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通用规范

合集下载

航空器适航审定规定

航空器适航审定规定

航空器适航审定规定航空器适航审定是指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和改装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管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保证航空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航性。

航空器适航审定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航空工程、材料科学、电子技术等。

本文将就航空器适航审定的一些重要规定进行探讨。

一、航空器设计规范航空器的设计规范是航空器适航审定的基础。

航空器设计规范包括结构设计、系统设计、电气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航空器的结构强度满足特定的载荷要求,以保证飞行中的安全性。

系统设计规范则关注航空器的各个子系统,包括动力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

电气设计规范针对航空器的电气设备,要求其符合航空工业的标准和安全要求。

二、航空器制造规程航空器制造规程是制造商需要遵守的规定,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装配的全过程。

航空器制造规程要求制造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例如,航空器制造规程要求对每个部件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此外,规程还规定了在制造过程中的标识和记录要求,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溯源和追踪。

三、航空器适航评估标准航空器的适航评估是评估航空器是否符合适航标准的过程。

适航评估标准根据航空器的用途和类型而定,例如商用客机、军用战斗机、通用航空飞机等。

适航评估标准要求对航空器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飞行性能、操纵性、制动性能等。

此外,适航评估还关注飞机的结构安全、燃油系统安全和电气系统安全等。

适航评估标准是航空器适航审定的核心内容,它的严格执行可以确保航空器的适航性和安全性。

四、航空器改装规定航空器改装是指对现有航空器进行改进和升级的过程。

改装可以是为了提高航空器的性能、降低燃油消耗,也可以是为了满足新的航空器适航标准。

航空器改装规定要求制造商或改装机构对每个改装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论证,确保改装后的航空器仍然符合适航标准和适航评估标准。

此外,改装规定还要求进行适当的适航验证和试飞,以确保改装后的航空器的飞行安全。

do311a航空标准

do311a航空标准

do311a航空标准DO-311A是一项航空标准,它是由RTCA(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制定的。

DO-311A的全称是"Guidelines for the Certification Process of Aircraft Electrical/Electronic Systems for the Indirect Lightning Effects",也就是关于飞机电气/电子系统间接闪电影响的认证流程指南。

DO-311A标准主要针对飞机电气/电子系统在间接闪电环境下的认证过程。

间接闪电是指飞机在遭受雷击时,闪电电流通过飞机机体表面的金属结构,进而引起电磁场和电流在飞机内部传播的现象。

这种传播可能对飞机的电气/电子系统造成干扰或损坏,因此需要进行认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O-311A标准提供了一套详细的认证流程和指南,用于评估飞机电气/电子系统的抗闪电能力。

它涵盖了闪电环境的建模和仿真、系统设计和布局、电气和电磁兼容性测试等方面。

标准要求制造商在设计和开发飞机电气/电子系统时,考虑到间接闪电对系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DO-311A标准的应用范围包括商用航空、通用航空和军用航空等领域。

它对飞机制造商、设备供应商、认证机构和监管机构都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

通过遵循DO-311A标准,可以提高飞机电气/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由于间接闪电引起的故障和事故风险。

总结起来,DO-311A是一项关于飞机电气/电子系统间接闪电影响认证流程的航空标准,它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南和流程,用于评估和确保飞机电气/电子系统在闪电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1985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 1985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1985-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是指对运输类飞机进行设计、制造和运营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符合国际认可的标准,以确保乘客和货物的安全运输。

自1985年以来,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已经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航空技术和需求。

这些标准主要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各国民航局负责制定和实施。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飞机的结构设计、系统配置、材料选用、飞行性能、燃油效率、飞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严格的审核和认证程序,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飞机才能获得适航证书,才能进行商业运输和运营。

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仅是为了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营,也是为了保护乘客和货物的利益。

这些标准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规定。

只有在统一的适航标准下,才能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发展和安全。

然而,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适时调整标准,可以更好地应对新的飞机设计、新的航空材料和新的飞行技术的挑战。

同时,还需要更加密切地与国际民航组织和各国民航局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适航标准的国际化和标准化进程。

总之,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是确保飞机安全运行和保障乘客、货物利益的重要规定和要求。

