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讲乘法引入从加到乘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上2.1. 从加到乘word教案 (2)

从加到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懂得同数连加用乘法简便,会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 知道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几乘几。
3. 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 会标出同数连加得到的和与乘式的积的单位名称。
过程与方法: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去发现、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观察、迁移的能力。
2. 体验探究数学知识过程中的成功感。
教学过程:一、出示游园图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啊?(游乐园)你们想去玩吗?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来了,(游乐园图2)玩得可开心了!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活动项目?你最喜欢玩哪一项呢?二、出示划船图1. 你们看,游乐园里每只小船上规定坐几个人啊?(1)游乐园里的景色真美啊!有一条船慢慢地划到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几个3?板书:1个3又划来了一条船,现在有几个3?加法该怎么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2个3 3+3=6,3个3 3+3+3=9)(2)老师还看到远处也有些小朋友在划船,现在一共有6个3(板书:6个3),你知道远处有几条船?每条船上有几个小朋友呢?(有3条船,每条船上有3个小朋友。
)我们一起来数(4个3、5个3、6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板书:3+3+3+3+3+3=18 (3)小船越来越多,现在有(7个3、8个3、9个3、10个3)如果写成加法算式是越来越长了。
板书:10个3 3+3+3+3+3+3+3+3+3+32. 仔细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加法,加数都是3。
)我们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由相同加数3连加起来,这里的3是指?(加法中的加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数连加”(板书:同数连加)“同数”是什么意思啊?(加数都相同)原来,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可以用同数连加的这种加法算式来表示。
3. 刚才,我们数到10个3,算式已经很长了,如果再多,黑板上都要写不下了!(1)我们的小伙伴想和大家说:小胖:算式太长了!小亚:同数连加,我有好办法!你猜猜是什么好方法?(乘法)板书:乘法听到过乘法的小朋友举手。
乘法引入

《乘法引入》清水路小学徐怿一、教材分析《乘法引入(几个几相加,从加到乘)》是我们本学期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据我了解,有很多学生已经认识乘法并且还会背乘法口诀,但是对于乘法的含义却并不清晰。
那么本节课主要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
课本重视展现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在这里是要求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含义”,而不是简单地灌输,不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游乐场,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
几个几在一年级第二学期中孩子们已熟悉了。
本节乘法引入的语言核心是“6个3(6个3连加)就是6×3”。
这种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它与儿童交际语言的使用相一致,顺应了儿童的语言。
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情境引入——自主探究——巩固拓展”。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
学生通过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
但学生缺乏什么是乘法,怎么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概念。
针对以上学情我具体采用情景教学、引导发现、自主学习的方法展开教学。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发现数量相同的重复行为或雷同情节,并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2、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和;3、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从而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使用乘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的和。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应用乘法概念观察生活现象,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重难点分析乘法的含义是后面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我把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数量相同的重复行为或雷同情节,知道乘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乘法的引入

儒洋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1、点子图(1) 师:看一看每份是几,有这样的几份用加法表示是生:每份是2,有6 份,就是6个2 ,用加法表示2+2+2+2+2+2= 12(2)师:还可以怎么圈每份圈几,有几份是几个几(3)独立完成p9第3题并交流反馈。
师:比较从这四幅图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虽然总数都是12,由于每幅图的一份量不同,因此份数不同,他们的圈法也不同。
用加法表示时,每份数是加数,加数的个数就是份数。
2、看加法算式,填空。
加法算式:2+2+2+2+2 相同加数是几 就是( )个( )5+5+5+5 相同加数是几 就是( )个( ) 3+3+3+3+3+3 相同加数是几 就是( )个( )[策略说明:运用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总数相同,每份数与份数可不同,可有不同的几个几表示,看算式填空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个几与相同加数连加之间的关系。
]3、手上的数学请用几个几和加法算式表示。
(1)每人2只手,4人有几只手(2)每只手有5个手指,6只手有几个手指学生独立练习后评讲。
生:(1)每份是2,有4个,就是4个2 。
算式2+2+2+2=8生:(2)每份是5,有6个,就是6个5。
算式5+5+5+5+5+5=304、数学游戏1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条腿,加法算式()3只蚂蚁()条腿,法算式()4只蚂蚁()条腿,法算式()5只蚂蚁()条腿,法算式()6只蚂蚁()条腿。
法算式()[策略说明:身边数学的练习,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学习,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体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同时训练学生从文字信息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昨天我们在游乐场学到了很多新的本领,知道“几个几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今天我们继续到游乐场游玩,看看还能学到什么新的本领看!小朋友们在划船。
出示1条船:师:有几个人在划船3人一条船可以看成几个几[板书]1个3,3人2、2条船师:这是几个几算式怎么列一共有几人在划船[板书]2个3,3+3=6(人)3、3条船师: 这是几个几算式怎么列一共有几人在划船[板书]3个3 3+3+3=9(人)4、师:看!小河中又多了3艘船,现在是几个几算式怎么列[板书]6个3 3+3+3+3+3+3=18(人)5、师:算式这么长,有简单一点的计算方法吗(生讨论,反馈)小结: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从加到乘 沪教版

