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选取步骤

合集下载

使用Blender制作透视镜头效果的步骤

使用Blender制作透视镜头效果的步骤

使用Blender制作透视镜头效果的步骤透视镜头效果是一种常见的特效,可以使图像产生逼真的透视感。

在Blender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制作透视镜头效果:步骤一:导入场景首先,打开Blender软件,点击菜单栏中的“File”(文件),选择“Import”(导入),然后选择要导入的场景文件。

确保场景文件中包含所需的模型和摄像机。

步骤二:设置场景在导入场景后,我们需要设置摄像机的参数以获取所需的透视效果。

选中导入场景中的摄像机对象,然后点击右侧的“Camera”(摄像机)选项卡。

在“Lens”(镜头)节中,将镜头类型设置为“Perspective”(透视)。

接下来,调整焦距(Focal Length)和视角(Field of View)以获得理想的透视效果。

根据场景的需要,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数值进行实时预览。

步骤三:调整摄像机位置和角度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和角度是实现透视效果的重要步骤。

选择摄像机对象并切换到“View”(视图)选项卡,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摄像机的位置和旋转来实现不同的视角。

通过拉动摄像机或选择场景中的对象来作为焦点,可以使透视效果更加真实。

步骤四:设置景深效果景深效果是透视镜头效果的关键部分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创建更真实的场景。

在摄像机选项卡的“Depth of Field”(景深)节中,启用景深功能并调整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效果。

通过调整焦距(Focus Distance)和光圈大小(Aperture Size)等参数,我们可以控制场景中的前景和背景的清晰程度。

步骤五:渲染图像完成透视镜头效果的设置后,我们可以开始渲染图像。

点击Blender界面右上角的“Render”(渲染)按钮,选择适当的渲染设置,如分辨率和输出格式。

然后点击“Render”(渲染)按钮,Blender将开始渲染图像。

等待渲染完成后,我们可以在渲染结果窗口中预览最终效果。

步骤六:保存和导出一旦满意透视镜头效果的渲染结果,我们可以将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上。

人像摄影计划方案

人像摄影计划方案

人像摄影计划方案人像摄影作为一种精细的摄影艺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众多爱好者的追捧,因此如何制定一份优秀的人像摄影计划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制定人像摄影计划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摄影器材选择摄影器材的选择对于人像摄影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人像摄影作为一种非常注重细节的艺术形式,必须具有高质量的摄影器材才能够满足要求。

在选择器材的过程中,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选择相机在选择相机的时候,我们必须非常注重其画质、对焦速度、曝光控制、防抖性能等多方面的指标。

如今市场上有许多大品牌的单反相机,例如佳能、尼康等都提供了非常出色的单反相机器型,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像摄影的需求。

1.2 选择镜头在人像摄影中,镜头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效果。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远摄镜头、中摄镜头、广角镜头等进行拍摄。

但在人像摄影中,比较常用的是85mm、100mm、135mm等远摄镜头,因为这些镜头可以捕捉到人物的皮肤纹理和眼睛的表情等细节,从而使照片更加逼真自然。

1.3 选择灯光设备在人像摄影过程中,灯光设备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必须让光源在柔和的状态下照射到人物面部,以此来达到更佳的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柔性光源,比如软箱、灯罩、漫反射板等作为相应的灯光设备。

二、制定人像拍摄计划一个好的人像摄影计划方案,需要考虑充分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对你的想法和方案进行充分细化和阐述,下面提供一些基本的制定人像拍摄计划的步骤:2.1 定目标:人像拍摄的目标是什么在制定计划方案时,第一步是要明确人像拍摄的目标是什么,例如拍摄个人肖像、情侣、家庭、婚纱、艺术等等。

不同的目标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需要针对自己的目标进行选择不同的拍摄时间、场景和需要的工具。

2.2 规划拍摄主题根据自己和客户的需求不同,规划合适的拍摄主题非常有必要,包括不限于拍摄场景选定、光线和摆拍设计等。

2.3 拟定人像拍摄时间表在选定了拍摄主题之后,就需要将时间表中最基本的信息填写,这是整个计划的核心。

DaVinci Resolve 17 初学者指南说明书

DaVinci Resolve 17 初学者指南说明书

下载DAVINCI RESOLVE 17 免费!DaVinci Resolve 17初学者指南DaVinci Resolve 17初学者指南DaVinci Resolve17 初学者指南Dion Scoppettuolo 著版权所有 © 2021by Blackmagic Design Pty LtdBlackmagic Design/cn如需报告错误,请发邮件至 learning@.系列丛书编辑:Patricia Montesion编辑:Dan Foster特约作者:Chris Roberts, Daria Fissoun, Mary Plummer, Patrick Inhofer封面设计:Blackmagic Design排版:Danielle Foster译者:孙春星、冯爽、于佳俊、常宽、张秋爽版权声明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出版者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复制或传播本书的任何部分,包括在电子系统中存储、 摘抄、复印、记录等。

