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合集下载

2024年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课件.

2024年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课件.

2024年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中班科学教材第七章《奇妙的机械》第二节《各种各样的锁》。

详细内容将包括锁的历史、种类、工作原理以及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锁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锁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锁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珍惜个人和他人的财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锁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复杂锁具的原理。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类型的锁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锁(如弹子锁、指纹锁、密码锁等)、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直尺、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箱子,箱子上有一把锁。

邀请一名学生尝试打开箱子,引导学生思考:箱子为什么能被锁住?锁有哪些作用?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锁的历史、种类和作用。

结合挂图和实物模型,讲解不同类型锁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道典型题目,讲解如何分析锁的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种锁的优点和缺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锁》2. 内容:锁的历史锁的种类锁的工作原理锁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锁的类型,并简要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

(2)你认为未来锁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2. 答案:(1)略。

(2)未来锁具发展趋势:智能化、生物识别、无钥匙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了解了锁的奥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锁具,了解锁具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锁》。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锁的基本结构,认识不同种类的锁,并探索锁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锁的基本结构,知道锁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锁,了解锁的基本结构。

难点:让幼儿理解锁的原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锁(机械锁、密码锁、指纹锁等)、锁的图片、锁的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小偷”,尝试打开教师准备的锁。

(2)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小偷”为什么打不开锁?2. 讲解锁的基本结构(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锁的名称。

(2)教师通过图片和模型,讲解锁的基本结构。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机械锁,讲解其原理。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密码锁,让幼儿尝试解锁。

4.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锁,并讨论锁的特点。

(2)幼儿根据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锁。

5. 小组讨论(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锁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2)让幼儿思考:未来的锁会有哪些新的功能?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锁》2. 内容:(1)锁的基本结构(2)锁的原理(3)锁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锁,并注明锁的名称和特点。

2. 答案:见幼儿作业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锁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但在讲解锁的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

2. 拓展延伸:(1)开展“锁的作用”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锁在生活中的应用。

(2)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锁的安全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锁,知道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锁,知道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掌握锁的开启方法。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类型的锁(如钥匙锁、密码锁、指纹锁等)、锁具操作工具(如钥匙、密码器等)、幼儿操作材料(如小锁、卡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类型的锁,引导幼儿观察并引发幼儿对锁的兴趣。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锁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让幼儿了解锁的种类。

3. 观察与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各种锁的结构,引导幼儿尝试使用锁具操作工具开启锁,让幼儿亲身体验锁的开启方法。

4. 探索与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让幼儿探究锁的原理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果性评价:评估幼儿对锁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对锁的开启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幼儿自评与互评: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锁的认知和运用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2. 区域活动:教师可以在科学区或角色区设置“锁”的主题活动,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查找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设计与实施:1. 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设计富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各种各样的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各种各样的锁》。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锁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锁的基本概念,知道锁的作用和种类;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锁的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难点:让学生理解锁的原理,能够独立操作各种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锁(包括钥匙锁、密码锁、指纹锁等)、锁具操作演示道具、教学PPT等。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把锁和一把钥匙,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如胶水、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把锁,引导学生观察锁的外观,引发学生对锁的兴趣。

然后,教师用钥匙打开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锁的内部结构,引发学生对锁的原理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锁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

同时,教师结合实物,讲解锁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锁,如钥匙锁、密码锁、指纹锁等,为学生讲解其操作方法和原理。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定一把锁,尝试用钥匙、密码或指纹等方式打开锁。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品展示(5分钟)学生将自己小组打开的锁进行展示,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锁的基本概念、种类、用途和原理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锁的图画,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锁的基本概念、种类和用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各种各样的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3册第5单元“各种各样的锁”。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类型的锁,了解锁的基本结构,探索锁的开启原理,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锁,认识锁的基本结构,能说出锁的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锁具。

3.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明白锁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锁的开启原理。

