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土搅拌桩工艺性试桩

合集下载

水泥搅拌桩施工试桩方案

水泥搅拌桩施工试桩方案

水泥搅拌桩施工试桩方案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于建筑物和桥梁的基础施工中。

在进行水泥搅拌桩施工之前,需要编制试桩方案来确定施工的具体步骤和参数。

以下是一个关于水泥搅拌桩施工试桩方案的示例,详细介绍了试桩的目的、步骤、参数和监测方法。

一、试桩目的:1.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以确定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2.测试搅拌桩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以评估施工过程中的桩体质量。

二、试桩步骤:1.选择试桩点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需要施工的位置选择试桩点位。

2.钻孔:使用合适的钻孔设备在选定的试桩点位进行钻孔,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孔深。

3.清洗孔底:钻孔完成后,利用水泥浆冲击清洗孔底,确保底部没有明显的松动土层和颗粒。

4.搅拌桩施工:将水泥和骨料按照设计比例放入搅拌车中,并控制好水泥浆的流量和搅拌时间。

将搅拌好的浆液注入到钻孔中,同时以适当的速度提升钻杆,确保浆液充分分布在钻孔中。

5.拔桩和取样:在搅拌桩施工结束后,采用逆时针旋转的方式将钻杆拔起,并在每隔一定深度处取样以评估桩体质量。

拔桩过程中,需要记录各深度下的拔桩阻力和桩体变形情况。

6.强度试验:将取样的土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强度试验,以评估桩体的承载力。

三、试桩参数:1.搅拌桩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常用的直径为0.5m-1.2m。

2.搅拌桩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情况确定,常用的长度为10m-30m。

3.搅拌比例: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水泥、骨料和水的比例,一般为1:2:0.5-14.孔深: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一般选择孔深略大于预计的桩长。

5.浆液流量和搅拌时间:根据试桩点位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需要保证浆液充分分布在钻孔中。

四、监测方法:1.拔桩阻力监测:在拔桩过程中,使用拔桩设备记录各深度下的拔桩阻力。

根据拔桩阻力的变化,可以评估桩体的承载力。

2.桩体变形监测:在拔桩过程中,使用测量设备对桩体进行变形监测,包括沉降和倾斜。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及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及成果报告

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及成果报告一、试桩方案1.试桩范围:选择试验地点建筑工地,试桩范围为建筑场地内的一块土地。

2.试桩设备:使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试桩施工,包括搅拌机、搅拌桩钻杆等设备。

3.试桩深度:根据工程要求,决定试验桩的深度为10米。

4.试桩孔径:根据桩的设计要求和土壤的承载力需求,确定试钻孔的直径为600毫米。

5.搅拌桩方案:根据试验地点的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采用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方式。

具体步骤如下:1)在试验地点进行桩位标定和确认。

2)使用水泥搅拌桩机进行试验桩的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桩孔的钻探。

3)搅拌桩钻进土层的深度为设计深度的90%,即9米。

4)钻杆和搅拌机同时向下进行,同时将水泥和水加入到搅拌机,搅拌形成水泥浆。

5)抽取钻杆时,让混合浆液顺着钻杆滑入孔内,达到浆液充实土层的目的。

6)搅拌桩顶端要留出一定高度,以备后续施工接替。

6.试桩记录:1)记录试验桩的位置和编号。

2)记录试验桩的直径和深度。

3)记录搅拌桩的施工时间和过程。

4)记录搅拌桩施工时机械性能和施工条件。

5)录入试验数据,包括桩下垂、桩身沉降和钻孔土的取样分析等。

二、成果报告1.试桩情况:共进行了5根试验桩的施工,桩孔深度均达到设计要求的10米,直径为600毫米。

施工过程中,水泥搅拌桩机的性能良好,施工效率高。

2.试桩结果:1)桩基质量:试验桩经过一段时间的固化后,达到了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稳定性。

2)桩身沉降:通过对试验桩的监测,记录了桩身沉降的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试验桩的沉降值小于允许的标准值,证明桩基的稳定性良好。

3)钻孔土分析:从试验桩钻孔中取得的土样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土层的承载力满足了设计要求。

3.试桩总结:1)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法适用于本工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

2)试验桩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了设计要求,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支撑。

3)通过试验桩的沉降和土样分析,验证了水泥搅拌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证明了该施工方法的有效性。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编制依据(1)《铁路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5)《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T225-91)(6)《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设计图:LWS2012-42路通-02》二、工程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该试验段位于滨州市北海新区范围内,起讫里程为DK47+330~DK47+350段线路,线路主要以填方通过,根据地质钻探,本段所处地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下有软卧层,地层从上至下主要为:粘性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

