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4

四、规划建设要紧内容与建设重点4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5

(一)编制程序 5

(二)技术要求 6

六、规划资料要求6

附:1.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编写大纲2.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附表

森林旅行是指以森林旅行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行资源为依靠,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行者提供游玩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行活动,是满足人们回来大自然愿望的一种专门旅行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行开展的范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爱护区、国有林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行区、森林(沙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行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处、自然爱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积的沙漠景观旅行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林旅行目的地,为森林旅行的进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宽敞的进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爱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行产业健康快速进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提升,为全国森林旅行进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划,主动促进森林旅行资源爱护和合理利用,改善和解决森林旅行进展方向认识不清、区域进展不平稳、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渠道不畅等咨询题,整体上提升全国森林旅行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发挥森林旅行产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林业局决定启动编制《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通过编制《规划》,全面统筹和分析我国森林旅行资源本底情形,深入了解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挖掘森林旅行资源进展潜力、靓化森林旅行资源特色,将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森林旅行景区(点)纳入《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制定产业空间进展布局,规范行业治理体制,建立森林旅行资源爱护、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出有效的森林旅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与资金渠道等保证措施,为森林旅行治理部门的产业进展决策提供依据。《规划》的编制将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满足人们期望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生态需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带动林业资源利用方式转变,主动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进程,关于我国森林旅行产业健康快速进展将发挥主动作用。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按照进展林业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现代林业进展的差不多要求,立足森林旅行资源爱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以爱护国家森林资源、调整和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开发和优化森林旅行产品、加大森林旅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森林旅行产业进展为目标,充分挖掘和发挥我国森林旅行产业的优势,推动和促进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大力引进和培养森林旅行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森林旅行开发和治理水平,促进森林旅行产业快速健康进展,使之成为爱护森林资源和促进森林文化传播,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和谐进展的重要途径。

(二)规划原则

1.爱护优先,统筹进展。爱护是前提,进展是目标,森林旅行资源的开发在加大爱护的基础上进行,与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天然林爱护、湿地爱护、珍稀濒危动植物爱护、森林防火、荒漠化治理等紧密结合,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进展的良性互动。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按照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旅行进展需求和经济进展战略,实事求是地确定森林旅行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旅行线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条件,把握好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幸免过度开发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环境造成破坏,做到分区、分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森林旅行建设和开发活动。

3.倡导低碳理念、推进森林旅行产业进展方式转变。从进展理念、进展方式、规划手段等方面主动发挥低碳理念对森林旅行产业的指导作用,大力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文化,主动谋划低碳生态旅行,在旅行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减少旅行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阻碍。

4.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顾。森林旅行产业进展与森林资源爱护相结合,森林文化传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森林旅行产业体系提升与带动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相结合,建设多元化、多精品、多功能的森林旅行产业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5.多方参与、统筹和谐。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动性,调动社会广泛参与,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持续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做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与有关区域的旅行业进展规划、交通建设、环境爱护、风景名胜和文物爱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整合旅行资源,形成复合型的旅行产品,增强森林旅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

依据全国林业中长期进展规划和林业进展“十二五”规划差不多思路,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分两个建设期,前期201 1年—2015年,后期2016年—2020年。

规划目标分为总目标和时期性目标。时期性目标为到2015年末目标,总目标为到2020年末目标。时期性目标为初步形成全国森林旅行进展的差不多框架,建设一部分重点森林旅行区域,加大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爱护,完善森林旅行治理体制;总目标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形成具有国家、省、地点各级特色的森林旅行区域、森林旅行线路和森林旅行景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完整的全国森林旅行产业体系大格局,提升森林旅行形象,建成一批全民同意生态文明教育的要紧场所,推动全国森林旅行产业全面进展,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四、规划要紧内容与建设重点

(一)深入分析进展现状和趋势

以森林旅行资源本底状况为基础,分析森林旅行资源的数量、组成、规模、开发条件,同时结合森林旅行收入、客流量、游客特点等指标,综合分析森林旅行产业现状、存在咨询题、进展趋势。

(二)确定重点进展方向和目标

按照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按照规划期限和分期建设重点,确定进展目标和建设任务。

