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文学特色解读

合集下载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俄国白银时代,指从1880年代末至1917年2月革命开始之前的时期,在历史上被公认为是新艺术浪潮出现之前最后一个文学时期,也被称为“古典文学时期”或“新艺术浪潮时期之前”。

俄国白银时代的文学创作,是通过此时此刻的俄罗斯文化环境的审查,同时也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

它以传统的文学手法为主,表达自然、社会、历史及生活,以及那个时代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各种价值观。

白银时代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从琐碎的小品、议论文、散文艺术,到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小说,涵盖了一系列的创作体裁。

其中,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是俄国白银时期最有影响的两种文学流派。

白银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受到了此时此刻的俄罗斯文化环境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真实传达,以精致的细节展现真实的现实,尤其是反映社会现状、揭露社会弊端,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尤金奥斯曼诺夫、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米涅夫斯基、伊凡加里耶夫等等,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充分反映了白银时期社会的各种困境。

另一方面,浪漫主义文学在白银时代也颇受欢迎,大多是社会上上层人士喜欢。

浪漫主义文学以艺术性、情感性和宗教性为主,以古老的传奇、寓言等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表达人们热情洋溢的希望、美好的理想,以及对自由、平等、友爱的热切追求。

俄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有尤金亚凡尼涅夫、杰里洛夫布罗克林等,他们的作品艺术性高,通常以浪漫的形式来表现其生活态度和人文主义思想。

另外,白银时代还有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例如普鲁斯特式的代表作《我的大学》,也是许多读者的最爱;或描写俄罗斯宗教生活的文学作品《春游》、《和教会及其文化》等。

总之,俄国白银时代的文学创作,体现出人们对社会变革、崇尚自由、友爱、平等等价值观的渴望,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现状进行了令人深思的审视。

它有别于威尔斯-弗洛伊德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它更加注重戏剧性、叙事和艺术性,把艺术和革命紧紧联系起来,为主流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而支持。

符号学视角下“白银时代”诗歌语言的阐释

符号学视角下“白银时代”诗歌语言的阐释
对 世 界 的 感 受 上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对 于 “白银 时 代 ” 的 诗 歌 解 读 一 直 以 来 是 俄 苏 文 学 评 论 界 的 热 点 。 本 文 拟 从 诗 歌 语 言 独 特 的 音 乐 性 和 象 征 性 角 度 出发 , 探 讨 结 构 主 义 符 号 学对 “ 白银 时代 ” 诗 歌 语 言 的 阐释 。
认为语言符号由能指( s i g n i f i e r ) 和所指( s i ni g f i e d ) 组成, 在能指和所指 之间不存在任何“ 内在的联系” 或者“ 自然的纽带” 。 也就是说, 任意性
不 是完全取 决于作者 的 自由选择 , 而是不可论证性的 , 即对现 实中跟
它没有任何 自 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性和节奏方面, 它有点儿像音乐; 在形象性方面, 它又有点儿像绘
画。 它是通过语言对现实表象的造型能力产生出来的, 这种造型能力
与语言的通信能力有着根本的区别, 然而又与这种能力不可分割。 由 语言的这种造型机能产生出来的纯粹产品是一种语言创造品,是一 种形象的构图, 是一种艺术品。它不是陈述, 而是诗。”
二、 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对诗歌语言音乐性的解读
俄国象征主义作家们认为,艺术应被确定为只是个人内心世界
在研究文化是如何模拟现实的过程中,洛特曼特别注意到了人
脑左右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他认为, 人脑的思想机制至少存在两 种不同类型的编码系统: 离散性及连续性。 这两种编码系统以各 自 不
的再现, 个人只有通过对隐秘的感受和暗藏的精神活动的窥视才能
【 关键 词 】 “ 白银 时代 ” ; 诗歌 ; 符 号学 ; 音乐性 ; 象征性
中图分类号 : H0 — 0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 2 - 0 0 0 8 — 0 1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特征分析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特征分析

