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

戴香包过端午作文《戴香包过端午》篇一端午,就像一个热热闹闹的大派对,而香包呢,那可是这个派对上超酷的小嘉宾。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前,奶奶就会像个神秘的魔法师一样,开始捣鼓各种东西,准备做香包。
那时候我就像个小跟屁虫,在奶奶身边转来转去,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好奇得不得了。
奶奶的手啊,就像有魔法似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布片、彩色的丝线,还有那些香香的草药,在她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娃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香包。
我就问奶奶:“奶奶,这香包为啥非得端午戴啊?”奶奶就笑着说:“傻孩子,这香包能驱虫辟邪呢。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小小的香包真有这么大的本事?也许是奶奶在哄我吧,不过我可不管,我就觉得这香包香香的,挂在身上可好看了。
有一年端午,我戴上奶奶做的香包就跑出去和小伙伴们显摆。
我那香包是个小老虎的形状,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两颗小宝石。
我在小伙伴们面前晃来晃去,就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
“看,我奶奶做的香包,漂亮吧!”我那得意劲儿,简直都要飘到天上去了。
小伙伴们都围过来,这个摸摸,那个闻闻,眼里满是羡慕。
其中有个小伙伴说:“哼,我妈也会做,肯定比你的好看。
”我当时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说:“不可能,我奶奶做的是最棒的!”现在想想,那时候可真幼稚,为了个香包还争得面红耳赤的。
戴着香包在村子里跑,那感觉就像自己是个带着特殊勋章的小勇士。
村里到处都弥漫着端午的气息,艾草的香味混着香包的香气,就像一首独特的端午交响曲。
大人们在包粽子,粽叶的清香也偷偷地钻进鼻子里。
我呢,就和小伙伴们在村子里东奔西跑,一会儿去看大人们包粽子,一会儿又去河边看赛龙舟的准备。
那香包就一直在我胸前晃悠,好像在提醒我:“今天可是端午,你可不能忘了我这个小宝贝。
”可是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发现端午戴香包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在城市里,大家都忙着上班、上学,端午节似乎就变成了吃个粽子就了事的节日。
我就想啊,这香包难道就要这样慢慢被大家遗忘了吗?它可是端午的一个小标志啊,就像圣诞老人的红帽子是圣诞节的标志一样。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篇1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很开心。
因为,今天我可以和家人一起过节,一起吃粽子、挂香包、吃鸡蛋……早上,我睁开眼睛。
咦?是什么味道,好香啊!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穿上拖鞋,顺着香味来到了厨房。
锅里的茶叶蛋飘着淡淡的茶香,我看到姥姥在包粽子。
于是,我问姥姥:“姥姥,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姥姥说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总给皇帝出一些利于自己国家的建议,可是,有几位大臣总是在皇帝面前说一些屈原的坏话。
日子久了,皇帝信以为真,居然把屈原流放到了荒蛮之地。
由于皇帝不听屈原的建议,最后被敌国侵占了领地。
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灭亡了,很伤心,最终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
人们听说伟大的屈原跳江了,都十分伤心,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人们特意包了粽子,投入江中。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啊!我在心里感叹。
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我在敬佩屈原的同时也暗下决心,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的学习,以屈原为榜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关于河南人过端午节佩香包的作文篇2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一大早就把我叫了起来,说要去婆婆家送节吃饭。
听到这话我异常的兴奋,心想可以见到姐姐和弟弟啦,还可以跟他们玩游戏。
于是我快速地穿好衣服,然后刷牙、洗脸、吃早饭。
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去了婆婆家。
在路上,我看见雄伟壮观的长江二桥、浑浊的江水和大大小小的`船只。
不知不觉到了婆婆家,一进门就看见了弟弟,我们俩一起画画、看电视,过了一会儿,姐姐也回来了,我们就玩起了萝卜蹲、老鹰捉小鸡、捉迷藏游戏。
其中我最喜欢玩萝卜蹲游戏,他是这样玩的,我们三个一人选一种颜色的萝卜,然后一个人说:“自己选的颜色萝卜蹲,传给下一个颜色的萝卜蹲,谁的反应慢就输了,就这样我们玩了好几个来回,简直太好玩了。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三个便洗好手坐在桌前,吃上婆婆和妈妈准备的美味和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笑着,好热闹呀!真是一个愉快而好玩的一天。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导读:戴香包,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下面是关于端午节挂香包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作文1:端午的香包小时候,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
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
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
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
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
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
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
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
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
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
作文2:端午的香包香水现代人听多了,而在古代,古人时刻戴在身上的是香包,香包也可以算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关于端午节带香包的作文300字

