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美与丑(底稿)

艺术中的美与丑(底稿)
艺术中的美与丑(底稿)

艺术中的美与丑

生活中美的事物与丑的事物同时存在,也就造就了艺术作品中“美”与“丑”的存在,关于美与丑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他们常常认为,美与丑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老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学问题,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1)。他还从美的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相去若何?”(2)。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二者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3),相互转化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4)美与不美相互包容,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正色哉”;“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5)同时,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谈到了丑的问题,揭示出丑中之美,认为人格精神上的美可使人忘掉其形体上的丑陋,所以丑怪形象中,可以包含有强烈的精神之美。当然庄子并不忽视形体的美,但他更看重精神的美。

毛泽东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6)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也曾说过:“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德国的苏瓦尔说:“丑是美的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可见,在艺术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的对比可以加深欣赏者对美的感受。

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才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体现。不过,生活中的美与丑和它们所代表的生活形象是分散的、不典型的,生活中的美与丑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和表现它们的艺术形象则是集中的、典型的,这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选择与艺术创作而形成的。

一、小说

雨果作品中美丑对照原则的使用

雨果是特别擅长将美与丑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在他的《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美与丑的对比体系,通过正反两组人物的互相映衬,充分体现了美与丑是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转化的原则,同时通过丑的对照,更增强了美的光辉。

在美丑人物对比体系中,爱斯梅拉尔达是中心人物,克罗德、加西莫多处在对照的位置,形成众星拱月的效果。在他们对爱斯梅拉尔达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性质的爱的表达中展示其各自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进而与爱斯梅拉尔达

形成强烈的对照。

爱斯梅拉尔达从小在吉卜赛人中长大,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她粗犷热情、矫健活泼。在圣母院前,翩翩起舞,如乳燕翻飞,多姿多彩。她是外表美和心灵美和谐完美的统一,是“纯洁而光辉”的人,是个“超自然的生灵”,是善的化身。她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克罗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她选择时,尽管这时候她已经知道她所爱的人弗比斯还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亲生母亲,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罗德的求爱,她的回答是:“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克罗德副主教外表虽谈不上美,但他道貌岸然,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是许多大人物常来请教的大科学家,是人们心目中知识、礼教的标准尺度。令人不齿的是人前人后的他判若两人,真正的他为人虚伪矫作,心如毒蝎,严峻、沉着、阴郁、狡黠,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不是真情的表露,不是要付出,而是为了占有,为了满足情欲。他曾经让加西莫多去劫持爱斯梅拉尔达,可是劫持没有成功。当爱斯梅拉尔达被骗投入弗比斯怀抱时,他又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这句话作为自己座右铭,并在妒火中烧之下刺伤“情敌”弗比斯,嫁祸于爱斯梅拉尔达,还煽起宗教狂热,把无辜的少女送上了绞刑架。在这个时刻他还不忘威逼爱斯梅拉尔达在“绞架与他”之间作出选择。爱斯梅拉尔达直截了当的表示——他比绞架更可怕,终于迫使他凶相毕露,最后借“乞丐王朝”进攻圣母院之际,把她骗到院外交到官兵手里绞死。克罗德副主教是“阴森可怕”的魔鬼,衣冠禽兽,是恶的代表。作者用克罗德所谓的“爱”把他与爱斯梅拉尔达连接起来,形成善恶、美丑的鲜明对照。

加西莫多,一个又驼、又瞎、又跛、又聋的丑八怪,文中对他的外貌描写是——四面体鼻子,马蹄形的嘴,小小的左眼为茅草似的棕红色眉毛壅塞,右眼则完全消失在一个大瘤子之下,横七竖八的牙齿缺一块掉一块,就跟城墙垛子似的,长着老茧的嘴巴上有一颗大牙践踏着,伸出来好似大象的长牙,下巴劈裂”,“两个肩膀之间耸着大驼背,前面的鸡胸给予了平衡。从股至足,整个的下肢扭曲得奇形怪状,两腿之间只有膝盖那里才勉强接触。从正面看,恰以两把镰刀,在刀把那里会合。宽大的脚,巨人的手……”。

身残貌丑,五官不全,本就不幸,可更不幸的是,他先是遭到了亲人的遗弃,继而又受到整个社会的遗弃。对于他,人们没有理解和尊敬,有的只是鄙视和嘲笑。可是,这无损他的那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受克罗德指使劫持了爱斯梅拉尔达,并因此受罚,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刑,倍受讥讽折磨。连他一向敬如父亲的主使人克罗德也离他而去,是爱斯梅拉尔达不计夜里抢劫过她的旧怨,把清凉甘甜的水送给口渴难耐的他喝,这一以德报怨的行动感动了他,使他在心底深处对少女萌发了近乎神圣的爱慕,他要永远保护她,使她不受任何伤害。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以毕生精力来保护着他心目中的圣女爱斯梅拉尔达。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邪恶势力和命运捉弄面前,强悍的加西莫多,最终被撞的头破血流,拥抱着爱斯梅拉尔达的冰冷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尔达,这一对形象外表有天壤之别,内心却一样的善良

纯洁,作家在对这一对悲剧人物的褒扬与惋惜中,把美与丑的对比推到了极致,让我们平静地思考——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这时,丑的也变成了美的;英俊美丽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龌龊可耻、卑鄙扭曲的心,这样,再美的东西也是丑陋的。加西莫多的爱是一种忠诚之爱,是一种为之献身的爱,他的爱光耀高尚,与爱斯梅拉尔达的美和善良相映成辉,照亮了整部《巴黎圣母院》。

总之,雨果在他的《巴黎圣母院》中,将他的这种美丑对照原则运用到了极致。作品中的美与丑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错综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尖锐的矛盾和强烈的冲突。这几个人物本身就有着显著的对照特征:爱斯梅拉尔达是美的化身,从相貌到内心都展示出美仑美奂的特质,内外映衬,相辅相成,完美和谐;敲钟人加西莫多外貌奇丑而心地纯洁善良,丑陋的外貌蕴涵着高尚的心灵;副主教克罗德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阴险狠毒,好看的外表下是丑陋的灵魂。在他们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鲜明对比:在爱斯梅拉尔达的至善至美和加西莫多的外丑内美面前,克罗德显得格外的丑恶不堪。美丑对照的运用,让爱斯梅拉尔达与加西莫多这两种类型的美好形象在丑态人物的反衬下,更为光彩照人;而克罗德在美好人物的光照之下,更显形象猥亵!

