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都是好孩子第1课:我们爱学习第2课:我们守规则第3课:我们懂礼貌第4课:我们讲卫生2.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园第5课:我们的家乡第6课:我们的学校第7课:我们的家庭第8课:我们的朋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守规则、懂礼貌、讲卫生、爱家乡、爱学校、爱家庭、珍惜友谊等基本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歌曲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实例,让学生明确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6.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2. 内容提纲:第一单元:我们都是好孩子第1课:我们爱学习第2课:我们守规则第3课:我们懂礼貌第4课:我们讲卫生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园第5课:我们的家乡第6课:我们的学校第7课:我们的家庭第8课:我们的朋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在学习中,你是如何做到守规则、懂礼貌、讲卫生的?你认为我们的家乡、学校、家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请举例说明。
请你列举三个你最喜欢的同学,并说明你们之间的友谊故事。
2. 答案:示例:我在学习中,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保持教室卫生等。
示例:我们的家乡风景优美,有很多名胜古迹;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家庭和谐,互相关心等。
示例:我的好朋友是小明、小红和小华。
小明和我一起学习,互相帮助;小红和我一起参加课外活动,共同进步;小华在我生病时,关心照顾我。
2024年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爱我的家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学习家庭礼仪,尊敬长辈,与家人和睦相处。
2. 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与人交往,尊重他人,友善相处。
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3. 遵守规则,快乐成长学习遵守规则,提高自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关爱家人,尊敬长辈,与家人和睦相处。
2. 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提高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律自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学会关爱家人,与人友好相处,遵守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重要性的思考,引入新课。
2. 新课内容展示:通过PPT展示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家庭礼仪、人际交往技巧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家庭礼仪、人际交往方法和规则意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家人、与人友好相处和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 内容:家庭重要性、家庭礼仪人际交往、沟通技巧遵守规则、自律自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下你与家人的快乐时光,至少写三件关爱家人的事情。
列举出你在学校和社会中遵守的规则,并说明这些规则对你的帮助。
2. 答案:例:我经常帮妈妈做家务,陪奶奶散步,给爸爸捶背。
这些事情让家人感受到我的关爱,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例: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误以为我拿了她的铅笔,我耐心地与她沟通,找到了真正的“小偷”。
通过这件事,我学会了倾听、表达和同理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践行所学知识,不断提高道德素养,成为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少年。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伙伴课文1:《我的好朋友》课文2:《合作力量大》2. 我们的生活课文3:《生活离不开水》课文4:《节约用水》3. 我们共同的家课文5:《我爱我家》课文6:《我们的家园》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学会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节约意识和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与好朋友相处的趣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课文:课文1:《我的好朋友》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关心同伴。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
课文26结合实际生活,讲解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关爱家人的重要性。
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与同伴合作、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关爱家人等。
5.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课文1:《我的好朋友》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关心同伴合作的力量2. 课文26节约用水、保护环境关爱家人我们共同的家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一个与好朋友合作完成任务的例子。
制定一个节约用水的家庭计划。
写一篇关于关爱家人的短文。
2. 答案:例:我和好朋友一起打扫卫生,我们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计划:例如,每天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用洗菜水浇花等。
短文:描述一次为家人做家务、送礼物或关心家人的经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活动,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中学会关爱家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单元一:我爱我家(第12课)第1课:《家庭的关系》第2课:《家的规矩》2. 单元二:我们都是好朋友(第34课)第3课:《好朋友的标准》第4课:《与朋友分享》详细内容:探讨好朋友的标准,学习与朋友分享快乐和合作。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懂得分享与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家庭关系和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长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家庭关系图、好朋友标准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家庭照片分享,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学习家庭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并进行角色扮演。
(2)学习家庭规矩,讨论家庭中应遵守的规矩,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关系图”绘画,加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好朋友的标准,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5.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好朋友标准”卡片配对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关系图2. 家庭规矩列表3. 好朋友标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家庭关系图,标注家庭成员的称呼。
(2)写一篇关于家庭规矩的短文,分享自己的家庭经验。
(3)列举三个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好方法。
2. 答案:(1)略(2)略(3)示例:互相帮助、分享玩具、说礼貌用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心中的好家庭”演讲比赛,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的感悟。
(2)组织“好朋友手牵手”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长大了2. 遵守规则3. 我爱我家4. 亲近大自然5. 做个好朋友6. 我们一起玩7. 感恩的心8. 爱护公物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老爱幼的品质。
4. 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5. 培养学生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能力。
6.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怀。
7.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将道德与法治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学习卡片、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景剧、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进行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4. 情景模拟:设计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2. 知识点:以提纲形式展示各章节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设计一幅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画。
(4)列举几种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并说明其意义。
(5)讲述一个与好朋友相处的温馨故事。
(6)谈谈如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答案:(1)略。
(2)略。
(3)略。
(4)例如:植树、观鸟、徒步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我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略。
