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案12章_建筑施工测量[173页]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学会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观察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1)测量概述(2)测量坐标系与基准(3)测量误差与精度2. 测量仪器与工具(1)水准仪及其使用(2)经纬仪及其使用(3)全站仪及其使用(4)测量工具的维护与保养3. 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1)水平距离测量(2)垂直距离测量(3)角度测量(4)直线测量与曲线测量4. 工程测量实例分析(1)地形测量(2)建筑施工测量(3)道路工程测量(4)隧道工程测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3)常见工程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1)测量仪器的操作与使用;(2)工程测量实例分析;(3)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以及工程测量实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测量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测量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进程安排1. 课时:本章节共计4课时。

2. 教学进程:第1课时:测量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课时:测量仪器与工具第3课时:基本测量方法与操作第4课时:工程测量实例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测量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地测量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包括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掌握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并培养工程测量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 学会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包括平面测量、高程测量等;4. 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中的精确性与技巧性。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测量的定义和分类- 坐标系与坐标转换- 基准面与基准点- 测量误差与精度控制2. 建筑工程测量仪器与工具- 光学测量仪器(经纬仪、自动平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雷达测量仪器(全站仪、激光测距仪等)的原理与使用- 测量辅助工具(钢尺、测量嵌木、测量标杆等)的使用方法3. 平面测量- 放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原理与实施步骤- 建筑物的测量与平差处理4. 高程测量- 高程控制与公差要求- 高程测量方法与技巧- 高程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5. 建筑物形变监测- 建筑物变形的类型与原因分析- 变形监测仪器与方法- 数据处理与监测结果的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授课法:结合理论知识,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与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堂练习:提供测量题目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与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积极性和表现进行评价;2. 实际操作考核:对学生的测量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3. 考试测试:通过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建筑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测量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论文。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和仪器;(4)能够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测量工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1)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2.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1)测量坐标系和测量基准;(2)测量误差和测量精度;(3)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

3. 建筑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2)测设工作;(3)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分析;(4)测量报告的编写。

4. 建筑施工测量工具和仪器(1)测量尺和测量tape;(2)全站仪和水准仪;(3)GNSS定位系统和无人机测量。

5. 建筑施工测量实践操作(1)进行平面控制测量;(2)进行高程控制测量;(3)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量;(4)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测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建筑施工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4)建筑施工测量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1)建筑施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2)测量工具和仪器的操作;(3)测量结果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示范法:演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3)练习法: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第一章:建筑施工测量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建筑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步骤建筑施工测量的未来发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步骤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二章:建筑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2.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内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了解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内容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测量工具和仪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三章: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3.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基本测量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具体应用3.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测量工具和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建筑施工测量的具体应用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中的基本测量方法演示法:展示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本测量方法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测量方法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四章: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4.1 学习目标理解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学会使用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分析测量结果的可靠性4.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测量结果可靠性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误差的概念及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中的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据处理过程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五章: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5.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工程测量了解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工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典型应用演示法:展示工程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工程测量过程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程测量的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六章:建筑施工测量的高级测量技术6.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的高级测量技术学会使用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了解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6.2 教学内容高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概述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级建筑施工测量技术的基本概念演示法:展示全站仪和GPS等现代测量工具的操作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高级测量技术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现代测量工具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七章: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与规范7.1 学习目标理解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学会遵循建筑施工测量相关规范能够进行建筑施工测量风险评估7.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建筑施工测量相关规范与标准建筑施工测量风险评估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规范要求案例分析法:分析建筑施工测量安全事故案例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安全管理及规范应用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及规范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八章:建筑施工测量软件与应用8.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施工测量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了解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常用软件工具介绍计算机辅助测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演示法:展示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操作过程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软件应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软件的了解程度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第九章: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9.1 学习目标能够分析建筑施工测量实际案例学会从案例中总结建筑施工测量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案例中总结建筑施工测量经验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案例的基本情况案例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案例中的测量过程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第十章:建筑施工测量实习与实训10.1 学习目标巩固建筑施工测量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测量实习和实训的要求和安排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安全事项从实习和实训中总结经验和教训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习和实训的要求和安排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反馈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10.4 教学评价实习和实训报告:评估学生在实习和实训中的表现操作考核: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总结报告:评估学生从实习和实训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为基础知识部分,重点关注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作用、内容、步骤以及发展现状和趋势。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2)掌握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步骤和方法;(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施工测量的技能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建筑施工测量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1)施工测量的定义和作用;(2)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 测量工具和仪器(1)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测量工具的维护和保养。

