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A . 铅笔芯

B . 玻璃棒

C . 纯净水

D . 塑料尺

2. (2分)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电流为4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下列电器中的哪一种()

A . 家用空调机

B . 日光灯

C . 家用电冰箱

D . 电风扇

3. (2分)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 . 春天,柳枝吐芽

B . 夏天,山涧瀑布

C . 秋天,菊香满园

D . 冬天,雪花飘飘

4. (2分)(2017?威海)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远处前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 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 . 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 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5. (2分)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 1.2V,6V

B . 6V,1.2V

C . 4.8V,1.2V

D . 1.2V,4.8V

6. (2分)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

B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C .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

D .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7. (2分)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A . 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

B . 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 . 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

D . 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

8. (2分)(2016?大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拿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变小

B .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

C . 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9. (2分)教室中一只开关能同时控制二盏日光灯,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物理知识可知这二盏日光灯间的连接方式是()

A . 一定是串联的

B . 一定是并联的

C . 可能是串联的

D . 无法确定

10. (2分)某次实验中,李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8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他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 . 0~2Ω

B . 0~8Ω

C . 2Ω~8Ω

D . 8Ω~10Ω

11. (2分)如图,电流表A1、A2、A3的示数分别为30mA、50mA、70mA,则电流表()

A . A4的读数是50mA

B . A4的读数是70mA

C . A5的读数是80mA

D . A5的读数是30mA

12. (2分)(2017?南京)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在某一端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9W;当滑片P移至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2V,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且消耗的功率为2W.下列说法正确的时()

A .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0Ω

B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C . 电源电压为8V

D . 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3.2W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2分)

13. (3分)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________冲程.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完全燃烧100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J.

14. (3分)“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民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这是物理学的一种________现象.

15. (2分)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p0=________Pa.

16. (3分)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

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黏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________nm。

17. (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________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 2.5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的性质.

18. (3分)能源利用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在此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________ (填“逐渐减少”、“保持不变”或“逐渐增加”).因为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________ 性,所以,所以,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不断减少,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当务之急.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它属于________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19. (6分)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

(1)目前国家提倡“低碳生活”,实际上是为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并渐被人们接受及付诸行动.下列说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________ .

A.为了卫生而使用一次性碗筷

B.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上学时能骑单车就尽量不坐家里的汽车

D.多用洗衣机洗衣服,少用手洗

(2)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明家的汽车发动机为汽油发动机,它把汽油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车轮使汽车行驶,如图甲是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则括号内应填的是________ .小明从爸爸那里了解到他家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匀速行驶100km,平均耗油6kg,则汽车的效率为________ .(已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600N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3)小花家今年购买了一辆电动车,它通过蓄电池来提供电能,通过电动机得到动力,如图乙是电动车工作时的能流图,则括号内应填的是________ .电动车的电源采用的是48V的电压,如果使用12V的铅蓄电池,则应

将________ 个铅蓄电池________ 联.

三、计算题 (共3题;共36分)

20. (6分)(2011?防城港)在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功率的实验中,老师给小张提供了以下器材: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和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小张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各元件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有一个元件的连接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填写元件名称)、

(2)小张纠正电路中的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时,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 V.

(3)小张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小灯泡灯丝电阻随小灯泡亮度增强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 (20分)如图是一款家庭常用的电热水壶,经测量该电热水壶的质量为0.6kg,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该电热水壶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000W.[g取10N/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1)求电热水壶的额定电流(保留一位小数)

(2)求电热水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3)用此电热水壶将1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至少吸收多少热量?

(4)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将壶中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多长时间。

22. (10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 80m 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 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 30m 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 4 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能撞上障碍物?

