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考研院校
2023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_专业院校排名一览

2023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_专业院校排名一览2023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_专业院校排名一览很多同学对于自动化专业非常感兴趣,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关于“2023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的相关内容,方便大家学习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内容仅供参考2023自动化考研专业院校排名考研数学难度大吗考研数学的分数占了150分值,不过考研数学的平均分却才刚刚达到一半,无论是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平均成绩都只在65~75之间,为什么数学的平均分值这样低,也是因为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科目。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像是数学好的学霸就认为100分以上没什么问题,而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连及格线都碰不到,甚至还有考30多分的,这一科的成绩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也是大家应该重视的科目。
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自动化的就业是相当宽口径的,可以去任何工程领域。
如果你是喜欢数电、模电,那么你就适合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
属于电子信息型的人才。
就业于中关村内的相当多企业和例如IBM、MOTO、西门子之类的企业,自动化就业前景总的来说是很不错的。
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
这个专业,强电,弱电都有的。
因为,主要学习系统的东西。
专业科目主要是,电路、数学电子、模拟电子、控制系统、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微机控制理论、还有电机拖动、PLC、电厂供电、单片机等。
自动化就业方向最好的是电业局。
福利好,待遇高。
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
自动化专业有哪些就业方向1、自动控制是今年来的热门专业,考研的数量居计算机和通信之下排里工科的第三,当然与时下的就业热有很大的关系的。
现在自动控制很热的,工作好找,因为需求量很大,在电子和IT领域等很多地方都有用武之地的!当然这些领域的薪水很高的。
说是控制理论,但很多都是在应用上的。
还可以在信息处理领域工作的。
2、检测,现在的很多的工业产品生产线需要,很多要检测工程师,比如生产线运行故障诊断和处理,当然在这些工业生产领域里薪水不会太高的了,工作环境也不是很好了!有些是搞传感器的和信息检测的,怎么说呢,干的出色也可以不错的!2023自动化专业最好大学排名排名高校名称水平1 清华大学5+2 东北大学5+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4 哈尔滨工业大学5+5 东南大学5+6 上海交通大学 57 北京理工大学 58 浙江大学 59 西安交通大学 510 西北工业大学 511 华中科技大学 512 山东大学 5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14 北京科技大学 5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516 广东工业大学 517 中南大学 518 华东理工大学 51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20 湖南大学5-注:如果想了解关于志愿填报的详细信息,可以点击进入“得道高考志愿填报”,得道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以科学评估所有能上的大学以及被录取的概率,方便我们后续志愿填报选择学校参考。
自动化考研学校分析

自动化考研学校分析自动化考研北京工业大学421自动控制原理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北航空航天大学[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复试:无笔试。
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北京化工大学440电路原理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北京交通大学[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复试:[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北京科技大学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1.数字信号处理2.自动控制原理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北京理工大学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复试:微机原理+电子技术(初试考自动控制理论者)、微机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初试考电子技术者)、运筹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北京邮电大学[双控][模式]404信号与系统或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25人工智能[检测]407电子技术或410自动控制理论复试:[双控]数据结构控制与智能[模式]微机原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人工智能[检测]1.控制工程基础2.检测技术与测试信号处理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三选二)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化学院]444微型计算机原理、445自动控制原理复试:[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古典控制与计算机控制基础任选一)大连理工大学404高等代数、453信号与系统(含随机信号20%)、454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20%) 三选一复试:①《计算机原理》+ ②《检测技术及仪表》+③《电路理论》综合,①40%②30%③30%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自控原理(含电子技术)复试:学科专业综合课考试(笔试)电子科技大学418数字电路或436自动控制原理复试:《微机原理》东北大学[双控/导航]838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综合知识一(1.电路原理部分30%,2. 微机原理部分30%,3.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40%),综合知识二(1. 线性代数40%,2. 微分方程40%,3. 概率论20%),考生二选一[检测]837检测技术或838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综合知识(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0%,2、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50%):[系统]838自动控制原理或843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复试:综合知识一:包括:1、电路原理部分30% 2、微机原理部分30%,3、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40%;综合知识二:包括:1、数据库40%2、软件工程30%,3、计算机网络30% 考生二选一[模式]838自动控制原理复试:综合知识(1、微机原理50%,2、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50%)东华大学424自动控制理论或425电路原理或426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复试笔试科目:[双控/智能/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或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电子技术或计算机控制技术东南大学934电路或981自动控制原理或933高等代数(选933科目限招5人) 复试笔试科目:选934考自动控制原理;选981考电路;选933考概率论及常微分方程复试条件:自动控制系53/80/340 (总分>=380分,单科(限一门)可降2分福州大学412电路及自动控制理论复试科目:现代控制理论广东工业大学[双控/检测/模式](427)自控原理或(431)微机原理(自)或(432)电子技术(自) [系统工程](427)自控原理或(431)微机原理(自)或(433)数据库(自)] 复试:初试未选考的另外两门专业课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原理(416)复试:A、电子技术基础(514)B、微机原理(515)注:A、B选一哈尔滨工程大学[双控/检测/模式/导航]412 自动控制原理复试:微机原理及应用[系统] 413微机原理及应用复试:①自动控制原理②运筹学二门任选其一哈尔滨工业大学401控制原理(覆盖现代控制理论)复试: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元件各1/3合肥工业大学[双控]自动控制原理[检测]电子技术(包括模电、数电)复试:微机原理河海大学[双控]422电路或478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复试科目:969 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检测]422电路或427自动控制原理基础复试科目:96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模式]422电路或438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复试科目:935 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湖南大学425微机原理及应用复试专业课:897自动控制原理华东理工大学415微机原理或416控制原理复试:a)微机原理(初试选考控制原理者),b)控制原理(初试选考微机原理者)华南理工大学[双控/检测/模式]433自控基础综合(含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 复试:931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和微机原理及应用[系统工程]433自控基础综合(含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或434应用数学基础(含概率论、常微分方程) 复试:931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和微机原理及应用或933数学综合(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系]428运筹学429自动控制原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图像所]424 信号与线性系统4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431电子技术基础432数据结构434计算机组成原理438物理光学复试:[控制系]专业综合考试。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考研院校排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考研院校排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工程类研究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其培养的学生主要针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们将深入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深化对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控制的理解,为未来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要想深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生院校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知名的研究生院校,这对于考生来说能够提供一些建议。