二、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中的美与丑

马克思指出,美术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存在在美术家脑中的能动反映,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想象中体验痛苦或者享受甘美,他把这感情在画布上或者大理石上表现出来,这就是美术创造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最直接的表现。美与丑是人类世界两大永恒的主题。我们从亚里士多德《诗原》中“喜剧的模仿对象是比一般人较差的人物”的这句话不难看出:现实中许多事情都被人模仿,美术也一样,美术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前人研究的事实引发我这样的思考:从美术的的审美角度中可以知道,一个画家所处的一个年代,那么他就是那个年代的一个叙述者。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法,在画布上或者石头上留下那个年代的痕迹。

一、美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西方从古希腊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摹仿自然”说到近代的“再现现实”说,中国从隋朝姚最的“师造化”说到清代的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都承认美术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Francisco Goya 是西班牙画家浪漫主意重要画家。为皇家绘制大型素描,开始他成功的事业。Francisco Goya 的才华让她成为宫廷首席御用画师。当时他绘制一系列反讽当时社会礼仪及教会的弊习。并将战争的血腥和野蛮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从一定角度来说 Francisco Goya 作品可说是反映革命动乱的画布。无论是推翻教会封建统治还是反抗法国侵略的行为,都在戈雅的画布上留下了痕迹。但是这位优秀的艺术家却仅仅只是时代的冷眼旁观者;他不似修道士洛伦佐般游走于教会与法军之间,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也不似少女伊内斯那样在乱世里忍受苦难。他只是这一切的叙述者。这让他在遭受洛伦佐欺骗时,依然坦然处置,而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是那样的泰然,而为他向命运抗争时又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这些艺术家,他们就是这样的游离于

世俗之外。可也正是他们的公正与脱俗,才让他们的作品深深的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而成为流芳百世的精品。

二、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美术同其他的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有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反映。这就是说,美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包括啦物质,精神等。即是说美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与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情感,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思想。可一说,一切都在美术的视野之内。

三、社会现实中的丑是艺术家们挖掘灵感的源泉虽然现实丑是能够被艺术美所接纳,但这不能排除二者之间的细小冲突,美是与真善相联系,体现人的本质才是离人而展现的形式,那美的特征也之一就是与真善相联系,艺术美指艺术作品的美。它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是艺术家劳动创造性的产物,那么艺术美也就是有美的特征,也就是有真善的内容。换句话说:真善是艺术美的社会环境,而丑是为人们所排斥,是不具有真善特征的。那么,艺术美和丑从这一角度上讲是相互排斥的。比如,一些画师笔下的带有血腥杀戮的作品,其表现出现实是丑陋的,而其就不具有艺术美,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画面优美或该作品优美!现实中的丑在艺术中偶然是丑陋的,在艺术美的对比下表现得更加丑陋,与艺术家所追求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是相背离的。现实丑被艺术美的排斥和对比又表现为二种方式。艺术美对现实丑形式本质上的全部排斥。恩格斯在评论国画家许纳尔的一幅画《西里西亚的纺织工》时指出:画面异常有力把冷酷的富有和绝望的穷困作了鲜明对比,厂主胖得像一只猪,红铜色的脸上露出一副冷酷相,他轻蔑地把一个妇人的一块麻布抛到一边……老板的儿子,一个年轻的花花公子斜倚着柜台,手里拿着马鞭,嘴里叨着雪茄,冷眉冷眼瞧着这些不幸的织工。这里所描述的资产者从性格到外貌是使人生厌的丑的形象,现实中的老板和他儿子是一个丑陋的剥削者,在画家许布纳尔的创造体下,这一丑陋不可改变且延伸到了其本质。该作品是非常美,体现出一股独特的艺术美感,而在这现实丑的场景下,艺术美失去光泽,表现出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排斥,使两个丑陋的形象更加丑陋,而画家所选择的这个画面又使人知道这一丑陋产生的本质——资本主义的剥削。

再如杜牧的《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唐时已废,诗人见这破毁的金谷园时感慨颇多,这金谷园的破毁在诗中仍然是一幅凄掺之象,一句“繁华事散逐香尘”把这一现实中的凄惨延伸到更远,这种凄惨从美丑的角度来讲是丑的,“落一句花犹似坠楼人”通过对“绿珠”的追忆使人共感一种凄绝之情,从而使人对绿珠坠楼到金谷园的废弃产生了一个连锁反应,整个一幅“丑”的景象配上了一个“惨”的画面,促使人深思,为何致使“丑” 得到本质的深掘。这种形式本质上对“丑”的排斥,使艺术美和现实丑成了不可融合的二者,犹如水与火,而这种效果使现实丑表现得更为丑陋,把艺术美对比得更加美丽,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冲击感,遵循了事物上午一般发展规律,多为写实的艺术作品所采纳。

四、美术作品中的美对现实丑形式上的接纳、本质上的排斥在 17 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所画的《教室英诺森十世像》中,这一丑陋的形象:斜视着三角眼,紧缩而微竖的眉头、鹰钩形的鼻子,表现出教皇的阴险,狠毒而威严,

正襟危坐,双手扶着椅子,左手拿着一张签署的纸条,表现出教室的权势,他那座倚上镶嵌的宝石,手指上闪光的戒指,红色缎子的僧帽,法衣象征着教皇拥有的财富……,这一切构成了人物的形象的丑,来源于现实的丑,揭示了客观对象的丑的本质。本质上是和艺术美所不融的,但是作为一件成功的美术作品却是美的,因为美术作品中的美虽然来自生活,但这种美不是完全决定于作品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而是决定于艺术家如何去反映对象,从这一角度上讲现实丑和美术作品中的美在形式上达成了统一。这种形式上的接纳而本质上的排斥,表面上看是否是对现实“丑”的一种转“美”过程。其实不然,是借美的价值角度去更加否定地鞭策现实丑,这种表里不一的作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对现实丑最有力的表现方法,其根本仍是艺术美对现实丑的不接纳,相互对立!五、现实丑与美术作品中丑的融合美术作品中的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因此,从而“化丑为美”推演出现实丑是艺术美的一支重要源泉。实现了现实丑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以及被此互溶,相对互生凸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关系。回顾西方美学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丑在传统美学中被拒之门外。从人类审美活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一般把崇高和优美称为价值或正价值,把丑和卑下称为消极的价值或负价值,无论是正价值还是负价值都是美的表现形态。欧米哀尔年轻时十分美丽,可谓“美丽的欧米哀尔”,而年老的欧米哀尔可谓“丑陋的欧米哀尔”。对此葛赛尔却称赞罗丹的雕塑“丑得如此精美”。这句赞美之辞便能说明丑是美的一种高级审美形态。无庸置疑,艺术对丑的接纳是艺术传达本身的需要,更是人类自身的需求显见,艺术又接纳了丑。而西方传统美学对现实丑的不接纳根本原因是理性主义在拒绝,到了康德《论崇高》时可算“丑”在萌芽,至尼采时代美学领域中宣布了“美之死”时,“丑”从此诞生了。二十世纪上叶“丑”进入艺术殿堂已成为美学发展的必然。综上所述,美术作品中的美在对现实丑的关系上,虽有时表现为排斥,但更多的是接纳和消解,使现实丑成为艺术美的一支源泉,彼此“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表现出单向转化的独特审美关系。同时两者互溶互生又表现出作用与反作用的审美关系,而对于美中姗姗来迟的现实丑进入艺术美殿堂而被人格外关注,那是因为“丑”的存在,不在于自身而在于它可以启发人类追求更高的美而努力的缘故。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艺术作为人对现实局限的超越,它只能是情感上的,人在艺术世界里实现着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即幻想中的满足,可以说艺术是人类超越现实局限的最有效的形式。这种超越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种因素,即肯定现实中与人相统一的一面,而否定与人相对立的一面。与人相统一的即是美,与人相对立者即是丑,对美的欣赏就是审美,即肯定性的情感满足;对丑的欣赏就是审丑,即否定性的情感满足,而情感满足就必然是愉快的,因此丑尽管不是美,但由于其能满足人的情感中的某一个方面的需求,确切地说就是心理的否定性需求,因而也就能给人以艺术的快感。因此,我们可以在众多的艺术品发现美与丑的对立与共存。尼采说:“存在即合理。”大概就是这个理吧。

