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5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第1课时) 作业
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单糖 二糖

[答案] D
针对训练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B.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均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C.由于糖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 以在它们的分子中H和O的原子数比一定等于2:1 D.橡胶、电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典例2] 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银镜反应时,需银氨络离子________mol,反应后 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 ________g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 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C (2)待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至溶 液呈现碱性,再加入新配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互为同分异构体
规律技巧
一、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
二、葡萄糖 1.组成和结构
2.物理性质 葡萄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 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3.化学性质 (1)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②与新制的Cu(OH)2反应: △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人教版选修5第4章第2节糖类(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章第2节糖类、选择题1.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一木糖醇悄悄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等优点。
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 末状的固体,结构简式为: CHOH(CHOHCHOH 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一种单糖B.木糖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2.3.42 g 蔗糖与3.24g 淀粉混和并完全水解,若共生成m 克葡萄糖和n 克果糖,则m : n 为A. 1 : 3B . 1 : 5C . 5 : 1D . 3 : 1判断正确的是7.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 CHOH(CHOHCHO 和CHOH(CHOHCHCHO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① 氧化;②还原;③酯化;④水解:⑤加成;⑥中和A.①②③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8. 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3.物体中细胞膜内的葡萄糖, 细胞膜外的富氧液体及细胞膜构成型的生物原电池,A.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 C 2+ 4e + 2出0^ 4OHB. 负极的电极反应可能是 Q+ 4e 「+ 2出»4OHC. 负极的反应主要是 GH12Q (葡萄糖)生成D. 正极的反应主要是 GH12Q (葡萄糖)生成4. 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氧一16 (16O )和氧一18 (18O ) C.乙酸和甲酸甲酯5. 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A .蔗糖B .葡萄糖 CCO 或 HCG T CQ 或 HC0B .石墨和足球烯(Go ) D.淀粉和纤维素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 且这两种有机物的.丙酸丙酯 D .丙酸乙酯6.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氧化反应 ,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 ,还可以和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A.乙醇B. 乙醛C. 乙酸D.葡萄糖A.乙醛B. 二氧化碳C. 己六醇D. 葡萄糖酸9. 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 ,结构简式为:CH 20H(CH0HCH0下列关于核糖叙述正确的是10. 下列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11. 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的*汁 £ —C H D . C H —CH —CH —CH OH OH OH O H OH12. 糖元(C 6H lo 05)n 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常常称为动物淀粉或肝糖。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4章第2节糖类作业

第二节糖类►►见学生用书P068学习目标练法指导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通过对醇、醛和糖的结构的比较,认识它们性质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课/前/预/习·轻/松/搞/定———1.对葡萄糖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不溶于水的白色晶体B.是一种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C.不能跟酸起酯化反应D.不能被还原为六元醇答案B解析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既有醛基的性质,又有羟基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其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A.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C.同种物质D.多糖类物质答案D解析虽然淀粉、纤维素的分子通式都为(C6H10O5)n,但两者结构不同,通式中的n值也不同,因此它们既不是同系物,也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物质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葡萄糖B.甲酸乙酯C.麦芽糖D.蔗糖答案D解析分子中若含有醛基(—CHO)则能发生银镜反应。
葡萄糖、甲酸乙酯、麦芽糖均含—CHO,蔗糖分子中不含—CHO,为非还原性糖。
4.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A.乙醛B.二氧化碳C.己六醇D.葡萄糖酸答案A解析葡萄糖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己六醇,经氧化可生成CO2或葡萄糖酸。
5.崇明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C.淀粉―→麦芽糖―→果糖D.淀粉―→蔗糖―→果糖答案B解析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
6.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淀粉和葡萄糖B.蔗糖和纤维素C.淀粉和纤维素D.果糖和葡萄糖答案D解析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A中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选修5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 课时1

(2)、葡萄糖的结构
实验验证 A、 经测定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中含碳 C6H12O6 40%,氢6.7%,其余是氧。分子式____________ B、[实验4-1] 1. 现象:产生银镜 结论:分子中
