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介绍

合集下载

6、钢管技术要求中常用术语

6、钢管技术要求中常用术语
F d2
式中:HV--维氏硬度符号,N/mm2(MPa); F--试验力,N; d--压痕两对角线的算术平均值,mm。 维氏硬度采用的试验力F 为5 (49.03) 、 10 (98.07) 、 20 (196.1) 、 30 (294.2) 、 50(490.3)、100(980.7)Kg f(N)等六级,可测硬度值范围为5~1000HV。 表示方法举例:640HV30/20 表示用30Hgf(294.2N)试验力保持20S(秒)测定 的维氏硬度值为640N/mm2(MPa)。 维氏硬度法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 层硬度。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 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中很少用。 6、钢材的冲击韧性指标 冲击韧性是反映金属对外来冲击负荷的抵抗能力,一般由冲击韧性值和冲击功 表示,其单位分别为 J/cm 和 J(焦耳)。冲击韧性或冲击功试验(简称"冲击 试验"),因试验温度不同而分为常温、低温和高温冲击试验三种;若按试样缺 口形状又可分为"V"形缺口和"U"形缺口冲击试验两种。 冲击试验: 用一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长度方向的中间处有"U"型或 "V"型缺口,缺口深度 2mm)在规定试验机上受冲击负荷打击下自缺口处折断的 实验。 A、 冲击吸收功--具有一定尺寸和形状的金属式样,在冲击负荷作用 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单位为焦耳(J)。 B、 冲击韧性值--冲击吸收功除以试样缺口处底部横截面积所得的商。 单位为焦耳/厘米 2(J/cm2)或公斤力 . 常温冲击试验温度为 20 ± 50C ;低温冲击试验温度范围为 <15 ~ -1920C;高温冲击试验温度范围为 35~10000C。 低温冲击试验所用冷却介质一般为无毒、安全、不腐蚀金属和在试验温 度下不凝固的液体或气体。如无水乙醇(酒精)、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或液 氮雾化气(液氮)等。 冲击韧度指标的实际意义在于揭示材料的变脆倾向。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2)定尺长度——按订货要求切成的固定长度(钢板的定尺是指宽度和长度)叫定尺长度,例如定尺为5m,则一批交货钢材长度均为5m。但实际上不可能都是5m长,因此还规定了允许正偏差值
(3)倍尺长度——按订货要求的单倍尺长度切成等于订货单倍长度的整数倍数,称为倍尺长度,例如单倍尺长度为950mm,则切成双倍尺时为1900mm,三倍尺为950×3=2850mm等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序号
名称
说明
1
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目前,我国钢铁产品执行的标准有国家标准(GB、GB/T)、行业标准(YB)、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
技术条件
标准中规定产品应该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称为技术条件,如化学成分、外形尺寸、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组织,交货状态等
(4)凡长度小于标准中通常长度下限,但不小于最小允许长度
者,称为短尺长度
20
冶炼方法
指采用何种炼钢炉冶炼而言,例如用平炉、电弧炉、电渣炉、真空感应炉及混合炼钢等冶炼。“冶炼方法”一词在标准中的含义,不包括脱氧方法(如全脱氧的镇静钢、半脱氧的半镇静钢和沸腾钢)及浇注方法(如上注、下注、连铸)这些概念
2l
3
保证条件
按照金属材料技术条件的规定,生产厂应该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性能、化学成分、内部组织等质量指标,称为保证条件
(1)基本保证条件——又叫必保条件,是指标准中规定的,无论需方是否在订货合同中提出要求,生产厂必须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
(2)附加保证条件——是标准中规定的,只要需方在合同中注明要求,生产厂就必须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

