元素描绘;微观:由分子组成描绘。

3.物质的分类:〔1〕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络:〔2〕化学反响常见类型的比较:5.化学用语知识:〔1〕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和式量的区别与联络:b:一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数值是一个原子跟其它元素原子间形成的一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化合价的正负由电子对的偏移确定。

注意: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b:无论在离子化合物或者一共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

③表示方法:a:表示在元素符号正上方。

b:既标符号又标数值,且符号在前,数值在后。

注意:跟离子符号的标注方法不同。

④应用范围:a:检查化学式的正误。

b:根据化学式求未知元素的化合价。

c:书写化学式。

d:推断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和符号。

〔符号一样,数值相等,但标法不同。

〕注意:应用的根据是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比较:6.溶液知识[例1]写出符合以下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属于根本反响类型的请注明:〔1〕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取O2,生成物为三种物质。

〔3〕检验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中含有CO32-。

〔4〕一种单质与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响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

〔5〕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6〕将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7〕炼铁原理〔8〕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产物中的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 〔9〕通电分解某液体得到两种气体〔10〕某绿色粉末加热变为气、液、固三种物质。

九年级化学精选练习2——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精选练习2——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含答案

精选练习2——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姓名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5.有H +1、O -2、C +4、Ca +2四种元素,按指定化合价最多可以组成化合物的种数是……………( )(A)5 (B)6 (C)7 (D)86.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 2N -1,则X 的同价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 2O (B)XO 2 (C)X 2O 3 (D)XO 37.某元素氧化物分子量为a ,价态相同的硫酸盐分子量为b ,则此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A )b-a/80 (B)a-b/80 (C)2b-a/80 (D)b-a/4011.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2(n 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2,8,18,32,32,18,8 (B)2,8,18,32,50,8(C)2,8,18,32,18,8 (D)2,8,18,32,50,18,8 13.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 可形成化合物CR X ,已知在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 的原子序数和X 的值分别是…………………………………………………………( )(A)16,2 (B)35,4 (C)17,4 (D)26,315.等电子体具有原子数目相同,电子数目相同的特征。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NO 和O 2+(B)CO 和N 2 (C)NO 2和CO 2 (D)SO 2和C1O 217.R n +离子有两个电子层且已达稳定结构。

与R n +的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但不包括R n+本身)可有………………………………………………………………………( )(A)6种 (B)7种 (C)8种 (D)9种19.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 ,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 ,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 2-l 。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专项练习题教程文件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专项练习题教程文件

综合能力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A. O2B. ZnC. ND. Ca2+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3.氧气由()A. 氧原子构成B. 1个氧分子构成C. 氧元素组成D. 2个氧原于构成4.在3CO+Fe2O33CO2+2Fe的反应中,还原剂是()A. Fe2O3B. COC.FeD. CO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C.合金是一种或几种金属混合在一起形成的D.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矿物能源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带正电B.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C.原子中电子数不等于质子数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7.在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R中,R的化学式是()A. NOB. N2C. N2O3D. NH38.下列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是()A. CaO+H2O=Ca(OH)2B. H2O+CO2=H2CO3C. CaCO3CaO+CO2↑D. 2CO+O22CO29.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A.最外层电子数B.核外电子层数C.核内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10.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 元素种类B.原子个数C. 分子个数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B.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硫分子和氧分子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D.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改变13.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A. 增加水的质量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C.升高水的温度D. 降低水的温度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Ca(OH)2=Ca2++2(OH)-B. FeCl2=Fe2++3Cl-C. H2SO4=+2H+SO42-D. Al2(SO4)3=2Al3++3SO42-15.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 g氧气,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该有机化合物中()A.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原子则是中的最小粒子;构成铁的最小粒子是,而构成二氧化碳的最小粒子是。

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练习

中考化学复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练习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5.混合物:6.纯净物:7.单质:8.化合物:9.氧化物:10.单质是元素的,化合物是元素的。

11.分子:12.原子:13.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①;②;③;④。

1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而原子。

15.催化剂:16.MnO2可以作、分解的催化剂,起。

17.质量守恒定律:18.质量守恒定律本质:19.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分子数目。

20.溶液:21.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22.悬浊液:23.乳浊液:24.物质的溶解性跟、、、有关。

25.通常把在室温(20℃)下,溶解度小于0.01 g/100g水的物质叫物质;溶解度在0.01~1 g/100g水的物质叫物质;溶解度在1~10 g/100g水的叫物质;溶解度在10 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物质。

26.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27.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28.溶解度:29.在25℃时,pH=7的溶液是溶液;pH>7的溶液是溶液,pH越,碱性越强;pH<7的溶液是溶液,pH越,酸性越强。

30.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用的措施:①提供充足的;②增大燃料和空气的(把固体燃料粉碎、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31.无定形碳:、、、32.同素异形现象:33.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和34.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和35.氧化剂:36.还原反应:37.还原剂:38.氧化反应:39.氧化还原口诀:;。

