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卡培他滨化疗用于晚期胰腺癌35例疗效观察

卡培他滨化疗用于晚期胰腺癌35例疗效观察

卡 培 他 滨 化 疗 用 于 晚期 胰 腺 癌 3 5例 疗 效 观 察
陈 0 0 )
北方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5期
3 9
诊断为 B e l l 综合征 , 即面神经麻痹 起 的半身瘫 痪 、 截瘫等气虚血瘀者 。根据气虚血瘀 这个病理变 以及颅 内其他病 变等 征象 , 化, 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 , 笔者在 临床 中试治 了几种不 同的疾 ( 中医诊断为面神经炎或面瘫 ) 。从 中医的角度来解释 , 是和风 邪 有关 , 中医理论认 为 , 风属 阳邪 , 头面部 属阳位 , “ 风邪 , 阳 病, 取 得 一 定 的疗 效 。 易袭 阳位 ” , 面瘫是面部 发生的瘫痪 , 症见 眼睛难以闭合 、 患 者金 某 , 女性 , 7 8岁 , 双下 肢 足趾疼 痛 难忍 , 肿胀 、 肢 邪 , 嘴巴歪斜 、 面部麻木等 。患者在其他 门诊取牵正散加减 , 配合 冷、 瘀紫 , 足 背动脉搏动 减轻 , 不能行走 。诊 断为 闭塞性脉管 来我 门诊治疗 , 笔者认为患者年龄不 炎( 中医诊断 为脱 疽 ) , 曾多处求 治无效 , 来 我门诊就诊 。 笔者 针灸治疗 未见明显效 果 , 但见 面显老态 , 足见 素体虚 , 不宜用 天南 星 、 生川乌 、 生草 认 为患 者年 老体 虚 、 气血 不 足 , 以致瘀 血 阻滞 , 血滞 脉 络所 大 , 为气虚不能 推动血行 , 以致气虚 血瘀 , 血滞脉 致, 瘀 血 停滞 下 肢 , 阳气不 足 , 寒凝 脉 络为 本病 本 虚标 实之 乌等虎狼之 药 , 证 。西 医认为 本病 的主要 病机 为 中小 动静 脉的非 化脓 性炎 络 , 面部神经失荣 导致 , 故采取异 病同治 的方法 , 取较 为缓 和 2 0 g 、归 尾 症, 瘀 阻血液 循环 , 肢端 失去 血液供 应 , 导 致趾 ( 指) , 乃至肢 的补 阳还 五 汤 加 减 作 为 治 疗 之 方 剂 ,方 用 生 黄 芪 1 端冰凉 、 麻木 、 疼痛 , 甚至溃烂 、 坏死 。 血栓 闭塞性脉管炎属祖 1 2 g 、 赤芍 6 地龙 9 g 、 川芎 9 桃仁 6 红花 3 g 、 防风 9 姜半 僵蚕 1 0 g 、 羌活 9 g 为方 , 煎汤服 。同时取穴 以头面部 四 国医学脱 疽范 畴 , 多 因寒湿及 外伤 血瘀 等瘀 阻经脉 , 致气血 夏 6 不 ~一 4 I 达肢端 , 肢端 失去气血 之濡养所致 。故笔者拟 补 阳还 白、 承浆 、 迎香 、 颧髂等穴位针灸治疗 , 以驱除风邪 , 鼓舞气 血。 