(三)空间布局合理,突出资源特色

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确定森林旅行进展的重点区域、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突出地点森林旅行进展特色,形成全国森林旅行进展大格局。

(四)重点建设工程

结合实际从打造多元化的森林旅行产品,增强森林旅行资源的吸引力,提升森林旅行整体形象,促进森林资源爱护,完善森林旅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地点经济社会进展,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功能等方面,提出重点实施工程和项目。

(五)建立森林旅行资源和生态环境爱护体系

以促进森林旅行资源的爱护和合理利用为目的,在开展森林旅行活动的区域实施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手段,制定落实爱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可不能退化,使自然旅行资源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爱护。

(六)提供有效支撑和保证措施

从全国和地点森林旅行产业的进展现状动身,结合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投资渠道的实际需求提出支撑和保证措施。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一)编制程序

为提升全国规划的指导性和地点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采纳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森工集团公司)上下联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森工集团公司)提供规划所需的材料和数据,分不编制省级和国家级规划。

1.国家规划

在省级规划成果的基础上,汇总编制全国规划。全国规划从整体上操纵森林旅行进展总体思路和目标、进展布局、建设重点、旅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爱护、保证措施等内容。

2.省级规划

在对省内森林旅行资源统计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分析存在的咨询题和进展需求,在国家规划的操纵和指导下,确定本省的森林旅行进展目标、空间布局、建设重点等。

3.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表

反映省内森林旅行资源现状及森林旅行开展情形,表明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以后进展重点,确定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提供有关必要的文字讲明材料与规划报表等。

(二)技术要求

1.基础数据

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林业资源调查数据、森林旅行产业统计数据、森林公园(自然爱护区、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野生动物园、植物园、狩猎场等)“十二五”进展规划、各景区森林旅行专项规划,并参考其他部门的旅行业统计数据、旅行业进展规划、都市进展调查数据、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等作为编制规划的重要基础数据。

2.规划深度

(1)规划建设任务分前期(2011-2015年)和后期(2016-2020年)两个建设期,前期建设任务分解到年度,后期建设任务合计。

(2)规划目标应定量化。

六、规划资料要求

(一)规划资料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提供,包括编写“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和填报“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附表”。

(二)省级规划文本按照《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编写提纲》(见附1)编写。

(三)《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附表》(见附2)按照2010年统计数字填报。

(四)规划文本和附表要提供电子文档。

(五)规划所涉及附表均以下发的表格为标准,不得改动表头。

(六)在规划表中,以“个”为单位的数据取整数,以“万人次”、“万元”为单位的数据均取小数点后2位。

(七)严格按照填表讲明填写表格。

(八)表格内容不能反映实际情形的,请附有关资料和介绍,并加以讲明。

附1

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编写大纲

一、背景和意义

论述规划编制的背景,省内森林旅行进展情形及有关需要讲明的重要事项。

二、森林旅行进展现状

(一)资源现状

分析本省(区、市)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范畴内的森林旅行资源现状(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爱护区、沙漠旅行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林业局/国有林场、狩猎场及其他),以及所拥有的突出景观特色或旅行开发优势。

(二)治理现状

论述各级各类森林旅行资源的治理机构设置情形以及治理中存在的咨询题。

(三)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

要紧讲明三方面内容:①森林旅行开展形式(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爱护区、沙漠旅行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林业局/国有林场、狩猎场等,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形式,如森工企业依靠林业资源开展的森林旅行接待活动、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森林观赏花木休闲场所等);②森林旅行开展情形(上述森林旅行景区景点的旅行接待人数、旅行收入以及所产生的有关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等);③特色旅行商品介绍,现状、开发基础等。

(四)森林旅行进展条件分析

分析本省(区、市)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森林旅行进展取得的体会和存在的咨询题,指明本区域在全国森林旅行进展中的地位、进展空间等。

1.优势和体会

2.存在的要紧咨询题

3.进展前景分析

三、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形象定位

(五)规划目标

提出本省(区、市)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森林旅行规划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按照规划建设期2011-2020年,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不确定2015年末(前期)和2020年末(后期)的建设目标。

