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

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介入治疗等。

胰腺癌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及多学科协作,对每一个病例需采取个体化处理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侵及范围、有无黄疸、肝肾及心肺功能状况,有计划、合理的综合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以期取得治疗效果的最佳化和对身体损伤的最小化。

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评估病人焦虑程度及造成其焦虑、恐惧的原因;鼓励病人说出不安的想法和感受;及时向病人列举同类手术后康复的病例,鼓励同类手术病人间互相访视;同时加强与家属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沟通和联系,使病人获得情感上的支持。

2.饮食护理了解病人喜欢的饮食和饮食习惯,与营养师制定病人食谱。

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糖、低脂、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豆类等,对于有摄人障碍的病人,按医嘱合理安排补液,补充营养物质,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3.按医嘱输注白蛋白、氨基酸、新鲜血;血小板等,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凝血机制障碍等。

4.疼痛护理胰腺癌病人70%~90%具有疼痛症状,应为病人创造安静的环境,协助取舒适的卧位,减少压迫引起的疼痛,还可以运用音乐转移注意力、按摩、热敷等疗法减少病人的痛苦,对仍不能缓减的病人可以按三级药物疗法方案,对病人使用镇痛药进行止痛。

对于因压迫胰管及胆总管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介入放置支架解除梗阻达到镇痛的目的。

5.皮肤护理保持床单的整洁和舒适。

对于黄疸的病人每日用温水擦浴1—2次,擦浴后涂止痒剂(炉甘石洗剂);并静脉补充维生素K。

出现瘙痒时,可用手拍打,切忌用手抓;瘙痒部位尽量不用肥皂等清洁剂清洁;瘙痒难忍影响睡眠者,按医嘱予以镇静催眠药物。

胰腺癌晚期积极治疗方案

胰腺癌晚期积极治疗方案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

晚期胰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案,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晚期胰腺癌的积极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等方面。

一、药物治疗1. 化疗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2. 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

3. 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

如奥沙利铂、替吉奥、西妥昔单抗等。

这些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1. 靶向EGFR的药物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厄洛替尼等,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 靶向VEGF的药物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3. 靶向K-RAS的药物K-RAS基因突变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针对K-RAS的靶向药物如奥沙利铂、替吉奥等,可通过抑制K-RAS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1. 纳武单抗纳武单抗是一种PD-1/PD-L1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11-30T13:34:41.6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陈柳瑛,于莉赵希波,于淼[导读] 提示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率借鉴应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肿瘤二科邮编:161006【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40例和治疗B组40例。

观察两组晚期胰腺癌患者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B组晚期胰腺癌临床治疗总缓解率高于治疗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率借鉴应用。

【关键词】卡培他滨;精确放疗;晚期胰腺癌胰腺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初期临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现就处于晚期甚至有远处转移,仅有不足20%患者确诊为胰腺癌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水平较差[1]。

晚期胰腺癌1年生存率小于10%,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4岁-77岁,平均年龄58.4±10.2岁,病灶部位情况:胰头癌15例,胰腺体尾癌14例,转移性胰腺癌11例,治疗B组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59.8±10.4岁,病灶部位情况:胰头癌16例,胰腺体尾癌15例,转移性胰腺癌9例,两组晚期胰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1.2 方法治疗A组采用单纯卡培他滨化疗,800mg/m2,2次/d,每个星期口服药物1-5d,5-6周为一个疗程。

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胰腺癌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方法对31例胰腺癌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结果31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结论做好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胰腺癌; 围手术期;护理近几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增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极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从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共收治胰腺癌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0~70岁。

全部病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心理学研究发现,手术前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

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等不同,对疾病和手术引起的心理反应也有个体差异。

胰腺癌是恶性肿瘤,有的患者能正确对待,就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告之实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顽强毅力去战胜疾病;有的患者高度敏感,情绪忧郁,病情只能让家属知道,避免在其他患者中议论病情。

有的患者可较详细地介绍手术的大小和种类,有的则应适当隐瞒。

采取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患者刚入院,应帮助其熟悉环境、人员、制度,并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

笔者必须具有诚挚的同情心和心理学知识,善于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还要做好对家属的解释工作,以取得一致的配合。

2.2 提高手术耐受力的护理①重要脏器功能检查患者入院后需进行血、尿、粪等三大常规和出凝血时间检查;检查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常规测血糖和尿糖,餐前尿糖原则上维持±~+,空腹血糖控制在5.3~7.6 mmol/L[1];②改善全身情况胰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营养障碍,给予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或静脉补充氨基酸、白蛋白、血浆等药物,以改善贫血,提高血浆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

