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合集下载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钱晋武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钱晋武

凝聚优秀骨干教师的重点学科
日期
上海市高教局 第一期 1986年-1990年
上海市高教局 第二期 1991年-1995年
上海市教委 第三期(1996年-2000年)
上海市教委 第四期(2001年-2005年) 上海市重点学科 2000年-2003年 教育部重点学科 2001年-2005

学科名称

1
本统一, 建设11门学科基础主干课程) 强调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建成学院局域
网,服务多媒体网上教学)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课内实践教学注重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课外科技活动注重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
学术导师模式 学科竞赛模式(三大机器人比赛系列等)
3、制度保障 获奖奖励 科研折算课程设计学分 4、教师自主开发(或参与设计)创新实验平台
精密机械工程系
1994.5
上海大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1999.5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设机械自动化系,精密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
1994.5
上海大学 自动化学院
学科专业现状
专业现状 两大平台: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七个本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 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包装工程、 工业设计 主要涉及四个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十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教育部、上海市、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一项;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一等奖三项,三等
奖一项。
五、注重课外,探索全面学分 制下的学生培养
发挥组织作用:党员核心小组 发挥老师作用:导师制 发挥社团作用:机器人学生分会等 发挥学生作用:学生成才沙龙

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系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机械自动化系导师介绍

固耦合系统建模、试验台架设计及测试,研究摩擦副间的润滑及工作机理;
旋转类机械的转子系统动力学分析,涉及理论建模仿真及相关实验测试;
基于生物力学基础的人—机耦合系统分析。
研 究 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分析、机 招 生 要 勤奋好学,最好 CET6 已过
方向 电系统驱动及控制、环境能量收 求
集与利用、振动利用技术
产学研合作关系。
研究领域:机电控制、动态分析与仿真、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集成制造;目前在研的
项目包括:计算机测控集成模块开发、大型养路机械测控系统研制、新型节能液压元件及系统
开发。
金健 讲师
张健滔 副教授
研 究 流体润滑
招 生 要 本专业,刻苦勤奋,自律性强
方向

滑动轴承的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研究,涉及计算流体力学、传热学及固体弹性力学,液-
为工厂产品(工业非标产品)或市场商品(终端产品),有诸多外观专利并撰写了用于机械工程
大类下的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基本完备的教材一套,为若干大学作为主干课程使用,在产品设计过
程中对材料、成本、后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有较成熟的经验.
本人对具有严谨的工程思维、浪漫的艺术才气和萌动着创新意念的青年抱有好感,如果你是,
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微机接口与控制专题和机械工程测试、信息、信号处理测试等课程),并
担任主讲多门本科生教学课程工作。本人已经连续主带了 8 届硕士研究生工作,已毕业的五届
硕士研究生的硕士论文的评审质量都达到了优良。全部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现担任上海市
互换性协会委员、秘书长。
金侠杰 高工
研 究 机电控制、机械系统设计、计算 招 生 要 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
严良文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协议的现场智能单元研究与开发

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协议的现场智能单元研究与开发

支持多种现场总线协议的现场智能单元研究与开发R&D of Smart Field Unit Based on Fieldbus Multi-protocol谢志冰 费敏锐 赵维琴(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摘 要阐述了实现一种支持Modbus/TCP工业以太网、DeviceNet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等3种工业通信网络协议的智能化现场节点的设计思想,并给出了软、硬件和通信接口的设计要点。

该现场智能单元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前景。

关键词现场智能单元多协议现场总线Abstract The developing strategy of a kind of field intelligent unit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fieldbus protocols including MODBUS/TCP, DeviceNet and Profibus-DP is described. Its design outline of software, hardware, network and fieldbus interface is given. The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show that the smart field unit is stable, reliable and has a bright future in its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ty.Keywords Smart field unit Multi-protocol Fieldbus0 引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逐步推广和发展,对底层的测量仪表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现场智能单元就是一款网络化智能仪表,它继承了传统智能仪表的优点,同时增加了现场总线双向通信功能。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导师介绍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导师介绍

方明伦 (男),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制造系统自动化和机器人研究及应用开发。

现任上海市机械自动化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机器人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CIMS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机器人学会会长、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学科评议组成员。