四、总体布局

(一)布局原则

(二)总体布局

按照本省(区、市)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的地理位置和森林旅行资源特点提出规划布局,并从点、线、面多个层次确定森林旅行进展空间,规划重点森林旅行区域、精品森林旅行路线和经典森林旅行景点,突出整体性、战略性、特色性和可连续性。

五、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

按照本省(区、市)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森林旅行产业进展实际需求,提出2011-2020年间急需实施的重大项目,例如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项目,②与进展当地经济相结合的项目,③与森林资源爱护相结合的项目,④与大众休闲相结合的项目,⑤与森林形象提升和宣传营销相结合的项目,⑥其他,如加大和规范治理、环境阻碍监测与评估体系、信息化建设、推进森林旅行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等。

六、森林旅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爱护

针对森林旅行活动开展区域内可能存在的生态敏锐地区、限制进展地区或由于进展森林旅行可能带来的资源破坏和环境阻碍等,提出适合本省或全国森林旅行规划目标实现的爱护措施建议,包括确定爱护范畴、爱护任务、爱护措施等。

七、保证措施

(一)治理体制建设

(二)政策与法规

(三)人才队伍建设

(四)监测和评估体系

(五)其他保证措施

附图:森林旅行资源有关现状图、分布图、照片等有关材料。

森林旅游政策支撑

森林旅游政策支撑 近日,从2016中国森林氧吧论坛获悉,我国的森林旅游市场正迅速崛起,2015年林业旅游与休闲人数达2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00亿元。为进一步发挥森林在教育、体验、养生等方面的功能,国家林业局将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策支撑 2015年10月,由国家林业局、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5中国森林旅游节"在湖北武汉举办。37个列入首批“中国森林氧吧”榜单的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在湖北武汉亮相。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为上榜单位授牌。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有助于推动森林旅游的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发挥林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福祉中的巨大潜力。 2016年1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从发展城郊森林公园的必要性、我国城郊森林公园发展成效和挑战、城郊森林公园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布局、主要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共6个方面进行了编制。城郊森林公园是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宜居城市建设、提升百姓福祉的重要需求,也是弘扬生态文化、全方位发挥森林生态功能、提升民众森林文化素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2016年2月,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下发《关于启动全国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建设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林业主管部门推动的全国

森林体验基地和全国森林养生基地(以下简称“两个基地”)试点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2016年4月,国家林业局下发《关于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把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作为本地区森林公园建设发展工作的重要环节,认真抓实做好,确保省级以下森林公园审批的公开、公正、透明开展。 2016年4月,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纲要》要求全国森林公园总数由2015年的3000处增加至4400处、建设76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扩建一批国家沙漠公园,初步建立起国家沙漠公园网络体系等。 2016年5月,国家林业局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建设京津冀生态协同圈,打造京津保核心区并辐射到太行山、燕山和渤海湾的大都市型生态协同发展区,增强城市群生态承载力。京津冀区域将建成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2016年7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规划》针对我国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滞后的突出问题,吸纳借鉴国际先进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结合我国森林分类管理和森林经营生产实践,确立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理论为指导的经营思想,树立了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明确了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目标,是相对于传统森林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 2016年8月,66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1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未通过验收,限期整改;3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取消其试点资格。

