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

合集下载

绿色校园介绍讲解

绿色校园介绍讲解

绿色校园介绍讲解绿色校园是指在校园中倡导、推行环境保护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建筑、推广节能减排等措施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绿色校园的概念、特点以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绿色校园建设措施。

绿色校园的概念绿色校园是指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以创造健康、舒适、环保的教育环境为宗旨。

绿色校园不仅仅指校园的植被环境,更涵盖了教学、科研、生活等多个方面。

它是校园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也是环境教育的一种载体。

绿色校园的特点1.环境友好:绿色校园注重保护和改善校园的环境质量,通过绿化、减少废弃物排放、对环境敏感区域的保护等措施,推动校园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处。

2.节能减排:绿色校园倡导节能减排,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对能源的消耗,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3.健康舒适:绿色校园注重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通过合理的布局、合适的设计、有效的室内外空气质量控制等手段,创造出健康舒适的校园环境。

4.教育功能: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载体,还承担着教育的重要功能。

在绿色校园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校园建设的措施1.绿化校园: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等方式,增加校园的绿色覆盖率,改善校园的自然环境,提升校园的美观和舒适度。

2.节约用水:在校园中推行合理用水的观念,设置节水器具,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节约用电:通过智能化电器设备的使用,节约电能的同时提高使用效率。

设置自动控制设备,合理分配用电能量,减少能源浪费。

4.建设绿色建筑:在校园中进行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采用可再生材料,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垃圾分类处理:在校园中建立垃圾分类制度,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师生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

绿色校园论文

绿色校园论文

绿色校园论文一、引言绿色校园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校园。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关注的重点。

本论文旨在探讨绿色校园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策略,以期为学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绿色校园的概念绿色校园是指在校园环境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达到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等目标的校园。

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上的建设,更是一种意识和文化的传播。

三、绿色校园的意义1. 环境保护意义:绿色校园的建设可以减少校园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资源利用意义:绿色校园的实施可以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

3. 教育意义:绿色校园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四、绿色校园的实施策略1. 节能减排策略(1)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推行绿色建筑: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建设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校园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3)推广低碳交通:鼓励学生和教职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2. 资源循环利用策略(1)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桶,并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师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推行废物资源化利用:对可回收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通过再生利用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

(3)开展有机废物堆肥:将食品废弃物等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环境保护策略(1)加强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2)推行绿色采购:优先选择环保、节能、可再生的产品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开展环保宣传教育:通过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行动力。

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一、引言绿色校园和谐校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设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意义、目标、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

二、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1. 保护环境:建设绿色校园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降低碳排放量。

2.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绿色校园建设,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绿色校园建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环境的影响,并培养他们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4. 提供健康的学习环境:绿色校园建设可以改善校园环境,减少噪音和污染,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建设绿色校园的目标1. 节约能源:通过合理利用能源和推广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

2. 减少废物产生: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倡导学生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提高废物的回收利用率。

3. 推广环保交通方式:鼓励学生步行、骑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4. 提供绿色食品:推广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给学生。

5. 建设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6.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四、建设绿色校园的具体措施1. 节约能源:安装节能灯具,优化空调系统,建立用电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 减少废物产生:设置垃圾分类桶和回收桶,开展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教育活动。

3. 推广环保交通方式:建立骑行停车场,提供骑行和步行的便利设施,鼓励学生减少使用私家车。

4. 提供绿色食品:引进有机农产品供应商,建立有机农场,推广有机食品的消费。

5. 建设绿色建筑:使用环保材料,设计建筑合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6. 培养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育课程,组织环保主题的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创建绿色校园

创建绿色校园

创建绿色校园一、背景介绍绿色校园是指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创造健康、宜居的校园环境为目标的一种校园建设模式。

通过推行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教育等措施,绿色校园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为学生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意义1. 提高环保意识:通过绿色校园的创建,可以增强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2.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绿色校园提供了一个清洁、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 节约资源:绿色校园推行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降低校园运行成本。

4. 增强学校形象:创建绿色校园可以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

三、创建绿色校园的具体措施1. 节能减排a. 安装节能灯具:逐步替换传统白炽灯和荧光灯为LED灯具,节约能源。

b. 优化供暖系统:采用高效供暖设备和节能建筑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c. 推行智能用电:建立智能电网系统,实现用电的合理分配和管理。

d. 加强能源监测:安装能源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资源循环利用a. 建立垃圾分类系统: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b. 推广废物回收:设立废物回收站,收集可回收物品,进行再利用和再加工。

c. 建立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将学校的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料,用于校园绿化。