四、实验题 (共3题;共29分)

23. (11分)小明要探究“当电流一定时,小灯泡的功率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两节干电池,三个小灯泡L1、L2、L3(分别标有“1.5V0.25A”、“2.5V0.25A”和“3.8V0.3A”),滑动变阻器(10Ω 1A),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

(2)小明先将灯L1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通过灯L1的电流为0.2A,此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L1的电压为________V,实际功率是________W。

(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用L2替换L1 ,闭合开关,为保持电流表的示数为0.2A不变,应将滑片P向________(填“左”或“右”)端移动,再测出L2两端的电压,算出L2的电阻和功率。

(4)再用灯L3替换L2 ,做第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在电流一定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

(评估)实验结束后,小明感觉以上实验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他找来小红进行评估。

①这样实验不够简便,改进方法:________;

②有一组数据不符合实际,原因是:________。

24. (5分)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使用的烧杯相同,水与沙的质量和初温等也相同,这是应用了物理实验中的________方法.(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25. (13分)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5Ω、10Ω、15Ω、20Ω、25Ω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6V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且使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断开或闭合)状态.

(3)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没有示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 . 电阻断路

B . 电流表坏了

C . 滑动变阻器短路

D . 电阻短路

(4)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_______的作用.实验中,当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应把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_(填左或右)滑动,同时眼睛盯住_______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

(5)为保证上述实验顺利进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________Ω.

(6)根据实验数据,作出I﹣R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

五、作图题 (共1题;共15分)

26. (15分)

(1)请由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在图中填上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符号,使两灯正常工作。

(3)如图用铅笔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当只闭合开关S时,灯泡L2发光,当闭合开关S、S1时,灯泡L1、L2均发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2均不发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2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三、计算题 (共3题;共36分)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21-4、

22-1、

22-2、

四、实验题 (共3题;共29分)

23-1、

23-2、

23-3、

23-4、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五、作图题 (共1题;共15分) 26-1、

26-2、26-3、

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空2分,共28分) 1.滑雪运动员脚踩滑雪板从高处滑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__ 重力势能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五中的校园桂花飘香,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 4.我国5A 级国际旅游度假区海南岛,四面环岛,正常情况下,海南岛与内陆地区相比早晚的气候变化比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 的缘故. 5.某款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正常工作时,飞轮转速为3600r /min ,则它每秒对外做功的次数是 ______次. 6.阜阳市的西湖湖水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节能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若西湖水的 总质量为1.0× 1012kg ,水温度升高2℃,则西湖湖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7.两种物质的比热之比C A :C B =3:1,用它们分别制成物体 A 和B,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 的温度之比为△t A :△t B =3:5,则A 和B 物体质量之比为m A :m B =________. 8.氢气的热值为1.4×108 J /Kg ,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若有2 Kg 的氢气,燃烧了一半,剩余部分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要使灯泡L 1和L 2组成并联电路,应该闭合开关 . 10.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面在M 点通过小圆弧相连, 轻弹簧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在N 点,小物块从斜面上P 点由静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 返回到P 点,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B .小物块从P 向M 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 C .小物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物块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D .物块在MN 段运动时动能减小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1.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12.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 .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 .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1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剖面图,其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C.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15.完全燃烧42g 焦炭所放出的热量,若有50%被质量为2kg,初温为30摄氏度的水吸收,问水温可升高[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煤的热值约为3×107 J/kg ,此时外界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A.70℃ B.75℃ C .100℃ D.105℃ 16.与图3所示实验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4中的 17.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 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 2,Q 1与Q 2的大小关系为( ) A.Q 1>Q 2 B.Q 1=Q 2 C.Q 1<Q 2 D.无法判断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个图3分,共6分) 17.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图 A B C D (第2题图)

高三月考物理试卷8

进才届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10.1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 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答卷的空格内。) 1.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发现当θ=30o 和θ=45o 时物块A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A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 ] A 、 2 1 B 、22 C 、23 D 、3 2.如图所示,木棒AB 可绕B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 端被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AC 绳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可忽略。如果把C 端拉至离B 的水平距离远一些的C ′点,AB 仍保持沿竖直方向,装置仍平衡。那么AC 绳对A 施加的拉力T 和AB 棒所受到压力N 的变化情况是[ ] A .T 变大、N 变小 B .T 变大、N 变大 C .T 变小、N 变小 D .T 变小、N 变大 3.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根据你知道的常识,可以估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距离最接近[ ] A .地球半径的40倍 B .地球半径的60倍 C .地球半径的80倍 D .地球半径的100倍 4.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s~t图中的一段。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 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一定 [ ] A.大于2m/s B.等于2m/s C.小于2m/s D.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α、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保持静止不动,则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 A .Mg + 2mg B .Mg + mg C .Mg + mg(sinα + sinβ) D .Mg + mg(cosα + cosβ) C A B C ′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初三月考物理试卷