重点:认识锁的基本结构,学会正确使用锁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锁(如:密码锁、指纹锁、钥匙锁等)、挂图、实物投影仪。

学具:每组一套锁和钥匙,安全剪刀,双面胶,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告诉幼儿里面装有宝贝,但需要解开锁才能拿到。

激发幼儿好奇心,引导幼儿关注锁。

2. 讲解锁的类型(1)展示各种类型的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通过挂图,讲解锁的基本结构,如锁芯、锁体、钥匙等。

3. 探索锁的开启原理(1)以钥匙锁为例,引导幼儿观察钥匙插入锁孔后的转动过程。

(2)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锁的开启原理。

4. 动手操作(1)每组幼儿合作,尝试使用钥匙开启锁。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操作错误。

5. 随堂练习(1)分发安全剪刀、双面胶、画纸,让幼儿制作自己的小锁。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锁2. 内容:(1)锁的类型:密码锁、指纹锁、钥匙锁等(2)锁的基本结构:锁芯、锁体、钥匙(3)锁的开启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最喜欢的锁。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锁,了解其类型和结构。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和认识各种各样的锁,包括它们的形状、结构和作用。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各种类型的锁和钥匙,如机械锁、电子锁、密码锁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lock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通过出示各种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锁的形状和特点。

3.2 讲解:向幼儿介绍各种锁的名称、结构和作用,如机械锁需要钥匙打开,电子锁需要密码输入等。

3.3 实践:让幼儿分组合作,尝试使用钥匙或密码打开不同的锁,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4 分享:让每组幼儿分享自己尝试打开锁的过程和感受,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参与幼儿的实践活动,共同探索锁的奥秘。

4.2 制作小锁:让幼儿动手制作小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3 主题展览: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锁展示给其他班级的幼儿,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收集和分析幼儿的分享内容,了解幼儿对各种各样锁的理解和认识。

5.3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锁,知道它们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6.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学会使用钥匙或密码打开不同的锁。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锁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锁的形状和特点。

7.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尝试打开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3 小组合作法: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解锁任务,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八章:安全事项8.1 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活动的安全规则。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和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锁的特征和用途。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各种类型的锁(钥匙锁、密码锁、指纹锁等)、锁具操作卡片、钥匙模型、安全知识手册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活动室,光线充足,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和分享自己见过的锁,引导幼儿关注锁的特征和用途。

3.2 基本概念:介绍锁的定义、功能和基本结构,讲解锁的开启原理。

3.3 观察与操作:分发锁具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和尝试操作不同类型的锁,让幼儿了解各种锁的开启方法和特点。

3.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锁具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观察和寻找各种各样的锁,了解锁的安全作用。

4.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锁的世界”主题角,展示幼儿制作的锁具作品,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5.2 幼儿对锁的知识掌握程度,包括锁的定义、功能、结构和安全作用。

5.3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讲解锁的定义、功能、结构和安全作用。

6.2 示范法:展示锁的开启方法,引导幼儿模仿操作。

6.3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锁,提高动手能力。

6.4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第七章:教学内容7.1 锁的种类:钥匙锁、密码锁、指纹锁等。

7.2 锁的用途: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场合的安全防护。

7.3 锁的开启方法:钥匙开启、密码输入、指纹识别等。

7.4 锁的安全作用:保护个人和公共财物安全,预防盗窃。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锁,引导关注锁的特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锁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种类,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锁的基本结构,知道锁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不同种类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锁的内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锁,了解锁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锁的实物或图片、锁的模型、磁性锁、钥匙、螺丝刀等。

2. 学具:每组一份锁的实物或图片、磁性锁、钥匙、螺丝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带锁的盒子,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讲解锁的基本知识(1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和模型,讲解锁的基本结构、种类及作用。

(2)教师演示锁的开启过程,让幼儿观察并了解锁的工作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种简单的锁,并讲解其开启方法。