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特征分析杨 颖(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摘要:文章对俄罗斯白银时代展开分析,首先从其形成与特征出发,而后对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几个主要流派加以讨论,对于加深该领域的认识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中图分类号:[B5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8)26-0230-002“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将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三十年认定为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

其与黄金时代是俄罗斯诗歌创作领域的两个繁荣期,并且在后人的研究过程中,也会将这种称谓延展到整个文学领域之中。

白银时代没有黄金时代那么鼎盛的繁荣,但是世纪之交仍然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俄罗斯社会处于从近代转向现代的关键点,也因此衍生出以精神觉醒和文化振兴作为核心思路的文学作品。

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与西方的文艺复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20世纪俄罗斯杰出的思想家尼·别尔嘉耶夫曾经称其为俄罗斯的“文艺复兴”(Ренессанс),但同时又为这个时代同时提出两万两个描述性的概念,即“文化复兴”(культурныйренессан)以及“精神文化复兴”(духовно-культурныйренессан)。

提出这样三个描述性的概念,是尼•别尔嘉耶夫对于白银时代的一种深度认可,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本质的深刻把握,认识到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其核心在于文化和精神领域的变迁。

一、白银时代的形成与特征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领域所产生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思想。

诸多社团和流派层出不穷,生命斐然的文学大师不胜枚举,这些都成为分析白银时代特征的重要线索。

而首当其冲地,就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出必要了解和分析。

19世纪末,地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生产力和经济,乃至于意识形态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俄罗斯“白银时代”概念述论

俄罗斯“白银时代”概念述论

俄罗斯“白银时代”概念述论摘要:“白银时代”作为专业术语,指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化(首指文学),但在概念的理解上却产生过巨大的分歧,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走向统一:始于1890年,终于20世纪20年代初。

而且,“白银时代”并不意味着艺术创作和文化在质量上的下降和衰落,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是俄罗斯文学、哲学、戏剧、绘画、建筑等艺术和文化继续全面繁荣和发展的新阶段,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因此,“白银时代”概念的外延也随之不断扩大,相继经历了诗歌、文学、艺术和文化的“白银时代”几个阶段。

关键词:白银时代;黄金时代;界限;概念作为专业术语的“白银时代”有两层含义:一指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一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俄罗斯文化(首指文学)。

本文主要讨论后者。

在俄罗斯,随着1880年“民粹派的分裂”,俄罗斯社会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许多知识分子悲观失望,他们或回避现实,或沉湎于个人感情的彷徨,或陶醉于神秘世界的幻想,于是,他们否定过去,否定理性,表现自我,俄罗斯的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也相继确立,作家、诗人渴望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哲学家们集中寻求认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新途径,各种艺术也在变革中寻求新的发展。

可以说,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形成就是基于对传统的批判;不过,学界在对“白银时代”时间界限的划分、概念的理解上却经历了曲折的道路。

一、“白银时代”的时间界限关于俄罗斯“白银时代”起始时间的划分问题,有过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

一是苏联标准,即以政治事件(比如贵族革命时期的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文学等)为标准来划分,将这一时期的文学划归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个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初期到十月革命期间。

第二种观点认为始于1890年,温格洛夫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书》中认为,时代断限应该考虑社会政治因素,但同时艺术时代的更替也应该取决于艺术领域内部结构的变革,因此,“白银时代”应始于1890年。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

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俄罗斯的白银时代(1890年至1917年)被誉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金色时期,也是俄罗斯文学最充实的时期。

当时,社会及政治压力大,文学、哲学、历史学等一系列新的思潮开始汹涌澎湃,人们开始用新的叙事角度来叙述实际社会生活,催生出许多著名作品。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文学可以分为三支朱安申斯林,列夫托尔斯泰和阿尔瓦彼得罗夫,它们组成了白银时代文学的“三大派”。