3. 环境教育a. 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环保知识讲座、绿色行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b. 建立环保俱乐部:成立环保俱乐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c. 设立环保展览馆:建立环保展览馆,展示环保科技成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创建绿色校园的成果与影响1. 学生环保意识提高:通过环保教育和实践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能源消耗减少:通过节能减排措施,学校的能源消耗大幅减少,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经费。

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通用20篇)

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通用20篇)

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通用20篇)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 1全校师生:为响应学校深入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的号召,以实际行动清洁美化校园,营造“洁、齐、美、和谐”的校园环境,校团委、学生会向全校师生倡议:1.不将早饭、零食等带入教室,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做到垃圾不乱丢。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吃口香糖不乱吐。

3.不在教室墙壁、广场等公共区域乱涂乱画,破坏校园整洁美观。

4.爱护花草树木,做到不践踏、不采摘、不翻越。

5.不胡乱粘贴小广告,不随意散发传单,规范使用告示张贴栏。

6.有序停放机动车辆等代步工具,避免违规占道,注意文明用车。

7.活动宣传做到规范有序,避免宣传给清洁和行人带来不便。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清洁校园环境的`倡导者、行动者、督促者!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行动,共创美好!20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 2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又看到学校食堂的.工友们收集了三大桶剩菜剩饭,这真是让人痛心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同感,是否也感到痛心,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一点点算不了什么。

可是,你知道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那天,全世界已经有620万多人因饥饿而死亡。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偏紧状态。

据测算,1公斤大米约有米粒40000个,我国13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则全国每天可节约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节约1200万公斤大米,可养活35000人。

因此,六(3)班全体师生向同学们发出倡议:1、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菜剩饭。

3、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4、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向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伙伴们,只要我们努力,人人争做节约小公民的话,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会更富强。

20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绿色校园环保倡议书 3我们是来自于学校的学生,在新的一年中,我们渴望有一个干净环保的家园,渴望绿色、健康、卫生的社区遍地开花……各位叔叔、阿姨、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家园的绿色,为了子孙后代,消灭污染,保护发展环境。

创建绿色校园内容

创建绿色校园内容

创建绿色校园内容
创建绿色校园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保教育:开展环保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习惯。

2. 绿化环境:增加校园绿化面积,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改善校园环境,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

3. 节能减排:推广节能减排理念,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垃圾分类:实施垃圾分类制度,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投放,促进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

5. 节约用水:加强用水管理,采用节水设备和措施,减少用水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6. 健康生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健康的食物和饮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7. 环保社团:鼓励学生成立环保社团,开展各种环保志愿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创建出一个绿色、环保、健康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与途径

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与途径

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与途径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而建设绿色校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所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可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也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与途径。

一、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1.提升学校形象:建设绿色校园有助于改善校园环境,使学校变得更加美丽和宜人,提升学校的形象和知名度。

2.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建设绿色校园可以去除有害污染物,提供一种安全环境,使学生更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率。

3.培养学生环保观念:建设绿色校园可以通过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和相关理念,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4.推动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体现。

建设绿色校园可以促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绿色校园的途径1.提高能源效率:学校可以推广LED节能灯具等设备,优化能耗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植树造林:学校可以大量种植植物,建设花坛绿化带等,让绿色成为校园主色调,提高校园环境生态化。

3.加强垃圾处理:学校应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建立绿色的垃圾处置系统。

4.推进清洁能源: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建设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系统,减少能源短缺现象。

5.推广环保理念:学校可以开展包括公开讲座、宣传画展等形式,加强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采取节能减排、减少废弃物和垃圾等方式,不断提高绿色校园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建设绿色校园对于提高学校形象,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加强引导,采取多种途径推进,使绿色校园建设成为现代化高水平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绿色校园是指在校园建设和管理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使校园环境更加清洁、美丽、宜居,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是对学校环境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指导性标准,对于提高学校环境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首先,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应包括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和规划。

学校应合理规划校园内各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保证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区域的合理分布和互相协调,同时要合理安排植被和绿化空间,使整个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和宜居。

其次,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校园内的环境设施和设备。

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保证垃圾的及时清理和处理;同时要建设完善的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保证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需求。

另外,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学校的环保教育和管理。

学校应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保证校园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绿色校园的评价标准还应包括学校的环境保护成果和社会影响。

学校应对自身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向社会公众进行宣传和展示,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借此激励更多的学校和个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总之,绿色校园评价标准是对学校环境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指导性标准,对于提高学校环境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个学校能够认真对待绿色校园建设,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校园长沙某大学校园建筑能耗实测与绿色校园建设分析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周慧李念平倪吉胡丽君魏小清摘要:大学校园建筑普遍存在功能多样、系统复杂、能耗大的特点。