初三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选错不得分,漏选得1分)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甲、乙两种物质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当他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则() A. 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 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 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 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2、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其中错误的是() A. 柴油机的上部是喷油嘴,汽油机的顶部有火花塞 B. 在做功冲程中,柴油机的点火方式叫点燃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叫压燃式 C. 柴油机比汽油机笨重,但燃料便宜 D. 柴油机吸入汽缸的只是空气,汽油机吸入汽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同,烧杯内的 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 4、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5、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 那么 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 ; 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6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 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 细丝张开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 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 细丝带上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word

2019年秋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2019年秋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注意:①本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芯笔填写清楚,用2B铅笔在填涂区准确涂好自己的考号,并检查是否完全正确;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48分,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卡文迪许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和F2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减小到F1-△F,则该质点以后() A.一定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B.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等

C.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3. 如图,放在桌面上的A,B,C三个物块重均为100N,小球P 重20N,作用在B的水平力F=20N,整个系统静止,则( ) A.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B.B和C之间的摩擦力是20N C.物块C受六个力作用 D.C与桌面间摩擦力为20N 4.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O处过河,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Oˊ处.现要使小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Oˊ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 A.只要增大1大小,不必改变角 B.只要增大角,不必改变1大小 C.在增大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角 D.在增大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角 5.长轻质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质量分别为mA=1kg和mB=2kg的A、B两物块,A、B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0.2,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 ) A.若F=1N,则物块、木板都静止不动 B.若F=1.5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 C.若F=4N,则B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4N D.若F=8N,则B物块的加速度为1m/s2

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 本次英语月考试题与中考试题模式基本一致,试题难易适中。该试题以课本为依托,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同时突出语篇阅读,考查了九年级英语1-3单元课本上的语言知识,让学生感到平时的教学与考试密切相关,从而促使他们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第一部分:知识运用(120分) 1、单项选择题(30分)本题共有20个小题,大部分题目都很简单,但部分考题不是孤立地考某一个语法知识点,而是将几个语法知识点放在一起,学生必须看懂题干的全部内容以后,经过思考方能选出正确答案,如第 15 小题:学生对if这个词的用法不够清楚,它在前一句中引导的是宾语从句,而在下一句中则引导的是条件状语从句,大部分学生丢了分。这说明学生对基础掌握的不牢固,不能灵活运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完型填空(10分)难度适中,文章很容易读懂,但学生丢分较多。 3、阅读理解(30分)共有三篇,AB篇较简单,所选的答题大体都能一目了然,学生做对率很高。但C篇考查细节和对全文的理解有些难度,由于学生不能理解文章具体含义,失分较大,反应出学生做题不够细心,不够耐心;也考察了学生智商的高低,同时也反映出学生缺乏一定的做题技巧。

4、补全对话(10分)这个题失分较多,也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 5、书面表达(20分)题目是向朋友介绍学习英语的方法,一、二班写得较好,整体水平都还不错。因为是刚刚学过的,也与他们的学习紧密相关。平行班级部分学生写得不错,但一个字不写,留空白的学生太多。这样也就降低了平均分。 总的来说,这次考试成绩属正常发挥,但离我们的期望值却还不够,优秀率偏低;低分较多,两极分化严重。通过整体的分析,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这与课后的练习有关,说明了部分学生对课后的练习作业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而且,解题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另外,对于一些相关的语法知识和句子的构成,学生的遗忘率也很高。二、今后改进措施第一、强化单词的记忆。 第二、抓好语法的复习,通过分析试题,教会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如何把识记的内容用于实践中。 第三、完形填空及阅读理解部分,平时应加强训练同学们的答题速度及答题质量。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组织阅读训练。 第四、书面表达是一个薄弱环节,主要是学生组句的能力差,语法漏洞多,不会审题的原因,所以以后要重视多练习写文章,同时重视对作文的评讲及优秀范文的分析。