朱安申斯林(1866-1925)是白银时代著名小说家,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小说,如《雅尔科夫》,《神秘岛》,《受苦家庭》,《父亲》等,代表作是《魔鬼》。

申斯林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使他成为白银时代不可或缺的作家,也是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著名作家,他创作了一系列“歌剧式”小说,如《安妮》,《哈姆雷特》,《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其中《安妮》被誉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阿尔瓦彼得罗夫(1868-1936)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小说家,他创作了一系列描写苦难生活的小说,如《罗方德和雷奥多》、《苦难历史》、《消失的浪漫主义》等,代表作是《苦难记》。

阿尔瓦彼得罗夫为无产阶级斗争奠定了重要基础,他的作品对许多现代文学家产生了积极影响。

除了这三位著名作家,白银时代还有许多伟大的作家,如阿列克谢耶夫、谢耳曼、安德烈耶夫、格罗列克、阿列克谢耶夫、维克多连尼科夫、维克多瓦尔斯特斯科娃等,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此外,白银时代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艺媒体,如《新诗》杂志,它充满了无产阶级思想,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无产阶级的心路历程,它成为俄罗斯白银时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载体。

另外,《俄罗斯文摘》杂志也是白银时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

从1890年至1917年,俄罗斯白银时代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活跃性和创造力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及世界文学史,也为中国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特征初探

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特征初探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第23卷第2期2021年4月Vol.23,No.2Apr.2021DOI : 10.15916/j.issnl674-327x.2021.02.021俄国“白银时代”诗歌特征初探郭春香(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国文学蓬勃发展和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俄国诗歌在该时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个时期被称为俄国诗的"白银时代”,本文主要从''白银时代”的诗人及主要流派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俄国;白银时代;诗歌中图分类号: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21)02-0077-03在1820—1880年这短短60年间,随着俄国国 力的强盛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觉醒,俄国文学飞速 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

但是,到了 19世纪末20世 纪初,俄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被以索洛古勃、马雅科夫斯基、蒲宁等为代表的俄国文学史上又一个欣欣向荣的丰收时代“白银时代”所取代。

“白银 时代”的文学具有俄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的时代特征,是俄国现代文学和诗歌兴起的大时代。

本 文将重点放在“白银时代”的诗歌上,主要探讨“白银时代”的诗人及主要流派、诗歌的特点等内容。

一、“白银时代”的诗人及主要流派“白银时代”流派主要分为三大流派,分别为象征主义流派、阿克梅主义流派和未来主义流派, 其中每一个流派都给予了诗歌不同的音符。

这三大流派的诗人在俄国诗歌创作中摒弃了旧的标准、传 统和规范。

在该时期每一位诗人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展现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白银时代”诗歌创作 中应该具有的新现象,他们每个流派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独特特征其中构成“白银时代”精神核心、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勃留索夫、索洛古勃、安德列•别雷、 索洛维约夫、古米廖夫、勃洛克、戈罗杰茨基、梅 列日科夫斯基、阿赫玛托娃、叶赛宁、谢维里亚宁、柯茨、赫列勃科夫、克留耶夫、马雅可夫斯基、施 库廖夫、茨维塔耶娃等。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
俄罗斯的黄金时代及白银时代
Russia's golden age and silver age
汇报人:代用名
CO N T E N T S
01
黄金时代