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声誉。
该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团队和研究条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平台。
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学校有着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一流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一流的实验室设备,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科研平台。
4.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也有着不俗的实力。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5.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也有着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
学校有着一流的教学团队和设施,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以上是一些国内知名的研究生院校,它们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卓越的实力和声誉,对于考生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无论选择哪所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行榜

2024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行榜2024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行榜_哪些院校容易上岸2024自动化专业考研院校最新排名靠前的,具体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
2024自动化专业考研院校排行榜一览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应用方向的综合性专业,涵盖了自动化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工业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和交通自动化等多个方面。
序号学校名称1 清华大学2 哈尔滨工业大学3 上海交通大学4 华中科技大学5 北京理工大学6 天津大学7 大连理工大学8 浙江大学9 西安交通大学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1 吉林大学12 燕山大学13 同济大学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5 湖南大学16 中南大学17 华南理工大学18 重庆大学19 国防科技大学20 北京交通大学21 北京工业大学22 北京科技大学23 太原理工大学24 东北大学25 上海大学26 东南大学27 南京理工大学28 中国矿业大学29 江苏大学30 浙江工业大学2024自动化考研容易的学校推荐广东工业大学该校位于广州,是一所公办的省重点本科大学,重点培养工程师人才,最早创建于1958年,现有五个校区,下辖的院系有21个,所涵盖的本科专业有82个,该校的自动化专业还是中外合办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该校是一所公办的本科大学,重点培养卓越工程师,最早创建于1950年,现有下辖的院系16个,所涵盖的本科专业有60个,该校的自动化专业是我国的特色专业,还有工信部创建的自动化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专业是做什么的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的是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它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
考研各研招院校自动化专业名校概况介绍(精)

考研各研招院校自动化专业名校概况介绍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设在电信学院。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所属各学科在国内首先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最先被批准为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在2001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比中,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师资科研】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40余名,其中博士导师1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岗位教授1名。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下设四个研究所,有国内一流研究实验环境。
【招生特色】本科招生专业是自动化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所属的二级学科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系统工程。
【毕业去向】毕业生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以及信息技术领域从事复杂系统设计、分析、仿真、控制、优化和决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清华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系有1个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全国重点学科。
自动化系具有一级学科范围内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
在教学上,自动化系强调厚基础、宽知识面; 注意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在自动化系受到特别的重视。
【师资科研】自动化系有教师13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人,教授和研究员37人。
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聘请了中国“两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为讲席教授,与其他5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清华大学第一个讲席教授组。
自动化系自建系以来已经承担了500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高科技项目,国家各个五年计划中的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近年来获国家级奖励16项,每年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并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许多项目的研究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华中科技大学A+ 23东南大学A 45辽宁工程技术大学A2西安交通大学A+ 24哈尔滨工程大学A 46广东工业大学A3上海交通大学A+ 25北京理工大学A 47长安大学A4清华大学A+ 26东华大学A 48西南石油大学A5哈尔滨工业大学A+ 27太原理工大学A 49哈尔滨理工大学A6西北工业大学A+ 28湖南大学A 50北京化工大学A7重庆大学A+ 29南京理工大学A 51北京工业大学A8东北大学A+ 30武汉理工大学A 52安徽理工大学A9吉林大学A+ 31四川大学A 53天津工业大学A10浙江大学A+ 32同济大学A 54河南科技大学A11大连理工大学A+ 33华东理工大学A 55中国农业大学A12山东大学A+ 34上海大学A 56山东理工大学A13西南交通大学A+ 35青岛科技大学A 57湘潭大学A14中南大学A+ 3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 58中国石油大学A15燕山大学A+ 37兰州理工大学A 59华侨大学A16中国矿业大学A+ 38河北工业大学A 60福州大学A17天津大学A 39江南大学A 61昆明理工大学A18合肥工业大学A 40大连交通大学A 62天津科技大学A19北京科技大学A 41江苏大学A 63武汉大学A20华南理工大学A 42西安理工大学A 64贵州大学A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43长春理工大学A2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A 44沈阳理工大学AB+等 (96个):中北大学、南京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济南大学、河海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南昌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淮海工学院、烟台大学、重庆工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沈阳建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江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武汉工业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五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广西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新疆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郑州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徐州工程学院、佳木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通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华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河北工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苏州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湖南理工学院、西安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北京物资学院、四川理工学院、深圳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春大学、大庆石油学院、河北农业大学B等 (96个):吉林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延边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吉林化工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宁夏大学、江汉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西南林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成都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淮阴工学院、厦门大学、湖南工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大连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茂名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温州大学、厦门理工学院、集美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上海海事大学、襄樊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水产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江苏工业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邵阳学院、新疆农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合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唐山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临沂师范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攀枝花学院、吉林农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运城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南阳理工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潍坊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铜陵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安阳工学院、皖西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我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现在想考研,请问可以报考哪些方向?顺便建议几个差不多的学校。
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排名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门涉及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对于想要在该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同学来说,选择一所合适的考研学校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考研学校的排名情况。
首先,清华大学无疑是电气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顶尖学府。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强大的科研实力。
其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在电力系统、高电压技术、电机与电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其次,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也是该专业的佼佼者。
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电力设备电气绝缘、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浙江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同样实力非凡。
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其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的电气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华中科技大学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在电气领域也有着很高的声誉。
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电机、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
华北电力大学作为一所专门以电力为特色的高校,其在电气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
特别是在电力系统分析、运行与控制,以及新能源发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重庆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在高压输变电技术、智能电网等研究方向上表现出色。
天津大学的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电气控制、智能电网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电气工程领域也有不俗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水平。
东南大学的电气工程学院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都有着较好的口碑。
除了以上这些学校,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也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
自动化人工智能考研院校

自动化人工智能考研院校
以下是一些在自动化人工智能方向上开设研究生课程的院校推荐: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学院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
4. 复旦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
5.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6. 浙江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
7.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9. 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吉林大学: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这些院校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领域都有较为优秀的学科实力和研究成果,在师资力量、科研平台、课程设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选择院校还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学术背景和发展计划,并进行综合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wanghao663012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东南大学【专业特色】该校自动控制系是国内最早设立自动化专业的院系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及科研】拥有两名中科院院士,12 名博士生导师,40 名正副教授。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供需比每年都保持在一比十几,是全校热门名牌专业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隶属于电信学院。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所属各学科在国内首先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最先被批准为按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在 2001 年全国高校重点学科评比中,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本科招生的自动化专业包含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以及系统工程。
【师资及科研】学院有教授副教授 40 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13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名。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下设 4 个研究所,有数千万元的现代化实验仪器设备和 5000 多平方米的研究实验环境。
清华大学【专业特色】其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下设四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国家重点学科。
自动化系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自动化系强调厚基础、宽知识面;注意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师资及科研】自动化系有教师 130 多人。
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 1 人,教授和研究员 37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 65 人。
自动化系聘请了两院院士宋健、中科院院士郭雷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聘请了中国两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何毓琦教授为讲席教授,与其他 5 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清华大学第一个讲席教授组。
自建系以来已经承担了 500 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 计划高科技项目,国家各个五年计划中的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型横向项目等。
近年来获国家级奖励 16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20 项,其他部委、省市级奖励 19 项。
上海交通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专业隶属自动化系,设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有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过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和 1 个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及科研】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为大学生及继续深造者提供十分优越的学习环境。
东北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专业隶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
【毕业去生向】本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获得生产技术、经济分析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并具有较宽广的工作适应性,适应各领域自动化方面的科技与管理工作。