美国与欧洲有关绿色校园及生态校园的成功经验表明,绿色校园建筑不仅能保证学生及教师健康、高效的学习工作,还能有效的降低能耗费用及运行成本,整体建筑成本也大大下降,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大学校园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调查实测,进一步分析其进行绿色校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绿色校园实测调查绿色特征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校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校园建筑从1978年的330万㎡发展到2001年的近2.6亿㎡[1]。

鉴于其特定的功能,校园建筑不仅人员密集,能源消耗大,且在建设环境、建筑策划、使用管理诸方面也有其独特的需求和特色。

欧美有关绿色校园及生态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想实现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实现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然而我国在校园建筑能耗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且研究水平地域差别大。

因此,我国各地区进行关于校园建筑能耗状况以及节能潜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具有冬冷夏热气候特征的长沙市一所大学校园建筑的建筑特征、能耗结构及各终端能耗进行现场调查及测试,分析总结了长沙高校校园建筑的能耗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节能改造的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阐明建设节能、环保、生态的绿色校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 能耗实测数据分析为了获取准确、详实的校园能源使用情况,2007年10月-12月,笔者对长沙市某大学进行现场实测和能耗调查,获得相关建筑特征、各终端能耗及2006年度各项能源逐月消耗情况等基础资料。

2.1 学校概况图1 校园景观鸟瞰图[2]该校位于长沙市岳麓山山麓,校内各功能区规划布置紧凑合理,见图1。

此次选取校内12幢具代表性建筑对其进行调查研究,总面积为169536㎡,竣工时间集中在1980至2003年间,其中建筑的围护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其比例达到66%,此外约有34%的建筑为砖混结构,4%得为其他结构。

2.2 当地气候条件长沙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季节变化明显,冬寒夏热,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8~17.2℃,最热月平均温度29.3 ℃,夏季极端温度高达42.7 ℃。

最冷月平均温度为4.6 ℃,冬季极端温度达- 11.3 ℃。

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0℃以上约有85天,气温高35℃的炎热日,约有30天。

全年相对湿度维持在70 %~80 %之间[3],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

长沙市历年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见表1。

表1 长沙市历年月平均温度及相对湿度[4]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平均温度(℃) 3.3 3.6 11.2 20.8 22.9 27.5 30.4 27.3 24.8 18.4 15.4 6.9相对湿度(%) 84 82 84 82 82 84 78 80 82 82 80 792.3 学校用能情况2.3.1 能耗概况该校能源供给方式为电力及管道天然气。

为便于统一比较计算,将各类能源的一次能源热量值换算成统一能量单位GJ。

一次能源热量换算值为:电能(3.6×10-3GJ/kWh) [5],管道天然气(46.047×10-3GJ/m3) [6]。

图2为逐月能耗变化图,可以看出,电力能耗高峰冬季集中在1月份,而夏季集中在9月份;供冷、供暖季节的能耗高于过渡季节,夏季能耗高于冬季。

夏季能耗高峰时间段与气象最热时间段有所出入,主要原因在于7、8月为暑假,学生大部分离校,用电量减少。

而天然气主要为该校新建食堂使用,除2、9月停业修整期,其它各月用量较为平均。

图2 学校逐月能耗变化图2.3.2 终端电耗分布显然,电力消耗在该校总能耗中所占比重最大。

据调查发现,该校的电力消耗设备主要为空调器、照明、计算机、饮水机、电风扇、电采暖器、实验设备、电梯、生活水泵等。

在全年电能的消耗中,各种能耗的比例见图3,。

其中将计算机、饮水机、电采暖器及电风扇的能耗计入办公能耗中,电梯和生活水泵的能耗算作其他能耗。

从图3中我们发现,空调能耗占电能消耗的绝大多数达65.5%,照明、办公及其他能耗依次降低,分别为14.8%、14.4%和5%。

图3 电能消耗比例图2.3.2 空调设备情况显然,空调消耗在总的电力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

据调查发现,该校基本采用分体式壁挂以及柜式空调机,无集中式空调系统,其空调设备统计情况见表2。

其中,空调器的使用主要集中在由行政办公、图书馆、会议厅以及培训中心等组成的公共活动区。

表2 空调设备统计表空调类型台数容量(KW)年实际耗能量(KW/年)1 216 238.14 257191.22 87 127.89 138121.23 49 108.045 116688.64 15 55.125 595352.4 能源使用的现存问题2.4.1 电力与水的能耗指标过高该校2006年度单位面积电耗、水耗情况见表3。

2006年度长沙市大型科研教育类建筑抽样能耗调查情况显示,该类建筑单位面积电耗、水耗分别为13~269kWh/m2.a、5.9m3/m2.a[7]。

可见,该校单位面积电耗及水耗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单位面积水耗指标为同类建筑水耗指标的3倍多,节能潜力巨大。