园林苗圃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新的 发展机遇,同时也带动了绿化苗木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人民对 居住环境的重视以及西部大开发,绿化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不 少大型企业也开始投资“绿色银行”的苗圃生产,许多地区把苗木作为 农业产业化调整的主要方向,苗木业在我国已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 产业。 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年来一直沿用 传统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大多品种单一,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苗 木质量不稳定,苗木成活率低,产品供应季节短,生产周期长,生产率 低,占用大量的优质农田。目前我国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水平远远跟不 上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稳、生产周期短、可实现 周年供应、产业化水平高及能出口创汇的现代化绿化苗木生产新途径, 为我国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市场接轨打下良好基础。 一、对当前园林苗圃生产现状的认识 1、城市园林建设加快, 拉动园林苗圃迅速膨胀 众所周知,园林苗圃生产具有超前性和前瞻 性的特点,园林苗圃是城市绿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苗生产是园林绿化 的首要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园林规划的滞后性,制约了园林苗圃的常规 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刺激、拉动 了园林苗圃产业的迅速膨胀。近两年苗木生产总面积翻了一番还多,产 量增加了近2/3。 之所以苗木产业发展快,首先得益于国家各级政 府重视园林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国家投入园林城市建设的资金多,园 林规划企业发展快,苗木需求量则大;种苗价格看好,苗木生产、经营 者收益则高,于是调动了老百姓育苗的巨大积极性;第二,新品种、优 良品种、速生苗木的诱导作用大。苗木新品种层出不穷,优良品种推广 日趋加快,先进栽培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促进了苗木产量的升华、生产 效率的提高,也使园林苗木更具有观赏性、公益性,苗木生产更具有时 效性、诱惑性;第三,农业生产不景气,粮、棉、油价格走势过低,也 变相促使了苗木业的大发展。 2、非公有制苗圃发展之快,霎时成 为苗木产业的主力。 几十年来,国有苗圃一直独领风骚,在苗木行 业唱主角。但短暂的两年多的时间,非公有制苗圃发展迅速,除了农户 转向苗木生产经营的增多之外,其它行业、非农业人士加入种苗行列, 从事苗木生产的已不计其数。浙江的萧山已成为浙江花木生产的重地, 产品包含花灌木、彩叶植物、绿篱植物等10大类近1000个品种,其中花 木生产以柏木类和黄杨类为主;上海郊区是我国第二大鲜切花生产基 地,主要产品是香石竹。中西部地区云南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 地,1995年鲜切花的总量达2147吨,占同年全国总量的40%,销售额达 1.2亿元,主要生产香石竹、非洲菊、月季、兰花等,其余省份的综合 生产能力并不突出。 3、经营树种、品种越来越多。 经过近年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镇全域旅游发展,规范辖区内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建设、服务和发展,加快镇旅游建设,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新引擎,深化镇文旅融合,以街为核心,以光尊寺、卧佛寺等文保单位和乌铜走银、百年老茶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在激活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的同时,将文化、旅游、康养、饮食等产业与旅游相融合,打造出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体,逐步形成全域发展、全产融合、全民参与的美丽旅游模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区两级的决策,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沿袭以街为主骨架的传统街区格局,保留、恢复重建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戏台、古民居;在现有河道基础上穿插引导,再现昔日小桥流水,结合布置绿化恢复旧时外八景之一

的“北津烟柳”、“梅花古渡”等景观;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把古镇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力争成为国家历史名镇;利用北庙水库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应旅游市场需求,结合现有的龙王塘、孟官温泉、乌龙社区的草莓采摘、西番莲采摘等景点,开展乡村休闲游。将古镇打造成市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建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融美食、田园采摘的田园旅游,建成集商贸、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区。 1. 旅游基础设施 镇有320 国道及大保高速公路沿镇政府驻地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并设有高速路进出口,交通高速便捷。 镇域内道路硬化率较高,交通便利;人畜饮水水质水量达标;邮政通行便捷齐全;环卫制度落实严格且保持良好;医疗集中便捷高效 2. 旅游管理 镇在旅游管理方面,成立工作小组,就旅游定位做研究,同时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收集游客意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旅游发展体系,形成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3.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网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附件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二○一一年四月

目录 前言 (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3)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 (5) 四、规划建设主要内容与建设重点 (5)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6) (一)编制程序 (6) (二)技术要求 (7) 六、规划资料要求 (8) 附:1.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编写大纲 2.省级森林旅游发展规划附表

前言 森林旅游是指以森林旅游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一种特殊旅游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游开展的范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有林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游区、森林(沙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游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处、自然保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积的沙漠景观旅游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林旅游目的地,为森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提高,为全国森林旅游发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发展趋势