它不仅仅是飞机制造和运营的指导,更是国际航空运输发展和安全的保障。

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适航标准的更新和完善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1.2文章结构2. 正文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讨论:首先,我们将对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该标准的发展过程。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1985年的适航标准,包括其主要内容、目标和适用范围。

然后,我们将分析该标准的实施情况,并探讨其对运输类飞机行业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对适航标准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一些对于适航标准的改进建议。

nsa 航空标准

nsa 航空标准

nsa 航空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NSA(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America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标准,它涵盖了飞机制造、维修和测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NSA标准的制定旨在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为航空公司、机场和飞行员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标准和指导。

本文将探讨NSA航空标准的重要性、适用范围以及其对航空业的影响。

一、NSA航空标准的重要性NSA航空标准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确保了飞机在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中符合严格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飞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涉及到复杂的工程和材料,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将很难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NSA航空标准的制定让航空工业的各个环节都有了一套明确的规范,从而保证了飞机的质量和安全。

NSA航空标准也对提高飞机的性能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规范对飞机的设计、制造和维护,NSA标准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减少维修成本、提高飞机的飞行效率,从而实现更加经济和可靠的飞行服务。

NSA航空标准涵盖了飞机设计、制造、维护和测试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飞机设计标准:包括机身结构、飞行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要求,确保飞机的结构和系统满足工程师和飞行员的要求。

2. 飞机制造标准:涵盖了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规范、装配工艺等,保证飞机在制造过程中的合格性和质量。

3. 飞机维护标准:包括飞机维护保养过程中的各项措施,确保飞机保持在最佳的飞行状态,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4. 飞机测试标准:包括飞机飞行测试、地面测试等环节的规范,保证飞机在测试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NSA航空标准适用于飞机从设计到退役的整个生命周期,它为飞机制造商、维修商、航空公司和民航局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流程,确保了飞机的安全和可靠性。

NSA航空标准的制定对航空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促进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进步。

飞机库电气设计要点剖析

飞机库电气设计要点剖析

0引言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 计公报》,2019年共有3个运输机场、44个通用 机场通航,全年在建机场项目126个。随着民航 十四五规划的修改完善工作稳步推进,民航行业 将迎来更大的发展,而作为机场重要的辅助工 程,飞机库设计需要不断进行设计优化。
1负荷等级划分
飞机库用电设备负荷按照其对供配电系统 的可靠性要求以及中断供电对人财物造成的损 失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 负荷。飞机库内常见的电力负荷等级划分如表 1 所示,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消防负荷和机库电 动大门,这与常规工程有较大区别的。飞机库消 防负荷按照GB 50284&2008《飞机库设计防火规 范》的规定,I类飞机库、"类飞机库的消防用电 负荷需要划分为一级,川类飞机库消防用电负荷 至少为二级。一般工程的电动大门不会作为疏散 使用,因而一般被划为三级负荷,而飞机库电动大 门,虽然也不作为人员疏散使用,但是需要在火灾 情况下保持供电以便打开机库大门从而转移飞
11 机库电动大门
0.10 ~0.20
12 连续运转电动机 0.80 ~.90
13 电梯
0.18 ~0.22
0.80 ~ 0.85 0.60-0.0 0.50-0.0 0.85 ~0.95 0. 80 ~ 0.85 0.85 ~0.90
0.50 0.80 ~ 0.85
0.80 0.5 ~0.85 0.50-0.0 0.0 ~). 80
-工程设计与应用-
负荷计算带来不少困难。因此,进行负荷计算时 不能按照一般负荷来选需要系数,需要根据机库 内负荷的实际使用情况来采用合适的需要系数。 飞机库常见电力设备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如表2 所示。
表2飞机库常见电力设备的需要系数和功率因数

通用民航飞行器维修技术规范

通用民航飞行器维修技术规范

通用民航飞行器维修技术规范通用民航飞行器维修技术规范是根据通用民航飞行器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的一套维修标准和技术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保证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平安。

一、飞机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飞机在每个固定的航段后,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以确保各个部件和系统的正常工作。

其中包括对发动机、机翼、机身、起落架等部分的检查和维修。

2. 故障排除:在飞行过程中,如出现任何故障,维修人员必须立即对其进行排查和修复。

这包括响应有关机械故障、电气故障、导航系统故障等的紧急情况。

3. 维修记录:对于每一次维修和保养工作,必须详细记录下来,包括维修的具体内容、所用工具和材料、维修人员的工号等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下次维修和故障排查都是非常有用的。