5天的治疗 患者 口角歪斜 、 流涎 、 眼睑闭合 困难 基本恢 五 汤加升麻 等药物补气 活血祛瘀通 络兼升 阳气 为主 ,方 为 : 经过 1 生黄芪 1 2 0 g 、 归尾 6 赤芍 6 地龙 1 2 g 、 川芎 3 桃 仁 6 g 、 红 复正常 , 但麻木感 尚存 , 沿原方加 滋阴补 肾之物 再服用 1 5剂 患者 已无异常感觉 。 花6 升麻 3 g 、 柴胡 6 生麻 黄 6 g 、 牛膝 6 桑枝 1 2 g 。 服用 三 后 , 剂 患者疼痛减 轻 , 肿胀基本 消退 , 沿原方服用 1 5剂后 疼痛 消 本方 同样重用生 黄芪 以大补肺 脾之气使气血旺盛 ,归尾 失 行 走 自如 , 后 未 服 未 曾复 诊 。 笔 者 延 用 原 方 生 黄 芪 以大 补 川 芎赤芍红 花桃仁破血 祛瘀 ; 地龙祛瘀 、 开血 脉之阻滞 ; 同时 肺 脾 胃之气使 气血 旺盛 , 归 尾川 芎赤芍 破血祛 瘀 ; 地 龙祛瘀 取防风羌活僵蚕辛温之祛风 、解痉 ;取姜半夏僵蚕化无形之 开 血脉之阻滞 ; 升 麻柴胡升 阳举 陷 , 助黄芪补气 催动血行 ; 麻 痰 ; 羌活 引药 上行 、 人 经之 功效 ( 《 药性本 草》 : 治 贼风失 音不 多痒 , 手足不遂 , 口面歪斜 ……) 。 黄发散 表里 ; 牛膝桑枝引药下行 、 入经 。( 实验证 明 : 补 阳还 五 语 , 汤对 小 鼠耳壳 炎症 、 腹腔毛 细血管通透性及 角叉菜胶 性关 节 综 上所述 ,笔者认 为补阳还五汤作为补气药与活血祛瘀 可 以在 临床上广泛应用 , 按气虚下 陷 炎 均有显著对抗 作用 ,对 塑料环 肉芽 肿有 明显 抑制作用 , 表 药配伍 的经典方剂之一 , 明该 方具有 对抗渗 出性 炎症作用 。对 免疫器 官有显著增 重 , 与血滞瘀存 之说本方剂 也可用 于下肢静脉 曲张( 筋挛 ) 诸症 , 在 临床上广大一线医务工 对 巨嗜细胞 吞噬功能有 明显促进作用 , 并 显著增加 特异性抗 笔者未 能进行临床上 的治疗。因此 , 作者应更好的继承中医学 , 发展 中医药 , 多为祖 国传统 医学在 体溶 血素分量 。 ) 因地处偏南方湿热地带 , 脱疽之症非常少见 , 主要是 因为 临床治疗上发挥作用 。 素 体正气 亏虚脉络阻滞 , 风 寒湿 内侵 , 致末 梢循环 障碍 引起 , 参 考 文 献 故笔者认为可本着异病同治原则加 以治疗 , 可取得一定疗效 。 『 1 1 中 医方 剂 I 床 手 4 t  ̄ - [ M ] . 上 海: 上 海科 技 出版 社 , 1 9 8 2 : 3 . 2 ] 段泾云. 补 阳还五汤制备及对抗 大鼠佐剂性 关节炎的作用【 J J . 患者 赵某 , 女性 , 5 6岁 , 晨 问睡醒后 感觉 口角歪 斜 , 流涎 , [ 眼睑闭合 困难 , 一侧 面部麻木感 , 余无殊 。 经C T检查无脑梗塞 中西 医结 合 杂 志 , 1 9 8 9 ( 3 ) : 1 6 4 .