警记,胰腺癌晚期的护理措施

警记,胰腺癌晚期的护理措施

警记,胰腺癌晚期的护理措施胰腺癌背景胰腺癌是一种罕见但具有较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

晚期胰腺癌是指肿瘤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肝脏、腹膜、肺部等。

由于晚期胰腺癌通常已经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因此病人需要接受终末期胰腺癌的护理。

护理目标晚期胰腺癌的护理目标主要是缓解症状、保持生命质量和提供心理支持。

以下是针对晚期胰腺癌病人的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晚期胰腺癌病人常常伴有剧烈的腹痛。

疼痛管理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疼痛缓解:•给予镇痛药物:根据疼痛程度,可以选择非处方或处方镇痛药物。

常用的非处方药物包括麻醉类药物如扑热息痛;处方药物包括鸦片类药物如吗啡和地美康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使用物理疗法:如热敷或冷敷等,以减轻炎症和肿胀引起的疼痛。

•平衡活动和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晚期胰腺癌病人常常因为肠道梗阻、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而出现营养不良。

为了保持体力和减轻症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饮食:病人应尽量摄取高蛋白食物如鱼类、家禽和豆制品,以及高能量食物如坚果、牛奶和酸奶等。

如有必要,可考虑口服或静脉营养补充。

•服用消化酶:由于胰腺功能受损,病人可能无法充分消化食物。

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患者服用消化酶替代剂以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3. 管理消化道症状晚期胰腺癌病人常常出现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以下是针对这些症状的护理措施:•饮食调整:对于腹胀和腹泻症状,可以建议病人多吃少量的餐食,避免吃辛辣、油腻、高纤维的食物。

对于便秘,可以建议病人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饮水量,并适量增加运动。

•给予抗腹泻或止泻药物:如病人出现严重腹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腹泻药物,如酚麻美敏或吗啡等。

•给予轻微的按摩和温热:对于腹胀和便秘,可以进行轻微的腹部按摩来促进肠道蠕动,并在适当情况下给予温热疗法。

晚期胰腺癌病人面临着严重的身体和情绪压力,心理支持对于他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D—CR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3D—CRT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近期疗效观察
腹 部疼 痛 , 疗 后 疼 痛 消 失 6例 ( / 7 治 61, 3 .9 ) 减 轻 1 52 % ; 0例 ( 0 1 5 .2 ) 1/7,8 8 % ;
治 疗 均 为 姑 息 性 , 科 20 年 8月 ~ 我 05 20 0 8年 6月 应 用 3 —C T( 维 适 形 放 D R 三
学 ,0 2 2 ( ) 25 2 0 ,3 3 :8 .
5 中国社 区医 师 ・ 4 医学 专业 2 1 0 0年第 3 4期 ( 2 总第 29 第1卷 5 期
性 肠 梗 阻 和 继 发 于 腹 腔 内感 染 电 解 质 紊 乱等 因素 造成 麻痹性 肠梗 阻 。术 后 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 断比较容易 , 根据病
4 7 5 .
2 Be m S ol n N. so e a ie ie s ei l h B, tlma Po tp r tv lu : to—
胰 腺癌 是 常 见 的消 化 道 肿 瘤 之一 , 据
包括临床影像检 查可 见肿瘤外 放安全 边 界, 对未被侵及 的淋 巴引流区域不行预防 性照射 , 以减少周 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放 射 损 伤。 希罗达 ( 卡培他滨 ) 新一代氟脲 嘧 是 啶类药物 , 口服后先在小肠黏膜以原形吸 收 , 肝 脏 内水 解 为 5 一脱 氧 一5一氧 胞 在 嘧 啶 ; 后在 肝 组 织 或 肿 瘤 组 织 内 转 化 为 然 5一脱氧 一 5一氟尿 嘧啶 ; 最后在 肿瘤 组 织 中转化为 5一氟脲嘧 啶( 5一F ) u 。由于 希罗达 的酶激活机制独特 , 有模拟持续输 注 5一F U的抗 肿瘤作 用及 高度 靶 向性 , 故 可 以 增 强 疗 效 , 轻 不 良反 应 J 希 减 。
射治疗 ) 联合 口服 卡培 他滨 对 2 1例 A C P 患者进行了同步放化疗治疗 , 取得 了较好 的疗效 , 现将治疗体会总结 如下 。