注释:

(1)宋立民,《智慧<老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书店2001版,8页。(2)邓各泉,《郭店楚简<老子>释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版,87页。(3)陈业新,《庄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版,65页。

(4)陈业新,《庄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版,97页。

(5)陈业新,《庄子》,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版,159页。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7版,390页。

高考作文素材:美与丑

高考作文素材:美与丑 写作角度 1、美丑在于心灵,外表是次要的。 2、外貌给人视觉的感觉,并不是美丑真正的价值取向。 3、外貌美丑,与心灵美丑并不是一致的。 4、美是真善的集合,丑是假恶的表现。35作文网 5、好美而恶丑是人之常情,也推动了人不断追求美的事物。 6、外表美只能取悦一时,心灵美才经久不衰。 名言 1、美不能丑之,丑不能美之。——[唐]无名氏:《无能子·宋玉说》 2、真实就是美,与真实对立的东西就是丑。——普洛丁《论美》 3、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达.芬奇:《论绘画》 4、丑是一种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德苏瓦尔:引自李斯托威尔《近人美学史述评》 5、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 6、任何美的东西都有其时刻,之后就失去了。——[西班牙]塞鲁达 7、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秘美学》 8、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罗丹艺术论》 9、一切艺术手段都是美的调料。——佩特罗尼乌斯:《残篇集》 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1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周《庄子·天道》 12、美寓于平凡之中。——威廉·金:《烹调术》 13、自然就是一种美,唯有自然,才有神韵。——罗兰:《罗兰小语》 14、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老舍《我怎样学习语言》 15、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16、人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欧洲民谚 17、外表美的人是善的,而善良的人也很快会是美的。——萨福《残篇》 18、端计即至美,严肃乃极乐。——威·沃森《荚格兰·我的父亲》 19、要评断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20、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罗丹艺术论》 事例 诸葛亮取丑妻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但是他却娶了河南名士黄承彦之女阿丑为妻。据说阿丑“黑面焦发”,十分丑陋,却聪明贤淑 ,知书达理,颇有内美。可见诸葛亮在择偶时所看重的不是相貌而是人的内在素质。

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

论《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与丑 ------------甘霞一、摘要: 美永远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与之相对立的丑则是人们惟恐避之不及的。它们之间相互矛盾斗争,但并不势不两立,反而又相互依存。雨果在《巴黎圣母院》就集中体现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美与丑,美与真、善,以及美、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美、丑我们不能仅用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外表心灵美丑 On the "Notre Dame de Par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abstract: Beauty is always the goal of people, as opposed to the ugly is the people to shrink away from the sufferer. Their mutual contradiction, but not be irreconcilable opposed to, but also interdependent. Hugo in the "Notre Dame de Paris" embodie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inner and outer beauty, beauty and ugliness, beauty and truth, goodness, beau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gly and the society. For beautiful, ugly we cannot only see with your eyes, what is

边的美与丑演讲稿doc

边的美与丑演讲稿 篇一:“美与丑”讲评 【作文题】 从前,有位画家画出一幅得意之作。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展出,让大家交流看法,评价优劣,并附上说明: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标上记号。晚上,画家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斥为败笔。第二天,画家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取回画时,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曾被指责为败笔的,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哦,”画家颇有感慨地说,“我现在发现一个奥妙,对于美与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大家评我的画一样。” 读了这个材料,你是否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首先,审读材料,挖掘材料内涵。我们是能够看懂材料的,能明白材料揭示的现象,但是要真正把握其主题内涵,还必须注意:其一,材料表达的主题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

多元的。这需要我们去归纳,材料中还有一段:“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就像大家评我的画一样。”画家的感慨告诫我们:除了认识生活中事物普遍现象外,还有一个怎么把握规律的问题。其二,如何再深入下去,从不同的认识中分析出正确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这一点是隐含信息,是这一命题的逻辑性要求。这样去审读材料,便可归纳出如下观点:一是必须正确看待别人的评 价,无论我们做什么事,也不管正确与否,别人都可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我们应该以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对待生活和学习;二是要正确地评价别人,无论别人做什么事,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我们要从生活、学习中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要一味肯定或一味否定;三是多角度地认识事物。在生活、学习中,要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问题。 其次,选好角度,联系生活。在理解材料主题的基础上,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命题写作:一是从他人(如老师、家长、同学、朋友等)视角出发,以“善于欣赏”、“学会欣赏”等为话题,记叙别人如何对待评价的故事,你从中所受的启示或感悟,尽可能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使人物有立体感,同时,叙述事件要有场景感;二是从自身角度,以“善于倾听”、“学会倾听”等为话题,叙写自身经历或见