获取翻印和摘编的相关信息,请发送邮件至learning@进行联系。

免责声明对于任何个人或单位因本书所包含的信息,或者本书所省略的内容,以及本书所提及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产品所造成的或所谓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或损坏,本书作者和Blackmagic Design公司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商标各厂商和销售商为其产品特别使用的专有名称均为商标。

本书中出现的各类专有名称,只要Blackmagic Design明确为商标的,都按商标所有者要求的方式显示。

本书中出现的所有其他产品名称及服务均仅用于美工编辑,并从相关公司的利益出发, 并无违反商标使用法规的意图。

本书中所有商标名称的使用均不以表示支持为目的或与本书有其他协议关系。

“Mac”和“macOS”均为Apple Inc.,(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Windows为Microsoft Inc.,(微软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

初中语文——6《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6《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6《藤野先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一篇传统课文,是鲁迅对20 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地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洋溢着作者一腔的爱国之情,也为我们刻画了一位有高深的学问、严谨认真、对外表却很不在意、正直、富有人情味、尊重人、有平等意识,关心异国青年又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的老师。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学到叙事性文章的写法,也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有主见,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概括、分析能力,但看问题往往不够客观、全面、深入。

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好胜心强。

倘若教师在班级中创设交流、探索、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中“还政于民”,引导得当,学生定会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的。

【设计理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设计。

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展开横向思维,读懂事件与主题的关系;在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使学生受到前人高尚情操的熏陶,达到既学读书又学做人的目的。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

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

授课时,应紧紧抓住文章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这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暗线,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藤野先生,然后再领会语言的感彩,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Dmax相机设置技巧:调整视角和镜头以获得理想的渲染效果

3Dmax相机设置技巧:调整视角和镜头以获得理想的渲染效果

3Dmax相机设置技巧:调整视角和镜头以获得理想的渲染效果3Dma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建模和动画设计软件,在进行渲染过程中,合理设置相机视角和镜头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3Dmax相机设置技巧,帮助您获得理想的渲染效果。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相机视角1. 确定场景中需要突出的元素或者物体,根据需要选择相机的位置和角度。

2. 使用“选取工具”选中相机,然后点击“视图”菜单中的“切换到摄像机”,进入相机视角预览界面。

3. 在相机视角中,通过鼠标拖拽来移动相机的位置,或者使用“移动工具”调整选中的物体位置,以达到理想的视角效果。

4. 使用“观察点”功能,点击场景的某个点来设定相机的目标位置,确保相机视角聚焦在物体上。

步骤二:调整相机镜头参数1. 在相机参数设置中,首先调整焦距参数。

焦距决定了相机拍摄物体时的聚焦范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值。

2. 调整光圈大小。

光圈的大小决定了景深的效果,较大的光圈值可以产生散景效果,较小的光圈值可以保证整个镜头都有清晰的画面。

3. 调整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可以控制画面的明暗程度。

快门速度越慢,曝光时间越长,画面越亮。

4. 调整ISO感光度。

ISO感光度决定了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较低的ISO值可以减少画面噪点,而较高的ISO值可以在暗光环境下提高曝光效果。

5. 调整白平衡。

根据场景的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参数,确保画面的色彩真实和准确。

步骤三:使用相机动画功能1. 通过设置关键帧来创建相机动画效果。

首先在时间轴上选择起始帧和结束帧,然后在相机参数设置中调整相机位置、焦距等参数,在结束帧上设置关键帧。

2. 使用曲线编辑器来调整相机动画曲线。

通过调整曲线的斜率和曲线形状,可以控制相机的运动速度和流畅度,以及焦距的变化等。

步骤四:使用相机辅助工具1. 使用相机裁剪工具来调整相机视角。

通过设置裁剪框的位置和大小,可以选择性地显示某个区域,从而改变画面的组成和角度。

08625_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入门摄影教程摄影技巧)pdf

08625_摄影基础知识(摄影入门摄影教程摄影技巧)pdf
光线与影调
充分利用自然光,捕捉清晨、黄昏等金色时刻的 魅力。运用影调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3
天气与季节
关注不同天气和季节对风光的影响,如雨雾、雪 景等,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2024/1/27
20
人像摄影:展现人物性格与情感表达
2024/1/27
沟通与引导
与模特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个性和需求,通过有效的引导, 让模特展现出最自然的一面。
当代摄影作品解析
02 分析一些当代摄影师的代表作,探讨其创新之处和时
代意义。
不同类型摄影作品欣赏
03
展示不同类型的摄影作品,如风光、人像、纪实、商
业等,以便读者了解各种摄影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2024/1/27
24
摄影作品评价标准探讨
主题与思想性
评价作品是否表达了深刻的主题和思想 内涵,能否引起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光线与造型
运用光线塑造人物面部轮廓和皮肤质感,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构 图,突出人物特点。
情感表达
通过捕捉人物的眼神、动作和表情等细节,展现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让照片充满故事性。
21
纪实摄影:记录社会现象与生活瞬间
观察与发现
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热点、日常生 活等题材,捕捉有意义的瞬间。
真实与客观
技术与表现力
2024/1/27
分析作品在曝光、构图、色彩等方面 的技术处理是否得当,能否准确地表
达主题和情感。
创意与独特性
考察作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意和视角 ,能否突破传统框架,展现个性化和 新颖性。
艺术性与审美价值
评价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 价值,能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25