卡培他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8例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8例的临床观察

porsv i ae ( D) r O1, ,rset e . h tlf cv t( R P ) a 3 %. jr des etw r l tmoea rges e s s P we ,5 0 pci l T eoaef t ea C + R w s . Ma vr e ns ee d o dr e i de e 1 3e vy t e i re 56 oa ev mi t
2l 8 7
吉林 医学2 1年 5 0 0 月第 3卷第 1期 1 5
卡培他 滨治疗 晚期 恶性肿 瘤2  ̄ 的 临床 观察 8r J
林 秀欣 ,邓文静 ,陈秋连 ( 广东省江 门市 中山大学附属江门 中心医院 ,广东 江门 5 9 0 2 0 0)
[ 要]目的 :观察 卡 培他 滨治 疗 晚期 恶性 肿瘤 的 临床疗 效 和不 良反 应 。方法 :回顾 性分 析2 例 晚期 恶性 肿 瘤患 者 口服 卡培他 滨 摘 8 1 0 ~120mgm ,2 d 0 5 / 次/,连续 口服 1 ,3 周 重复 ,完 成2 0 4d ~4 周期 后评 价疗 效 。结果 :2 例完 全缓 解 ( R) 例 ,部 分缓 解(R 1 8 C 0 P )5 例 ,无 变化 ( D)1例 ,进展 ( D ) 例 ,总有 效率 ( R P S O P 3 C + R)5 . 36 %。不 良反应 主要 是 轻 中度 骨髓 抑制 及 胃肠道 反应 。结论 :卡 培 他滨 治疗 晚期恶 性肿 瘤 可行 ,不 良反 应 可耐受 。 【 关键词 】 期恶性 肿瘤 ;卡 培他滨 ;化 疗 晚
Cln c lo e va i n o p ct bi ei h r a m e f2 a e fa v nc d c nc r i ia bs r to fCa e ia n n t et e t nto 8 c s so d a e a e

胰腺癌晚期积极治疗方案

胰腺癌晚期积极治疗方案

摘要:胰腺癌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

晚期胰腺癌的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案,仍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晚期胰腺癌的积极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综合治疗等方面。

一、药物治疗1. 化疗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

化疗方案通常为多药联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2. 抗血管生成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

3. 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针对胰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逐渐应用于临床。

如奥沙利铂、替吉奥、西妥昔单抗等。

这些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1. 靶向EGFR的药物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厄洛替尼等,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 靶向VEGF的药物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胰腺癌中过度表达,针对VEGF的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索拉非尼等,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3. 靶向K-RAS的药物K-RAS基因突变是胰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针对K-RAS的靶向药物如奥沙利铂、替吉奥等,可通过抑制K-RAS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三、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免疫治疗药物:1. 纳武单抗纳武单抗是一种PD-1/PD-L1抑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

晚期胰腺癌胰腺方案的选择

晚期胰腺癌胰腺方案的选择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而言,化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案。

放化疗也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

而一线化疗方案应该如何选择呢?一项随机、Ⅲ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含吉西他滨的三药方案FOLFIRINOX较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但发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病例更多,只适用于PS评分良好者。

在最近报道的由欧美学者所主导的MPACT研究,是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单药化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联合化疗方案显著延长了OS1.8个月,且安全性较好。

含吉西他滨(GEM)的方案是晚期胰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提示,含GEM的联合方案适用于KPS评分好的患者,而GEM单药方案适于KPS 评分差的患者。

在联合方案中,日本的GEST研究显示,GEM联合S-1(GS)方案较GEM单药相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分别为5.7m vs 4.1m。

而对于吉西他滨的使用方法,有临床药理学研究证实,当GEM 以10mg/(m2·min)的固定剂量率输注时,GEM代谢酶已达到饱和状态,常规30分钟输注时代谢酶过饱和反而限制了GEM三膦酸盐的累积,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一些Ⅱ期、Ⅲ期试验也提示吉西他滨固定剂量率给药组较吉西他滨标准给药组可获得更好的生存期。

Morizane C 等采用固定剂量率的吉西他滨联合S-1的双周方案(具体为:GEM 1200mg/m2,d1;S-1 80mg/m2,d1~7,q2w)用于复治的胰腺癌患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耐受好。

且GEM的用法常为每周期的第1,8天,给患者及临床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而此双周疗法,即在每周期的第1天给药,从而减少了患者的入院次数。