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初2020级2019-2020学年度上期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沐浴时的适宜温度为100℃ D.重庆今年的平均气温是40℃ 2.在水的加热过程中,若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玻璃泡接触容器底,则测量值比真实值()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3.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则剩余酒精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沸点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防止烫,向水吹气 5.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6.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雪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冰糕,放一会儿,外包装上会有很多小水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任何两物体间都会发生热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9.自然界中,固体分为晶体和________,括号内所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橡胶、铁、 玻璃)。 10.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没有熔化就变小了,这些都是现 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要热。 11.如图所示,我们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__ (填“水蒸气”或“小水珠”);它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12.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 J∕(kg·℃),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 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 大的特性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13.冬天,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呼呼的,这是通过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如图 所示,“神舟八号”完成各项实验任务后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这是通过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4.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24秒,随着指挥员“点火”一声令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喷射 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将我国神舟9号平地托起,加速上升直冲云天。如图所示,是火箭点火离开发射台的瞬间,发射台底部水池涌出大量“白气”的情景。请你根据以上情景找出一个与热学 ..有关的信息,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物理知识: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三、实验与探究题(15题9分,16题6分,17题7分,共22分) 15.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甲 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和。 14题图 13题图 5题图 温度t/℃ 时间t/min 0 A 温度t/℃ 时间t/min B 温度t/℃ 时间t/min C 温度t/℃ 时间t/min D 7题图 11题图 15题图 丙 物理试题第1页共4页物理试题第2页共4页

九年级5月月考物理试卷

九年级5月月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2 .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蜡烛在镜中的像 B.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 C.铅笔好像“断”了

D.手影 3 . 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能表记录的是家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B.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 C.电路跳闸可能是电路总功率过大引起的 D.导线a是火线 4 . 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相伴,早晨梳头时越梳越蓬松,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的闪光和“啪啪”声,这些都是静电现象。以下应对静电的措施中无效的是 () A.设法提高房间的湿度B.尽量选用化学纤维纺织品 C.经常把手在墙上抹一下D.油罐车的尾部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 5 . 据有关媒体报道,未来在我国航母上,将采用电磁弹射装置,它的弹射车与舰载机的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入强电流时,立即产生强大的推力,使舰载机快速起飞那么,在下列四个图中,与电磁弹射器的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电风扇B.手摇发电机

C.磁悬浮列车D.电磁起重机 6 . 关于微波,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波是指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 B.微波大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C.卫星通信就是用通信卫星作为微波的中继站 D.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 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 7 . 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C.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 D.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 8 . 长度为1.75×105μm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的身高B.一支铅笔的长C.一座楼房的高D.一页纸的厚度 9 . 以下关于能量和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永动机”违反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C.石油、天燃气是可再生能源 D.我国煤炭和石油的资源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 10 .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汽油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 . 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21届第一次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 对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的杠杆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加在杠杆上的动力就是阻力几分之一 B.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C.物体内某一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D.热机的有用功越多,热机的效率就越高 2. 如图所示,扳手在开启瓶盖时的受力示意图为: A B C D (第2题图) 3.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C为支点的杠 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 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 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 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4. 电气化铁路的输电线常用图示的方式悬挂在钢 缆上。钢缆的A端固定在电杆上,B端连接在滑 得分评卷人

