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含量分析法
肥料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

肥料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
肥料中氨基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以下是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含量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氨基酸分离,并使用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检测各种氨基酸的浓度。
HPLC法通常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能够准确地测定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2.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也可用于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在这种方法中,样品中的氨基酸首先转化为相应的氨基酸甲酯衍生物,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和检测。
GC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但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3.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氨基酸的快速检测。
该方法通过分析样品中氨基酸分子的振动和拉伸模式来确定其含量。
红外光谱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但灵敏度相对较低。
4.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对于氨基酸含量的检测,可以使用特定的试剂与氨基酸反应产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氨基酸的含量。
5.离子交换色谱法(IEC):离子交换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于分析氨基酸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氨基酸根据其电荷性质在离子交换树脂柱上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各个氨基酸的浓度。
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所需的分析精度和灵敏度、分析时间以及实验室设备和经验等因素。
常见的检测方法通常会结合使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7种氨基酸液相色谱法

17种氨基酸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技术。
在氨基
酸分析中,液相色谱法可以用于分离和检测氨基酸。
一般来说,液
相色谱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色谱柱和检测方法来实现对氨基酸的分析。
针对17种氨基酸的液相色谱分析,首先需要准备样品,并进行
适当的前处理,如衍生化处理,以使得氨基酸能够更好地被分离和
检测。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比如反相色谱柱和离
子交换色谱柱等,以实现氨基酸的分离。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
检测方法,比如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等,来检测氨基酸的含量
和浓度。
在液相色谱分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比如流速、
温度和pH 值等,以保证分离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最后,通过比较
样品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可以定量分析出17种氨基酸的含量。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法对于17种氨基酸的分析需要精确的实验
操作和严格的条件控制,但可以实现对这些氨基酸的准确分离和定
量分析。
关于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 再在冰浴中冷却3 min 以上,加碘化钾5mL , 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 黄色,加入淀粉溶液2 mL ,继续滴定至蓝色 消失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x(v1 v2)c0.02403100 m 25 100
有吸收的衍生试剂。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 经阳离子交换柱分离出的氨基酸与茚三酮 混合,经加热反应后,一级胺与之生成蓝紫 色化合物,二级胺与之生成黄色化合物。两 种衍生物使用双通道紫外检测器同步检测, 检测波长分别为570nm 和436nm。
C OH
C
C
OH
O
茚三酮
O
C OH
C
C
OH
O
COOH
H 3N
C
关于氨基酸的定量分析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法——甲醛滴定法 甲醛滴定法用于氨基氮的
测定, 可以测出样品中总氨基酸 的含量,其原理是在中性或弱碱 性水溶液中,氨基酸的α—氨基与醛类反应生成
Schiff碱:α—氨基酸与甲醛反应生成亚 甲基亚氨基衍生物
H
R C C O O
N H 3
H C H O
O H
H
பைடு நூலகம்
R
O
C OH
C
C
H
NH3
CO2
O
O
C OH C
C OH
O
O C
C C O
O
C
NC
H
C
O
紫色化合物
RCHO
H
O C
CN C O
亮黄色化合物
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在我们生活中,各种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在食品中的氨基酸含量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对于我们评价食品质量,提高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氨基酸的分类和特性氨基酸是一类含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的有机分子,能够和其他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多肽和蛋白质。