02
白银时代

黄金时代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屠格涅夫
契诃夫
俄罗斯文学研究者在回顾十九世纪初以来的俄罗斯文学时,常常把从普希金 到契诃夫的这一段时期称为“黄金时代”,原因这是一个群星璀灿的时期。
一、“白银时代”概念的人本价值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家看来,只有在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才 能克服外在秩序的束缚,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因为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 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因而,重新阐释古老的基督教理 论——神人学说,就成为俄罗斯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 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多声部的 新格调,多元化的新状况,多取向的新视界,使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呈现出色彩斑谰神韵丰 厚的新风貌。作家的审美视界在这个时代里也发生了既与十九世纪相去甚远又在彼此之 间大相径庭的新变异。作家心目中“人”的形象、“生活”的形象、“世界”的形象均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有对那种“大写的人”的塑造,也有对那种“小矮人”的叙写,更有对 那种“无望而坚执地抗争之人”的展现。作家意识里“真善美”这三块基石的至尊地位 受到了撼动。多少年来一直领受着作家们由衷的人道主义关爱的“小人物”,其文学形象 也发生了蜕变:他们的心灵深处也裸露出灰色的阴影。
二、“白银时代”概念的现实价值
“复兴说”又有“艺术复兴说”与“文化复兴说”之分。这两种观点是由文化学家弗 ・韦依德列在三十年代、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在四十年代分别提出的。“复兴论”者 看出,这个时代足“日落感、毁灭感同日出感与那种对改造生活的希冀”“互相交织”的 时代。“复兴论”衍生出文化“转型论”。此说主张,世纪之交的“白银时代”是不同的 文化大转型的时代。“转型论”者感兴趣的是“多声部的合唱”,是“复调”中的“整 一”。“颓废论”者盯住的则是世纪之交的那一代文人对十九世纪时代精神的偏离与背 叛,而看不惯那一批文坛弄潮儿所凸显的“新浪漫主义”的思维方式与创作路子,指责他们 反实证主义、非历史主义,谴责他们对非理性的高扬,使无意识泛滥,抨击他们对艺术的社会 使命、作家的公民职责、文学的生活教科持功能的全面摈弃。“颓废论”者强调世纪之 交的精神危机,突出这个时代众声喧哗的“杂语”状态。“颓废论”者难以认可世纪之交 的俄罗斯文学与文化是一个独特的时代,而坚持认定它只是一个过渡时期。“颓废论”者 倾心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如何水火不容的斗争态势,感兴趣的是某些现代主义者如何走 向现实主义阵营的“归降”情形,钟情的是现实主义在文坛上的“征服”过程。也是基于 “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这种“红tj黑”的锁定,有人将“白银时代”囿定为“现代主 义的时代”,以期凸显这个时代的文学甚或文化高扬“审美至上”,推崇“艺术中心”,迷恋 “语言魔力”的思想艺术取向,以期强调这个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的文化视界的内省性、

俄罗斯文化期末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

俄罗斯文化期末考试参考题目及答案

1、简述俄罗斯文化的文化类型。

答:俄罗斯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史类型,走过自己特殊的发展道路,但俄罗斯文化像世界上任何一种其他的民族文化一样,它的形式和发展不是孤立的,而处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往来中,是与其他民族文化花互相交融、互相借鉴的结果,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积极交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和营养,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形成一种既继承本族民族文化的传统、又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一种多样化的混合型文化,成为全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2、简述俄罗斯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具有欧亚特征。

表现在社会构建、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第二、是一种二元文化现象。

指文化各个层面由两个或多个互为依存、互为对立甚至互相斗争的部分或方面构成,并贯穿其始终。

其文化许多现象都是两极的矛盾统一。

第三、具有宗教性。

公元988年基辅罗斯的弗拉基米尔大公把基督教宣布为国教,即“罗斯受洗”。

开始了俄罗斯历史的基督教时代。

第四、具有包容性。

指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营养和精华。

这实质上是其宇宙性的一种表现。

第五、具有使命意识。

这种使命意识来自俄罗斯民族的使命感,认为自己是肩负上帝赋予的特殊使命的民族。

表现在对俄罗斯发展道路和人民命运的关心和思考;对自己祖国深深的热爱;自责机制,经常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谁之过”,“怎么办”是经常摆在俄罗斯人面前的问题。

第六、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民族精神。

一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没有成为其翻版;二是民族精神与西方重物质、追求欲望相对立,不象西方过分理性,却保持了对精神的重视。

