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研究
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量表编制的应用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绍兴市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实证研究”(125414),主持人:陈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题项目“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效研究———基于绍兴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201334),主持人:陈江。
作者简介:陈江(1981—),男,浙江诸暨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职业成熟度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职业规划大师休伯于1955年提出,是指个体完成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任务的程度。
休伯还根据年龄特征将职业生涯分为五个阶段。
根据休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结合高职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职业成熟度与高职生的发展和未来职业规划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针对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十分乏见,更缺乏专业有效的测量工具,这使高职学校教师在开展职业指导时缺少科学的工具。
笔者借鉴职业成熟度已有研究成果,在对高职学校教师及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编制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调查问卷,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期为后续职业成熟度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1高职生职业成熟度问卷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高职生能力掌握程度决定了其未来职业的发展程度。
职业能力是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能力是指“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个体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可分为工作过程中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
职业认知也成为了影响职业成熟的重要因素。
已有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总体的自我评价偏低,对自身专业的认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出现了诸如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未来职业发展。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把握一个优秀的高职生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结构,笔者对浙江省绍兴市某高职院校进行研究,通过与师生以及学校领导层深度访谈,初步建构出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结构理论模型,并根据模型制定了相应的目标测试项,从职业能力和职业认知两方面来评估高职生的职业成熟现状。
大学生学校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大学生学校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郭菊;单颖
【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30)2
【摘要】通过访谈和预测量表等方法,编制了大学生学校认同感量表,并对其进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校认同感有6个维度组成,分别为校园环境、后勤设施、历史文化、校园建筑、课余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量表的结构信度为0.876、同
质性信度为0.765、重测信度为0.782.经过预测所得数据分析,该量表的结构效度、同质性信度,以及4周后的重测信度均较好,可作为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测评工具.【总页数】3页(P147-149)
【作者】郭菊;单颖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68;皖西学院思政部,安徽六安 237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4
【相关文献】
1.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 [J],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李森
2.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以福建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J], 陈明
3.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以福建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J], 陈明;
4.大学生民族认同感量表编制过程及分析 [J], 韦晓;
5.大学生民族认同感量表编制过程及分析 [J], 韦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

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1、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已经做了决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我担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3、对于职业,我已经做了明确的决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4、选择职业最主要的因素是钱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5、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我想我会选择一个我喜欢的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6、如果父母不赞成我想要从事的职业,要不要选择它我会感到为难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7、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取得成功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8、尽管以后我可能会改变想法,但现在,我已经选定了一个吸引我的职业A非常不符合B 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9、尽管现在我还是个学生,但是我能想象出将来自己的工作状况,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0、只要等赚到很多钱,我不在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1、因为我对自己没有太多信心,我怀疑即使在我选择的职业中取得成功也不能帮助我成为我想做的那个人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2、我对很多职业感兴趣,但是,如果从中选出一个的话,我就会觉得为难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3、当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我考虑的是晋升的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性质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4、我会根据我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5、我会按照父母的希望选择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6、我担心我选择的职业不能帮助我成为我想做的那个人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7、我已经选定了我的职业,所以,现在我不用担心职业选择的问题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8、看报纸的时候,我喜欢读那些在我感兴趣的领域里取得成功的热闹的文章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19、为了过我自己的生活,我会基于自己的信念来选择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0、我经常考虑可能从事的职业,但是,我还没有确定一个特定的目标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1、对于别人羡慕的职业和适合我的职业,我会选择前者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2、我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缺少信心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3、我会按照父母和朋友的希望选择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4、不论我多努力地尝试,我或许得不到我想选择的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5、在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其他人的支持对我极其重要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6、不论其他人怎么说,我需要选择一个符合我兴趣的职业A非常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难以确定D比较符合E非常符合27、对我来说,如果我选择了一个父母不赞同的职业,我想我将来会后悔的。