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发展趋势 5月12日,全国林木种苗工作会议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林木种苗工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对下一步林木种苗工作进行部署。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当前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种子法》宣传,要抓紧配套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地方法规、规章。要强化种苗管理机构行政执法职能,做好执法委托工作。要加强执法检查,建立部门协同执法机制,加大种苗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二是切实抓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各地要及时公布本地主要造林树种种苗生产供求信息,要搭建种苗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种苗交易市场的作用,要加强有效引导,搞好种苗产量预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及时调剂种苗余缺。 三是扎实做好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各地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开展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确定工作,建立林木种质资源身份证制度,形成标准化的保存体系。“十三五”期间将完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主库)建设,加强野生植物、珍稀植物、濒危植物和特有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四是进一步强化国家重点良种基地管理。根据造林绿化用种情况调整树种结构,推进针叶树种种子园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和矮化丰产技术,推进经济林树种基地加强优良新品种选育,抓住国有林场改革的契机解决基地人员的后顾之忧,开展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挂职锻炼试点,加强技术协作组建设。 五是全力推进林木品种审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建立林木良种退出机制。尽快建立林木良种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修订《林木良种审定规范》等相关标准,完善林木品种审定标准体系。加大林木品种审定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人员业务水平。 六是深入开展林木种苗质量监管。各地要加强林木种苗生产、流通、使用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严格落实标签、档案、检验等制度。要强化种苗质量抽查工作,加大对质量不合格单位的后处理力度。 七是积极探索国有苗圃改革模式。进一步摸清国有苗圃现状,对国有苗圃进行登记造册,出台《国有苗圃改革指导意见》。 八是努力拓宽种苗社会化服务空间。要充分发挥国家、省、市、县种苗社会团体加强服务、提供咨询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和重点县种苗信息网络发布信息、互通有无,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苗农参与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区域性的种苗交易活动。

新时期发展森林旅游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发展森林旅游的实践与思考 ——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徐高福何建平彭新俊孙邦建黄武祥 2013-3-28 9:48:47 来源:《中国林业经济》2012年第5期摘要:森林旅游是旅游的新业态,已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立足挖掘森林资源的经济潜能和文化内涵,在森林旅游实践中着眼规划、优化管理、特色经营、创新发展。对良好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新的生产力等理念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新时期发展森林旅游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加大项目投入、重视人才培养等对策。 关键词:森林旅游,创新发展,特色经营,生态保护,千岛湖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1-2]。森林旅游是旅游的新业态,已进入大众化旅游新阶段。 千岛湖是1959年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位于浙江省西部山区,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地处长三角腹地,距杭州市区129 km,距黄山140 km,是镶嵌在杭州—千岛湖—黄山名城、名水、名山这条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之一。由19个国有林场构成的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9.5万hm2,其中湖面5.3万hm2,拥有姿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 078个,森林景观丰富,山光水色如诗如画,生态环境清雅宜人,是长三角地区旅游的精华之地。 近年来,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引

领,立足挖掘森林资源的经济潜能和文化内涵,依托千岛湖特殊的地理位置,把自然景观、千岛湖库区历史文化和新安兵团建设文化融为一体,突出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主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上,拓展市场、提升服务、规范管理、树立个性、打造品牌,着力培育生态和经济“双赢”的新型森林旅游产业。2011年,千岛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分别位于全国森林公园第10位和第1位[3]。 1 森林旅游发展的实践 1.1 着眼规划,瞄准森林旅游发展长远目标 一项规划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融入了创新理念,是否始终占据一个制高点,都是这个行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4]。 根据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地质地貌、森林资源等现有资源,公园立足高品位、高起点,实现科学规划。2009年公园协助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了《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旨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和历史文化古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千岛湖的区位优势,合理开发森林景观资源,精心配置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设施和宜人的休闲服务设施,使之成为风光秀美、特色鲜明、效益一流的森林公园。同时,结合淳安县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了水韵梓桐、千岛湖宋词文化园和许源林场红相思森林家园等项目规划。公园编制的《森林休闲旅游规划方案》通过审批,18个项目将在五年内分批实施。重点实施以梓桐口大型休闲观光园区、千岛湖龙涧休闲旅游景区、茅头尖休闲观光园区为主体,以叶琪会所、东山尖登山营地、界首健康养生乐园、姥山林木良种科教基地、十八坞现代农业观光园、龙川游客接待中心为支点的“三主体六支

绿化苗木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2013-2018年中国绿化苗木市场预测与 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编号:130A938 行业市场研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一份专业的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以上内容的数据和研究分析部分,在报告中的比例各占50%。 作为通用型调研报告,行业市场研究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绿化苗木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绿化苗木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绿化苗木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绿化苗木行业现状和整体的发展情况,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绿化苗木行业现状及绿化苗木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绿化苗木市场变化和绿化苗木行业发展趋势。