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俞泉 艺术系艺术设计1004班 【摘要】:正美与丑,是一种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物的本质的外化,二者辩证地统一在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美与丑,只有当相互比较时,才显现出它们各自的实质内涵。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辩证关系不仅体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还更深刻地体现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体现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文艺是人们对现实审美的最高形式,探讨和追寻美丑的辩证关系,扬美弃丑,也就成为这种最高形式的根本所在。但是具体生活中的美丑和艺术中的美丑是有区别的,二者不是一种顺承关系,而是呈现着十分复杂的状态。比如生活中丑的事物反映到艺术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往往淡化了丑的形态,成为具有美学意义的形象。这种现象冲破了人们单纯的表象思维,难免给人以困惑之感。。 美也有丑,它们之间所展开的各种矛盾和斗争,构成了一幅幅生动丰富,惊心动魄的画面。它给我们带来种种欢乐和烦忧同时,也为我们艺术美的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西方文艺社会学的创始人斯达尔夫人认为文学与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文学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时代社会内容,人们审美价值判断的不同取决于社会条件的差异。《红楼梦》这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正是中国社会动荡,剧变的时期。一切生活的丑陋竞相在此上演。《红楼梦》中生活的丑陋不是因为物质的匮乏,权力和财富的缺失,而恰恰相反,一切的痛苦来源于餍足,即饮甘餍肥,锦衣纨绔,一切物质的富足似乎都没了意义,贵族的糜烂的生活。这是一个丑陋的社会,由这样一群人主宰的世界必然是荒唐,腐朽,败落和没人道的。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丑恶,使得

美与丑的深刻感悟

美与丑的深刻感悟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是美学给“美”下的定义。单从这个定义就可知道,美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的确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不亚于哲学。假如没有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为基础,想学好美学是不可能的。美学所以高深,是因为“美的本质”隐藏得太深,难以被人们发现。所以难以被人们发现,是由于:一、美之种类与现象太多太复杂。二、美的相对性太强,如客观性、主观性、历史性、社会性等。一般情况下,人们口头上常说的“美”,多是狭义的,多指形式美(色、线、形、体、统一、比例、对称、和谐等)和人的美,特别是指“人的美”。下面,就简要地谈一下自己对美的一些感悟和看法(主要对人的美)。 一、美是什么 美存于内而显于外。美是内在“好”的外在表现。外在美是内在美放出的光芒,是内在美溢出的馨香。好有各好,美有各美,美是多样的,各有各的魅力,不可相互替代。 二、漂亮与美丽的区别 漂亮来自父母,美丽全靠自己。漂亮是眼的感觉,美是心灵的感受。眼只能看到漂亮,心才能看到美丽。漂亮美人眼,美丽美人心。美容只能使人漂亮,美心才能使人美丽。漂亮美丽,难成比例。 三、内外美的关系 外表漂亮,心灵丑陋,那才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大粪堆上。心脏最脏,心丑最丑,心美最美。只有让人厌恶的心灵,没有让人厌恶的外表。品高人自美,德高人自丽。外表丑陋心可补,心灵丑陋貌难护。没有美的心灵,绝不会有悦人的外表。苦乐在态度,美丑在心灵。 四、美丑与情感的关系 事喜欢好,人喜欢美。恨无美,爱无丑。愈爱人愈美,愈恨人愈丑。让人憎恨,天仙也会变成猪八戒。看不够的最美,不想看的最丑。厌其心必厌其身。想起某人就烦,看到某人就恼,他(她)就是再漂亮,你会觉得他(她)美吗? 五、美的改变 美容店只能美容,不能美心。美在心灵,丽在气质,真正彻底的美容在美心。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美化的就是人的心灵。人的智力大都相同,谁勤奋谁就是天才;人的相貌大都一般,谁美心谁就是天仙。丑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美心。外表不如人,内在要超人。貌美易变,心美久存。病残美可存,呆傻美不在。 六、美的鉴别 包装精美常骗人,外表靓丽常惑人。好吃的不一定有营养,好看的不一定有修养。新不等于美,奇不等于丽。真美越看越美,假美越看越丑。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美才是真美。 七、美名与“美事”的关系 昭君不出塞,谁知有昭君?谁知其美?玉环不嫁君;谁知玉环?谁知其丽? 八、其它 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是人,最丑的也是人。只看人缺人皆丑;只看人优人皆美。 如同不可以选择家庭一样,你也不可以选择容貌,但你可以选择心灵而改变容貌使自己很美丽。因此说,自己是自己最好的美容师。愿天下所有的人,通过美心使自己变得很美丽!

关于美与丑的作文400字:美丑400字

关于美与丑的作文400字:美丑400字世上之人,有美,亦有丑。我们又何必介意那虚伪的容貌呢? 外貌,为何美?缘是天生,亦或人工。 内在,为何丑?缘是人造,亦或贪念。 这就是我对贪慕虚荣的人的态度。 外貌,为何平凡?故是天生,亦或自然。 内在,为何美丽?故是本性,亦或忍量。 这就是我对以他人为先的人的看法。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原是善良的,为何有些人会变得如此丑陋?是贪欲,是占有,是那总爱称自以为王的恶念。不是说,心灵美便胜过一切吗?那为何还要争权斗美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积德的人,老天绝不会让他含冤受苦;为非作歹的人,老天也绝不会让他逍遥自在。但,如果你是改邪归正的人,老天会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努力,去争取去靠自己的实力获得成功,让你品尝成功的滋味。 朱自清曾说过:“荷花脱污而不染。”其意思是指荷花,但如果反复而又细细品味的话,你会知道,那是在喻指心灵美的人:只要自己的心灵美丽,无论在多么肮脏的环境下,都不会受到污染! 【二】关于美与丑的作文400字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人都向往美,追求美,渴望建立一个只有美而没有丑的世界,这恐怕是幻想中的天国了。在这个世界里,大自然

缔造了美丽的蝴蝶,也缔造了丑陋的苍蝇;缔造了芳花,也缔造了毒草;给予人生的喜悦,同时又给予人生的遗憾…… 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还往往集于一身。你看,自然界中,兔子虽然善良,但太懦弱,老虎虽然勇敢,但太凶残……历代名人中,庞士元面丑而心智,张易之面秀而心恶……可以说,有时美中见丑,有时又丑中见美。 如何来正确理解美与丑呢?我觉得美可以表现在优良品德、高尚情操的内心美上,也可以表现在衣着漂亮、仪表美观的外表美上。当然,内心美和外表美是相辅相成的,而任何时候,都是内心美比外表美更为重要。 且看,海虞北路上一个个椭圆形的花坛里摆放形态各异的花儿,美丽至极,成了常熟城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这时,一位看上去风度翩翩、绅士般的青年男士迎面走来,伸手摘起一朵鲜花,献给自己的亲友。这一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虽然穿得一尘不染,且面目清秀,但他一点儿也不“美”,心胸是那样的狭窄,一心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再看看那些大清早就起来为人们服务的清洁工,他们身穿橘黄色服制,貌不惊人,全身脏兮兮的,但所到之处,都一尘不染。我觉得,他们虽然相貌不美但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美”,这才是令人敬佩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摆正“美”与“丑”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心灵更纯洁。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1 读了《态度决定一切》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书中共分六部分阐述了态度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即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让积极的态度成就你的辉煌、别让消极的态度误了你的一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你的工作、有超越自我的心态,就能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决定于态度。本书并未高谈阔论、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明易懂的道理和大量的真实事例,深刻分析人性的弱点,帮助人们迅速改善不好的心态。所用这些论述都很有说服力,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十字路口只有几个,如何使自己在这一个个路口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这本书给我的深刻启发。闲谈时,我们会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科学数字统计我们现在的人均年龄是73岁,那么如何去度过我们生命中的26645天,决定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上。 不是每件事都是顺心,我们要把自己的态度摆端正,在工作中有时候还感觉到枯燥无味、总觉的没劲。而现在我读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在工作上千万不能有散漫的心理,无论工作有多繁琐,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 进入公司这段时间里,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

