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
各类管径表示方法

各类管径表示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DN(公称尺寸)的定义与系列。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DN 标识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管道元件。
注:也可以使用与本标准不同的其她标识尺寸方法,例如螺纹、压配、承插焊或对接焊的管道元件,可用NPS(公称管子尺寸)、OD(外径)、ID(内径)或G(管螺纹尺寸标记)等标识的管道元件。
……一般来说,钢管的直径可分为外径、内径、公称直径。
管材为无缝钢管的管子的外径用字母D来表示,其后附加外直径的尺寸与壁厚,例如外径为108的无缝钢管,壁厚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径表示,如De63;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镀锌钢管等采用DN表示,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采用公称直径来表示,公称直径就是为了设计制造与维修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一种标准,也较公称通径,就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规格名称。
管子的公称直径与其内径、外径都不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有102*5、108*5等好几种,108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内径为(108*5-5)=98mm,但就是它不完全等于钢管外径减两倍壁厚之差,也可以说,公称直径就是接近于内径,但就是又不等于内径的一种管子直径的规格名称,在设计图纸中所以要用公称直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公称直径可以确定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垫片等结构尺寸与连接尺寸。
公称直径采用符号DN表示,如果在设计图纸中采用外径表示,也应该作出管道规格对照表,表明某种管道的公称直径,壁厚。
钢管单位中“Φ”与“DN”一般都用来表示直径,区别就是:Ф:就是表示外径DN:公称直径(近似内径)“Φ”标识普通圆钢管的直径,或管材的外径乘以壁厚,如:Φ25×3标识外径25mm,壁厚为3mm的管材; “DN”:标识管材与阀门等管件的公称直径,通常接近于钢管的内径。
就是为了工程安装配套而建立的钢管标准术语,如:DN25;DN50。
不过,现在人们在钢管的计算中,一般都就是以英寸为单位,毫米只就是一个比较近似、好记的数。
镀锌钢管最新国家标准

镀锌钢管最新国家标准引言镀锌钢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管道材料,其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镀锌钢管的具体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镀锌钢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镀锌钢管的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镀锌钢管的最新国家标准,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标准编号镀锌钢管最新国家标准的编号为:GB/T XXXX-XXXX(以实际标准编号为准)。
2. 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镀锌钢管的生产、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中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如下:•镀锌钢管:经过热镀锌或电镀锌处理的钢管。
•镀锌层:镀锌钢管表面的一层锌,用于提高钢管的防腐性能。
•焊缝:镀锌钢管的接口处所形成的焊接部位。
4. 材料和制造本标准对镀锌钢管所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材料要求:对镀锌钢管所使用的基础钢管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宏观结构进行了要求。
4.2 制造工艺要求:对镀锌钢管的热镀锌和电镀锌两种工艺进行了要求,包括镀锌温度、镀锌时间、镀锌层厚度等。
5. 检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镀锌钢管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等。
5.1 外观检查:对镀锌钢管表面的镀锌层进行检查,包括镀锌层的均匀性、附着力、无缺陷等。
5.2 尺寸测量:对镀锌钢管的外径、壁厚和长度等进行测量,检查其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3 力学性能测试:对镀锌钢管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检测其力学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5.4 化学成分分析:对镀锌钢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其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规定。
6. 包装和运输本标准对镀锌钢管的包装和运输进行了要求,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损坏和变形。
7. 使用建议本标准在镀锌钢管的使用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安装注意事项、使用环境要求等。
结论镀锌钢管最新国家标准对镀锌钢管的生产、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了镀锌钢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各种钢材的交货状态

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介绍(1)通用术语①交货状态是指交货产品的最终塑性变形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
一般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轧或冷拔(轧)状态或制造状态;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处理状态,或根据热处理的类别称正火(常化)、调质、固溶、退火状态。
订货时,交货状态需在合同中注明。