综合考虑,最终,我们为这两例患者一线选择了高效低毒方便的固定剂量率的吉西他滨联合S-1的双周方案化疗,具体为:吉西他滨1200mg/m2[10mg/(m2·min)],静脉点滴2小时,在第1天给药;S-1 80mg/m2,每日分2次口服,第1~10天给药;每2周重复。

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刘哲【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00)004【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副作用。

方法17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卡培他滨+吉西他滨一线化疗,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35.3%),稳定(SD)7例(41.2%),疾病进展(PD)4例(23.5%),有效率(ORR)为35.3%,疾病控制率(DCR)为76.5%,中位随访时间为12.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4个月;1年生存率达29.4%。

腹泻8例,粒细胞减少性发热4例、恶心7例、呕吐5例,另有1例出现血小板减低,给予白介素-11治疗后恢复正常水平。

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具有一定的客观缓解率,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未见增加,且能够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有所延长。

【总页数】2页(P142-143)【作者】刘哲【作者单位】111000 辽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内一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联合5-FU或卡培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对比的Meta分析 [J], 郭双双;王羽;杨琼;谢德荣2.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与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J], 王健;赵云超;韩娜;张中冕;樊青霞3.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或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62例效果观察 [J], 吴翠华;杨杰;苏新华;范晖4.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评价 [J], 刘云鹤5.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联合贝伐单抗和埃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靶向治疗研究 [J], D.J.Watkins;张正东;赵红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方法我科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7例,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

治疗2个周期后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价疗效。

结果部分缓解4例(14.80%),稳定8例(29.6%),进展15例(55.6%),疾病控制率为44.4%(12/27),中位生存期为4.8个月。

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大多为Ⅰ~Ⅱ级毒性,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

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作为二线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患者大多可耐受。

标签:胰腺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胰腺癌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在美国占肿瘤发病率的第10位,癌症死因的第四位[1]。

化疗是晚期胰腺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吉西他滨作为其一线方案是金标准,可疗效一直欠佳。

但目前为止,一直缺少一个标准的二线方案。

本研究分析我科2011年4月一2013年4月收治的27例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的吉西他滨化疗失败的晚期期胰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我科2011年4月一2013年4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27例,入选标准:1.经病理确诊或影像学结合CA19-9诊断的晚期胰腺癌;2.经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失败;3.KPS评分大于等于60;4.预计生存率大于3个月;5.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基本正常,能耐受化疗。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肿瘤病;2.梗阻性黄疸未经引流;3.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或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4.患者不配合者。

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1~72岁,中位年龄55岁;均签署治疗同意治疗。

1.2 治疗方法: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胰腺癌景钊;邹长林;谢聪颖;张薛榜;南克俊【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5%。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约80%患者发病年龄在60~80岁之间。

手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胰腺癌发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就诊时多不能行根治性手术。

因此,不能手术的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面临的最为棘手问题。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以吉西他滨(GEM)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

【期刊名称】《中华胰腺病杂志》【年(卷),期】2006(006)004【总页数】3页(P234-236)【关键词】晚期胰腺癌;老年晚期;方案治疗;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胰腺癌患者;临床疗效;5年生存率【作者】景钊;邹长林;谢聪颖;张薛榜;南克俊【作者单位】325000,温州,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325000,温州,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325000,温州,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325000,温州,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程短、进展快,治疗效果差,5年生存率不足5%[1]。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约80%患者发病年龄在6080岁之间。

手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胰腺癌发病隐匿,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就诊时多不能行根治性手术。

因此,不能手术的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仍是临床上面临的最为棘手问题。

本文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以吉西他滨(GEM)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

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2月2001年4月收治的42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6076岁,中位年龄68.5岁。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

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11-30T13:34:41.6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陈柳瑛,于莉赵希波,于淼[导读] 提示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率借鉴应用。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肿瘤二科邮编:161006【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40例和治疗B组40例。