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职业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大学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意度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意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职业认同感的概念和特征职业认同感指的是个体对自身所从事或所希望从事的职业的接纳和认同程度。
它是大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情感态度,是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接纳。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然后与职业进行匹配,进而形成对特定职业的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的主要特征包括对职业的理解、接受和承诺,个体将自身与特定职业紧密联系起来,并认同该职业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
二、职业满意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职业满意度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
它是个体对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的评价,包括薪资待遇、工作条件、晋升机会等方面。
职业满意度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的职业满意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首先,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是职业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若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个体很难对职业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其次,薪资待遇和晋升机会也是影响职业满意度的因素。
过低的薪资和缺乏晋升机会会降低个体的满意度。
最后,个体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也会对职业满意度产生影响。
若个体所从事的职业与自身的价值观产生冲突,职业满意度很难提高。
三、大学生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满意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职业认同感对职业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
当大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时,他们会更加投入、积极地参与工作,从而提高职业满意度。
另一方面,职业满意度也会影响职业认同感。
如果大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满意,可能会对职业产生怀疑和不认同的态度,从而降低职业认同感。
具体而言,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高职业认同感和高职业满意度:当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角色有清晰的认知、理解和接纳时,往往会对职业产生高度满意度。
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研究本文研究如何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程度,以及影响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
首先编制了大学生职业认同测量的量表并进行了量表检验,基于该量表调查了沈阳某高校在校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量表编制职业认同是由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而来的,Erikson 认为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一个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在社会上的位置和角色,而对自己在职业世界中将要扮演的角色进行澄清是青少年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Holland 将职业认同看作是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天赋和目标等方面认识的稳定和清晰程度,强调了职业认同的结果性;Meijers 则认为个体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与可接受的职业目标联系在一起,职业认同会随着不断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发生改变,强调了职业认同的过程性。
职业认同的量表编制,国内主要针对教师和医护人员展开研究,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认同量表研究较少。
本研究邀请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沈阳某高校在校本科学生22名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初步确定了大学生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并确定每个维度由4—7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要求填写者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完全不符合”计1 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 分,“比较符合”计4分,非常符合”计5分。
第二阶段,将拟定量表在沈阳某高校管理类专业发放,收回236 份问卷,剔除不完整问卷22 份,回收有效问卷214 份。
从有效问卷的填写者来看,男性51人,女性161 人;大一至大四年级分布分别是63人,35人,30 人,86人;在读专业是高考填报第一志愿的66 人,非第一志愿的148 人。
一)信度检验信度检验是用来评估量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采用》0.70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量表总的Cronbach' s a 系数为0.866 。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文章 编 号 :0 43 2 (0 20 —0 00 1 0 -64 2 1 )40 9 —4
浙 江 体 育 科 学 Z ein p r S i c hja gS ot ce e n
Vo . 4。 . 1 3 No 4
J1 u .,2012
《 育 教育 专 业 大学 生 职业 认 同量 表 》 体 的编制 及 信 效 度 检 验
叶 木 华
( 湖州师 范学院 体育学院 , 浙江 湖州 3 3 0 ) 10 0
摘要 : 通过 对 6 0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 行有关职业认 同的开放 式 问卷和访谈 , 根据 问卷调查 和访 谈结果 , 在征 求 了 2名大 学教 授 、 2名心理 学专业教 师建议的基础上 , 建立 了《 育教 育 专业大 学生职业认 同》 体 的初 始量表 。运 用初 始量表对 1 2名在校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进行 问卷调查 , 3 根据调查结 果对初 始量表 的每 一个条 目进 行项 目分析 , 除 删 了项 目效 度值 不显著 的题 目后 , 对量表进 行进 一步的探 索性 因素分析 , 共抽取 了 4个 因素 ( 特征值 分别 为 :. 7 , 4 3 5 2 1 8 1 54 10 6 方差贡献率 :0 0 )删 除了 1 .0 ,. 3 ,. 8 ,过验证性 因素分析 , . 对原 有题 目进行 了调整 , 最终得到 了由 1 3个题 项构成的《 体育教育专业 大学生职业认 同量表》 。同时, 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
I e t yo olg td nsfrP E d n i f l eSu e t o . .Ma t C e jr o
YE M U h a —u
( E S h o fH u h u No ma lg P. c o to z o r t Col e,Hu h u31 0 0,Chn ) e zo 30 ia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在当今社会,教育一直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不仅是国家的基石,同时也是改变一个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领域中,小学教育是最基础的一环,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是教育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需要加强研究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现状1.1 研究背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始终是教育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是小学阶段的“传道者”,他们既要教学生知识,又要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些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有必要。
1.2 研究内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跨越了许多领域。