表3 2006年度单位面积电耗、水耗情况建筑面积(m2) 2006年电耗(MWh) 2006年水耗(m3)单位面积电耗(kWh/m2.a)单位面积水耗(m3/m2.a)169536 33520 3323296 197.7 19.62.4.2 日常基本运行能耗量大虽然因春节假期,校内的行政办公与教学工作基本停止,故该校2月的电力与水的消耗量均为全年最低值,分别为:2560MWh与218968 m3,可以看出,学校用于维持日常基本运行(路灯、景观射灯、清洁冲洗用水等)能源消耗不容小觑。

3 绿色校园建设潜力分析美国学者诺伯特•莱希纳曾经提出“绿色建筑”设计的3个层面[8]:首先应该考虑通过建筑设计减少对于采暖、降温和照明的需求,即合理的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其次在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提供建筑的需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即被动式节能设计层面;只有在前2个层面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用机械设备来满足要求。

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可先由节电、节水的绿色节能改造出发,逐步实现绿色校园的建设。

3.1 加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虽然该校绿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引入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所占比重亦不够。

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具有占地少,绿化面积大,见效快,遮荫效果显著等特点,因此应尽可能地利用可供绿化的墙面、围墙、护栏、屋顶等,加强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同时,改善建筑外墙及屋顶的热工性能。

3.2 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该校基本采用单体壁挂式或柜式空调机,分散控制虽然比较灵活,但电能的浪费严重,据调查显示,该校大部分办公室夏季设定温度为20~24℃,冬季为26~28℃。

美国国家标准局认为把夏季设定温度从24℃改为26.7℃,约可节约能量15 % ,冬季设定温度从24.4~26.7℃,改为21~22℃,约可节能18 %[9]。

可见,为降低能耗,在满足工作学习要求和人体健康的情况下,空调房间室内温度设定,夏季应尽可能提高,冬季应尽可能降低。

另外建议会议室、会客室、阅览室再增加红外线感应器,即室内没有人时,如果这些房间忘记关闭空调,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房间没有人,也照样可以自行关机。

3.3 充分利用水资源据调查发现,该校未采用任何循环用水措施,且每日的日常生活排水、排污都进入了湘江,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实际上,采用建设屋面雨水集蓄与回用系统和中水的再生利用技术,这些污水经沉淀和过滤等简易处理后还可用于非饮用水,如消防用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厕所冲洗水。

开展污水回用技术,具有开源节水和减轻水污染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是培养广大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的实例。

3.4 太阳能的利用3.4.1 太阳能光电板建议在学校建筑的屋顶和玻璃墙上铺设光电板,可为校内低压网络及部分日常用电提供能量。

以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南侧立面上安装的30㎡的光电玻璃为例:其峰值发电功率可达3千瓦[10]。

3.4.1 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解决校内一部分热水供应压力,且其经济效益明显,表4为以该校一栋7层的宿舍楼(共252间寝室)的太阳能改造方案为例,通过对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技术进行经济分析对比,算得不足3年就可收回投资。

表4 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方案经济分析对比表太阳能加热电加热初投资 223200~241800 —每吨热水成本 6.17 32.67年节约费用 64438投资回收期 2.56~2.763.5 风能的利用该校位于湘江畔,常年有源源不断的江风吹来,长沙市多年平均风速2.6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可以考虑利用风力涡轮为学校提供一部分能源。

以往的风力发电常因风速过低而限制发电效率,现有可变速运行的同步风力发电技术,在风速低至2.5m/s条件下仍可保证高效率发电[11]。

4 结语大学校园是个功能分区复杂的微型社会,包括各院系集中布置的教学区及实验楼,由行政办公、图书馆、以及培训中心等组成的公共活动区,由学生公寓、食堂、配套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生活区,产研结合的科技园区,以及体育运动区和公共绿化区。

由于建筑使用群体一致且流动性大,各功能分区的单体建筑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这是绿色校园建筑区别于其他绿色建筑的最大特点。

因此绿色校园的建设决不是单个绿色建筑的简单叠加,而应综合考虑校园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

绿色校园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

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特点。

不仅满足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充分展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1] 叶琳. 节约型大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 山西建筑, 2007.10[2] Google Earth[3] 建设部.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5] 国家技术监督局. 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燃气分类.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7]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 长沙市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007[8] 诺伯特•莱希纳. 建筑师技术设计指南——采暖降温照明. 第2版,张利,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9] 陈丽茹. 高层建筑空调节能设计的探讨. 能源与环境, 2004,(3)[10] 江亿.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实践. 房地产导刊, 2005.7[11] 谭恢曾. 风能与风力发电. 湖南电力, 2002.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