经历2012年的苗市滑坡之后,2013年春北方苗市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绿化苗木行情相比2012年秋冬有所好转。目前,我国北方具有发展前景的绿化苗木,从产品类型来说,可以分为六类。第一类,树形高大、雄伟的大乔木,如雪松、桧柏、雄性毛白杨、七叶树、槲树、榉树、三角枫、皂荚、山合欢等。第二类,对土壤、气候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如千头椿、大叶榆、丝绵木、巨紫荆、金叶榆、紫叶矮樱等。第三类,在抗干旱、耐水湿、防风、耐盐碱、抗病虫害等方面表现出众的品种,如绒毛白蜡、枫杨、杜梨、沙柳、馒头柳、接骨木、柽柳等。第四类,观赏性好的树种,包括树形或叶片独特,以及花期长或花色艳的品种,如玉兰、黄山栾、红栌、金枝(金叶)国槐、蝴蝶槐、龙柱碧桃、菊花碧桃、美人梅、榆叶梅、垂丝海棠、北美海棠、紫叶稠李、国旗红紫薇、玫瑰红木槿、牡丹石榴、棣棠、红瑞木、南天竹、七姊妹蔷薇、北美凌霄等。第五类,具有较好经济价值的绿化树种,能兼顾木材、果品、药材或油料的生产,如山核桃、杜仲、山楂、黄连木、车梁木、文冠果等。第六类,能够造型的树种,如黄杨、女贞、五角枫、三角枫、果树、松柏类。北方市场多种苗木供不应求,总体来说,北方需求量大的苗木还是以常见树种为主。如雪松、蜀桧、龙柏、油松、白皮松、法桐、白蜡、国槐、杨、柳、榆、椿、栾树、樱花、红枫、黄杨、女贞、红叶李、碧桃、海棠、紫薇、木槿、紫荆、丁香等。以山东为例,胸径5厘米至8厘米的上述品种产量相对较少,胸径9厘米以上的有一定存圃量,胸径3厘米以下的小苗、种苗生产过剩。 当前北方绿化市场上产量较少或短缺的树种,具体包括:雪松、水杉、云杉、高杆龙柏、高杆桧柏、油松、银杏、皂荚、七叶树、小叶朴、榉树、槲栎、千头椿、馒头柳、乌桕、三角枫、黄连木、车梁木、丝绵木、玉兰、黄栌、杜仲,以及各种园艺果树、造型树等。在山东,楸树、七叶树、皂荚、榆科、槭树科、卫矛科的树种以及柿树、杜仲、木瓜等品种的大规格苗木有较少的存圃量,中、小规格苗木短缺。生态文明建设激活西部苗市,除了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绿化、景观苗木之外,我国的苗木需求市场正不断扩大和延伸。扩展方向是: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延展,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干旱地区延伸,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镇、农村发展。近些年来,北京周边、天津、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区、市)以及山东的菏泽、济宁、东营、德州、滨州等市对苗木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开展起来,建设美丽中国,要先绿化,再美化。不仅城市需要绿化、改善环境,农村、偏远地区更需要绿化、治理环境,而且所需苗木的品种、规格在变化,质量、价值也在提升。 苗木品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我国很普遍。苗木要“错峰”繁育,即错开供应过剩的品种和扎堆育苗的时期。同时,利用各种渠道了解绿化工程苗木的应用设计情况,有针对性地育苗。2012年春天,“园蜡2号”白蜡一年生小苗苗圃移植需要得多,价格涨到每株3-4元,育苗户一哄而上播种白蜡种子,导致2013年春天一年生小苗严重过剩。2013年春天,栾树、国槐一年生苗木销售、移植的也很多,价格上涨到每株3元,育苗户又一哄而上大量播种栾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卫书记的指示,省政协把发展我省森林旅游作为2010年调研重点课题。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今年6月钟文主席、张海国、邱德群副主席带队,分三组赴安徽、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考察调研;9月组织了由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省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深入我省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等森林旅游景区实地调研;9月17日、11月13日钟文主席主持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11月21—23日带领调研组相关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在三亚召开的全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工作座谈会。调研组在深入考察调研,充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此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调研组认为:海南蕴藏着宝贵、丰富、独特、原始的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但目前开放开发利用的很少,总体上还是消极保护和单一利用模式。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应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坚决摈弃?开发即破坏?的错误认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和决心,把海南作为一个整体森林公园来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打造集雨林观光、森林保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热带海岛森林公园?。 一、海南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优势得天独厚 (一)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海南四面环海,四季如春,冬季可避寒,夏季可避暑。特别是森林空气清新,细菌含量少,植物精气丰富,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调研组在部分林区实时测定,海南热带

