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1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doc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8题单选,9-10题多选,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C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大D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2.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的轨迹由上到下(如下图曲线),关于质点通过轨迹中点时的速度v 的方向和加速度a 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同一个参考平面,若A 物体重力势能为1J ,B 物体重力势能为-3J ,则PB PA E E 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C .重力做功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D. 克服轻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4.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右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速度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等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5.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船沿渡河时间最短的路径渡河时(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60sB .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7m/s6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 A .北极 B .赤道C .南极D .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7. 一质量为2kg 的滑块,以4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 ,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A .0B .8JC .16JD .32J8.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0v 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综合复习练习题有答案

物理必修2综合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1.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 A .速度的大小 B.速度的方向 C .加速度的大小 D.加速度的方向2.小船渡河,船运动到河中央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与河水保持正常流速相比较,下列物理量中仍将保持不变的是 ( ) A .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 B .小船的速度方向 C .小船的速度大小D .小船到达对岸所发生的位移3.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线速度不变B .加速度将发生变化C .角速度不变D .周期不变4.假设月球的直径不变,密度增为原来的2倍,“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物理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B.“嫦娥一号”卫星的向心力变为原来的8倍 C.“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与原来相同D.“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变为原来的41 5.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器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
25分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若“天链一号01星”沿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的半径为R ,国际空间站沿圆形轨道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且R R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确定( )A .国际空间站的加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B .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大C .国际空间站的周期比“天链一号01星”长D .国际空间站的角速度比“天链一号01星”小6.如图1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 1与F 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F 1对物体做功4J ,力F 2对物体做功3J ,则力F 1与F 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7JB.1JC.5JD.3.5J 7.如图2所示,在匀加速向左运动的车厢内,一个人用力向前推车厢,若人与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以下结论中哪个是正确的 ( ) A .人对车厢做正功 B .车厢对人做正功 C .人对车厢不做功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图2m F 1F 2 v 0图18.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 A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B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C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D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9.如图3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4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 .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D .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10. 如图4所示“时空之旅”飞车表演时,演员驾着摩托车,在粗糙的球形金属网内壁上下盘旋,令人惊叹不已。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是处于A .平衡状态B .不平衡状态C .速度不变的状态D .加速度不变的状态2.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A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C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 3两个球形行星A 和B 各有一个卫星a 和b,卫星的圆轨迹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假如两个行星的质量之比M A :M B =p,两个行星的半径之比R A :R B =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T a :T b 为A.q q pB.q pC.p p qD.pq4.冰面对溜冰运动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运动员重力的k 倍,在水平冰面上沿半径为R 的圆周滑行的运动员,其平安速度的最大值是 ( ) A .gR kB .kgRC .kgR 2D .k gR /5.假如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限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A .依据公式v =ωr ,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2倍B .依据公式rv mF 2,可知卫星所需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C .依据公式2rMm G F ,可知地球供应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41D .依据上述B 和C 中给出的公式,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226. 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它的位移随时间变更的关系是s=20t -2t 2(s 的单位是m ,t 的单位是s)则它停下来所花的时间是: ( )A .2.5sB .5sC .10sD .20s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 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 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期末复习11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 .速度方向变化,动能一定变化D .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 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 .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D .物体发生1m 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 N 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1 J3.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 .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C .物体间的距离变大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将变小D .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4.一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线速度大小为v ,角速度为ω,周期为T 。
关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 =r ωB .v =T π2C .T R π2=ωD .v =ωr5.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 .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C.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6.关于经典力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经典力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B.经典力学在今天广泛应用,它的正确性无可怀疑,仍是普遍适用的C.经典力学在宏观低速运动、引力不太大时适用D.经典力学对高速运动的电子、中子、质子等微观粒子是适用的7.一薄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OO′转动,如图所示。
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
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圆盘静止。
(完整)高一物理必修二复习检测+答案

物理假期作业(必修二)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8单选,9-10多选,)1.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B .物体只要做曲线运动, 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 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D .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为零, 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2.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