度,为过往的车主提供高效的服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工作中很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要适应公司的每个需求,所以时刻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才能不断地完成工作。“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好的态度,才能有好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给大家推荐这本书《态度决定一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2 阅读《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态度的重要性。一直认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只有技术、才华、能力等才能代表成功。从未从思想的深度,态度和信念等角度考虑过问题。20xx年曾经拜读了作家张淑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但是一直对心想就能事成抱着一知半解的怀疑态度。其实就是没能深刻理解信念的内涵。读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终于深刻领会到态度与成功之间丝丝相扣的联系。整个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心灵一次对话。在读书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将书中所说的各种信念和态度同自己当前的生活、工作态度相比较,在对比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中,希望能找到自己思想上的差距,并有所改进。 这本书中强调了积极正确的态度和拥有坚定信念的重要性。”信念“能开拓胜利之路。”信念“能让人从困境中崛起。”信念“能引导梦想变成现实。拥有坚定的信念,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思考和做事,必将事半功倍。怀有信念比怀有才能技能更加重要。当然这里的信念并不是空想,而是指,

论美与丑议论文800字作文

论美与丑议论文800字作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评判美与丑的标准,我们好似与生俱来却又各不相同。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收集的论美与丑议论文800字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美与丑议论文800字作文 问世间什么最美?有人说钻石最美,有人说风景最美……我认为外在美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美。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大都只是注重外表的美丽,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打扮自己,却忽略了外在美只是表面,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外在美迟早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但心灵美不会,他才是永葆美丽的秘方,是青春永不褪色的因素,心灵美是最重要,他永远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他永远会在美丽的城堡上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一个人,外表美与丑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只要他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美丽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清朝宰相刘罗锅,虽然其帽不扬,但却满腹经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妻子赞美他说:“背负一乾坤,腹中满经纶。”刘罗锅虽然没有外在的美丽,但他渊博的学识弥补了他外表的缺憾,他的才能过人,他的心灵美,才是在他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外在美并不是十分重要,只要有智慧和善良构成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渴望得到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心灵美。外在美会在时间里沉淀,但内在美却会清水出芙蓉的在时间的长河里发出最美的光。心灵美才是用来检验内心品质的最好的仪器,

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交车上,一位时尚靓丽的女郎,因为一位乘客不小心踩到她的脚就破口大骂,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这种形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外在的美丽也许会吸引别人的目光,但那只是一瞬,而心灵美却会永远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不会离去。相比之下,内心的美才更胜一筹。现在的人大多追求外表的美,认为这很现实,其实不然,外表美总会逝去,当岁月流逝,当闭月羞花变成了苍颜白发,人们的目光就不会停留在这里,而在时间的洗礼中,惟独留下的是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永不褪色的心灵美。《我的丑娘》中的丑娘,其貌不扬,却独有一份善良宽容在身上闪光;说《论语》的于丹,相貌平平,却因她的渊博学识荣登十大美女的宝座…… 外表美不重要,因为红颜总会逝去;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品质,渊博的学识才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宝塔,才是人生中永恒的伴侣!让我们共同呵护心灵中的美丽,让心灵美与外在美结合在一起,陪伴我们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关于美与丑议论文800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评判美与丑的标准,我们好似与生俱来却又各不相同。 在这个美丑分明的时代,人们往往将美与丑的评判标准过多地放在了外貌之上。如今在人们的心中,美与丑的定义,无疑就是外貌的好看与否,样子令人看起来舒坦大方的就叫“美”,相反,样子不雅观,便被人们定义为“丑”。

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

浅谈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认识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丑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逐渐了解到丑与美的关系,丑逐渐成为艺术作品中的宠儿所能体现出意义与价值。关键词:丑,丑与美的关系,丑的价值 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不和谐,具有紊乱,嘈杂,破败,粗陋,畸形,邪恶,虚假等特性。它是与美对立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之外,不为审美心理所容纳。它是审美活动中的负价值,是同人的本质力量所追求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但是,美与丑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老子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他还从美的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相去若何?”意为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 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美与不美相互包容,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正色哉”;“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同时,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谈到了丑的问题,揭示出丑中之美,认为人格精神上的美可使人忘掉其形体上的丑陋,所以丑怪形象中,可以包含有强烈的精神之美。当然庄子并不忽视形体的美,但他更看重精神的美。 毛泽东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也曾说过:“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德国的苏瓦尔说:“丑是美的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 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才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体现。 因为艺术有着极大的兼容性,它既包含了对自然美和现实美最真切的关照和美化,又包含了对生活丑的透视剥露和审美转化现实中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对象因此在涉及艺术美时,我们不可以仅仅把现实中的美好事物集中起来捆在一起使之理想化,而不顾及现实中丑恶的东西。 生活丑能转化为艺术美,是由艺术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艺术家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丑真实地展示出来,就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真”;同时,进入到艺术殿堂中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便从反面肯定了美,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并且,由于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活丑在艺术上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 因此,当生活丑进入艺术意境,就会蕴含生活丑本身所无法包含的审美意义。这是一种以其艺术性的存在否定其自身现实存在的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震颤,产生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比如说: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欧米哀尔》欧米哀尔是个年轻美貌的妓女,风流一时,当她衰老时,过分的纵欲和摧残使她尝到了苦果,欧米哀尔弯腰踞坐着,无力地低垂着头,绝望地看着自己那曾经饱满、灵巧的乳房,富于弹性光洁的腹部。而今一道道皱纹布满僵硬的身体,四肢如同冬日里的朽木,支撑着衰老的生命。昔日的生命活力,如同逝去的岁月永不再回。虽然第一眼看来那仅仅是一个老妇的雕像,可当它成为一件艺术作品时,其中却蕴含美的意义。 罗丹自己解释说:“平实的人总以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赛巴斯提恩时,他给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们看了,立刻明白这个残废者内心的苦难——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变成一个玩物,一个活傀儡……这个畸形的人,内心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1读了《态度决定一切》后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书中共分六部分阐述了态度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即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让积极的态度成就你的辉煌、别让消极的态度误了你的一生、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你的工作、有超越自我的心态,就能获得成功、幸福与快乐决定于态度。本书并未高谈阔论、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明易懂的道理和大量的真实事例,深刻分析人性的弱点,帮助人们迅速改善不好的心态。所用这些论述都很有说服力,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十字路口只有几个,如何使自己在这一个个路口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这本书给我的深刻启发。闲谈时,我们会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科学数字统计我们现在的人均年龄是73岁,那么如何去度过我们生命中的26645天,