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说明。

如“多余人”奥涅金、毕巧林、罗亭,“新人”巴扎罗夫、吉尔山诺夫,“特殊的人”拉赫美托夫等。

而“十二月党人”则是19世纪俄罗斯社会中一些重精神轻物质的真实的人。

3、简述基辅罗斯时期的俄罗斯文化特征。

答:是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个人时期的俄罗斯文化尚未获得自己显著的民族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俄罗斯文学的“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代上承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下启苏联的革命主义文学,是苏联自由知识分子
发起的俄罗斯版文艺复兴运动。

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展现了在那个时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追求。

本文将对俄罗斯“白银
时代”的文学特色进行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特色
苏联文学的黄金时代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黄金时代的大文豪们先后退出文坛之后,“白银时代”的作家们相比之下似乎逊色了一些。

但是,“白银时代”也产生了
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别雷、叶赛宁这样的著名作家和诗人。

“白银时代”的
文学,也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白银时代”的基本含义
“白银时代”的概念最早由俄罗斯思想家尼·亚·别尔嘉耶夫提出,他认为这一时期哲
学和诗歌的繁荣是属于俄罗斯的文艺复兴的时代。

知识界以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表现主义为代表,重估一切价值,重新解读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出现了一个文化活动高涨的时代。

(一)“白银时代”的时间界限
“白银时代”的开始时间有三种说法,一是以政治事件为标准,二是以1890年为标准,三是1880年为标准,后来大部分学者倾向于1890年。

“白银时代”结束时间
的说法也有很多,有的认为是1915年或1913年,有的认为是十月革命,有的认
为是上世纪20年代初,有的认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

目前一般认为是20年代初。

(二)“白银时代”概念外延的变化
一开始,“白银时代”被用于描述一个诗歌的时代,以勃留索夫、阿赫玛托娃、马雅
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集中出现,早就了俄罗斯诗歌的一个高峰。

后来,诗歌界的巨大变革让散文、小说、评论等文体都加入到了变革当中,“白银时代”成为了一个文学时代。

再后来,诗歌、音乐、哲学、绘画等领域相
继加入到了运动当中,“白银时代”成了艺术的时代。

最后,整个社会都被深深的影响,“白银时代”成为了文化的时代[1]。

二、“白银时代”的主要流派
(一)象征派
象征派是“白银时代”的主要流派,象征派在俄罗斯的兴起是法国象征主义之后第二
次象征主义的发展高潮。

俄罗斯的象征主义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惯于使用象征手段暗示思想和情绪,别雷、索洛古勃、勃留索夫在象征派中成就最高。

别雷创作的《彼得堡》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象征主义小说之一,索洛古勃的《卑劣的小魔鬼》
则是象征派小说的另一代表。

象征主义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2]。

(二)阿克梅派
(三)未来派
未来派与阿克梅派大概同时期出现,代表诗人有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赫列勃尼科夫、谢维里亚宁、布尔柳克、卡缅斯基等。

未来主义诗歌倡导全盘否定传统的文艺价值,对诗歌语言进行全面的革命。

未来派诗歌夸张的形象、独特的移行对于全世界的诗歌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白银时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一)关注和内心
(二)宗教神秘主义
“白银时代”的作家们喜欢探讨宗教问题,并且把宗教问题审美化,走向了宗教神秘注意。

对宗教的探讨引申出了对哲学的探讨,诗歌在思想上超越了艺术的界限,宗教哲学成为了象征主义重要的思想基础。

阿克梅派同样对宗教有极大的热情,渴望得到宗教意义上的肯定。

宗教神秘主义大行其道事实上代表着“白银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危机。

(三)精英文化的本质
“白银时代”终究是少数上层作家和诗人自娱自乐的运动,并没有对社会底层产生太大的影响。

精英文化的本质令“白银时代”取得的成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理解,导致“白银时代”最终走向了尽头[4]。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俄罗斯“白银时代”取得了比较高的文学成就,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探讨了“白银时代”的基本含义,了“白银时代”三个主要的文学流派,并且对“白银时代”文学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白银时代”的文学特色进行了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