(完整word版)电影制作与剪辑的要素和技巧

(完整word版)电影制作与剪辑的要素和技巧

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几个步骤。

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

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

影片剪辑时,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剪辑技术)(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的思想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2)景别的变化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同时拍摄角度变换亦不大,拍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

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形成了各种蒙太奇句型。

主要方式有:前进式句型:是指景物由远、全、中、近、特过渡。

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和剧情的发展。

后退式句型:这种叙述句型是由近到远,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到扩展到全部。

环行句型: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

由远-全—中—近—特,再由特—近—中—全—远,或者我们也可反过来运用。

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

这类的句型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在剪辑时,看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4)镜头组接节奏处理影片节目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片表达的内容出发来处理节奏问题。

下面说一些剪辑技巧传统剪辑也可称为剪辑的基本功。

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气呵成的;二是使影片段落、脉络清晰,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

因此,传统剪辑必须做到:①防止混乱。

导演的剪辑流程与技巧

导演的剪辑流程与技巧

导演的剪辑流程与技巧导演在制作电影或视频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后期制作中,剪辑是导演表达自己创意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导演在剪辑流程中所需掌握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剪辑前的准备工作在进入剪辑流程之前,导演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剪辑过程高效顺利。

1. 观察素材:导演应该反复观看录制好的素材,了解每个场景的表达意图,并选取最佳表现来进行剪辑。

2. 编写剧本地图:导演可以使用剧本地图来记录每个镜头的时间长度、角度、主题和情感等信息。

这有助于导演在剪辑时迅速找到所需片段。

3. 好的沟通与合作:导演需要与剪辑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以确保双方在剪辑过程中的理解和共识。

二、剪辑流程1. 建立整体结构:导演应该首先确定整体的剧情结构,将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确保故事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2. 选择最佳片段:导演需要根据场景需求和剪辑目的,选择最佳的片段进行剪辑。

这需要准确把握每个镜头的节奏、动作和表情等,以及整体影片的节奏感。

3. 调整镜头顺序:在剪辑过程中,导演可以调整镜头的顺序,以增强表现力和引起观众的注意。

同时,导演还需要确保场景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

4. 运用剪辑语言:导演可以利用剪辑语言,如剪接、跳切、交叉剪辑等,来表达情感和节奏感。

这些技巧可以增强影片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注意。

5. 添加特效与音效:导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特效和音效,以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真实感。

这需要导演与剪辑师充分合作,并进行必要的后期制作工作。

三、剪辑技巧1. 节奏把握:导演在剪辑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节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剪辑节奏。

适当的节奏能够引导观众的情感,增强观影体验。

2. 对比与变化:导演可以通过对比和变化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可以尝试剪辑不同角度、不同场景或不同情绪的镜头,以产生对比效果。