决定权就在我们自己手上。 不是每件事都是顺心,我们要把自己的态度摆端正,在工作中有时候还感觉到枯燥无味、总觉的没劲。而现在我读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在工作上千万不能有散漫的心理,无论工作有多繁琐,都要有一个好的态度。 进入公司这段时间里,我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度,为过往的车主提供高效的服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在工作中很多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要适应公司的每个需求,所以时刻保持积极上进的心态,才能不断地完成工作。“态度决定一切”,有了好的态度,才能有好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后给大家推荐这本书《态度决定一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心得体会2阅读《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之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态度的重要性。一直认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只有技术、才华、能力等才能代表成功。从未从思想的深度,态度和信念等角度考虑过问题。20xx年曾经拜读了作家张淑芬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但是一直对心想就能事成抱着一知半解的怀疑态度。其实就是没能深刻理解信念的内涵。读了《态度决定一切》这本书,终于深刻领会到态度与成功之间丝丝相扣的联系。整个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心灵

高中关于美与丑的议论文

高中关于美与丑的议论文 【篇一】 问世间什么最美?有人说钻石最美,有人说风景最美……我认为外在美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美。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大都只是注重外表的美丽,每天花很多时间去打扮自己,却忽略了外在美只是表面,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外在美迟早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但心灵美不会,他才是永葆美丽的秘方,是青春永不褪色的因素,心灵美是最重要,他永远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他永远会在美丽的城堡上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一个人,外表美与丑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只要他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美丽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清朝宰相刘罗锅,虽然其帽不扬,但却满腹经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妻子赞美他说:“背负一乾坤,腹中满经纶。”刘罗锅虽然没有外在的美丽,但他渊博的学识弥补了他外表的缺憾,他的才能过人,他的心灵美,才是在他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外在美并不是十分重要,只要有智慧和善良构成的心灵,就是最美丽的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渴望得到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心灵美。外在美会在时间里沉淀,但内在美却会清水出芙蓉的在时间的长河里发出最美的光。心灵美才是用来检验内心品质的的仪器,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

在公交车上,一位时尚靓丽的女郎,因为一位乘客不小心踩到她的脚就破口大骂,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这种形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外在的美丽也许会吸引别人的目光,但那只是一瞬,而心灵美却会永远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不会离去。相比之下,内心的美才更胜一筹。现在的*多追求外表的美,认为这很现实,其实不然,外表美总会逝去,当岁月流逝,当闭月羞花变成了苍颜白发,人们的目光就不会停留在这里,而在时间的洗礼中,惟独留下的是那令人肃然起敬的永不褪色的心灵美。《我的丑娘》中的丑娘,其貌不扬,却独有一份善良宽容在身上闪光;说《论语》的于丹,相貌平平,却因她的渊博学识荣登十大美女的宝座…… 外表美不重要,因为红颜总会逝去;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品质,渊博的学识才是一座屹立不倒的宝塔,才是人生中永恒的伴侣!让我们共同呵护心灵中的美丽,让心灵美与外在美结合在一起,陪伴我们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 【篇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评判美与丑的标准,我们好似与生俱来却又各不相同。 在这个美丑分明的时代,人们往往将美与丑的评判标准过多地放在了外貌之上。如今在人们的心中,美与丑的定义,无疑就是外貌的好看与否,样子令人看起来舒坦大方

艺术中的美与丑(底稿)

艺术中的美与丑 生活中美的事物与丑的事物同时存在,也就造就了艺术作品中“美”与“丑”的存在,关于美与丑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他们常常认为,美与丑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老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学问题,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1)。他还从美的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相去若何?”(2)。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二者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3),相互转化的,“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4)美与不美相互包容,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熟知天下正色哉”;“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5)同时,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谈到了丑的问题,揭示出丑中之美,认为人格精神上的美可使人忘掉其形体上的丑陋,所以丑怪形象中,可以包含有强烈的精神之美。当然庄子并不忽视形体的美,但他更看重精神的美。 毛泽东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6)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也曾说过:“美和丑因相互对照而显著。”德国的苏瓦尔说:“丑是美的背景,用来增强美的光辉。”可见,在艺术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的对比可以加深欣赏者对美的感受。 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才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体现。不过,生活中的美与丑和它们所代表的生活形象是分散的、不典型的,生活中的美与丑是交织在一起的,而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和表现它们的艺术形象则是集中的、典型的,这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选择与艺术创作而形成的。 一、小说 雨果作品中美丑对照原则的使用 雨果是特别擅长将美与丑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在他的《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的美与丑的对比体系,通过正反两组人物的互相映衬,充分体现了美与丑是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转化的原则,同时通过丑的对照,更增强了美的光辉。 在美丑人物对比体系中,爱斯梅拉尔达是中心人物,克罗德、加西莫多处在对照的位置,形成众星拱月的效果。在他们对爱斯梅拉尔达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不同性质的爱的表达中展示其各自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进而与爱斯梅拉尔达

