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结构强度第二次课程大作业——朱老师+程老师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22春“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

大连理工大学22春“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

大连理工大学22春“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船体在中拱状态下,哪个部分的位置先达到屈服极限?()A.甲板B.中和轴C.船底D.水线参考答案:A2.船舶在静水中的弯矩在船型既定时,只与重量以及重量沿船长的分布有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膜单元(平面元):仅承受平面应力,用来表示所有壳板、仓壁和甲板的板材。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导管架平台的冲击性载荷有哪些?()A.钻井B.材料的搬运C.船舶系泊及碰撞D.直升机的降落参考答案:ABCD拖航状态下桩腿的动力分析,主要是对()强度进行校核。

A.桩腿上的销孔与销孔板B.齿条与齿条板的强度计算C.上固桩块处的桩腿截面D.桩腿的底部结构强度计算参考答案:C6.圆弧形角隅的大舱口,最大应力一般发生在圆弧终止点内侧约成()角的圆弧边缘上。

A.90°B.45°C.30°D.15°参考答案:C7.将整个平台结构理想化为下列哪些单元组成的组合单元模型?()A.板元B.杆元C.梁元D.膜元参考答案:BCD8.降低主甲板上的舱口角隅处的应力集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A.在舱口角隅高应力区,用增厚的插入板B.增大角隅圆弧半径C.减小角隅圆弧半径D.在舱口边缘处设置甲板纵桁参考答案:ABD9.船体剖面上的应力呈()分布。

A.正态C.均匀参考答案:B10.船体总纵弯矩公式中,总纵弯矩等于静水弯矩与波浪附加弯矩之()。

A.积B.商C.和D.差参考答案:C11.自升式平台桩腿局部强度计算中,一般是选取底部承受最小反力的那根桩腿作为计算对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对于导管架平台,只需考虑静力分析即可。

无需考虑动力分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波幅的应力幅值。

A.规则波的幅值B.动应力幅值C.频率相应函数D.应力响应幅值算子参考答案:D船舶中垂状态:中垂状态下,()在船中,此时船中浮力较()。

(完整版)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系统答案

(完整版)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系统答案

2345ap 1.5ΔL 1.5ΔLP 1P 2234P 1P 11P 12345P 2P 21P 223、一海船垂线间长Lpp=160m ,设计时将分为20个理论站,机舱内有一主机,机电设备重量P=1000KN ,主机跨2-3,3-4,4-5三个理论站,距离3-4站跨中位置a=3m ,现要将该船进行局部性重力调整,使其主机重量分布2-3,3-4,4-5三个理论站,根据局部重力分配原则,试问分布到2-3,3-4,4-5三个理论站的均布重力分布分别为多少。

解:将三个理论站等分为2个理论站。

将P 1分布列2-3,3-4两个理论站将P 2分布列3-4,4-5两个理论站分配到2-3,3-4,4-5的重力分别为10、某箱型船,长l=120m ,宽b=20m ,在淡水中正浮时吃水为6米,假设船的质量沿船长均匀分布,将一个100t 的载荷加在船中后50米处的一点上,试画出其载荷,剪力和弯矩曲线,并计算此时船中的弯矩值4、一海船垂线间长Lpp=100m ,设计时将其分为20个理论站,其尾部超出理论站L0站后的船体重量P=1000kn ,超出0站的距离a=2m ,现将其对该船进行局部重力调整,使其尾部重量分布到0-1,1-2理论站,根据局部重力分配原则,试0-1.1-2站的重力分布为多少?5、某矩形剖面钢船,其剖面尺寸如图:船长L=72米,型宽B=12米,舱口边板b=3米,型深D=7.5米,吃水d=5.0米(淡水中),假定船重量曲线为三角形(首尾端为零,船中最大),分别画出重量曲线、浮力曲线、载荷曲线、静水力曲线、静水弯矩曲线图;同时求最大的静水弯矩。