曾任教育部第一、二、三届科技委委员,国家“863”计划第一、二、三届CIMS主题中的“质量控制”专题和“先进制造及自动化”专题专家组成员。

主持研制“上海二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制“上海五号工业机器人”并获上海市科技振兴一等奖;“桑塔纳汽车汽缸盖浇注模”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以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专业” 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荣誉称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高校优秀导师。

至目前已培养20余名博士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五十余名硕士生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目前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新的制造过程多目标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海市重点基础攻关项目“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仿生组织制造方法研究”;国家“863”计划和上海市科委的“服务机器人”和“机器人关键部件”项目;企事业委托项目多项。

联系方式:021‐56333060; 021‐56331235通信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上海大学校办(200072)龚振邦 (男),教授。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精密机械。

主要研究领域: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精密工程。

现任上海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微机械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曾是“国际先进机器人计划”(IAPP, International Advanced Robotics Program)合作协调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第四届科技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一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和材料学部机械学科第八届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主题第二、三、四届专家组专家,国家863计划微机电系统发展战略研究专家组副组长。

2.7 与或图法知识表示与问题求解

2.7 与或图法知识表示与问题求解
(111) (333)

(111) (122)

(122) (322)

(322) (333)

(113) (111)
(123) (113)
(122) (322) (321) (321) (331) (123)
(333) (331)
自动化系仪自教研室
2.2.6 问题归约法
[例]求解不定积分
A B C A B
1 1 2 3 1
1 C
自动化系仪自教研室
2
3
2.2.6 问题归约法
归约过程 (1)移动圆盘A和B至柱子2的双圆盘难题;
A B C
1
2 1 (111)
3
C
1 A
B
2 1 (122)
3
自动化系仪自教研室
2.2.6 问题归约法
(2)移动圆盘C至柱子3的单圆盘难题;
1 A
B C
2 1 (122)
自动化系仪自教研室
6.2.4 基于与或图的搜索

与或图的基本概念回顾
与树:当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时, 可用一个“与树”来表示这种分解。 或树:当把一个复杂问题变换为若干个与之等价的 新问题时,可用一个“或树”来表示这种变换。
A
A
B
C
D
B
C
23 或图自动化系仪自教研室
与图
6.2.4 基于与或图的搜索
2.2.6 问题归约法
本原问题:
指那种不能或不需要再进行分解或变换,且可以直 接解答的问题。 归约: 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或变换为一组本原问题的过程。 问题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的过程。
问题的解是所有子问题解的“与”,即只有当所有子问题都有解时, 原问题才有解。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团队
“智能制造”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体现,其综合应用机器人、智能装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三个集成(纵向集成、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数控装备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企业的智能管控,提升中国制造业能级。

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
机器人的集成应用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
数控装备的智能化技术,包括自适应控制、故障诊断
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技术,包括MES、智能调度与优化、数据驱动的仿真分析
工业物联网与工业大数据,包括异构设备信息采集、大数据分析与决策
智能仓储与物流配送系统,包括立体仓库、物流产线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
电子器件组装高速精密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
研发及产业化
工业机器人无人化生产车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

乘用车零部件精密加工智能车间的示范应用
机床精密主轴柔性生产线系统集成与示范应用
提升医药行业生产质量管控能级MES平台建设
及示范应用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设计制造系统及应用
沉浸交互式血管介入治疗机器人及虚拟手术训
练系统研制与示范应用
近三年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第
三单位)、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相关论
文100多篇,其中SCI文章12
篇,EI文章50多篇。

