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中药“板蓝根”【别名】蓝根、大青...
板蓝根

板蓝根(Radix Isatidis ),又叫草大青、大青叶、靛根、蓝靛根、蓝靛、青靛、菘蓝。
来源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根。
二年生草本植物。
是国家重点发展保护的中草药品种。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主产于河北安国、安徽毫州等地,现各地均有栽培。
以根入药称为板蓝根,以叶人药称为大青叶。
根含靛甙、靛蓝等,叶含大青叶素B 和靛甙等。
药理实验证明有很好的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杆菌和病毒病有很好疗效。
味苦、性寒。
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消斑等功能。
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症。
植物特征及品种植物特征二年生草本。
株高40 ~120 厘米。
茎直立,多有棱,上部多分枝。
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15 ~30cm ,宽 3 ~7cm ,全缘或波状;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3 ~5cm ,宽0.5 ~ 3.5cm ,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抱茎,全缘。
复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 4 ;花瓣 4 ,倒卵形;雄蕊6 ,四强;子房上位,1 室。
长角果矩圆形,扁平,边缘翅状,成熟时黑紫色。
花期 4 ~ 5 月,果期 6 月。
主根长圆柱形,肉质肥厚,淡黄色。
品种简介目前各地生产使用的品种,都是从原始种中选出的,比较好的有 3 个。
河北种株高21.8厘米,叶长27厘米,叶宽5.6厘米,种子长宽 3.3 × 1.1 毫米,种子千粒重 6 克。
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
浙江种株高23.3 厘米,叶长25.2 厘米,叶宽8.2 厘米,种子长宽 3.8 × 1.4 毫米,种子千粒重 3.8 克。
适应性广,耐脊、抗病性较强。
四倍体种是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系,利用板蓝根四倍子新育成的一个优良品种。
适应性广,生长势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根产量和抗内毒素作用都比普通种强。
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板蓝根野生终年四季均可生长。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板蓝根(scientific name: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板蓝根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一、板蓝根的药用历史与来源板蓝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它广泛生长在中国的南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常见于湿地、河岸附近以及山坡上。
板蓝根的草本通常生长在1-2年内,高达1.5-2米,具有粗糙的叶子和金黄色的花。
在中国,板蓝根被广泛用作中药材,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中所著的一部集中记载中药的百科全书,其中详细记载了板蓝根的来源、性味、功效和用法。
它是通过将板蓝根的根、茎、叶煮沸,然后过滤和干燥而制成的。
二、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板蓝根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靛蓝。
靛蓝是一种天然色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
除了靛蓝外,板蓝根中还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甾醇、糖类等成分,这些成分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
板蓝根主要具有以下药理活性:1. 抗炎活性:板蓝根中的靛蓝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血管通透性和渗出,从而减轻炎症症状。
2. 抗病毒活性:板蓝根中的靛蓝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靛蓝可以干扰病毒的生命周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3. 抗菌活性:板蓝根中的靛蓝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膜的合成。
4. 免疫调节活性:板蓝根能够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产生更多的抗体和细胞因子,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5. 抗氧化活性:板蓝根中的靛蓝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些药理活性使得板蓝根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并广泛用于医药领域。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板蓝根介绍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板蓝根介绍板蓝根,中药名。
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是一种中药材。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板蓝根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
全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京津地区习用品为十字花科菘蓝的根。
中南、华东、西南有些地区习用爵床科马蓝的根。
一、菘蓝来源: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产地:主产于华东、华北以及陕西、贵州等地。
植物形态:茎圆柱形,直立,高40~90厘米。
上部多分枝,通常全体披白粉。
主根圆柱形,外表皮灰黄色。
基叶丛生。
椭圆形,全缘,光滑,有长柄。
茎生叶互生,无柄,半抱茎。
总状花序顶生。
花小,黄色,角果翅果状。
性状鉴别:根呈圆柱形,长约20厘米。
直径约3~8毫米,略弯曲。
表面淡灰黄色,有纵皱及支根痕,皮孔明显。
根头部稍膨大,有多数叶柄残留,形成紧密的环形皱褶,质略坚实而脆,易折断。
断面木质部黄色,皮部白色。
气微,味甜微苦。
以根长粗壮均匀,粉性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吲哚甙、针状结晶物(即板蓝根结晶甲、乙、丙、丁)、硫酸钾。
药理作用:1、抗菌。
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菌有抗菌作用。
2、抗病毒。
对多种病毒性感染疗效良好。
体外试验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生用。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胃经。
功能:清热解毒,解心胃热毒。
主治:流感、热病发斑、扁桃体炎、腮腺炎、流脑、肠炎、菌痢,但主要用于大头瘟、颜面丹毒和腮腺炎。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传染病。