取甲板的许用应力为[σ]=1000kgf/cm 2,试求刚好满足许用应力时的甲板厚度。

(假设甲板是等厚的) 解:船在静水受力平衡:重力方程:y(KN)x(m)721176KN重力曲线72x(m)y(KN)588KN 浮力曲线72x(m)y(KN)588588588载荷曲线0x(m)y(KN)36725292KN 5292KN 剪力曲线0x(m)y(KN)127008KN 弯矩曲线浮力方程:由载荷曲线,我们可求出载荷曲线方程∵只要对载荷曲线经行积分,就可以得剪力曲线和弯矩曲线,而图都是左右对称的,故有6、有一纵骨架式船舶,其型深为4米,第一次近似计算船舯剖面要素时,参考轴选在基线上2米处,并得到如下数据(对半剖面):面积(cm 2) 静矩(cm 2m) 惯性矩(cm 2cm 2) 参考轴以上 400 860 1500 参考轴一下 800 980 1000该剖面受到最大弯曲力矩为25000KN.m(纵骨间距为600毫米)。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第一章测试1.不同类型的海洋平台的载荷工况都一样()答案:错2.军船和民船的装载工况是相同的。

()答案:错3.海洋平台结构的破坏模式主要是屈服破坏和疲劳破坏。

()答案:错4.强度分析主要包括外载荷计算、内力分析、强度校核标准。

()答案:对5.长方形梁截面的惯性矩与()无关。

答案:粱的长度6.以下为全船性的外力的是()。

答案:波浪压力;船体结构重量7.载荷随时间的变化性质分类有()。

答案:动变载荷;静变载荷;冲击载荷;不变载荷8.虽然海洋平台的结构形式较多,但其总强度的模型主要有()。

答案:三维空间模型;三维空间梁模型9.海洋平台受到的间接自然环境载荷包括以下()答案:系泊力;惯性力10.造成海损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人为因素;恶劣海况;强度不足;意外事故第二章测试1.静置在波浪上的船体载荷曲线有两条性质,分别是:沿着船长分布的整个载荷曲线与轴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之和为0;上述面积对轴上任意一点的静力矩之和为零。

()答案:对2.波长远大于船长或者远小于船长的情况下,浮力的分布与在静水中的浮力分布相差很小()。

答案:对3.船体结构的响应分析是指()。

答案:确定结构剖面中的应力或变形4.静置法中,船与波的相对速度为()。

答案:=05.船舶静置在波浪上的总纵弯矩等于船舶在静水中的弯矩和船舶静置在波浪上的波浪附加弯矩之()。

答案:和6.船舶在中垂状态下,()在船中,此时船中浮力较()。

答案:波谷;小7.进行平衡水线调整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答案:重力和浮力的力矩相等;船体的排水体积不变;重力和浮力相等8.绘制船体重量曲线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答案:重量的重心位置不变;重量的大小不变;重量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9.船舶静置在波浪上的波浪附加弯矩,其值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答案:波浪要素;船与波的相对位置10.下列图中为涌浪的是()。

第五章 - 上层建筑

第五章 - 上层建筑
船舶强度——ch5
“上层建筑” 教学
§5.1概述
一、上层建筑的结构形式
上建:上层连续甲板 以上的舱室结构
船楼——艏楼、桥楼、艉楼 甲板室 长度不会达到船长, 形成船体结构的不连 续性
§5.1概述
二、上建的两类强度问题
局部强度——波浪冲击引起的局部强度问题(详见规范) 总强度 ——参与或部分参与船体的总纵弯曲 Noted:上建按其参与船体总强度程度的分类 强力上建——上建中部完全参与总纵强度者 (例如长桥楼、长甲板室) 轻型上建——上建中部参与总纵强度不大者 (例如短桥楼、短或长的甲板室)
§5.1概述
上建与主体之间有哪些力作用呢?
船体受到中拱弯曲时, 两部分在同一垂直平 面内发生纵向运动和 偏离
§5.1概述
三、上建参与总弯曲时的受力分析
在上建与主体连接处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 1. 水平剪力 q 作用:阻止上建与主体的纵向相对移动 分布:愈靠近端部,其值愈大 效果:使上建产生与主体方向相反的弯曲变形,简称为 “反向弯曲” 2. 垂向力 p 作用:阻止上建与主体的垂向分离 分布:两端受拉,中间受压 效果:使上建产生“同向弯曲”
§5.1概述
四、上建变形与应力
1. 上建在水平剪力q与垂向力的联合作用下,最终变形表现为:
同向弯曲 原因:连接处的主体结构强而有力,垂向力居主导地位 场合:船楼或长甲板室(支持在至少3个横舱壁) 反向弯曲 原因:连接处的主体结构刚度不大,垂向力退居次要地位 场合:短甲板室(小于2个舱壁)
[导致上建反向弯曲的水平剪力始终存在,关键在于垂向力是否强]
一、计算方法概述
1. 组合杆理论:上建与主体作为两根不同的粱,各 自遵循“平断面”假设,且彼此间满足变形协调条件 (这里假定上建与主体的变形对称于上建中点) 2. 求解思路