按照侧链的性质和结构,氨基酸可被分为20种不同的类型。
氨基酸的性质非常特殊,它们能够在弱酸和弱碱中形成离子。
当氨基酸处于酸性环境中,羧基离去负电荷会更多,并采取负离子的形式,而氨基则会处于非离子状态。
反过来,当氨基酸处于碱性环境中,则氨基会处于离子状态,而羧基则会存在于非离子形态。
这种离子形态和非离子形态的变化使氨基酸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
二、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1.经典几何分析法经典几何分析法是一种重量测定法,通过氧化重量法或氢解重量法测量蛋白质样品的重量,并计算出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百分比。
然而,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误差,且需要大量的样品,在实验室中已经不常被使用。
2.直接测定法直接测定法是通过直接测定氨基酸在样品中的含量,然后计算出总蛋白质的含量。
常用的直接测定法有比色法、荧光法和色谱法。
比色法是一种基于酚酞(phenol red)的指示剂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氨基酸的含量。
此外,还有一些比色反应也可以用来检测氨基酸含量。
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而且可以应用于不同种类的样品中。
荧光法利用氨基酸的荧光特性测量其含量。
荧光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很高,但相对比色法来说,其选择性较差。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选择性好等特点。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挥发性氨基酸的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电泳则适用于非挥发性氨基酸的测定。
三、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的应用氨基酸含量分析方法在食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
氨基酸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比色法:利用氨基酸中的吸收光谱特性进行定量分析。
对于有色氨基酸,可以直接用此方法进行分析,如色氨酸、酪氨酸等。
对于无色氨基酸,需事先进行衍生化反应,如二羧基二氨基联苯胺(DTNB)法,测定半胱氨酸含量。
2.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其原理是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分析多种氨基酸,用于生化实验和质量检测。
3. 氨基酸序列测定法:利用氨基酸测定仪测定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而测定氨基酸的分子序列,通常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
4. 纸层析法:利用氨基酸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通常用于初步鉴定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
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准确性较低,仅可作为定性或半定量分析方法。
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氨基酸进行分离和检测。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可用于生化分析和质量检测。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

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1.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氨基酸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描绘和鉴定原料氨基酸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等信息。
在该方法中,氨基酸样品首先通过酸水解生成对应的酸,然后酸再经甲醇酯化生成甲酯化酸。
最后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并检测酸甲酯化物。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主要适用于定量分析氨基酸含量。
液相色谱法将氨基酸样品进行衍生化反应,如酰氯化反应或酸酐酯化反应,生成稳定的色氨酸酰胺衍生物,然后分离并检测各个衍生物。
2.光谱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和确定氨基酸的结构和功能。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氨基酸溶液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可以用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含量。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以用来研究氨基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和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可以提供关于氨基酸分子中原子的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等信息。
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主要包括电位滴定法和电化学发光法。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定氨基酸溶液的电化学行为,如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可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含量和测定其在酸碱条件下的酸解离常数。
电化学发光法: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反应发光,凭借发光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氨基酸的浓度。