●团队负责人:刘丽兰教授(lancy@)
●团队成员:周传宏教授、田应仲副教授、沈南燕副教授、李静博士
贾文川博士、李龙博士、高增桂博士。

氩弧焊原理

氩弧焊原理
电子工程师 微电子与基础产品 Z 9 vwt Z h 9 : : h s t u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特种氩弧焊机电源的实现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上海 9 8 : : : ; 9 <
!
" # $ % & ’ $ ( & ) *) + ,) . # /0 1 2 2 % 3+ ) /0 2 # 4 & $ % , / 5 ) *6# % 7 # /
姚 青
摘 要 > 讨论了一种用于氩弧焊机的电源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现有焊接电源存在的引弧困难 @ = 电流控制精度低等 问题 A 电源 随工 控 机 控制 的 给 定焊 接 电 流 参 数 而 变 化 B 提 高 了 设 备 的 自 动 化 程 度B 扩大了焊接参数的可调范围 B 降低了焊接电流硬件的复杂程度 ?实践证明 B 整个系统设计合理 @ 操作方 便B 完全满足焊接技术的要求 ? 关键词 C 特种氩弧焊机 B 工控机 B 焊接电源 = > FG Z[ , D E ( / $ 4 ( H IJ K L M G G N OP H K L G J Q R S N S K T H UIJ N V J K R L V J W J N H G J VR UX Y J G S G J K Y R L L O L X J \Q S U Z[ L H N W JX Y JG K H ] N J \H PG K H V M Q R U TJ N J Q X K R QS K QS U VQ H U X K H N N R U TX Y JG K J Q R L R H UH PJ N J Q X K R QQ M K K J U X Y J IJ N V R U TG H IJ KIR N N Q Y S U T JIR X YX Y JG S K S \J X J K LH PIJ N V R U TJ N J Q X K R QQ M K K J U XT R W J U] OX Y JR U V M L X K R S N BS Q H \G M X J K U VR X S N L HR \G K H W J L X Y J V J T K J J H P S M X H \S X R H US U VR U Q K J S L J L X Y J S V ^ M L X R U TK S U T J H P IJ N V R U T BS Z[ G S K S \J X J K L U VK J V M Q J LX Y JQ H \G N J _ R X OH P X Y JY S K V IS K JH P IJ N V R U TJ N J Q X K R Q R X O Y JG K S Q X R Q JG K H W J L Z X Y S X X Y JQ H U X K H N L O L X J \ IH K ‘ LIJ N N S U V\J J X LX Y JK J a M J L X H P X Y JIJ N V R U TX J Q Y U H N H T OP M N N O C BR BIJ b# 3 . ) / 7 E L G J Q R S N S K T H UIJ N V J K U V M L X K R S N Q H \G M X J K N V R U TG H IJ K L M G G N O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千斤顶)设计

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大作业:螺旋起重器(千斤顶)设计

目录一、确定螺纹牙型及螺纹基本尺寸..................................... ........... .. (3)1.1螺纹牙型的选择............................................................. ........... ..................... (3)1.2螺纹基本尺寸.................................... ......................................... ...... . (3)二、螺杆的设计计算...................................................... ........... ..................... ... . (3)2.1材料......................................................... ........... .. (3)2.2螺杆结构................................................. ........... ...... ........... . (3)2.3自锁性校核................................................ ........... .................... ... ... (4)2.4强度校核.......................................... .......... ........... ..................... (5)2.5稳定性校核................................................... ........... ................................ ..6三、螺母的设计计算.................................................. ........... ................. ...... . (7)3.1材料...................................................... ......... ..................... ... ... ...... ... . (7)3.2螺纹牙工作圈数z...................................... ........... ........................... ....... .73.3螺母的结构尺寸........................................... ....................... ... ...... .. (7)3.4螺纹牙强度校核............................................ .. . (8)3.5螺母悬置部分强度和螺母凸缘强度校核....... ......................................... .9四、托杯的设计计算..................................................... ........... ............... (10)五、手柄的设计计算.................................................. ........... ............. .................. .115.1材料.............................................................. ........... ........... .................. (11)5.2手柄长度................................. .............. ........... ...................... ................ .125.3手柄直径.............................. ................. ........... ...................... ............... ..125.4手柄结构.............................................. ........... ........... ....................... ..... .12六、底座的设计计算............................... ........... ........... ..................... ............. . (13)6.1材料.............................. ........ ........... ........... ........................... ............. (13)6.2底座结构.................................. ........... ........... ........................... (13)七、螺旋起重器(千斤顶)效率.................... ........... ........... ........... ......... .. (14)八、装配工作图............................. ........... ........... ........... (15)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