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B .l .5 hC .2 hD .2.5 h3.有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A .B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用细线连着,之间夹着一个被压缩的弹簧.当烧断细线,在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 )A .弹簧对两个物体所做的功大小相等B .弹簧和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任何时刻两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都相等D .任何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的大小都相等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系在轻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O 点,绳长为L ,将小球拉至A 点,使绳水平且刚好拉直,然后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不计,当轻绳摆过θ角时,小球的速率为( ) A .θsin 2glB .θcos 2glC .gl 2D .)cos 1(2θ-gl5.如图,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
在此过程中( )A .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 .重力对小球不做功C .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D .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6.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 =0时其速度为1 m/s 。
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 ,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下左图和右图所示。
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 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123W W W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123W W W ==B .123W W W <<C .132W W W <<D .123W W W =<7.一物体由高H 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选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下落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gH B .g H 2 C .g H2 D .gH 21 8.如右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曲面两端A .B ,离水平面高度分别是h 1和h 2,小滑块从A 端由静止滑下,经B 端飞出曲面落地。
高一物理必修二期末试题及答案版

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动能肯定大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肯定大C.速度方向改变,动能肯定改变D.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D.物体发生1 m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 N的力对物体做的功肯定为1 J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系一小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拉1圆周的时间内,F所做的功为( )力为F,在小球经过41RF C.RF D.2RFA.0 B.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肯定守恒B.物体所受合力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肯定守恒C.物体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D.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肯定守恒5.质量为m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高为h,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若以桌面作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 .mgHB .mghC .mg (H +h )D .mg (H -h )6.开普勒分别于1609年和1619年发表了他发觉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 .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C .在牛顿发觉万有引力定律后,开普勒才发觉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 .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觉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7.一木块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飞来射入木块中。
当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达到最大值2.0 cm 时,木块沿水平面恰好移动距离1.0 cm 。
在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与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A .1 : 2B .1 : 3C .2 : 3D .3 : 2 8.我国放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胜利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高中物理必修 第二册期末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题目: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水平分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B、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竖直分速度始终增加。
C、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之比恒定。
D、物体在作平抛运动时,其速度方向始终与水平方向垂直。
2、题目: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沿一斜面下滑,滑到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则物体从斜面滑下的初速度和斜面的倾角θ满足下列哪个关系?A、v = gtB、v = gsinθC、v = (g√2)sinθD、v = gcosθ3、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因前方出现障碍物需要紧急刹车,假设刹车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止,汽车滑行的距离是多少?A. 20mB. 40mC. 60mD. 80m4、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谐振动的恢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B. 简谐振动的能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振幅无关D. 在平衡位置处,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为10N,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5N,物体的重力为20N。
如果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A. 0NB. 5NC. 10ND. 15N6、一个物体在竖直向上抛出后,其运动轨迹近似为抛物线。
在物体上升过程中,以下哪个物理量在最高点时为零?A. 动能B. 势能C. 力D. 加速度7、一束可见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变长,频率不变B、光的传播速度变快,波长变短,频率不变C、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变短,频率不变D、光的传播速度变慢,波长不变,频率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以下关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的理解,正确的是:A、当体积一定时,温度与压强成正比;B、当压强一定时,体积与温度成正比;C、当温度一定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nRT是决定气体状态的参数,而PV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测试及答案详解(考查全面、综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 (共100分)一、本题共12小题。
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 .牛顿通过实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C .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D .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推进到高速领域 2.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其加速度A .一定不等于零B .可能不变C .一定改变D .一定不变3.欲划船渡过一宽100m 的河,船相对静水速度1v =5m /s ,水流速度2v =3m /s ,则A .过河最短时间为20sB .过河最短时间为25sC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5sD .过河位移最短所用的时间是20s 4.洗衣机的脱水筒采用带动衣物旋转的方式脱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脱水过程中,衣物是紧贴筒壁的B .水会从桶中甩出是因为水滴受到向心力很大的缘故C .加快脱水筒转动角速度,脱水效果会更好D .靠近中心的衣物脱水效果不如四周的衣物脱水效果好5.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
关于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始终处于静止平衡状态 B .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 .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天链一号01星”质量与其它同步卫星质量不一定相等6.卫星电话在抢险救灾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代、第二代海事卫星只使用静止轨道卫星,不能覆盖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而第三代海事卫星采用同步和中轨道卫星结合的方案,解决了覆盖全球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复习测试题11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由于斜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2.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一个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 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为零,它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恒力F作用于原来静止的物体上,使其分别沿粗糙水平面和光滑水平面移动一段相同距离s,则水平恒力F做的功和功率W1、P l和W2、P2相比较,正确的是( ).