船体强度与结构答案

船体强度与结构答案

船体强度与结构答案【篇一:《船体结构与强度设计》复习题】txt>一、判断题1、长期以来,总强度一直是船体结构强度校核的主要方面。

(√)2、强度标准设计又称为计算设计方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3、船舶除具有一定的强度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

(√)4、对那些抗扭刚度较低的船体来说,扭转强度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5、在单跨梁的弯曲理论中,我们规定弯矩在梁的左断面逆时针为正,在梁的右断面顺时针为正,反之为负。

(√)7、通过在方程中引入初始点的弯曲要素值来求解梁挠度曲线方程的方法叫做“初参数法”。

(√)8、如果梁上受到几个载荷共同作用时,就可以用“叠加原理”来进行计算。

(√)10、在船体结构中,除了少数的桁架结构外,大多数的结构都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静不定杆系,例如连续梁、刚架及板架等属于这类杆系。

(√)11、变形连续条件就是变形协调条件。

(√)12、交叉梁系中不受任何外载荷作用的杆系称为无载杆。

(√)13、从原则上讲,力法可以解一切静不定结构。

(√)15、所谓“位移法”就是以杆系节点处的位移为基本未知数的方法。

(√)17、节点平衡方程又叫位移法方法,且此方程为正则方程。

(√)20、正则方程就是力的互等定理的反应。

(√)21、所谓“位移法”就是以杆系节点处的位移为基本未知数的方法。

(√)24、运用能量法能够解决结构的位移问题,也能解决静不定问题。

(√)26、在造船界,通常把杆件在弹性范围外失稳的力叫做临界力,以区别弹性范围内失稳的欧拉力。

(√)28、对于任意多跨连续梁,只要其每个跨度是等距、等断面的,并且两端是自由支持的,这时不论跨度有多少,其欧拉力都等于每跨单独时的欧拉力。

(√)29、当压应力小于临界应力时,杆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30、当集中载荷或一定长度上的分布载荷转化为等价的每一理论站距间的矩形分布载荷时,应遵循“静力相当”的原则,即转化前后重力相等、重心位置不变。

(√)32、剖面模数比面积的意义就是产生单位剖面模数所需的剖面积。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讲义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强度讲义
[图示坐标系、载荷曲线以及微元体受力平衡]
2. 静水载荷:
q( x )
单位长度垂向力
w( x ) b( x )
重力 浮力
q( x ) w( x ) b( x )
3. 静水剪力和弯矩(符号惯例同“结构力学”) 由平衡状态下
w( x ) N ( x) 微元体平衡 边界条件 q ( x ) ,可以采用以下 2 种方 M ( x) b( x )
[以静水漂浮状态为例,图示重力与浮力(分布水压力)、纵向总弯曲与局部弯曲]
3. 局部强度:在局部性外力作用下,船舶局部结构(板架、框架)的强度问题
1
第一章 总纵强度计算外力的确定 §1.1 船舶在静水中的剪力和弯矩
一、概述 1. 计算模型:自由-自由梁承受垂向载荷(两端处的 N M 0 )
法之一计算(设 x 轴原点取在船艉): (1)积分法
N ( x ) xq( x )dx 0 x x x x M ( x ) N ( x )dx q( x )dx 2 ( x )q( )d 0 0 0 0
说明:①当载荷分段解析时,相应的积分也需要分段进行;②式中的积分亦可由相应曲线下的面积表示。
(d f d a )
L
( x 0) yW ( x )
(2)确定平衡波轴位置( d f , d a )的迭代格式与初值选取可参照静水情况 4. 波浪剪力和弯矩的计算 (1)直接计算:载荷 qW ( x ) w( x ) bW ( x ) 剪力弯矩( N W , M W ) (2)间接计算:波浪剪力弯矩(W)=静水剪力弯矩(S)+波浪附加剪力弯矩() 令浮力: 则载荷
假定
船、波同向同速 动浮力按静水压计算

大工19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在线作业123参考答案

大工19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在线作业123参考答案

大工19春《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在线作业1总纵弯曲正应力公式σ=(M/I)*Z中,M指的是()。