②按实际重量交货或按理论重量交货实际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称重(过磅)重量交货;理论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钢材公称尺寸计算得出的重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要求按理论重量交货者,需在合同中注明):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W=0.02466(D-S)S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D--钢管的公称外径,mm;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③保证条件按现行标准的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并保证符合标准的规定,称做保证条件。
保证条件又分为:A、基本保证条件(又称必保条件)。
无论客户是否在合同中注明。
均需按标准规定进行该项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以及探伤、水压实验或压扁或扩口等工艺性能实验,均属必保条件。
B、协议保证条件:标准中除基本保证条件外,尚有"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quot;或"当需方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还有的客户,对标准中基本保证条件提出加严要求(如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等)或增检验项目(如钢管椭圆度、壁厚不均等)。
上述条款及要求,在订货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签署供货技术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
因此,这些条件又称为协议保证条件。
有协议保证条件的产品,一般均要加价的。
④批标准中的"批"是指一个检验单位,即检验批。
若以交货单位组批,称交货批。
当交货批量大时,一个交货批可包括几个检验批;当交货批量少时,一个检验批可分为几个交货批。
"批"的组成通常有下列规定(详见有关标准):A、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炉(罐)号或同一母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ASTM B517焊管标准

ASTM B517焊管标准一、范围ASTM B517标准规定了压力用途的焊接钢管的制造、试验、检验和交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以及其它具有适合焊接特性的材料制造的焊接钢管。
二、规范引用ASTM B517标准是引用其它相关标准和规范的一组标准,以确保焊接钢管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些被引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但不限于:ASTM A333、ASTM A799、ASTM A923等。
三、术语和定义ASTM B517标准定义了一些用于描述和解释焊接钢管的术语和定义。
这些术语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钢管、材料、质量等级、压力等级等。
四、符号和缩略语ASTM B517标准使用了一些符号和缩略语来表示焊接钢管的性能指标和规格。
这些符号和缩略语包括但不限于:SMLS、 seamless、 ERW、welded等。
五、尺寸与公差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尺寸与公差,以确保钢管的制造质量和互换性。
这些尺寸与公差包括但不限于:外径、壁厚、长度等。
六、外观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外观质量要求,以确保钢管的外观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这些外观质量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光洁度、锈蚀程度等。
七、力学性能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力学性能要求,以确保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这些力学性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等。
八、试验方法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试验方法,以确保钢管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这些试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
九、检验规则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检验规则,以确保钢管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这些检验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抽样检验、验收规则等。
十、标记、包装、运输和储存ASTM B517标准规定了焊接钢管的标记、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以确保钢管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受到损伤。
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标记内容、包装方式、运输方式等。
钢管术语-硬度指标

钢管术语-硬度指标
钢管的硬度一般常用布氏、洛氏、维氏三种硬度指标来衡量。
钢管的布氏硬度HB
在钢管标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广,往往以压痕直径来表示该材料的硬度,既直观,又方便。
但是对于较硬的或较薄的钢材的钢管不适用。
钢管的洛氏硬度HRC
钢管的洛氏硬度试验同布氏硬度试验一样,都是压痕试验方法。
不同的是,它是测量压痕的深度。
钢管的洛氏硬度试验是目前应用很广的方法,其中HRC在钢管标准中使用仅次于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可适用于测定由极软到极硬的金属材料,它弥补了布氏法的不是,较布氏法简便,可直接从硬度机的表盘读出硬度值。
但是,由于其压痕小,故硬度值不如布氏法准确。
钢管的维氏硬度
钢管的维氏硬度试验也是一种压痕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很薄的金属材料和表面层硬度。
它具有布氏、洛氏法的主要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基本缺点,但不如洛氏法简便,维氏法在钢管标准中很少用。
各种管道公称直径、外径、内径的区分依据

各种管道公称直径、外径、内径的区分依据管道元件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gb/t1047—2005)(2005-01-13发布2005-08-01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dn(公称尺寸)的定义和系列。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dn标识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的管道元件。