高强度超生聚焦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

高强度超生聚焦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

高强度超生聚焦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张书葵;张治红【摘要】@@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是利用超声波具有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点,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束聚焦在体内肿瘤的病灶,通过热效应、机械效应,使焦点区产生瞬间高温效应,使靶区组织完全损毁,它具有无创伤性、无辐射、无医源性扩散治疗肿瘤的优点,并发症很少,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21世纪肿瘤无创治疗新科技",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肿瘤的绿色治疗工程"超声刀的问世和临床应用是无创治疗领域的一大革命.我科2009年8月-2011年3月应用HIFU治疗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1(009)023【总页数】2页(P2117-2118)【关键词】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肝癌;护理【作者】张书葵;张治红【作者单位】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54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是利用超声波具有可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点,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束聚焦在体内肿瘤的病灶,通过热效应、机械效应,使焦点区产生瞬间高温效应,使靶区组织完全损毁,它具有无创伤性、无辐射、无医源性扩散治疗肿瘤的优点,并发症很少,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21世纪肿瘤无创治疗新科技”,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肿瘤的绿色治疗工程”超声刀的问世和临床应用是无创治疗领域的一大革命。

我科2009年8月-2011年3月应用HIFU治疗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肝癌病人中,男28例,女2例;年龄37岁~68岁;均按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均应用HIFU-2001型进行治疗,每例病人治疗3次~10次。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肝癌病人由于需要反复治疗,不仅需要承受经济负担的压力,还要面对多种并发症及担心疾病预后的压力,这些压力因素的存在降低了病人自身抵抗力及对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耐受力,加之病人对HIFU治疗不够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慌、焦虑心理,应该向病人介绍治疗经过,说明“海扶刀”是一种体外的手术,具有无创性、无出血,同时体内肿块切除治疗过程无痛苦、并发症少等特点,使病人顺利接受治疗。

胰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胰腺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 护理研究 ·432020年 第27期座等方式,减轻其精神压力。

本研究中,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使其对自身疾病发病内容更加熟悉,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陈彩香,黄水英.盆腔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临床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6(15):187-189.[2]郭红波.慢性盆腔炎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对康复效果的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9.11(5):1473-1474.[3]杨正琼.观察连续性健康教育对盆腔炎患者健康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价值[J].家庭保健,2020,000(017):111-111.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胰腺癌,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列第八,手术室治愈的唯一方式,但因为胰腺癌手术的难度较大,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为复杂,范围较大,吻合口较多,并发率也较多,恢复较慢。

为了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整体预后,本文对胰腺癌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作出综述,具体如下。

1 胰腺癌的诊治方式胰腺癌发病几率较高,且病情较为隐秘,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只会感到上腹部不适或者消化不良等情况,当就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成为中晚期。

对于胰腺癌通常采用手术和放化疗等方式[1],手术治疗包含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胰腺中段切除手术等,对于局部晚期的患者需在手术的基础上开展术中放射治疗,延缓局部复发的情况,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术已经更为微创和精准,安全性较高。

为了更好的恢复,在患者围术期积极的开展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产生,促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2 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式2.1手术前护理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属于创伤性较大的手术,患者住院时对于病情不了解,只知晓患有胰腺肿瘤,属于癌症性质的疾病,内心会存在较大的压力,出现忧郁,失眠等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明确的晚期胰腺癌患者HIFU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围手术期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治疗后明显减轻,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和临床受益有重要意义。

标签:高强度聚焦超声;卡培他滨;胰腺癌;护理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约80%的胰腺癌患者因发现时已远处转移或局部进展而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是通过聚焦形成高能量的焦域从而达到破坏靶区内组织的目的[1]。

这种热疗技术的优点是无需采用侵入手段即可用于治疗体内深部肿瘤,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2]。

卡培他滨是胰腺癌单药口服化疗的一线药物[3]。

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对2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口服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的2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51~78岁,平均59.3岁。

本组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或影像学明确诊断,其中胰腺头部肿瘤17例,胰体尾部肿瘤6例。

14例患者合并肝脏转移,7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失败,5例患者曾行姑息性手术切除。

本组23例患者治疗后随访2~13个月不等,至随访结束,死亡16例,中位生存期8.4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HIFU治疗仪器为北京源德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HIFU治疗先行超声做体表十字定位,根据肿块的大小按先深后浅的原则分次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40 min。

每个肿块治疗次数:直径3~5 cm肿块每厘米行2次HIFU治疗。

直径超过5 cm的肿块治疗次数按肿块直径(单位厘米)减2后乘以3后治疗,即治疗次数n=[(肿块直径-2)×3],每天1次,所有肿瘤部位均完全覆盖治疗。

1.2.2 化疗方法患者在HIFU治疗的基础上同步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HIFU治疗的第一天开始,连续口服14 d,每21 天为一周期。

