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全能的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中文名:苏轼外文名:Su shi别名:苏子瞻、苏东坡国籍:中国北宋民族:汉出生地:四川眉山出生日期:1037年1月8日逝世日期:1101年8月24日职业:官员、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主要成就:诗、词、赋、散文、书法、绘画代表作品:《赤壁赋》《石钟山记》《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
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
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在立新法中与王安石发生不快,被罢免官职。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但在父子三人中,苏轼的成就是最高的,胜过苏洵和苏辙。
代表作品:《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词豪放派创始人公元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
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全才苏轼和轶事

• 吟诗赏月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 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经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 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 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 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 他不论怎样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早探询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 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旳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 把著酒杯,拈著胡须,快乐地对黄庭坚说:“今日没有佛印,我们倒 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 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 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3、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议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旳佛印。过了一会儿, 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 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 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 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 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会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 假如有面,就与你们合作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搅?”
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
文艺全才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旳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东坡北宋文坛巨擘的多才多艺

苏东坡北宋文坛巨擘的多才多艺苏东坡,北宋文坛巨擘的多才多艺苏东坡,又称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饮食家、画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
他通过他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多个领域的才艺成就,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巅峰。
一、文学才华——卓越的诗词和散文创作苏东坡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成为北宋文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诗词被称为“苏词”,多达约2500首,涵盖了客观描写、抒情、咏史等多个题材。
他的词作在音律上也有突破性的创新,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东坡的散文同样富有魅力,他的散文多以文章之旨、命意高远而著名。
其中,代表作之一《赤壁赋》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其宏大的气势和雄浑的笔触展现出乱世英雄豪情壮志,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顶峰之作。
二、政治家才能——改革和贡献苏东坡除了在文学上的才华外,他也以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和改革思想而闻名。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相继任职于地方官员和中央官职,他主张改革,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建设,提倡激励农民生产,使其受益并改善生活条件。
苏东坡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清廉官员的典范。
尽管他多次因言论和政见与时人不合,受到贬谪和流放,但他不屈不挠地继续自己的政治追求,并且为后人树立了道德榜样。
三、书法家才能——创新的书法风格苏东坡在书法方面也有出众的才能和创造力。
他对颜真卿的行书和柳公权的楷书都有独到的研究和借鉴,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是行书,在笔法、结构和气韵上都有独特的魅力,被后人誉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饮食家才能——独特的烹饪技艺苏东坡对于烹饪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才能。
他对食材的挑选和烹饪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造出许多独特的食谱和烹饪技巧。
他的烹饪风格注重保留原汁原味,以其独创的口味而闻名。
五、画家才能——别具一格的绘画作品苏东坡的绘画作品同样令人震撼。
他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经常用极简的笔触表现出景物的神韵和意境,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刘辰翁对苏东坡的评价

刘辰翁对苏东坡的评价说起刘辰翁对苏东坡的评价,那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仿佛咱们穿越回了古代,和刘辰翁一起品茶论诗,聊聊这位大文豪的点点滴滴。
刘辰翁啊,那可是宋朝的一位才子,对苏东坡那是敬仰得不得了,他的评价,就像是咱们现在追星族对偶像的崇拜,满满的都是敬意和喜爱。
刘辰翁说苏东坡,那简直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型人才。
你想啊,苏东坡不仅诗文写得溜,那书法也是一绝,画画也是高手一枚。
他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是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他的诗词,就像是山间清泉,清新脱俗,直击人心。
刘辰翁就说了,苏东坡的才华,那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爷都眷顾着他呢!而且啊,苏东坡这个人,性格豁达开朗,就像咱们现在说的“乐天派”。
不管遇到啥困难,他都能笑对人生,这种心态,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辰翁就感慨了,说苏东坡就像是那“风雨中的竹子”,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韧不拔,屹立不倒。
这种精神,真是咱们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啊!苏东坡的才华和性格,还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世上。
他对待朋友,那叫一个真诚,就像咱们现在说的“患难见真情”。
刘辰翁就说了,苏东坡的朋友遍天下,那是因为他待人真诚,从不虚情假意。
这种品质,在现在社会里,那可是难能可贵啊!再说说苏东坡的幽默感,那可是出了名的。
他的诗词里,经常藏着让人捧腹的笑话,就像咱们现在看的段子一样。
刘辰翁就笑了,说苏东坡这个人啊,真是“幽默风趣,自带笑点”,和他在一起,那生活肯定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然啦,苏东坡也有他的小脾气,有时候也会发发牢骚,抱怨几句。
但刘辰翁说了,这才是真实的苏东坡,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他的牢骚,那也是因为他对生活、对社会的热爱和关注。
这种真实,才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
刘辰翁对苏东坡的评价,那真是赞不绝口,就像咱们现在说的“粉丝滤镜”全开。
他觉得苏东坡这个人,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代名词。
他的才华、他的性格、他的为人处世,都是咱们学习的榜样。
其实啊,刘辰翁对苏东坡的评价,不仅仅是对苏东坡的敬仰和喜爱,更是对咱们现代人的一种启示。
我眼中的苏轼是天资聪颖的人作文