关于端午节带香包的作文300字
端午节的早上,一睁眼就看见床头那五颜六色的香包,真好看!我伸手摸了摸,哇,艾草味好香啊,闻起来真舒服。
这小玩意儿虽小,但一看就有文化气息,不知道得包多少层呢。
下午去市集逛逛,哎呦,香包摊位真多!有的香包上面绣着花
鸟鱼虫,精致得跟艺术品似的;有的就简单多了,一块棉布缝几针,但看着也挺有味道。
商贩们吆喝着,说这家的香包最正宗,那家的
香料最天然。
我挑了个小巧的,挂在身上,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
好像节日的喜气都围着我转。
晚上回家,家家户户的灯火通明,我就把我那香包放床头,把
灯给熄了。
这香包的味道,在黑夜里更明显了,淡淡的,但很持久。
闻着这香味,我很快就睡着了,梦里都是端午节的快乐和家人的笑声。
这香味啊,就像端午节的记忆,暖暖的,甜甜的,每次醒来都
让我觉得特别幸福。
端午节艾草香包作文

端午节艾草香包作文“端午至,五毒出”,每到端午节,各种各样的习俗总是让人应接不暇,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但在我的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却是那散发着悠悠艾草香的香包。
记得那是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端午节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先是从集市上买来一大把新鲜的艾草,那艾草绿得发亮,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奶奶把艾草小心翼翼地挂在门口,说是能驱邪避灾。
然后,她就开始准备做艾草香包的材料了。
奶奶从她的针线盒里翻出各种颜色的碎布,有红的、绿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就像一个小小的彩虹世界。
她又拿出了针线和剪刀,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开始裁剪布料。
只见她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手中的剪刀灵活地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一块块形状各异的布料就出现在她的膝盖上。
接下来,奶奶就要开始缝制香包了。
她先把两块布料面对面地叠在一起,然后用针线沿着边缘一针一针地缝起来。
她的手法十分娴熟,针线在她的手中就像听话的小精灵,快速地穿梭着。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奶奶:“奶奶,为什么要缝得这么仔细呀?”奶奶笑着说:“这香包可是要送给我宝贝孙女的,当然要缝得好好的,不能让艾草跑出来咯!”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缝好了香包的外壳,奶奶就开始往里面装艾草了。
她把事先准备好的艾草一小撮一小撮地塞进去,边塞边用手轻轻按压,让艾草填充得更加均匀。
等到香包鼓鼓囊囊的,奶奶又在里面加了一些棉花,说是为了让香包更柔软。
最后,奶奶把香包的口缝好,一个小巧玲珑的艾草香包就完成啦!奶奶做的艾草香包形状各异,有的像心形,有的像三角形,还有的像小动物。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小兔子形状的香包,它的耳朵长长的,眼睛圆圆的,可爱极了。
奶奶把香包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立刻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艾草香。
那香味仿佛有一种魔力,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舒适。
我戴着香包去上学,同学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哇,你的香包好漂亮啊!”“这是你奶奶做的吗?真厉害!”我听了,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的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吃五黄、做香包等等。
今年的端午前夕,我有幸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做香包。
走进门诊部,一股夹杂着苦香的浓浓中药味扑鼻而来,里面就诊的人是络绎不绝。
医院的韩医师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述了佩戴香包的由来、香袋的配方功效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原来,从商代开始,就有了佩戴香包的习俗,里面的药材均来自植物,它不仅可以防止毒虫侵扰,有祛毒避邪的功用,同样也成为了一种平安吉祥的象征。
韩医师我们作了示范后,给我们发放了药芯袋和香包袋。
我轮到第一组,准备按配方做一个防感开胃的香包。
首先,我打开药芯袋,它是无坊布做的,看上去挺透气。
然后开始找我的药材,我转了一圈,好不容易找到了橙色的陈皮,它已是粉末状,闻着有一股清香。
我将一小勺放入药芯袋,就算采集完成了一种药材。
很快,我又快速找到了佩兰、苍术、砂仁、艾叶和藿香,分别按1:1的比例将它们混合。
最后加了半勺冰片,为的是让那些药材更好地散发出清香。
最后,我扎紧了口子,把它放入带有漂亮花纹的绸布香包袋后再扎紧。
一个完整漂亮的香包出炉啦。
我看看手表,哇,才用了3分钟。
我忍不住把它放到鼻子前,一股清香迅速流进了我的心田。
回到家,我把香包放在床头。
时不时地去闻闻它,愿感冒远离我,健康伴随我。
关于端午佩香囊作文2平常端午节我都会看妈妈包粽子,可今年妈妈要教我新本领做香包。
妈妈告诉我,香包可以驱虫,挂在床头,还有助于睡眠,缓解人体疲劳的用途。
我们准备好针线、布料、香料,然后把针线穿上,这次,妈妈教我做立体三角的香包,还说让我认真学,好好看。
一开始,我拿出一小块方布做,妈妈说一步,我跟着学一步。
可是没多长时间,线可能是因为太长了,就不知不觉绕在一起打了个死结。
端午节作文500字带香包

