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5张ppt)
中古时期的王权、城市、教会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1、中古西欧的王权:
(1)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2)中后期:王权加强: ①15世纪晚期,英格兰逐渐形成 强大王权。 ②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逐渐 完成统一,王权加强。 ③ 15世纪末,在伊比利 亚半岛形 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一、西欧封建社会
3、庄园与农奴制度
(1)地位:庄园是中古西欧 基本 的 农业经济 组织,大小不一。 (2)概况:①土地制度: 领主自营地 和 农民份地 组成。自营地由 领主 直接 经营, 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 分为 自由农 份地和 农奴 份地,自耕自收。 ②劳动者地位:农奴在 法律 上是非自由人,需要自备 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 的 劳役 。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 劳役 。农奴和自由农 民还要向领主交纳租税。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 的 秩序 。
①经济: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 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疆域: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③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同时 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 (3)灭亡: ①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 击和内部矛盾,陷入危机。 ② 7世纪中后期,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 逐步蚕食 。 ③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
但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
化甚大,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
年的欧洲了,中世纪欧洲具有巨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8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8PPT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
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千秋功过后人说
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 了那么短的时期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 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 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经过汉 代的完善和巩固,又继续推行了1700 年,其间逐步作了修正。
皇权与相权
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立掌 握政权。与民主制度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 制。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与地方
中央集权: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国家体制, 其特点是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控制地方,地方在 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秦统一六国后,如何管理地方,朝廷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互相牵制, 郎 ……它对全国的农业生产、工商业活动都要干预、督导;

保证皇权。 奉 卫 廷 典 宗 太 粟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文字。
常 中 尉 尉 客 正 仆 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秦的统一,
建立起“东至海
西
暨朝鲜,西至临

洮、羌中,南至

北向户(代指极

南的地区),北 据河为塞,并阴 山至辽东”幅员
、 羌 中
辽阔的国家,奠
定了此后历代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宋明理学考试说明学习要求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1. 掌握理学形成的背景,弄清宋代儒学的发展。

2、列举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影响。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二、宋朝的程朱理学1、理学兴起的背景:①北宋时期,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②魏晋以来三教合一,使儒学更为理性化,思辨化。

③北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2、理学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3、代表: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4、主要思想:二程朱熹核心思想“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理气论,“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天理和伦理道德的关系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人伦道德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提出心性论,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格物致知,贯通明理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思考: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②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存天理,灭人欲。

④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5、程朱理学的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朱熹是宋朝理学集大成者,他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③他的思想还远及日朝以及欧洲。

在日朝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思想主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万物都在心中。

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说明:考试说明中并无此内容,此属于新版教材新增内容。

)2、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1)思想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共50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共50张ppt)

1、时间:约公元前18世纪
拉 比
2、内容:

(1)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功德。
太 阳 神 沙 玛 什
(2)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 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诸多 方面。
(3)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 反者将遭到严惩。
(四)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3、特点:
马都克(古巴比伦的“众神之王”)命我统治万民并使国家获得福
结合材料,《吉尔伽美什》反映出两 河流域居民怎样的生活态度?
恐惧悲观,重视今世生活,对死后一 切几乎不抱希望,死后的生活在他们 看来令人恐惧,不可能有美好的希望。
材料2:对每年洪水泛滥 的恐惧,加之永远存在的 外族入侵的威胁,使苏美 尔人深深感到,仿佛自己 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 无法控制的力量。美索不 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 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 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区、各民族人民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课标:1.认识古代西亚、古代埃及 、阿拉伯的文化成就,理 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认识古代西亚文化、阿拉伯文化的世界意义,理解阿拉伯文 化对古老文化遗产的吸收和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桥梁 作用。
BC3500左右,两河流域下游苏美尔地 区产生最初文明。BC18世纪古巴比伦 王国汉谟拉比基本统一该地。波斯帝 国后,古代西亚文明逐渐衰落。
因《全素球:通洪史水》不定期泛 滥,战争频繁,外族 入侵等。
一、古代西亚文化
(三)建筑和艺术 1、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 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 裁。
阿布神庙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特专制统治, 勒阿斯布尔地区,这些雕像创王作于权约神圣不可侵犯。
公元前2700年。对于苏美尔人乌来尔说王,陵竖琴恐嵌怖板大画眼:睛,千年前的苏美尔 雕像不只是一种表现,他们相用信动每物个宴会喻人指雕人塑间等级 雕像都有它自己的生命。 关系。公羊(臣民)双手举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PPT课件