2.现象: 产生红色沉淀 含有醛基。 C、 1 mol 葡萄糖最多可以和 5 mol 醋酸发生酯化 (提示: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个羟基不稳定) 5 个醇羟基 结论:分子中有______ D、现代物理方法测定得知:葡萄糖分子中的碳原子最 多与另外两个碳原子相连。 直链 结构。 说明:葡萄糖分子中六个碳原子为______
乳酸 C3H6O3 等。 ________________ 因此将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是不科学的。
2、分类:
1). 单糖: 凡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山梨糖,它
们的分子式都为C6H12O6
2). 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
如: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乳糖,它 们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思考与交流
2、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n值不同,分子结构不同。 3、多糖一般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那么淀粉、纤维素是否 为纯净物?为什么? 不是,都是混合物, 因为淀粉、纤维是由(C6H10O5)n中不同n值的许多分子构成的。
小结:一般高分子化合物都为混合物,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分子中含醛基
试管中产生了银镜和红 色沉淀。
蔗糖经水解后生成 了具有还原性的物 质
蔗糖 与麦芽糖的比较
蔗糖 分子式 物理性质 C12H22O11 白色晶体,溶于水,有 甜味 麦芽糖 C12H22O11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有甜味 含醛基(还原性糖)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新 制Cu(OH)2反应 ②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修5练习: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含答案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糖类(1)知识归纳一、糖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和组成(1)概念: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以及它们的__________。
(2)组成:由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糖可用通式__________(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所以糖类最早被称为__________。
2.分类:根据糖类__________划分。
单糖低聚糖多糖分类依据__________水解的糖__________糖水解能生成__________单糖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生成__________单糖的糖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核糖、脱氧核糖等__________、__________、乳糖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葡萄糖和果糖(1)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甜味溶解性葡萄糖__________ 有水中__________,乙醇中稍溶,乙醚中不溶果糖__________ 有在水、乙醇、乙醚中均_______ (3)化学性质葡萄糖—CHO还原性: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银镜反应、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饱和性:与H2发生__________反应—OH与羧酸发生__________反应与Na、HCl发生__________反应果糖—OH不饱和性:与H2发生__________反应(4)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果糖是最甜的糖,主要作为食物。
【答案】一、1.(1)多羟基醛多羟基酮脱水缩合物(2)C、H、O C n(H2O)m碳水化合物2.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不能1mol 2~10mol 很多摩尔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二、1.(1)C6H12O6CH2OH(CHOH)4CHO —OH、—CHO 多羟基醛—OH、多羟基酮(2)无色晶体易溶无色晶体易溶(3)加成酯化取代加成重点葡萄糖分子结构的实验探究步骤探究实验推理结论①1.80 g葡萄糖完全燃烧,得2.64 g CO2和1.08 gH2On(C)=0.06 moln(H)=0.12 moln(O)=0.06 mol最简式为CH2O②经质谱法测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M r=180,得n=6 分子式为C6H12O6③一定条件下,1.80 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相应的酯3.90 gn(葡萄糖)=0.01 mol醇与乙酸酯化,1 mol羟基增加42 g(即C2H2O),现增加2.10g,即含有羟基为0.05 mol1 mol葡萄糖中有5 mol羟基④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⑤葡萄糖可以被还原为直链己六醇——葡萄糖分子为直链结构⑥结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了一组实验:分别取下列四种液体2 mL加入到2 mL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
2020_2021学年高中化学课时作业第4章第2节糖类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糖类[练基础]1.下列有关麦芽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纯净的麦芽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具有还原性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2.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都不是混合物B.它们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3.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C.与醋酸和浓H2SO4共热,观察是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4.下列物质中,都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一组是( )①福尔马林②蚁酸③甲酸乙酯④乙酸甲酯⑤甲酸钠⑥醋酸⑦葡萄糖⑧蔗糖⑨麦芽糖A.①②③④ B.④⑥⑧C.⑦⑧⑨ D.⑤⑥⑧5.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的作用是( )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6.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链霉糖的说法错误A.能发生银镜反应B.能发生酯化反应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7.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浓硫酸。
在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使用上述试剂或其中一部分,判断使用的试剂及其先后顺序为( )A.④①③② B.①④②③C.⑤①③② D.①⑤②③8.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带“*”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该有机物分别发生下列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与NaOH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C.与银氨溶液作用发生银镜反应D.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反应9.核酸有两种:含核糖的是核糖核酸(RNA),含脱氧核糖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人类的基因组通过从细胞核里的DNA向蛋白质的合成机制发出生产蛋白质的指令动作,这些指令通过mRNA传送。