4.质谱法质谱法主要包括质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PIT-TOFMS)和质子化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PALDIMS)等。
质子化时间飞行质谱法:PIT-TOFMS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氨基酸分析样品中的氨基酸类型和含量。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测定样品中的多种氨基酸。
质子化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PALDIMS利用激光对氨基酸样品进行解离和电离,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质量分析。
该方法可以提供对氨基酸的结构、组成和含量等信息。
综上所述,有机化学氨基酸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氨基酸的种类、含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和分析。
氨基酸测定方法

氨基酸测定方法一、引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对于蛋白质的研究和分析,氨基酸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氨基酸测定方法主要有色氨酸法、二硫化物法、硫酸铜法、乙醇胺法、二甲基乙二胺法等。
本文将从样品处理、试剂配制、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氨基酸测定方法。
二、样品处理1. 样品收集:选择适当的组织或液体样品进行采集,如血清、尿液等。
2. 样品预处理:根据不同样品特点进行预处理,如尿液中可加入少量硝酸使其变为无色透明状态。
3. 样品保存:在低温条件下保存样品以避免其蛋白质降解。
三、试剂配制1. 氢氧化钠溶液:取固体氢氧化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2. 硫代乙酰胺溶液:取固体硫代乙酰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3. 氨基酸标准溶液:将各种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去离子水中,调节pH值至7.0左右。
4. 还原剂:取固体羟肟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适量的样品加入硫代乙酰胺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20分钟。
2. 加入还原剂:将还原剂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再次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20分钟。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60℃恒温水浴中反应30分钟。
4. 加入试剂:取适量的氨基酸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分别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合均匀后放置于室温下静置10分钟。
5. 测定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在570nm波长下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值。
五、数据处理1. 绘制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2. 计算待测样品中氨基酸含量: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其中氨基酸含量。
3. 数据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方差等。
六、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试剂进入眼睛和口腔。
2. 样品处理时要避免过度稀释或过度浓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氨基酸分析

2.2.56氨基酸分析(1)(见注解)氨基酸分析是指利用方法对蛋白质,多肽和其他药物制剂进行氨基酸组成或含量的分析。
蛋白质和多肽一般是氨基酸残基以共价键的形式组成的线性大分子。
蛋白质或多肽中氨基酸的序列决定了其分子的性质。
蛋白质普遍是由大分子以折叠的方式形成的特定构象,而多肽则比较小,可能只有几个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对蛋白质和多肽的量化,基于氨基酸的组成来确定蛋白质或多肽的类型,支撑蛋白质和多肽的结构分析,评估碎片肽段,并检测可能存在于蛋白质或多肽中的不规则氨基酸。
并且在氨基酸分析之前必须进行将蛋白质或多肽水解为个别氨基酸。
伴随着蛋白质或多肽的水解,氨基酸分析的过程和其他药物制剂中氨基酸的游离是一致的。
通常我们采用易于分析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的氨基酸成分。
设备用于氨基酸分析方法通常是基于色谱分离氨基酸的方法设定的。
当前的方法是利用自动化色谱仪进行分析。
氨基酸分析仪通常是一个能够产生梯度的低压或高压的液相色谱仪,并在色谱柱上分离氨基酸。
除非样品在柱前进行了衍生化,否则这些仪器必须具备柱后衍生化的能力。
检测器使用的是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
此外,还需具有一个记录仪器(例如,积分仪),用于转化检测到的信号及用于定量测定。
而且,这些仪器是专门用于氨基酸分析使用的。
一般预防策施在氨基酸分析中,分析师关注的一个重点是背景的污染。
高纯度的试剂是必要的(例如,低纯度的盐酸的使用在分析中会产生甘氨酸污染)。
分析试剂通常是每隔几周更换一次,并且仅使用HPLC级别的溶剂。
所用试剂使用之前必须用过滤器将溶剂中可能潜在的微生物和外来材料污染过滤除去,保持溶剂贮存器出于密封状态,并且不可将氨基酸分析仪放置于光照条件下。
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决定了氨基酸分析的质量。
仪器应放置在实验室的空旷区域。
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干净。
根据维修计划,及时清洁和校准移液管,将移液吸头放置在相应的盒子中,分析师不得用手处理移液管。
分析师需要穿戴一次性的乳胶手套或同等质量的其他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增附录附录XX 氨基酸分析法氨基酸分析法是指用于测定蛋白质、肽及其他药物制剂的氨基酸组成或含量的方法。