•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 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 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 纲领。他们要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 们通过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 治学说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 束缚,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高涨。著名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 论证变法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以便达到救亡图存,自 强保种的目的。虽然后来的戊戌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告 失败,但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产生了冲击,促进 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 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 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 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 合,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 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 “工农武装 割据”道路。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 ,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培养了 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 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但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 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 技术 (即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强行嫁接到落后的社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李大钊在中华大地 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布 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 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五四运动后,新文化 运动发展到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中国先进知识分 子例如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向警予、周恩来 等在对西方传入的思潮进行分析对比、激烈论战和与中国实 践经历进行比较后,坚定地放弃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放 弃了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成立以后,有计划地宣传马克 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4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4张ppt)
A.有利于各项统一政策的推行 B.有利于郡县制在地方的实施
C.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D.有利于消弭区域间文化差异
解析 秦始皇的移民措施实施的同时,还把原来秦国的货币、度量衡等制度推广到 全国,而其移民的主要来源是秦国罪徒,可见其有利于各地的交流,所以出发点为 了维护秦朝的统一,保障各项统一政策能够顺利实行,故选A项;货币、度量衡和 将秦国罪徒移民,是为了实现全国在制度文化层面的统一,而不是统治地方的制度 实施,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关于促进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技术 问题,排除C项;区域间文化差异是由各地独特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环境导致的,上 述措施有可能会减少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但不会消弭,排除D项。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② ⑥
范雎曰:“王不如远交而 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策·秦策》
①③ ④
1、归纳秦灭六国使用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远交近攻 2、根据材料和所学说出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
易形成割据势力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 国家的统一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有叛国而无叛郡,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 代可知也。
----------------- 柳宗元 《封建论》
历代秦王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商鞅变法后,国家强盛
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图片,归纳秦如何巩固统一的?
政治上
二、秦统一措施
中央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

秦国虽然在穆公时代就已经号称霸主,但真正强大还是从孝 公时代商鞅变法开始的。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治 国的利器是爵禄和刑罚,而对儒家的《诗》《书》、礼乐等 深恶痛绝,讥之为“六虱”。清朝姚鼐评论他“教孝公燔《诗》 《书》,明法令”。这很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一次焚书,惜无佐 证,无从详考。联系秦国的历史,秦始皇焚书不过是守其传 统,“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而已。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二】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 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
——摘编自卢向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问题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更相诛伐”的 原因。秦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史料二反映了郡县制怎样的特点?有何意义? 提示:(1)原因:王室衰落;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分封制崩溃。 措施: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推行郡县制。 (2)特点: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并对皇帝负责。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非选择题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 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 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 史称“焚书坑儒”。
——摘编自王红旗《一言兴邦——读史随想录》 材料二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 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二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和影响 【史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 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 《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
——《史记·秦始皇本纪》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件(共68张PPT)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一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的内外统治情况?
对内:政治上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经济上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对外:大量举借外债;出卖国家主权。 总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致使阶级矛盾尖锐。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3:1912年-1918年,民族资本主义投资额达1.4亿元;新 注册的工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476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土地革命
(四):“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内容:① 武装斗争;② 土地革命;③ 根据地建设。
1、土地革命: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影响: 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 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革命后,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 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 于色”。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国内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际
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1:家家户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处处惊惊慌慌, 哭哭啼啼,真凄凄惨惨; 南南北北,东东西西,文文武武,时时杀杀砍砍, 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材料2: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以 中国的银行、矿山、税收、国库券、期货等为担保。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概况:
① 时间: 1927年8月1日 ② 领导: 朱德来贺叶挺
③ 结果: 起义成功,后期北伐失 败,兵分两路。
3、影响:
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一大已提出过)。 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局限:三纲五常,维系专制, 扼杀人性。 (2)可取: 有利于塑造民族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自我 节制; 强调责任使命; 凸显人性庄严。
2.应对态度:批判地继承
.精品课件.
19
知识·梳理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
理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发
学 展 发展: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
“心”是万物的本原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内心反省(内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欲
共 同 内容 继承仁、礼思想;世界本原皆理;吸收佛道思想