不锈钢管标准中的常用术语

不锈钢管标准中的常用术语
0c71f9e 浙江不锈钢管
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称为"正公差"或"负 公差"的叫法是错误的。
③交货长度交货长度又称用户要求长度或合 同长度。标准中对交货长度有以下几种规定:A、 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
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 长度。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 管 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 2000mmm~ 10500mm。
②成品成分成品成分又叫验证分析成分,是从 成品钢材上按规定方法(GB/T222)钻取或刨取样 屑,并按规定的标准方法(GB/T223)进行分析得 来的化学成分。钢在结晶和以后塑性变形中,因钢 中合金元素分布的不均匀(偏析),因此允许成品 成分与标准成分范围(熔炼成分)之间存在有偏差,
0c71f9e 浙江不锈钢管
0c71f9e 浙江不锈钢管
";还有的,对标准中基本保证条件提出加严要求 (如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等)或增检验项目 (如钢管椭圆度、壁厚不均等)。上述条款及要求, 在订货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签署供货技术协议并 在合同中注明。因此,这些条件又称为协议保证条 件。有协议保证条件的产品,一般均要加价的。
其偏差值应符合 GB/T222 之规定。
钢材的成品成分主要是供使用部门或质量检 验部门验收钢材质量使用的,生产企业一般不做成 品分析(用户要求者除外),但应保证成品分析符 合标准规定。
③仲裁分析由于两个实验室分析同一样品的 结果有显著差别并超出两个实验室的允许分析误 差,或者生产企业与使用部门、需方与供方对同一 样品或同一批钢材的成品分析有分歧意见时,可由 第三方具有丰富分析经验的单位(如中国钢铁研究 总院或具有商检资格的检验部门)进行再分析,即

管道行业38个常用术语详解

管道行业38个常用术语详解

管道行业38个常用术语详解01、公称直径(DN) :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管材的标定直径,表示管道内径、外径的大小或其近似值。

02、环向弯曲刚度 / 环刚度:管道抵抗环向变形能力的量度。

可采用测试方法或计算方法定值,单位为N/m2或KN/m2。

03、弹性直径变形率:管材在外压荷载作用下,管径竖向弹性变形的值与加荷前管壁截面中心轴直径的比值。

用百分数表示,由压扁试验确定。

04、不圆度:在管材同一横断面处测量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的差值。

05、标准尺寸比(SDR):管材的公称外径与公称壁厚的比值。

SDR=DN / en。

06、最大工作压力(MOP):管道系统中允许连续使用的流体的最大有效压力,单位是MPa。

07、公称壁厚en :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mm。

08、总使用(设计)系数C :一个数值大于1的总系数,它考虑了未在预测下限中体现的使用条件和管道系统中配件等组成部分的性质。

09、预测静液压强度置信下限(σLPL):置信度为97.5%时,对应于温度T和时间t的静液压强度预测值的下限,σLPL=σ(T,T,0.975),单位为MPa。

10、最小要求强度(MRS):将20℃、50年置信下限σLPL的值按R10或R20系列向下圆整到最接近的一个优先数得到的应力值,单位为MPa。

当σLPL小于10MPa, 按R10系列圆整,当σLPL大于等于10MPa时按R20系列圆整。

11、设计应力σs :在规定应用条件下的允许应力,MRS除以系数C,圆整到优先数R20系列中下一个较小值,即σs=[MRS] / C。

12、允许偏差 / 极限偏差:允许极限数值与规定数值之间的偏差。

最大允许值与规定值之差称为上偏差,最小允许值与规定值偏差称为下偏差。

13、公差:规定量值允许的偏差,用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之差表示。

等于上、下偏差之间的差值。

14、任一点外径:通过管材任一点横断面测量的外径,单位为mm。

15、平均直径:对应于管壁截面中心圆的直径。

管道施工常用术语

管道施工常用术语

管道施工常用术语一、工业管道术语1 公称直径:表征管子、管件、阀门等管道组成件口径的名义直径。

2 公称压力:管子、管件、阀门等在规定温度下允许承受的以压力等级表示的压力。

3 操作压力:管子、管件、阀门等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承受的压力。

4 设计压力:管道组成件压力设计时所用的压力。

5 计算压力:计算压力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管道组成件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

6 操作温度:管道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的温度。

7 设计温度:管道组成件设计时所用的温度。

8 管道:由管道组成件、管道支吊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或控制流体流动。

9 管道系统:简称管系,按流体与设计条件划分的多根管道连接成的一组管道。

10 管道组成件:用于连接或装配管道的元件。

它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以及膨胀接头、挠性接头、耐压软管、疏水器、过滤器和分离器等。

11 跨线:连通两条管道(非端点)的管道。

12 旁通管(旁路):从管道的一处接出,跨过阀门或设备,又从另一处接回,具有备用或调节等功能的管段,如调节阀的旁通管等。

13 穿越管道:在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等下方通过的管道。

14 跨越管道:架空通过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等的管道。

15 公用物料管道:工艺管道以外的辅助性管道,包括水、蒸汽、压缩空气、惰性气体等的管道。

16 低压管道:管内介质表压为0至1.6MPa的管道。

17 中压管道:管内介质表压大于或等于1.6MPa、小于10MPa的管道。

18 高压管道:管内介质表压大于或等于10MPa、小于100MPa的管道。

19 真空管道:管内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的管道。

20 夹套管:由内管和套管组成的管道。

21 计算厚度:按公式计算得到的厚度。

22 设计厚度:计算厚度和厚度附加量之和。

23 名义厚度:设计厚度加厚度附加量后圆整至该组成件的材料标准规格的厚度。

24 有效厚度:名义厚度减去厚度附加量。

25 管件:管道系统中用于直接连接、转弯、分支、变径以及用作端部等的零部件,包括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管箍、内外螺纹接头、活接头、快速软管接头、螺纹短节、加强管接头、丝堵(管堵)、管帽、盲板等,(不包括阀门、法兰、紧固件、垫片)。