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1. 仪器校准:航空电子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维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校准设备和技术,以便对各种仪器进行校准和维修。

2. 线缆维护:航空电子设备的线缆是连接各个部件和系统的关键部分,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

维修人员应及时检查和更换磨损的线缆,以确保信号的正常传输。

3. 故障排查:航空电子设备可能面临各种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熟练的故障排查技术。

他们应掌握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模式,以便迅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三、飞机发动机维修1. 定期检查:飞机发动机的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充足的动力输出。

维修人员应检查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部分,并进行清洗和更换部分组件。

2. 发动机维护:维修人员应对发动机进行维护,包括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检查和调整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清洗发动机外壳等。

3. 故障排除:对于发动机的任何故障,维修人员必须快速响应并进行故障排查。

他们应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模式,以便迅速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通用民航飞行器维修技术规范对于保证飞行器的安全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AE AS 50881F-2015航空器布线(修订版)

SAE AS 50881F-2015航空器布线(修订版)

SAE AS50881F航空线布线(修订版)航空航天标准AS50881 F 版发布日期:1998-04修订日期:2015-05替代标准:AS50881E航空器布线(修订版)基本情况自2013年以来,SAE AE-8A系统安装分组委员会修订了本文件,合并了一些重要更改,也对之前论述的注释和公认的技术作了编辑和整理,对参考规范数据也进行了更新。

前言本规范由SAE AE-8A系统安装委员会在MIL-W-5088L工业置换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改。

本文件中的条款用于在布线系统安全、性能、可靠性、维修性、维护周期及寿命周期成本等方面提供与MIL-W-5088相一致的符合性。

凡可行时,本规范的章节号编排尽量与MIL-W-5088一致。

建议将本文的所有要求作为航空器规范的一部分,作为电气线路互联系统相关规范的总要求。

1. 范围1.1 目的本规范包含了航空器上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中使用的布线、布线器件以及光纤光缆和端接器件,从选型到安装的全部要求。

航空器包括载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艇、直升机、导弹和太空舱。

1.1.1 应用本规范为航空器内的布线和光缆的安装确立了设计要求指导。

尽管许多要求被认为是应强制执行,但也有一些要求是可选择的、优先选择的或指导性的。

在此说明,每个新型号飞行器的布线必须遵循整篇规范的基本原则。

此原则包括人员的安全、飞行器的安全、符合要求的性能、飞行器的可靠性、易维护性、全服务期内的经济性。

通过满足设计的每个新型号或新级别的航空器的需求来满足本文件的规定。

本规范中列出的ARP/AIR文件仅供参考。

本规范中,军队、空军、海军、陆军或海岸警卫队的参考系统由美国国防部(DOD)或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管理或采购。