轮组上。配重D 是多个混凝土圆盘悬挂在一起组成,配重的总重为G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量,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为动滑轮, 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B .a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 (第4题图) C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3G D .a 、c 为动滑轮,B 端钢缆受到滑轮组的拉力大小约为G/3 5. 为保护环境,在有些城市(如北京)街头会发现不少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 ”标志,表示它们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以汽油做燃料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做的有用功为1W ;以天然气做燃料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做的有用功为2W ,则1W 和2W 的关系为( ) A. 21W W > B.21W W = C.21W W < D.无法判断 6.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 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 ①②③ 7. 甲、乙两种机械的效率分别是70%和5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甲机械省力 C.在相同时间内,使用甲机械完成的功多 B.使用甲机械做功快 D.乙机械的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 8.晴天,几位大学生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第8题图)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及反思 不知不觉间,9 月份的月考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我和孩子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挑战!在本次月考中,我们51 班,均分是72.04 分,但不及格的人数就占到20 个,优秀率也不是很高,说句实话,这份成绩的取得,让我更感到了压力之大!要想让学生再提高,说句实话,心里还有点恐慌!毕竟学困生比较多,但是,一些学生的进步又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逐题看过学生的试卷后,综观学生答题情况,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做以下分析及教学反思 一、试卷分析: 拿到这份试卷,心里有些担心,尤其是对于初一学生,虽说考的是第一单元的试题,知识 点少,但学生考试经验不足,难免会有失误。比如第一题第二小题的改正错别字“白白糟塌”,这是在小学就应该会的,可好多同学都找不出来,基础知识一点儿也不过关。还有好几个基础题学生不会写,看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提高感悟能力,做到熟能生巧。 剩下的基础题目基本上都是学生平时所常见的,经常练习的,比的是细节问题,认真程度,不过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再简单的题目还是会有学生答错,该如何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难题。 阅读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下的功夫还不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我们应该在平时的阅读中渗透阅读方法和答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答题的快乐,而不把阅读理解当成是老虎,不敢问津。当务之急是让这些孩子不惧怕阅读,我觉得增强孩子的自信,更重要,其次是要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方法指导! 二、存在问题: 语文学习常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过好审题关。表现为:闪电式审题,拎不清题目要求。好多学生根本没弄清题目的意思,就连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还有 小部分学生试卷卷面较脏较乱。这些情况说明: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作业前静心、作业中

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辽宁省初三月考物理卷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导体的是() A . 铅笔芯 B . 玻璃棒 C . 纯净水 D . 塑料尺 2. (2分)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测得电流为4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下列电器中的哪一种() A . 家用空调机 B . 日光灯 C . 家用电冰箱 D . 电风扇 3. (2分)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A . 春天,柳枝吐芽 B . 夏天,山涧瀑布 C . 秋天,菊香满园 D . 冬天,雪花飘飘 4. (2分)(2017?威海)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远处前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 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 . 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 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5. (2分)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 1.2V,6V B . 6V,1.2V C . 4.8V,1.2V D . 1.2V,4.8V 6. (2分)对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雾霾是由于固体分子不停运动形成的 B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C .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有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带正电荷 D . 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7. (2分)下列能用比热容解释的事实是() A . 用力搓手后双手发热 B . 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较大 C . 堆积的种子受潮升温 D . 生石灰加水温度骤然升高 8. (2分)(2016?大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拿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变小 B . 声音是电磁波的一种 C . 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高三月考物理试卷

七宝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09年10月) (本卷g 取10m/s 2,测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5分)(每题5分) 1.万有引力定律发现102年后,引力恒量G 才被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在这个实验中,他用的物理规律有: ( ) A .牛顿运动定律 B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C .有固定转轴力矩的平衡条件 D .光的干涉 2.如图所示,轻杆BC 一端用绞链B 固定于墙上,另一端有轻绳系一重物D,轻绳一端系于C 点,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墙上的定滑轮A 上,若用力T 将重物缓慢向上移动,分析绳的拉力T,轻杆所受的压力N 的变化情况( ) A .T 和N 都变大 B .T 和N 都不变 C .T 不变,N 变大 D .T 减小,N 不变 3.工厂里吊重物的神仙葫芦是一个差动滑轮,其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由两个固定在一起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动滑轮和定滑轮都是齿轮)。若不计铁链和动滑轮所受重力,则起吊重物G 时所需的拉力应是( ) A .(R-r)G/R B .2(R-r)G/R C .(R-r)G/2R D .rG/R 4.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物体,经时间t 后物体的速度为V t ,且V t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空气阻力不计,则物体( )。 A . 平抛的初速度为gt·cotα B . 平抛的初速度为V t sinα C .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V t 2sin 2α/g D .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为V t 2 /2g 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内有光滑圆形轨道,现有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沿该圆形轨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A 、C 为圆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B 、D 点是与圆心O 同一水平线上的点,小滑块运动时,物体M 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物体M 对地面的压力N 和地面对M 的摩擦力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滑块在A 点时,N >Mg ,摩擦力方向向左 B .小滑块在B 点时,N=Mg ,摩擦力方向向右 C .小滑块在C 点时,N=(M+m )g ,M 与地面无摩擦 D .小滑块在D 点时,N=(M+m )g ,摩擦力方向向左 二.多项选择题:(25分)(每题5分) 6. A 、B 两物体相互接触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今有一水平推力F 作用在A 上,A 、B 两物体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A 、B 间作用力的大小可能正确的是( ) A . 等于F B . 小于F ,但不为零 C . 等于零 D . 大于F 7.某物体以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5s 内物体的( ) A .路程为65m B .位移大小为25m ,方向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 ,方向向上 8.质量为m 1和m 2的砝码分别连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另有一根轻绳OA 将m 1拉离竖直位置,绳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A 点,如图,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C T D F G R r A B C O D A B F