钢管术语-硬度指标

钢管术语-硬度指标

钢管术语-硬度指标
钢管的硬度一般常用布氏、洛氏、维氏三种硬度指标来衡量。

钢管的布氏硬度HB
在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广,往往以压痕直径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

但是对于较硬的或较薄的钢材的钢管不适用。

钢管的洛氏硬度HRC
钢管的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

不同的是,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

钢管的洛氏硬度试验是目前应用很广的方法,其中HRC在钢管标准中使用仅次于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可适用于测定由极软到极硬的金属材料,它弥补了布氏法的不是,较布氏法简便,可直接从硬度机的表盘读出硬度值。

但是,由于其压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确。

钢管的维氏硬度
钢管的维氏硬度试验也是一种压痕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层硬度。

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中很少用。

钢管常用术语

钢管常用术语
34、IF钢:在含碳量不大于0.01%的低碳钢中加入适量的钛、铌、使其吸收钢中间隙原子碳、氮,形成碳化物、氮化物粒子,深冲性能极佳的钢。
35、双相钢:一种低合金高强度可成型的钢。显微组织同软的铁盒纱体晶粒基体和硬的弥散马氏体颗且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以及较好的成型性能。
36、高温合金、耐热合金:一般在600-1200摄氏度高温下能承一定应力并具有抗氧化或抗腐蚀性能的合金。按基体组成元素可分为铁基(铁镍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和钴基高温合金三类。按合金的主要强化特征,可分为固溶强化型高温合金和时效硬化型高温合金。按合金的基本成型方式,可分为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等。
15、不锈钢:铬含量不小于10.5%的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在大气、蒸汽和水等弱腐蚀介质中不生锈钢。耐酸钢是指在酸、碱、盐等浸蚀性较强的介质中能抵抗腐蚀作用的钢。
16、耐热钢: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强度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的合金钢。包括抗氧化钢(或称为耐热不起皮钢)和热强钢两类。抗气阀经钢一般要求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但承爱的负载较低。热强钢则要求较高的高温强度和相当的抗氧化性。
29、焊接用钢:用于对钢材进行焊接的钢(包括焊条、焊丝、焊带)。对化学成分要求比较严格,要控制碳含量、限制硫、磷等有害元素。按化学成分,焊接用钢可以分为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和合金钢三类。
30、深冲用钢:具有优良冲压成型性能的钢。通常为铝镇静的低碳钢。一般通过降低碳、硅、锰、硫、磷含量,控制铝含量范围和加工工艺,以获得最佳深冲性能。按冲压级别分为深冲钢和超深冲钢。
21、低温用钢:用于制造在-20摄氏度以下使用的压力设备和结构,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的钢。根据使用温度不同,主要用钢有低合金高强度钢、镍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gas在钢管标准中的意思

gas在钢管标准中的意思

gas在钢管标准中的意思在钢管标准中,“gas”通常指气体。

这包括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输送的各类气体介质,如天然气、煤气等。

从衍生注释的角度看,这里的“gas”强调的是钢管的一种应用场景,即作为气体的输送管道。

它涉及到钢管的材质选择、壁厚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制定。

因为不同的气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腐蚀性、压力等特性,所以针对用于输送“gas”的钢管,要根据具体的气体种类进行严格的标准规范。

从赏析的角度来说,这个简单的“gas”一词在钢管标准中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像是一个指令,让整个钢管的生产、检测、使用等环节都围绕着气体输送这个目标进行精准的调整。

就好比一场音乐会中的指挥棒,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元素,却能引导整个乐团奏出和谐的乐章。