A.计算断面上的弯矩B.横断面绕中和轴的惯性矩C.计算应力点到中和轴的距离D.许用应力正确答案:A对于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由确定性设计原理逐渐向概率性设计原理过渡B.由概率性设计原理逐渐向确定性设计原理过渡C.新船型的出现使得老的规范设计方法无法适应D.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和数学规划的优化技术飞速发展正确答案:B在剪力曲线的两端点处,弯矩曲线应与x轴()。

A.相交B.相切C.垂直D.平行正确答案:B船体剖面模数的单位是()。

A.米B.米的平方C.米的立方D.米的四次方正确答案:C装载的货物、油、水等重力及舷外水压力,既引起局部结构、构件的变形或破坏,同时又引起船体梁总纵弯曲和扭转。

这是哪种载荷的概念?()A.冲击载荷B.总体性载荷C.局部性载荷D.基本载荷正确答案:D对于载荷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载荷曲线为重量曲线与浮力曲线之和。

B.载荷曲线为重量曲线与浮力曲线之差。

C.载荷曲线可能出现在坐标纵轴的上方或者下方。

D.载荷曲线和轴线之间所包含的面积之和为零。

正确答案: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由空载重量曲线和货物重量曲线组成重量曲线。

B.空载重量曲线有围长法、抛物线法、梯形法等。

C.重量曲线与浮力曲线之差称为载荷曲线。

D.船舶在某一装载状态下,浮力沿船长分布状况的曲线称为浮力曲线。

正确答案:ABCD强度计算一般应考虑下述的装载情况()A.满载出港B.满载到港C.空载到港D.空载出港正确答案:ABCD评价结构设计的质量指标中的可靠性包括哪些?()A.安全性B.营运适用性C.经济性D.耐久性正确答案:ABD船舶静置在波浪上的波浪附加弯矩,其值的大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载重量B.船型C.波浪要素D.船与波的相对位置正确答案:BCD钢料预估单在结构设计的生产设计阶段给出。

船体结构强度复习摘要

船体结构强度复习摘要

1、什么是船舶结构强度?z*****船体强度的任务是研究的规律船体结构抵抗破坏的能力和变形的规律。

静水弯矩的算静水弯矩的计算求解思路求解思路:船体强度重点知识摘要求解思路:船体强度重点知识摘要静水弯矩剪力*****船舶在静水中静力平衡的条件:重力等于浮力,重心浮心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重心浮心处于同铅垂线上轴沿船长方向,y y轴向上,坐标原点在尾垂线处,坐标原点在尾垂线处,x x轴沿船长方向,x),总重量,船长L L,总重量W W,船长)总重量船长单位长度船体纵向重量为单位长度船体纵向重量为w w(x),则:船舶重量与船舶重心纵坐标为:x),总浮力为总浮力为B B,则:作用在船体单位长度的浮力为b b(x),作用在船体单位长度的浮力为总浮力为),),总浮力为浮力与浮心为:根据平衡条件得:能满足上述两个等式的重力荷载分布和浮力荷载分布的形式很多,但他们的分布规律不同,这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作用在船体上的载荷强度荷载曲线:作用在船体断面上的剪力和弯矩为:剪力(载荷曲线一次积分)弯矩(载荷曲线两次积分)重量曲线:重量曲线船舶在某一状态下,船舶重量沿船长的分布曲线称为重量曲线个理论站距分布,根据20个理论站距分布,根据绘制方法:将船舶重量按绘制方法:将船舶重量按20每段站距内的重量作出阶梯形曲线,用离散曲线代替重量曲线。

*****空船重量曲线近似估算:(1)围长法:假定船体结构单位长度重量与该剖面围长成正比这种方法适用于船主体结构重量的分布如船体结构中的这种方法适用于船主体结构重量的分布,如船体结构中的纵向连续构件:甲板、外板、内底板、龙骨、纵桁以及横向的肋骨、肋板、横梁等。

肋骨肋板横梁等假设船体结构单位长度重量与该剖面围长成比例,距尾垂线假设船体结构单位长度重量与该剖面围长成比例,距尾垂线X X 剖面处单位长度的重量为面处单位长度的重量为W W (x ),则:中船构式中:式中:Wh Wh为船主体结构总重量(为船主体结构总重量(tf tf););L (x )为)为x x 剖面处围长(剖面处围长(m m );A 为船主体结构表面积(A A 为船主体结构表面积(为船主体结构表面积(m m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结构强度第二次课程大作业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图示为某船舶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请计算当船舶船舯为波谷,且弯矩值为9.0×107N·m,考虑折减系数计算总纵弯曲应力。