6 × 2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人)
有 辆6
2 ,每只坐 人,一共有 人。
12
练习三
在游乐场中有什么内容求总数 也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4个5 4×5=20(人)
练习四
判断下列算式哪些可以直接改写成 乘法算式?
5+5+5+5+5+5 7+7 12-3-3-3-3 2+2+2+2+4 3+3+3+2+4
0
0+0+0+0=0
求几个几的结果我们可以用连加算式进行计算。
乘法引入
—— 从加到乘
你知道游乐场里每项活动有多少个小朋 友吗?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几个3?
1个3
每船限乘3人
几个3?
2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
3+3=6
相同的每数船连限加乘3人
几个3?
6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
3+3+3+3+3+3=18
= 6×5 = 7×2
思考: 2+2+2+2+4, 3+3+3+2+4怎样改写成乘法算 式?有几种改法?
本课小结
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执教人:施其丹 班级:二年级(六)班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多努力一次。为了成功,你努力了多少次? 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一个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残酷漫长的现实。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从加到乘(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从加到乘(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减、乘的运算规律。
2.掌握0、1、2的加、减、乘法口诀。
3.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4.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培养学生对数字之间关系的敏感度,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算式加、减、乘的符号及算式构成。
2. 小学数学基本知识0、1、2的加、减、乘法口诀。
3. 数量关系数之间的比较、顺序、大小、相等和不等。
4. 数字组合数字的排列和组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在加、减、乘法的基础上,发现0、1、2的规律和口诀。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0、1、2的口诀,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发现数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教学手段:1.演示。
2.实验。
3.讨论。
4.互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数字游戏的形式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探究有哪些数字与0、1、2有关系。
2. 具体实施第一步:了解0、1、2的基本口诀。
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互动,让学生掌握0、1、2的加、减、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第二步:运动中发现数字关系。
在进行某些有趣的运动游戏时,引导学生发现数字之间的规律和关系,如比较、顺序、大小、相等和不等等等。
第三步:数字组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排列和组合,探究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规律。
第四步:游戏中体验数学安排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魅力。
3.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六、教学评价通过布置小作业、进行口头测试和实际操作检测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通过掌握0、1、2的口诀,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加趣味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字之间规律和关系的敏感度。
然而,本节课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入趣味性更强、更有挑战性的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情趣,并丰富教学内容。
加减乘除的来历(课堂PPT)