由于这是关于钢管标准术语的解释,不存在作者概念。

运用片段:例子1:你知道吗?我最近在研究钢管标准呢。

这里面有个词叫“gas”,可别小看这个词啊。

我就想啊,这“gas”在钢管标准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信号。

你想啊,当你看到这个词,就知道这钢管是和气体打交道的。

比如说那些输送天然气的大管道,那钢管要是不符合针对“gas”的标准,那可就麻烦大了。

就像你要给一个爱喝果汁的人送水,完全不对路嘛。

那可能会导致气体泄漏,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说,这个“gas”在钢管标准里可是个超级重要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大家,这钢管是为了气体而生的。

例子2:我跟你讲哦,我在看那些钢管标准的时候,看到“gas”这个词,当时就有点懵,后来才明白。

这“gas”在里面就意味着钢管的使命啊。

我就和我的朋友讨论这个事儿,我说这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钢管的使命就是安全地输送“gas”。

我朋友还不信呢,我就给他举例子。

我说你看那些煤气管道,如果不按照有“gas”的这个标准来,那煤气到处跑,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那得多危险啊。

这“gas”在钢管标准里,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考官,考验着钢管的质量和性能,可不能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用术语①交货状态是指交货产品的最终塑性变形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

一般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轧或冷拔(轧)状态或制造状态;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处理状态,或根据热处理的类别称正火(常化)、调质、固溶、退火状态。

订货时,交货状态需在合同中注明。

②按实际重量交货或按理论重量交货实际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称重(过磅)重量交货;理论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钢材公称尺寸计算得出的重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要求按理论重量交货者,需在合同中注明):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W=0.02466(D-S)S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D--钢管的公称外径,mm;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③保证条件按现行标准的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并保证符合标准的规定,称做保证条件。

保证条件又分为:A、基本保证条件(又称必保条件)。

无论客户是否在合同中注明。

均需按标准规定进行该项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以及探伤、水压实验或压扁或扩口等工艺性能实验,均属必保条件。

B、协议保证条件:标准中除基本保证条件外,尚有"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quot;或"当需方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还有的客户,对标准中基本保证条件提出加严要求(如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等)或增检验项目(如钢管椭圆度、壁厚不均等)。

上述条款及要求,在订货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签署供货技术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

因此,这些条件又称为协议保证条件。

有协议保证条件的产品,一般均要加价的。

④批标准中的"批"是指一个检验单位,即检验批。

若以交货单位组批,称交货批。

当交货批量大时,一个交货批可包括几个检验批;当交货批量少时,一个检验批可分为几个交货批。

"批"的组成通常有下列规定(详见有关标准):A、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炉(罐)号或同一母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B、对于优质碳素钢结构管、流体管,可以不同炉(罐)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C、焊接钢管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规格的钢管组成。

⑤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在GB/T699-1999和GB/T3077-1999标准中,其牌号后面带有"A"字者,为高级优质钢,反之为一般优质钢。

高级优质钢在下列的部分或全部优于优质钢:A、缩小成分含量范围;B、减少有害元素(如硫、磷、铜)含量;C、保证较高纯净度(要求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D、保证较高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⑥纵向和横向标准中称纵向是指与加工方向平行(即顺加工方向)者;横向是指与加工方向垂直(加工方向即钢管轴向)。

做冲击功实验时,纵向试样的断口因与加工方向垂直。

故称横向断口;横向试样的断口因与加工方向平行,故称纵向断口。

(2)钢管外形,尺寸术语①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A、公称尺寸:是标准中规定的名义尺寸,是用户和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注明的订货尺寸。

B、实际尺寸:是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际尺寸,该尺寸往往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

这种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的现象称为偏差。

②偏差和公差A、偏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尺寸难于达到公称尺寸要求,即往往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所以标准中规定了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间允许有一差值。

差值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为负值的叫负偏差。

B、公差:标准中规定的正、负偏差值绝对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带"。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负"表示;公差是没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称为"正公差"或"负公差"的叫法是错误的。

③交货长度交货长度又称用户要求长度或合同长度。

标准中对交货长度有以下几种规定:A、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长度。

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管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长度: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尺寸。

但实际操作中都切出绝对定尺长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标准中对定尺长度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

以结构管标准为:生产定尺长度管比通常长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企业提出加价要求是合理的。

加价幅度各企业不尽一致,一般为基价基础上加价10%左右。

C、倍尺长度: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合同中应注明单倍尺长度及构成总长度的倍数(例如3000mm×3,即3000mm 的3倍数,总长为9000mm)。

实际操作中,应在总长度的基础上加上允许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个单倍尺长度应留切口余量。