解:计算过程如下面所示:1.计算载荷计算弯矩M=9.0*107 N·m2.船体材料计算剖面的所有构件均采用低碳钢,屈服极限σY= 235Mpa。

3.许用应力(1)总纵弯曲应力[σ]= 0.5σY(2)总纵弯曲与板架局部弯曲合成应力的许用应力:在板架跨中[σ1+ σ2]=0.65σY在横舱壁处 [σ1+σ2]=σY4、总纵弯曲正应力第一次计算(1) 根据图示肋骨剖面计算简图,对其中构件进行编号。

然后将与图中编号对应的各强力构件尺寸填入下表中。

船体剖面要素及第一近似总纵弯曲应力的计算在下表中完成。

构件编号构件名称构件尺寸构建剖面积Ai距参考轴距离Zi(m)静力矩Ai·Zi惯性矩Ai·Zi2构件自身惯性矩距中和轴距离(m)总纵弯曲应力(N/mm2)1 甲板纵桁1//2 18.4 4.26 78.384333.915840.07322.646347.392898072 上甲板5x2800140 4.4 616 2710.4 不计 2.786358.809566093 上甲板纵骨(80x22x5)x1164.244.4282.6561243.68640.0288532.786358.809566094 上甲板纵桁8x280/12x12036.8 4.26156.768667.831680.14632.64598449215.773760625 甲板边板6x2400144 4.4 633.62787.84不计2.78598449227.190428636 舷顶列板6x2400144 3.2 460.81474.56不计1.58598449129.333274247 舷侧板10x2000200 1 200 200 不计-0.61401551-50.0715087988 舷侧纵骨10x20005.84 4 23.36 93.44 不计2.38598449194.571377179 舷侧纵骨10x20005.84 3.6 21.02475.6864不计1.98598449161.9523257110 舷侧纵骨10x20005.84 3.2 18.68859.8016不计1.58598449129.3332742411 舷侧纵骨10x20005.84 2.8 16.35245.7856不计1.1859844996.71422278212 舷侧纵骨10x20005.84 2.4 14.01633.6384不计0.7859844964.0951713213 舷侧纵桁8x280/12x12036.8 2 73.6 147.20.017280.3859844931.47611985714 舷侧纵骨10x20005.84 1.6 9.34414.9504不计-0.01401551-1.142931604915 舷侧纵骨10x20005.84 1.2 7.008 8.4096 不计-0.41401551-33.76198306716 舷侧纵骨10x20005.84 0.8 4.672 3.7376 不计-0.81401551-66.3810345317 舷侧纵骨10x20005.84 0.4 2.336 0.9344 不计-1.21401551-99.00008599218 船底板10x5200520 0 0 0 不计-1.61401551-131.6191374519 船底桁纵骨(100x26x6)/24.3150.5 2.15751.07875不计-1.11401551-90.84532312620 船底桁纵骨(100x26x6)/24.3150.251.078750.2696875不计-1.36401551-111.2322302921 中底桁8x750/1240.8 0.375 15.3 5.73750.3516-1.2390155-101.03877671x180 122 旁底桁(8x750/12x180)x3244.80.375 91.8 34.4252.1093-1.23901551-101.0387767123 船底桁纵骨(100x26x6)x325.890.5 12.945 6.4725 不计-1.11401551-90.84532312624 船底桁纵骨(100x26x6)x325.890.25 6.47251.618125不计-1.36401551-111.23223029 总和A=1702.81B=2748.36175C=9951.41948252.726533在计算中,参考轴取在基线处。

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可得:第一次近似中和轴距参考轴的距离为:Δ=2748.3615/1702.81=1.614 m所以,第一次近似中和轴距基线的距离为1.614m。

船体剖面对水平中和轴的惯性矩为:I=2*[9951.4194825+2.72653-(2748.36175)^2/1702.81]=11036.49505 cm2·m2剖面上各构件的应力为:бi=(M·Z i'/I)/100 (N/mm2)上式中Zi'=Zi-Δ; 依据此式,将上述表格后两列计算出并填入。