采用水泥搅拌桩对基底进行加固处理。

2、主要技术标准水泥搅拌桩设计桩径d=0.5m,桩间距1.2m,桩长10m,由路基面中心向两边按三角形布置;加固后水泥搅拌桩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90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DK47+330~DK47+350段水泥搅拌桩选定6种配合比,按每种配合比3根试桩,水泥搅拌桩试桩编号分别为1-1#~3#、1-4#~6#、1-7#~9#、1-10#~12#、1-13#~15#、1-16#~18#。

配合比如下表:三、试桩目的1、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为以后大面积施工进行设备选型、配置提供依据;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如:浆液的配合比、泵送时间、压力、搅拌机提升、下钻的速度及旋转速度等;3、检验施工设备及选定的施工工艺;4、验证搅拌均匀程度及成桩直径,校核复合地基承载力;5、根据单桩承载力试验确定粉煤灰施工掺和比,取得可靠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工艺控制数据,以便指导本段水泥搅拌桩大面积施工。

四、试桩过程2016年5月1日,我项目经理部在DK47+330~DK47+350段地基加固处理范围内利用ZGZ-A型高强牌新型大扭矩打桩钻机进行了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共试桩18根,该试验桩已按照原施工方案施工完成。

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

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

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__复核: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试桩目的 (2)四、试桩位置及数量 (2)五、试桩方案 (2)5.1 准备 (2)5.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3)5.3 劳动力配置 (3)5.4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3)5.5 质量检验标准 (7)六、试验参数 (7)七、质量保证措施 (8)八、安全保证措施 (8)九、环水保措施 (9)9.1 临时工程环保措施 (10)9.2 废水、废渣处理措施 (10)9.3 防止空气污染和扬尘措施 (10)9.4 施工噪音控制措施 (10)9.5 水土保持措施 (10)十、试桩总结 (11)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一、工程概况XX标主要位于XXX起点里程IDKXX+XXX终点里程IDKXX+XXX正线长XXXkm 其中路基XXXkm。

本段沿线软土、松软土路基共计XX段,累计里程长度XXXkm软土及松软土多分布在丘间槽谷、堰塘、水田浅层和表层,为全新统冲洪积、坡洪积流塑软塑状淤泥、淤泥质黏土、软粘性土等。

呈透镜状或软硬互层状(夹层状)分布,一般单层厚0.5 3m总厚可达6 12m具有土质不均、含水量及孔隙比较大、有机质含量小、下卧硬层横坡较大、厚度变化大等特点。

软土及松软土主要对路基工程影响较大。

对于软土、松软土厚度》3m的地段,地面横坡较缓,稳定或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时一般采用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CFG 桩、变截面挤密螺纹桩、多向加芯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桩网结构等复合地基加固。

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2-201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XX铁路区间路基设计图》《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铁路路基地基处理》(贰路【2014】2028)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相关规范标)隹三、试桩目的通过试桩确定加固材料掺入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气压力、单位桩长喷入量及喷搅次数等施工参数,检验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成桩效果。

水泥土搅拌桩试验方案

水泥土搅拌桩试验方案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汉江兴隆水利枢纽船闸土建及金结、机电安装工程上闸首水泥土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审查:校核:拟稿: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工程项目部2010年9月第一章工程概况与试验目的1.1工程概况上闸首搅拌桩施工高程为17.6m,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桩直径均为800mm,为确保工程桩施工方案的经济可行,在地基处理施工前,先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最佳施工参数,用以指导大批量地基处理施工。

1.2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确定最佳搅拌次数及升降搅拌速度;第二章场地岩土地质概况及技术要求2.1地质概况本工程地质从上到下为:水泥土搅拌桩有效桩范围内为粉细砂、中细砂,持力层为砂砾石层。

本工程水泥搅拌桩段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在10.5m,桩底高程为7.1m。

2.2工程设计技术要求本工程水泥搅拌桩直径为800mm,搭接长度150 mm。

桩底面高程7.1m,施工高程18.5m,桩长11.4m,进行2搅2喷实验,质量技术指标为:1、单轴抗压强度:R28≥2.5MPa;2、渗透系数:K≤i×10-6cm/s;3、渗透破坏比降:[J]≥50。

2.3现场配合比确定根据前期室内水泥土配合比实验确定现场配合比,水泥掺量18%,水灰比为1.0。

第三章试验桩施工工艺试验3.1试桩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在上闸首形成试验施工平台,位置选在上闸首搅拌桩施工区外空地上,高程18.5m。