选修5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作业三课时

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作业 第1课时1.按糖类的现代定义,右图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下列哪些变化是葡萄糖发生了还原反应( )A .葡萄糖变成葡萄糖酸B .葡萄糖变成六元醇C .葡萄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D .葡萄糖变成某种酯3.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观察发生的现象B .取尿样,加H 2SO 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 液,观察发生的现象C .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D .取尿样,加入Cu(OH)2悬浊液,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4.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A .金属钠B .石蕊试液C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D .NaHCO 3溶液5.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凡是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一定具有光学活性,物质有光学活性,发生下列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①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 ②与NaOH 溶液共热③与银氨溶液作用 ④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 2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6.有机物①CH 2OH(CHOH)4CHO ; ②CH 3CH 2CH 2OH ; ③CH 2CHCH 2OH ; ④CH 2CHCOOCH 3; ⑤CH 2CHCOOH 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 .③⑤B .①③⑤C .②④D .①③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的水合物 B.糖类就是有甜味的物质C.凡是符合通式C n (H 2O)m 的有机物就属于糖类 D.糖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结果都能产生CO 2和H 2O8.做葡萄糖被新制Cu(OH)2氧化的实验时,有以下步骤: ①加入0.5 mL 葡萄糖溶液; ②加入2%CuSO 4溶液4到5滴; ③加入10% NaOH 溶液2 mL ; ④加热至沸腾。
高中化学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2糖类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糖类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以用C m(H2O)n来表示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解析:有些符合通式C m(H2O)n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有些不符合通式C m(H2O)n的物质却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5H10O4;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淀粉属糖类但无甜味,糖精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多糖能最终水解生成多个分子的单糖,而单糖却是不能水解的糖类;糖类从结构上看,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答案: D2.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都易溶于水C.两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解析:果糖是最甜的常见糖,它比葡萄糖甜得多。
答案: D3.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纯净的麦芽糖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 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与蔗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4.下列有机物①葡萄糖,②果糖,③蔗糖,④麦芽糖,⑤淀粉,⑥纤维素,⑦甲酸乙酯,⑧乙酸甲酯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①③⑤⑦ B.③④⑦⑧C.③④⑦ D.④⑦解析:酯、卤代烃、二糖、多糖等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综合考虑,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D5.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生成银镜C.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D.可以发生水解反应解析:核糖为五碳糖,而葡萄糖为六碳糖,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单糖与二糖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双选)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符合通式C m(H2O)n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不符合通式C m(H2O)n的化合物都不属于糖类B.凡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凡不具有甜味的物质都不属于糖类C.糖类物质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但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D.糖类物质有的具有还原性,有的不具有还原性解析:C2H4O2、CH2O等符合通式C m(H2O)n,但不属于糖类,而C5H10O4(脱氧核糖)是糖类;糖类有的有甜味,有的没有甜味;含C、H、O的有机物还可能是其他烃的含氧衍生物,如醇、酚、醛、羧酸、酯等;葡萄糖、麦芽糖等有还原性,而蔗糖、淀粉等没有还原性。
答案:CD2.关于100mL 0.1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溶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质量为34.2gB.其原子数与81g葡萄糖所含原子数相等C.全部水解,可生成3.6g葡萄糖D.其氧原子数与3.3g果糖所含氧原子数相等解析:该溶液中含蔗糖分子0.01mol,水解时可以生成0.01mol 葡萄糖和0.01mol果糖。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
答案:D3.木糖醇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它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木糖醇是一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1 mol 木糖醇与足量钠反应最多可产生2.5 mol H2C.木糖醇易溶解于水,能发生酯化反应D.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及木糖醇的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中含五个烃基,属于多元醇,不属于糖,A错误。
答案:A4.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到2 mL的新制Cu(OH)2中,充分振荡。
实验现象记录如表: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解析:根据实验现象无法推断出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醛基以及分子式和分子中碳链的排列形式;乙醇、水分子中含一个羟基,不能使氢氧化铜溶解,丙三醇分子中含三个羟基,可使氢氧化铜溶解且溶液呈绛蓝色,现象与葡萄糖溶液相同,据此可推得葡萄糖分子中含多个羟基。
答案:B5.下列对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中具有醛基,所以是醛类化合物B.葡萄糖分子中具有羟基,所以是醇类化合物C.葡萄糖的结构式可写成D.葡萄糖是多羟基醛结构,属于糖类化合物解析:葡萄糖分子中即含有醛基又含有羟基,属于多官能团有机物,不能单纯地把它分为醛类或醇类。