(2)教师操作演示,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锁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尝试开启。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知道锁的作用了吗?”(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锁?”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锁》2. 内容:(1)锁的基本结构:锁芯、锁体、钥匙孔、钥匙等。

(2)锁的种类:挂锁、自行车锁、门锁、磁性锁等。

(3)锁的作用:保护财物安全,防止丢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和家人一起找一找,家里有哪些锁?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2)请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打开一个简单的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锁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锁,会用图表记录的方式表示需要锁的地方。

2、探索锁的秘密,了解锁的作用,知道锁的重要。

3、对观察和动手活动感兴趣,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又到给敏敏修剪小指甲的时候了。

可当妈妈拿起宝贝女儿的小手时,突然发现宝贝的小指甲很粗糙,细看还有几个指甲出现了脊状隆起,有点不对劲哦,还是去看看医生吧!
健康宝宝的指甲呈优美的弧形,无斑点,无凹凸,无裂纹、无倒刺,也不粗糙,如果宝宝的指甲出现了粗糙、倒刺、白色斑点或絮状白斑中的任何一种改变,就值得去找医生查一查问题了。

指甲粗糙
疾病:维生素B缺乏症。

原因:宝宝长时间挑食、偏食,以精制米面为主,拒吃粗粮、杂粮;烹饪方式有误,如切碎蔬菜浸泡过久,高温过度烹饪,导致食物中维生素大量流失;宝宝患有慢性腹泻、呕吐等疾病,引起维生素B吸收障碍;宝宝长时间感染、发烧、代谢旺盛,对维生素B需要量增加,而你依然按往常食谱喂养等,都可能引发B族维生素缺乏。

检查项目:到医院请有经验的儿科医生或营养科医生检查确认。

治疗:纠正宝宝挑食、偏食习惯,尽量拓宽三餐食谱,增加谷类、豆类、酵母、干果及动物内脏、禽蛋、奶类、瘦肉及新鲜绿叶蔬菜(芹菜叶的维生素B含量最丰富)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改进烹饪方式,尽量减少做饭和做菜过程中维生素的流失。

甲根上长满倒刺
疾病:外伤、维生素或锌缺乏症。

原因:倒刺的医学术语叫逆剥,通常是宝宝咬指甲或与粗糙物体摩擦所造成;但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或锌引起的皮肤干燥也可引起。

倒刺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本不是大问题,但宝宝出于好奇或感觉碍事而用手撕扯,往往造成损伤而致出血或疼痛,如果又有细菌入侵,还可能导致甲沟炎等感染,所以需要认真对待。

检查项目:到医院抽血作微量元素测定。

治疗:出现倒刺后宜用指甲刀剪掉,防止宝宝撕扯。

干燥季节给宝宝的小手涂上无刺激、
含油份的护肤霜,如羊毛脂、硅霜、维生素E霜等。

教育宝宝不要随意啃咬指甲。

多吃果蔬,补足维生素与锌等养分。

出现白色斑点或絮状白斑
疾病:多为指甲损伤,少数为肠蛔虫症、胃肠道功能不良、贫血症、营养不良等。

原因:宝宝指甲受到挤压、碰撞而致损伤;或者因宝宝卫生差,食前不洗手,引起蛔虫病,蛔虫寄生于肠道中掠夺营养素所造成。

两者的差别是:损伤所致的白点经剪掉后不再亮相,而营养不良所诱发的白点可反复出现。

检查项目:微量元素测定、大便查蛔虫卵、血常规检查等。

治疗:保护好宝宝的小指甲,防止指甲受伤,如在宝宝玩耍的地方做好各项保护措施,包
括加固房门、柜门的开关装置;督促宝宝不做开门、关门等容易伤手的游戏或活动。

如果
宝宝指甲反复出现白点,检查又发现营养不良,应调整食谱,补充相关的微量元素与维生素,如铁、锌、维生素B等。

证实有蛔虫病的宝宝应实施驱虫治疗。

多多比较讲卫生,每次外出回家都要洗洗小手,然后给妈妈验收是否合格。

这天妈妈突然
发现小指甲尖有断裂痕迹,便问多多是否受过伤,多多连连摇头。

细看一番不得了,好几
个指甲都存在断裂情况,且甲板薄脆,甲尖尚有分层现象。

心中疑虑不已,随即决定带多
多去看医生
健康宝宝的指甲质地坚韧,无裂纹或分层现象,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带宝贝看医生。