3. 空间感和时间感:导演在剪辑中需要考虑场景的空间感和时间感。

合理的安排镜头和过渡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镜头中光线能通过的圆孔直径,D越大,通过 :镜头中光线能通过的圆孔直径,D 的光线越多,图像越亮 – 如f=50mm,D=9.8,F=9.8/50=1/5.6.我们在镜头上 50mm,D=9.8,F=9.8/50=1/5.6.我们在镜头上 看到的相对孔径是F 看到的相对孔径是F的倒数
v 视场角2ώ 视场角2
– 获得镜头至物体的距离,WD,如果可能,是一个 获得镜头至物体的距离,WD,如果可能,是一个 距离范围,取中间值; – 计算图像放大倍数PMAG; 计算图像放大倍数PMAG; – 使用WD和 PMAG计算所需的焦距; 使用WD和 PMAG计算所需的焦距; – 选取最接近计算值镜头规范的焦距值; – 根据规范焦距值重新核算镜头至物体的距离WD。 根据规范焦距值重新核算镜头至物体的距离WD。
镜头的选择(1)
v 镜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f 镜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f
PMAG = H SensorSize( mm ) = i FieldOfView( mm ) H 0
WD * PMAG f = 1 + PMAG
v PMAG-镜头放大倍数,可>1,也 PMAG-镜头放大倍数,可>1,也 可<1,一般镜头PMAG<1, <1,一般镜头PMAG<1, v H0-视野高度 v Hi-相机有效成像面高度,相机 成像面一般为4 成像面一般为4:3长方形 v LE-镜头像平面扩充距离,为实 LE-镜头像平面扩充距离,为实 现聚焦,像平面必须后移的距离 LE = D i − f = PMAG * f
20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镜头选择(3)
v其它参考因素:分辨率、景深 v分辨率:分辨相同宽度的黑白间隔线对的 能力,单位为1p/mm;或全图的像元数。 能力,单位为1p/mm;或全图的像元数。 v光圈对分辨率和景深的影响是相反的
v 按等效焦距分:
– 广角镜头(<50mm,特点:WD短,景深大,视角 广角镜头(<50mm,特点:WD短,景深大,视角 大,桶形失真) 大,桶形失真) – 长焦距镜头(>200mm,特点:WD长,枕形失真) 长焦距镜头(>200mm,特点:WD长,枕形失真) – 中焦镜头(50mm左右,畸变校正效果较好) 中焦镜头(50mm左右,畸变校正效果较好) – 远心镜头(适应相同尺寸、不同远近物体成像) –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具有很大的PMAG) 微距镜头(拍摄较小物体,具有很大的PMAG)
– 一般而言,光圈变大,分辨率增高,景深减小; – 光圈变小,分辨率降低,景深增加
v普通相机可配一般的镜头(50 1p/mm), 普通相机可配一般的镜头(50 1p/mm), 高档相机应配高档镜头(>1001p/mm) 高档相机应配高档镜头(>1001p/mm)
21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镜头的分类
v 按接口分:
– 按镜头定位面到成像面的距离分为:
►C-MOUNT(17.5mm)(不兼容CS接口) MOUNT(17.5mm)(不兼容CS接口) ►CS-MOUNT(12.5mm)(兼容C接口) CS-MOUNT(12.5mm)(兼容C ►单反镜头(35mm) 单反镜头(35mm)
– 决定在成像面上良好成像的空间范围。当f一定时, 决定在成像面上良好成像的空间范围。当f 视场角越大,成像也越大;当成像面尺寸一定时, 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如广角镜头、望远镜头。
17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2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16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摄像镜头的特性
v 焦距f:决定物体在成像面上大小。f越大,成 焦距f:决定物体在成像面上大小。f 像也越大。f从几mm到数十米不等 像也越大。f从几mm到数十米不等 v 光圈,相对孔径F=D/f 光圈,相对孔径F
v 现举例说明选择镜头的过程。
19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v 假设视场的高度为30cm,摄像机传感器高度为4.8mm,镜 假设视场的高度为30cm,摄像机传感器高度为4.8mm,镜 头放大倍数为: PMAG=4.8mm/ PMAG=4.8mm/30cm=0.016 v 物体至镜头的距离在0.5m至1m范围内,使用中间值0.75m, 物体至镜头的距离在0.5m至1m范围内,使用中间值0.75m, 计算: WD * PMAG 750 * 0.016 f = = = 11.81mm 1 + PMAG 1 + 0.016 v 在镜头的规范焦距:8mm、12.5mm、16mm、25mm和 在镜头的规范焦距:8mm、12.5mm、16mm、25mm和 50mm五档内,12.5mm最接近计算结果,选择最接近的 50mm五档内,12.5mm最接近计算结果,选择最接近的 12.5mm镜头,使用此值核算该镜头到物体的距离WD: 12.5mm镜头,使用此值核算该镜头到物体的距离WD: v WD=f(1+PMAG)/PMAG=12.5mm× WD=f(1+PMAG)/PMAG=12.5mm× (1+0.016)/0.016=703mm v 镜头的扩充距离LE=f×PMAG=0.2mm 镜头的扩充距离LE= PMAG=
2. 镜头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 镜头
v 镜头将三维被测物体和它周围的环 境光学成像并投影在相机的二维图 像传感器平面上,一般这个平面是 长宽比为4 长宽比为4.3的矩形,我们称这个 矩形为成像面。
– FOV(Field of View):和成像面中 FOV( View):和成像面中 的图像对应的物体平面被称作视野 – 工作距离WD (Work Distance) :被 工作距离WD Distance) 测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称为工作距离。 – 景深:以镜头最佳聚焦时的WD为中 景深:以镜头最佳聚焦时的WD为中 心,前后存在一个范围,在此范围内 能获得清晰的图像,这个范围被称为 景深(Depth Fie1d)。 景深(Depth of Fie1d)。
18
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 Image analyzing and Computer Vision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镜头选择(2)
v 镜头规范焦距:8mm、12.5mm、16mm、 镜头规范焦距:8mm、12.5mm、16mm、 25mm等 25mm等 v 普通镜头选择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