影响

.精品课件.
17
结合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谈谈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精品课件.
18
探究三: 感悟宋明理学
1. 影响深远,局限不少,仍有可取
它?(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精品课件.
13
欣赏诗作 品味其学
墟墓兴衰宗庙钦, 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 拳石崇成泰华岑。
──陆九渊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陆、王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如何认识 它?(把握“理”的方法是什么?)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精品课件.
1
本课探究:
探究一:三教合一 1、从汉武帝以后到隋唐期间,儒学的发展情 况 2、理学产生的背景(历史因素、现实因素)
探究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主 要内容、影响
探究三:对宋明理学的评价(进步性、局限性)
21
2、朱熹:“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 理。”朱熹之“理”是指
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
C.事物的客观规律 D.良知
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 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C.朱熹
B.董仲舒 D.王阳明
.精品课件.
22
4、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
.精品课件.
4
探究:你能不能从《西游记》《红 楼梦》中找到“三教合一”的痕迹?
.精品课件.
5
探究:你能不能从《西游记》《红 楼梦》中找到“三教合一”的痕迹?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 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遇到 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既有佛教的观音菩 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在取经路上伸张正义的 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儒家思想。“孙悟空本 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 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
宝玉中举了尘缘,四拜贾政后,被一僧一道夹 住,飘然而去。
……
.精品课件.
6
山西恒山悬空寺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 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精间品课,件迄. 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7
佛教传入和佛教盛行
白马寺
龙门石窟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 建了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 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 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精品课件.
2
1、儒学的发展情况:
1.汉武帝以后 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3.隋朝时期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4.唐朝时期
“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
.精品课件.
3
隋唐时期的儒学为什么会面临挑战呢?
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传播③儒学本身的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 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 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 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精品课件.
8
道教在民间传播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 时,在中国土生土长 的道教也在东汉时期 形成。 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 说、阴阳五行之学与 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 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福建泉州老君岩
.精品课件.
道教圣地武当山
9
2、理学产生的背景
1、历史:与儒、佛、道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 三教合一,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2、学者:与唐宋儒者的不断思考与探索密 切相关
3、时代:与宋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精品课件.
10
探究二:宋明理学 1、“理学”的概念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儒(根本)
(目的)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精品课件.
11
2、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
.精品课件.
12
欣赏诗作 品味其学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程、朱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如何认识
.精品课件.
14
3、两大流派的主要观点
派别 人物
主要观点
影响 地位

宇宙观


方法论

伦理观

宇宙观


方法论

伦理观
.精品课件.
15
3、两大流派的主要观点
派别
程 朱 理 学
人物
程颢 程颐 朱熹
主要观点
影响 地位
宇宙观 方法论 伦理观
“理”是宇宙万物 的本原
“格物致知”
官方哲学 流传海外
“存天理,灭人欲”
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精品课件.
20
1、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 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 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对“朱子高 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
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学说更.精科品课学件.
朱熹 理学 的集 大成

宇宙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 本原,“心即理”
王守
陆 王 心 学
陆九渊 王守仁
方法论 伦理观
内心反省
影响深远
致良知;知行合一
“存天理,灭人欲”
仁心 学的 集大 成者
.精品课件.
16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不 世界观 同 哲学范畴
点 方法论
程朱理学
“理”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格物致知(外在)
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
即格物致知
D.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5、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 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 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