3. 测量基本原理(1)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原理;(2)坐标系统和坐标转换。

(1)平面控制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3)建筑物的细部测量。

5. 施工测量误差及处理(1)误差来源及分类;(2)误差分析和减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测量工具和仪器、测量基本原理、施工测量方法及误差处理。

3.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或实地进行测量工具的使用练习,掌握测量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建筑施工测量案例,讨论测量步骤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测量技能和准确性。

3.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建筑施工测量教材;2. 实验室设备: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3. 实际案例:收集建筑施工测量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实用技巧,使学生掌握施工测量的核心内容。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

建筑施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学会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如卷尺、水准仪、经纬仪等;(4)能够进行简单的建筑施工测量工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通过实地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和construction safety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介绍建筑施工测量的定义;(2)讲解建筑施工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3)分析建筑施工测量在不同阶段的应用。

2.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介绍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原理;(2)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3)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1)介绍卷尺、水准仪、经纬仪等常用测量工具和仪器;(2)讲解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进行实地操作演示,让学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仪器。

4. 建筑施工测量实例分析(1)提供典型的建筑施工测量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测量方法和技术;5. 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及处理方法(1)介绍建筑施工测量中常见的误差类型;(2)讲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影响;(3)教授学生处理误差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建筑施工测量案例,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测量技巧和方法;3. 实地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模型、仪器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教案

情景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单元一:小地区控制测量1。

(一)测量的基础知识第一节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

测量学的概念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求得点的规定坐标系中的坐标值.2。

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1) 勘察设计阶段:地形图,提供设计依据;(2)施工阶段:施工前放线;施工中轴线(斜)控制、高程(层高)控制;竣工测量的竣工图;(3) 施工及运营阶段的监测;3.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分类第二节二、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表面起伏最大值/地球半径≈20/6371很小;如图1-1所示。

(2)地球表面71%的都是水。

图 1-1 地球的形状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铅垂线:某点的重力方向线,可用悬挂垂球的细线方同来表示;水平线:与铅垂线正交的直线;水平面:与铅垂线正交的平面称为水平面;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不受风浪和潮汐影响的静止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第三节三、地面点位的确定1。

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测量工作的实质: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点的空间位置(三维)=该点在水准面或水平面(球面或平面)的位置(二维)+该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一维).如图1-2所示。

图 1-2 三维空间2。

地面点的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简称高程:用H表示,如.如图1-3所示.图1—3 地面点高程3.地面点的坐标(1)地理坐标(2)平面直角坐标以西南角为坐标原点,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 X轴正向为正北方向,负向为正南方向,Y轴正向为正东方向,负向为正西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象限以顺时针方向编号.如图1-4所示。

4.空间直角坐标空间直角坐标主要用于卫星定位。

图1—4 平面直角坐标象限第四节四、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

测量教案11章_建筑施工测量[118页]

测量教案11章_建筑施工测量[118页]