1、用于治疗乙型脑炎(属轻型或中型者),配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方如板蓝大青汤;或配草药狗肝菜、金盏银盘等,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2、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即“痄腮”),头面红肿、咽喉肿痛、口渴烦躁,配黄芩、黄连等,方如消毒饮。
此方治头面部丹毒(“大头瘟”)也好。
3、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最近多制成注射剂应用(肌注)。
也可用板蓝根1两,配茵陈1两、栀子3钱,水煎服,对消除症状有一定帮助。
板蓝根的作用 清热凉血

板蓝根的作用清热凉血板蓝根的作用板蓝根又叫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
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用于治疗肺虚久嗽、咳喘、咯血、热病伤阴、咽干口渴、虚热烦倦、胃火牙痛等。
具有强壮、抗疲劳的作用外,还有滋阴、降虚火、清虚热、健胃生津、补气益血、抗缺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等功效。
板兰根与青黛皆为清热解毒要药,但青黛味咸而具消痰散肿之长。
板兰根与大青叶,皆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
但板兰根有利咽之长,而大青叶化斑之长于胜于板兰根。
少年儿童应该避免大剂量,长期服用板蓝根。
辅仁板蓝根颗粒这样的抗病毒清热解毒药,本来毒副作用很小,但是用的时间长了,吃的数量多了,就会积[药"成疾,酿成后患。
在临床中使用板蓝根冲剂造成小儿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
服用[板蓝根"等呼吸道疾病药物时,有过敏史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服用。
对于小儿,千万不能用成人剂量,更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
中药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在用药中发生了过敏反应,首先应立即停药,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是上消化道出血,除立即停药外,还应禁食,并尽快送医院处置。
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中药板蓝根虽有抗病毒的作用,但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又由于季节的不同,感受外邪(致病因子)的不同,又有夹湿、夹暑、夹燥的不同,如果患感冒不分寒热、虚实和夹杂,一味用板蓝根治疗,是不科学的。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概述别名:靛青根,蓝靛根,靛根,菘蓝,大蓝,马蓝,葴,大叶冬蓝,青蓝,板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蓝龙根、土龙根,大靛。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瘟毒发斑、高热头痛、疮痈肿毒、大头瘟疫、烂喉丹痧、痄腮、喉痹丹毒,临床上常用于病毒及细菌性感染疾病。
板蓝根是中国的传统中药,通常将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是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根,分布在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南板蓝根是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蓝Pteracanthus alata(Wall. ex Nees)Bremek.的根基及根,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自1985年以来的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将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列为正品。
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的和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北板蓝根。
基源鉴定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绿色,顶部多分枝,植株光滑无毛,带白粉霜。
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具波状齿,具柄;基生叶蓝绿色,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4厘米,基部叶耳不明显或为圆形。
萼片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2.5毫米;花瓣黄白,宽楔形,长3-4毫米,顶端近平截,具短爪。
短角果近长圆形,扁平,无毛,边缘有翅;果梗细长,微下垂。
种子长圆形,长3-3.5毫米,淡褐色。
花期4-5月,果期5-6月。
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均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
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菘蓝原植物真伪鉴别正品:板蓝根: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l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
板蓝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

板蓝根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与用量板蓝根的作用和功能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又名蓝花地丁、蓝花鸟儿参。
它具有许多药用价值和功能主治。
•抗炎解毒:板蓝根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具有抗炎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病症。
•退热镇痛:板蓝根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退热镇痛的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病症。
•抗氧化:板蓝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调节免疫系统:板蓝根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板蓝根的主治病症板蓝根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板蓝根具有抗病毒和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发热:板蓝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降低体温,用于治疗发热症状。
3.头痛:板蓝根具有退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症状。
4.关节炎:板蓝根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5.感染性疾病:板蓝根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板蓝根的用量板蓝根的用量需根据个体情况和病症而定,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量:1.成人:每次口服5-10克,每日3-4次。
2.儿童: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用量。
使用板蓝根时,可以将其研磨成粉末,然后加水冲服,或直接用开水冲泡。
也可以用板蓝根煎剂、片剂、颗粒剂等剂型进行服用。