(6)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包括:1. 我爱我家;2. 我们长大了;3. 亲亲热热一家人;4. 家务我来做;5. 伙伴齐欢乐;6.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7.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8.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详细内容包括:家庭的重要性,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学会感恩,热爱劳动,遵守规则,环保意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懂得尊敬长辈,关爱家人,培养家庭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家庭责任感、集体荣誉感、道德素养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展示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实践情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2. 知识点:家庭、友谊、规则、环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家里做过的家务,并谈谈你的感受。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帮助朋友解决问题的。
(3)谈谈你对遵守规则的认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
2. 答案:(1)感受:通过做家务,我体会到家人的辛苦,更加珍惜家庭和谐。
(2)方法:主动关心朋友,倾听他们的需求,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1 假期有收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
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难点: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方法: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汇报)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于夏天的小诗吧!教师领读: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的暑假都是怎么过的?在这样的暑假里你收获到了什么?(学生汇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二、授新。
(一)故事导入:讲述书下小故事《小强的暑假快乐吗》。
(二)大家来讨论:小强的暑假快乐吗?学生汇报。
教师总结。
(三)教师课件出示课文3页彩图。
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说了些什么?你假期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展示一下你们假期里最好的照片,给大家讲讲你们一家的假期故事。
(四)小调查:你们的假期作业都写了吗?是什么时候写的?学生汇报。
教师: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到想起了两个小朋友,他们跟你们的情况差不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暑假的。
出示教材第4到5页插图:对比两个小朋友的暑假安排你觉得他们的暑假安排的好不好?如果你是他,下个假期你要怎么安排?三、教师总结。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四、拓展。
2024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精彩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精彩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校园》:认识校园环境,学会爱护公共财物。
2. 第2章《我们的班级》: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合作。
3. 第3章《我们的节日》:了解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文化。
4. 第4章《我们的家乡》:认识家乡特色,激发爱乡之情。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传承中华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校园故事、展示班级照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和同学,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1)我们的校园:爱护公共财物(2)我们的班级:团队精神、合作意识(3)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中华文化(4)我们的家乡:家乡特色、爱乡之情(5)我们的行为规范:良好行为习惯、道德素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说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什么?它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要求?(2)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请至少列举三个,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习俗。
2. 答案:(1)校训要求我们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2)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道德与法治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与答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全
册)
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
教师:正好我还要表扬刚刚讨论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排好队再取小红花吧。
二、新课还是排队好
活动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
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
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提示:不排队,乱哄哄,不文明;不排队,没秩序;不排队,不公平;不排队,很危险……所以,还是排队好!
活动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
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
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
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
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
引导学生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
游戏玩法:四张拼接的泡沫地垫代表电梯,两个小朋友充当电梯的两扇门。
部分小朋友站在电梯里面,部分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乘客。
引导幼儿有序的排队站在电梯门两侧。
老师发出叮咚的声音,表示电梯到了一楼。
电梯门打开乘客先下后上。
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三:故事感悟
1、阅读教材P42~45页的小故事。
2、思考:什么时候要排队?什么时候要礼让?
46
提示:排队是基本的规则,先来后到,保证公平;但有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表示礼让,也是文明的表现。
哪些地方需要排队活动四:结合生活,巩固认知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班级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2、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怎样排队好活动五:找茬游戏
1、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找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做法,
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巩固深化对自觉排队的认知。
2、学习《排队歌》:放学后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守规则讲秩序小学生有礼貌分果果要排队你一个我一个不争抢多快乐小学生讲文明放学后排队走你在前我在后守规则讲秩序小学生有礼貌分果果要排队你一个我一个不争抢多快乐
47
活动六:了解自觉排队日
出示两队孩子排队的图片,介绍自觉排队日来历:每月的11日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三、升华
情景体验:争当排队日宣传员。
在领取纸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制作自觉排队宣传画。
◆教学反思略。
《我们小点儿声》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
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
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
48
明的说话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课前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
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
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
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
49
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
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教室里面有点吵
1、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
2、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3、我们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请你说一说我们班级里让你讨厌的声音。
4、教师总结:出示书页下小故事风声小了……雨声小了……我们的声音小了……做个小小
调音师
1、班级里的大声现象确实有点让人烦恼,你想怎么做来减少这样的大声呢?
2、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就我一个人大声没关系的,不会影响大家。
他们大声说话,我要大声告诉他们不许说了。
大家都在学习呢,我们不要说话了,嘘!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小声点?情景1:
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
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