2、临界应力计算由于该计算中船舶船舯处于波谷中,即船舶处于中垂状态,所以下面只列出中和轴以上部分受压板的临界应力。

纵骨架式板格(四边自由支持)按下式计算:бcr =76(b t /100)2(N/mm 2)板格临界应力计算见下表:构件名称 构件编号 板有效性板短边b (cm ) 板厚度t (cm ) (100t/b )2板的临界应力бcr (N/mm 2) 甲板纵桁 1 1/2 12 1.2 100 7600 甲板板21 40 0.5 1.5625 118.75 甲板纵桁 4 1 12 1.2 100 7600 甲板边板 5 1 40 0.6 2.25 171 舷顶列板 6 1 40 0.6 2.25 171 舷侧列板 714016.254753.船体总纵弯曲应力第二次近似计算1)剖面折减系数计算已知本船体结构为纵骨架势,因此对于只参加抵抗总纵弯曲的构件,则βσσϕ·icr=上式中, crσ—板格的临界应力iσ—与所计算的板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刚性构件总纵弯曲压应力的绝对值β—系数,;,则取若11,752=>-=βββtbb —纵骨间距;计算如下表:构件名称构件编号板短边b(cm)板厚t(cm)应力(N/mm^2)β折减系数ϕ1-ϕ临界应力板架总纵弯曲应力上甲板2 40 0.5118.75358.80956610.933333333330.308891801680.69110819832甲板边板3 40 0.6 171227.190428610.752672553390.247327446612)总纵弯曲应力第二次近似计算由上表知本船在波谷位置时,甲板板发生折减。

船体剖面要素第二次近似计算在下表中完成:构件编号构件名称构件尺寸mm剖面积cm2折减系数ψ-1折减剖面积Ai(ψ-1)(cm2)距参考轴距离Zi(m)静力矩(cm2·m)惯性矩(cm2·m2)自身惯性矩 i(cm2·m2)(1) (2) (3) (4) (5) (6) (7) (8) (9) (10) (11)第一次近似计算结果1702.811.6142748.361759951.4194832.7265332 上甲板5*28001400.308891802-0.691108198-96.755147722.786-269.55984155-750.993718553甲板边板6*24001440.752672553-0.247327447-35.6151523682.786-99.223814497-276.43754719求和ΣA1=1570.4396999B1=2379.578094C1=8926.7147503 由上表可得第二次近似中和轴距参考轴距离为:Δ1=B1/A1=2379.578094/1570.4396999=1.5152 m因此,第二次近似中和轴距基线为1.5152 m。

各构件距中和轴的距离为:Z i'=Z1-Δ 1剖面惯性矩为:I1=2[8926.7147503-(2379.578094)2/1570.4397]=10642.21cm2·m2 第二次近似计算总纵弯曲应力由下式计算:бi=(M·Z i'/I1)/100(N/mm2)计算结果如下表示:构件编号构件名称距参考轴距离Zi(m)距中和轴距离(m)总纵弯曲应力(N/mm2)许用应力[б](N/mm2)1 甲板纵桁 4.26 2.7448 -223.83193113117.62 上甲板 4.4 2.8848 -235.24859915117.63 上甲板纵骨4.4 2.8848-235.24859915117.64 上甲板纵桁4.26 2.7448-223.83193113117.65 甲板边板 4.4 2.8848 -235.24859915117.66 舷顶列板 3.2 1.6848 -137.39144476117.67 舷侧板 1 -0.5152 42.013338284 117.68 舷侧纵骨 4 2.4848 -202.62954768117.69 舷侧纵骨 3.6 2.0848 -170.01049622117.610 舷侧纵骨 3.2 1.6848 -137.39144476117.611 舷侧纵骨 2.8 1.2848 -104.7723933 117.612 舷侧纵骨 2.4 0.8848 -72.153341835117.613 舷侧纵桁 2 0.4848 -39.534290372117.614 舷侧纵骨 1.6 0.0848 -6.91523891 117.615 舷侧纵骨 1.2 -0.3152 25.703812552 117.616 舷侧纵骨0.8 -0.7152 58.322864015 117.617 舷侧纵骨0.4 -1.1152 90.941915477 117.618 船底板0 -1.5152 123.56096694 117.619 船底桁纵骨0.5 -1.0152 82.787152611 117.620 船底桁纵骨0.25 -1.2652 103.17405978 117.621 中底桁0.375 -1.1402 92.980606193 117.622 旁底桁0.375 -1.1402 92.980606193 117.623 船底桁纵骨0.5 -1.0152 82.787152611 117.624 船底桁纵骨0.25 -1.2652 103.17405978 11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