雨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局部地区高达5万个以上,其中霸王岭高达8万个以上。海南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发展森林旅游、健康产业的?金字招牌?。 (二)稀缺独特、原始神秘的热带森林资源。海南是全国热带天然林保存最完好、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全省现有森林面积3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59.2%。其中天然林面积989万亩,包括200多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海南被誉为热带生物?基因库?,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600多种,蝴蝶等昆虫6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云豹、巨蜥等15种;全省有5大类24种湿地,面积近550万亩。热带雨林植物景观典型神奇,地貌景观雄伟壮丽,水体景观瑰丽迷人。这些宝贵珍稀的森林旅游资源,在国内独具特色,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对游客充满了吸引力。 (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山海资源。海南省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有1528公里海岸线、280个岛屿、68个海湾,有珊瑚礁、红树林、青皮林等构成的生物海岸,山海相连,蓝绿相依,是我国唯一既可发展热带滨海度假、又可发展热带山地雨林度假的区域。 (四)丰富多彩、浓郁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海南不仅有富集的森林旅游资源,而且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本岛独有的黎族,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包括黎锦、船形屋、农耕、文身、老古舞、独木器、鼻箫、歌谣、礼仪风俗等,极能有效地激发游客的兴趣和热情。神秘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别致的乡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海南森林旅游的潜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国土 绿化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绿化委员会、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系统)绿化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化委员会、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议部署,推进实施《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全绿字〔2018〕5号),扎实做好2019年国土绿化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国土绿化任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林草植被修复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统筹治理、系统修复的总体思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落实《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绿字〔2016〕9号)和2018-2020年营造林生产滚动计划,细化分解计划任务,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全年完成1.01亿亩造林绿化任务。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牢固构建“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开展森林乡村建设,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推进森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群建设,稳步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恢复城市自然生态,营造城市宜居环境。加快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启动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加快退化草原恢复和治理,完成退化草原治理1亿亩以上。办好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加快推进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筹备工作。 二、创新推进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形成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良好氛围 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地方各级绿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创新政策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植树义务,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全社会做好示范表率。各地要认真组织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等植树活动,开展国土绿化主题宣传纪念活动,努力营造全民植绿爱绿护绿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良好氛围。要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扩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建立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提高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各部门(系统)要全面实施部门绿化规划,落实部门绿化责任制,以完成管理区域绿化为重点,持续推进铁路、公路、河渠、堤坝、校园、营区、矿区、社区等绿化美化,增加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身边生态绿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科学开展造林种草,提升林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良种壮苗、适地适树是科学开展造林绿化的前提。各地要切实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理念,加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以及抗逆性强的树种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培育推广使用良种壮苗,优先使用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育苗,优先使用保障性苗圃培育的苗木。加强牧草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优先选用本地优势品种,提高种草适应性,确保种草成活率,恢复和稳定草原生态系统。要加强林木种苗、牧草良种质量监管,造林用种用苗必须具备“两证一签”。要重视种源和遗传品质,避免长距离调运种苗,严格引种管理,防止大规模引种造林。要严格林木种苗检疫,着力做好落地复检和造林后的监测,对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苗应当就地销毁。要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科学造林种草,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程,合理确定造林种草技术模式、配置方式、栽植密度,实行乔灌草结合、封飞造并举,大力营造混交林。干旱半干旱地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合理确定林草比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探索开展低密度造林试点。研究制定森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三大对象: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行业】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前言 “森林能够没有人类,而人类却离不开森林”。作为以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为主体,以保护自然,教育旅游者认识自然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的森林生态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愈来愈多的旅游者希望通过森林生态旅游来实现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梦想,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的国际流行色,且将在二十一世纪中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其富聚度居全国首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04〕9号)俩个文件,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八大林产业,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把云南建成“亚洲最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我们依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和云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全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实际,紧紧围绕把云南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思路,组织编写了《云南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的编写工作,是在云南省林业厅的直接领导下,由云南省林业厅技能站主持,组织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系等单位完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财政厅、昆明理工大学等部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支持,提出了许多真知卓识的宝贵意见。在此一且表示感谢。由于编撰人员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规划》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4 四、规划建设要紧内容与建设重点4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5 (一)编制程序 5 (二)技术要求 6 六、规划资料要求6 附:1.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编写大纲2.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附表