1.1.1.1 本规范不适用于机载设备内部的布线,但适用于从外部连接到机载设备上的布线。

SAE国际AS50881F 第2页共91页2. 适用文件下列出版物在本文件规定的范围内构成本文件的一部分。

7 飞机电气插头座通用要求

7 飞机电气插头座通用要求
飞机电气插头座通用要求
接触体
接触体
选择 应根据工程图纸上标注的端头代码和有关插头座系列规范来选择接 触体。组合端头代码所需的附加零件、材料或工艺也列在上述规范 内。 贮存 从供应商处接收的接触体,在从仓库取出用于生产前,仍要保存在 原气密包装内。生产过程中,接触体应该存放在有盖的盒子或可再 密封的塑料袋内。 清洁度 在装配过程中应该对接触体加以保护,使其不会受潮或被滑油、灰 尘或其它物品污染。被污染的接触体不可再安装。 改制 除非另有说明,不可对接触体进行钻孔、锉削、切割或其它形式的 改制。
尘和其它物质污染。 清洁材料-使用干净的浸有异丙醇的抹布清洗插头座。 干燥-采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干燥: 1)在室温环境下,空气干燥 2)使用过滤的干燥压缩空气干燥 3)用干燥的氮气干燥
接触体插入前的准备及插入 导线和电缆--导线和电缆应符合下列要求: 清洁度-应保证导线不受润滑脂和滑油之类的物品污染。当需要清 洗导线时,使用浸有异丙醇的干净抹布进行清洗。
送销工具
送销工具的选择-按照相关插头座规范或制造大纲选择送销工具
送销工具的检查-检查所有送销工具是否损坏或磨损。
送销工具位置-用送销工具安装接触体时,工具应与接触体及插 头座上接触体的空孔成一直线。
送销方法-插入一个接触体所需要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插头 座的类型和规格,使用能平滑而容易地插入接触体所需的最小推 力即可。如果接触体不能平滑而容易地插入时,不要用力插,而 应将接触体抽取出来,直到送销工具能够重新啮合,然后重新对 准、重新插入接触体。导线的保护-保来自导线以防止被划伤、挤压或急剧弯折。
专用要求-导线及电缆与插头座的组合和准备工作、剥线尺寸以及 专用工具要求。
剥线损伤-剥线后检查导体线股和绝缘层的损伤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通用规范
电气系统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飞机电气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而设计周期则变得越来越短,怎样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是现在飞机设计单位和飞机制造厂难题和重点,飞机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通用规范是提高飞机各项性能的主要手段。

一、飞机电气系统现状及设计要求
飞机电气系统是飞机的血管和神经,它的质量关系着全机的质量和安全,会导致生产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可能造成飞机事故,威胁飞机的安全,飞机的供电系统和各种用电设备的总称。

供电系统包括飞机电源系统和飞机配电系统,前者用于产生和调节电能;后者用以分配和管理电能。

用电设备包括飞机飞行操纵、发动机控制、航空电子、电动机械、生命保障、武器操纵、照明与信号、防冰加温和旅客生活服务等系统。

飞机供电系统的作用在于保证可靠地向用电设备,尤其是与安全飞行直接有关的重要用电设备提供符合要求的电能。

飞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比一般地面供电系统高得多,因此常采用多种措施来满足这些要求,如采用余度技术、故障状态下的负载管理和应急电源等。

负载的性质和功率要求是设计飞机电气系统的主要依据。

飞机电气设备应具有如下工作特点:可靠性高,外廓尺寸小,重量轻,工作的稳定性不受周围环境(如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盐雾、电磁干扰等)变化的影响和不受空间位置(机动飞行)、振动和大加速度的影响
二、飞机配电系统分类
1.常规配电系统
现在大多数的飞机都使用常规配电系统,对于配电功率引入座舱内的配电中心或中心配电装置,然后由二级配电中心或电气负载从中心配电装置获得电能,系统中主要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等机电式配电设备,飞行人员通过离散信号控制线手动管理电气负载,负载的工作状况由状态店门的信号指示灯来显示。

馈电线应从发电敷设到驾驶舱,然后再回到机身中心的负载,但是其缺点在于主馈电线长,而且十分重,就需要很多的断路器、开关和指示灯,控制面板占用大量面积,使得飞机驾驶舱十分拥挤,使得维护和检修工作带来困难。

2.遥控配电系统
通过分析电能分配,驾驶舱部分的用电量占飞机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常规配电系统中把电力先输到驾驶舱,然后再返回机身是不合理的,对于这种问题,发展遥控配电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

对不用于座舱的那部分电力采用遥控的方法进行控制,配电中心在机身的中部,并且由遥控断路器来转换负载和保护配电线,可以有效的减轻电缆的重量。

3.电氣综合控制系统
对于电气综合控制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的配电系统,主要是由系统处理机、远程终端、数据总线、固态功率控制器、控制/显示装置等部件组成,其中的负载没有接到主汇流条上,而是接在电气负载管理中心上,负载管理中心用固态功率控制器控制负载的接通和关断,对配电线有保护作用。

计算机可以替代人的操作,固态功率控制器接通和关断电气负载需要按照要求的逻辑方程进行,飞机上每个电气负载对应逻辑控制方程,可以将信息通过相应反映系统飞行状态、电源系统状态、电气负载状态等传给电气负载管理中心,供电系统处理机寻址每一个终端采集这些信息,并按逻辑控制方程结算,还应该按照整个系统要求的程序进行,电气综合控制系统的优点在于负载并没有直接接在汇流条上,接在负载管理中心上,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与可靠性。