注:也可以使用与本标准不同的其他标识尺寸方法,例如螺纹、压配、承插焊或对接焊的管道元件,可用nps(公称管子尺寸)、od(外径)、id(内径)或g(管螺纹尺寸标记)等标识的管道元件。
……一般来说,钢管的直径可分为外径、内径、公称直径。
管材为无缝钢管的管子的外径用字母d来表示,其后附加外直径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径为108的无缝钢管,壁厚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径表示,如de63;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镀锌钢管等采用dn表示,在设计图纸中一般采用公称直径来表示,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和维修的方便人为地规定的一种标准,也较公称通径,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规格名称。
管子的公称直径和其内径、外径都不相等,例如:公称直径为100mm的无缝钢管邮102*5、108*5等好几种,108为管子的外径,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该钢管的内径为(108*5-5)=98mm,但是它不完全等于钢管外径减两倍壁厚之差,也可以说,公称直径是接近于内径,但是又不等于内径的一种管子直径的规格名称,在设计图纸中所以要用公称直径,目的是为了根据公称直径可以确定管子、管件、阀门、法兰、垫片等结构尺寸与连接尺寸。
公称直径采用符号dn表示,如果在设计图纸中采用外径表示,也应该作出管道规格对照表,表明某种管道的公称直径,壁厚。
钢管单位中“φ”和“dn”一般都用来表示直径,区别是:ф:是表示外径dn:公称直径(近似内径)“φ”标识普通圆钢管的直径,或管材的外径乘以壁厚,如:φ25×3标识外径25mm,壁厚为3mm的管材;“dn”:标识管材和阀门等管件的公称直径,通常接近于钢管的内径。
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介绍

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介绍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介绍(1)通用术语①交货状态是指交货产品的最终塑性变形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
一般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轧或冷拔(轧)状态或制造状态;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处理状态,或根据热处理的类别称正火(常化)、调质、固溶、退火状态。
订货时,交货状态需在合同中注明。
②按实际重量交货或按理论重量交货实际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称重(过磅)重量交货;理论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钢材公称尺寸计算得出的重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要求按理论重量交货者,需在合同中注明):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W=0.02466(D-S)S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D--钢管的公称外径,mm;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③保证条件按现行标准的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并保证符合标准的规定,称做保证条件。
保证条件又分为: A、基本保证条件(又称必保条件)。
无论客户是否在合同中注明。
均需按标准规定进行该项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以及探伤、水压实验或压扁或扩口等工艺性能实验,均属必保条件。
B、协议保证条件:标准中除基本保证条件外,尚有"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quot;或"当需方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还有的客户,对标准中基本保证条件提出加严要求(如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等)或增检验项目(如钢管椭圆度、壁厚不均等)。
上述条款及要求,在订货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签署供货技术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
因此,这些条件又称为协议保证条件。
有协议保证条件的产品,一般均要加价的。
④批标准中的"批"是指一个检验单位,即检验批。
若以交货单位组批,称交货批。
当交货批量大时,一个交货批可包括几个检验批;当交货批量少时,一个检验批可分为几个交货批。
"批"的组成通常有下列规定(详见有关标准):A、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炉(罐)号或同一母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gas在钢管标准中的意思

gas在钢管标准中的意思在钢管标准中,“gas”通常指气体。
这包括钢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输送的各类气体介质,如天然气、煤气等。
从衍生注释的角度看,这里的“gas”强调的是钢管的一种应用场景,即作为气体的输送管道。
它涉及到钢管的材质选择、壁厚要求等方面的标准制定。
因为不同的气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腐蚀性、压力等特性,所以针对用于输送“gas”的钢管,要根据具体的气体种类进行严格的标准规范。
从赏析的角度来说,这个简单的“gas”一词在钢管标准中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它像是一个指令,让整个钢管的生产、检测、使用等环节都围绕着气体输送这个目标进行精准的调整。
就好比一场音乐会中的指挥棒,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元素,却能引导整个乐团奏出和谐的乐章。
由于这是关于钢管标准术语的解释,不存在作者概念。
运用片段:例子1:你知道吗?我最近在研究钢管标准呢。
这里面有个词叫“gas”,可别小看这个词啊。
我就想啊,这“gas”在钢管标准里就像是一个神秘的信号。
你想啊,当你看到这个词,就知道这钢管是和气体打交道的。
比如说那些输送天然气的大管道,那钢管要是不符合针对“gas”的标准,那可就麻烦大了。
就像你要给一个爱喝果汁的人送水,完全不对路嘛。
那可能会导致气体泄漏,这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说,这个“gas”在钢管标准里可是个超级重要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大家,这钢管是为了气体而生的。
例子2:我跟你讲哦,我在看那些钢管标准的时候,看到“gas”这个词,当时就有点懵,后来才明白。