我眼中的苏轼是天资聪颖的人作文在我心中,苏轼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
他的才华横溢,让人叹为观止。
他的人生经历也是丰富多彩,让人感慨万分。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眼中的苏轼。
我要说的是,苏轼的智商真的是高到没朋友。
他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一等一的。
他的文章,简直就是字字珠玑,句句精妙。
他的书法,更是堪称一绝,被誉为“书中自有黄金屋”。
他的才华,让人不禁感叹: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苏轼的性格也是非常讨人喜欢的。
他性格开朗,待人真诚,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
他还非常有幽默感,经常会用一些搞笑的话来逗大家开心。
他的人生态度也非常积极向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总是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说到苏轼的人生经历,那可真是一波三折。
他小时候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才智,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无法进入官场。
后来,他在朝廷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但是因为得罪了一些权贵,被贬到了黄州。
在黄州期间,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虽然他在黄州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后来,苏轼又被调回了京城,但是却因为再次得罪了权贵,被贬到了岭南。
在岭南期间,他的生活更加艰苦,但是他却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了更多优美的诗篇。
他在一次游历中意外去世,享年66岁。
总的来说,苏轼是一个天资聪颖、性格开朗、人生经历丰富的人。
他的才华和智慧,让人敬佩不已;他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让人感慨万分。
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千年,但是他的精神却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一起向苏轼致敬吧!。
宋代诗人苏轼资料简介

宋代诗人苏轼资料简介苏轼,又称苏东坡,宋代著名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苏轼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资料简介苏轼,字东坡。
生于宋朝年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生于1037年,在人世间度过了六十四个春秋后离开人世,享年六十有四岁。
他的一生从政生涯方面显得极为坎坷,为政期间曾有两起两落,给他的后半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苏轼并不是一个杰出的政客,但上帝在关门的同时给他留下了一扇窗,那便是他的文学创艺之路,苏轼的一生写下了很多篇朗朗上口的诗词,从那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他的伟大抱负、他的大起大落、他的忧心、他的喜悦、他的不忿、他的悲伤。
苏轼一门三杰,上有苏父苏洵,下有弟弟苏辙。
当时三人同时参加大考,均金榜题名,但苏轼的功力最高,名次自然也是其中最高。
应试后,苏轼深的主考官欧阳修的喜爱和认可,每次苏轼写出新的作品,欧阳修必定参考过目,在欧阳修的极力举荐下,苏轼步入仕途,开始从政之路。
但政路漫漫,党派纷争,苏轼的从政生涯的衰败便是源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当时王安石大怒,无奈苏轼只能退出京城,调外为官,经过一番努力,苏轼的仕途也慢慢走上了正轨,但在一次上书给皇帝的奏章中,苏轼却因带入个人色彩,被朝廷内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势力所针对,新政党想将苏轼于死地,苏轼便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灾。
苏轼脱离牢狱之灾后,便再次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起落,最终老死于宋徽宗时代。
乌台诗案苏轼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我眼中的苏轼是天资聪颖的人作文

我眼中的苏轼是天资聪颖的人作文在我眼中,苏轼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天才。
他不仅长得帅,而且才华横溢,是个全能型的大咖。
他的诗词歌赋,那是相当的了得,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过,他可不是那种只会写诗的人,他还是个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政治家,简直就是个万能的人。
苏轼的天资聪颖,可以说是从小就显现出来了。
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学东西特别快。
据说他小时候学习书法,一天就能学会一首诗。
这可真是让人惊叹啊!而且他的诗词歌赋也是非常有天赋的,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觉亲切可爱。
苏轼的才华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上,他在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出色的。
他还是个画家,他的画作非常有特色,充满了个性。
他的书法也是一绝,他的字迹飘逸潇洒,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而且他还是个政治家,他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
苏轼的天资聪颖,让他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他的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和他在一起总是充满了欢乐和快乐。
他还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总是能用他的幽默感让大家开怀大笑。
而且他还是个非常有爱心的人,他关心别人,乐于助人,所以他的朋友们都非常敬爱他。
在我眼中,苏轼就是一个天才。
他的天资聪颖,让他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才华横溢,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偶像。
他的幽默风趣,让他成为了朋友们的开心果。
他的爱心善良,让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
所以,我觉得苏轼真的是个了不起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苏轼生平简介