初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七一班数学10月份月考试卷分析 洛阳华夏外国语学校 一、对试题的分析 这次月考考试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这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初一数学第一章的内容。主要内容有,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试卷的总体难度适宜,能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在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能力的考查的比例设置考题,命题能向课程改革靠拢.注重基础,加大知识点的覆盖面,控制题目的烦琐程度,题目力求简洁明快,不在运算的复杂上做文章;整体布局力求合理有序,提高应用题的考查力度,适当设置创新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应用,适应课程改革的形势。 二、存在的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2、概念理解没有到位 3、缺乏应变能力 4、审题能力不强,错误理解题意 三、基本概况 这次数学月考七一班参考41人,平均分77.32,及格率87.8%,优秀率43.9%,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5分

四、试卷分析 得分率较高的题目有:1—8,13—16、21;这些题目都是基本知识的应用,说明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有:9、11、12、17、18、19、22 。下面就得分率较低的题目简单分析如下:9、没看清绝对值,排除负数选项;17—19考查学生计算能力,计算功底较薄弱,今后多训练学生计算题;22题第三问书写不完整,今后多规范学生书写格式。 五、今后工作思路 1、注重“三基”教学 加强对学生“三基”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在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法则、性质等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规范、准确、到位;要加强运算能力的教学,使学生明白算理,并选择简捷、合理的算法,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依纲据本进行教学,踏踏实实地教好第一遍,切不可不切实际地脱离课本,搞难题训练,更不能随意补充纲本外的知识.教学中要立足于把已学的知识弄懂弄通,真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网络,打好初中数学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强化全面意识,加强补差工 这次考试数学的统计数据进一步说明,在数学学习上的困难生还比较多,怎样使这些学生尽快“脱贫”、摆脱中考成绩个位数的困境,

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试卷 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2.关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 .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 .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 (1)春天,冰雪熔化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1)、(3) D .(3)、(4) 5.“3G ”时代的到来,可以使用3G 手机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手机无线上网时,利用的 A . 紫外线传输的模拟信号 B C . 超声波传输的模拟信号 D A .丙和丁 B .甲和丙 C .甲和乙 D .乙和丁 7.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8.关于4种光学元件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C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像 D 、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 9.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从点滴做起.下列关于水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0℃的水内能为零 B .水温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 .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大 甲 乙 丙 丁 电暖炉

初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罗江初中初三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每空一分,共25分) 1、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为防止传染病的发生,防疫人员将消毒液喷洒在可能发生疫情的地方,过一会儿,没有喷洒药水的地方也能闻到药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说明药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衣服时,洗衣粉在冷水中需很长时间才能溶完,而在热水中很快就能溶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 4.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而不用其它液体,是因为;在降低相同温度时,水比等质量的其他液体放出的热量. 5、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为:木柴约为200kg,烟煤约为80kg,液化石油气约为30kg,煤气约为60kg,这四种燃料中_______的热值最高。 6、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作用,盛夏时绿地能大大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若某一人工湖水的质量为1×107 kg,当水温升高2℃时湖水吸 收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被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 砂石