南京理工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系现在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和相应的多个硕士点。
设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个本科专业。
【师资及科研】现有正高职称教师 4 人,其中博士导师两人,副高职称教师 9 人,中级职称教师 6 人。
自动化系一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等重点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约 600 万元。
近几年来该系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各类奖项 20 多项。
浙江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专业隶属于信息学院,为国家重点学科,原名电气自动化专业,建立于 1953 年。
本专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电气、电子等学科的交叉优势,宽口径培养学生。
【师资及科研】本专业现有教授 7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5 名),副教授 17 名,博士及以上学历教师 16 人;设有两个博士点,3 个硕士点。
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实时控制、电气传动与控制、摩托罗拉单片机应用实验室等。
学院科研教学成果显著,曾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近年来还参与了“神舟号”载人飞船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
【毕业生去向】近年来,信息学院本科毕业生 40%以上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参加就业的大量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
四川大学【专业特色】电气信息学院现有的学科领域覆盖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
学院现有 1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 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
【师资及科研】学院现有教授 19 人,副教授 68 人,高级工程师 10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26 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院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大量有学术论文(其中进入 EI、SCI、ISTP 三大检索系统的论文 80 多篇),承担了“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200 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及部省级奖 30 多项。
【毕业生去向】到国家各部门、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或高新技术部门从事科研、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系统设计维护等工作。
华中科技大学【专业特色】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理、工、文、管”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学科专业具有“控(制)管(理)结合、强(电)弱(电)并重、软(件)硬(件)兼施”等鲜明特点。
本科招生从 1995 年开始实行按系招生,各专业方向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打通培养。
【师资及科研】全系现有教授 33 人(博士导师 20 人),副教授 28 人。
自 1992 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 140 多项,累计科研经费近 2000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 1000 余篇, S CI、在 EI、ISTP 三大索引收录文章 100 多篇,获两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0 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毕业生去向】多年来,毕业生供求比例长期保持在 1∶5 左右。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适应性强。
合肥工业大学【专业特色】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下设自动化等 4 个系以及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电气与自动化专业中心实验室等两个实验基地。
【师资及科研】现有教授 18 人,副教授 42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7 人,硕士生导师 36 人。
除了一些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还涌现了一批中青年高层次人才。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可从事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信号检测、自动化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工作或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和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
同济大学【专业特色】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目前设置了自动化、信息工程两大专业领域的 3 个本科专业,即自动化、通信和电子信息工程。
该系的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依托同济大学在建筑、结构学科上的总体优势,在智能控制、信息工程与建筑工程的结合上已初具特色。
【师资及科研】在自动控制专家吴启迪教授和陈辉堂教授的带领下,组成了强大的教学科研队伍。
包括两名科学院院士和多名国务院学科评审专家在内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顾问教授或名誉教授。
1993 年以来,取得的多项高水平科研成果中就包括四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目和 3 项国家基金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特色】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包括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设有电子信息工程(含英语强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4 个本科专业。
学院有一个辽宁省重点学科,3 个博士点,7 个硕士点,5 个研究所,4 个实验中心。
自动化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
【师资及科研】学院现有教授 26 人(含博士生导师 9 人),副教授 62 人。
几年来,学院承担的国家、省、市重点科研项目及攻关项目日益增加。
【毕业生去向】电信学院本科生就业供不应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拥有 10 个硕士点和 6 个博士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与硕士学位授予权。
其中导航、制导与控制和精密仪器与机械为全国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以上学科均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师资及科研】现有兼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名,兼职工程院院士 4 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3 名,教授 35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31 名),副教授 75 名。
学院教学、科研设备完善,科研和教学成果显著,曾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多次奖励,近年来还参与了无人驾驶飞机、“神舟号”宇宙飞船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毕业生去向】自动化(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专业属于宽口径本科专业。
每年 40%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其余毕业生均能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通讯、计算机、交通、金融、机电等行业找到较满意的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特色】自动化专业是航天学院重要专业之一。
该学院建有硕士点 14 个、博士点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 4 个,国家重点学科 6 个(其中与材料学院合办 1 个)、部委重点学科 7 个、部委重点专业 5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教学基地 1 个。
【师资及科研】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 109 人(含院士 6 人,博士生导师 80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有 121 人。
建院以来,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优秀教材奖 4项,完成科研项目 320 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二等以上的各种奖励 203 项,2002 年科研经费到款为 1.656 亿元。
【毕业生去向】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金融、电信、交通等领域以及沿海地区的涉外企业、知名大企业都争相招聘。
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特色】信息工程学院的自动化专业是学校重点学科之一。
学院目前设有自动化等 5个本科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6 个硕士专业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个博士专业。
【师资及科研】目前,全院共有教职工 200 多人。
学院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是该校最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力,承担了国家“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各种奖励。
【毕业生去向】自动化专业培养从事工业过程控制和运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仿真、优化决策,从事控制理论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专业特色】自动控制系已将过去的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液体传动与控制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实施了自动化名牌专业建设战略,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干课程初步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