森林旅行是指以森林旅行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行资源为依靠,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行者提供游玩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行活动,是满足人们回来大自然愿望的一种专门旅行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行开展的范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爱护区、国有林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行区、森林(沙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行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处、自然爱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积的沙漠景观旅行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林旅行目的地,为森林旅行的进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宽敞的进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爱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行产业健康快速进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提升,为全国森林旅行进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划,主动促进森林旅行资源爱护和合理利用,改善和解决森林旅行进展方向认识不清、区域进展不平稳、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渠道不畅等咨询题,整体上提升全国森林旅行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发挥森林旅行产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林业局决定启动编制《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通过编制《规划》,全面统筹和分析我国森林旅行资源本底情形,深入了解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挖掘森林旅行资源进展潜力、靓化森林旅行资源特色,将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森林旅行景区(点)纳入《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制定产业空间进展布局,规范行业治理体制,建立森林旅行资源爱护、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出有效的森林旅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与资金渠道等保证措施,为森林旅行治理部门的产业进展决策提供依据。《规划》的编制将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满足人们期望与自然和谐

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可研报告

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提要. (1) 1.2 编制依据. (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3) 2.1 项目建设背景. (3)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6) 第三章项目区资源条件和利用程度 (9) 3.1 项目区资源条件. (9) 3.2 利用程度. (12) 3.3 建设单位概况. (12) 3.4 综合评价.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指导、原则、目标和任务 (14)

4.1 指导思想. (14) 4.2 原则. (14) 4.3 建设目标. (15) 4.4 建设任务. (15)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15) 5.1 项目总体布局. (15) 5.2 建设方案. (16) 5.3 建设期限. (22) 第六章投资概算与筹资方案 (22) 6.1 投资估算. (22) 6.2 资金筹资、使用与管理...... . 24 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 (24) 7.1 生态效益分析. (24) 7.2 社会效益分析. (25) 7.3 经济效益分析. (25) 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26) 8.1 可行性研究结论. (26) 8.2 建议. (26) 附件: 1、组织机构代码证

2、林权证 3、建设单位自筹配套资金承诺函 4、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通知(闽林综 [2007]149号) 5、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位置图

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 1.1.2 项目建设单位:永安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1.3 项目法人代表:汪炎明 1.1.4 项目技术负责:许国强 1.1.5 项目财务负责:郑美珠 1.1.6 项目性质:新建 1.1.7 项目主管单位:永安市林业局 1.1.8 项目建设地点:永安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燕江 林场(燕东街道麻岭村) 1.1.9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红豆树、香樟等珍贵树种无性系(或家系)种质资源收集区14.5hm2, 建设繁殖圃3.5hm2。 维修生产管理房及仓库200m i,新建便道1km。 1.1.10 建设期限:1 年,即2009 年。 1.1.11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60 万元,其中种质资源收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㈡教学目标定位 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 图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

⑴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 ⑵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 ⑶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 ⑷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 ⑸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 ⑹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 ⑺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⑻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 ⑼能合理使用除草剂; ⑽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 ⑾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资源 ㈠教学团队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⒈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合理 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教学队伍12人,“双师”11人,占91.7%。 ⑵专兼教师比例合理。教学队伍12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职教师比例2∶1。 ⑶学缘结构合理。8名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北华大学5所学校。 ⑷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队伍12人,51-60岁1人、41-50岁6人、31-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⑸职称结构合理。教学队伍12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占66.7%;中级职称3人,占22.2%;助理级1人,占11.1%。 ⑹职业资格证比例高。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