其中包括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度、职业目标、自我形象和人际工作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上述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3 研究方法在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感进行研究时,通常采用半结构性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然后利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通过实际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用“参与式观察法”来收集资料,这种方法能够充分了解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二、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2.1 教育背景因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与学生的教育背景息息相关。
研究表明,学生的成绩、学位等教育层次状态对职业认同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或者获得学业一定的荣誉时,会感到职业认同度的提高。
2.2 教学实践因素教学实践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提高职业认同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职业认同感问题研究报告

职业认同感问题研究报告
研究摘要:职业认同感作为个体对自身所从事职业的接受程度和归属感,对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职业成就感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职业认同感的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并对其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框架: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了职业认同感研究的相关文献,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定义、测量工具、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方法。
二、职业认同感的定义: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和归属感。
个体通过认同自己的职业,对职业角色、职业需求和职业目标产生较高程度的满足和归属感。
三、测量工具:
目前,较为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职业认同感量表和职业满意度量表。
职业认同感量表通常包含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对职业目标的认同以及对职业群体的认同等维度。
四、影响因素:
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可以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
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等;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文化、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等。
五、相关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而质性研究则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职业认同感研究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拓宽研究领域和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职业认同感、测量工具、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发展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设计研究
本文研究如何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程度,以及影响在校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
首先编制了大学生职业认同测量的量表并进行了量表检验,基于该量表调查了沈阳某高校在校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认同状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量表编制职业认同是由自我同一性概念发展而来的,Erikson 认为在同一性形成过程中,一个人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基本特征和在社会上的位置和角色,而对自己在职业世界中将要扮演的角色进行澄清是青少年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Holland 将职业认同看作是个体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天赋和目标等方面认识的稳定和清晰程度,强调了职业认同的结果性; Meijers 则认为个体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与可接受的职业目标联系在一起,职业认同会随着不断的社会学习过程而发生改变,强调了职业认同的过程性。
职业认同的量表编制,国内主要针对教师和医护人员展开研究,对于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认同量表研究较少。
本研究邀请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高校教师和沈阳某高校在校本科学生 22 名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初步确定了大学生职业认同的三个维度: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并确定每个维度由4—7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要求填写者采用李克
特五级量表形式,“完全不符合”计 1 分,“比较不符合”计 2
分,“不确定”计 3 分,“比较符合”计 4分,“非常符合”计 5分。
第二阶段,将拟定量表在沈阳某高校管理类专业发放,收回 236 份问卷,剔除不完整问卷 22 份,回收有效问卷 214 份。
从有效问卷的填写者来看,男性51 人,女性 161 人;大一至大
四年级分布分别是 63人, 35人,30 人, 86人;在读专业是高考填报第一志愿的 66 人,非第一志愿的 148 人。
(一)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用来评估量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米用》 0.70 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量表总的Cron bach' s a系数为0.866。
职业
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职业获益感这三个维度的
Cron bach' s a系数均》0.70见表1。
(二)结构效度检验本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以及维度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
如表 2。
各维度间呈中等相关,说明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
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都达到了高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各个维度较好地反映了问卷要测查的内容。
以上结果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进行因素分析之前,先运用KMO羊本适合性检验和巴特利特
球形检验,对数据的适合性进行检验。
根据KMO勺检验标准,KMC的值越接近1越好,一般规定0.90以上为极好;0.80以上为较
好; 0.70 以上为一般; 0.60 以上为较差; 0.50 以上为差; 0.50
以下为不可接受。
从表 3 的数据可以知道,本研究的 KMO 值为
0.843,同时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 1943.199 (自由度为276),显著性概率为 0.000,小于 0.01,说明数据相关阵不是单位阵,检验值显示该统计数据是适宜做因子分析的。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项目的因素 ?荷值显示该项目与公共公因
素的相关,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值越大,说明该项目与此公共因素关系越明确,项目反映的信息就越多。
若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值很小,则表明该项目不能反映出该因素所代表的特质,也就是说该因素所反映的特质无法由此项目推知。
在研究中一般将因素负荷值小于 0.40 的项目剔除。
本文最初的量表是 20 个条目,删除因子负荷小于 0.4 的 8 个条目,形成了由 16个条目组成的量表。
问卷中所剩下的其他因子在相应题目上的载荷均大于 0.50,如表
4。
由表 4 可知,三个因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0.584%,项目的
最高负荷为 0.779 ,最低负荷为 0.606。
对 3个因子的描述和命名如下,第一个因子共六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 8.347 ,经正交旋转之后的方差贡献率为 34.777 ,命名为“职业获益感”。
第二个因子共四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 1.895 ,经正交旋转后的方差
贡献率为 7.895 ,命名为“外部影响因素”。
第三个因
子共 6 个项目,该因子的特征值为 4.299 ,经正交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 17.912 ,命名为“职业动力感”。
大学生职业认同是由“职业动力感”、“外部影响因素”、
“职业获益感”三个因素构成的多维度结构,以此编制的《大学生职业认同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