观察两组晚期胰腺癌患者疗效情况。

结果治疗B组晚期胰腺癌临床治疗总缓解率高于治疗A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近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率借鉴应用。

【关键词】卡培他滨;精确放疗;晚期胰腺癌胰腺癌属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初期临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一旦发现就处于晚期甚至有远处转移,仅有不足20%患者确诊为胰腺癌后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水平较差[1]。

晚期胰腺癌1年生存率小于10%,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拟探讨卡培他滨联合精确放疗同步治疗晚期胰腺癌效果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治疗A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4岁-77岁,平均年龄58.4±10.2岁,病灶部位情况:胰头癌15例,胰腺体尾癌14例,转移性胰腺癌11例,治疗B组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年龄59.8±10.4岁,病灶部位情况:胰头癌16例,胰腺体尾癌15例,转移性胰腺癌9例,两组晚期胰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1.2 方法治疗A组采用单纯卡培他滨化疗,800mg/m2,2次/d,每个星期口服药物1-5d,5-6周为一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明确的晚期胰腺癌患者hifu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围手术期术前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

结果: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治疗后明显减轻,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治疗和临床受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卡培他滨;胰腺癌;护理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约80%的胰腺癌患者因发现时已远处转移或局部进展而失去手术机会,因此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是通过聚焦形成高能量的焦域从而达到破坏靶区内组织的目
的[1]。

这种热疗技术的优点是无需采用侵入手段即可用于治疗体内深部肿瘤,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2]。

卡培他滨是胰腺癌单药口服化疗的一线药物[3]。

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对2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口服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7月-2011年12月入住本院的23例
晚期胰腺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51~78岁,平均59.3岁。

本组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或影像学明确诊断,其中胰腺头部肿瘤17例,胰体尾部肿瘤6例。

14例患者合并肝脏转移,7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为主的化疗失败,5例患者曾行姑息性手术切除。

本组23例患者治疗后随访2~13个月不等,至随访结束,死亡16例,中位生存期8.4个月。

1.2 治疗方法
1.2.1 hifu治疗仪器为北京源德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hifu治疗先行超声做体表十字定位,根据肿块的大小按先深后浅的原则分次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40 min。

每个肿块治疗次数:直径3~5 cm肿块每厘米行2次hifu治疗。

直径超过5 cm的肿块治疗次数按肿块直径(单位厘米)减2后乘以3后治疗,即治疗次数n=[(肿块直径-2)×3],每天1次,所有肿瘤部位均完全覆盖治疗。

1.2.2 化疗方法患者在hifu治疗的基础上同步口服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hifu治疗的第一天开始,连续口服14 d,每21 天为一周期。

完成hifu治疗后继续口服卡培他滨2~3个周期。

1.3 护理措施
1.3.1 治疗前护理心理护理:接受治疗的患者均为胰腺癌晚期的患者,多数接受过其他治疗方式,或有失败,往往是其最后的希望所在,因此,心理护理尤其需要重视。

患者首次接受hifu治疗时会因为对治疗不了解而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故治疗前需主动向
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和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及风险。

同时告知患者卡培他滨单药口服作为一线用药,仅需口服,副作用小。

胃肠道的准备:治疗前2~3 d避免进食含有高纤维素和产气食物。

治疗当日晨禁食,既往有消化不良者遵医嘱服用助消化、增加胃动力的药物,以减少肠道气体对超声波的影响。

完善评估:治疗前一天常规用彩超检查胰腺,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超声影像特点及血供状况,精确定位。

并签署治疗同意书。

1.3.2 治疗中护理合理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治疗区域,使病灶部位垂直于超声治疗探头下,并尽可能接近,并使入射面皮肤完全于装脱气水皮囊紧密接触,在皮肤与皮囊之间均匀涂满超声耦合剂以减少皮肤与皮囊之间的缝隙。

在保证治疗部位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使患者感舒适,保证安全性,注意保暖。

协助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全身放松,不要随意移动体位,以确保治疗部位的精准。

治疗时密切观察、询问患者,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当疼痛加时随时微调超声功率,以免烫伤造成不良后果。