1
加减乘除(+、-、×、÷)等数学符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的符 号,因为不光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它们,几乎每天的日常的生活也离不 开它们.别看它们这么简单,这些符号可是直到17世纪中叶才全部形成 哦。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国数学家许凯在1484年写成的《算术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编写 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减法.这两个符号最早出现在德 国数学家维德曼写的《商业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过,用 “─”表示不足.
5
除法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后来在英国 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 上、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则运 算符号齐备了,当时还远未达到被各国普遍采用的程度。
6
维德曼
许凯
赫克
施蒂费尔
瓦里斯 莱布尼兹
奥特雷德
伟大的数学家们!!
7
谢谢大家! 施蒂费尔
D M +-
加法
减法
许凯
超过
不足
维德曼
3
到1514年,荷兰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减法. 1544年,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在《整数算术》中正式用“+”和 “─”表示加减,这两个符号逐渐被公认为真正的算术符号,广泛采 用.
是的,赫克的时代没有留下影像
这也未必是施蒂费尔真正的样子
4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首创的。他于 1631年出版的《数学之钥》中引入这种记法,据说是由加 法符号+变动而来,因为乘法运算是从相同数的连加运算 发展而来的,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X”相混 淆,建议用“·”表示乘号,这样,“·”也得到了承认。
8
沪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1. 从加到乘》word教案 (4)

从加到乘单元乘法、除法(一)课题从加到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实际引入乘法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1.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合理列出算式。
2. 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能力与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数一数的活动,体会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合理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说明引入一、创设情景,引入乘法师:小朋友,看,超市的水果柜台上,各种各样的水果琳琅满目,超市的王叔叔每天营业前都要分类清点水果的数量,小朋友,今天这件事情我们来帮王叔叔做好吗?下面就请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择一种包装的水果统计一下各种水果的数量,算一算分别有多少个。
一、数一数,列一列1. 观察情景图提问并列连加算式。
2个装苹果5包,5个装甜橙3包,10个装草莓6包,4个装柿子4包,6个装香蕉2包。
2. 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创设“超市水果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师:像这样的几个加数相同的加法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多的,有同学觉得用连加来计算太麻烦了。
下面请他来介绍一下他是怎么算的。
看有没有一种比较简便的表示方法。
生:这些加法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3. 认识乘法。
感受相同加数连加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寻求简便方法表示的愿望。
展开二、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比较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师: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算法。
(板书)三、巩固练习1.板书乘法算式师:小朋友,知道了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刚才列出的这些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呢?2.指导看书。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乘法,还知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本领就在书上的P12和13页,请大家把书打开。
3.连一连。
二、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含义1.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案乘法概念的引入