这“gas”在里面就意味着钢管的使命啊。
我就和我的朋友讨论这个事儿,我说这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钢管的使命就是安全地输送“gas”。
我朋友还不信呢,我就给他举例子。
我说你看那些煤气管道,如果不按照有“gas”的这个标准来,那煤气到处跑,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那得多危险啊。
这“gas”在钢管标准里,就像是一个严格的考官,考验着钢管的质量和性能,可不能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管标准中常用术语2002-01-10(1)通用术语①交货状态是指交货产品的最终塑性变形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
一般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轧或冷拔(轧)状态或制造状态;经过热处理交货的称热处理状态,或根据热处理的类别称正火(常化)、调质、固溶、退火状态。
订货时,交货状态需在合同中注明。
②按实际重量交货或按理论重量交货实际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称重(过磅)重量交货;理论重量--交货时,其产品重量是按钢材公称尺寸计算得出的重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要求按理论重量交货者,需在合同中注明):钢管每米的理论重量(钢的密度为7.85kg/dm3)计算公式:W=0.02466(D-S)S式中:W--钢管每米理论重量,kg/m;D--钢管的公称外径,mm;S--钢管的公称壁厚,mm。
③保证条件按现行标准的规定项目进行检验并保证符合标准的规定,称做保证条件。
保证条件又分为:A、基本保证条件(又称必保条件)。
无论客户是否在合同中注明。
均需按标准规定进行该项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
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表面质量以及探伤、水压实验或压扁或扩口等工艺性能实验,均属必保条件。
B、协议保证条件:标准中除基本保证条件外,尚有"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quot;或"当需方要求……时,应在合同中注明";还有的客户,对标准中基本保证条件提出加严要求(如成分、力学性能、尺寸偏差等)或增检验项目(如钢管椭圆度、壁厚不均等)。
上述条款及要求,在订货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签署供货技术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
因此,这些条件又称为协议保证条件。
有协议保证条件的产品,一般均要加价的。
④批标准中的"批"是指一个检验单位,即检验批。
若以交货单位组批,称交货批。
当交货批量大时,一个交货批可包括几个检验批;当交货批量少时,一个检验批可分为几个交货批。
"批"的组成通常有下列规定(详见有关标准):A、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炉(罐)号或同一母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B、对于优质碳素钢结构管、流体管,可以不同炉(罐)的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炉次)的钢管组成。
C、焊接钢管每批应由同一牌号(钢级)、同一规格的钢管组成。
⑤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在GB/T699-1999和GB/T3077-1999标准中,其牌号后面带有"A"字者,为高级优质钢,反之为一般优质钢。
高级优质钢在下列的部分或全部优于优质钢:A、缩小成分含量范围;B、减少有害元素(如硫、磷、铜)含量;C、保证较高纯净度(要求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D、保证较高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⑥纵向和横向标准中称纵向是指与加工方向平行(即顺加工方向)者;横向是指与加工方向垂直(加工方向即钢管轴向)。
做冲击功实验时,纵向试样的断口因与加工方向垂直。
故称横向断口;横向试样的断口因与加工方向平行,故称纵向断口。
(2)钢管外形,尺寸术语①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A、公称尺寸:是标准中规定的名义尺寸,是用户和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注明的订货尺寸。
B、实际尺寸:是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实际尺寸,该尺寸往往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
这种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的现象称为偏差。
②偏差和公差A、偏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尺寸难于达到公称尺寸要求,即往往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所以标准中规定了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间允许有一差值。
差值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为负值的叫负偏差。
B、公差:标准中规定的正、负偏差值绝对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带"。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负"表示;公差是没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称为"正公差"或"负公差"的叫法是错误的。
③交货长度交货长度又称用户要求长度或合同长度。
标准中对交货长度有以下几种规定:A、通常长度(又称非定尺长度):凡长度在标准规定的长度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要求的,均称为通常长度。
例如结构管标准规定:热轧(挤压、扩)钢管3000mm~12000mm;冷拔(轧)钢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长度: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长度尺寸。
但实际操作中都切出绝对定尺长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标准中对定尺长度规定了允许的正偏差值。
以结构管标准为:生产定尺长度管比通常长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较大,生产企业提出加价要求是合理的。
加价幅度各企业不尽一致,一般为基价基础上加价10%左右。
C、倍尺长度: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合同中应注明单倍尺长度及构成总长度的倍数(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数,总长为9000mm)。