根据氨基酸组成分析可以对蛋白质及肽进行鉴别,氨基酸分析法可用于确定蛋白质、肽及氨基酸的含量,及测定可能存在于蛋白质及肽中的非典型氨基酸。
进行氨基酸分析前,必须将蛋白质及肽水解成单个氨基酸,具体水解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蛋白质及肽水解后,其氨基酸分析过程与用于其他药物制剂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过程相同。
本法包括四种柱前衍生法,分别为异硫氰酸苯酯(PITC)法、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法、邻苯二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法、2,4-二硝基氟苯(DNFB)法,以及一种茚三酮柱后衍生法。
不同的品种应针对自身所含的氨基酸种类及各氨基酸的含量选择适宜的氨基酸分析方法并做相应的方法学验证。
由于本法衍生过程中衍生溶液量较少,且容易挥发,外标法极易出现较大的误差,建议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内标的确定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在本法中,由于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衍生产物不稳定,因此对于含半胱氨酸或胱氨酸的样品衍生后应尽快测定,或者在衍生前对半胱氨酸或胱氨酸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转化为稳定地产物(如磺基丙氨酸或半胱氨酸-硫代丙酸)后再衍生测定,具体方法由各品种项下规定。
在测定过程中,可根据所用的仪器、色谱柱品牌、色谱柱的长度及要分离的氨基酸种类,对流动相的有机溶剂和洗脱梯度作适当调整以获得较好的分离度。
第一法 PITC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氨基酸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生成有紫外响应的氨基酸衍生物苯氨基硫甲酰氨基酸(PTC-氨基酸),PTC-氨基酸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25~1.25µmol/ml。
试剂(1)流动相A 0.1mol/L醋酸钠溶液(取无水醋酸钠8.2g,加水900ml溶解,用冰醋酸调pH至6.5,然后加水至1000 ml)-乙腈(93:7)。
(2)流动相B 乙腈-水(8:2)。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250mm,5μm);流速为每分钟 1.0ml;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4nm。
各氨基酸峰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0。
洗脱梯度如下:时间(min) 流动相A(%)流动相B(%)0 100 014 85 1529 66 3430 0 10037 0 10037.1 100 045 100 0测定法精密量取氨基酸对照品溶液200μl,置一2ml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入1mol/L三乙胺乙腈溶液100μl,混匀,精密加入0.1mol/L异硫氰酸苯酯乙腈溶液100μl,混匀,室温放置1小时,加0.8ml正己烷,剧烈振摇,放置10min,精密取下层溶液2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0μl,自“置一2ml塑料离心管中”起同法测定。
第二法 AQC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氨基酸与6-氨基喹啉-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氨基甲酸酯(AQC)反应,生成有紫外与荧光响应的不对称尿素衍生物(AQC-氨基酸),AQC-氨基酸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后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2.5~200nmol/ml。
试剂(1)流动相A 取醋酸铵10.8g或无水醋酸钠11.5g,加水900ml 溶解,用磷酸调pH至5.0,然后加水至1000 ml。
(2)流动相B 乙腈-水(3:2)。
(3)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8.8) 取硼酸12.36g,加水400ml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8.8,然后加水稀释至500ml。
(4) AQC溶液取AQC适量,加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mg 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新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250mm,5μm);流速为每分钟 1.4ml;柱温为37℃;检测波长为248nm。
各氨基酸峰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0。
洗脱梯度如下:时间(min) 流动相A(%)流动相B(%)0 88 1214 88 1229 80 2030 59 4137 59 4137.1 88 1245 88 12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μl,置一直径为0.4cm、高度为5cm 的小试管中,精密加入0. 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8.8) 70μl,在涡旋混匀器上混匀,精密加入AQC溶液20μl,混匀,精密量取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0μl,自“置一直径为0.4cm”起同法测定。
第三法 OPA和FMOC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一级氨基酸,在巯基试剂存在下,首先与邻苯二醛(OPA)反应,生成OPA-氨基酸;反应完毕后,加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剩余的二级氨基酸与FMOC继续反应,生成FMOC-氨基酸,两次反应生成的氨基酸衍生物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用紫外或荧光检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浓度范围为0.025~2.5µmol/ml。
试剂(1)流动相A 称取醋酸钠7.5g,加水4000ml溶解,加三乙胺800μl,四氢呋喃24ml,混匀,用2%醋酸调pH至7.2。