1.3.3 治疗后护理一般护理:治疗结束后,安排患者小心离开治疗床,在治疗室休息片刻,注意观察有无疼痛、恶心呕吐、胸闷等反应,然后返回病房,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同时遵医嘱按时给卡培他滨口服药。

疼痛护理: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尤其腰背部放射痛且难以缓解是本组患者的共同特点。

应根据患者既往使用镇痛药物情况、目前疼痛部位、性质的不同,分别予适当的处理: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的家属一起耐心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遵医嘱按肿瘤镇痛原则予药物镇痛,常用的有美洛昔康、吗啡缓释片、布桂嗪、哌替啶等。

局部疼痛可予冷敷,或局部药物运用,如复方南星止痛膏、芬太尼透皮贴剂等。

并发症的护理:皮肤灼伤是hifu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治疗中水温的监控、治疗后听取患者主诉、观察治疗处皮肤状况来预防和及时发现患者有无皮肤灼伤。

治疗中有1例治疗后第3天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局部处理及短暂暂停后完成治疗。

hifu治疗后可能使胰腺水肿、充血、结构破坏,因此除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要注意腹部症状体征的观察,以及有无恶心呕吐、发热等情况,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本组患者未有急性胰腺炎发生。

1.3.4 健康教育在充分与家属沟通的基础上,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知识,告知出现疼痛后缓解疼痛的方法。

本组患者多有黄疸,多有皮肤瘙痒,应介绍黄疸及皮肤瘙痒的病因,嘱患者勿用力抓挠避免皮肤感染。

饮食应少量多餐,可给予高蛋白、低脂、丰富维生素饮食。

加强营养,注意充分休息。

定期复查,发现异常及时门诊复诊。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由胰腺癌引起的中上腹部疼痛及腰背部疼痛,同时52.2%(12/23)患者术前已应用口服镇痛药物。

治疗前疼痛评分为(7.8±2.5)分,经过hifu治疗,在未有患者增加镇痛药物用量的情况下,82.6%(19/23)患者疼痛减轻,疼痛评分为(4.5±1.8)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治疗中有1例治疗后第3天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局部处理及短暂暂停后完成治疗,无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who的治疗指南认为,对于局部晚期和远处转移胰腺癌,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疼痛等不适症状[4]。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强度超声聚焦联合口服卡培他滨,23例患者中82.6%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减轻,且镇痛药物用量也较前较少。

结果表明治疗对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显著临床受益。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示hifu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有良好的耐受性及依从性。

因此,对于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在不能耐受或拒绝静脉化疗、放疗等治疗的情况下,选择临床不良反应小、多数患者能够耐受的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口服卡培他滨治疗仍能取得相对较好的临床
受益[5-6],尤其是对疼痛的改善和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状态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而在治疗过程中,贯穿全程的心理护理、术后并发症的细致观察和护理及全面的健康教育,对晚期胰腺癌hifu 治疗的顺利完成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sung h y, jung s e, cho s h, 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in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j].pancreas,2011 ,40(7):1080-1086.
[2] 王琨,孟志强,陈震,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128例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10):871-872.
[3] tempero m a, arnoletti j p, behrman s w, et
al.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version 2.2012: featured updates to the nccn guidelines[j].j natl compr canc netw,2012,10(6):703-713.
[4] cooperman a m. pancreatic cancer: the bigger picture[j].surg clin north am,2001,81(3): 557-574.
[5] hess v,salzberg m,borner m,et bining capecitabine and gem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carcinoma: a phase i/ii trial[j].j clin oncol,2003,21(1):66-68.
[6]高远,冯军,王庆才.高能聚焦超声刀合并gp方案治疗晚期
胰腺癌的疗效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428-430.
(收稿日期:2012-10-24)(本文编辑:陈丹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