附:苏轼相关图片
苏 轼 相 关 图 片
———东坡肉 ———东坡肉
——东坡像 ——东坡像
我欲乘风归去, 我欲乘风归去, 又空琼楼玉宇。 又空琼楼玉宇。
——红颜知己 ——红颜知己
狗咬和尚骨 水漂东坡诗
谢谢观赏
制作人:金小辉 2011年11月5日
苏轼评价(续)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 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 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 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 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 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 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 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 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 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 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 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 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 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 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 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 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 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 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 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 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 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 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 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 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 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 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 文化创造和传轼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广“高科技”农具-----秧马
为广州建造清洁饮用水系统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 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 然 ”,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 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 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 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二、 33岁——58岁,继妻王闰之 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苏 轼。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 加,温柔顺从。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 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 在苏轼的宦海浮沉中,与之同甘共苦。二 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苏 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 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东坡志林》(这现在看来应该算是苏轼 的日记?!)中的一个小片段:
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苏轼 的第三子)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 谋南徙,以分此味。
东坡饼
东坡羊肉
东坡鱼
东坡甜藕
惠州美食 东坡制造
盐焗鸡 :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
北宋文学界的第一大巨头,现 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 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 文4800余篇。
粉丝无数!
四、大书法家
五、大画家——《潇湘竹石图》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文 艺 全 才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 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 “半酣” :“我饮不尽器, 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 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
吃饭黄金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调息与安宁要诀: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 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 兀然,与虚空等。 漱口小窍门:每食已,则以浓茶漱口,烦腻却 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 蠹病自已,然卒用中下茶。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
破天荒
儋州原建学堂,但无老师,都不愿 支教,黎家子弟读书较少。这天下第一 文豪来了,读书人人趋之若鹜。苏老师 悉心指导,自编教科书,出了个关门弟 子姜君弼。赴考前老师书扇曰:“沧海 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学生 真的高中,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破 天荒”原出于此。
七、大政治家
官至 兵部尚书 、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
茶艺高手
苏东坡饮茶十分考究,不 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 器,他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 提梁壶,由于他曾在江苏宜兴 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 东坡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被当地 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 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 称作了“东坡提梁壶壶”,又 称“提苏”。
医生药师
治风湿奇方: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 毒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 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 疼痛都可以停止 嫩肤妙方: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 热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 能使皮肤软滑如玉。
苏轼和欧阳修之间的“典故”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坎坷一生
京城(中书舍人) 京城(旧党欧阳修)
(判官) (旧党重启)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凤翔
杭州
(反对新党新政) 通判
惠州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儋州
凤翔
汴 京
密州
杭州
眉山
黄州
惠州
儋州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 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二、 “乌台诗案”。 反对王安石变法,苏轼被下狱,关押 了130多天后,得以释放,但被贬为 黄州做团练副史。苏轼在黄州居住了 四年零两个月后被改派汝州,后来又 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三、侍妾王朝云
小苏轼二十六岁。在苏轼最困顿的时候,王朝云一直 陪伴其左右。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 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但不幸的是, 与朝云共处十一年,即先于苏轼病逝。后苏轼一直鳏 居,再未婚娶。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 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 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 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 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 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 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 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朝云墓如今已成为海 南名胜之地。
宏志鸡 :与王朝云共同研制,外脆肉嫩、色泽 金黄的炸鸡,被苏东坡冠以“宏志鸡”的美名, 至今仍是客家人婚嫁庆功的必备传统菜。 烤羊脊:苏东坡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是羊脊肉, 吃起来有“蟹味”,这就是现今北京流行的美 食“羊羯子” 。 此外,还有梅菜扣肉 、醋鱼、琵琶虾 、玉糁 羹 、东坡汤等等。
长着大胡子,高大威猛的大胖 子!!! 无图无真相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 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 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 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 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 无情恼。
全能苏轼
七项全能
一、大诗人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二、大词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冷。(《卜算 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 恋花》)
三、大散文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蓝色 苏轼的人生曲线 红色
人生轨迹 创作曲线
1079 1036
1084
1057
1094
眉州
黄州
惠州 儋州
1101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的三任妻子
一、19岁——30岁,结发之妻王弗
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 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 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 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苏 轼。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依父 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 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过了 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 的《江城子· 记梦》。
苏轼的家庭情况
父亲:苏洵(严父) 母亲:程夫人(慈母) 共有兄弟姐妹六人,相继夭折,只剩下苏轼、苏 辙 轼——马车上的扶手 辙——车轮印
少年成名
公元1075年 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在开封 一同参考
考 题:《刑赏忠厚之至论》 题 意:解读从古至今这些帝王在刑赏 方面都是奔着宽大为怀的原则。 考试结果:苏轼第二名进士(榜眼)22岁 苏辙考中进士 19岁
少年成名
第一关:童生试(在县一级的城市举行) ↓秀才 第二关:乡试(这是省城举行)也称“秋闱” ↓举人 ——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三关:会试(京城礼部主持)也称为“春闱” ↓贡士 ——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四关:殿试(在金銮殿上考,皇帝主持考试)
↓进士 ——第一名称为“状元”
少年成名
苏轼科考为什么只得了第二?
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 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三、东山再起
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 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 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 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 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 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
雨水泡茶熬药: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 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 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 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 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 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 三五日后取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 后服。
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 有口腔保健、安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 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 蒸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 胃,宁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 的一种良方。 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人生信条——走到哪,吃到哪 一言不合就写吃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猪肉赋
黄州好猪肉, 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 贫者不解煮。 早上起来打两碗, 饮得自家君莫管。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