(2)流动相B 称取醋酸钠10.88g,加水800ml溶解,用2%醋酸调pH至7.2,加乙腈1400ml,甲醇1800ml,混匀。
(3)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4) 取硼酸24.73g,加水800ml 溶解,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0.4,然后加水稀释至1000ml。
(4)OPA溶液取OPA 80mg,加0.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4) 7ml,加乙腈1ml,3-巯基丙酸125μl ,混匀。
(5)FMOC溶液取FMOC 40mg , 加乙腈8ml溶解。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150mm,5μm);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38nm(一级氨基酸),262nm(二级氨基酸)。
各氨基酸峰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0。
洗脱梯度及流速如下:流动相B(%)流速(ml/min)时间(min) 流动相A(%)0.0 100 0 1.017.0 50 50 1.045.0 0 100 1.045.1 0 100 1.550.0 0 100 1.550.1 100 0 1.053 100 0 1.0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50μl,置一1.5ml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入0. 4 mol/L 硼酸盐缓冲液(pH 10.2) 250μl,混匀,精密加OPA衍生剂50μl,混匀,放置30秒,精密加入FMOC衍生剂50μl,混匀,精密量取4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0μl,自“置一1.5ml 塑料离心管中”起同法测定。
附注:1、由于OPA-氨基酸不稳定,因此衍生后应立即进行分离测定。
2、本方法的衍生过程也可由自动进样器完成。
第四法 DNFB柱前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氨基酸与2,4-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生成有紫外响应的二硝基苯-氨基酸(DNP-氨基酸),DNP-氨基酸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采用紫外检测,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30~140 pmol。
本法所用的2,4-二硝基氟苯属易爆、剧毒物质,有强致癌性,且该法对色谱柱要求较高,易损坏色谱柱,衍生试剂水解生成的2,4-二硝基苯易干扰丝氨酸的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宜采用本法。
试剂(1)流动相A)0.05mol/L醋酸钠溶液(取 4.1g无水醋酸钠,加水800ml溶解,加二甲基甲酰胺10ml,用稀醋酸调pH至6.4,用水稀释至1000 ml)。
(2)流动相B 流动相A-乙腈(1:1)。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新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250mm,5μm);流速为每分钟 1.0ml;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60nm。
各氨基酸峰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0。
洗脱梯度如下:时间(min) 流动相A(%)流动相B(%)0 75 256 75 256.1 65 3511 59 4114 59 4114.1 50 5022 45 5532 10 9037 10 9039 75 2550 75 25测定法精密量取氨基酸对照品溶液2ml,置一50ml量瓶中,加0.5mol/L碳酸氢钠溶液2ml,2,4-二硝基氟苯衍生化试剂(量取2,4-二硝基氟苯1ml ,用乙腈稀释至100ml)1ml,混匀,在60℃水浴中反应1小时,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ml,自“置一50ml量瓶中”起同法测定。
第五法茚三酮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本法系根据氨基酸经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后,与茚三酮反应,一级氨基酸生成在570nm处具有最大吸收的紫色化合物,二级氨基酸(如脯氨酸)生成在440nm具有最大吸收的黄色化合物,分别在570nm和440nm下检测上述反应产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吸光值与氨基酸浓度成正比。
本方法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0~500 pmol。
试剂(1)流动相A 取无水柠檬酸钠1.7g,盐酸1.5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盐酸调pH至3.0。
(2)流动相B 取无水柠檬酸钠1.7g,盐酸0.7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盐酸调pH至4.3。
(3)流动相C 取氯化钠5g,无水柠檬酸钠1.9g,苯酚0.1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盐酸调pH至6.0。
(4)色谱柱再生溶液取氢氧化钠0.8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用盐酸调pH至13。
(5)柱后衍生试剂取茚三酮18g,茚氮兰0.7g,加76.7%二甲基亚砜-0.7二水合醋酸锂-0.1%醋酸溶液900ml使溶解,在氮气下混合至少3小时。
(6)样品缓冲液2%无水柠檬酸钠-1%盐酸-0.5%硫代二乙醇-0.1%苯甲酸溶液。
对照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供试品溶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制备。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新试验用磺化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填充剂(4.0×120mm,7.5μm);流动相流速为每小时14.0ml;柱后衍生试剂得流速为每分钟7ml,反应器温度为135℃;检测波长为440nm(一级氨基酸),570nm(二级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