浙江省舟山中学2020届高三3月月考 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

舟山中学高三(物理)学科 3 月月考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本卷g 取10m/s2) 一、选择题Ⅰ(本小题共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39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付出了努力。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牛顿经过了大量的数据推演和模型创设,提出了行星的三大运动定律 B.库仑通过实验测定了静电力常数k的具体数值 C.法拉第通过大量电和磁关系的实验研究,终于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赫兹通过实验首先捕捉到电磁波 2.风平浪静的湖面上停着两只完全相同的小船,小明坐在其中一只小船中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结 果两只小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若湖面对小船的阻力忽略不计, 下列关于小明推小船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与被推小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并非时刻相等 B.小明与被推小船分开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小明与被推小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小明与被推小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功相等 第 2 题图 3.如图所示,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运动员进行爬杆表演。质 量为60kg 的运动员爬上8m 高的固定竖直金属杆,然后双腿加紧金属杆倒立,头顶离地面7m 高,运动员通过双腿对金属杆施加不同的压力来控制身体的运动情况。假设运动员保持如图所示姿势,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3m,用时1.5s,接着立即开始匀减速下滑,当运动员头顶刚要接触地面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运动员下滑的最大速度为4.5m/s B.运动员匀加速下滑时所受摩擦力为440N C.运动员匀减速下滑的加速度为1m/s2 D.运动员完成全程所需的总时间为3s 第 3 题图 4.2020年,我国将一次实现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 标。假设探测器到达火星附近时,先在高度恰好等于火星半径的轨道上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共8个小题。 拼音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如书写、识记,同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见学生学生阅读和积累不足,平时写字没有注意规范。 默写。学生主要错误在于写错别字。 仿句题。本题按理说不是特别难,但是学生没能正确理解题意,而且语言不够优美,缺乏意境,所以失分很多。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 名著阅读。本题给学生的自由度较大,而且只要了解这一名著的基本常识就能答题,因此得分点较高。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一共10个小题。 9—15小题考查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功,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16小题,不论是对短文的领悟,还是对文言语句的较真或是对传统文人的感悟。全然不见了为文言而文言的刻板。学生一不留神,这里丢了两分,换得的却很容易是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这是语文紧贴生活所产生的效应。 第三大题为阅读板块,一共18个小题。。 17-22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从文中捕捉信息的能力,学生错误较少,不作分析。 题中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抒发的感情,学生基本能掌握,平时教学中有所涉及,在语言的深度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得分率比其他题高,大概能给学生带来些做阅读题的自信心。 有人说,“语文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具有了独特的生命意义和生活体验以后,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全面提升学习者的语文素养。”而这里所选的语段及命题,似乎恰恰印证了要有生活的意识和眼光,要善于并准确把握语文学习在生活方面的价值。尤其达题的提示语,是开启解题智慧的钥匙。 第四大题为写作题。这个题目很能适合初二的学生写,可记叙也可议论,都有话说,可回忆亲身经历也可发表自己对焦点问题的看法。亮点如下: 1、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想成长亮点,很多学生能观点鲜明地展示自己对生活、学习、社会的认识,如拒绝网吧、懒惰、自私、台独、破坏环境、孤独、不文明的语言等等。 2、学生大都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少数学生作文语言有文采,能引用较多的诗句,很有感染力。 存在问题: 1、有些学生叙事写得太具体,叙得太多,反而没有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认识,缺少点睛之笔来升华文章的主旨。 2、部分学生已懂得通过叙事来说理,但说得很空泛,反来复去地说一个意思。 3、从语言角度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比较平淡,缺乏文采,没能有效采用设问,反问,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亮丽起来。 4、从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量不足,对生活的感悟不深。 建议与策略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无论是写字还是默写,部分学生失分仍然较多,说明学生未认真、系统地去掌握基础知识。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继续重视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办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校习惯。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积累。默写部分要多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