以结构管为例,规定留切口余量:外径≤159mm为5~10mm;外径>159mm为10~15mm。

若标准中无倍尺长度偏差及切割余量规定时,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倍长尺度同定尺长度一样,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产企业提出加价是合理的,其加价幅度同定尺长度加价幅度基本相同。

D、范围长度:范围长度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当用户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围长度时,需在合同中注明。

例如:通常长度为3000~12000mm,而范围定尺长度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

可见,范围长度比定尺和倍尺长度要求宽松,但比通常长度加严很多,也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成材率的降低。

因此生产企业提出加价是有道理的,其加价幅度一般在基价上加价4%左右。

④壁厚不均钢管壁厚不可能各处相同,在其横截面及纵向管体上客观存在壁厚不等现象,即壁厚不均。

为了控制这种不均匀性,在有的钢管标准中规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许指标,一般规定不超过壁厚公差的80%(经供需双方协商后执行)。

⑤椭圆度在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存在着外径不等的现象,即存在着不一定互相垂直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则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即为椭圆度(或不圆度)。

为了控制椭圆度,有的钢管标准中规定了椭圆度的允许指标,一般规定为不超过外径公差的80%(经供需双方协商后执行)。

⑥弯曲度钢管在长度方向上呈曲线状,用数字表示出其曲线度即叫弯曲度。

标准中规定的弯曲度一般分为如下两种:A、局部弯曲度:用一米长直尺靠量在钢管的最大弯曲处,测其弦高(mm),即为局部弯曲度数值,其单位为mm/m,表示方法如2.5mm/m。

此种方法也适用于管端部弯曲度。

B、全长总弯曲度:用一根细绳,从管的两端拉紧,测量钢管弯曲处最大弦高(mm),然后换算成长度(以米计)的百分数,即为钢管长度方向的全长弯曲度。

例如:钢管长度为8m,测得最大弦高30mm,则该管全长弯曲度应为:0.03÷8m×100%=0.375%⑦尺寸超差尺寸超差或叫尺寸超出标准的允许偏差。

此处的"尺寸"主要指钢管的外径和壁厚。

通常有人把尺寸超差习惯叫"公差出格",这种把偏差和公差等同起来的叫法是不严密的,应叫"偏差出格"。

此处的偏差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很少在同一批钢管中出现"正、负"偏差均出格的现象。

(3)化学分析术语钢的化学成分是关系钢材质量和最终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编制钢材,乃至最终产品热处理制度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钢材标准的技术要求部分,往往第一项就规定了钢材适用的牌号(钢级)及其化学成分,并以表格形式列入标准中,是生产企业和客户验收钢及钢材化学成分的重要依据。

①钢的熔炼成分一般标准中规定的化学成分即指熔炼成分。

它是指钢冶炼完毕、浇注中期的化学成分。

为使其具有一定代表性,即代表该炉或罐的平均成分,在取样标准方法中规定,将钢水在样模内铸成小锭,在其上刨取或钻取样屑,按规定的标准方法(GB/T223)进行分析,其结果必须符合标准化学成分范围,也是客户验收的依据。

②成品成分成品成分又叫验证分析成分,是从成品钢材上按规定方法(GB/T222)钻取或刨取样屑,并按规定的标准方法(GB/T223)进行分析得来的化学成分。

钢在结晶和以后塑性变形中,因钢中合金元素分布的不均匀(偏析),因此允许成品成分与标准成分范围(熔炼成分)之间存在有偏差,其偏差值应符合GB/T222之规定。

钢材的成品成分主要是供使用部门或质量检验部门验收钢材质量使用的,生产企业一般不做成品分析(用户要求者除外),但应保证成品分析符合标准规定。

③仲裁分析由于两个实验室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有显著差别并超出两个实验室的允许分析误差,或者生产企业与使用部门、需方与供方对同一样品或同一批钢材的成品分析有分歧意见时,可由第三方具有丰富分析经验的权威单位(如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或具有商检资格的检验部门)进行再分析,即称之谓仲裁分析。

仲裁分析结果即为最终判定依据。

(4)力学性能术语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

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①抗拉强度(σb)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出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

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

计算公式为:σ=Fb/So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②屈服点(σs)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

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

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

屈服点的计算公式为:σs =Ps/Fo(MPa),式中:Fs--试样拉伸过程中屈服力(恒定),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③断后伸长率(σ)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

以σ表示,单位为%。

计算公式为:σh=(L0-Lh)/L0*100%式中: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④断面收缩率(ψ)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

以ψ表示,单位为%。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S1--试样拉断后缩径处的最少横截面积,m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