答案:CD6.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在微热下发生反应,生成10.8g Ag,而燃烧等量的有机物时,需消耗氧气6.16L(标准状况),则该有机物是( )A.葡萄糖B.乙酸甲酯C.丁醛D.乙醛解析:根据银镜反应规律,1mol醛基,产生2mol Ag,所以该有机物为0.05mol,耗氧气6.16L÷22.4L·mol-1=0.275mol,1mol 该有机物耗氧气5.5mol,推出丁醛。
答案:C7.下列物质中符合C m(H2O)n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③淀粉④甲醛⑤丙酸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⑧乙酸A.②③④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④⑦D.②④⑤⑧解析: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C2(H2O)、CH2O、C3(H2O)3、C2(H2O)2,都符合通式C m(H2O)n,但都不属于糖;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乙二醇分子式为C2H6O2,不符合通式C m(H2O)n,故B项正确。
答案:B8.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A.乙醇B.乙二醛C.乙酸D.葡萄糖解析: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醛基的性质,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应该是羟基的性质,综合两种情况,应该是葡萄糖。
答案:D9.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的依据是( )A.能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解析:醛基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的反应都体现了葡萄糖的还原性,而与H2的加成则体现了醛基的氧化性。
答案:BD10.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有糖尿病人才会出现糖尿B.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切除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凡是有甜味的食品都含有葡萄糖D.医疗上判断患者病情的方法曾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测定患者尿中葡萄糖的含量解析:A选项正常人的尿液中也含葡萄糖,但含量极少;B选项糖尿病基因治疗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善缺陷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C选项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都含有葡萄糖。
答案:D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都是还原性糖B.糖类分子都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所以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麦芽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缩聚成淀粉D.葡萄糖溶液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出现沉淀溶解,形成绛蓝色溶液,这表明它具有多羟基的性质。
加热此蓝色溶液到沸腾,出现红色沉淀,表明它具有醛基性质。
解析:A错误,它们分子式相同,但蔗糖是非还原性糖,麦芽糖是还原性糖;B错误,糖类分子可以用C n(H2O)m表示,但不是所有糖类都能用此式表示。
C、D正确。
答案:CD二、简答题(共45分)12.(10分)已知葡萄糖中含碳为40%,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则葡萄糖的最简式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乙酸的三倍,则其分子式。
通过实验证明葡萄糖是五羟基己醛,现分别取1mol 葡萄糖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根据下列各问的要求填空。
(1)跟银氨溶液微热,需银氨络离子mol ,完全反应时析出银g 。
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跟乙酸进行酯化反应,按乙酸计算完全酯化时,理论上需乙酸mol 。
生成物叫做__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含碳量和氢原子数是碳原子数的2倍,求出含氢量203%,含氧量为1603%,再求出C 、H 、O 原子个数比:40%12:203%1:1603%16=1:2:1,即最简式CH 2O ,分子式为C 6H 12O 6(M =180)。
(2)由于葡萄糖有5个—OH ,理论上需CH 3COOH 5mol 。
答案:CH 2O ;C 6H 12O 6(1)2;216;葡萄糖酸铵;CH 2OH —(CHOH)4COONH 4(2)5;乙酸葡萄糖酯;CH 3COOCH 2—(CHOOCCH 3)4—CHO 。
13.(12分)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请填空:(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
(2)反应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人体的一种最终代谢产物,其化学式为。
(3)上述物质中和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字母)。
(4)新制的铜试剂[Cu(OH)2]与葡萄糖反应会生成红色沉淀,因此可用该试剂检验糖尿病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如果将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简化为GCHO。
试写出GCHO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2)CO2(3)A C(4)GCHO+2Cu(OH)2―→GCOOH+Cu2O↓+2H2O14.(9分)有A、B、C、D四种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A、B的实验式相同,B、C的分子式相同,B、C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可生成D。
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C、D均为固体。
四种物质均易溶于水,A、B可发生银镜反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的6倍。
(1)确定四种有机物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的同分异构体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分别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四种有机物,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中仅有甲醛(HCHO)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故A为甲醛,A、B的实验式相同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的6倍,其分子式为C6H12O6,并且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确定其为葡萄糖,而C与B为同分异构体,应为果糖;B、C作用可生成D,则D 为蔗糖,它的同分异构体为麦芽糖。
答案:(1)甲醛葡萄糖果糖蔗糖(2)C 12H 22O 11麦芽糖+H 2O ――→稀硫酸2C 6H 12O 6葡萄糖(3)HCHO +4Ag(NH 3)2OH ――→△(NH 4)2CO 3+4Ag ↓+6NH 3+2H 2O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 ↓+3NH 3+H 2O15.(14分)在课外活动实验中,某学生用蔗糖、碳酸氢铵、生石灰和硫酸4种药品从AgNO 3(内含少量Fe 3+和Al 3+)废液中提取银。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⑤→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③+⑥→Ag: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4)在③+⑥的反应中,若未出现Ag,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