供水:潜水泵抽取汉江水至试验区域。

供电:由搅拌站附近的变电房采用电缆线(240mm2×3+1)安装至试验区。

道路:利用基础开挖已形成的下基坑便道。

机组成员:班长:2人;桩机操作工:2人;制浆工:4人;机械工:1人;记录员:1人;电工:1人;其他:2人。

对施工机械进行试运行检查,调整至最佳状态。

对仪、器仪表率定、检查,同时对称量设备进行校验。

对进场的原材料(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进行检验,应满足现行规程规范标准要求。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

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总结一、引言水泥搅拌桩是道路、桥梁和工程建筑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确认搅拌桩工艺的可行性及其优化方案,通常会进行工艺性试桩。

本文就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试验过程1. 试验位置为了尽可能地模拟实际工程环境,选取了试验场地的一个特定位置进行试验。

该位置地质条件比较典型,是一片相对软弱的黏土层。

这种地质条件较为常见,因此试验结果具有普适性。

2. 试验参数及步骤试验参数如下:•桩径:0.8m•桩高:8m•搅拌深度:15m•搅拌直径:2m•每个试验点施工时间:2小时试验步骤如下:1.按照先前确定的搅拌方案进行施工,直至达到所设定的搅拌深度。

2.将固化的搅拌桩进行取样,进行实验室试验,例如强度试验、密度试验和压缩试验等。

3.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出各桩的技术参数,并对比分析,确定优化方案。

4.根据优化方案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水泥搅拌桩施工效率和质量。

3. 试验结果经过多次试验,得出以下结果:•水泥搅拌桩施工施工效率高;•搅拌桩质量与工艺优化方案密切相关;•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搅拌桩施工后,对周边地基产生的影响较小;•试验经验表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的关键;三、结论综上所述,水泥搅拌桩作为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木质桩和钢筋混凝土桩,其施工效率快、工艺优化灵活、搅拌桩强度、密度和压缩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等优点,使其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搅拌桩工艺质量,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保障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够为搅拌桩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泥搅拌桩工艺标准

水泥搅拌桩工艺标准

水泥搅拌法(湿法)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水泥搅拌桩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和松散砂土等地基。

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冬期施工时,应注意负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2、基本规定2.1 工艺规定2.2.1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I p大于25的粘性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时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2.2水泥土搅拌桩法形成的水泥土加固体,可作为竖向承载的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围护挡墙、被动土区加固、防渗帷幕;大体积水泥稳定土等。

加固土体形状可分为柱状、壁状、格栅状或块状等。

2.2.3确定处理方案前应收集拟处理区域内详尽的岩土工程资料。

尤其是填土的厚度和组成;软土层的分布范围、分层情况;地下水位及PH值;图的含水量、塑性指数和有机质含量等。

2.2.4设计前应进行拟处理土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针对现场拟处理的最软弱层软土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外掺剂及其掺量,为设计提供各种龄期、各种配合比的强度参数。

2.2施工基本规定2.2.1水泥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以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

遇有明浜、池塘及洼地时应抽水和清淤,回填粘性土料并予以压实,不得回填杂填土或生活垃圾。

2.2.2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得少于2根。

当桩周为成层土时,应对相对软弱土层增加搅拌次数或增加水泥掺量。

2.2.3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2.2.4竖向承载搅拌桩施工时,停浆(灰)面应髙于桩顶设计标高300~50σmm在开挖基坑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2.2.5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I%;桩位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

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防渗墙施工工艺施工方法1.1试打工艺桩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工艺性试桩,确定具体的施工技术参数。

1.2测量放样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定位放线,用经过检验的测量仪器测放出搅拌桩的中心线位置。

1.3水泥浆池制作在试验桩附近布置一个约1m×1m的水泥浆池,池底部铺设防渗膜,防止水泥浆渗透到周边场地中污染场地。

1.4桩机定位和施工在搅拌桩位置用皮尺测量放出桩位,并插竹签标记好桩位。

搅拌桩机就位,桩心对准桩位中心线。

1.5预搅下沉启动搅拌桩机实施钻进作业。

为防止堵塞喷射口,钻进作业过程中适当喷浆,确保顺利钻进。

钻进喷浆成桩到设计桩长或层位后,原地喷浆约0.5min,再反转匀速提升,深度误差不得超过5cm。

下沉钻头钻进时,应根据土质软硬,选择合适的档位,并时刻注意电流的变化及时换档。

1.6制备水泥浆等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浆源,水泥强度等级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选用工艺性试桩确定水灰比的浆源,待压浆前倒入集料斗中。