• 11.1 施工控制测量 • 建筑场地——建立场区控制 • 场区控制——平面控制,高程控制 • 1) 场区平面控制 • 与工程勘察设计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相同 • 要求:投影长度变形<1/40000 • 全站仪的普及,场区平面控制网——导线形式 • 等级和精度规定: • ① 场地>1km2或重要工业区——一级导线 • ② 场地<1km2或一般性建筑区——二级导线 • ③ 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时,应复测检查。
• A点安置NTS-362R6LNB全站仪
• 量取仪器高iA,按 • P2页功能菜单,按
• (2)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法 • 当欲测设的高程与水准点之间的高差较大时 • 可在南方NTS-362R6LNB全站仪 • 距离模式执行放样/高差命令测设。
• 在基坑边缘设置水准点A,已知高程HA=42.506m • 基坑底部设计高程HB=35.728m • 放样高差hAB=HB−HA=-6.778m。 • A点安置全站仪,量仪器高iA=1.42m • B点安置棱镜,棱镜高vB=1.65m。
• 放样平距=−0.732,沿仪器视线方向、远离仪器移动 • 0.732m,先确定视线方向——1'1" • 用钢尺在1'1"方向,从1'点量距0.732m即为1点。
• 将棱镜移动至1点,整平 • 按 (测量)键,当屏幕显示放样平距=0时 • 棱镜对中点即为设计1点,告知镜站钉点。
• (5) 全站仪坐标放样测站与镜站的手势配合 • 测站与镜站应各配一个步话机 • 步话机用于测站报送放样平距代数值,如-0.731m • 测站指挥棱镜横向移动到仪器视线方向 • 棱镜整平完后,示意测站重新测距,通过手势确定。 • 放样一个新点,全站仪水平角差调零后 • 照准部就不能再水平旋转,只能仰俯望远镜 • 指挥棱镜移动到仪器视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放样1点:【放样】菜单下,按 键设置点号1 • 输入棱镜高,旋转照准部,使ΔHz行角度值为0 • 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于望远镜视准轴方向 • 上仰或下俯望远镜使其瞄准棱镜中心 • 按 (测距)键 。
• 放样平距=−0.730,沿仪器视线方向、远离仪器移动 • 0.730m,先确定视线方向——1'1" • 用钢尺在1'1"方向,从1'点量距0.730m即为1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将棱镜移动至1点,整平 • 按 (观测)键,当屏幕显示“放样平距”=0时 • 棱镜对中点即为设计1点,告知镜站钉点。
• 按 (放样)键两次,切换至“放样高差”界面 • 屏幕显示当前点位需要下沉/上浮的高差值。
•按
键,移动光标到B点,按 键
• 使望远镜瞄准B点标志,按
键返回【放样】菜单
• (4) 设置EDM:【放样】菜单下,按 (开始)键 • 进入【放样】1/4界面,按 键翻页到P2页软键菜单 • 按 键,进入【EDM】设置菜单 • 按 键,进入【气象数据】菜单,输入温度与气压 • 按 键返回【放样】菜单。
• 科维TKS-202R全站仪测设1点的步骤:
• (1) 测距设置:按