指甲变薄且脆弱不堪,
甲尖有明显的断裂痕迹,或有分层现象
疾病:多见于营养不良(如蛋白质、矿物元素缺乏),少见于扁平苔藓等皮肤病。

原因:指甲中97%的成分是蛋白质,若喂养不当,主食缺乏蛋白质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则会导致小指甲变薄变脆,步多多的后尘。

检查项目:称体重、量臂围,若低于同龄宝宝的正常值,提示存在营养不良。

治疗:调整食谱,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以优质蛋白为主,如肉、蛋、鱼、奶、畜禽血、
豆类等。

同时补充锌、钾、铁等矿物质,如核桃、花生等坚果,可促使指甲坚固。

指甲普遍较薄,没有光泽且凹凸不平,
多的如同顶针
疾病:多见于钙、锌等微量元素缺乏症,偶见于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的
早期症状。

原因:宝宝食谱单一,缺乏富含钙、锌的食物,或患有慢性腹泻、结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可使指甲性质改变。

银屑病则多与遗传有关。

湿疹常是过敏体质加上某些过敏食物
(如牛奶、鱼虾)共同所致。

检查项目:微量元素测定、食物过敏原检测。

治疗:多安排富含钙、锌的食物,如牛奶、羊奶、肉类、鱼、牡蛎、芝麻、豆制品、柑橘、葡萄等。

酌服鱼肝油、多做日光浴,以便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与利用。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锌、铁的药物制剂,如葡萄糖酸锌、硫酸亚铁等。

银屑病和湿疹
的主要表现是皮肤损害,指甲症状仅是其部分表现,应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

指甲出现纵向破裂,
甲半月迅速出现或体积增大。

疾病:甲状腺疾病,如功能减低的呆小病、机能亢进的甲亢症。

原因:呆小病祸起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酶缺陷,导致新陈代谢缓慢,影响指甲的正常发育,并出现破裂迹象。

甲亢则相反,新陈代谢加速,指甲生长变快,没
有完全角质化的角蛋白增加较多,结果便是没有甲半月的指甲会有饱满的甲半月亮相,已
有甲半月者则甲半月的体积可增大。

检查项目:抽血做甲状腺功能测定(如血T3、T4测定)。

治疗:到医院查明原因,呆小病宜用甲状腺片、优甲乐等甲状腺制剂补足甲状腺素;甲亢
则应反其道而行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硫氧嘧啶)以减低亢进的甲状腺功能。

活动准备:
1、操作卡人手一份。

2、收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
1、出示锁和钥匙:今天,Ubuntu操作系统/老师带什么到幼儿园来了?小朋友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锁和钥匙,你带来的锁和钥匙是什么样子的?你想玩一玩吗?
2、幼儿自由玩锁
3、交流: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锁和钥匙:它是锁什么的?你是怎样玩锁和钥匙的?你的锁有什么用?
二、认识不同种类的锁,了解它们的用途。

1、分别观察不同种类的锁和钥匙:这是什么锁?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用来锁什么的?
2、提问:你还见过哪些锁?你还认识哪些锁?
3、讨论:为什么要有锁?如果没有锁会怎样?
三、操作活动:
1、猜谜语
2、提出操作要求:说说图上哪些物品需要锁?在需要锁的物品下面打&;,不需要的则打&;。

四:评价活动:
1、说说哪些物品需要锁。

2、想一想,还在哪里见过锁?说一说锁有什么用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