A.W l>W2,P1>P2 B.W l=W2,P I<P2
C.W l=W2,P l>P2D.W l>W2,P I<P2
4.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点沿不同的路径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变化不同
B.物体在重力和弹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增加
D.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
5.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
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a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b上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a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a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b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a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b上运行的角速度
D.卫星在a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b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6.A、B两地分别位于北极和赤道上,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将质量为m A和m B的物体向上拉起,测得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如图A、B所示的两条平行
线。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地在赤道,B地在北极,且m A=m B
B.A地在北极,B地在赤道,且m A=m B
C.A地在赤道,B地在北极,且m A<m B
D.A地在北极,B地在赤道,且m A<m 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
B.当汽车受到路面的阻力f一定时,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与发动机实际功率成正比
C.当汽车受到路面的阻力f一定时,汽车作匀速运动的最大速度Vm,受额定功率的制约,即满足P额=fVm
D.当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8.造地球卫星可以看起来相对地面静止,就是我们常说的同步卫星。
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同步卫星距离地面高度为h,运行速度为v。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A.h =3
2
2
π4
GMT
-R
B .h =
3
2
2
π4
GMT-R
C.v =
3
π2
T
GM
D.v =
3
2
π4
T
GM
9.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3
g
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3
1
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3
1
mgh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
1
mgh D. 重力做功3
1
mgh
10.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P、Q两点,A、B点分别在P、Q点的正上方,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
某时刻在A点以速度v1水平抛出一小球,经时间t后又在B点以速度v2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结果两球同时落在P、Q线上的O点,则有:()
A.
2
2
1
1
:
:h
v
h
v
OQ
PO=
B.2
2
2
2
1
1
:
:h
v
h v
OQ
PO=
C.
2
2
1
1
:
:h
v
h
v
OQ
PO=
D.
2
2
1
1
2
1
:
:h
v
h
v
OQ
PO=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6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11.一颗子弹以400J的动能射入固定在地面上的厚木板,子弹射入木板的深度为0.1m。
子弹射入木板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F f =N,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J。
12.小孩坐在秋千板上荡秋千,若秋千静止时,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为300 N,则小孩的质量是_______kg.秋千摆动起来,通过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4.0 m/s,若秋千板离吊秋千的横梁3.2 m,可以认为坐在秋千板上小孩的重心位置在秋千板上,则小孩通过最低点时,它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是
_________.(g取10 m/s2)
13.如图-3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
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v0=.(用L、g表示),其值是(g
取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14. 利用自由落体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重物质量为m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4所示,其中0为第一个点,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
∆
P
E_______________J;动能增加量=
∆
k
E_________________J,产生误差的主要
图-4
图-3
原因是。
三、计算题:(每小题共46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给出最后答案的均分无)
15.(10分)同步卫星是地球的一颗重要卫星,在通讯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
求:
(1)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2)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16、(12分)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
(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面上,与17.(20分)半径为R=0.9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
水平面相切于A点,在距离A点1.3m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质量为m=0.5k g,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2,施加一个大小为F=11N的水平推力,运动到A点撤去推力,滑块从圆轨道最低点A处冲上竖直轨道。
(g=10m/s2)问:
(1)滑块在B处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通过B点后的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
18.(24分)小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面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
面高度为h,倾角为θ;物块从坡道进入水平滑道时,在底端O点处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
将轻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水平滑道M处并固定墙上,另一自由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O点,如图所示。
物块A从坡顶由静止滑下,求:
(1)物块滑到O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为最大压缩量d时的弹性势能.
(3)物块A被弹回到坡道上升的最大高度. .
θF
高一物理必修(2)期末考前训练1
一、选择题1.D 2.AD 3,.B 4.D 5.D 6.A 7.ABC 8.AC 9.B 10.C
二﹑填空题11.4000. 40012 30;450 N 13. 2 ,0.70 m/s,0.875 m/s
14 7.62 m ,7.59 m,存在阻力
三、计算题
15、解:(1)①地面
(2)= 由①②解得
16、解:(1)汽车有最大速度时,此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由此可得:.
(2)当速度时,则
∴
(3)若汽车从静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时,匀加速结束
∴又∵∴∴
17.解:从开始到A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①
设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为v,从A到B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②
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③、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④
解得:⑤
解得:方向竖直向上⑥
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⑦
水平方向:⑧
解得:
18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