• 用数字键输入当前大气温度(25),气压(1013)
• 仪器自动算出气象改正比例系数ppm(9.4)。
• (2) 执行“放样”命令,选择放样坐标文件
•按
键,调用放样坐标文件120501
• (3) 执行“测站点输入”命令 • 按 键,从当前坐标文件调用C点坐标为测站点
• 执行“后视”命令 • 按 键,从当前坐标文件调用B点坐标为后视点 • 使望远镜瞄准B点棱镜中心或照准标志
• (4) 执行“放样”命令 • 按 键,从当前坐标文件调用1点坐标为放样点
• 旋转全站仪照准部,使水平角差dHR=0 • 指挥棱镜移动到物镜视准轴方向,测距 • 根据dHD的值,使棱镜在视准轴方向前后移动
• dHD=−0.730,沿仪器视线方向、远离仪器移动 • 0.730m,先确定视线方向——1'1" • 用钢尺在1'1"方向,从1'点量距0.730m即为1点。
• 将棱镜移动至1点,整平 • 按 (距离)键,当屏幕显示dHD=0时 • 棱镜对中点即为设计1点,告知镜站钉点 • 屏幕显示dZ=−0.012,棱镜对中点需要抬高0.012m。
• 索佳SET250RX全站仪测设1点的步骤: • (1) 测距设置:“测量”模式下,按 键翻页到P2页 • 按 键调出EDM设置菜单,输入当前大气温度/气压
• (2) 测站设置:“测量”模式下,按 键翻页到P3 • 按 键执行“放样”命令,选择C为测站点。
• 显示测站点C的坐标
• (3) 后视设置:按 键执行“坐标”命令 • 选择B为后视点,仪器自动算出C→B的后视方位角 • 照准后视点,按 (YES)键完成后视定向。
第12章 建筑施工测量
• 将图纸设计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 • 按照设计要求,一定精度测设到实地 • 作为施工的依据; • 施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衔接测量工作 • 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原则 • 主要工作内容——施工控制测量、施工放样 • 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水工建筑 • 施工测量依据——《工程测量规范》
• 2) 场区高程控制 • 闭合环线、附合路线、结点网形 • 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 • 水准点间距≤1km • 距离建筑物、构筑物>25m • 距离回填土边线>15m • 建筑物高程控制——水准点 • 单独埋设在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标志桩上 • 也可用场地附近水准点——间距>200m左右 • 施工中水准点标志桩不能保存时 • 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建筑物或构筑物上 • 引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有水准等级。
• 12.1 施工控制测量 • 建筑场地——建立场区控制 • 场区控制——平面控制、高程控制 • 1) 场区平面控制 • 与工程勘察设计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相同 • 投影长度变形<1/40000 • 全站仪的普及,场区平面控制网——导线形式 • 等级和精度规定: • ① 场地>1km2或重要工业区——一级导线 • ② 场地<1km2或一般性建筑区——二级导线 • ③ 用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时,应复测检查。
• 拓普康ES-602G全站仪测设1点的步骤: • 测距设置:在“放样”菜单下,执行EDM命令 • 输入当前大气温度,气压。
• 执行“测站设置”命令的方法同索佳SET250RX全站 仪
• 执行“放样数据”命令,从联合点名列表界面 • 调用1点坐标放样的测量界面。
• 放样平距=−0.730,沿仪器视线方向、远离仪器移动 • 0.730m,先确定视线方向——1'1" • 用钢尺在1'1"方向,从1'点量距0.730m即为1点。
• (4) 放样点1:移动光标到“放样数据”行,按 键 • 从工作文件JOB1调用1为放样点。
• 按 (放样)键,显示C点放样平距与方位角。 • 按 (OK)键开始放样,按 ( )键显示图形界面
• 旋转水平微动螺旋,使“水平角差”等于0 • 按住 键2s打开导向光,指挥棱镜移至仪器视线方向 • 按 (观测)键,屏幕显示 • “放样平距”=实测平距-设计距离
重要场区施工控制点应设置栅栏保护
高精度放样的强制对中控制点(CCTV新址)
• 12.2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的基本要求 • 准备资料——建筑总平面图、设计与说明 • 轴线平面图、基础平面图、设备基础图 • 土方开挖图、结构图、管网图。
• 12.3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 1) 全站仪测设点位的三维坐标 • 将场区已知点,设计点三维坐标 • 上载到全站仪内存文件 • 执行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命令实现。 • 例如,A,B,C,D点为场区已知导线点 • 1,2,3,4,5为建筑物的待放样点。 • 场区三通一平完成后, • 需要先放样1~5点的平面位置。
• 中纬ZT80MR+全站仪测设1点的步骤: • (1) 设置当前作业:【主菜单】下 • 按 键进入【放样】菜单,按 键选择作业文件 • 按 键返回放样菜单。
• (2) 设置测站:【放样】菜单下
•按
键,移动光标到C点,按 键
• 输入仪器高按 键返回【放样菜单】。
• (3) 定向:【放样】菜单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