教案乘法概念的引入乘法是数学中的重要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进行相乘的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概念的引入是一个关键的步骤,它为学生们建立起后续数学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乘法概念引入的方法和策略。
一、目标和背景在引入乘法概念之前,教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背景知识。
乘法概念的引入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和运算规则,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乘法前已经具备了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因此可以将加法与乘法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引入概念的活动设计1. 图形模型法可以通过图形模型来引入乘法概念。
例如,可以使用矩形区域表示两个数的乘法运算,让学生观察矩形的边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
通过绘制矩形区域、计算边长和面积,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乘法的含义。
2. 数组模型法除了矩形模型,还可以使用数组模型来引入乘法概念。
将一个数表示为一行或一列,并将另一个数表示为多行或多列,通过计算数组的行数或列数,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运算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手动绘制数组、进行计数和计算,进一步巩固对乘法的理解。
3. 实际问题解决将乘法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是引入乘法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些有关长方形面积、商品价格等方面的问题,要求他们通过乘法运算解决。
这样的实际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将乘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三、示范与练习在引入乘法概念后,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需要进行示范和练习。
教师可以运用课件或者实物教具,展示乘法运算的过程,并让学生跟随进行练习。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巧,并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四、巩固与拓展在学生掌握了乘法概念后,可以进行巩固性的练习和知识拓展。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乘法运算的游戏或者挑战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进行关联,例如与分数、小数、比例等进行统一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个5 4×5=20(人)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四
判断下列算式哪些可以直接改写成 乘法算式?
= 6 × 5 5+5+5+5+5+5 7+7 = 7 × 2 12-3-3-3-3 2+2+2+2+4 3+3+3+2+4 思考: 2+2+2+2+4, 3+3+3+2+4怎样改写 成乘法算式?有几种改法?
(4)
( 3 )个(4 )
连加算式 乘法算式
4 + 4 + 4 = 12 3 ×4=12或4×3=12
(5)
2个3
3个2
加法: 2 + 2 + 2=6 乘法: 2 × 3 =6
3 + 3 =6 3×2=6
6+6+6+6
3+3+3+3
6×4
或 4×6
3×4 或 4×3
3+3+3+3+3+3+3+…………+3
有 5 只
练习一
,每只坐 4 人,一共有 20 人。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二
一共有几人在小汽车里?
2+2+2+2+2+2= (人)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2 = (人)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6 辆
练习一
,每只坐 2 人,一共有 12 人。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三
在游乐场中有什么内容 求总数也可以用乘法来 表示?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三
在游乐场中有什么内容 求总数也可以用乘法来 表示?
6个3
6×3=18(人)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三
在游乐场中有什么内容 求总数也可以用乘法来 表示?
50个3
50×3 或 3×50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你能编出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数学故事呢? 一排有3盒橙汁, 有这样的2排, 一共有几盒橙汁呢? 2×3=6(盒) 一列有2盒橙汁, 有这样的3列, 一共有几盒橙汁呢? 3×2=6(盒)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试一试:(1) 一共有几个小红果?
加法算式: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你能编出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数学故事呢? 一排有5罐草莓浆, 有这样的2排, 一共有几罐草莓浆呢? 2×5=10(罐) 一列有2罐草莓浆, 有这样的5列, 一共有几罐草莓浆呢? 5×2=10(罐)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你能编出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数学故事呢? 一排有3个热狗, 有这样的4排, 一共有几个热狗呢? 4×3=12(个) 一列有4个热狗, 有这样的3列, 一共有几个热狗呢? 3×4=12(个)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10个3用乘法算 比较一下乘法算式和连加算式 式怎么表示呢?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几个3?
10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3+3+3+3+3+3+3+3+3+3=30
因数 乘号 因数
10 × 3 = 30
积
读作10乘3等于30。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式子就简便了。
探究一 探究二
北智教育幼小衔接班
课前练习
几个几?
( )个( )=(
) ( )个( )=(
)
( )个( )=(
)
求几个几的结果我们可以用连加算式进行计算。
课前练习 情景引入
情景引入
课前练习
情景引入
探究一
每船限乘3人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每船限乘3人
几个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每船限乘3人
几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练习一
一共有几人在转杯里?
仔细观察画面,要求一共有多 少人在转杯里,你需要从图中 找到哪些信息?
4+4+4+4+4= (人)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4 = (人)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一 探究二
3+3=
探究一
每船限乘3人
几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 3+3+3+3+3+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每船限乘3人 同数连加 仔细观察这个加法算式, 10个3的连加算式已经很长了, 如果再多写不下了怎么办? 你有什么发现吗?
几个3?
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划船?3+3+3+3+3+3+3+3+3+3=
练习一 练习二 练习三 练习四
本课小结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看图写加法、乘法算式
北智教育幼小衔接课程
探究一
小朋友,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编 数学故事的吗?算式又怎么列呢?
每列有4块,有2列, 一共有几块呢?
2×4=8(块)
每行有2块,有4行, 一共有几块呢? 4×2=8(块)
1.同一幅图为什么能编出2个不同的数学故事? 2.它们的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你能编出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数学故事呢? 一排有5盒冰淇淋, 有这样的4排, 一共有几盒冰淇淋呢? 4×5=20(盒) 一列有4盒冰淇淋, 有这样的5列, 一共有几盒冰淇淋呢? 5×4=20(盒)
情境 游乐场小卖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二
你能编出多少用乘法计算 的数学故事呢? 一排有4瓶蕃茄浆, 有这样的1排, 一共有几瓶蕃茄浆呢? 1×4=4(瓶) 一列有1瓶蕃茄浆, 有这样的4列, 一共有几瓶蕃茄浆呢? 4×1=4(瓶)
5+5+5+5=20(个) 4个5相加。
乘法算式: 个 ( 5 ) ( 4 )=( 20) ×
(2)一共有多少个小矮人?
加法算式:
7+7=14(个)
乘法算式:
2个7相加。
( 7)
× ( 2 )=(14)个
(3)
(4 )个( 5) 5 + 5 + 5 + 5 = 20 加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 = 20或5 × 4 = 20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