实际操作中,应在总长度的基础上加上允许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个单倍尺长度应留切口余量。
以结构管为例,规定留切口余量:外径≤159mm为5~10mm;外径>159mm为10~15mm。
若标准中无倍尺长度偏差及切割余量规定时,应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倍长尺度同定尺长度一样,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产企业提出加价是合理的,其加价幅度同定尺长度加价幅度基本相同。
D、范围长度:范围长度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当用户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围长度时,需在合同中注明。
例如:通常长度为3000~12000mm,而范围定尺长度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
可见,范围长度比定尺和倍尺长度要求宽松,但比通常长度加严很多,也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成材率的降低。
因此生产企业提出加价是有道理的,其加价幅度一般在基价上加价4%左右。
④壁厚不均钢管壁厚不可能各处相同,在其横截面及纵向管体上客观存在壁厚不等现象,即壁厚不均。
为了控制这种不均匀性,在有的钢管标准中规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许指标,一般规定不超过壁厚公差的80%(经供需双方协商后执行)。
⑤椭圆度在圆形钢管的横截面上存在着外径不等的现象,即存在着不一定互相垂直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则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即为椭圆度(或不圆度)。
为了控制椭圆度,有的钢管标准中规定了椭圆度的允许指标,一般规定为不超过外径公差的80%(经供需双方协商后执行)。
⑥弯曲度钢管在长度方向上呈曲线状,用数字表示出其曲线度即叫弯曲度。
标准中规定的弯曲度一般分为如下两种:A、局部弯曲度:用一米长直尺靠量在钢管的最大弯曲处,测其弦高(mm),即为局部弯曲度数值,其单位为mm/m,表示方法如2.5mm/m。
此种方法也适用于管端部弯曲度。
B、全长总弯曲度:用一根细绳,从管的两端拉紧,测量钢管弯曲处最大弦高(mm),然后换算成长度(以米计)的百分数,即为钢管长度方向的全长弯曲度。
例如:钢管长度为8m,测得最大弦高30mm,则该管全长弯曲度应为:0.03÷8m×100%=0.375%⑦尺寸超差尺寸超差或叫尺寸超出标准的允许偏差。
此处的"尺寸"主要指钢管的外径和壁厚。
通常有人把尺寸超差习惯叫"公差出格",这种把偏差和公差等同起来的叫法是不严密的,应叫"偏差出格"。
此处的偏差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很少在同一批钢管中出现"正、负"偏差均出格的现象。
(3)化学分析术语钢的化学成分是关系钢材质量和最终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编制钢材,乃至最终产品热处理制度的主要依据。
因此,在钢材标准的技术要求部分,往往第一项就规定了钢材适用的牌号(钢级)及其化学成分,并以表格形式列入标准中,是生产企业和客户验收钢及钢材化学成分的重要依据。
①钢的熔炼成分一般标准中规定的化学成分即指熔炼成分。
它是指钢冶炼完毕、浇注中期的化学成分。
为使其具有一定代表性,即代表该炉或罐的平均成分,在取样标准方法中规定,将钢水在样模内铸成小锭,在其上刨取或钻取样屑,按规定的标准方法(GB/T223)进行分析,其结果必须符合标准化学成分范围,也是客户验收的依据。
②成品成分成品成分又叫验证分析成分,是从成品钢材上按规定方法(GB/T222)钻取或刨取样屑,并按规定的标准方法(GB/T223)进行分析得来的化学成分。
钢在结晶和以后塑性变形中,因钢中合金元素分布的不均匀(偏析),因此允许成品成分与标准成分范围(熔炼成分)之间存在有偏差,其偏差值应符合GB/T222之规定。
钢材的成品成分主要是供使用部门或质量检验部门验收钢材质量使用的,生产企业一般不做成品分析(用户要求者除外),但应保证成品分析符合标准规定。
③仲裁分析由于两个实验室分析同一样品的结果有显著差别并超出两个实验室的允许分析误差,或者生产企业与使用部门、需方与供方对同一样品或同一批钢材的成品分析有分歧意见时,可由第三方具有丰富分析经验的权威单位(如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或具有商检资格的检验部门)进行再分析,即称之谓仲裁分析。
仲裁分析结果即为最终判定依据。
(4)力学性能术语钢材力学性能是保证钢材最终使用性能(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制度。
在钢管标准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规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屈服点、伸长率)以及硬度、韧性指标,还有用户要求的高、低温性能等。
①抗拉强度(σb)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出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σb),单位为N/mm2(MPa)。
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
计算公式为: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②屈服点(σs)具有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试样在拉伸过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称屈服点。
若力发生下降时,则应区分上、下屈服点。
屈服点的单位为N/mm2(MPa)。
上屈服点(σsu):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应力;下屈服点(σsl):当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
屈服点的计算公式为:式中:Fs--试样拉伸过程中屈服力(恒定),N(牛顿);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
③断后伸长率(σ)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标距所增加的长度与原标距长度的百分比,称为伸长率。
以σ表示,单位为%。
计算公式为:;式中:L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mm;L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mm。
④断面收缩率(ψ)在拉伸试验中,试样拉断后其缩径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称为断面收缩率。
以ψ表示,单位为%。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S1--试样拉断后缩径处的最少横截面积,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