端午节作文500字带香包
端午节这天,家里早早就热闹起来了。
厨房里飘出一股股粽叶
和糯米的香味,让人忍不住想赶紧尝尝。
妈妈一边包粽子,一边教
我怎么折粽叶,她说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紧实好吃。
我手上戴着个新做的香包,是奶奶亲手给我缝的。
香包里面装
了艾叶和香草,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据说能驱邪避疫。
我把香
包挂在胸前,感觉自己像个古代的小书生,挺有感觉的。
中午时分,爸爸从外头回来,手里提着一串五彩绳。
他笑着说
这是给我系在手上的,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我接过五彩绳,看到它由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细线编织而成,五彩斑斓,非常好看。
我小心翼翼地系在手腕上,感觉像是戴上了个护身符。
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龙舟比赛。
电视里的龙舟
队员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划着桨,船头的大鼓敲得震天响。
我
激动地跟着电视里的节奏鼓掌,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跟着龙舟一起飞
扬起来。
晚上,妈妈煮了一大锅粽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边吃
边聊天。
我咬开粽子,糯米的软糯和红枣的甜香在嘴里交织,真是美味极了。
写端午节我挂香包的过程作文

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许多的香包,我挑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香包,它是用红色的布做成的,上面还有白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花。
我还挑了两个用来
挂在脖子上和手腕上。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要把香包挂在脖子上和手腕上,还要在晚上把香包放到枕头底下,据说这样可以驱虫辟邪,还
可以帮助睡眠。
”听了妈妈的话,我和妈妈一起回家去挂香包了。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一起动手把香包给挂了起来。
开始挂的时候觉得很容易,但是我
发现这几个香包都是用线来捆绑的。
我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不直接用线来绑呢?”妈妈告诉我说:“因为我们买的香包里没有像线绳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把它先做出来。
”于是我就用针线开始缝了起来,最后缝好了一个香包。
接着我又拿来了一块红布和两个小黄布。
把小黄布对折起来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再把小黄布拿起来放到左边
的一块红布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戴香包作文
小时候,
端午的香包飘着幽香,
姥姥手中的针线又在忙。
长大了,
端午的香包是她的礼葬,
姥姥已不再我身旁。
而现在,
端午的香包是一串念想,
姥姥的爱在外婆桥上。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
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
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
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
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
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妈妈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
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
那时外婆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外婆做的香包。
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
外婆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
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
的。
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
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饰品。
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
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
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妈妈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外婆也去世很久了。
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
没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
但有时心
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外婆充满爱意的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