完成HIFU 治疗后继续口服卡培他滨2~3个周期。

1.3 护理措施
1.3.1 治疗前护理心理护理: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胰腺癌晚期的患者,多数接受过其他治疗方式,或有失败,往往是其最后的希望所在,因此,心理护理尤其需要重视。

患者首次接受HIFU治疗时会因为对治疗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故治疗前需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和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及风险。

同时告知患者卡培他滨单药口服作为一线用药,仅需口服,副作用小。

胃肠道的准备:治疗前2~3 d避免进食含有高纤维素和产气食物。

治疗当日晨禁食,既往有消化不良者遵医嘱服用助消化、增加胃动力的药物,以减少肠
道气体对超声波的影响。

完善评估:治疗前一天常规用彩超检查胰腺,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超声影像特点及血供状况,精确定位。

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1.3.2 治疗中护理合理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治疗区域,使病灶部位垂直于超声治疗探头下,并尽可能接近,并使入射面皮肤完全于装脱气水皮囊紧密接触,在皮肤与皮囊之间均匀涂满超声耦合剂以减少皮肤与皮囊之间的缝隙。

在保证治疗部位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患者感舒适,保证安全性,注意保暖。

协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全身放松,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确保治疗部位的精准。

治疗时密切观察、询问患者,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当疼痛加时随时微调超声功率,以免烫伤造成不良后果。

1.3.3 治疗后护理一般护理:治疗结束后,安排患者小心离开治疗床,在治疗室休息片刻,注意观察有无疼痛、恶心呕吐、胸闷等反应,然后返回病房,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同时遵医嘱按时给卡培他滨口服药。

疼痛护理: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尤其腰背部放射痛且难以缓解是本组患者的共同特点。

应根据患者既往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目前疼痛部位、性质的不同,分别予适当的处理: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的家属一起耐心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遵医嘱按肿瘤镇痛原则予药物镇痛,常用的有美洛昔康、吗啡缓释片、布桂嗪、哌替啶等。

局部疼痛可予冷敷,或局部药物运用,如复方南星止痛膏、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并发症的护理:皮肤灼伤是HIFU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治疗中水温的监控、治疗后听取患者主诉、观察治疗处皮肤状况来预防和及时发现患者有无皮肤灼伤。

治疗中有1例治疗后第3天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局部处理及短暂暂停后完成治疗。

HIFU治疗后可能使胰腺水肿、充血、结构破坏,因此除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要注意腹部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本组患者未有急性胰腺炎发生。

1.3.4 健康教育在充分与家属沟通的基础上,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知识,告知出现疼痛后缓解疼痛的方法。

本组患者多有黄疸,多有皮肤瘙痒,应介绍黄疸及皮肤瘙痒的病因,嘱患者勿用力抓挠避免皮肤感染。

饮食应少量多餐,可给予高蛋白、低脂、丰富维生素饮食。

加强营养,注意充分休息。

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门诊复诊。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由胰腺癌引起的中上腹部疼痛及腰背部疼痛,同时52.2%(12/23)患者术前已应用口服镇痛药物。

治疗前疼痛评分为(7.8±2.5)分,经过HIFU治疗,在未有患者增加镇痛药物用量的情况下,82.6%(19/23)患者疼痛减轻,疼痛评分为(4.5±1.8)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治疗中有1例治疗后第3天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局部处理及短暂暂停后完成治疗,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WHO的治疗指南认为,对于局部晚
期和远处转移胰腺癌,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疼痛等不适症状[4]。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强度超声聚焦联合口服卡培他滨,23例患者中82.6%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减轻,且镇痛药物用量也较前较少。

结果表明治疗对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显著临床受益。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示HIFU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良好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因此,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在不能耐受或拒绝静脉化疗、放疗等治疗的情况下,选择临床不良反应小、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口服卡培他滨治疗仍能取得相对较好的临床受益[5-6],尤其是对疼痛的改善和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而在治疗过程中,贯穿全程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细致观察和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晚期胰腺癌HIFU治疗的顺利完成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Sung H Y,Jung S E,Cho S H,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Pancreas,2011 ,40(7):1080-1086.
[2] 王琨,孟志强,陈震,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128例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71-872.
[3] Tempero M A,Arnoletti J P,Behrman S W,et al.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Version 2.2012:Featured Updates to the NCCN Guidelines[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2,10(6):703-713.
[4] Cooperman A M. Pancreatic cancer:the bigger picture[J].Surg Clin North Am,2001,81(3):557-574.
[5] Hess V,Salzberg M,Borner M,et bining capecitabine and gem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a phase I/II trial[J].J Clin Oncol,2003,21(1):66-68.
[6]高远,冯军,王庆才.高能聚焦超声刀合并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428-4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