注意事项: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建议使用板蓝根,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注意个体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
- 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指导的用量使用。
总之,板蓝根以其抗炎解毒、退热镇痛、抗氧化和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头痛、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中。
在使用时需注意用量和个体过敏情况,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板蓝根。
板蓝根

板蓝根【中文名】板蓝根【英文名】Indigowoad Root, Root of Indigowoad【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别名】⑴靛青根(《本草便读》),蓝靛根(《分类草药性》),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菘蓝(《唐本草》),大蓝(《救荒本草》、刘禹锡《传信方》),马蓝(《本草图经》),板蓝(《本草纲目》) ,大青根(《全国中草药汇编》)【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习称“北板蓝根”。
【功效】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①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②温毒发斑,痄腮,丹毒,痈肿疮毒现代应用: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症。
【产地及销售】主产河北安国,江苏如皋,南通等地,销至华东及长江以北地区。
此外安徽,河南亦产。
浙江,广西,山东,黑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均有引种栽培,多为自产自销。
【栽培技术】一、整地施肥:因板蓝根为深根植物,宜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土。
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堆肥或厩肥2000~3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深翻40厘米以上,再浅耕1次,耙细整平,做成宽1~1.5米的平畦,播种前要浇水造墒。
二、播种分春播和夏播。
春播在4月上中旬,夏播在5月下旬。
春播不宜过早,因种子出苗后受早春寒影响,会经过春化阶段,提前抽薹开花,当年完成生育期而无效。
播种前将种子用30℃~40℃温水浸泡4小时。
捞出晾干。
条播和穴播均可,多采用条播法,在畦内按行距20~30厘米开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拌细砂土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厘米后镇压,保持畦土湿润,气温18℃~20℃时,7~10天可出苗;穴播的穴行株距均可25厘米;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为70%,每亩用种子1.5~2公斤。
三、田间管理1.间苗。
苗高5~7厘米时间苗,苗高10~15厘米时定苗,间苗及定苗要去弱留强,及时补苗,该阶段要保持土壤湿润。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导言】中国传统草药板蓝根,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咳嗽等疾病的中草药。
它的英文名字是Isatis Root,又名板兰根。
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板蓝根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凉血解毒、解表毒、解毒痢、消炎利咽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性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板蓝根的禁忌事项。
【一、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体排除体内的热毒,清除病毒、细菌或其他有害物质。
它可以被广泛运用于通常引发发热的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以及支气管炎等。
板蓝根可以通过刺激人体内部的免疫系统来加强抵抗力。
2. 凉血解毒板蓝根还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血热症状。
具体而言,板蓝根可以帮助调节人体内部的体温,缓解热病引起的不适感。
3. 解表毒板蓝根可以有效解表毒,即能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有害毒素。
这对于治疗多种肺部感染疾病非常重要,如肺炎、肺结核等。
板蓝根通过刺激人体内的免疫系统来加强抵抗力,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
4. 解毒痢板蓝根还可以用于解毒痢,即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
板蓝根中的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轻腹泻症状,并恢复肠道功能。
5. 消炎利咽板蓝根因其具有消炎利咽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咽喉疾病的治疗。
板蓝根中富含一种叫做“板蓝根甙”的有效成分,该成分具有抑制炎症反应及消炎作用。
【二、板蓝根的使用禁忌】板蓝根虽然功效显著,但由于其性寒味苦,使用时需遵循一些禁忌事项。
1. 孕妇禁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禁止使用板蓝根。
这是因为板蓝根性寒,容易导致子宫收缩,从而可能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影响。
2. 体虚体寒者慎用对于寒症体虚者来说,过度使用板蓝根可能会导致寒气进一步增加,加重人体的不适感。
因此,在体虚体寒是需谨慎使用。
3. 脾胃寒湿及慢性腹泻者禁用对于患有脾胃寒湿及慢性腹泻的病患,板蓝根性寒寒,容易引起寒湿内停,加重腹泻症状,所以需要禁止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病毒中药“板蓝根”【别名】蓝根、大青...
抗病毒中药“板蓝根”
【别名】蓝根、大青根。
【基原】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成分】含靛蓝、靛玉红、β-谷甾醇、r-谷甾醇、多种氨基酸、黑芥子苷、色胺酮、1-硫氰酸-2-羟基丁-3-烯、腺苷、棕榈酸、蔗糖和蛋白多糖等。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
归心、胃经。
【功能作用】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有抗多种流感、乙肝及其他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抗癌,免疫调节等作用。
【主治病症】主治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痄腮,喉痹,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临床报道配方或单味用于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急慢性泪囊炎、白喉、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9~15g。
【不良反应】可见变态反应,出现为皮疹、眼结膜充血,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偶见肾损害及溶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