1.7提升喷浆和搅拌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通过管路送浆至搅拌头出浆口,出浆后启动搅拌桩机及拉紧链条装置,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边喷浆搅拌边提升钻杆,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合,第一次提钻喷浆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停止搅拌和喷浆。

1.8重复上下搅拌为使松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当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重复喷浆搅拌。

1.9机具移位上一组桩施工完毕,钻机移位,进行下一组桩施工。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措施2.1施工操作技术措施1、每一根桩开钻后必须连续施工,严格控制喷浆及停浆时间,不得间断。

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用,以确保水泥土搅拌桩质量和长度。

2、如遇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而喷浆中断,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待恢复正常后进行复打,复打重叠段不应小于1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铁二局浦梅铁路PM—5标
工程指挥部
路基水泥搅拌桩工艺性
试桩方案
中铁二局浦梅铁路PM—5标工程指挥部
2017年2月
编制:
复核:
审核:
日期:
路基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桩方案
一、试验目的
通过水泥搅拌桩工艺性试验,复核地质资料,检验主要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施工顺序是否合适,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浆液配合比,水泥用量的最佳参数及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浆压力等施工工艺参数。

二、适用范围
DK380+570—DK380+763.5段内路基水泥搅拌桩,桩径0.5m,桩长21―55m,正三角形布置,打入下卧层不得小于0.5m,路基加固段长度共193.5m。

三、人员组织
1大队长王军总体负责水泥搅拌桩桩工艺性试验组织。

2总工程师余志强为施工技术总负责人,负责与监理公司、设计单位代表的联系。

3龚潇鉴、唐世斌负责工艺性试验现场原始记录,罗启元具体负责工艺性试验施工工艺参数搜集、汇总及总结。

4樊涛负责混凝土的供应联系。

5袁善文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及混凝土试件取样。

6主要旋喷桩操作人员有何昌文、亢洪明及王春雷等6名。

四、设备选型
PH-5水泥搅拌机2台,3KW灰浆搅拌机2台,12.5KW灰浆泵2台,1m³2个,全站仪、水准仪各一套。

五.试验工艺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定位
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搅拌机的钻杆须垂直并对准桩位)。

2)制备水泥浆
在搅拌机下沉之前,组织按确定的配合比搅拌水泥浆,搅拌均匀后前将水泥浆倒入二次搅拌池中。

3)搅拌下沉
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1.0~1.2m/min,下沉过程中开启灰浆泵进行喷浆施工。

4)提升喷浆搅拌
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后,在桩端停留30s,确保桩端质量。

然后边
喷浆边旋转,同时提升速度控制在0.6~0.8m/min。

5)复搅
重复前次作业,每根桩均要进行复搅复喷。

6)清洗、移机
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软土清洗干净。

桩机移至下一桩位,重复进行上述步骤的施工。

六、工艺参数的选定
1、砂浆配合比的选定
据设计要求,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拟为被加固湿土质量的12—20%,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5,水泥搅拌桩采用掺入粉煤灰措施,掺入量为水泥用量20%。

3、搅拌提升及下沉速度的选定
根据设计要求,提升速度按照1.5m/min,下沉速度按照2.0m/min进行施工。

4、不同的搅拌速度的选定
在试桩过程中搅拌机搅拌头转速按照30r/min、40r/min进行比选。

5、喷浆压力测试
当钻机预搅至设计深度时,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水泥搅拌的喷浆压力需达到0.4MPa左右,才可以达到设计压浆量,提升钻机。

试桩时先采用0.4Mpa的压力,若喷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则增加0.1Mpa继续试桩,以喷浆量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七、安全质量标准
1.质量标准
1)施工机械搅拌头翼片的枚数、宽度、与搅拌轴的垂直夹角、搅拌头的回转数、提升速度应相互匹配,以确保加固深度范围内土体的任何一点均能经过20次以上的搅拌。

2)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纵横向)的偏差不得大于5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

3)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喷浆量以及试验确定的参数施工,桩长应达到设计持力层。

桩体搅拌应均匀、连续。

机具下沉搅拌中遇有土阻力较大,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

4)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检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且处于检有效期内。

5)成桩过程中、因故停止,恢复供浆时应在断浆面上或下重复搭接0.5m喷浆施工。

因故停机超过3小时,拆卸管道清洗
2.安全标准
1)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铁道部和广东省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和规范性的文件等要求、规定。

2)各级安全检查人员需经地市劳动部门考试批准,取得政府劳动部门颁发的证件,持证上岗。

3)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施工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劳动鞋,戴安全帽。

4)施工场地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电器必须严格接地。

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5)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6)夜间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备用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