美与丑的作文12篇完整版

《美与丑的作文》 美与丑的作文(一): 美与丑 美与丑总是形影相随,还往往集于一身。你看,自然界中,兔子虽然善良,但太懦弱,老虎虽然勇敢,但太凶残历代名人中,庞士元面丑而心智,张易之面秀而心恶能够说,有时美中见丑,有时又丑中见美。 如何来正确理解美与丑呢?我觉得美能够表此刻优良品德、高尚情操的内心美上,也能够表此刻衣着漂亮、仪表美观的外表美上。当然,内心美和外表美是相辅相成的,而任何时候,都是内心美比外表美更为重要。 且看,海虞北路上一个个椭圆形的花坛里摆放形态各异的花儿,美丽至极,成了常熟城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这时,一位看上去风度翩翩、绅士般的青年男士迎面走来,伸手摘起一朵鲜花,献给自我的亲友。这一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虽然穿得一尘不染,且面目清秀,但他一点儿也不美,心胸是那样的狭窄,一心只为自我的利益着想。 再看看那些大清早就起来为人们服务的清洁工,他们身穿橘黄色服制,貌不惊人,全身脏兮兮的,但所到之处,都一尘不染。我觉得,他们虽然相貌不美但有一颗纯洁的心灵,这才是真正的美,这才是令人敬佩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摆正美与丑的关系。让我们的生活更完美,让我们的心灵更纯洁。 美与丑的作文(二): 美与丑 我一向认为,脸蛋长的比较美的人,就是美,而脸蛋长得比较丑的人,就是丑,但直到这件事以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齐上公车回老家游玩,看见车上有两个售票员,一个是长的美的阿姨,一个是脸上有疤痕的阿姨。我急着叫妈妈快点把票钱快点付给那位长的比较美的阿姨,觉得那位阿姨脸上有点恶心。 路程到了一半,一位老太爷上来了,他对那位脸蛋长的比较美的阿姨说:我是以前革命的老红军,你看看这证,能够收我少一半钱,对吧? 那位阿姨说:你别想趁我们做着活动,就来骗票,谁明白你这证是不是真的啊!

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

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 【摘要】在艺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丑是处于一个相对卑微的地位上。在艺术作品中,她绝对不允许丑陋的事物以本来的面目出现,艺术总是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所以丑陋的事物想要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必定先转型为美才行。但是,自从19世纪中期开始,艺术作品中丑的比重大幅增加,甚至出现了大量整体上都有丑意味的作品,人们称这些为丑艺术家创造的为丑艺术。从此,丑不用躲闪了,而是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艺术中,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大有与美分庭抗礼之势。于是如何评价传统艺术对于丑的表现,如何看待丑陋艺术中的美的成分,成为了艺术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围绕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美丑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引言:虽然长期以来传统美学是把艺术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艺术丑也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丑与美,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他们常常认为,美与丑并不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依存。老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学问题,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二者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相互转化的;毛泽东也曾说:相斗争而发展的美和丑都能够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因为正是在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对抗中,事物的价值和意义才更易获得鲜明和丰富的体现。 一,艺术作品中的美与丑

马克思指出,艺术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存在艺术家脑中的能动反映,他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个审美方式进行的。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想象中体现痛苦或者享受甘美,他把这种感情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创造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最直接的表现。 1,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美与丑的反映 从西方的“模仿自然”到“再现现实”说,中国姚最的“师造化”到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都承认艺术来源与生活。艺术家眼中的美与丑,与普通的美丑判断有所不同。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来源于自然生活中,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也倾注其中。这些感情包括快乐愉悦的,同样也可以包括愤怒、同情、叹惜等令人不快的感情。所以艺术能表达现实的美与丑,并通过艺术加工,使丑的东西也能够吸引人,引发观众思考。所以优秀的艺术作品能让生活中丑的东西也成功地感染观众。 因此,评判艺术中的美与丑,已不能单纯用生活中的美丑来定义,而是要更多一个层次。评判一个艺术作品的好坏美丑,是要看这件作品是否能真实准确地再现了事物的原貌或原气氛,并且真实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为了美化某人或某物,虚假地修饰而改变了真实,这种艺术品一向被作为批评的代表。 2,艺术反映全面生活中的美与丑 艺术同其他的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习美学心得体会

学习美学心得体会 心得一:学习美学——用心灵去感受美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通过学习一学期的《美学概论》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在以前我只是通过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种认识也是非常肤浅的。以前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 学习了《美学概论》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 学习美学不仅可以学会审美、认识美,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或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在生活中用美学的思维来引领我们的生活方式。 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当今社会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目的是希望我们

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成长。在学习美学后我把美学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起来,通过我领悟到了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德、智、体、美”。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强调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尤其指出了美育的重要影响。他主张美育与德育应该统一。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的思想的萌芽。 学习美学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和对艺术的鉴 赏能力,更能够提高我们的品味。罗丹一直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他认为只要人们自己对某件事情倾注了自己的感情与心血,就一定能够发现美,即使是别人都认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也能够发现美的所在。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同样在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美和绝对的丑。美与丑就像矛与盾一样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每一种事物在包含美的同时也包含着丑,美与丑都是相对的。在生活中的“美”,并非“美”而是“美感”。这种“美感”是源于人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以在人们的眼中美是永恒的。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它们一直都伴随在我身边。比如:明媚的阳光、绿色的草坪、清澈的流水等。同样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围绕在我们身旁:真挚的友情、浓浓的亲情、甜蜜

美与丑的精选作文800字

美与丑的精选作文800字 美与丑的精选作文画家紧紧盯着画夹上的新作,这是一幅光彩照人的画。画上的少女肌肤似雪,乌黑的眸子闪着慑人的光泽,两瓣微微抿着的红唇,透着淡淡的芳香,那迷人的色彩如同春天最绚烂的一缕阳光,朗照着每位参观者。wwW.t262 “这是世界上最美的人的一幅画。”画家心想,“我要再创作一幅世界上最丑的人的画,将它们陈列在一起互相衬托。这样,美的更显美,丑的更显丑,岂不更好?”画家随即背起画夹出发了。为了寻找世界上最丑的模特儿,他走遍名山大川、平地高原。每到一处,他都细细观察每一个他自认为丑的人,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岁月在画家脸上刻下无情的痕迹,他始终没有找到让自己满意的丑模特。他灰心了。最后,他想再去看看画上那个沉鱼落雁的美少女。 于是,画家来到美少女昔日的住宅。突然之间,画家眼睛一亮:一个奇丑无比的老妇人正站在如茵的草地上。“假如早点遇到她,我也不会寻觅得如此辛苦。”画家感慨道。这是一个极丑的老妇人:开裂、干瘪得如同松树皮的手正轻轻抚摸着一条宠物小狗,深深的皱纹已肆虐到脸的各个角落,使那张脸仿佛是一张发黄破碎的纸,惟有眼睛还没有完全呆滞,此时正慈祥地凝视着怀中的小狗。 “安妮,你准备什么时候分遗产?”一声锋利的怪叫突然间打破了方才祥和的气氛,一个如昔日的美少女般漂亮的年轻女人正叉着腰、圆规式地站在老妇人面前,一双邪恶的眼睛不怀好意地盯着老妇人。