40.酸性溶液可能是。

41.碱性溶液可能是。

42.碱性氧化物:43.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

44.酸性氧化物:45.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

46.“四大基本反应类型”:、、、47.化合反应:48.分解反应:49.置换反应:50.复分解反应:51.酸和碱的反应称为,并放出。

52.复分解反应生成物的条件:53.在金属活动性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中的氢元素;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中置换出来。

九年级化学综合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试题

九年级化学综合复习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试题

九年级化学综合复习化学根本概念和原理〔答题时间是:45分钟〕1.以下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盐酸除去铁锈,煤燃烧B.冰融化成水,酸碱指示剂变色C.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植物的呼吸作用D.酸雨的生成,干冰升华2.以下物质中,一定属于纯洁物的是〔〕A.糖水B.医用酒精C.外表被氧化的镁带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水3.构成二氧化硫的粒子是〔〕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B.硫单质和氧单质C.二氧化硫分子D.硫元素和氧元素4.以下反响中,肯定不能得到单质的是〔〕A.化合反响B.分解反响C.置换反响D.复分解反响5.以下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B.一氧化碳C.碳酸钙D.氯酸钾6.以下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熔化牛奶变酸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C.电灯发光形成酸雨D.汽油挥发滴水成冰7.马铃薯遇到固态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8.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参加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A.1种B.2种C.3种D.4种9.以下列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到达饱和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一样质量的晶体C.同处A点的一样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具有一样的溶解度10.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HY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挽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以下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B.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C.芬太奴是国际禁用的杀伤性武器D.芬太奴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2:7:811.〔1〕请按〔2〕小题的要求在下表中各填入一种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2〕用上表的四种详细物质,各写一个符合以下要求的化学方程式:①置换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复分解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
A. O2
B. Zn
C. N
D. Ca2+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D.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3.氧气由()
A. 氧原子构成
B. 1个氧分子构成
C. 氧元素组成
D. 2个氧原于构成
4.在3CO+Fe2O33CO2+2Fe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A. Fe2O3
B. CO
C.Fe
D. CO2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合金是一种或几种金属混合在一起形成的
D.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最重要的矿物能源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带正电
B. 原子核中含有质子
C.原子中电子数不等于质子数
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7.在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R中,R的化学式是()
A. NO
B. N2
C. N2O3
D. NH3
8.下列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是()
A. CaO+H2O=Ca(OH)2
B. H2O+CO2=H2CO3
C. CaCO3CaO+CO2↑
D. 2CO+O22CO2
9.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层数
C.核内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10.在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 元素种类
B.原子个数
C. 分子个数
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
B.保持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硫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D.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13.下列方法中,能够使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是()
A. 增加水的质量
B.在水中增加硝酸钾的质量
C.升高水的温度
D. 降低水的温度
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Ca(OH)2=Ca2++2(OH)-
B. FeCl2=Fe2++3Cl-
C. H2SO4=+2
H+SO42-D. Al2(SO4)3=2Al3++3SO42-
15.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 g氧气,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该有机化合物中()
A.只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只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6.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的最小粒子,原子则是中的最小粒子;构成铁的最小粒子是,而构成二氧化碳的最小粒子是。

17.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铝离子,②液态氢,③氮元素,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⑤4个硫酸根离子。

18.有下列10种物质:空气、水、液态汞、石灰水、红磷、干冰、铜绿、煤、醋酸、胆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混合物的是;②属于单质的是;③属于盐类的是;④属于有机物的是;⑤属于化合物的是;⑥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19.以下物质是由碳、氢、氧、钠中的某些元素组成的。

(1)请用上述元素按以下分类各写出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常用作人工降雨的固体化合物;碱性氧化物;碱;正盐;酸式盐;过量饮用会导致死亡的液态物质。

(2)写出(1)中正盐的电离方程式。

20.有A、B、C、D4种元素,A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第三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第二层上的电子数少1;B元素的某氧化物分子组成为BO3,其中B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且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2-和D+ 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

(1)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D 。

(2) B元素形成常见单核离子的化学式为;由该离子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如
(任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式)。

(3)已知A元素的单质能与碘化钾(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元素的无氧酸盐和碘单质(I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
21.用原子、分子的理论解释: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水。

(2)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答案
综合能力训练:
一、1. B 2. D 3. C 4. B 5. D 6. C 7. A 8. D 9. A 10. C 11. C 12. D
13. C 14. D 15. B
二、16.化学性质;化学变化;铁原子;二氧化碳分子
17.①3Al3+②H2③N ④2P2O5⑤4SO42-
18.①空气、石灰水、煤②液态汞、红磷、③铜绿、胆矾④醋酸、⑤水、干冰、铜绿、
醋酸、胆矾⑥干冰、
19.(1) CO2;Na2O;NaOH;Na2CO3;NaHCO3;CH3OH
(2) Na2CO3=2Na+ +-23
CO
20.(1) Cl;S;O;Na
(2) S2-;Na2S、K2S或MgS,任写一种都行
(3) Cl2+2KI=2KCl+I2
三、21.(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又组成氢分子,氧原子组成氧分子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受热,内能增大,分子之间距离增大的结果,是物理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