电气综合控制系统及分布式配电和负载管理中心技术是现在世界飞机电气系统的发展方向。

三、箱体、控制柜安装规范
1.在操作盒设计高度应考虑操作人员的方便性,对于台面采用直立结构,或者倾向操作者,不能采用水平结构。

2.对于多工位同时生产线操作台应采用整齐规划,其中包括形状、结构、尺寸、高度、器件布置、安装位置、安装角度等。

3.对于不同功能的指示灯,需要使用不同的颜色,故障灯应选择红色,合格的是绿色,其他的指示灯可以自行定义。

4.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应有明确的标识,并可靠固定,标牌文字应耐腐蚀,耐磕碰,不能表面印刷或者使用纸标签,字迹清晰,不容易脱落。

5.对于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移动电缆部分在打开过程中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6.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须设置在空置柜两端外沿,而不应设置在柜内。

7.控制柜的各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选择合理的位置。

8.对于电子系统的设备电柜煤,超过1KV A的变压器要单独加屏蔽罩,箱体接地。

9.对于超出200W的纯发热器件,如制动电阻等应设置在柜顶、柜侧,并且需要有好的散热设施,可以设置在电柜里面。

10.导线通过布线槽布线,槽外线尽可能做到最短,并且进行捆扎,使其尽可能的整齐。

11.软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硬线接线使用剥线器剥线,导线端头不能有被剥伤的痕迹。

四、布线安装规范
1.对于交流线使用红色,直流線使用蓝色或绿色,地线使用黑色或专用花皮地线。

2.所有的电线连接必须通过端子板,不能进行直接对接。

3.电缆、蛇皮管等通过箱体或桥架外壁应使用标准锁紧头,不能直接过孔进出布线。

每一个标准锁紧头过孔只允许出一根电缆,不得一根以上电缆同孔出线。

4.强弱电走线要分开线槽走线,防止有交叉重叠。

5.总线等电缆接插件插接前必须消除电缆扭转应力,在进行接插,电缆应力不得作用在接插件上。

6.各器件固定位置要牢固,不易变形,安装位置尽量远离震源。

7.管路端头与接口、线槽转角和端头等位置应消除锐角、毛刺,适当防护,防止导线和电缆损失,所以应加强防护套。

五、控制设计
1.对于非标设备零件选择优先参照甲方约定选型范围,尽量控制选型分散性。

2.零部件选择应严格按照选择正品知名品牌,防止有假冒品牌。

3.在保证需要使用性能、功能的基础上,零部件应优先选择国内正规供货渠道的品牌。

4.PLC、NC、直流電源等弱电系统的交流控制电源必须单独使用隔离变压器,不得直接取自电力系统的火线和零线。

5.总线。

测量系统等直流负载电源和直流控制、信号电源必须分开设置,不能共用。

6.下端负载为重要电子系统、工控机等,且电压波动对生产、安全有重要危害的设备,需增加稳压设备等,稳压范围应最低满足供电电源百分之十五的波动,对于稳压设备不能使用自动调压的自耦变压器。

7.负载谐波含量大,电子设备比较集中的区域,设备要增加谐波过滤设备,谐波含量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8.电源空开、保险等容量设计,应优先保护负载,还应保护电源。

9.所有独立的电源设计独立的一、二次侧空或保险器保护。

10.PLC电源必须从隔离变压器后端获取。

11.PLC、NC、變频器等控制器件输出带电磁阀的,要求使用外部直流24V 继电器隔离,而不能使用控制器件驱动。

12.PLC必须预留固定的编程接口,编程接口不得被其它固定通讯需求占用。

13.PLC输入输出线色应进行明显区分。

14.能配置存储卡的,就要配置存储卡储存和引导程序数据,不能只依赖备用电池。

15.对于操作量大,设备控制比较复杂,需要在线修改参数等情况操作面板,应使用触摸屏幕。

16.按钮等操作器件布置间距必须合理,不容易出现误操作。

结语:
随着飞机飞行任务日趋复杂,对飞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先进的飞机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飞机性能,减轻驾驶员和维修人员的工作操作负担,但是对于先进飞机电气系统设计与安装通用规范是十分重要的,为技术研究和型号研制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电缆振动筛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D]. 翟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2]航空电气系统绝缘故障的研究[D]. 杨立树.大连理工大学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