如同一个晴天霹雳,画家木鸡似的惊呆了。“安妮?”这不就是昔日的美少女吗? “孙女,你要钱可以,可千万别为它去害人,也别害了自己。”老妇人淡淡地说道,那双干瘪的手仍轻轻抚摸着小狗。年轻女人不屑地昂起头,似乎要将一切都踩在脚下。 画家骤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立即拿出画纸勾勒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最丑、却又最慈祥的老妇跃然纸上,旁边立着一个最美、但却最邪恶的女人。 画家喃喃地说道:“几十年前,我找到了一个最美的模特,却没有画出她的最美。现在我终于发现了她的最美,也找到了衬托她的最丑。”(重点初中精选作文) 看着画上的“丑”妇和“美”女,画家叹了口气说:“让人们自己去发现谁是最美的、谁是最丑的吧。”

美与丑论文

美学论文—《美与丑》

对于美的感觉是我们自身的天性,但是美在于人,如果试图离开人对人愉悦去思考美,就会立刻失去根据及立足点。所以自在之美纯粹就是一句空话,从来不是一个概念。在美之中,人们常常把自身树立为完美的尺度,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会在美中崇拜自己,这是本能。 我们都相信世界本身充斥着美,——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自己才是美的原因,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把美送给这个世界。这就是一种人性的美,不过有些太人性的美。所以我们总结一下美的缘由,人们把自己的形象从事物里找出自己的影子,把具有自己影子的事物认作美的。我们可以这么说,美的判断是他的“族类虚荣心”---有一些爱疑问的人可能会问:人认为世界是美的,世界就有的因此被美化吗?是不是人仅仅把世界人化了呢?但谁能保证人所提供的恰好是美的呢?试想一下,如果有比人类更高级的生物在它们眼里,人又呈现出什么模样呢?是大胆妄为?甚至令人发笑的呢?也可能是有点残忍专断吧! 人们都渴望美,不管是心灵美还是外表美。可是丑呢?所有人都认为丑这个字眼是代表外表丑。可没有一个人认为丑实际上指的是品质和心灵。美与丑之间的区别,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可以感受到。女主人公艾斯米拉达拥有着另不少女孩羡慕的美貌与才艺,但有些朋友也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卡西莫多。他天生畸形,相貌奇丑,再加上是个聋子,他似乎和美沾不上一点边,然而,雨果似乎更倾爱这个小丑,他打破了白雪公主配白马王子的俗套,卡西莫多爱上了艾斯米拉达,多么令人震撼的情节!从那一刻起,美与丑有了交点,不再是两条平行线。也许大家没注意,往往是那些相貌奇丑的人,往往最真实,而有些相貌倾国倾城,长的无比漂亮的人,往往最虚伪,狡猾。我想大家读过《灰姑娘》吧,文中灰姑娘的继母是一个长的非常漂亮,却蛇蝎心肠的人。由此可以证明,相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那纯洁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不要把一切的潮流都当成美。 美丽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林黛玉的柔弱清新,也有薛宝钗的端庄大方,还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雍容华贵是美,自然纯朴也是美。只要根据自己的自然特征、身份等具体情况进行了修饰,都会增添自己的美丽,但一味地矫揉造作赶潮流,就可能走向美的反面了。 生活中美的事物与丑的事物同时存在,也就造就了艺术作品中“美”与“丑”的存在,关于美与丑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他们常常认为,美与丑并不矛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老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美学问题,指出美与丑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他还从美的相对性出发,指出美与丑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美之与恶,相去若何?”。美与丑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东西,二者是相互联系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庄子美学也突出强调了美的相对性,指出美与不美是“应时而变”,相互转化的,“其美

美与丑,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美与丑的冲突 ——《巴黎圣母院》影评观看完《巴黎圣母院》的电影后,我陷入了沉思。有对群众欺负、嘲笑奎西莫度的愤恨,也有对伊丝梅兰达的美丽、仁慈的赞叹;有对奎西莫度的善良、正义的感动,也有对克劳德的虚伪、阴险的厌恶。而再深入细想一番,《巴黎圣母院》这部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切其实就是美和丑的呈现。 影片一开始呈现给我们的是在万愚节当天,戏剧神殿里正在上演一部《寻求美人》的戏剧。而所谓的万愚节,直白的说就是选“丑”节。在寻求“丑人”的那天上演寻求“美人”的戏剧,是多么的讽刺和滑稽。而这一开幕也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美与丑的冲突。 首先是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阴险狠毒的副主教克劳德。在生活中,他收养丑陋的被人抛弃的奎西莫度,把他抚养成人;对于穷人,他会慷慨解囊;他衣冠楚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巴黎圣母院的代表。然而,其真正的面目却是阴险邪恶的,他为满足自己的欲念不择手段。他出于淫欲指使奎西莫度劫持爱斯梅拉达;出于嫉妒刺伤弗比斯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因得不到爱丝梅拉达的爱情而将她置于死地。克劳德在人们面前表现得神圣不可侵犯,代表着宗教的美好,然而背地里却是卑鄙丑恶的。这就是第一个美与丑的冲突。 其次是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的奎西莫度。他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

眼,耳聋,驼背……。然而,他的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知恩图报,在伊丝梅兰达有危险时,他奋不顾身得去救她;在邪恶与正义之间,他选择了正义而违背养父克劳德的命令;他爱慕伊丝梅兰达,但却不乘人之危,完全不同于克洛德那种邪恶的占有欲;对于伊丝梅兰达的爱是一种纯朴而永恒的爱,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在影片中,奎西莫度是“丑”的代表,但是正如伊丝梅兰达所言:“你只是长了一张不幸的脸。”在丑陋的外表下却是一个善良美丽的灵魂。可惜,人们只会嘲笑奎西莫度,拿他的丑来取乐,却不去发现他的心灵美。这就是第二个美与丑的冲突。 再次是年轻英俊,有着与太阳神相同的名字的军官菲伯斯。他有着与希腊神话中描述的美男子一样的容貌与体魄,是女性眼中的理想情人。然而,在英俊的外表下却是一个无耻自私的灵魂。他迷恋伊丝梅兰达的美貌,为了得到她更是厚颜无耻地用甜言蜜语来骗取单纯的伊丝梅兰达的爱情;在伊丝梅兰达因为他陷入危险时,他却不为其辩护;甚至为了与其撇清关系更是对她避而不见。菲伯斯用英俊的外表欺骗了所有人,成功地掩盖了他那丑陋的本性。这便是第三个美与丑的冲突。 最后是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的美丽的伊丝梅兰达。对于群众的冷漠无情,她嗤之以鼻;对于爱情,她敢爱敢认,愿意为爱付出,而菲伯斯敢做不敢认,只想得到而不想付出;对于克劳德邪恶的诱惑,她坚定拒绝、宁死不从。在一切丑陋的人和事面前,伊丝梅兰达都保持着美丽的灵魂而不受污染,在她面前,一切丑态都暴露无遗。然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